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
广东省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
预警和管理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防范和控制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有序高效运行,规范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立资金流动性风险预警和管理制度
(一)预警和管理。资金流动性风险预警和管理是指对我省设区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运行过程中资金运营供需情况进行预先发布警示,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的制度。
(二)预警和管理指标。通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资金净流量[2]预警指标及时对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情况综合分析和对住房公积金贷款供需发展趋势预判,以市为单位实施预警。
(三)预警分级管理。根据资金运行情况,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建金〔2014〕148号)有关规定,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85%设为预警临界点,按照预警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和三级预警三个等级:
1.一级预警: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在85%至90%之间,资金净流量连续三个月为负数。
2.二级预警: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在90%至95%之间,资金净流量持续为负数。
[1]3.三级预警: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在95%以上,资金净流量持续为负数。
当个人住房贷款率、资金净流量两个预警指标同时满足条件,即触发相应预警等级。
二、实行资金流动性风险预警和管理
(四)预警风险提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过住房公积金统计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建立住房公积金月报制度,开展相关业务指标运行情况分析,对各城市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实施监控,必要时向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出预警风险提示。
(五)市级采取管控措施。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研究和判断,制定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实施预案,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防控风险。当触发风险预警时,应及时向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报告,并可采取下列措施防控风险:
1.触发一级预警时。预警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通过对各项住房公积金业务指标的监控,密切关注资金流量、流向和流动速度,做好数据分析,为制定防范流动性风险资金筹措方案和贷款政策调整做好准备。
2.触发二级预警时。预警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通过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的催缴力度,做好发出资金提前兑付准备,保证资金回流;适时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可以通过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组合、住房公积金贷款转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力度,暂停商业银行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措施,缓解贷款资金压力,适度收紧住房公积金贷款。
3.触发三级预警时。预警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在执行二级预警状态下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基础上,关注调整政策执行效果,执行住房公积金资金控制性发放政策,及时向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报告,通过调整发放额度、时间和提取等措施,控制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出数量和流出速度。各预警城市拟定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措施,报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前,应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三、加强政务公开
预警采取的政策措施启用和取消时,各设区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及时通过住房公积金网站、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及其他渠道向社会公布。
四、明确预警和管理责任
对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风险防控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依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和原建设部《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办法》(建金管〔2004〕34号)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根据情况予以通报。
[1]“个人住房贷款率”是指某一时点个人住房贷款使用比率。
个人住房贷款率=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余额/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100% 1.个人贷款余额是指发放尚未归还的个人住房贷款本金的金额。2.缴存余额是指缴存总额扣除提取额后的金额。
[2].“资金净流量”是指住房公积金外来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资金净流量以滚动平均值计算。
资金净流量滚动平均值=最近三个月当期资金净流量之和/3个月
当期资金净流量=当期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当期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本息等)-(当期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当期住房公积金发放额等)
第二篇:住房抵押贷款流动性风险在美国
国内最大的贷款平台-信贷宝
住房抵押贷款流动性风险在美国
如果市场流动性不强,金融产品的价格将受到抑制,其收益率必须高于其他同类型的金融产品,以吸引投资者。两者收益率的差异就是流动性幅差。流动性幅差与买卖幅差不同,两者都受流动性的影响,但是金融产品的中间价格不受买卖幅差的影响,而中间价格的变动使得买价和卖价向相同的方向变动。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初出现以来,MBS已经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固定收益债券品种。2005年,美国MBS市场的日均交易量超过2500亿美元,未偿余额达到5.9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同期的公司债券余额和国债余额。
美国MBS市场规模庞大,交易活跃,形成了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的二级市场。例如,美国机构MBS的最小报价单位为1/32美元,机构MBS的买卖幅差通常只有一至两个最小报价单位(tick),相当于公司债券买卖幅差的十分之一。新发行的MBS的交易比较活跃,因此,买卖幅差比较小。
国内最大的贷款平台-信贷宝
第三篇:开展资金业务流动性风险自查报告
关于资金业务流动性风险的自查报告
XXXXX:
根据XXX《转发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金业务流动性风险提示的通知》(XXXX发﹝2013﹞241号)要求,XXX(以下简称本行)按照自查内容认真对本行资金业务流动性风险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行现辖X个支行、X个总部营业部、X个分理处。截止2013年6月末,各项负债总额X万元,其中:各项存款X万元,占全县市场份额为X%;各项资产总额X万元,其中:各项贷款X万元,占全县市场份额为X%;不良贷款余额X万元,占比X%;资本充足率X%,流动性比例X%,流动性缺口率X%,核心负债依存度X%。从2013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来看,各项业务发展均衡,经营状况良好,风险可控。
二、自查情况和流动性现状
(一)资金业务自查情况
截止2013年6月末,本行融出资金X亿元,其中存放国有政策性银行X亿元(X);存放X约期存款X笔,金额X亿元。从融出资金期限来看,期限3个月内(含)X笔,金额X亿元,期限3个月至6个月(含)X笔,金额X亿元,融出资金的期限均控制在3-6个月,业务期限搭配较为合理,报告期内未融入资金。
