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一点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加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一点思考
加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整改的一点思考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重要的管理系统之一,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审计整改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审计建议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以达到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和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本文主要从制约审计发展的因素、审计整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审计整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索,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企业,审计整改
引语
审计整改是审计成果及应用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内部监督执行力的关键,是改进内部审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式。现代企业尤其要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审计整改的过程就是改进审计发现的各种问题、接纳改进建议、落实改进建议,让审计监督的制度体系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审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过去的审计制度在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等较为普遍,在现代企业中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审计制度的缺陷也阻碍了审计整改的落实,因此可以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缺陷中寻找加强审计整改的途径。
一、制约企业审计发展的因素
现代企业和国营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还有产权方面的差异,而产权方面的差异又会导致企业治理结构的差异,所以在管理模式上也会有所不同。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企业治理反馈、监督的中心,审计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企业的内部结构有很大的关联。现代企业产权结构有主体明确,清晰,封闭性和单一性的特点,企业为较少的投资人所有,股权集中。但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难度加大,资金需求量增加,所以我国现代企业有融资困难的劣势。企业为了融资,开发产权是必要的选择,所有从理论上来看,产权结构会随着企业的扩大而逐渐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封闭势必会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也必然妨碍企业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只有通过企业产权的开放,才能为企业内部审计和审计整改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企业审计整改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整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观念落后问题。普遍有一种观念,简单认为审计整改就是审计部门的事情,和其他部门没有关系,这种认识是很肤浅的。审计的独立性赋予审计部门检查、监督和评价职能,审计部门只能扮演“裁判员”角色,相关职能部门才是“运动员”。
二是人员素质问题。审计部门简单地认为审计整改工作是被审计单位的事情,后续跟踪审计难以真正落实,“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认识不到位,敷衍了事,应付整改,造成审计与审计整改两张皮现象。
三是领导重视问题。在审计整改的过程中,能否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非常关键。只有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才能促进审计整改顺利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四是从机制上看,审计整改的口号叫的响亮,但实际可操作的机制落后,没有完善的整改机制和体制也成为制约审计整改的关键。从认识上看,审计报告出具后就认为审计项目已经终结,实际上还有审计整改的流程,还应考虑根据审计整改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专项审计或跟踪审计。
三、加强企业审计整改的建议
(一)更新观念认识,建立健全审计整改体制机制。首先我们应改变过去陈旧的审计观念和认识误区,强调审计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充分认识到审计整改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审计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将审计成果应用到各个业务领域,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的职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完善审计整改的体制机制,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操作指南或实施细则,规范审计整改工作流程,让各个职能部门有章可循,不做无头苍蝇。
(二)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监督工作。审计整改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互相配合与协作。一定要增强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计人员和其他职能部门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高度重视,明确权责问题,做到及时汇报、沟通、反馈、监督等工作。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通知对口的部门协同整改。审计整改工作最大的问题在于屡改屡犯,形成顽疾,因此上级监督部门在审计整改后,还要做好定期回访、监督工作,对审计整改内容进行督促和检查,使审计整改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为了确保审计整改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并落实,企业应成立由公司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督查组,督促、监督审计整改的进行,并做好相应的沟通协调工作。对于审计发现的重大管理问题,应通过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或党政联席会等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整改通知,同时在审计工作会或职代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引起各层级单位的重视和改进。
三、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创造良好的审计整改环境
国际内部审计的三大发展趋势包括重新介入内部控制、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和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前两大趋势强调的是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最后一大趋势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更多地契合于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因此,审计整改工作就必须顺应审计发展的趋势与当前的企业实际情况,树立审计服务理念,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断提升审计地位和认同感,为审计整改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切实让被审计单位从“被动接受审计”到“主动接受审计”、从“被动整改”到“主动整改”。
总结:总之,审计整改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一定要增强各级领导及审计人员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高度重视,明确权责,做到及时汇报与沟通;加强审计整改体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从制度着手,规范审计整改工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素质,顺应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为审计整改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实实现审计服务职能,让审计工作深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升审计地位与认同感,更有利于审计整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韩林;加强审计整改落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J]发展月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011(8)
[2]鲁品;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 2010(13)
[3]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
[4]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
[5]理查德.L.莱特里夫;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1)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现状思考
新时期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现状思考
2008级党建专业学员屈敬选
众所周知,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是构成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而内部审计作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我国管理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采取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从开放搞活初期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既服务于微观经济又服务于宏观经济。由于能贴近管理,熟悉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同时审计时间、方法、方式灵活,成本较低加之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强等特点,多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日渐确立,内部审计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起的职能作用也在逐步扩大,越来越成为企业进行内部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
1、制约作用。即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
业的经济秩序。1)、制止违法、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纪律情况,制止违法乱纪行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2)、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信息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具有造假性质的“账外账”和“两本账”及私设小金库现象,因此,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查错防弊,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3)、配合司法、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贪污腐化行为,及时向司法或纪检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
