第一篇:全国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1.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是站在(C)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A. 职工
B. 企业
C. 政府
2.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C)的统称。
A. 身体健康
B. 环境卫生
C. 职业卫生
3.《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从保护职工的劳动安全,维护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的角度,进一步具体规定了(A)一定要载明保障职工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办理工伤保险两项法定事项。
A. 劳动合同
B. 规章制度
C. 工伤保险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A)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如实告知
B. 无须告知
C. 可以告知
5.法律赋予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以使自己具备保护自己和他人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权利。这项权利也是保证职工(B)的前提条件。
A. 接受教育培训
B.知情权和参与权
C. 掌握知识与技能
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C)作业场所。
A. 坚守
B. 保护
C. 撤离
7.只要依法确认职工为工伤,(A),都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和补偿(实行社会保险方式时,由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而且按照法律规定这项权利必须以劳动合同必要条款的书面形式加以确认。
A. 无论责任在谁
B. 并非从业人员责任
C. 用人单位责任
8.职工应当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A)。
A. 职业病防护用品
B. 生产工具
C. 生产设施
9.《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 本企业工作
B. 本岗位工作
C. 本职工作
1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B)报告。
A. 上级主管部门
B. 本单位负责人
C.上级安监部门
11.安全生产(C)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 检查制度
B. 操作规程
C. 责任制
12.生产经营用人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用人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A),方可投入使用。
A. 安全标志
B. 检验标志
C. 警示标志
13.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A)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A. 有关主管部门
B. 上级主管部门
C. 工商管理部门
14.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
A. 安全宣传标语
B. 安全警示标志
C. 安全提示标志
15.用人单位要做好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治和(A)。
A. 监护
B. 管理
C. 保护
16.工伤保险的主要特点:(1)(B)(2)非营利性(3)保障性(4)互助互济性。
A. 合理性
B. 强制性
C.必要件
17.《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A)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保险费。
A. 全部
B. 部分
C.正式
18.所谓“工伤认定”是指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职工所受伤害是因工还是非因工造成的(C)。“被认定为工伤”,是受伤害职工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A. 情况
B. 地点
C.事实
19.《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B),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A. 半年后
B. 1年后
C. 2年后
20.2006年11 月12日由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7年(C)实施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一2006)是现行的国家标准。
A. 4月1日
B. 8月1日
C. 5月1日
21.劳动争议,也叫“劳动纠纷”、“劳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在生产劳动之中,通常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过程中,因劳动(A)发生分歧而起的争议。
A. 权利和义务
B.工资和待遇
C. 合同和保险
22.《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C)解决。
A. 谈判
B. 答辩
C. 协商
23.劳动争议的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以(B)的身份,对争议事项在事实上做出判断,在权利义务做出裁决。
A.仲裁委员会
B.第三者
C.劳动管理机关
24.《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B)担任。”
A. 职工代表
B. 工会代表
C. 人力资源部门
2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C)应当依法参与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A. 党委
B. 职代会
C. 工会
26.冻伤的产生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有关。在(A)的环境里,皮肤与金属接触时,皮肤会与金属粘贴,称冷金属粘皮,这是一种特殊冻伤。
A.-20℃以下
B.-40℃以下
C.-50℃以下
27.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B),使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在高温车间内合理布置热源,避免工人周围受到热源作用。
A. 解决人员劳动保护用品
B. 改善高温作业环境
C. 远离热源
28.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会因空气运动而加快散失,最好的办法是(B)空气在皮肤表面的流动,一般用适当多穿衣服和防风的办法来实现。因此,低温作业人员应穿御寒服装。
A. 提高
B. 降低
C. 防止
29.因为(A),容易把物体的状况看错,大脑必然会根据错误的信息,发出错误的指令,人也就会作出的错误动作而造成事故。
A. 亮度不足
B. 亮度偏高
C. 亮度太高
30.良好的坐姿是:身体(A),靠近工作台。
A. 坐直
B. 前倾
C. 后靠
31.在钻床、车床、铣床上作业时,严禁(B)。
A. 戴套袖
B. 戴手套
C. 戴护目镜
32.由于冲压加工生产效率高,手工上下料体力消耗较大,容易造成操作者(A),致使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
A. 生理疲劳
B. 精神紧张
C. 麻痹大意
33.每台起重机械的司机,都必须经过(C),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A. 上级培训
B. 企业培训
C. 专门培训
34.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如金属容器内、隧道或矿井内等,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A)安全电压。
A.
12V
B.
24V
C.
