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答记者问(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2:2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答记者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答记者问》。

第一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答记者问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答记者问

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3月14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就出台《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

设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就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实施意见》的背景?

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同时要求“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制定《实施意见》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步骤。

近些年,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针对不时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家宝、长春、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做出批示,要求加强学风建设、打击抄袭作假行为。个别牵扯院士、长江学者、高校领导的学术不端事件,负面影响较大,舆论广泛关注,缺乏明确调查处理程序和规范。制定《实施意见》是落实领导批示、应对社会关切的积极举措。

2009年10月,我部设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下设社科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和科技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分别设在社会科学司和科学技术司。制定《实施意见》是两个学风办以后的重点工作。

问:《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实施意见》制定的基本思路是完善管理制度,源头治理;明确查处责任,严肃处理。一是阐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二是明确了高等学校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教育部负责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指导检查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各主管部门督察指导所属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三是要求高校建立学术规范全员教育制度,积极开展科研诚信宣传教育,要求教学科研人员要自觉学习恪守科学伦理道德。四是从改进评价考核导向、支持学术委员会充分行使学术权力、实行完备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其中完备的科研管理制度是防止不端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闸门,也是不少学校急需重视加强的环节。五是从同行、行政、社会3方面强化监督的作用。特别强调正确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提出对于纯粹学术不端投诉的调查和判定,应该严格限制在学术共同体范围内。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促进程序规范和公正。六是对学术不端行为投诉的受理、调查、处理、公布程序做出明确清晰的规定。规定教育部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问: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实施意见的》落实?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措施:一是要求各地、各校制定实施细则,细化落实各项政策。二是开展学术规范和学风宣教育活动,建立学风宣讲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不同层次宣讲活动的联合行动,做到三年(2012-2014)全覆盖。三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改进高校科研评价与考核评聘机制,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加强科学研究的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四是加强督查巡视,教育部每年将选择若干单位和高校进行学风建设工作专项巡视。

第二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系列文件答记者问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系列文件答记者问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2-12-31来源: 教育部

为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针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财政部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以下简称《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制定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以下简称《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以下简称《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近日,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上述三个文件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问研究制定三个文件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事业也快速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按照规定合理使用、严格管理,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是,仍有少数高校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尤其是个别科研人员违纪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规范科研行为,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研究制定三个科研管理文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明确科研活动行为准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研行为规范化;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加强和改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三是强化科研经费使用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二、请问三个文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此次制定印发的三个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文件,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共同构成了覆盖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和人员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体现了科研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从内容上看,做到全方位管理。针对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责任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从科研业务监管的角度明确了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要求;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权责划分不清晰、预算编制不科学、内部监控不健全等问题,从财务监管的角度制定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措施;针对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

责人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淡薄等问题,从加强引导、监督约束的角度提出了科研活动行为规范。从措施上看,针对科研流程和管理环节及管理层次、管理程序,做到各层次全过程管理。三个文件不仅分别对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加强科研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还就建立配套的监督检查措施和奖惩制度作出具体规定,从制度上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了明确规范,加强了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强化了责任追究。

三、请问《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共21条。第一部分就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从强化学校管理责任,强化管理部门职责与协同,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的责权和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第二部分就高校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从科研项目的申报指导、合作审核、过程监督、计划调整、经费管理、结题验收、涉密管理、成果管理和成果应用等九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管理要求。第三部分是要求高校建立科研服务体系。分别从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体系,使科研人员掌握科研工作管理规定;加强科研服务队伍建设,使科研管理人员懂管理会服务;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库,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科研项目资料档案管理,确保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等四方面提出要求。第四部分是要求高校优化考核与监督机制。具体包括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健全诚信体系,建立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档案;强化监督管理职责,有计划地开展全过程检查和审计;建立有效奖惩制度等。