2、促进作用。即内部审计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加强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起到保障作用。1)、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审计通过开展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通过开展企业资产、负责和所有者权益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等审计,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3)、通过有效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投入产出审计等,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
然而,由于内部审计在我国开展的比较晚,受各种主客观
因素影响较多,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存在诸多问题,既影响到作用的发挥又影响到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主要表现为:
(一)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够。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是肤浅的,认为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限制了他们的职权,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权;有些企业管理人员认为,内部审计没有外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客观性强,没有权威的评价、鉴定作用,因而不屑内部审计的作用,忽视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与后续教育,后果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限制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客观性的基础,是审计内容、范围、方法、技术及报告不受干扰的前提。尽管《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规定》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权、工作范围、法律保护措施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且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同时,我国的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内部审计机构不可能独立于厂长经理之外,这使内部审计部门为经营者服务,在厂长经理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其独立性受到限制。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被认为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同时,我国原有审计制度规定,对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计时,若发现有关重大事项,可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反映,这是造成内部审计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鉴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做
出客观、公正、合理、合法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特别是当面对企业领导参与违法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如若服从于长官意志,很难对企业的财务、业务等进行有效监控,更谈不上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
(三)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存在局限性
我国内部审计目前多数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审计,很少涉及业务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这使大部分的内部审计隶属于财务性质,从而归属财务部门领导。虽然法规和制度要求财务与审计分立,但大多数企业目前仍是一班人马,这使多数的内部审计成为财务审计的自审过程,其公证性就可能受到质疑。现阶段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例如,当对某一销售收入进行审计时,往往审核其合同金额与客户付款金额是否相同,所附票据是否齐全,而不管其价格是否合理,认为那是经营部门的事,与财务无关。再如,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忽略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照权益法或成本法进行了准确的会计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选择方案一般不去深入分析。
(四)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是以国家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组建起来的,其工作一方面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
又要受本单位行政领导,工资福利由本单位解决。实际上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内部审计人员都没有正确认识、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未认识到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以致有一些单位出现随意撤销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还有不少企业的领导认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在国家有关审计制度规定下设立的,把内部审计机构当作是一种异己力量,从而排斥它,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还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一个增加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从心理上也存在排斥加强内部审计的观念。另外,国家审计机关对企业内部审计疏于关心、指导和支持也是内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原因之一。
(五)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单位经营和管理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如企业的并购、分设、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专业化和多元化,即不仅要能懂财务和审计知识,而且还要精通企业的各项相关业务。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成为开展高层次审计监督的关键所在(如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绝大多数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知识面较单一,缺乏与经营、管理、生产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使得内审从凭证和账面找问题,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也难以拓展新的审计领域。
(六)执行内部审计的工作存在偏差
现阶段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是事中、事后的查错补漏,而
内部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事前的预测,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经营者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而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则根据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的资料信息,参考内部审计人员的意见制定经营决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不断壮大和发展。但事实上无论管理者、经营者还是内部审计人员目前很少能做到。
针对内部审计存在的上述问题,现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急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论是执行何种审计,关键在于必须具有独立性,因此保持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应超然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部门。一般来说,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大。针对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不同现状,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模式时,一方面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人员素质、企业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另一方面要考虑其在实际中的可操作性,这样才便于在实际中推广和运用。由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较晚,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不尽一致,所以出现了以下两种模式:一是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二是由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以上模式不包括老的国有企业)。这两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1)监事会领导的模式: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即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方式的最大不足是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定,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的。(2)总经理领导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但它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进行独
立的监督和评价。要使内部审计真正起到监督经营者资本营运、维护资产安全完整、达到协助管理当局有效地履行职责和责任,就必须明确产权主体,建立产权监督体制,将内部审计置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之下,代表产权主体的利益进行工作,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改变以往内审无力的现象。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公司法》提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其中,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组织领导制度的重要特征和内容,其表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所构成的组织框架。当前世界各国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各有利弊,其中以董事会领导型、监事会领导型的内部审计机构,机构设置层次高,地位超脱,相对来说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现代企业内审计较为理想的机构模式。
(二)逐步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规范