36V
35.国家把(C)列为特殊设备,设置专门机构、制定专门规程、标准严格管理。
A. 大型电器设备
B. 汽车
C. 锅炉压力容器
36.职业危害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B)中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A. 公共场所
B. 作业环境
C. 自然环境
37.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为
(C)。
A. 八大类115种
B. 十大类105种
C. 十大类115种
38.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
A. 呼吸道和皮肤
B. 食道和皮肤
C. 呼吸道和食道
39.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采用(C)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
A. 通风
B. 隔离
C. 湿式
40.从安全方面来看,在(B)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 电离辐射
B. 噪声
C. 振动
41.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的伤亡或物的损失。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是火灾三要素。这三个条件缺少(A),火灾就不会发生。
A. 任何一个
B. 任何二个
C. 任何三个
42.火灾的分类中,C类火灾是指(A)。
A. 气体火灾
B. 固体火灾
C. 液体火灾
43.爆炸的主要特征是物质的状态瞬间发生变化,(C)突然释放,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并发出巨大的响声。
A. 压力
B. 热量
C. 能量
44.由于火灾与大多数爆炸事故均由(B)导致,因此二者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相互引发、转化,形成复杂的情况。
A. 物理现象
B. 氧化反应
C. 电器故障
45.火灾与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用火管理不善;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生产场所有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而(A);工艺布置不合理;电器设备绝缘不良。
A. 通风不良
B. 温度偏高
C. 气压偏高
46.遇到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要注意使用的电话是否分机;说话要清楚,不要慌张;
要讲清失火的详细地址、(B)、讲明报警人的姓名。得到消防队明确回答后方可挂断电话,随后要到火灾现场附近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
A. 失火经过
B. 燃烧物质
C. 失火损失
47.电气起火时应(A)后,才可用水扑救。
A. 确信拉断电源 B. 报警 C. 确保人身安全
48.家内食用油类起火,要(B)进行“扑杀“。
A. 毛巾扑打
B. 用砂子
C. 要用水
49.在火场上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沙土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的灭火方法叫(B)。
A. 覆盖法
B. 窒息法
C. 隔离法
50.窒息灭火法适用于扑救燃烧部位(B),容易堵塞或封闭的房间、生产及贮运设备内发生的火灾。
A. 面积较大
B. 空间较小
C. 较为分散
51.将燃烧物质与附近未燃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叫(B)。
A. 窒息灭火法
B. 隔离灭火法
C. 冷却灭火法
52.企业内车辆安全驾驶应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标志,试车时应做好(A),悬挂试车牌照,不得在非指定路段试车。
A. 安全监护
B. 现场保护
C. 安全管理
53.常见的驾驶员违章现象有: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超速行驶、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跟车距离过近、逆向行驶、无证驾驶、超载和超限、(B)的车辆。
A.驾驶尚未年检
B.驾驶有安全隐患
C.驾驶尾气超标
54.驾驶机动车通过胡同(里巷)、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隧道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A)。
A. 20公里
B. 30公里
C. 50公里
55.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经(C)批准后,应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 路政管理部门
B. 安全管理部门
C. 公安机关
56.酒后驾驶机动车体内酒精浓度增大时,反应时间明显增加,反应误差也变大,其他感觉也(A)。
A. 迟钝
B. 麻木
C. 亢奋
57.驾驶机动车(A)①打开前后灯光,禁鸣喇叭,不准超车。②不准超过限速标志所规定的速度。③下坡不得挂空档熄火滑行。④不准在任意停车和上下乘客。
A. 通过隧道
B. 过拱形桥时
C. 夜间行车
58.驾驶机动车雾天行车要①打开防雾灯、尾灯和近光灯。②减速慢行。能见度在30米以内的路段时,机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A)。
A. 20公里
B. 30公里
C. 50公里
59.驾驶机动车夜间(C),须打开防眩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
A. 没有路灯照明时
B. 路灯照明不好时
C. 路灯照明良好时
60.行人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时,要注意观察,(B)来车的速度和距离,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A. 观察左右
B. 目测左右
C. 掌握左右
61.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A)。
A.停车让行
B.从行人左侧行驶
C.从行人右侧行驶
62.班后会则是以讲评的方式,对已经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班前会是班后会的前提和基础,班后会是班前会的(B)。
A. 实践和评定
B. 继续和发展
C. 实施和验证
63.搞好班组安全日活动的要点是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活动效力;创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C)。
A. 进行评审总结
B. 安排检查汇报
C. 加强检查考核
64.检查班组安全日工作的方法:(A)。
A. 查看、监督、提问
B. 提问、查看、汇报
C. 查看、演示、提问
65.班组各机台的作业,可以通过分析操作过程中的(C),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操作方法。
A. 态度
B. 表现
C. 动作
66.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A)和工作习惯,工作中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行为。
A.不良作业传统
B.所谓工作经验
C.原有的工作模式
67统计表明,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B)原因。
A. 间接
B. 主要
C. 通常
68.为了杜绝违章行为,切实做到“反违章人人有责”,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中,每个职工都应做到: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加入到反违章行列中,重新学习安全规程,(C)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A. 从正面
B. 从反面
C. 从正反两面
69.“班前检查”的内容有三项:一是检查防护用品和用具,看班组成员系统穿戴了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携带了防护用具。如果不符合规定,应督促他们改正。二是检查作业现场,看是否存在(B),如果存在应及时排除。三是检查机械设备,看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故障则,应及时检修。
A. 影响生产障碍
B. 不安全因素
C. 危险危害因素
70.安全检查表是事先把检查对象(A)地加以剖析,查出不安全因素的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并按系统顺序编制成的检查表。
A. 系统
B. 全面
C. 重点
71.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要做到依据准确,即让检查表在内容上和实际运用中均能达到科学、合理,并符合(B)要求。
A. 管理
B. 法律
C. 检查
72.检查是(C),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在检查过程中或检查以后,发动群众及时整改。
A. 目的B. 方式
C. 手段
73.自我保护能力就是职工对所在工作岗位(C)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判断及能否及时、正确处理即将出现的危害的应变能力。
A. 可能存在危险
B. 有危害存在 C. 危险程度
74.安全生产(B)是广大职工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安全生产成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A. 管理制度
B. 先进经验
C. 警示语
75.一些班组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即“(B)”,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 每日一题、每日一问、每日一考
B. 每日一题、每周一问、每月一考
C. 每周一题、每周一问、每周一考
76.安全技术知识的熟练并人性化的运用。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也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A),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
A. 自身的实践
B. 刻苦学习
C. 总结经验
77.事故演练以模拟实体操作为主,或采用(A),使职工能从训练中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A. 情景模拟训练
B. 实际操作训练
C. 预案文本训练
78.人在操作中的失误(或存在缺陷)是造成事故的(B)原因之一。
A. 间接
B. 直接
C. 主要
79.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尝试采取严格管理。对班组成员工作行为要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工人的每一个误操作,(B)养成遵规守纪的工作习惯。
A. 教育
B. 强制
C. 自觉
80.物的不安全状态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因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也是一件(A)性的工作。
A. 经常
B. 重要
C. 特殊
81.班组应根据生产性质、工种、作业环境等生产实际情况,按规定和需要配备足够的、(A)的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不合格的要及时报修或更换。
A. 合格
B. 精致
C. 适合
82.安全动机,是履行安全行为的主观愿望。它是个体发生和维持其安全行为的一种(C)。
A. 观点
B. 态度
C. 心理状态
83.安全心理分析包括:(1)心理定势。(2)(C)。(3)社会心理因素。(4)情景气氛因素等。
A. 空间与心理因素
B. 情景与心理因素
C. 环境与心理因素
84.人一边思考其他问题一边做工作的动作称为“边缘动作”,此时,本人往往并未意识到,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如梦方醒。边缘动作常使人发生误看和误操作,常与(B)联系在一起,成为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A. 不安全隐患
B. 不安全行为
C. 不安全状态
85.随意注意,(A),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引起随意注意的条件包括:明确目的意义、需要意志努力排除干扰。
A. 是个体给自己设定目的B. 是他人给自己设定目的C. 是个体自身意志力
86.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时间重复不问断的、无变化的操作动作,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容易产生(C)和厌倦感而导致违章。
A. 精神紧张
B. 精神放松
C. 心理疲劳
87.违章现象在曰常工作中的表现是无组织无纪律,其思想根源是(A)。
A. 主观和客观相脱离
B. 麻痹和大意思想
C. 逞能和好强心理
88.当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即告终止。在呼吸循环停止后4~6分钟,脑组织即可发生不易逆转的损伤;心跳停止(C)后,脑细胞基本死亡
A. 2分钟
B. 5分钟
C. 10分钟
89.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另一种是(C)。
