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5 02:0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模版)》。

第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模版)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张 旭 性别:男

职称:小学一级 学历:大专

单位:淮北市相山区桃元小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桃元小学

电话:*** 电子信箱:785885400@qq.com 邮编:23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层面上越来越广;在适用年龄上也从原来的中高级教育延伸到了初低年级教育中。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原则谈起;指示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简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应该说,以积极的姿态看待新生事物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仍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都要由教学目标来决定,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搞形式上的多样化,切忌粗造滥制,牵强附会。只有深钻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和重点和难点,设身处地地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软硬件与最佳的教学策略有机结合。

(二)实效性原则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讲节约、讲实效、易操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选择现代教学媒体时,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过多过滥就变成了玩耍杂,费时费力,只能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不利于教

学效率的提高。

(三)最优化原则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时,必须对存储信息的载体认真查看,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师除了会进行媒体操作,还必须对媒体的特性有全面了解,做到使用媒体的次序、意图、操作胸有成竹。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各媒体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优化组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最优化。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应服务于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是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最大程序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等信息,并在课堂上加以运用。这种不注意学科规律,喧宾夺主式的教学,使课堂上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少,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精心准备了大量的申奥成功的视频课件,学生虽然感受到了祖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凸显,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但是学生却没有时间很好地去消化理解有关圆的知识,这样使用多媒体教学,不用也罢。

(二)不能放弃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

粉笔、黑板、实物、标本、图片、挂图、模型等常用的直观教具,称为传统教学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能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机地组合起来获取信息,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人与机器的互动,使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等。有的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才是时髦的,使用传统教学媒体太老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抛掉了传统教学媒体,完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原本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实现的功能。比如有的教师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花了很多精力制作了大小不同的圆锥和圆柱倒沙子、水等课件,学生也从中知道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但学生并没有亲身体验其过程。如果改用传统教学媒体,让学生自己选择圆锥和圆柱,亲自动手倒一倒,这样获得的知识将会更深刻。如果将数学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不加选择地制作成课件,从表面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致勃勃,略加思考却不难发现,大量展示型课件,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不能盲目地抛弃传统教学媒体。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创设导入学习的情境

在上课前几分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课堂就想学。例如:在上《圆》一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我们现实中常见的“圆”,让学生上课之前就对圆有一定的认识。上课开始老师就可以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呢?”学生回答问题时,努力思考,同时,圆的概念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

2、创设应用的情境

例如:我们学习《统计》的时候,很多的境况是不可能由学生去亲自实践的,这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给出他们一个实践的情境,比如调查统计中央商场每天服装的销售情况,通过计算机收集需要的一些数据图形等等,由同学们整理分析,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以致用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探求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源泉则是人的创造力,这就为教育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仅以记忆储存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育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如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定理的讲解过程中,不是直接证明定理,而是结合“几何画板”的角的度量的功能,先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每一个角的大小,求出三个角的和,猜想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命题,最后在让学生来证明。这样,首先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其次体现了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并使每位同学都富有成就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机技术可以以“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变静为动,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桥梁;

变静为动,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变静为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认知水平;变静为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四)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学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中,涉及到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制作一些与生活学习相关联的数据图表,使学生完成对统计相关知识的自学。

总之,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农村小学还没有真正的推广开来,可借鉴的经验也有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应用面上做进一步的扩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朱永峰.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9,(5).[3]吴晓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J].山西电教,2008,(11).[4]曹莉.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信息与教学,2009,(5).

第二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回小学 张瑞盛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是值得每一位数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应用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一种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知识的先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课堂中创设了游戏情景,一开始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副“数学乐园”的全景图,学生见到后齐声欢呼起来,这不仅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而且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应用它,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难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将电脑、电视、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变“苦学”为“乐学”,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课堂效果好,使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例如:一题多变是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常见方法,以前在进行此项训练时,要用好几块黑板,非常麻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后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在复习几何图形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动态变化功能演示,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变长或变短,正方形就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一条边如果变长或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梯形的一个底变为0,梯形就变为三角形了,演示使学生体会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梯形与长、正方形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图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公式之间有没有联系呢?三角形面积公式与梯形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能不能用一个公式统一起来呢?通过操作、观察、分析使学生明白:长方形一条长变短,长方形就变成了梯形,正方形的一条边变长也可以变成梯形,把三角形可以看成上底是0的特殊梯形。这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可用梯形公式来解答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又达到了融汇贯通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使学生有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收获,这说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也是提高传统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课件《圆的认识》的制作中,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应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适当介绍数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数学实习、实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利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搜集、整理、描述、探索和创造中建立问题的模型,通过研究模型而解决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为人们解决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简捷、廉价的手段,息技术网络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善加利用,一定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例如学习了圆周长后,上网搜索祖冲之及圆周率有关知识,同学们兴趣盎然,方知世界之大、之绚丽多彩,受到了美的熏陶的同时,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网站上储存的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有目的的选择学习。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曾看过一篇有关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低年级的学生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段时间,她发现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上学迟到,根据这一现象,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设计了小主人 嘟嘟 的新朋友 钟表这样的情境:嘟嘟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 闹钟。这天早晨8时了,嘟嘟才到校。看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老师让大家说一说,嘟嘟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嘟嘟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学嘟嘟,要按时到校。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学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总之,恰当地选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重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无疑是给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中心学校