目前我国还缺乏完整的内审法律保障,现有的关于内部审计的法规依据主要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其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内部审计的准则和工作规范等目前尚未制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注册会计师法》,政府审计有《审计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已陆续颁布了三批,政府审计工作规范也已颁布实施。相比之下,内部审计这方面的建设明显滞后,因此制定企业内审的法规,保证内审的合法身份,使内审工作有法可依,内审人员有章可循,这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建立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加强各级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特别是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
抓审计,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布置审计任务,处理审计查出的问题,这是对审计工作的最大支持,也是企业审计工作的关键。内部审计工作应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领导关心的问题大胆开展工作,及时提出改进经营、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好建议,并积极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主动争取领导支持。内部审计部门要大力开拓审计领域,做出审计业绩,用审计的成果来赢得领导的支持重视,提高审计权威性。作为企业高层领导应从管理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为内部审计配置适宜的人力、技术、经济资源,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作为内部审计部门,也应按照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所确定的政策认真履行其职责,正确处理好与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关系,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经理应经常保持与其直接领导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协调好与其他职能部门、外部审计组织的关系,以便与被审计者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力争将内部审计部门的宗旨、权限和职责以书面的形式形成章程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批准和董事会的认可,及时将审计中发现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普遍问题向直接领导汇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赢得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和信赖,以保障审计权利和职责的有效执行。
(四)加强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内审机构要结合本企业特点,制订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如内部牵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效益考核制度等。被审查的基层单位也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以配合内审工作。内审人员经过对有关制度的审计,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以促进内审工作规范化。
(五)拓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日益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合规性审计目标或效益性审计目标将上升为主要的审计目标,有条件的企业在有效开展或恰当委托外部从事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部门应重点向下列领域拓展其作业:一是内部控制审计;二是管理(经营)审计;三是经济责任审计;四是合同(合约)审计;五是工程项目审计;六是环境内部审计;七是质量控制审计;八是风险管理审计;九是战略管理审计;十是管理舞弊审计。
首先,就目前而言,财务审计仍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但要注重由合法性的审查转向强调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内部审计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低效率和不经济的制度上。另一方面,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内部审计活动的范围已涉及到企业活动的每一个方面,成为直接服务管理活动的一项工作,客观上要求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以便及时防范和发现威胁,消除单纯事后监督的时滞效应,将可能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其次,内部审计要转向以经营审计为主导的管理审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依赖智力资源和知识创新,知识正作为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远远超过有形资产。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侧重于无形资产,突出对技术资产、人力资源等知识资本的审查,做到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现状。与此同时,内部审计还要注重评价和鉴证职能。由于现阶段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内审人员要先行评价活动的风险,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根据获得的新情况修正最初的评价,即将评价、鉴
证贯穿于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以确保企业经营者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降至最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评价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有效地利用了各种物力、财力及人力资源,资本的适当性,预算及战略计划,各级管理人员的能力;鉴证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某一经济事实或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审核检查,对其反映和说明经济情况的资料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可以信赖,并作出书面证明。
(六)改善内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好内部审计工作,除了要有独立的审计机构以外,还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首先要求内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必须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牢固掌握国家财经法纪和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对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计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其次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内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再次,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快,因此要求抓好现有内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更新知识,提高应变能力和队伍的总体素质,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因此企业要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录用和工作奖惩,经常进行有关业务培训,使整个内审队伍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从而提高内审质量。
(七)内部审计工作重点的转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逐步建立,企业的性质和所有权结构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产权制度发生了变化,国家不再扮演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完全成为投资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企业则完全做为经营者。在这种体制下,传统的财务审计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已不适应经营者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内部审计监督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另外,在审计方法上,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现代审计解决的问题。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广泛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
总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已引起越来越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重视。现代企业要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管理,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换言之,只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现代审计原理与实务 作者:张得明》、《实用商业审计 作者:刘世杰、王世武》
2015年7月30日
第三篇:企业内部审计原则
□ 总则
(一)根据有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加强公司及所属公司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内部审计是在公司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对公司各部门以及公司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监督,独立行使审计职权,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业务上同时受上级审计计机构的领导和地方审计机关的监督。
□ 内部审计的任务 1.主要任务有:
(1)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资金、财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监督审计。
(2)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财务收支计划、投资和经费的预算,信贷计划,外汇收支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3)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4)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承包经营责任的审计评议,配合上级审计机构对公司主要领导人及所属公司的主要领导人的离任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5)对公司及其他所属各公司基建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的执行、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
(6)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占国家、公司资产,严重损失浪费等损害国家、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专案审计。
(8)贯彻执行有关审计法规,制定或参与研究本公司及所属公司有关的规章制度。
2.办理公司领导、上级审计机构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以及配合上级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及所属公司进行审计。
3.对公司的下列项目审计部必须会签(不包括子公司):(1)基建项目;
(2)经济合同,包括采购合同;(3)公司的会计报表。
4.审计部不定时对上述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 职权 1.主要职权
(1)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被审计单位应按时向审计部报送有关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文件资料等。