A.口对口吹气法
B.口对鼻呼吸气法
C.口对鼻吹气法
90.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时,挤压频率要控制好,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加大频率,达
到每分钟(B)左右。抢救工作要持续进行,除非断定伤员已复苏,否则在伤员没有送达医院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A. 50次
B. 100次
C. 200次
91.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若出血量超过(B),血压就会明显降低,肌肉抽搐,甚至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若不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
A. 500m1
B. 1000ml
C. 2000ml
9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C)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A. 动脉血管
B. 大血管
C. 小血管
93.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和(A)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而耽误了抢救时间。
A. 人工呼吸
B. 输血
C. 心脏胸外挤压
94.伤员脊柱骨折搬运伤员放到担架上以后,要让他(B)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根布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A.平躺
B.平卧
C. 侧卧
95.毒气泄漏时(C)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出现泄漏事故,其自救与逃生的方法有很大差异,若逃生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不能安全逃出,反而会使自己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A. 同种化学物质
B. 不同相态物质
C. 不同化学物质
96.火势初期,如果发现火势不大,未对人与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其附近有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拴、自来水等,应尽可能地在(A)
A. 第一时间将火扑灭
B. 第一时间报告火情
C. 第一时间撤离
97.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大火,不可进入(A)
A. 电梯
B. 楼梯
C. 通道
98.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站在阳台或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无法逃生时,跳楼是(C)选择。
A. 第一
B. 最好
C. 最后
99.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则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服,松开领口、腰带,使中毒者能够顺畅地呼吸新鲜空气,也可让中毒者闻(C)解毒。
A. 醋
B. 酒精
C. 氨水
100.人在触电后,有时会有较长时间的“假死”,因此,救护人员应耐心进行抢救,不可轻易中止。但(B)给触电者打强心针。
A. 可以
B. 不可
C. 必须
1.C 2.B 3.B 4.C 5.C 6.B 7.B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C 15.A 16.A 17.B 18.C 19.A 20.B 21.A 22.C 23.A 24.A 25.A 26.A 27.C 28.C 29.C 30.B
国航内蒙古举办“安康杯”安全质量知识竞赛
比赛中,为增强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特别在现场征集以“青春·安全·使命”为主题的安全口号,各代表队纷纷提出鼓舞士气、朗朗上口、独创新颖的口号,并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对安全口号加以诠释,其中“生产再忙、安全不忘”、“精细管理重防控、落实责任保安全”等主题鲜明凝练的口号,体现了民航特色及安全工作的要旨。此次竞赛分为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和观众答题五个环节:必答题使队员们进行了充分热身;抢答题则充分显示了选手们的机灵与智慧;风险题使比赛达到了高潮。观众答题更是精彩纷呈,体现了知识互动,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本次竞赛首次利用新软件,由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施洋现场抽取三十名安全知识竞赛答题满分获得者,并颁发纪念奖品。
最后,国航内蒙古分公司党委书记常国军在闭幕词中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二是树立职业意识;三是培育团队意识。他语重心长地强调: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对于各行各业都是如此,食品需要安全,药品需要安全,开矿需要安全,建筑需要安全,衣食住行都需要安全。航空企业的生命线就是安全,希望通过举办“安康杯”安全质量知识竞赛,有效营造抓安全、促服务的良好文化氛围,推进区域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把分公司安全管理、服务质量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安康杯”安全质量知识竞赛作为分公司区域各单位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了“学安全、强意识、增能力”的高潮。各单位积极行动,有的组织“闭关集训”,有的结合各自工作安排,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形式围绕竞赛内容展开学习。生产指挥中心和内蒙古航务管理中心为从近期生产旺季中“挤”出学习时间,将学习“搬”到了工作现场。各队参赛选手还自觉组织专题讨论,结合生活、工作实际,努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安全知识水
平。
第二篇: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职业安全健康知识试题
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A)负责。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B)负责。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 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3.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A)。A要求纠正 B给予行政处罚 C责令停产 4.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治理”。A 彻底 B综合 C分期
6.《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A预防、遏制 B预防、减少 C预防、控制
7.《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B)的职业病防治活动。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8.《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A)。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9.《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C)。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10.国务院颁布施行的职业病防治基本法规主要有(C)《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A《劳动保护条例》 B《工业防毒条例》 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11.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A)的各种危害。A职业病 B伤亡事故 C不利健康 12.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C)种。A99 B105 C115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A用人单位 B单位职工 C劳动者
15.(B)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1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A),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B管理制度 C应急预案
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标准。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
1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1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A)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室 B职工休息室 C吸烟室
2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A)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卫生行政部门 B 建设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2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同时审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
22.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C)管理。A规划 B计划 C特殊
23.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2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B)结果。A职工健康体检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C职工职业病检查 2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A)。A泄险区 B救护车 C医务室
26.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C)。A防毒面具 B防尘口罩 C个人剂量计
27.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C)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卫生部门 C专人
28.用人单位应(A)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A定期 B不定期 C每月
29.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B)和中文警示说明。A安全标识 B警示标识 C英文
30.任何(B)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私营企业 B单位 C集体所有制企业
31.任何单位和个人(A)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不得 B可以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32.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C)承担责任。A经济损失 B人身伤害 C职业病危害后果
33.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A)档案。A健康监护 B工伤保险 C培训教育
3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C在岗期间
3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C)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3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3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3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B)的作业。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3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C)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A当地政府 B医疗卫生机构 C用人单位 40.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责任。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41.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B)。A行政复议 B再鉴定 C行政诉讼
