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频点焊机焊接表面气孔原因解析
中频点焊机焊接表面气孔原因解析
在中频点焊机焊接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焊接表面气孔,这是什么原因呢?快和南京豪精一起来了解下吧。
1、原因分析
(1)、焊接过程中因为防风措施不严格,熔池混入气体。
(2)、焊接材料没有经过烘焙或者是烘焙不符合要求,焊丝清理不干净,在焊接的过程中自身产生气体进入熔池。(3)、熔池温度低,凝固时间短。
(4)、焊件清理不干净,杂质在焊接高温的时候产生了气体进入了熔池。(5)、电弧过长,氩弧焊的时候保护气体流量过大或者是过小,保护效果不好。
2、预防措施
(1)、母材和焊丝要按要求清理干净(2)、焊条要按照要求来烘干
(3)、防风措施要严格执行,不能有穿堂风
(4)、选择合适的焊接线能量参数,焊接的速度不能过快,电弧不能过长,要正确的掌握起弧、运条和息弧等操作要领。
(5)、氩弧焊的时候保护气流流量要合适,氩气纯度要符合要求。
第二篇:手工电弧焊焊接产生气孔的原因
手工电弧焊焊接产生气孔跟踪分析报告
轻钢装配车间张运平反馈,员工在使用焊条电弧焊装配及修补时,经常出现气孔,现就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并提供解决措施:
一、手工电弧焊焊接产生气孔的原因:
(1)焊条未经过烘干,便进行焊接。且焊条拆开后焊条要一段时间才能用完,造成焊条潮湿。
(2)焊条及待焊处母材表面的水分、油污、氧化物, 尤其是铁锈, 焊接高温作用下分解出气体。(照片如下:)
(3)焊接速度太快。(4)电流过大,易产生气孔。
二、解决措施
(1)焊条使用前必须烘干(烘干温度:350°C、烘干时间:1.5h)。(2)焊接前清理待焊处母材表面20mm处水分、油污、氧化物,铁锈。(3)降低焊接速度,使内部气体容易逸出。(4)焊条直径为φ3.2、焊接电流为90-100A;
焊条直径为φ4.0、焊接电流为140-160A。
三、先按以上方法做,若电弧焊焊接出现气孔,再讨论是否购买保温筒。
四、经过2周的跟踪及员工反馈,产生气孔的原因主要是个人操作技能问题。目前跟踪也未发现点焊及修补打磨焊接时产生气孔。
工艺科
2012-3-2
第三篇:CO2焊接时气孔的产生原因及分类
CO2电弧焊时,由于熔池表面没有熔渣盖覆,CO2气流又有较强的冷却作用,因而熔池金属凝固比较快,但其中气体来不及逸出时,就容易在焊缝中产生气孔。
可能产生的气孔主要有3种:一氧化碳气孔、氢气孔和氮气孔。一、一氧化碳气孔产生CO气孔的原因,主要是熔池中的FeO和C发生如下的还原反应: FeO+C==Fe+CO,该反应在熔池处于结晶温度时,进行得比较剧烈,由于这时熔池已开始凝固,CO气体不易逸出,于是在焊缝中形成CO气孔。
如果焊丝中含有足够的脱氧元素Si和Mn,以及限制焊丝中的含碳量,就可以抑制上述的还原反应,有效地防止CO气孔的产生。所以CO2电弧焊中,只要焊丝选择适当,产生CO气孔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二、氢气孔
如果熔池在高温时溶入了大量氢气,在结晶过程中又不能充分排出,则留在焊缝金属中形成气孔。
电弧区的氢主要来自焊丝、工件表面的油污及铁锈,以及CO2气体中所含的水分。油污为碳氢化合物,铁锈中含有结晶水,它们在电弧高温下都能分解出氢气。减少熔池中氢的溶解量,不仅可防止氢气孔,而且可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所以,一方面焊前要适当清除工件和焊丝表面的油污及铁锈,另一方面应尽可能使用含水分低的CO2气体。CO2气体中的水分常常是引起氢气孔的主要原因。
另外,氢是以离子形态溶解于熔池的。直流反极性时,熔池为负极,它发射大量电子,使熔池表面的氢离子又复合为原子,因而减少了进入熔池的氢离子的数量。所以直流反极性时,焊缝中含氢量为正极性时的1/3~1/5,产生氢气孔的倾向也比正极性时小。
三、氮气孔
氮气的来源:一是空气侵入焊接区;二是CO2气体不纯。试验表明:在短路过渡时CO2气体中加入φ(N2)=3%的氮气,射流过渡时CO2气体中加入φ(N2)=4%的氮气,仍不会产生氮气孔。而正常气体中含氮气很少,φ(N2)≤1%。由上述可推断,由于CO2气体不纯引起氮气孔的可能性不大,焊缝中产生氮气孔的主要原因是保护气层遭到破坏,大量空气侵入焊接区所致。
造成保护气层失效的因素有:过小的CO2气体流量;喷嘴被飞溅物部分堵塞;喷嘴与工件的距离过大,以及焊接场地有侧向风等。