截止2013年6月末,本行贴现资产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1-6月份累计贴现资产借方发生额X万元,贷方发生额X万元,本行办理的票据业务均为银行承兑汇票买断式转贴现,未开展票据直贴和回购式转贴现业务。本行严格执行省联社印发的《X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暂行办法》、《X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操作规程》和《X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贴现、转贴现及再贴现操作细则》,对票据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规范办理票据业务。从近两个月票据承兑行履约情况来看,本行2013年4月到期票据4份,金额X万元;5月到期票据3份,金额X万元,承兑行接收汇票后能够及时汇划款项,无交易对手违约情况。
(二)流动性现状
本行为预防并降低由于流动性不足带来的经营风险,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于20X年X月制定了《X流动性风险防控方案》和《X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预案》(X发〔2010〕X号),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资金业务流动性管理规章制度,提升了流动性风险防控能力。
截止2013年6月30日,本行各项存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存贷比例为X%,流动性资产X万元,流动性负债X万元,流动性比率X%,高于监管指标规定的≥25%,流动性缺口率X%,高于监管指标规定的≥-10%,核心负债依存度X%,高于监管指标规定的≥60%,6月30日资金头寸X亿元,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X%。从流动性监管指标数据看,流动性比例较高,不存在流动性支付危机。
三、存在问题
目前本行流动性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加强;二是缺乏相关压力测试,对自身风险抵御能力认识不足;三是存款期限结构尚待进一步优化;四是中长期贷款比重过高,且继续增加趋势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牢固树立风险理念,建立科学防范机制。牢固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把防范流动性风险纳入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建立动态的监测预警和风险提示机制,切实加强流动性风险防控工作,有效降低本行流动性风险。
(二)定期开展压力测试,有的放矢控制风险。本行将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持有充足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用以缓冲流动性风险。同时建立有效的应急计划,并将结果用于本行各类决策过程,调整风险控制方案,确定风险控制限额,制定战略发展计划。
(三)加大组织资金力度,保持存款结构合理。本行将把组织资金、稳定存款增长作为防控流动性风险的重要着力点,加强组织资金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办法,改进服务手段,加大组织资金人员和费用的投入,通过全员参与、多方联动,建立存款平稳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存款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确保资产具有较强流动性。存款短期化趋势和贷款长期化趋势对资产流动性产生很大压力。本行将指导各机构按照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根据存款期限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结构,加强贷款期限管理,从严审查中长期贷款期限,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速度,降低中长期贷款占比,使贷款期限结构与存款结构相匹配,保持资产合理的流动性,防范由于结构失衡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XXXXXXXXXXXXXXXXXX 2013年X月X日
第四篇: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xx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经营发展,增强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能力,提高本行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和波动,科学、合理、有效平衡资产负债结构和水平,提高本行经营效益,切实增强本行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本行资产负债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行能够在任何时间里以合理的价格筹措到资金来满足契约或关系债务的过程。
第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有效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偿还债务本息和发放贷款的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流动水平,科学配臵资产负债结构和比例,保障本行经营的持续、稳健,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现金资产的科学管理,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款项以及存放、省本行(同业)的活期存款等。
第五条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资产负债质量结构不合理;利率变动;货币政策变化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
第六条 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性动风险主要表现为存贷款比例过高,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负债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备付金不足,出现支付缺口。
第二章 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七条 为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总量均衡原则。即在保证支付准备的前提下,通过负债和营运资金总量对资产总量的制约,保持负债、营运资金和资产的总量均衡,控制超负荷经营;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负债与资产要在期限、利率结构上保持对称关系。通过及时调整流动性缺口,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对称关系,建立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对称结构;保持资产与负债在利率结构上的对应,严格控制非生息资产占比,保持和提高利差水平;
三、适时调节原则。即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通过资金调剂、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于头寸时,又可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
第三章 监测管理
第八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适时监控”的办法进行。
统一管理:即由本行经营管理层统一制定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在本行范围内统一进行流动性资产配臵。
分类指导:根据实现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的需要,针对各网点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每个网点的各项指标确定不同的目标值。
适时监控:通过定期编制、填报流动性风险监测表,适时分析、监控流动性资产运行状态,掌握整体运行方向,预测运行趋势,调整运行偏差。
第九条 通过编制月度、季度、流动性风险监测表对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情况进行监测。
第十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日常工作主要是对头寸的匡算和流动性需要的测定。
第十一条 头寸包括基础头寸、可用头寸和可贷头寸。基础头寸=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
可用头寸=基础头寸+(-)应清入清出汇差资金+(-)到期同业往来+(-)缴存存款调增调减额+(-)应调增调减二级准备金
可贷头寸是指在某一时期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
营业日初始可用资金头寸=(备付金初始余额-备付金限额)+(库存现金初始余额-库存现金限额)+(-)初始日到期同业往来应收应付差额+(-)应清入清出的汇差资金。
第十二条 流动性需要决定于存款和贷款需求的变化。存款减少,表明客户取出存款,为流动性需要(-);存款增加,表明客户存入款项,为流动性剩余(+);存款准备金减少,表明存款减少,中央银行退回一定数额的法定准备金,为流动性剩余(+);反之,则为流动性需要(-);贷款减少,表明客户归还贷款,为流动性剩余(+);贷款增加,表明客户获得贷款,为流动性需要(-)。
第四章 组织与实施
第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下进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有关资产负债的重大事宜提出决策建议,监督、指导本行流动性运行状况。
第十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各项指标目标值的确定(包括年中调整)以及比例执行情况的监测及评价,要经风险管理委员会研究并上报本行经营管理层审议决定。