(2)检查实物、凭证、帐册、有关文件和资料。(3)参与有关的会议。(4)索取有关的证明材料。
(5)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作出临时制止的决定。(6)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公司领导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7)监督被审计单位严格执行审计决定。
(8)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有权直接向上级审计机构如实反映。
2.对违反财经法纪和大量浪费的被审计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负责人,可建议公司总经理给予行政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建议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工作程序
1.审计部在年初应根据上级审计部门的部署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审计工作计划,报请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在实施审计计划时应拟订审计方案,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并通知被审计单位要求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在审计中必须做好工作底稿,记录审计过程,各种旁证材料齐全,作好调查记录并应有相关人员的签名盖章。
4.审计中如有争议应如实反映给领导,必须依法有据,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办法,切忌主观、武断。
5.每项审计工作结束最迟不得超过两个星期提出审计报告。6.审计报告的要求;
(1)事实清楚(2)数据确实(3)依法有据(4)建议恰当
7.审计报告在征求补充审计单位意见后(不是同意审计报告),报送公司经理审定批示,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通知被审计单位执行。
8.被审计单位在听取审计部审计报告草稿后有不同意见时,首先对事实和数据是否确切可提出补充意见,经审计部查明后修改或补充,对审计报告的法规依据,处理建议的内容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审计部可以采纳或维护报告。
9.被审计单位对总经理指示的审计报告必须执行,审计部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向总经理报告执行结果。
10.审计报告后由于情况变化和有新的重要数据,事实查明后,被审计单位应向审计部报告的同时向总经理报告,由总经理决定原审计报告修改或继续执行。
11.每个审计报告以及工作底稿附件等必须在一个月内整理装订成册归档备查。
□ 奖惩
1.对审计工作成绩显著的工作人员以及在揭发检举中的有功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2.审计人员泄漏机密,有以权谋私、舞弊行为者应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而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对打击、报复、检举、揭发的人员不论其职位高低,在公司内部由总经理根据情节严重情况给予行政经济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报有关部门处理直到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附则 本规定的修订、补充由审计部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为完善和规范公司的工程审计制度,明确工作流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公司的情况,特制定本办法。1.审计部工程审计工作范围
(1)负责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有关工程审计方面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各处概(预)算定额及取费标准。并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必要的补充实施办法。
(2)负责本公司及属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公司(包括实行独立核算不自负盈亏的二级公司)所有工程预、结算的审计。较大工程的预、结算需报有关部门审定或裁定者,一律由审计部负责对外报批。
(3)负责本公司及属下公司内部预、结算的统一管理工作,制定公司内部统一的计费标准。(4)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帮助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监督检查各项基建程序是否合规合法。
(6)参与工程的投标招标会议,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招标文件。(7)参与工程的图纸会审和竣工验收。
(8)按时编报工程审计统计报表,定期向公司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汇报审计工作情况。
2.工程审计人员职责
(1)审计人员要遵循“掌握政策、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维护国家和公司利益”的指导思想,合理地审定造价。
(2)审计人员要对审计内容负责,严格监督执行标准定额和各项规定,审计时要做到依据充分,计价合理,计算准确。
(3)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保证审计质量。(4)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严格遵守各项审计制度。3.工作流程
(1)根据我公司工程审计的特点,工程审计采用报送审计的方法,即每项工程概预算由工程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报送审计部审计。按该项工程哪个部门负责管理,由哪个部门报送的原则进行。报送前工程管理职能部门经办人员或随工人员必须自先审核(重点审核工程量),并由审核人员签署意见,本单位领导同意后才能送审计部审计。
(2)审计部门接到工程概预算后,首先要对报送资料和报建审批手续进行审核。若资料或报建手续不全者,则退回重新补办;若属巧立名目,未经批准擅自定项的工程,则通知送审单位,取消该项目,并报告公司领导。对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的工程,则由受理登记人员及时受理,并交给专人审计。
(3)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坚持原则,审计要严肃认真,对一些重点疑点问题要认真调查。深入现场,一查到底。对审计内容要做到理由充分、数据准确、计价合理。被审单位和送审单位应给予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审计完毕签署审计意见后应交给有关人员进行审定、审批会签,并通知被审单位,没有意见后加盖审计专用章生效。
(4)审计结束后应及时通知送审单位领回概预算,对较重要的概预算审计部应有复印件存档,一般概预算审计部只在登记受理本上记录备查。
(5)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办理竣工结算。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送审方法和送审要求与第一条相同。
(6)审计部接到结算书后必须先对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对资料不全者则退回补办;对还未竣工或竣工验收没有通过的工程则不予结算;对资料齐全并已竣工验收通过的工程则及时登记受理,交由专人审计。
(7)结算的审计过程与第三、四、条相同。4.工程审计具体要求
(1)对工程预、结算的内部管理要求
①本公司内(包括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子公司)的所有工程概(预)、结算必须报审计部审计,经审计后的工程才能开工,工程竣工后必须办理竣工结算。但对2万元以下(含2万元)的零星工程(通信工程除外),若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数量和内容没有增减变化的工程,可以由工程管理职能部门按已经审计过的预算直接办理结算,但在竣工后所有工程必须办理竣工结算。财务部门必须要有审计部审计过的结算书才能付结算款。
②按公司有关规定,在报送预算前要由工程管理职能部门填制需求单,若属计划内工程金额在2万元以内(含2万元)的由部门经理批准,2万元以上的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需求单须经财务部门审核。若属计划外工程则必须填制计划外工程审批表,报部门审核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立项。
③通信工程应填制计划任务书,由工程管理职能部门经理批准,较大的工程应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代办可由工程管理职能部门经理批准。
④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子公司工程立项由各子公司领导批准,预、结算也必须送公司审计部审计。各子公司应正式行文给审计部,明确分管领导及其签字字样。审计部将按规定收取审计费。
⑤工程竣工验收和图纸会审必须要有审计人员参加。⑥工程投票招标会议必须要有审计人员参加。⑦通信工程结算必须使用公司统一印制的表格。(2)对送审预、结算的资料要求
①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在送审预、结算的同时必须报送有关资料。
②送审概(预)算时必须提供的资料有: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有关设计补充材料、经领导批准立项的需求单、工程计划任务书;由外单位施工的工程,如是第一次进我公司施工的,还应提供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和企业级别证明。
③送审结算时必须提供的资料有:经有关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报告、原审定的预算书、设计变更资料、现场技术经济签证。还应提供仓库领料单,主要实物量完成表,包工不包料工程应提供工程材料管理表(需经仓管人员余料退库签名)。个别因仓库无货,批准施工单位自购材料的工程,还应出具物资供应部门批准自购的证明。④在审计过程中的需临时提供的其它资料。(3)对工程审计的审计时间要求
①由于工程审计是基建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受工期的影响对时效性要求较强。因此,一般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②工程审计的时间,应根据不同复杂程度的工程规定不同的审计时间。一般规定:通信工程概(预)算7天,其它工程预算15天,100万元以上的结算工程20天。③下列情形之一审计时间应顺延:
(A)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被审单位或送审单位提供补充资料而影响审计进度时。
(B)审计结果与被审单位意见有分歧而未能统一,需报公司领导或市有关部门裁定时。(C)在审计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需要被审单位或有关人员前来核对,通知后未能按时前来核对时。
④以上规定的审计时间是指正常情况而言,审计人员应以保质、高效为原则,确保不影响工程按时开工,审计人员应视工程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灵活掌握。应急工程要随来随审,并尽快审计完毕。简单较小的工程也应提前完成。对问题较多、情况较复杂的工程,为保证审计质量,可根据实际需要,不受以上时间限制,查清楚为止。5.争议的裁定
(1)属本公司企业内部之间的争议,报总经理或主管公司领导裁定。
(2)涉及外单位的,由审计部提出我方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或主管公司领导批准,再送有关仲裁机关或审计部门裁定。
第四篇: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公司法》、《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的的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内部审计是依法对全公司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 行的系统审计和监督,以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三条 公司所属各事业部、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均应按照本制度规定,接受内部审计监督。
第二章 任务、范围与依据
第四条 审计工作的任务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企业的正确执行,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五条 内部审计的范围:
(一)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财务收支、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的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每年进行一 次,半年进行监督检查;
(四)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中层干部(正职)或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
(五)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严密程度和执行情 况审查;