因此,适当增加CO2保护气体流量,保证气路畅通和气层的稳定、可靠,是防止焊缝中氮气孔的关键。
另外,工艺因素对气孔的产生也有影响。电弧电压越高,空气侵入的可能性越大,就越可能产生气孔。焊接速度主要影响熔池的结晶速度。焊接速度慢,熔池结晶也慢,气体容易逸出;焊接速度快,熔池结晶快,则气体不易排出,易产生气孔。
CO2气体保护焊中产生气孔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日期:2012-12-06 来源:《现代焊接》 作者:邓才智 浏览次数:2247 摘要:气孔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将严重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本文分析了CO2气保焊气孔产生的种类、危害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了预防气孔产生的工艺措施。实践证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将有效控制气孔缺陷,获得满意的焊缝质量。
摘要:气孔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将严重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本文分析了CO2气保焊气孔产生的种类、危害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了预防气孔产生的工艺措施。实践证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将有效控制气孔缺陷,获得满意的焊缝质量。关键词:CO2气体保护焊;气孔;预防 前言
CO2气体保护焊是指利用CO2作为保护气体,以焊丝和焊件之间产生的电弧来熔化被焊金属的熔化极半自动电弧焊,与手工电弧焊相比,CO2气体保护焊具有生产效率高、焊接变形小、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位置焊接等优点,是工程机械制造车间采用的主要焊接方法,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焊接工艺选择不当,再加上焊工操作技能水平所限,导致在焊缝中容易出现气孔,影响焊缝的质量,对产品质量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结构件焊接过程中,如何避免焊缝中气孔的产生,是提升焊缝质量的重点之一。1 气孔的种类及危害 1.1气孔的特点
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在凝固前未能完全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常见的有氢气孔、氮气孔、一氧化碳气孔等。车间结构件施焊后焊缝中出现的气孔如图1所示。
图1 焊缝中出现气孔
1.1.1氢气孔
氢可以溶解于液态金属,高温下焊接熔池中存在大量被溶解的氢,在金属结晶的过程中,氢气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急剧减小,这些气体来不及从熔池中逸出,就会在焊缝中形成气孔。氢主要来自焊丝和工件表面的油污、铁锈以及CO2气体中所含的水分。氢气孔大多出现在焊缝表面,呈喇叭口形,如图2所示。
[1]
图2 氢气孔特征
1.1.2 氮气孔
氮气能溶于液态金属,在熔池冷却结晶过程中来不及逸出会形成氮气孔。氮气孔主要是因为CO2气体气流保护效果不好或者CO2气体纯度不高造成。氮气孔多在焊缝表面,有时成堆出现,与蜂窝相似。1.1.3一氧化碳气孔
当焊缝反应中脱氧元素(Si、Mn)不足时,导致大量的FeO不能被还原,因而进入熔池中发生反应产生CO气孔,方程式如下,CO气孔在焊缝内沿结晶方向分布,如条虫状,如图3所示。
FeO+C=Fe+CO↑
图3 氮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特征
1.2气孔的危害
1.2.1削弱焊缝的有效工作截面,降低焊缝接头的抗变形、抗断裂能力;