42.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B)承担。A医疗卫生机构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
43.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A)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 B可以 C经领导批准可以
44.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C)待遇。A疑似职业病 B医疗 C职业病
4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A)。A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治疗、康复 C康复、定期检查 46.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47.用人单位对从事(C)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
4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A),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 B收取费用 C如实提供 49.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该到(B)的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 C本人居住地 5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C)申请鉴定。A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B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51.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B)。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
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C自己去医院治疗
5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B)。
A医疗保险待遇 B工伤保险待遇 C商业保险待遇
53.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A)承担。
A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 C本人
54.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A不变 B终止 C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55.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C)。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
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56.非法用工单位对其患职业病的职工,(C)。
A不承担赔偿责任 B适当承担赔偿责任 C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57.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A)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A30 B60 C90 58.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B)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59.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C)。
A 高温作业 B 机加工作业 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6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C)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 C未成年工 6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A 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 防毒面具 62.患有(A)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A活动性肺结核 B慢性胆囊炎 C心脏 63.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A)。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64.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C)。A 铅中毒 B 噪声聋 C 尘肺病
65.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B)中毒。A 铅 B 硫化氢 C 苯
66.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 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 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
67.患有以下4项之一者禁止从事接触苯的作业:①上岗前体检时,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②各种血液病;③严重全身性血液病;④(A)。A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B鼻窦炎 C风湿性关节炎 68.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A)。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 B原发性高血压 C风湿性关节炎 6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 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70.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B)。A防尘口罩 B空气呼吸器 C防毒面具
71.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C)。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72.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C)系统。A呼吸 B消化 C神经
73.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C)。
A口、鼻、耳 B食物、空气、水 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74.在职业病目录中,(C)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A森林脑炎、高原病、手臂振动病
B中暑、黑变病、手臂振动病 C中暑、高原病、手臂振动病
75.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B)。
A75dB(A)B85dB(A)C88dB(A)76.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B)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A≥36℃ B≥37℃ C≥40℃
77.手臂振动病是(A)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A长期 B短期 C连续
78.(C)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A白内障 B红眼病 C电光性眼炎
79.化学性皮肤灼伤主要由于(A)等化学物质引起。A强酸、强碱、氢氟酸和磷 B强酸 C强碱
80.接触性皮炎是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根据发病机理分为原发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变应性皮炎是由(C)物引起。A腐蚀 B刺激 C致敏 问答题:
1、什么叫职业病? 答: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答: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篇:“安康杯”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安康杯”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 1.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A)
A.劳动安全
B.劳动保障
C.劳动保护
D.劳动强度
2.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和工作习惯,工作中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行为。
(A)
A.不良作业传统
B.所谓工作经验 C.原有的工作模式
D.操作方法
3.在班组安全建设中,我们要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
(D)
A.违反政策
B.违反法规
C.违反规章
D.违反劳动纪律 4.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 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A)
A.无效
B.有效
C.合理
D.合法
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B)
A.安全合格标志
B.安全警示标志 C.安全检测检验标志
D.安全使用标志 6.汽油火灾可选用下列哪些灭火剂。
(B)
①水②泡沫③干粉④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可按其使用性能或用途分类,以下项与其他三项的使用功能不同。
(D)
A.连锁装置
B.警报装置
C.泄压装置
D.温度计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于2011年12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D)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经常居住地 D.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 9.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有下达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B)
A.停产
B.停产撤人
C.坚守岗位
D.就地排查
10.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和,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而耽误了抢救时间。
(C)
A.输血
B.心脏胸外挤压
C.人工呼吸
D.包扎
11.《工会法》规定: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C)A、批评
B、检举
C、解决的建议
D、控告
12.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高温气浪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此时应,寻找避灾路线进入新鲜风流。(A)
A.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
B.面向空气震动的方向 C.保持原地不动
D.深呼吸
13.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
A.配套设施
B.基建设施
C.安全设施
D.消防设施
14.班组应根据生产性质、工种、作业环境等生产实际情况,按规定和需要配备足够的、的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不合格的要及时报修或更换。
(A)
A.合格
B.精致
C.适合 D.高强度
15.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A)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岗位责任制 C.安全标准
D.安全机构
16.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经批准后,应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C)
A.路政管理部门
B.安全管理部门
C.公安机关
D.国防科工委
17.《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或者雇工缴纳保险费。
(A)
A.全部
B.部分
C.正式
D.非正式