第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各业务部室配合进行。有关业务部室要积极协作,并负责相关数据的测算并及时传递给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五章 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制定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为了防范和处臵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流动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有效预防因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非预期性调整、季节效应、市场出现不利于本行的信息等内外部原因所引发的流动性需求的存款挤提、头寸不足和流动性缺口扩大等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资金运营安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操作指引》等文件要求,结合本行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工作原则:
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稳定和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实行部门网点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紧密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三、科学决策,依法处臵。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应科学果断
决策,加强应急管理,依法规范处臵,力求尽快控制事态、平息事件、减少危害、降低影响,保守本行商业机密,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第十八条 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处臵,实行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由财务会计科、风险合规部、信贷管理科、各网点共同参与的监管、协调、执法、宣传的联动协调机制,是本行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决策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运行管理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在省联社、人民银行和银监分局领导下,研究拟订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措施和对策,组织领导对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处臵工作;
(二)负责向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报告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处臵情况;
(三)决定启动、终止应急预案,统一领导辖内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四)向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专业机构和组织请求援助;
(五)分析、研究流动性突发事件有关信息,做好流动性风险事件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六)组织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的经验教训总结工作;
(七)落实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九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类别: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流动性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
(一)表现为存贷比例过高,资产负债期限匹配失调,资产负债表中贷款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导致资产流动性下降,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银行不良贷款会大幅增加,银行信贷资产遭受严重损失,而出现较大流动性风险,影响正常经营的事件;
(二)由于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不时出现资金头寸短缺现象;从而有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事件。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一般情况表现为在局部网点出现众多客户同时取款,正常的头寸调拨不能满足客户取款需求或出现较大的支付缺口,如果客户异常取款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大面积出现存款挤兑风险事件,造成备付金严重不足,甚至出现区域金融风险的严重局面。
三、其它可能引发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安全事件或银监分局认为重大需要及时报送的事件。
第二十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程序:
一、及时报告
辖内分支机构发生流动性突发事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获悉后,应立即申请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派人赶往事发地,了解情况,采取自救性措施。风险管理委员会必须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处臵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二、确定方案
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成员会议,在听取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基本情况、成因、性质、严重程度、紧急状态、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应采取措施的报告后,研究并确定应急处臵方案。
三、启动应急处臵方案
应急处臵方案确定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迅速派人赶往现场,督促有关部室组织实施处臵工作,并随时报告情况。
第二十一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措施: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预警。风险合规部根据日常资产负债表和相关报表数据等进行资产流动性监测,发现资产负债比例过高、资本充足率过低、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等现象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预测报告,及时上报本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督促相关部门或支行采取措施,如增加存款、实施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限制新贷款的发放、大力清收不良贷款、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恢复资产的流动性,并及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通报监测到的金融风险状况,以便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判断;
(二)对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资产流动性风险最终会导致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备付金严重不足和挤兑风险。当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时,应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清产核资,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及时提出自救、救助等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的处臵
发生挤兑风险事件时应在一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支持、配合市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做好风险的处臵工作,采取自救、救助、原因查究和清理整顿等方式来缓解支付困难,避免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一)自救。发生挤兑事件后,应采取系统调剂资金,提高支付能力,保证柜面现金供应;及时查明原因,现场做好宣传劝
说和解释工作,缓解挤兑局面;做好善后工作,消除**;
(二)救助。向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报送申请救助报告,说明自救情况和支付缺口匡算情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向人民银行及时申请紧急再贷款;
(三)原因查究。调查支付风险产生的根源,查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整改。
第二十二条 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可通过以下渠道筹措资金:
一、减缓或者停止办理信贷业务。包括贷款业务、贴现业务等;
二、加强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回笼工作。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收回到期投资资金;通过转贴现回笼资金;收回到期拆出资金;收回到期贷款和贴现等;
