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潭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湘潭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湘政发〔2011〕23号)精神,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建设幸福湘潭为出发点,以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任务,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二、目标任务
认真建设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开展好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完善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具有湘潭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身体与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2%以上,其中城市达到40%以上。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青少年体质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继续完善。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每年实施8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原则,广泛组织开展户外运动、群众登山、江河横渡、春季长跑、健身展示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打造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各县(市)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少数民族、农民、学生等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身站(点)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建有文化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六)全民健身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
(七)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健全体质测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监测,根据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各级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作用,利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下乡活动”。
(二)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街道办事处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培育发展基层体育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区体育类社会组织;扶持社区居民委员会提高体育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广泛经常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三)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体育指导业务能力,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参与“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加强学校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建设。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争创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积极开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
(四)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
(五)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积极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
(六)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企业单位工会、职业体育协会作用,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鼓励企业制定针对职工的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为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坚持工间(前)操制度,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体质测试活动。
(七)倾力打造群众体育品牌。精心组织好四年一届的以群众体育项目为主的全市运动会,通过市运会带动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精心组织好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周”活动。积极开展“中国门球冠军赛湘潭伟人故里行门球赛”等一系列具有湘潭特色、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开展“一县一品”全民健身主题特色品牌活动。县(市)区要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形成一项具有地方特色、有群众基础、有文化底蕴的体育项目,带动整个县(市)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八)加强体育协会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协会组织的建设管理力度,完善体育协会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体育协会的助手和活动比赛的主体作用。以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建设为龙头,着力构建社会化组织网络。积极引导各协会深入基层建立组织,形成上下联动的社会化组织网络,组织和推动各类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同时实行横向互动,扩面增效。利用我市大型企业多、高校多的优势,积极倡导企业、高校、机关成立系统体育协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实施计划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依照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责成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组织实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切实落实好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
(二)加强成效评估。市、县(市)区两级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5号)、《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湘政发〔2011〕23号)和本实施计划开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每两年评选一次全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事业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要根据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和健身休闲用品业。
(四)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并提高利用率。市、县两级城乡规划部门会同体育部门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及相关规范规定,组织编制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保障体育设施的合理化、均衡化;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由开发商设计建设体育健身设施;新增加的公共场地要建设相应规模的体育设施。已建成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不得挪作他用。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已建成的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体育设施所在地的管理部门要增加经费投入,定期对健身器材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健身器材设施安全使用。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和江、湖、山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及健身布道、登山布道等户外运动设施。在市区的湘江风光带兴建一批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群众需求的健身场地,添置有关器材,将湘江风光带打造成为我市的全民健身长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对公众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向公众开放的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公园免费向公众健身开放。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所需有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设施,要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体育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体育场馆运营和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体育市场的执法监管,维护市民参加全民健身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做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建立投入和激励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提供培训经费,完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队伍,丰富全民健身的内容,扩大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
(六)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特点和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全民健身公益宣传、知识普及、新闻报道和专题讨论,出版全民健身科普图书和电子读物,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全民健身科学素养。鼓励新闻媒体设置专栏或专版(时段),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认真开展体育健身咨询活动,增强全民科学健身意识,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二篇: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关于转发省体育局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省体育局《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十四日
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为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及《山西省全民健身促进条例》,结合我省群众体育事业的现状,提出《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三边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我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场地数量大幅增加。已建成农民健身工程22845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727条,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广场128个,雪炭工程16个,全民健身中心8个,体育公园2个,全民健身活动广场1个,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1个,全省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4平方米。群众体育的基础物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健身组织不断壮大。各地人民政府成立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市级普遍建立体育总会,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26000余人,建立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20个,省级体育先进社区72个,全国体育先进乡镇69个,省级体育先进乡镇151个。群众体育的网络组织不断完善。
