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排查整改情况
梁村镇中心小学
消防、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排查整改情况
近期省内外发生接连发生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事故,根据省政府、市教育局、县安委会和县教育局的要求及上级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结合冬季安全大检查、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杜绝出现火灾、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事故,确保师生安全。现将目前我校消防、防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排查整改情况总结如下:
1、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消防责任落实,日常防火巡查、检查到位(每日巡查,每周检查);疏散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车道(宽4米)保持畅通,安全疏散通道等公共区域以及电表箱处不得堆放可燃杂物;不得乱接乱拉电气线路,疏散楼梯间、疏散通道不得违规封闭、堆放杂物、停放电动车及充电,车棚内电动自行车要严格落实用电安全管理;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并保持完好有效,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在岗在位。
2、深入推进电气火灾防范专项整治。针对电气火灾多发的实际,重点围绕电气防火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一是整治乱拉乱接电气线路问题,更换老化损坏的电气线路;二是制定并落实安全用电管理制度,聘请持证电工定期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管路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及时整改电气隐患问题;三是广泛普及电气火灾防范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杜绝电气火灾风险和事故;四是校内警卫室、教师办公室、各功能用房、闲置房等,规范电气线路和设备,禁止使用超大功率的用电器,禁止使用煤炉取暖,防止发生火灾及煤气中毒事件。
3、组织开展针对性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功能室、电教室、警卫室等场所,开展针对性专项检查整治行动,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提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
12月份,校园内环境、校园周边环境、校园设施、用水用电、消防每天排查,并记录隐患排查情况;各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每两天一排查,并记录隐患排查情况;
12月份,学生上下学校门口值班情况、课间值班、午间值班正常进行,并做好值班时间隐患排查记录;
12月5日、12日、19日、26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刀具、火种等危险品排查。
排查出来的消防隐患有学校校内消防栓不通水,目前已上报联校,其他方面未发现安全隐患。
第二篇:镇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XX镇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做好我镇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决定在全镇辖区内开展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各包村工作组组长
各村(居)支书、主任
二、落实责任,明确分工,严格彻查安全隐患
(一)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检查工作。
对使用燃气、煤气、煤炭的群众开展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重点检查群众是否安装液化气热水器在卫生间,是否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切实提高群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意识,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当场督促整改。(二)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负责做好所在辖区宣传排查,做到镇不漏单位、村不漏屯、屯不漏户,并做好应急、救助、上报等工作。
三、加强安全教育,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各村(居)委会、镇直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一氧化碳中毒防范意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全方面的宣传引导,倡导“最好的挽救就是预防”的防范理念,倡导群众正确安装使用液化气热水器、液化气灶等设施,普及一氧化碳中毒救治知识,确保防范知识家喻户晓。
四、做好应急准备,提高处置能力
镇排查整治工作组要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应急准备,加强信息沟通,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如发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要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拨打120求救电话,并及时将情况上报镇政府。联系电话XX。
第三篇: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位业主、商户:
近年来,我市时有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件。2011年冬春季节,克拉玛依发生十一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12人死亡;2012年1月25日,农业综合开发区碧海家园发生一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2人死亡;2012年2月4日,克拉玛依区五二队发生一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人死亡;2012年2月5日,克拉玛依区八一南村发生一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人死亡;2012年2月16日,农业综合开发区白云家园发生一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2人死亡;2012年2月17日,克拉玛依区五二队发生一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2人死亡。
为进一步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工作,特做如下要求:
对没有集中供暖的业主,要重点检查其采暖设施的安全性和室内通风情况,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坚决杜绝在室内使用木炭、焦炭等明火取暖的现象,检查要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
要定期对使用热水器、天然气、液化气、炉火、燃气炉的业主,进行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安全使用燃煤燃气知识的宣传,特别是要提醒各使用热水器、天然气、液化气、炉火、燃气炉的业主,要定期检查管线是否老化,每晚睡前一定要检查供暖设施是否安全,燃气设备是否关闭,特别是在冬季阴天和雨雪天气燃煤不充分、室外气压低、室内的一氧化碳不易排除,要注意保持通风,预防事故发生。
联系人:康保疆 联系电话:6225075 附件:一氧化碳中毒的病理和紧急救治方法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第四篇:公众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紧急处理指南
公众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紧急处理指南
时间:2018-01-09 字体: 大中小
每年因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是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重要途径。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在借鉴和参考美国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既往我国的监测资料组织编写了本指南,旨在对公众开展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和紧急处理核心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改变日常生活中不当行为,降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减轻中毒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生命损失。
要点:
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2.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3.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场所为家庭,包括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的居室,安置燃气、煤气热水器的卫生间或淋浴房,使用燃气、煤气灶具的厨房等。此外,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的车库、地下室以及密闭的空调汽车内也是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危场所。