四、请问《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6个部分,共18条。按照“权责一致、管服并重、奖惩兼施”的原则,从八个方面对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建立分级管理体制,首次明确院系科研经费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学校、院系、课题组三级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二是进一步明确学校预算管理责任和权限,建立财政资金支持的相关科研项目预算评审制度,规范了预算调整程序;三是加强间接费用管理,明确费用计提方式;四是加强科研经费统一管理,强调不管是纵向科研经费,还是横向科研经费,应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纠正横向科研经费属于项目负责人个人所有的观念;五是整合管理服务职能,建立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六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强调推进财务信息公开;七是完善科研绩效管理办法,建立鼓励创新、体现科研实绩的科研人员绩效管理机制;八是划出高压红线,严禁以任何方式套取、挪用、侵占科研经费,严肃惩处违规违纪行为。

五、请问《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共19条。第一部分是规范科研行为的总体要求。提出以规范行为,调动和保护高校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科研秩序,促进教育科技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明确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严格规范科研行为与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结合的总体要求。第二部分是科研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根据高校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针对当前科研行为不规范的突出表现形式,从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执行、学术道德、经费使用、学术评价、项目负责人等方面,提出了7项行为规范和16条禁止性规定。第三部分是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行为管理机制。这一部分从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教育引导、监督约束、考核评价等方面,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主管校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有关委员会和学术组织等责任主体提出了具体要求。第四部分明确了惩处措施。这一部分从违规、违纪和违法三个层次,分别提出了惩处措施,具有强制性。违规行为有6种处理方式,违纪行为有4类惩处措施,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处理。

六、请问对高校做好三个文件贯彻落实工作有何要求?

高等学校一定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做好三个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具体如下:一是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要求。要组织学校有关部门和广大科研人员,深入学习、全面理解三个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文件的精神,深刻领会工作要求,牢牢掌握政策规定,依规依法开展科研活动,科学使用科研经费。二是研究分析实际情况,制定细化工作措施。要认真依据国家有关科研项目管理的政策文件和财经法律法规,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制定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和规范科研行为的具体办法,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提高管理水平。三是深入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高校要组织校内纪检监察、科研、财务、审计等部门,结合三个文件精神,开展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对所属高校贯彻落实三个文件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的专项检查,督促高校用好管好科研经费。

第三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教育督导条例》答记者问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教育督导条例》答记者问

2012-10-22

在国务院正式颁布《教育督导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之际,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国务院颁布实施《条例》的背景是什么?

答:从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教育督导制度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教育的改革发展逐步完善。1995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教育督导制度列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此外,国家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但是,一直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完整的关于教育督导的法律法规。

颁布实施《条例》有四个重要背景:一是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新形势对教育督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育督导发挥更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教育督导的职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中央要求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确立教育督导的法律地位是建立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三是世界一些教育强国都在加强教育督导。如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通过建章立制,明确了教育督导的地位和权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督导机构、督导制度和工作体系。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初步建立。目前,已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网络,建设了一支近5万人的专兼结合的教育督导队伍,构建了“督政”、“督学”和监测三大体系框架,建立了教育督导基本工作制度。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教育督导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将30多年来教育督导理论和实践的成果进行提升,对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形成国家的法规,提高教育督导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才能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全国的教育督导工作。

问:《条例》经历了怎样的制定过程?

答:《条例》的制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年开始,教育部就《条例》的框架结构和督导性质、督导体制、督导内容、督导机构的职责、督学的地位等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第二阶段,2007年研究起草《条例》(草案)。2007年8月15日,教育部报请国务院审议《条例(送审稿)》。2008年,国务院法制办先后两次征求了30多个国务院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以及一些学校、专家的意见,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形成了《条例(草案)》。第三阶段,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制定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为此,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多次研究讨论、修改完善《条例》(草案),并组织专家论证。2011年,国务院有关领导召集教育部、中央编办、法制办有关负责同志就有关问题进行协调,进一步修改完善《条例(草案)》。2012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了《条例》(草案)。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条例》。

问:《条例》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条例》是我国首部教育督导法规,标志着教育督导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必将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一是有利于完善教育的基本制度,形成与决策、执行相协调的更为有力的教育督导制度, 推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改变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重决策、轻落实,重执行、轻监督”的情况。二是有利于加强依法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所应承担的教育职责,推动教育的优先发展。三是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督促学校依法办学,按教育规律办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四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督促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推动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问:《条例》做了哪些主要规定?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制定《条例》是为了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条例》共分5章二十七条,对教育督导适用范围、教育督导的原则、教育督导机构、督学、教育督导实施及其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构成了完整规范的体系。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是明确了督导机构是人民政府的机构。教育督导机构在中央是国务院的督导机构,在地方是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为改变当前大多数教育督导机构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内设机构的状况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是明确了督导机构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教育督导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独立行使职能,强化了教育督导机构和职能的相对独立性,为建立与教育决策、执行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教育行政监督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是扩大了教育督导的范围。过去教育督导的范围主要是基础教育,督导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校。明确把各级各类教育纳入督导范围,督导对象扩展到下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实现了全覆盖。