——群体活动创立品牌。以“五个百万人群”和“两个关爱人群”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打造了“山西跤王争霸赛”、“领导干部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众多品牌赛事,举办了“太原国际马拉松赛”、“中国CBO业余篮球公开赛”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努力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体质监测有效推进。全省组建13支国民体质监测队,开展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依据体质测试结果,开具运动处方,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宣传平台不断拓展。建立了“山西全民健身网”,编辑《山西全民健身简报》,宣传健身活动,普及健身知识。
虽然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我省在全国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域相对封闭,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人数比例偏低;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公共场地设施建设资金仍然不足,人均公共体育设施数量、面积和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三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城乡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四是城市、农村区域之间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差距较大,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兴办体育健身产业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五是政府职能转变、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抢抓建设“健康山西”的发展机遇,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为目的,保障广大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以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我省人民群众健身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社会化、科学化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健康山西”和迈向体育强国做出贡献。
三、目标任务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育群众健身意识,培养健身习惯,提高全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质;加强群众体育各级组织建设,不断壮大群众体育骨干队伍,逐步实现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化;继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积极推进城乡体育、地方传统体育、不同人群体育的共同发展,促进我省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到2015年,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竞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努力推广桥牌、围棋等高端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体育舞蹈、传统武术、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跳绳、踢毽(球)、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覆盖率100%。省运会设有群体竞赛活动和项目展示,每4年举办1次省直机关运动会,打造省级单项的群众性品牌赛事。市、县每2—4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每年举办2-4次有一定规模的群众体育活动或单项比赛。乡镇(街道)每两年举办1次综合性运动会,每季度举办1次体育活动或单项比赛。行政村(社区)每年举行1次小型综合性(3个项目以上)运动会或2-3次单项比赛和表演活动。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
(二)努力提高我省城乡居民身体素质。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各项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全力推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强中央项目“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的建设、命名和资助工作。省建成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推进市、县两级体育设施“五个一”工程:80%以上的设区城市建成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大型健身中心、一个游泳馆和一个体育公园;6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一个田径场、一个体育馆、一个中型健身中心、一个室内游泳池和一个体育公园;实现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全覆盖;实现社区健身场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12年底实现全省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公共体育场、馆、中心和设施尽量建在学校周围和附近。“十二五”末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
(四)创新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利用率。公共体育设施逐步由建设向管理、使用、开放转变,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的投入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对露天体育场,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要通过多种办法,吸引群众到体育场馆健身,提高场馆设施利用率。
(五)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强化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例会制度。各市建立体育总会,60%的县(市、区)建有体育总会。各市单项体育协会达到30个以上,80%的县(市、区)单项体育协会达到20个以上。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90%的乡镇(街道)有专职体育工作者。形成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农村的层级组织网络。
(六)进一步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成立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积极创造条件,力争50%的市、30%的县(市、区)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城乡每1000人有1名以上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均每年开展体育健身指导服务的时间达到52小时以上,在建有场地的农村和全民健身站(点)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建立省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努力使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开展。组织社会志愿者、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院校学生为大型场馆赛事和重大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七)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身体素质评估,开具运动处方。健全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50%的县(市、区)建立规范的国民体质监测站,完成体质测试人数达到10万人次。通过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积极发挥“全民健身网”的各项功能,建立全省健身路径和健身场所电子地图,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
(八)积极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积极探索我省群众健身新方法,创新载体,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促进体育与文化、医疗、教育、旅游相融合,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融合,互相带动、共同发展,形成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提升群众健身消费理念。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大众化的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培养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体育健身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研制开发大众化的体育健身产品和多样化的健身服务,培育体育健身服务品牌。
四、推进重点
(一)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科普图书、音像制品,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重要时间节点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典型和经验的宣传报道,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吸引不同人群积极参与健身,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
(二)重点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制定《山西省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创建办法》,完善社区体育俱乐部创建体系,鼓励新建各种类型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继续推进“体育进社区”活动的开展,组织举办“社区体育优秀健身项目展演活动”,形成良好的城市社区健身环境和条件。街道办事处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身活动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培育发展基层体育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区体育类社会组织。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居民小区的体育健身活动。推动社区体育和单位体育的结合,共同开展体育活动。规范社区体育组织、社区体育工作职责,搞好社区健身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以社区体育带动全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各地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围绕特色建设和特定建设,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现有体育设施,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开展体育活动。继续开展“体育三下乡”,坚持开展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办好省农民运动会。
(四)广泛开展职工体育活动。充分发挥行业人群体协、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好群众参与面广、有特色、形成品牌的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开展小型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工间(前)操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活动覆盖3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覆盖率逐年增加。开展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职工体质测试活动。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建立社区体育和职工体育互补机制。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体育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促进职工体育的经常化、制度化、生活化。