4.在我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季节为冬春季,高峰月份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与我国北方燃煤取暖季节一致。高发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东中部地区。
5.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尽量选用集中供暖方式取暖,正确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正确安装和使用质量合格的热水器、煤气灶具,并定期检修;正确使用烟囱、风斗等通风设备、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停驶的密闭空调车内滞留;避免在密闭或通风不畅的家中、地下室或车库中使用发电机;鼓励安装使用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等。
6.一旦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同时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且通风良好处,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一、一氧化碳的特征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和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密度略低于空气。环境中的一氧化碳由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
二、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机体引起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的200倍,也可与其他血红素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离子形成鳌合;当人在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滞留时,一氧化碳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氧气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引起机体组织缺氧,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和一氧化碳暴露时间成正比,当伴有其他有毒气体时(如二氧化硫、二氯甲烷等)会增强毒性,处于高湿环境、贫血、心机缺血、脑供血不足、发热及各种原因所致低氧血症者病情更加严重。
三、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区别于生产场所发生的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四、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场所
(一)家庭
根据近五年全国监测数据统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约占全部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95.8%。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使用煤炉、炭火、土炕、火墙等取暖方式。
2.燃气、煤气热水器使用、安装不当或质量不合格。
3.煤气灶或煤气管道发生气体泄露等。
(二)其他场所
其他场所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集体食堂、餐馆、宾馆等饮食住宿服务单位取暖炉具、燃气、煤气设备及通风装置使用、安装或维护不当。
2.狭小密闭车库或地下室内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
3.汽车尾气排放、长期处于密闭的空调车内等。
五、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和高发地区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呈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特点。中毒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事件的高发月份,12月至次年1月达到高峰,次年4月明显回落,5-10月份仅有散在病例发生。季节性分布特点与我国北方冬春取暖季节基本一致。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东中部地区。
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表现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机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有关,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型。
(一)轻度中毒
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主要以脑缺氧为主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出现短暂昏厥,原有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后,症状可迅速消失,一般无后遗症状。
(二)中度中毒
中毒时间较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40%,在轻度中毒症状的基础上,还出现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面色潮红、多汗、脉搏加速、神志不清、走路不稳、意识模糊、困倦乏力、判断力下降、出现幻觉、浅昏迷、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三)重度中毒
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一氧化碳过多,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已达50%以上,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各种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面色苍白或紫绀,大汗、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呼吸抑制。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可有严重后遗症。
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一)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
1.在寒冷季节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
2.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要经常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煤炉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烟筒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烟筒口最好开在下风向,伸出室外的烟筒,最好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屋内;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最好安装在门窗的上方。
4.正确安装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定期检查炉具,维护和清扫烟筒、风斗,保持烟筒、风斗畅通。
5.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应远离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不要直接放在卧室;如条件允许,晚上睡觉前最好将炉具搬到屋外。
6.在低气压、相对湿度较大的雨雪冰雹天气等气象条件下,尽量不要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家中吃火锅时,最好不要使用煤、炭火锅,如果使用,最好放在通风的大厅或保持门窗适时打开通风。
7.家中使用煤炉、炭火等取暖设备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二)燃气、煤气热水器
1.购买燃气、煤气热水器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2.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洗浴时间切勿过长,使用完要检查热水器是否完全关闭。
3.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
4.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热水器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三)燃气、煤气灶具及管道
1.购买燃气、煤气灶具时,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热水器;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2.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切记人勿远离,严防溢锅将灶火浇灭,导致燃气、煤气溢出,使用完要检查灶具是否完全关闭。
3.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的气罐、减压阀、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进行检修,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
4.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时,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四)小型油、汽发电机
不要在室内、车库、地下室等场所使用小型油、汽发电机,要在室外使用并远离门窗、通风和排气装置。
(五)汽车
1.车辆停放在车库、地下室时,不要让汽车引擎持续运转;车在停驶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也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