18.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个月。
(B)
A.6
B.12
C.18
D.24 19.《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2012年4月28日起实施)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天产假;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天产假。(A)A、98、15、42 B、90、15、30 C、60、30、45 D、45、20、30 20.施工现场拆除作业中,要严格按照的顺序逐层拆除。
(B)
A.从外到内,从下到上
B.从外到内,从上到下 C.从内到外,从上到下
D.从内到外,从下到上
21.某施工单位将自己的业务发包给不具备经营资质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队不注意施工安全防范导致在建工程基坑坍塌,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此次事故伤亡赔偿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由施工队承担赔偿责任
B.由施工单位项目部承担赔偿责任 C.由施工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D.由施工单位与施工队承担赔偿责任
22.大型坍塌事故现场,在周围道路上要禁止行驶,这有助于避免因震动引发现场的二次倒塌。
(C)
A.救护车
B.救援挖掘机
C.所有非救助车辆
D.救援装载机
23.事故演练一般以模拟实体操作为主,或采用,使职工能从训练中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A)
A.情景模拟训练
B.实际操作训练
C.预案文本训练
D.课堂演练
24.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B)
A.被人践踏
B.窒息
C.烧伤
D.高温
25.安全帽内缓冲衬垫的带子要结牢,人的头顶与帽内顶部的间隔不能小于毫米。(B)
A.30
B.32
C.35
D.40 26.依据《消防法》,按照国家建设安全消防技术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向申请消防验收。
(B)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C.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
D.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27.根据伤害程度不同,事故可分为事故、重伤事故、轻伤事故。
(B)
A.伤残
B.死亡
C.微伤
D.重要 28.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工伤社会保险费由缴纳。(C)A.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共同
B.从业人员 C.生产经营单位
D.工会
29.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
(D)
A.减速鸣笛行驶
B.从行人一侧快速行驶
C.从行人一侧慢速行驶
D.停车让行
30.爆炸品仓库库房内部照明应采用灯具,开关应设在库房外面。
(A)A.防爆型
B.普通型
C.白炽型
D.节能型 31.皮带传动最危险的部位是。(A)
A.皮带进入皮带轮的部位
B.轮轴部位
C.皮带离开皮带轮的部位
D.皮带轮上凸出的部位
3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D)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D.前三项
33.人行横道信号灯表示: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红灯亮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是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或者在处停留等候。
(B)
A.车道线
B.道路中心线
C.车道中心线
D.任意 34.一般来说,可燃物中的火灾危险性较小。(C)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气液混合物
35.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公里。
(D)
A.50
B.60
C.60
D.70
36.换岗、离岗个月以上的从业人员复工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C)
A.2
B.4
C.6
D.8 37.下述关于金属切削机床的不安全操作方式是。
(B)
A.清除铁屑戴护目镜
B.操作旋转机床戴手套
C.加工细长杆轴料时尾部有防弯装置或托架
D.操作大型设备时垫脚踏板
38.因从业人员不服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B)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个人责任
D.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39.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在经营中应保证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必须有。(C)
A.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D.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标签
40.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时间重复不间断的、无变化的操作动作,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容易产生和厌倦感而导致违章。
(C)
A.精神紧张
B.精神放松
C.心理疲劳
D.精神失常 41.下列不属于现场急救原则的是。(B)
A.先抢险后救人
B.先轻伤后重伤 C.先重伤后轻伤
D.先救命后治伤
42.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的单元。(A)
A.临界量
B.一定量
C.特定量
D.规定量
43.压力容器在正常工艺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是。
(A)
A.最高工作压力
B.工作压力
C.设计压力
D.最高设计压力
44.一般火灾事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期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和衰灭阶段。从火灾发展的过程来看,易于控制和消灭,所以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个时机救火。(A)
A.初期阶段
B.发展阶段
C.猛烈阶段
D.衰灭阶段 45.下列锅炉压力容器缺陷中最危险的是。
(C)
A.均匀腐蚀
B.变形
C.裂纹
D.内部沉积污垢
46.物的不安全状态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因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也是一件性的工作。
(A)
A.经常
B.重要
C.特殊
D.间接
4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年颁布的第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_
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C)
A.安全教育部门
B.劳动人事部门 C.班组
D.技术部门
48.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A)A.原用人单位
B.借调单位
C.原用人单位和借调单位
D.原用人单位或借调单位
49.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的主要措施。
(A)
A.直击雷
B.雷电侵入波
C.反击
D.二次放电 50.以下属于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是。
(C)
A.车间主任
B.厂长
C.安全技术科科长 D.工会主席
51.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应对班组成员的工作行为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工人的每一个误操作,___养成遵规守纪的工作习惯。
(B)
A.教育
B.强制
C.自觉
D.督促 52.灭火器应年检查一次。
(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53.点燃烟花爆竹如发生瞎火现象,不允许伸头靠近观察,一般至少要等分钟后再处理。(C)
A.5
B.10
C.15
D.20 54.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一般将事故应急预案分为级。
(C)
A.3
B.4
C.5
D.6 55.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样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建设单位不得施工。
(B)
A.安全生产许可证
B.施工许可证 C.安全生产合格证
D.审查合格证
56.发现人员触电时,应,使之脱离电源。(B)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D.用棉布或棉被将触电人员与电源隔开
57.统计表明,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原因。(B)
A.间接
B.直接
C.通常
D.次要
58.每个矿井至少有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B)
A.1
B.2
C.3
D.4 59.在具有粉尘类物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
(B)
A.棉纱口罩
B.防尘口罩
C.湿毛巾
D.防毒面具
60.常压下,吸入以上氧气时,可能发生氧中毒,长期吸入可发生眼损害甚至失明。
(A)
A.20%
B.30%
C.40%
D.50% 61.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需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B)
A.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B.建立职工医院
C.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D.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6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A)
A.劳动防护用品
B.生产工具
C.生产设施
D.生产材料
63.当存在静电点火的危险时,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一般应。
(B)
A.相互连接
B.静电直接接地
C.绝缘
D.间接接地
64.除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行业主要负责人培训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B)
A.80
B.32
C.42
D.48 65.职业病危害,是指。
(A)
A.对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B.可能导致劳动者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的各种危害。C.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D.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
66.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
(A)
A.10 m
B.15 m
C.5 m
D.20 m 6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D)
A.5年
B.10年
C.30年
D.终身
68.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承担。
(A)
A.用人单位
B.本人
C.政府
D.职业病防治机构 69.《劳动法》规定的未成年工是指的劳动者。
(B)
A.年满15周岁,不满17周岁
B.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C.年满15周岁,不满20周岁
D.年满18周岁,不满20周岁
70.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A)
A.安全生产方针
B.安全生产标准 C.职业卫生标准
D.安全生产文件
71.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A)
A.不得
B.可以
C.必须
D.不必 72.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是指:(B)①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
②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③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 ④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规定提高赔偿标准,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工亡补助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计算。