1.2.2焊接过程中本身存在热量和成分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内应力。在外部应力尤其是动载荷作用下,不规则分布的气孔会引发应力集中,从而降低焊缝的疲劳强度,使气孔与焊缝裂纹连通造成穿透性破坏,增加焊缝脆性断裂的几率。2 产生气孔的原因 2.1 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焊接电压主要决定于送丝速度,焊接电流的大小还与电流极性、焊丝的干伸长、焊丝直径等因素相关。电弧电压(主要取决于电弧长度)则与焊接电流,即合适的熔滴过渡型式有关。熔滴过渡的稳定性决定了焊接过程中的平稳和飞溅的大小。对于细丝CO2焊接,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的匹配关系如图4所示。[2]
图4 电弧电压与电流对应关系 2.2 焊接速度的影响
焊接速度过大时,会引起焊缝两边咬边,而速度过小时会导致烧穿等缺陷。在不影响焊缝成形的前提下,适当选取慢速将使焊接热输入值提高,有利于减小气孔的产生。2.3 气体流量的影响
流量过大,容易产生紊流,恶化气体保护效果;流量过小,CO2气体未能充分保护熔池,使焊缝中产生气孔的倾向加大,尤其是N2孔。一般说来,200A以下的薄板,CO2气体流量为10~15L/min;200A以上的薄板,CO2气体流量为15~25L/min。2.4 外界气流的影响
CO2气保焊时,由于气体保护层是柔性的,容易受外界气流的影响而产生气孔。因此,当焊接场地风速超过2m/s时,应设置必要的防风措施,严禁出现穿堂风。2.5 焊丝干伸长的影响
干伸长太大,电弧不稳,难以操作,同时飞溅也较大,可能破坏保护气而产生气孔。但干伸长过小时,电流增加,弧长变短,飞溅物会大量粘在喷嘴内壁,影响CO2气体的保护效果,导致气孔的产生。因此,焊丝伸出长度以10~12倍焊丝直径为宜,一般在10~20mm范围内。2.6 焊丝种类的影响
影响焊缝产生气孔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焊丝本身所含的化学成分的影响,焊丝含碳量较高,在焊接过程中会因剧烈的氧化还原作用而产生较大的飞溅,并产生气孔。因此,一般要求焊丝含碳量不超过0.11%;另一方面,焊丝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含足够的脱氧元素Si和Mn,因Si和Mn元素与O2的结合能力比Fe大,可以有效抑制CO2对Fe的氧化作用,防止CO气孔的产生,目前国内的CO2焊丝大都采用镀铜作为保护层,并以化学镀为主,化学镀层结合强度低,镀铜层不均匀,易掉铜屑,并且镀铜容易生锈,所以,在使用前应检查焊丝的表面质量,以减少产生气孔的来源。2.7 其他影响
CO2气体纯度小于99%,飞溅物将喷嘴堵塞,母材和坡口附近打磨不干净,电弧过长或偏吹等。3预防和减少气孔产生的对策
3.1根据材料特点、板厚及坡口型式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保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减少气孔的产生。
3.2选用与母材合适的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焊前清理坡口及两侧20~3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及氧化物等杂物,保证气路及送丝结构畅通。
[3]3.3根据实际情况,焊前对工件进行预热,选用合适的焊接速度,在焊接终了和焊接中途停顿时,应慢慢撤离焊接熔池,使熔池缓慢冷却,从而使气体充分从熔池中逸出,减少气孔的产生。3.4尽量采用短弧焊接规范,填加焊丝要均匀,操作时应适当摆动,同时防止有害气体入侵。4结束语
综上所述,CO2气保焊中产生气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减少焊接过程中气孔的产生,除了严格遵照焊接工艺规程,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等之外,在施焊现场还应该多注意观察和思考,积极分析气孔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才能获得满意的焊接接头,达到控制焊接质量的目的。