(六)与对境内外经济组织进行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及合作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长 短期投资、财产的经营状况及其效益性进行审查;
(七)检查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八)对公司直属具有财务、金融、经济活动的职能部门进行预算指标或承包指 标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审计结果为最终考核依据);
(九)对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十)对国家税款的缴纳的合理性、合法性及税收政策掌握和执行的完整性进行审计;
(十一)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十二)公司领导和上级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宜。第六条 内部审计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二)公司规章制度,董事会决议。
(三)公司经营方计、计划、目标。
(四)经营责任单位的经营责任制度、责任状及合同。
(五)总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各种管理措施。
第七条 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一)召开本公司、部门、下属企业有关审计工作会议;
(二)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报告的事前审计;
(三)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月度报 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四)审核凭证、账表、决算,检查资产和财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有关文件 资料;
(五)参加有关会议;
(六)对审计涉及到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七)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及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做 出临时制止决定;
(八)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行为,经公司领导批准,可采取 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九)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十)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员,提出处理的建议,并按有关规定,向上级审计机关反映;
(十一)对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经济效益承包指标提出鉴证,承包状按审计结 果兑现。
(十二)参与与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第三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八条 根据公司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实施审计前,应提前三天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领导临时决定的突击性审计任务除外)。
第九条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改进的建议。审计终结,提出 审计报告,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经批准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审计决定,进行相应的财务调整工作。
第十条 对主要项目进行后续审计,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对拒不执 行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审计机构应向公司分管领导提出处置意见。第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正式审计报告、审计 意见书七天内向公司分管领导提出。分管领导应当及时处理,在领导未做出处理意见前,必 须执行审计意见的审计决定。
第四章 审计种类和方式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种类
(一)财务收支审计。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二)专案审计。对被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财经纪律问题进行审计查处。
(三)专项审计。包括:
1、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2、效益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3、任期审计。对被审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4、审计调查。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第五章 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十二条 公司设立独立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在总会计师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其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至少是会计 师或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内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职务资格的确认和公开聘任,根据公 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 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 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 公司内部实行内审回避制度。凡有内审人员直接参与被按时计单位实际经济活动 的,必须回避对该单位所进行的内审工作。
第十六条 公司建立特邀内审员制度,特邀内审员用于临时补充内部审计力量不足,协助解决内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特邀内审人员按照本制度规定在审计机构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十七条
公司在内审人员不足时,由总会计师提出建议,报经总经理同意,正副董事长批
准方可聘请特邀内审员。
第六章 审计档案管理
第十八条 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建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由内部审计人 员负责。
第十九条 审计档案管理范围:
(一)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方案;
(二)审计报告及其附件;
(三)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四)反映被审单位和个人业务活动的书面文件;
(五)总经理对审计事项或审计报告的指示、批复和意见;
(六)审计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报告;
(七)申诉、申请复审报告;
(八)复审和后续审计的资料;
(九)其他应保存的资料。
第二十条 档案管理具体办法参照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执行。如借阅审计档案,应经有关领批准。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十年。
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集团公司内部管理和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维护集团有限公司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集团公司本部、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直属企事业单位依照本规 定接受审计监督。
第二章 机构设置及职责
第三条 授权经营企业中财务收支金额较大或所属单位较多的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内审机 构,其他业务较少的企业,可以设置专职内部审计人员。
第四条 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并接受上级审计部门的指导监督。
第五条 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常设机构在财务审计部,代表集团公司实行审计监督。其职责是:
1、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起草内部审计法规、制度等;
2、制订和季度审计实施计划;
3、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并向总经理报告审计结果;
4、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建立建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5、负责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6、负责审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等;
7、协助上级审计机关对集团有限公司的审计工作;
8、总结、交流、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经验,表彰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个人;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三章 审计范畴和权限
第六条 内审工作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对集团公司有关职能机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集团公司负责 报告工作。
第七条 内审工作对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1、财务计划、成本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3、经济效益;
4、内部控制制度;
5、经济责任;
6、承包经营或委托承包经营决算;
7、投资项目概(预)算、决算;
8、国家财经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执行;
9、其他审计事项。
第八条 内部审计对集团有限公司与境内、外经济组织兴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合作项目等合同执行情况,投入资金、财产的经营状况及其效益,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第九条 财审部可以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审计调查。
第十条 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未经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批准,不得向外披露。第十一条 财审部及各子公司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是:
1、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和资料;
2、审核凭证、帐表、决算,检查资金和财产,检测财务会计软件,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
3、参加有关会议;
4、对审计设计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5、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将会造成损失或浪费的行为,经有关单位负责人同意,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6、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情况,经有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财务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7、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8、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和造成严重损失或浪费的直接人员,提出处理的建议,并按有关规定,项上一级审计部门反映。
第十二条
集团有限公司授予财审部如下经济处理、处罚权利:
1、集团成员法定代表人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指标,未经财审部审计,不得兑现年终效益奖;