(B)
A.15
B.20
C.30
D.10 74.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B)
A.事故
B.事故隐患 C.危险源
D.重大危险源
75.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个伤残等级。
(C)A.八
B.九
C.十
D.十二
76.劳动能力鉴定由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D)
A.用人单位
B.工伤职工
C.其近亲属 D.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
77.下列适用于净化回收的通风排毒方式是。
()
A.自然通风
B.全面通风
C.局部送风
D.局部排风 78.下列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义务的是:。(C)
A.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B.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C.为从业人员的家属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D.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79.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的伤亡或物的损失。发生火灾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缺一不可。
(C)
①助燃剂②可燃物③引火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80.下列化学品中属于腐蚀品的是。
(A.氯化钠
B.小苏打
C.天然气
D.①③ D)
D.盐酸
第四篇:全国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试卷及答案
全国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试卷及答案
[ 2009-6-6 17:30:00 | By: qsf999 ]
推荐
全国职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试卷及答案
1.劳动保护是指为了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教育培训、技术、设备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是站在(C)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
A.职工B.企业C.政府
2.职业安全健康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国际通称,是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
(C)的统称。
A.身体健康B.环境卫生C.职业卫生
3.《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从保护职工的劳动安全,维护职工劳动保护合法权益的角度,进一步具体规定了(A)一定要载明保障职工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和办理工伤保险两项法定事项。
A.劳动合同B.规章制度C.工伤保险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A)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如实告知B.无须告知C.可以告知
5.法律赋予职工享有接受教育培训,以使自己具备保护自己和他人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权利。这项权利也是保证职工(C)的前提条件。
A.接受教育培训B.知情权和参与权C.掌握知识与技能
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C)作业场所。
A.坚守B.保护C.撤离
7.只要依法确认职工为工伤,(A),都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和补偿(实行社会保险方式时,由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而且按照法律规定这项权利必须以劳动合同必要条款的书面形式加以确认。
A.无论责任在谁B.并非从业人员责任C.用人单位责任
8.职工应当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A)。
A.职业病防护用品B.生产工具C.生产设施
9.《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本企业工作B.本岗位工作C.本职工作
1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B)报告。
A.上级主管部门B.本单位负责人C.上级安监部门
11.安全生产(C)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检查制度B.操作规程C.责任制
12.生产经营用人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用人单位生产,并
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A),方可投入使用。
A.安全标志B.检验标志 C.警示标志
13.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A)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A.有关主管部门B.上级主管部门C.工商管理部门
14.生产经营用人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
A.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警示标志C.安全提示标志
15.用人单位要做好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治和(A)。
A.监护B.管理C.保护
16.工伤保险的主要特点:(1)(B)(2)非营利性(3)保障性(4)互助互济性。
A.合理性B.强制性C.必要件
17.《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A)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保险费。
A. 全部B. 部分C.正式
18.所谓“工伤认定”是指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认职工所受伤害是因工还是非因工造成的(C)。“被认定为工伤”,是受伤害职工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最关键的前提条件。
A. 情况B. 地点C.事实
19.《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B),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A. 半年后B. 1年后C. 2年后
20.2006年11 月12日由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7年(C)实施的《劳动能力鉴定、职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一2006)是现行的国家标准。
A. 4月1日B. 8月1日C. 5月1日
21.劳动争议,也叫“劳动纠纷”、“劳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在生产劳动之中,通常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过程中,因劳动(A)发生分歧而起的争议。
A. 权利和义务B.工资和待遇C. 合同和保险
22.《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C)解决。
A. 谈判B. 答辩C. 协商
23.劳动争议的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以(B)的身份,对争议事项在事实上做出判断,在权利义务做出裁决。
A.仲裁委员会B.第三者C.劳动管理机关
24.《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B)担任。”
A. 职工代表B. 工会代表C. 人力资源部门
2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C)应当依法参与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A. 党委B. 职代会C. 工会
26.冻伤的产生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有关。在(C)的环境里,皮肤与金属接触时,皮肤会与金属粘贴,称冷金属粘皮,这是一种特殊冻伤。
A.-20℃以下B.-40℃以下C.-50℃以下
27.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B),使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在高温车间内合理布置热源,避免工人周围受到热源作用。
A.解决人员劳动保护用品B.改善高温作业环境 C.远离热源
28.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会因空气运动而加快散失,最好的办法是(C)空气在皮肤表面的流动,一般用适当多穿衣服和防风的办法来实现。因此,低温作业人员应穿御寒服装。
A. 提高B. 降低C. 防止
29.因为(A),容易把物体的状况看错,大脑必然会根据错误的信息,发出错误的指令,人也就会作出的错误动作而造成事故。
A. 亮度不足B. 亮度偏高C. 亮度太高
30.良好的坐姿是:身体(A),靠近工作台。
A. 坐直B. 前倾C. 后靠
31.在钻床、车床、铣床上作业时,严禁(B)。
A. 戴套袖B. 戴手套C. 戴护目镜
32.由于冲压加工生产效率高,手工上下料体力消耗较大,容易造成操作者(A),致使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
A. 生理疲劳B. 精神紧张C. 麻痹大意
33.每台起重机械的司机,都必须经过(C),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
A. 上级培训B. 企业培训C. 专门培训
34.凡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如金属容器内、隧道或矿井内等,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A)安全电压。
A.12VB.24VC.36V
35.国家把(C)列为特殊设备,设置专门机构、制定专门规程、标准严格管理。
A. 大型电器设备B. 汽车C. 锅炉压力容器
36.职业危害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于(B)中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A. 公共场所B. 作业环境C. 自然环境
37.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为(C)。
A. 八大类115种B. 十大类105种C. 十大类115种
38.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
A. 呼吸道和皮肤B. 食道和皮肤C. 呼吸道和食道
39.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采用(C)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
A. 通风B. 隔离C. 湿式
40.从安全方面来看,在(B)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 电离辐射B. 噪声C. 振动
41.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的伤亡或物的损失。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是火灾三要素。这三个条件缺少(A),火灾就不会发生。
A. 任何一个B. 任何二个C. 任何三个
42.火灾的分类中,C类火灾是指(A)。
A. 气体火灾B. 固体火灾C. 液体火灾
43.爆炸的主要特征是物质的状态瞬间发生变化,(C)突然释放,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并发出巨大的响声。
A. 压力B. 热量C. 能量
44.由于火灾与大多数爆炸事故均由(B)导致,因此二者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相互引发、转化,形成复杂的情况。
A. 物理现象B. 氧化反应C. 电器故障
45.火灾与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用火管理不善;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生产场所有可燃蒸气、气体或粉尘而(A);工艺布置不合理;电器设备绝缘不良。
A. 通风不良B. 温度偏高C. 气压偏高
46.遇到火灾,拨打火警电话119。要注意使用的电话是否分机;说话要清楚,不要慌张;要讲清失火的详细地址、(B)、讲明报警人的姓名。得到消防队明确回答后方可挂断电话,随后要到火灾现场附近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
A. 失火经过B. 燃烧物质C. 失火损失
47.电气起火时应(A)后,才可用水扑救。
A. 确信拉断电源 B. 报警 C. 确保人身安全