构成气孔的气体,一是来自于周围介质,二是化学冶金反应的产物。按不同的来源,气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温时能大量溶于液体金属,而在凝固过程中溶解度突然下降的气体,如H2、N2;另一类是在熔池进行化学冶金反应中形成而又不溶解于液体金属中的气体,如CO、H2O。焊接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时,形成气孔的气体主要是H2和CO,即通常所说的氢气孔和一氧化碳气孔。氢气孔的主要来源是焊条药皮和焊剂中的有机物、结晶水或吸附水、焊丝与母材表面的油污、铁锈以及空气中的水分等,在高温下分解产生H2,氢分子进一步分解为氢原子和离子。氢在液态金属中的溶解度很高,在高温时熔池和熔滴就有可能吸收大量的氢。而当温度下降时,溶解度随之下降,即熔池开始凝固后,氢的溶解度要发生突变。随着固相增多,液相中氢的浓度必然增大,并聚集在结晶前沿的液体中,使其浓度升高处于过饱和状态,形成气泡。气泡长大到一定程度上浮,当气泡上浮速度小于结晶速度时就形成氢气孔。
CO主要是FeO、O2或其它氧化物与C作用的产物。即 [C]+[O]=CO(1)[FeO]+[C]=CO+[Fe](2)[MnO]+[C]=CO+[Mn](3)[SiO2]+2[C]=2CO+[SiO](4)碳对氧的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下碳比铁、锰、硅等元素对氧的亲和力都大些。因此,上述反应主要发生在熔滴区和熔池头部。CO不溶于液态铁中,在高温形成后很容易形成气泡并迅速排出,不仅不会形成气孔,而且气泡析出时使熔池沸腾,有助于其它气体和杂质排出。生成气孔的CO是在冶金反应后期形成的。熔池开始凝固后,液体金属中的C和FeO的浓度随固相增多而加大,造成二者在液体金属某一局部富集,浓度增加促使了式(2)的反应进行,而生成一定数量的CO。这时形成的CO由于温度 下降、液体金属粘度增加及冷却快等原因,难于从熔池中逸出,而被围困于树枝晶粒间。此外,式(2)的反应是吸热过程,促使冷速加大,对气体析出更有利。
4影响气孔生成的因素
在生产中一般将影响气孔形成的因素归纳为冶金与工艺两方面,而工艺因素往往是通过冶金反应来起作用,所以解决气孔的问题,冶金因素的作用更为重要。4.1 熔渣的氧化性
焊接时,熔渣的氧化性强弱对产生气孔的倾向有明显的影响。无论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只有当氧化性(或还原性)在一定范围之内时焊缝才不会产生气孔。当氧化性过强会出现CO气孔,还原性过强则出现氢气孔。酸、碱性熔渣对气孔的敏感性不同,碱性焊条对CO气孔和氢气孔都更为敏感。4.2 焊条药皮与焊剂组成物的影响
碱性焊条药皮中加入一定的CaF2,在焊接时可与氢、水蒸气反应产生稳定的气体化合物HF,减少氢气的来源,有效防止了氢气孔;高硅高锰焊剂(HJ431)中加入一定的CaF2,焊接时CaF2与SiO2作用后,生成SiF4亦可起到脱氢作用。含有CaF2的焊条药皮或焊剂中,为稳定电弧而需加入K、Na等低电离电位物质,使对铁锈敏感性增加,导致气孔倾向加大。4.3 铁锈及水分等的作用
母材表面的氧化皮、铁锈、水分、油渍以及焊接材料中的水分也是导致气孔产生的重要原因。其中以母材表面的铁锈的影响最大。即 3Fe2O3=2Fe3O4+O(5)2Fe3O4+H2O=3Fe2O3+H2(6)Fe+H2O=FeO+H2(7)Fe3O4+Fe=4FeO(8)Fe2O3+Fe=3FeO(9)结晶水分解后产生H2、H、O及OH等.上述反应的结果,在增强了氧化作用的同时又提高了氢的分压, 因而使CO气孔与氢气孔的倾向都有可能增大.焊接材料中残存的水分和金属表面的油渍在高温时分解也要增加气孔倾向。
第四篇:点焊机虚焊、掉焊原因
产生虚焊掉焊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由于长期以来点焊出现虚焊、掉焊的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属致命缺陷。
产生虚焊掉焊的问题分析:
点焊机主要电源、机器设备、操作员工三个方面因素影响。
一、电源自2010年11月份已从原线上分线接换从主电线拉线接电源。保证了电源电压的稳定。
二、1、机器设备点焊数调节。一般按点焊工作的上下材料厚度按规定正常点焊参数:
2、现车间工装夹具因年久磨损还有制作人不一,规格参差不齐,铜棒与主杆连接孔大小不一,配合不良或本身生锈未擦试干净,导电性能不好。
3、点焊机使用时间过长,维修过程中,一些配件可能与原机器组件不匹配。造成放电不稳定。
4、现车间点焊机调的预压时间多为0.4-0.6秒,预压时间为上电极下行压紧工件时间;预压时间根据行程高度来设定,一般设定为0.6—1秒,如果预压时间不够容易产生火花,工件表面有毛刺不光滑影响工件质量,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不能随便调整参数。