三、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通过货币市场借入资金;向人行申请再贷款;向人行申请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等;
四、申请政府财政支援。通过本行领导协调地方政府关系,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五、股东注资。召开股东大会,说明流动性风险情况,要求老股东归还不到期贷款或追加投资;也可吸收新股东注资。
第二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的善后工作:
一、风险管理委员会应积极配合政府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工作结束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总结教训,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评估事件带来的滞后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加强对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的支行的管理,严防流动性
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对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未能及时预警、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事件的相关责任人,本行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及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诉诸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五、对在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予以表彰。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xx银行制定、解释和修改。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发文后正式实施。
第五篇: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经营发展,增强风险预测、计量和调控能力,提高联社的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和波动,科学、合理、有效平衡资产负债结构和水平,提高联社经营效益,切实增强联社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联社资产负债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联社能够在任何时间里以合理的价格筹措到资金来满足契约或关系债务的过程。
第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有效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偿还债务本息和发放贷款的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流动水平,科学配臵资产负债结构和比例,保障联社经营的持续、稳健,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对现金资产的科学管理,包括: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款项以及存放、省联社(同业)的活期存款等。
第五条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资产负债质量结构不合理;利率变动;货币政策变化及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
第六条
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资产流性动风险主要表现为存贷款比例过高,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负债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备付金不足,出现支付缺口。
第二章 管理原则和方法
第七条 为实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总量均衡原则。即在保证支付准备的前提下,通过负债和营运资金总量对资产总量的制约,保持负债、营运资金和资产的总量均衡,控制超负荷经营;
二、结构对称原则。即负债与资产要在期限、利率结构上保持对称关系。通过及时调整流动性缺口,保持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对称关系,建立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对称结构;保持资产与负债在利率结构上的对应,严格控制非生息资产占比,保持和提高利差水平;
三、适时调节原则。即资产和负债保持一种流动性状态,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通过资金调剂、主动负债的方式来满足流动性需求,扩大经营规模;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于头寸时,又可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
第三章 监测管理
第八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分类指导,适时监控”的办法进行。
统一管理:即由联社经营管理层统一制定联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在联社范围内统一进行流动性资产配臵。
分类指导:根据实现联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的需要,针对各网点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每个网点的各项指标确定不同的目标值。
适时监控:通过定期编制、填报流动性风险监测表,适时分析、2
监控流动性资产运行状态,掌握整体运行方向,预测运行趋势,调整运行偏差。
第九条 通过编制月度、季度、流动性风险监测表对联社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情况进行监测。
第十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日常工作主要是对头寸的匡算和流动性需要的测定。
第十一条 头寸包括基础头寸、可用头寸和可贷头寸。基础头寸=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
可用头寸=基础头寸+(-)应清入清出汇差资金+(-)到期同业往来+(-)缴存存款调增调减额+(-)应调增调减二级准备金
可贷头寸是指在某一时期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营业日初始可用资金头寸=(备付金初始余额-备付金限额)+(库存现金初始余额-库存现金限额)+(-)初始日到期同业往来应收应付差额+(-)应清入清出的汇差资金。
第十二条 流动性需要决定于存款和贷款需求的变化。存款减少,表明客户取出存款,为流动性需要(-);存款增加,表明客户存入款项,为流动性剩余(+);存款准备金减少,表明存款减少,中央银行退回一定数额的法定准备金,为流动性剩余(+);反之,则为流动性需要(-);贷款减少,表明客户归还贷款,为流动性剩余(+);贷款增加,表明客户获得贷款,为流动性需要(-)。
第四章 组织与实施
第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下进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有关资产负债的重大事宜提出决策建议,监督、3
指导联社流动性运行状况。
第十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各项指标目标值的确定(包括年中调整)以及比例执行情况的监测及评价,要经风险管理委员会研究并上报联社经营管理层审议决定。
第十五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要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各业务部室配合进行。有关业务部室要积极协作,并负责相关数据的测算并及时传递给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五章 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制定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为了防范和处臵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流动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有效预防因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非预期性调整、季节效应、市场出现不利于联社的信息等内外部原因所引发的流动性需求的存款挤提、头寸不足和流动性缺口扩大等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资金运营安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操作指引》等文件要求,结合联社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工作原则:
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高度重视稳定和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实行部门网点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紧密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三、科学决策,依法处臵。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应科学果断决策,加强应急管理,依法规范处臵,力求尽快控制事态、平息事件、减少危害、降低影响,保守联社商业机密,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第十八条 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处臵,实行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由财务会计科、风险合规部、信贷管理科、各网点共同参与的监管、协调、执法、宣传的联动协调机制,是联社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决策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运行管理机构。其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在省联社、人民银行和银监分局领导下,研究拟订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措施和对策,组织领导对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处臵工作;
(二)负责向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报告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处臵情况;
(三)决定启动、终止应急预案,统一领导辖内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四)向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的专业机构和组织请求援助;
(五)分析、研究流动性突发事件有关信息,做好流动性风险事件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六)组织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的经验教训总结工作;
(七)落实省联社和金融监管机构处臵流动性风险事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九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类别: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流动性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事件:
(一)表现为存贷比例过高,资产负债期限匹配失调,资产负债表中贷款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导致资产流动性下降,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调整,银行不良贷款会大幅增加,银行信贷资产遭受严重损失,而出现较大流动性风险,影响正常经营的事件;
(二)由于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不时出现资金头寸短缺现象;从而有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事件。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一般情况表现为在局部网点出现众多客户同时取款,正常的头寸调拨不能满足客户取款需求或出现较大的支付缺口,如果客户异常取款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大面积出现存款挤兑风险事件,造成备付金严重不足,甚至出现区域金融风险的严重局面。
三、其它可能引发风险或严重影响金融安全事件或银监分局认为重大需要及时报送的事件。
第二十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程序:
一、及时报告
辖内分支机构发生流动性突发事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获悉后,应立即申请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派人赶往事发地,了解情况,采取自救性措施。风险管理委员会必须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处臵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二、确定方案
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成员会议,在听取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基本情况、成因、性质、严重程度、紧急状态、可能发生的事件和应采取措施的报告后,研究并确定应急处臵方案。
三、启动应急处臵方案
应急处臵方案确定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迅速派人赶往现场,督促有关部室组织实施处臵工作,并随时报告情况。
第二十一条 流动性突发事件的处臵措施: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
(一)资产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预警。风险合规部根据日常资产负债表和相关报表数据等进行资产流动性监测,发现资产负债比例过高、资本充足率过低、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等现象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预测报告,及时上报联社风险管理委员会,督促相关部门或支行采取措施,如增加存款、实施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限制新贷款的发放、大力清收不良贷款、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和加强内部管理,逐步恢复资产的流动性,并及时向风险管理委员会通报监测到的金融风险状况,以便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判断;
(二)对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处臵。资产流动性风险最终会导致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备付金严重不足和挤兑风险。当发生严重资产流动性风险时,应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清产核资,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法律法规,及时提出自救、救助等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二、突发性挤兑风险事件的处臵
发生挤兑风险事件时应在一小时内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支持、配合市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做好风险的处臵工作,采取自救、救助、原因查究和清理整顿等方式来缓解支付困难,避免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一)自救。发生挤兑事件后,应采取系统调剂资金,提高支付 7
能力,保证柜面现金供应;及时查明原因,现场做好宣传劝说和解释工作,缓解挤兑局面;做好善后工作,消除**;
(二)救助。向当地政府和人民银行报送申请救助报告,说明自救情况和支付缺口匡算情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向人民银行及时申请紧急再贷款;
(三)原因查究。调查支付风险产生的根源,查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整改。
第二十二条 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可通过以下渠道筹措资金:
一、减缓或者停止办理信贷业务。包括贷款业务、贴现业务等;
二、加强流动性较强的资金回笼工作。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收回到期投资资金;通过转贴现回笼资金;收回到期拆出资金;收回到期贷款和贴现等;
三、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通过货币市场借入资金;向人行申请再贷款;向人行申请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等;
四、申请政府财政支援。通过联社领导协调地方政府关系,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五、股东注资。召开股东大会,说明流动性风险情况,要求老股东归还不到期贷款或追加投资;也可吸收新股东注资。
第二十三条 流动性风险的善后工作:
一、风险管理委员会应积极配合政府协调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尽快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工作结束后,风险管理委员会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人员总结教训,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评估事件带来的滞后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处臵银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三、加强对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的支行的管理,严防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对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未能及时预警、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事件的相关责任人,联社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及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诉诸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五、对在流动性风险事件处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员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