侯翠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壶关县石坡中心校

侯翠芳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渗透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势在必行,然而如果滥用信息技术,盲目依赖多媒体将适得其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主次分明,注重实用性,应用信息技术要保留传统,传承“做”的直观教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课堂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中渗透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现代信息科学发展的主流之一。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信息技术可以使工作过程变得生动、高效。目前,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我们这些偏远的山区,还没有实现班班通,师生24时互动等先进的设备,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课堂教学。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具有严谨的知识系统性,链状结构性,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具有独特性、科学性。因此,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尤为明显。现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量富有情趣的情景,不仅使小学生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某些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更能加深学生记忆。新时期的教师们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努力探寻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的活泼新颖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生活等学习情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可以制作一组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幻灯片。上课开始时老师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总是按绿、黄、红的顺序变化。这时老师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它总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继而讲述:“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循环小数》。”这样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记忆更加深刻,从而突 3 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处理,使数学知识更形象、更直观。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把数学知识由抽象变具体,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如在讲授三年级数学《平移与旋转》一课中, 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 先直观地演示平移的过程, 让学生跟着数平移的距离, 初步感知平移,然后在物体原来的位置用不同颜色标示出物体的一个点或者一条虚线, 以这个点或这条虚线作为参照来判断平移以后的距离, 并抽象概括出判断平移距离的方法。又如:在求组合图形面积时,用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分割、拼摆、割补等会更形象、方便,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3、现代信息技术能提升练习效果,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生。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还培养了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练习,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扩大信息量,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能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题意,并顺利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其创造力。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利用多媒体,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操作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4、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凝聚学生注意力。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小学生听课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势在必行。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用好了益处多多,否则将适得其反。

1、滥用信息技术,片面追求多媒体表现形式新颖多样,必将造成课堂的华而不实。

在国培研讨中,有一位教师提出:“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现代化手段就是一节不成功的课。所有的优质课比赛中,没有不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大多数老师都会认为课件用的越花哨,课越成功。难道真的是课件越花哨,课就越成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课堂势在必行,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多媒体表现形式新颖,本来三两句话可以讲明白的问题却用大量多媒体形式来表现,使教学流于形式,造成教学过程的华而不实,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2、盲目依赖多媒体,完全抛开传统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眼高手低。

盲目依赖多媒体,完全抛开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不论什么内容节节课都用多媒体,忽视常规的教学手段,基本的几何作图也用电脑展示,学生被课件牵着走,这就背离了教学的初衷,造成学生视觉疲劳,不仅不能提高效率,反而,会使学生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变得眼高手低。例如:一些几何作图的教学,如 5 果教师不亲手作图教学,而利用电脑技术化,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错觉,认为只有信息技术才能作好,以至于学生“懒得动手”。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化应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地结合使用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节节课都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数学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地方,恰到好处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我们老师要牢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灵活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避免“滥”用信息技术,“盲”用信息技术,要选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点,实现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优化运用。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主次分明,注重实用性,不要追求花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在利用多媒体时,我们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首先考虑的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画面美观性,不仅要注意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画面不要太花哨,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根据数学学科的需求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要保留传统,传承“做”的直观教学,不能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

计算机与黑板一样也是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的更多的是一些形象思维的东西,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刺激,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或不能科学地利用多媒体,会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主要用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要让信息技术变成教学的唯一方式。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终将成为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信息技术也无法改变其工具性,服务性。选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点,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把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优势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去粗求精,协同发挥其教学优化功能,必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跨世纪创造性人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力求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完美运用!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甘肃省民勤县青云小学 张晓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改实施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标准》也进一步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不重视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不重视数学结论的发现、推导过程的探索。课堂上偏重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训练,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致使大多数学生每学习抽象知识时就会感到困难,这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计算机给数学的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计算机当作和铅笔、橡皮一样的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得原来难以用语言、普通教具阐述的抽象问题以直观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对其建立直观表象,更好的思考各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在求解阴影部分面积时(如图所示),若用传统方式教学,几块不规则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很难计算;但若利用计算机,可以先将几块要求解的阴影部分重新组合,组成一个规则的常见图形,该题就变为计算一个常见的规则的图形(长方形)的面积了,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先简单组合再求解阴影部分的面积。

这利用了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将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先形象地认识、再进行抽象地概括,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学信息,同时也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要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必须恰当地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

图:求解阴影部分面积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还要个性化互动、群体互动,做到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技术的先进与否,而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否构建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一般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我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馈。该模式主要强调一下几个方面:

1、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数学问题意识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相关的问题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这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对数学的求知欲,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2、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强调学生协作、教师参与

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能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教师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全面地看待问题。