四是确立了督学地位。国家实行督学制度。这为进一步建立督学资格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督学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轨道奠定了基础。

五是规范了教育督导的类型和程序。把教育督导分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三类,并分别明确了工作重点,确定了严格的程序,有利于保证监督的公开、公正和有效。

六是强化了监督问责。督导报告应作为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这就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强制性和有效性。

问:《条例》对督学做了哪些主要规定?

答:教育督导队伍是一支特殊的教育行政监督队伍,督学是既熟悉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又具有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的人员。这是由我国教育督导既“督政”又“督学”的任务决定的。《条例》明确规定了督学的身份、职责、职权、义务,突出了督学在督导工作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在国家法规中还是第一次。

一是明确规定配备专职督学、聘任兼职督学。县以上人民政府要为教育督导机构配备专职督学,这表明督导机构必须要设专门的行政编制,配备专职督学。同时教育督导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兼职督学,这是对现行督学聘任做法的法规认定。

二是明确督学资格条件。《条例》规定了督学应具备的包括政治素质、政策水平、道德品行、基本学历、业务能力、身体条件等在内的6个条件。同时还规定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必须经过教育督导机构考核并合格,才能由县以上人民政府任命为督学,或由教育督导机构聘任为督学。

三是明确督学工作要求。《条例》规定,督学在执行督导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循教育规律;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得隐瞒或虚构事实。

四是明确督学管理。《条例》使督学既获得了法律地位和执行公务中的合法权利,也明确了督学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并对督学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和对督学滥用职权进行处罚。这对于改变督学设置无定编、督学职责不明确的状况,规范督学行为,提高督学的权威,调动督学的积极性,增强督学队伍的稳定性,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问:《条例》对教育督导的实施做了哪些主要规定?

答:教育督导实施是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好教育督导,才能确保教育督导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才能提高教育监督的公信力和效果。为此,《条例》做了如下规定:

一是明确督导事项。教育督导机构主要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教育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和协调发展等情况进行督导。

二是严格督导程序。实施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应当事先确定督导事项,成立督导小组,并事先向被督导单位发出书面督导通知。在督导过程中,要征求公众对被督导单位的意见,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听取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的意见。督导小组对被督导单位的自评报告、现场考察情况和公众的意见进行评议,形成初步督导意见,并向被督导单位进行反馈。教育督导机构根据督导小组的初步督导意见,综合分析被督导单位的申辩意见,向被督导单位发出督导意见书。

三是建立督导责任区。县级教育督导的机构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布局设立教育督导责任区,指派督学对责任区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责任督学对责任区内学校实施经常性督导,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经常性督导结束,督学应当向教育督导机构提交报告;发现违法违规办学行为或者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隐患,应当及时督促学校和相关部门处理。

四是建立限期整改、督导报告和公报制度。督导结束后,被督导单位应当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教育督导机构。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核查。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结束后,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督导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还应当将督导报告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备案。督导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

问:如何贯彻落实《条例》?

答:各地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性,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把教育督导作为教育基本制度进一步加强建设,把教育督导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导向进一步发挥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及教育督导机构要以《条例》颁布为契机,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督导体系,使教育督导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

第一,健全“督政”、“督学”、监测体系,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落实。建立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评价制度,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开展“督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教育督导全覆盖的新要求,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督导评估标准,开发督导评估工具,改进督导评估方法,形成科学完善的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加强质量监测,推动教育评价模式改革。探索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监测成果,对教育质量进行动态的、科学的分析,深入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教育管理规律和教育评价规律,为改进教育教学、完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第二,加强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督导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各地要根据《条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督导职能相适应的、独立行使督导职权的地方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根据督导工作需要,增加编制,配足人员。建立督学资格证书制度,制定以专业化为核心的督学资格标准。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模,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备督学,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全面提升教育督导水平。