2、设收帐外资金上缴集团有限公司;
3、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给予通报。
第四章
审计程序
第十三条
例行审计程序
1、内部审计根据上级部署和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审计计划,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2、实施审计前,应当先通知被审计单位,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下发审计通知单,电话通知后直接进点;
3、审计人员进点审计时,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业务档案依据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必须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4、审计人员进点审计时,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可以根据需要就审计事项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及取证(如函证、外调),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和协助,如实向审计人员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资料;
5、审计人员已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审计终结,执行人应提出审计报告,征求审计对象的意见,并报送本单位领导审批。经批准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后,被审计单位必须予以执行;
6、内审部门有权对主要项目进行后续审计,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
7、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内审部门所在单位负责人提出,单位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第十四条 离任审计程序
1、各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中介,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人事部门提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知》,审计部门据此列入当年工作计划;
2、被审计单位在接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后,按规定要求准备好有关材料,包括:经集团批准的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责任书;离任人的任职报告;任期内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资料;任期内各审计机构作出的审计报告 和有关部门作出的调查报告;任期内重大经营管理计划、决策;各种财产盘点表等;
3、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应提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对被审计人的工作业绩经济责任和审计通知中规定的其他内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审计报告应请被审计人核对审计事实,并签署对审计报告的意见;
5、《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报送集团总经理,并至少送从事部门、被审计人和所在单位;
6、被审计人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可在接到审计报告后十五日内,向集团总经理提出申诉,由集团领导决定是否请上一级审计部门复审或驳回申诉;
7、被审计人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由被审计部门作为审计档案归档;
8、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充分占有资料和深入调查研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密切配合,各内审机构也要在自身工作中注意整理和积累有关资料。第十五条
除以上各项规定的审计事项以外,财审部有权对审计范围内单位财务收支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有权对集团的基建及维修项目预、决算和施工过程进行审计监督。第五章
审计人员
第十六条
集团公司及属下公司审计机构负责人及审计员任免或调动,应当事前征求集团公司财审处的意见。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引港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内部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考评和聘任,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八条
内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终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内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九条
对违反审计工作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其管理部门或单位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或者提请有关部门处理。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
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独立设置的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财审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和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公司股东和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保证资产的增值保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公司章程》、《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审查和评价公司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有关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公司目标的实现,以合理的成本促进有效的控制,从而来改善经营管理,规避经营风险,增加公司市值。
第三条
内部审计基本原则:独立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廉洁奉公原则、保守秘密原则。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
公司设立审计办公室作为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办公室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职权,其主要职责 是:
(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要求,起草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二)对公司各部门、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
(三)对公司各部门、控股子公司以及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的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经济资料,以及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计,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告、业绩快报、自愿披露的预测性财务信息等;
(四)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基建工程、重大投资项目、重大资产处置进行专项审计;
(五)对公司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进行任期或者定期经济责任审计;
(六)对公司与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往来进行定期审核,发现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时及时向董事会报告;
(七)根据公司董事会或管理层的要求进行舞弊调查或其他专项审计;
(八)搜集和研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为公司决策服务;
(九)至少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一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十)每年向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提交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报告。
第五条 审计办公室主要权限
(一)列席公司有关经营和财务管理决策会议,参与协助公司有关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和修改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落实;
(二)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三)检查被审计单位会计账簿、报表、凭证、合同,现场勘察相关资产,有权查阅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文件、会议记录、计算机软件等相关资料;
(四)对与审计事项相关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询问了解,并取得相关证明资料;
(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报告董事会后,建议总经理作出制止的决定;
(六)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资料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董事会授权可暂时封存;
(七)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人员,给与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第六条 部审计人员任职要求
(一)资格要求:
1、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审计岗位必备的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2、审计部负责人应当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会计或者审计专业技术资格;
3、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职业道德:
内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
(三)工作要求:
1、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对象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予以回避;
2、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
(四)责任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按照证据确凿、客观公正、结论正确、处理合适的原则,对审计过程中发现并确认的违反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审计处理和处罚,促进审计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第七条审计人员的奖罚
(一)审计人员的奖励
1、审计办公室和审计人员为公司避免或者挽回重大经济损失,提出的管理建议被采纳后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由此为公司利益作出重大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2、审计部对揭发、检举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行为,提供审计线索的有功人员,可以建议给予表彰或奖励
(二)审计人员的处罚
1、内部审计人员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的,由公司董事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
(1)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2)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3)玩忽职守、给公司或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4)泄漏公司或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等。