3、及时评价问题的完成情况 为了保证上述过程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数学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要求学生将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学习结合,有助于学生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觉得轻松愉快。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又要注意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是否与实际联系等诸多因素。在教学中将“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做(或操作)、学生在技术的支持下复习、运用旧知识来探索新知识”等这几部分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合一。

第五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多媒体辅助教学探索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及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的将原生态的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需要适时、适当、适度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增长见识、开发潜能。本文试图从教师会用、善用、巧用三个方面探讨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

情境

善用 巧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和学都能高效进行。

同时,我们又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校都得到空前重视,目前有的学校规定:凡是公开课必须用多媒体。这就使得有些教师为了证明自己是在用现代信息技术,就用电脑展示几道口算题,感觉自己也是现代化教学。就连平时的日常教学,用多媒体觉得是一种时髦,以至于有的老师课课都运用信息技术,造成老师们抢占多媒体教室的现象。这样的做法不仅“大材小用”,而且浪费了教师们的大量精力和宝贵时间,形成“高成本,低收效”的不和谐局面。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呢?

一、教师要“会用”

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和教材文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信息源,教师应成为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适应不了目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延展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实现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能让数学知识无限延伸。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育人之妙,存乎一心。的确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关键在教师。只有在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去用活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必需掌握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才能顺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比如我们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有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而且学校还创造条件让每位教师参加培训去掌握相关的知识,学校每学期还要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比赛,多媒体教室对每一位教师都是开放的,随时都可以使用,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等等一切措施都为教师使用计算机创造了条件,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加了筹码。

二、教师要“善用”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1、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进入了课堂,为原生态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能将有时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图形、图象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直观的原生态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比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我以“大雁南飞图”入手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大雁不断变换的队形中,放大大雁的“人”字形轮廊线,引入本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为学生认识“角”提供了生动的可感知的原生态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如,学习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等变换关系。用多媒体创设原生态的场境,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2、善用多媒体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的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来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比如在教学“小明的一天”也就是学习24时计时法,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把班上一个学生一天的起居作息情况制成七组镜头:午夜12时,夜深人静,人们进入了梦乡;早上6时30分,天渐渐亮了,小学生起床洗脸;早上7时30分,小学生背上书包上学;上午11时30分,小学生放学;下午2时30分,学生背上书包上学;晚上7时,全家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又是午夜12时,一天过去了。每组镜头,都配有钟面,看到时针、分针不停地转动。同学们边看边论,熟悉的人、熟悉的场面,普通计时法与抽象的24时计时法就在自己身边。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三年级数学中平移与旋转介绍的就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可是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就利用摄像机摄取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观察,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生状态中去认识概念、了解作用,增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3、善用网络交互,提高练习效果,延伸数学知识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如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学生平时在巩固练习时对做题目最感到厌烦,觉得没有意思,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利用多媒体将练习的形式不断变换。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同学都顺利通过关口,到达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下课后大部分学生说:这样的练习真有意思,能不能以后多上点这样的课。教师也可以随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辅导,较好地体现不同学生完成不同数学的教学新理念。在数学课《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上网搜索“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我就利用这个功能把学生网上搜集到的“交通标志牌”、“家具图片”等许多资料,调到大屏幕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教师要“巧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要牢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该出手时才出手,灵活运用。

1、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化抽象为形象时用,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了竖琴中琴弦,然后引出线段;展示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展示火车的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引出直线,从鲜活的实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用,简化学生的思维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简化学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审题,启迪学生思维。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但在教学时,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若教师到每个学生的桌前示范,课堂效率将大大降低。若把这一部分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在教学《温度》时利用电脑使温度计中水银能升降,让学生明白正负数。又例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难点不再难懂,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4、化肤浅为本质时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有关几何初步知识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的来进行动态模拟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几何形体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利用课件把6个彩色的长方形(两两相同,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围成一个长方体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一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实现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也为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作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此外还有如:教学乘法结合律时,可以借助课件展示小长方体不同的数法和不同的算法,从而引出乘法结合律。教学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时,沿着长方形的长边或宽边旋转形成圆柱体,直角三角形沿着其中一条直角边进行旋转形成圆锥体,这一动态过程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而用多媒体课件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交错表现动静两种状态,在教学中可直观设计、灵活操作。上述案例,灵活的运用了这些特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甚至能参与其中的原生态情境,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架桥铺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

1、课件画面要注意主次分明

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不仅要注意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2、课件制作应该注重实用性,而不应太花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用多媒体时,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首先考虑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课件美观性,课件不宜做得太花俏,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3、要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潢“门面”,从而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是任何现代化工具都不可替代的。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但是由于速度比较快,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是由传统的“人灌”改为披着现代化外衣的“机灌”。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好“度”,不可滥用,过多地使用图像、声音,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思维,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含5篇)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些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然而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利用信息技术为本行......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教师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可以说,它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合理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们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和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及运用已是迫在眉睫,教师要在“用”中更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们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和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及运用已是迫在眉睫,教师要在“用”中更新......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契机下,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