2.定期检测汽车的排气系统,防止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漏。
七、公众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处理原则
(一)切断一氧化碳来源
1.首先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管道煤气、熄灭炭火等设施设备。
2.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
(二)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1.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2.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3.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氧的消耗,有条件的尽快让患者吸氧。
4.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5.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应急中心 供稿
第五篇: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专项行动方案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刻汲取近年来一氧化碳中毒教训,全面做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有效防范类似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区安委会《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的通知》(区安办发77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自即日起至2022年3月中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专项行动。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隐患排查,做到进村入户排查率100%。
自即日起,全面部署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充分发挥村“两委”、包村干部、社区网格员的作用,全部深入乡村农户开展农村冬季取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用煤或生物质取暖用户要重点检查通风换气情况,查看排烟管道有无泄漏;对气代煤用户,要重点排查壁挂炉和燃气管线,防止燃气泄漏引发爆燃;对电代煤用户,要重点排查电采暖设备和户内线路,防止因电路故障引发触电事故或火灾。突出农村贫困户、低保户的隐患排查和宣传工作,全面加强冬季取暖排查和宣传工作。排查工作要认真细致,驻村逐户排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确保进村入户排查率100%全覆盖,对排查的隐患要督促用户及时整改,严防一氧化碳事故的发生。(二)强化知识引导,做到明白纸发放率100%。
为普及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根据本辖区乡村居民情况迅速组织印制《居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并组织村“两委”、包村干部、社区网格员等相关人员逐户发放,同时将明白纸发放到各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众手中,确保将明白纸迅速发放到每一户、每一名职工,让广大村民和职工群众按照明白纸要求,切实做好防范工作。(三)强化当面教育,做到面对面教育率100%。
在进村入户排查和发放明白纸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文化程度,面对面向居民讲解冬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劝说严禁使用桶、盆或没有烟囱的炉具取暖。增强面对面教育的针对性,对于春节返乡过年人员及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务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真正让一氧化碳预防和急救知识入耳、入脑、入心,切实达到提升安全意识的目的。增强面对面教育的时效性,在气温骤降或者夜间,及时开展入户安全检查和提醒工作。(四)强化舆论宣传,切实提升公众安全防护意识。
把宣传作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措施,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宣传,切实提升公众安全防护意识。具体要做到:一是网络新媒体宣传。要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全方位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让公众时时处处都能学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提升安全意识、自救意识和防护意识。二是公共平台宣传。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宣传栏、户外显示屏等平台,张贴省市统一印发的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海报,通过漫画、动漫、沙画等图文并茂的形式,高强度、多频次滚动播发安全提示、警示信息,营造浓厚氛围。三是人员聚集场所宣传。通过开展“冬季取暖安全赶大集”等多种形式,在乡镇、农村集贸市场发放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公告或明白纸,在居民聚集场所广泛宣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让安全教育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真正走进居民生活。四是乡村大喇叭宣传。要叫响乡村大喇叭,用好乡村宣传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定期播放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常识和公告,在寒潮低温天气,加密加力播放频次,时刻提醒居民严禁使用桶、盆或没有烟囱的炉具取暖,落实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各项措施,真正把冬季取暖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心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熟知。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充分认清当前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和政治自觉,把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作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行动,作为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节的重要内容,深刻吸取近年来外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教训,举一反三,制定具体实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和任务分工,采取隐患排查、发放明白纸、面对面教育、全面宣传多种方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面推进专项行动,严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在我镇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居民温暖过冬、安全过冬。(二)明确职责,压实责任。
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时刻绷紧安全弦,把冬季取暖安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全面部署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层层动员、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全员推进,切实让冬季取暖安全各项防范措施落地生根,做到深入户、真宣传、严排查、见实效。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医院要落实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和救治责任。农业办要把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要落实加强学生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教育责任。城建办要落实农村冬季清洁取暖和燃气使用安全隐患排查责任,指导房屋建筑通风改造工作。宣传办要落实新闻媒体宣传责任。应急办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督促各级各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关于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决策部署,配合做好相关公告宣传等工作。要强化督导检查,重点查验进村入户隐患排查、明白纸发放、面对面教育及各种宣传方式落实情况,对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的人员进行通报,对工作职责不落实,造成影响恶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严肃问责,绝不姑息。(三)完善预案,加强演练。
进一步制定完善一氧化碳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定期组织一氧化碳中毒救援演练,做好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加强应急准备,确保一有险情立即处置,迅速、及时、有效应对各类一氧化碳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