48.家内食用油类起火,要(B)进行“扑杀“。
A. 毛巾扑打B. 用砂子C. 要用水
49.在火场上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沙土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的灭火方法叫(B)。
A. 覆盖法B. 窒息法C. 隔离法
50.窒息灭火法适用于扑救燃烧部位(B),容易堵塞或封闭的房间、生产及贮运设备内发生的火灾。
A. 面积较大B. 空间较小C. 较为分散
51.将燃烧物质与附近未燃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叫(B)。
A. 窒息灭火法B. 隔离灭火法C. 冷却灭火法
52.企业内车辆安全驾驶应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标志,试车时应做好(A),悬挂试车牌照,不得在非指定路段试车。
A. 安全监护B. 现场保护C. 安全管理
53.常见的驾驶员违章现象有: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超速行驶、酒后开车、疲劳驾驶、跟车距离过近、逆向行驶、无证驾驶、超载和超限、(B)的车辆。
A.驾驶尚未年检B.驾驶有安全隐患C.驾驶尾气超标
54.驾驶机动车通过胡同(里巷)、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隧道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A)。
A. 20公里B. 30公里C. 50公里
55.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经(C)批准后,应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A.路政管理部门B.安全管理部门C.公安机关
56.酒后驾驶机动车体内酒精浓度增大时,反应时间明显增加,反应误差也变大,其他感觉也(A)。
A. 迟钝B. 麻木C. 亢奋
57.驾驶机动车(A)①打开前后灯光,禁鸣喇叭,不准超车。②不准超过限速标志所规定的速度。③下坡不得挂空档熄火滑行。④不准在任意停车和上下乘客。
A. 通过隧道B. 过拱形桥时C.夜间行车
58.驾驶机动车雾天行车要①打开防雾灯、尾灯和近光灯。②减速慢行。能见度在30米以内的路段时,机动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B)。
A. 20公里B. 30公里C. 50公里
59.驾驶机动车夜间(C),须打开防眩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尾灯。
A.没有路灯照明时B.路灯照明不好时C.路灯照明良好时
60.行人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
横过道路时,要注意观察,(B)来车的速度和距离,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A.观察左右B.目测左右C.掌握左右
61.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A)。
A.停车让行B.从行人左侧行驶C.从行人右侧行驶
62.班后会则是以讲评的方式,对已经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班前会是班后会的前提和基础,班后会是班前会的(B)。
A. 实践和评定B. 继续和发展C. 实施和验证
63.搞好班组安全日活动的要点是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活动效力;创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C)。
A. 进行评审总结B. 安排检查汇报C. 加强检查考核
64.检查班组安全日工作的方法:(B)。
A.查看、监督、提问B.提问、查看、汇报C.查看、演示、提问
65.班组各机台的作业,可以通过分析操作过程中的(C),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并总结出一套安全操作方法。
A.态度B.表现C.动作
66.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A)和工作习惯,工作中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行为。
A.不良作业传统B.所谓工作经验C.原有的工作模式
67统计表明,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B)原因。
A.间接B.主要C.通常
68.为了杜绝违章行为,切实做到“反违章人人有责”,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中,每个职工都应做到: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加入到反违章行列中,重新学习安全规程,(C)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A.从正面B.从反面C.从正反两面
69.“班前检查”的内容有三项:一是检查防护用品和用具,看班组成员系统穿戴了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携带了防护用具。如果不符合规定,应督促他们改正。二是检查作业现场,看是否存在(B),如果存在应及时排除。三是检查机械设备,看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故障则,应及时检修。
A.影响生产障碍B.不安全因素C.危险危害因素
70.安全检查表是事先把检查对象(B)地加以剖析,查出不安全因素的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并按系统顺序编制成的检查表。
A.系统B.全面C.重点
M71.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要做到依据准确,即让检查表在内容上和实际运用中均能达到科学、合理,并符合(B)要求。
A.管理B.法律C.检查
72.检查是(C),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在检查过程中或检查以后,发动群众及时整改。
A.目的B.方式C.手段
73.自我保护能力就是职工对所在工作岗位(C)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判断及能否及时、正确处理即将出现的危害的应变能力。
A. 可能存在危险B. 有危害存在C. 危险程度
74.安全生产(C)是广大职工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安全生产成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A.管理制度B.先进经验C.警示语
75.一些班组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即“(B)”,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A.每日一题、每日一问、每日一考
B.每日一题、每周一问、每月一考
C.每周一题、每周一问、每周一考
76.安全技术知识的熟练并人性化的运用。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也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A),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
A.自身的实践B.刻苦学习C.总结经验
M77.事故演练以模拟实体操作为主,或采用(A),使职工能从训练中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A. 情景模拟训练B. 实际操作训练C. 预案文本训练
78.人在操作中的失误(或存在缺陷)是造成事故的(B)原因之一。
A.间接B.直接C.主要
79.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尝试采取严格管理。对班组成员工作行为要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工人的每一个误操作,(B)养成遵规守纪的工作习惯。
A.教育B.强制C.自觉
80.物的不安全状态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因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也是一件(A)性的工作。
A.经常B.重要C.特殊
81.班组应根据生产性质、工种、作业环境等生产实际情况,按规定和需要配备足够的、(A)的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不合格的要及时报修或更换。
A.合格B.精致C.适合82.安全动机,是履行安全行为的主观愿望。它是个体发生和维持其安全行为的一种(B)。
A.观点B.态度C.心理状态
83.安全心理分析包括:(1)心理定势。(2)(C)。(3)社会心理因素。(4)情景气氛因素等。
A.空间与心理因素B.情景与心理因素C.环境与心理因素
84.人一边思考其他问题一边做工作的动作称为“边缘动作”,此时,本人往往并未意识到,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如梦方醒。边缘动作常使人发生误看和误操作,常与(C)联系在一起,成为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A.不安全隐患B.不安全行为C.不安全状态
85.随意注意,(A),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引起随意注意的条件包括:明确目的意义、需要意志努力排除干扰。
A.是个体给自己设定目的B.是他人给自己设定目的C.是个体自身意志力
86.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时间重复不间断的、无变化的操作动作,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容易产生(C)和厌倦感而导致违章。
A.精神紧张B.精神放松C.心理疲劳
87.违章现象在曰常工作中的表现是无组织无纪律,其思想根源是(A)。
A.主观和客观相脱离B.麻痹和大意思想C.逞能和好强心理
88.当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即告终止。在呼吸循环停止后4~6分钟,脑组织即可发生不易逆转的损伤;心跳停止(C)后,脑细胞基本死亡。
A. 2分钟B. 5分钟C. 10分钟
89.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另一种是(C)。
A.口对口吹气法B.口对鼻呼吸气法C.口对鼻吹气法
90.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时,挤压频率要控制好,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加
大频率,达到每分钟(B)左右。抢救工作要持续进行,除非断定伤员已复苏,否则在伤员没有送达医院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A. 50次B. 100次C. 200次
91.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若出血量超过(B),血压就会明显降低,肌肉抽搐,甚至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若不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
A. 500m1B. 1000mlC. 2000ml
9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C)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A.动脉血管B.大血管C.小血管
93.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和(A),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而耽误了抢救时间。
A.人工呼吸B.输血C.心脏胸外挤压
94.伤员脊柱骨折搬运伤员放到担架上以后,要让他(B),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根布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搬运中滚动或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A.平躺B.平卧C.侧卧
95.毒气泄漏时(A)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出现泄漏事故,其自救与逃生的方法有很大差异,若逃生方法选择不当,不仅不能安全逃出,反而会使自己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A.同种化学物质B.不同相态物质C.不同化学物质
96.火势初期,如果发现火势不大,未对人与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其附近有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拴、自来水等,应尽可能地在(A)。
A.第一时间将火扑灭B.第一时间报告火情C.第一时间撤离
97.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大火,不可进入(A)。
A.电梯B.楼梯C.通道
98.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站在阳台或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无法逃生时,跳楼是(C)的选择。
A.第一B.最好C.最后
99.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则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服,松开领口、腰带,使中毒者能够顺畅地呼吸新鲜空气,也可让中毒者闻(C)解毒。
A.醋B.酒精C.氨水