第三,完善教育督导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教育督导工作。各地要依据《条例》,制定和修订本地教育督导法规。教育督导机构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督学聘任办法、督学管理办法、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等规章,健全教育督导的法规和工作规范,使各级教育督导工作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第四,完善问责机制,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效果。各地要根据《条例》规定,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机制,将教育督导结果作为考核、问责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强化限期整改环节,督导活动结束后,要求被督导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情况要进行复查,必要时可对被督导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确保每次督导都行之有效。要定期发布督导评估报告,让全社会了解教育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并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政府要将教育督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教育督导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建立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教育督导机构为主、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条例》的基本内容和重大创新,宣传教育督导的新成果、新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http://www.shjydd.net/data/dudaodongtai/20121031104625_47.html

第四篇:重磅|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就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

重磅|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就普通高中通用技术

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

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技术素养的人

——访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顾建军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十余年来状况如何?本次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有何特别背景?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是怎样的?修订后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满足高中生对技术学习的不同需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做了哪些调整?地区和学校应如何保障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顾建军教授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专家简介】

顾建军,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学)、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国际创客教育联盟执行主席、中国教育装备协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十余年来状况如何?答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新设的亮点课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使得数千万学生在人生发展中拥有了弥足珍贵的技术教育学习经历,并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初步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体系,形成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内容结构,使我国融入了国际性中小学技术课程改革的浪潮;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涌现出一个专业发展比较迅速的教师群体;形成了多元并举的技术课程实施模式,强化了以技术素养为核心目标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了方式多样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机制,包括高考选科、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等。但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也存在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开设不平衡、课程目标不协调、课程内容不匹配、课程实施不精致、课程政策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需要通过课程标准修订加以完善的方面,也有赖于相应的政策体系的建设保障。

本次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有何特别背景?答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技术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正处于科技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人类生活、生产、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新变革。由此,具有相当的技术核心素养,已成为每个学生适应以技术发展为主导的未来社会的必备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技术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把技术列为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一以贯之必须学习的课程,并把技术列为全国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美国在21世纪初发表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2012年又研制了《K—12工程教育标准》;俄罗斯则形成了1—11年级的技术教育新体系等。本次修订努力通过技术课程这一载体,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持。问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是怎样的?答本次修订在继承《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德术并举、强调知行合一、坚持必修与选修结合等特色的基础上,针对目标较为笼统、内容适应面窄、教学指导针对性不强、对教学环境与教育装备缺乏必要提示、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努力建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技术实践为核心,体现技术最新发展和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高中技术课程,并力求“好用”“管用”。具体思路为:1.遵循国家高中课程方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要求全面落实到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和要素中,以学生的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2.立足课程改革实践基础,注重与实验稿的有机衔接。基于高中技术课程实践的已有基础,保持必修内容的适度稳定性,强化修订稿与实验稿的有机衔接,努力实现改革与发展的循序渐进。3.汲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借鉴国际技术课程有益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积极汲取国际技术课程发展、高中课程建设、高中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最新成果和有益经验,把握“工业4.0”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4.强化学业质量要求一体化设计,提高课程标准的内在吻合度和外在操作性。注重学业质量要求制定,加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体化设计,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衔接和吻合,把课程与评价、教学与评价、学习与评价、学生全面发展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课程内容部分,把“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紧密结合,“教学提示”既包括“教学策略提示”“项目任务提示”,还包括体现技术特征的“教育装备提示”。同时,还配有一定数量的教学与评价案例,以便教师更好理解课程标准。

您认为修订后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答首先是深化了技术学科本质与育人价值。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超越“工具主义”技术观念,整合了“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行为的技术”“作为思维的技术”“作为文化的技术”的技术思想,确立了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本质观。同时从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基本态度以及基本经验积累和人格熏陶等层面,挖掘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程序性知识建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力发展、与技术相关的社会性提升和良好人格建构等方面的独特价值。立意于现代技术的本质和丰富的育人价值,避免单