第三章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八条审计工作计划
审计办公室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确定审计重点,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审计通知
根据审计计划确定审计事项并组成审计小组,一般审计项目在审计实施前5 个工作日书面通知被审计单位。对于需要突击执行审计的特殊业务,可在实施审计同时送达审计通知书。被审计单位接到书面通知后,应当按照审计通知的要求做好接受审计的各项准备工作。第十条 审计方案
审计小组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审计工作方案(作业计划),经审计部负责人审查和批准后实施。审计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实施、审计方式、人员分工、审计时间、其他应准备的事项。
第十一条实施审计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审查有关会计资料,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核实,取得相关证明资料,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审核、观察、询问、函证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建议。
第十二条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小组应在实施审计结束后5 日内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的编制必须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要求事实求是、客观公正、事实清楚、数据准确、依据充分、定性准确,审计意见和建议富有建设性。内部审计人员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应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应在接到审计报告5 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不提出视为无异议。被审计单位如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并且无法协调时,应当将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意见一并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协调处理。
第十三条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
审计报告上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定后,审计部根据审计结论,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决定。
第十四条反馈
被审计单位应按照审计意见书或者审计结论或决定及时做出处理,并在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论的规定时间内将处理结果上报审计部。
第十五条保管及保密
审计办公室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及时建立专项档案,按规定保管。内部审计报告以及管理建议书等文件,报公司相关领导、董事会、监事会各一份,报送被
审计单位负责人一份公司留存一份。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本制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自发布之日起实行。解释 权归公司审计办公室。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aptcuM6JaASjuIuNf5QXxxB8v6Zjc7miGTTP3erEbXbS-YPpph5hDcnGXrAcTKrOx30sHZywg9pHuKeLNr5uUeuifcHKC5pCfDLbHJWToES
第五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姜勇(会于本011.58号)徐丽芬(导师)
摘要: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处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当前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为: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被审计单位业务复杂化和审计范围的不断外延;选用审计程序和 方法 的不确定性;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应从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技巧、审计对象、审计环境五个方面入手,寻求防范与规避审计风险的策略。但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签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目前的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内审人员重实务、忽视理论研究;对内审作用及内审机构的有无缺乏认识;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适应改革的发展方向,强化审计责任,消除内审局限性,依法审计,在监督与服务中求效益。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解决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当前企业加强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内部审计、民营企业、作用、对策
直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要实现民营企业经济的最新突破,除了要发挥民营企业机制活、反应快的特点我,放大重点民营企业的作用,还必须在帮助民营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建立更加合理的内控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使民营企业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已有一种好势头,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已不是国企业的专利,受民营企业老板的青眯和重视,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呼之欲出,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对此,本文试就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谈一些看法。
一、内部审计对民营企业的作用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星星之火,大有燎原的希望。但也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主要是民营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内审工作的开展,目前从民营企业领导层讲,重视程度还是参差不齐,有的已经意识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行动。有的还是不够重视,算经济账比较多,在开展内部审计方面并不积极主动。有的领导受自身的素质的影响,在工作开展方面也出现了迥然不同的状况。有的已经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比较政党在开展审计工作;有的设立由监事会的监事代理其职能;有的审计与财务部合署办公,身兼两种职能;当然还有不少企业尚未成立并开展出作;从工作开展方面看,显得很不平衡。有机构的好于没有建立机构的,有专职人中的工作要明显好于没有专职内审人员的。当然,也有的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不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或之的)产生的客观效果。
1、制约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提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
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2)、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住处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住处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关具有造假性质的“账外账”和“两本账)及私设小金库现象,因此,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查错防弊,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3)、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思虑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贪污腐化行为,及时向纪查监察部门提供证据和住处,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
2、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深化改革,降本增效起到了保证、保障、维护作用。
(1)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新形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风险审计及计算机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保障民营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内部审计人中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
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维护财经纪律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出发点。
3、鉴证作用
(1)开展联营审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联合经营是在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取得实效,一个企业和一个或数个企业为发展生产和产品交换而进行的经济联系。
4、促进作用
(1)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发现影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加收入。
(2)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履行。
通过经济责任制审计,发现制度本身的缺陷,向有关部门反馈,解决发行情况和责任归属不清的问题。
(3)促进各处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处理。
不定期的开展对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审计,规范下属实体遵章守纪,正当经营,依法办事,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5、建设性作用
建设性作用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1)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
(2)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6、参谋作用
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也由原来的面向国内市场转上了国际市场,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可靠的经济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内部审计事业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可以提供世界性的行进的技术资料和经济信息,客观公正的为领导决策服务。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维护财经纪律方面,在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管理中所在临的问题
只有良好的制度网络化的工作条件,没有高素质的审计人中和优良的人员组合,不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也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问题。