三、1、操作员工自检频率不够。
2、操作员工图快随意调整点焊机参数。
3、由于点焊方式为电阻焊,刚开机点焊时,因点焊机处于常温状态,电阻稳定。点了一会后点焊机各接触部位发热,导致电阻加大,此时应增大电流。
解决方案
1. 将组织装配车间技工调试好了再让员工上机点焊,并告知点焊机电阻因导体受热影响点焊质量的原理。
2. 焊机的预压时间应调至6-10以上,严禁调至6以下,班组长每小时要求检查一次。发现一次对操作员工50元一次的罚款。
3. 作员工应以点焊20件为单位自检一次,车间班组长应每小时对点焊效果检查一次,看点焊工作有无掉焊现象,如有应立即停机调整。
4. 员工学点焊时,老员工应教会其点焊相关技巧注意事项。保证点焊质量。5. 将装配车间工装夹具清理并维修,尽可能标准化。此项将列入本人今后工作重点,在四月份前完成工装夹具的检修,五月份完成不良模具的更新。6. 车间调模技工应该测试工装夹具是否配合良好,并将有锈的铜棒处理干净后再组装模具,保证导电性能。
7. 每台点焊机按焊楼料厚似定参数调整表,并与点焊机的保养卡张贴。见附页。
第五篇:焊接钢管焊缝气孔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焊接钢管焊缝气孔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焊接钢管焊缝气孔不仅影响管道焊缝致密性,造成管道泄漏,而且会成为腐蚀的诱发点,严重降低焊缝强度和韧性。
焊缝产生气孔的因素有:焊剂中的水分、污物、氧化皮和铁屑,焊接的成份及覆盖厚度,钢板的表面质量以及钢板边板处理,焊接工艺及钢管成型工艺等。
相关防治措施为:
1焊剂成分。焊接含有适量的CaF2和SiO2时,会反应吸收大量的H2,生成稳定性很高且不溶于液态金属的HF,从而可以防止氢气孔的形成。
2焊剂的堆积厚度一般为25-45mm,焊剂颗粒度大、密度小时堆积厚度取最大值,反之取最小值;大电流、低焊速堆积厚度取最大值,反之取最小值,此外,夏天或空气湿度大时,回收的焊剂应烘干后再使用。
3钢板表面处理。为避免开卷矫平脱落的氧化铁皮等杂物进入成型工序,应设置板面清扫装置。
4钢板板边处理。钢板板边应设置铁锈和毛刺清除装置,以减少产生气孔的可能。清除装置的位置最好安装在铣边机和圆盘剪后,装置的结构是一边2个上下位置可调整间隙的主动钢丝轮,上下压紧板边。
5焊缝形貌。焊缝的成型系数过小,焊缝的形状窄而深,气体和夹杂物不容易浮出,易形成气孔和夹渣。一般焊缝成型系数控制在1.3-1.5,厚壁焊管取最大值,薄壁取最小值。
6减小次级磁场。为了减少磁偏吹的影响,应使工件上焊接电缆的连接位置仅可能远离焊接终端,避免部分焊接电缆在工件上产生次级磁场。
7工艺方面。应适当降低焊接速度或增大电流,从而延迟焊缝熔池金属的结晶速度,以便于气体逸出,同时,如果带钢递送位置不稳定,应及时进行调整,杜绝通过频繁微调前桥或后桥维持成型,造成气体逸出困难。
焊接钢管焊缝夹渣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称为夹渣,夹渣对接头的性能影响比较大。因夹渣多数呈不规则状,会降低焊缝的塑性和韧性,其尖角会引起很大的应力集中,尖角顶点常导致裂纹产生,焊缝中的针形氧化物和磷化物夹渣会使焊缝金属变脆,降低力学性能,氧化铁及硫化铁夹渣容易使焊缝产生脆性。
防止措施:
将坡口及焊层间的熔渣清理干净,将凹凸处铲平;适当地增大焊接电流,必要时把电弧缩短,并增加电弧停留时间,使熔化金属和熔渣得到充分加热;根据熔化情况,随时调整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使熔渣能上浮到铁水表面;正确选择母材和焊条金属的化学成分,降低熔渣的熔点和粘度,防止夹渣产生。夹渣
夹杂在焊缝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称为夹渣。(1)产生原因
坡口角度太小,焊接电流太小,熔渣黏度太大等,熔渣浮不到熔池表面便形成夹渣。同时有下列原因:
① 多层多道焊时,每道焊缝熔渣清除不干净、不彻底; ② 焊条药皮成块脱落未被熔化;(2)预防办法
坡口角度、焊接电流均应符合规范,仔细清理母材脏物,焊接过程中保持熔池清晰,使熔渣与液态金属分离
http://wenku.baidu.com/view/798fc41dc281e53a5802ff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