一、机械的技能学习,强调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文化的领悟、人格的形成的有机统一和核心素养的养成。其次是建构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以培育“未来社会具有技术素养的社会人”为出发点,提出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大素养。“技术意识”包含了技术的亲近情感、理性态度、社会责任、伦理精神等,体现了技术的社会性,是技术学习方向感、价值感的集中体现;“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则反映学生思维发展、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方面的自主发展,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图样表达”“物化能力”则是实现技术的形态转换、技术操作、物品创造的必备能力,是学生技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总体来说,通用技术课程要培养“有理念、能动手、会设计、善创造的未来公民”,使其以更具道德、更为科学、更负责任的方式使用技术和参与社会技术活动。再次是基于“大项目”“大概念”“大综合”的课程组织与教学实施。如,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强调以“大项目”“大综合”方式整合学习内容,便于学生经历基本的技术设计全过程、形成基本的技术核心素养;“技术与设计2”采取“大概念”教育理念,选取现代技术原理中较为基本、至为重要、尤为关键的“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大概念,融入大概念引导下的原理学习、简易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体验等内容,以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原理认识和解决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选择性必修模块也更多体现了“走向综合的技术教育”理念,如“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模块强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能源、材料等技术的内部综合与集成,“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模块则形成了基于技术与工程教育的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外部综合,形成课程形态的新突破。最后是创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课程评价与学业质量要求。学业质量要求是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连接。对此,一是注重真实情境下的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和品格的发展,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的评价;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教学评的统一;三是注重对核心素养分层细化的评价,从技术任务的难度和情境的复杂化程度、技术经验与知识的深广度和结构化程度、技术思维与观念的高级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等维度出发,建构5个层级的水平,最终实现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横向呼应和纵向贯通。

为满足高中生对技术学习的不同需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做了哪些调整?答本着高中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社会的有机衔接,学校教育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紧密结合,以及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及其他各个学科的彼此呼应,本次修订对结构和内容做了适度调整。必修模块设置“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2个模块,保持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在课程内容上融入体现一定时代特征的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发展性和时代性。选择性必修模块进一步加大了开放性,形成了体现技术教育多元价值的课程体系。共设置4个系列:“技术与生活”“技术与工程”“技术与职业”“技术与创造”。其中“技术与生活”系列体现“走向日常生活的技术教育”理念,设置了“现代家政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智能家居应用设计”模块;“技术与工程”系列基于“融入工程视野的技术教育”理念,并借鉴了国际上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有益经验,设置了“工程设计基础”“电子控制技术”“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模块;“技术与职业”系列则体现了“走向普职融通的技术教育”理念,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藩篱,着眼高中学生的职业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的通用技能储备,设置“技术与职业探索”“职业技术基础”模块;“技术与创造”系列则从“走向真实创造的技术教育”理念出发,设置“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研习”,关注“科技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业4.0”等所聚焦的新技术、新战略、新文化。选修模块设置了4个模块,为“传统工艺及其实践”“新技术体验与探究”“技术集成应用专题”“现代农业工程专题”,注重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的结合、技术体验与技术运用相结合,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在技术学习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地区和学校应如何保障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答一要坚持开出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提高思想认识,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出开好通用技术课程。各地区、各学校应从学生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坚持组织好、开设好通用技术必修课程,最大限度地开设选修课程,保障学生技术领域学习的基本权利并满足其多样化发展需求。二要坚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把握学科本质,创设真实学习环境,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学习方式和多样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技术经验的建构、技术思维的形成和技术文化感悟的有机统一,加强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强调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一致,共同指向核心素养。三要坚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应努力建构与高中教育性质相匹配、与高校招生录取相衔接、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融通、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相结合的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无论是通用技术学业合格性考试还是等级性考试,都要注意在学业质量要求的基础上研制客观科学的测评标准,同时注重探索核心素养、学科内容和生活情境三者有机融合的命题技术。四要坚持做好人员和资源装备的保障。各地区应选派责任心强、具有技术教育专业特长的人员担任通用技术专职教研员,并强化对教研员工作的指导、督查和支持,确保教研活动定期开展;高等学校应根据已有学科基础,科学设置技术教育的相关专业,并努力提高技术课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各学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的、合格稳定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各地区应形成通用技术教师资格认证、职称晋升、工作量管理、进修学习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政策环境,使通用技术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安得心;应高度重视课程的实践空间和装备保障工作,因地制宜进行学校内必修课程的技术实践室建设,也可适当利用职业学校或其他场所的装备资源进行选修课程的实践基地建设,同时配齐配足学生实践操作所需要的常用原材料和耗材及安全用品,建立设备日常维护和耗材定期补充及经费预算的机制,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开设。