(一)认识问题。民营企业崛起与农村,有的管理阶层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对内审计的认识模糊。这些企业虽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各名度,品版打得很呼,但管理阶层的管理理念没有根本转变,不了解内部审计的作用,不重视,支持内审,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阻碍民营企业内审机构设置的关键因素。随着公司的扩展,投资的多元化,管理层次的增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改变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主尚未意识到,对成立内审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清。要促使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求民营企业建立内审制度。
(二)管理问题,目前中小民营企业以及一些规模圈套的家族式集团企业,管理松散、没有章法,尤
其是财务管理不健全,普遍存在三假(假凭证、假账册、假报表)等情况,财务住处的真实性很低,离现行财务制度的要求还有漫长的道路。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面临许多新问题、高风险,如果有熟悉企业烽务、具有经济、法律、审计等多种专业知识的内审人才为管理层提供了这样的服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环节的评审,对经济合同的把关,养活了企业运转内审的本质特征在独立性,其独立性大小决定了其职能作用发挥的范围和效果。已建立内审机构的民营企业,隶属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不多,大我将内审机构合并在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内审定位低,受到工作环境,法律环境的制约,独立性差,是阻碍民营企业内审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民营企业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经济责任关系分割不清,利益冲突矛盾相当尖锐。因此,如何真实,准确提供管理信息和反映背离企业目标,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等问题,内审部门难以把握。家族管理模式严重干扰了民营企业内审工作的发展,约束了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三)素质问题。一方面是领导者的素质参差不齐,起点不一样,民营企业的差异也很大。大部分企业主要在市场上搏杀了几年或几十年,在一些方面有所提高,但文化、经营思想、管理水平、守法诚信等方面的素质相对较低,难以通过缺乏必要的审计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岗位工作。从投入产出进行分板,如果民营企业很可能反对设置内审,企业高层管理对内审提出了目标和期望,如果内审难以完成目标,则内审的地位就要打折扣了。
(四)舆论问题。表现在对内审作用的宣传不够。当前对内审成果的统计、汇总、总经工作很薄弱,统计数据没有真正反映内审的作用,社会上对内审作用的宣传还是很不够。由于内审不直接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查找漏洞提供改进建议来促进企业效益提高的,其创造的价值是隐性的,由于不重视内审成果的统计和总结,没有数据来反映内审的工作,长久下去,内审的作用很容易被淹没。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人戴着有色眼睛看待民营企业,真正有才能的专业人员也不一定看好这个群体,如某民营企业主在招聘内审人员时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对象。
三、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提出的新挑战
现代企业正日益朝着“大型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内部审计要在新条件下有效地发挥作用,有必要主动适宜发展趋势。而建立立体审计网络,则是大型民营企业在调经济条件下,跨区域以至跨国经营中进行自我监督,约束的有效举措之一。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为建立立体的审计网络提供了技术物质条件。依托信息网络,企业内部审计完全有可能网络化,进行上一结合,内外结合,定时与不定时结合的立本式审计。联合审计将极大地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除在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交叉联合,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资源外,还可以在内外审计结合的运作中,借助外部审计解决难题,并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的效益性。另上,在网络条件下,不定期的审计活动将会更容易,甚至在需要时可以开展适时审计。这样,发现,解决问题将比过去及时,准确得多。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和网络化,将促使企业内部信息越来越对称,越来越完全。这样减少由企业内部非对称信息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即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错误选择,这两种选择都会降低企业效率,浪费社会资源。
就由中国而言,应当量力而行,注意成本效益原则。其次,立体的审计网络对制度建设的要求更高,必须建立完善高小的制度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其次,立体的审计网络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出现的业务思维需及时调整。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更中趋向于复合化。最后,在网络条件下,各部门应该有效地协调,避免发生矛盾影响整体工作。
四、发挥企业内部审作用的对策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自身条件以及外部环境所限,内部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依旧在传统的圈子里徘徊。审计范围主要局限于财务收支活动,重点则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且多以事后审计为主。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业务主要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展开全面审计,审计的范围可涉及组织机构、经营和管理、生产和质量、成本和销售等方面和环节,内部审计人员有权查阅企业的任何资料。同时,审计的重点则转为内控制制度评价和风险控制,从中寻找疏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益性、效果性不断的提高,从而达到内部审计的“再控制”和“管理服务”功能,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针对上述情况,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中的再控制和管理职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审工作的认识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全新挑战,民营企业必将实现管理升级和创新,实现企业向更高层次的跨越。所有者要了解管理部门的工作实绩,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必须建立内部监控体系。能动内审对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加以控制,及时掌握大量准确可靠的有效信息是重要一环。内审对企业的管理信息,具有建设性;内审在企业自我监控与自我约束机制,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提高经济效益,防止弊端等方面具有积极性。因此,民营企业要给内审模式,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取得民营企业家对内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内部审计变成民营企业自发和内在的要求,促使民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建立较为科学,合理内部审计模式
民营企业应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可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审计模式,对总经理领导下的审计模式,对总经理以下管理层次的经济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也可把内部部门直接至于董事会领导下,协助董事会发挥监督职能,协调内部和外部审计关系,对董事会要负责报告工作,既受所有者委托,对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也可对高层管理者与其下属之间经济责任属行情况进行监督,保持内审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改进内审工作方法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领域要不断拓宽,内部审计业务要有所突破,要将事后审计转道事前,事中审计;在审查过程中注意惧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把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作为对营销,采购等活动的必经审计程序;针对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各薄弱环节,审查资源的组织和利用效益,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内部审计效能最大化。
(四)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鉴于内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加强内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内审人员审计业务的熟练性和应有的职业谨慎,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和各类业务实习,使人才结构,知识结构呈现过层次性,使内审机构更有合理的素质,以适应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五)国家审计机关适时指导民营企业内审工作
民营企业要将本单位内审工作情况及时反馈给国家审计机关,而国家审计机关要多关心,扶持民营企业内审,及时总结民营企业内审的成功经验,并予以推广;有针对性地组织民营企业内审现场互相学习交流;开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互查活动,提高内审人员工作水平;经常引导民营企业领导支持本企业内审工作,尽快出台有关民营企业内审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民营企业内审工作制度,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作为企业中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绝对不是“独立”的,它是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单位的积极配合。否则,难以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赖于正确恰当地处理各种关系。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审查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查和以权谋私、挥霉浪费、戳留挪用等问题,而且还要从决策、技术、生产、流通等环节着手,按资金运动轨迹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追查。要从查错防蔽财务审计的圈子跨出来,进入供、产、人、财、物的广阔领域;审计企业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各种资源和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审核和评价各级经营者责任的履行情况。要针对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帮助企业经营管理,提高投资回报率。
参考文献:
1、冯均科《实施人本主义的内部审计管理策略诌议》,自《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第三期
2、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自《会计研究》2002年第八期
3、吕新民《论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审计》,自《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第一期
4、赵元《试析我国内部审计的弊端及解决方法》,自《审计理论和实践》2002年第五期
5、汪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困难与对策》,自《浙江审计》2003年第三期
6、屈强《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调查与思考》,自《湖北审计》2003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