100.人在触电后,有时会有较长时间的“假死”,因此,救护人员应耐心进行抢救,不可轻易中止。但(B)给触电者打强心针。
A.可以B.不可C.必须
第五篇: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试题
中国水电七局有限公司观音岩项目经理部
C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9.《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部门岗位考试时间
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1.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负责。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B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B 卫生部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3.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A要求纠正B给予行政处罚C责令停产 4.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A 彻底B综合C分期
6.《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预防、遏制B预防、减少C预防、控制 7.《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的职业病防治活动。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8.《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
A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10.国务院颁布施行的职业病防治基本法规主要有()《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A《劳动保护条例》B《工业防毒条例》C《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11.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A职业病B伤亡事故C不利健康 12.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种。A99B105C115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
15.()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1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管理制度C应急预案
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A劳动保护B安全生产C职业卫生
1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不分开B分开C适当分开
1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室B职工休息室C吸烟室
20.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B 建设行政部门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2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审批B同时规划C同时设计 22.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管理。A规划B计划C特殊
23.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B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
2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结果。
A职工健康体检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职工职业病检查
25.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A泄险区B救护车C医务室
26.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A防毒面具B防尘口罩C个人剂量计
27.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B卫生部门C专人
28.用人单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A定期B不定期C每月
29.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和中文警示说明。
A安全标识B警示标识C英文
30.任何()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私营企业B单位C集体所有制企业
31.任何单位和个人()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不得B可以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32.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承担责任。
A经济损失B人身伤害C职业病危害后果
33.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档案。A健康监护B工伤保险C培训教育
3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
3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3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3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3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A重体力劳动B其所禁忌C危险
3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A当地政府B医疗卫生机构C用人单位
40.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
41.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
A行政复议B再鉴定C行政诉讼
42.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承担。A医疗卫生机构B用人单位C劳动者
43.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不得B可以C经领导批准可以
44.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A疑似职业病B医疗C职业病
4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A)。A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B治疗、康复 C康复、定期检查
46.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47.用人单位对从事()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A体力劳动B脑力劳动C接触职业危害作业
48.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如实、无偿提供B收取费用C如实提供
49.怀疑自己患了职业病,应该到()的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B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C本人居住地
5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申请鉴定。A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B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51.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
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自己去医院治疗
5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53.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如果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承担。
A用人单位B工伤保险基金C本人
54.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不变B终止C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
55.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56.非法用工单位对其患职业病的职工,()。A不承担赔偿责任B适当承担赔偿责任C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57.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B60C90
58.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6个月B 1年C 2年
59.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A 高温作业B 机加工作业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6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A 未婚女工B 女职工C未成年工 6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 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 防毒面具 62.患有()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A活动性肺结核B慢性胆囊炎C心脏
63.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64.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是()。A 铅中毒B 噪声聋C 尘肺病
65.目前我国急性中毒发生最多的是()中毒。A 铅B 硫化氢C 苯 66.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A 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 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
67.患有以下4项之一者禁止从事接触苯的作业:①上岗前体检时,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②各种血液病;③严重全身性血液病;④()。
A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B鼻窦炎C风湿性关节炎 68.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B原发性高血压C风湿性关节炎 6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70.进入缺氧密闭空间作业必须使用()。A防尘口罩B空气呼吸器C防毒面具
71.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72.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系统。
A呼吸B消化C神经
73.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
A口、鼻、耳B食物、空气、水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74.在职业病目录中,()被列为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A森林脑炎、高原病、手臂振动病B中暑、黑变病、手臂振动病C中暑、高原病、手臂振动病
75.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A75dB(A)B85dB(A)C88dB(A)
76.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A≥36℃B≥37℃C≥40℃
77.手臂振动病是()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长期B短期C连续
78.()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A白内障B红眼病C电光性眼炎
79.化学性皮肤灼伤主要由于()等化学物质引起。A强酸、强碱、氢氟酸和磷B强酸C强碱
80.接触性皮炎是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根据发病机理分为原发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变应性皮炎是由()物引起。
A腐蚀B刺激C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