第五篇: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答记者问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答记者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2010-01-31 来源: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记者就《规定》发布的意义、《规定》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贯彻落实《规定》等方面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有关负责人。

问:教育部于2006年曾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就班主任的职责和保障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时隔3年,教育部又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新时期具有怎样的意义?

A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步入了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规定》的出台,可谓应运而生。

一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在制订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也将确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中小学班主任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规定》的发布,正是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是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独特的教育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

B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订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中小学教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鼓励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情况,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规定》的出台,正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的,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跟班主任有关系,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团队会以及各种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每一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班主任教师而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对学校而言,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要。《规定》的出台,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问:这次出台的《规定》有哪些的特点?

C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答:这次出台的《规定》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班主任教师既要承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使得班主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明确了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 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是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辛勤工作在育人第一线,而享受的班主任津贴一直是按照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教计字〔1979〕489号)规定的标准,即:“中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5元,36人至50人发6元,51人以上发7元,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4元,36人至50人发5元,51人以上发6元。”1988年人事部、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

D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人薪发[1988]23号),文件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和教师超课时酬金的具体数额,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据了解,除一些地方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本地班主任津贴标准外,各地基本上按1979年的国家标准增加了一倍。即不同班额分别为中学10元、12元、14元,小学8元、10元、12元。津贴标准低,已经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这次出台的《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对此,希望各地落实和体现。

三是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新出台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E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四是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对班主任工作的尊重和认可,对广大班主任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强调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稳定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鼓励广大班主任能长期、深入、细致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问:为保障《规定》的贯彻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做好哪些工作?

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依据《规定》,把加强班主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抓实。

一是要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教育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任进行社会考察,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工作及研究能力。教师教育机构要承担班主任的培训任务,班主任培

F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训所需经费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中列支。教育硕士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并优先招收在职优秀班主任。

二是要根据《规定》要求合理安排班主任教师的课时工作量,保障班主任教师有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班主任工作。要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中,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如何作为重要衡量指标。对于班主任教师超课时工作量,要发放超课时补贴。

三是要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之中,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应积极发展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优秀班主任应列入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范围。要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和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先进典型,鼓励广大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成为广大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四是要把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班主任工作,认真做好班主任的选聘工作,应从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中选聘班主任。要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规范管理,鼓励支持班主任开展工作。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

G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期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教师聘任、奖励、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问:《规定》的出台,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多方面强有力的保障,那么,班主任教师应如何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呢?

答: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变化,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

H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五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六是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I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是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八是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九是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也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J 牛仔裤服装(http://nzk.fenfeiwang.com/)提供此文

十是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学生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

K

下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答记者问(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答记者问(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答记者问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答记者问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答记者问

    推动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答记者问■本报记者 梁杰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幼儿园安全问题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幼儿园安全问题 答记者问 人民网北京9月8日讯近期,北京、河南等地幼儿园连续发生两起重大意外伤害事故,幼儿伤亡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教......

    中组部负责人就《干部任用条例》答记者问

    选贤任能的制度保证 中组部负责人就《干部任用条例》答记者问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为什么要修订颁布《干部任用条例》? 答:中央最近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是在《党政领导干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人就《劳动合同法》答记者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人就《劳动合同法》答记者问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7-12-03 21:30评论:0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人就《劳动合同法》答记者问 [中国人大网]:全......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戒毒条例答记者问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戒毒条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陈菲、邹伟)在2011年6月26日第24个国际禁毒日当天,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戒毒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25日 来源 :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字体:【大】【中】【小】 最近,记者就部分媒体关注的取消“双薪制......

    高校学风建设

    浅析高校学风建设 ——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提高上课学习效率【作者】 龚芸【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土建分院 【摘要】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