(五)关注探索残疾人和少数民族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指导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定期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积极组队参加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特奥会。挖掘山西传统体育文化,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以民族优秀传统体育为主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建立健全基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和传统体育项目协会,培养民族体育特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六)重视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并支持其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全国老年人展示大会。不断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体育健身方法。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经常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号召老年人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力军,成为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导者,成为健康生活投入的先导者。
(七)进一步推行体育锻炼标准。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采取多种办法广泛开展达标活动,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公民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
(八)积极参加并办好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全国智运会、体育大会、农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竞赛活动。创新办赛模式,淡化锦标,突出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勤俭办赛、重在普及,全力办好省运会群众体育项目比赛活动。组织参加和申办并鼓励各市、县申办全国性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利用大型群体活动效应,带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九)深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非奥运体育项目。加强对非奥运项目和新兴健身休闲体育项目的研究和推广。盘活地方资源,发展登山、户外、拓展运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休闲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职责,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要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保障政策,落实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行业体协等社会团体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执行并落实本实施计划。
(二)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建设。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职责,贯彻执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山西省全民健身促进条例》、《山西省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关于深入开展山西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的通知》、《关于山西省百万职工健身活动的意见》、《关于在全省开展百万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通知》、《关于山西省百万妇女健身活动的通知》、《关于促进体育与旅游结合培养旅游市场的意见》,推动山西省全民健身事业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规范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各地人民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要在经费、机构和人员等方面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支持,保证全民健身事业经费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加。由体育主管部门安排使用的彩票公益金,要根据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对职工、老年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投入。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捐赠和赞助,引导社会资金,形成合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四)做好科研和信息工作。发挥各级体育科研机构的作用,形成科学完善的群众体育工作基础数据统计、报告制度。鼓励各市配备国民体质监测车,经常开展国民日常体质测试、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群众健康状况调查等科研监测、开发和统计工作,为各级政府决策与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编好《全民健身工作简报》,加快我省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满足群众不同的科学健身需求。
(五)加强对外交流,促进相互学习,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积极组织全省各级群体干部参加国家及我省举办的群体干部培训班。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群众体育的学习和交流,借鉴先进经验,丰富知识,提高群众体育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社区和俱乐部体育、农村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服务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和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注册登记制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策划、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等品牌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表彰。做好“健康山西”全民健身好新闻评选活动,鼓励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健身、宣传健身。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单位、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群众体育先进乡镇、先进社区等评选表彰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山西省农民体育健身先进村和先进县的评选表彰活动,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明城市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指标。
六、组织实施
本实施计划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由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依照本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责成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各地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8月15日印发
第三篇:蚌埠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蚌埠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和《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我市“全民健身、健康蚌埠”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要求,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作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和谐蚌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公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具有蚌埠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任务: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逐步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或超过全省32%的平均水平。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农村居民、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二)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合格以上人数(除在校学生)比例达到90%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人数比例超过20%(国家指标),在校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有较大发展。全市各级、各类体育场地达到2400个,总面积达到540万平方米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市本级建设蚌埠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身运动项目12个以上,室外场地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建设1个体育公园,健身运动项目10个以上,健身场地面积2万平方米。
50%县(区)建有1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8个以上运动项目,建筑面积4000-8000平方米,室内外场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1个体育公园或较大型健身广场(8个以上运动项目,1万平方米)。
50%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建有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片灯光硬化篮球场、1个500-1000平方米的健身操(舞)场和1套不少于10件的健身路径。
50%城市居委会(社区)建有:1套8件以上健身路径、1个500平方米的健身操(舞)场。
50%农村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一场(水泥篮球场)、两台(两个乒乓球台)。
市、县两级城市的公园、绿地、广场要结合规划,建设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建、改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学校按配建标准建有完备的体育设施。
(四)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跳绳、踢毽、门球、钓鱼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结合实际,形成2-3个蚌埠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社会化组织网络。市、县(区)要全部建有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体育总会,普遍建有行业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和老年人、残疾人、农民、职工、妇女等各类人群体育协会。城市80%的街道和农村60%的乡镇要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设体育健身站点,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发展。100%市、县(区)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全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城市总人口的万分之十(3600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250人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有较大提高。
(七)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建成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50%的县(区)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并据此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
(八)全民健身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健身、体育旅游、户外运动、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认证、健身用品等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增加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引导城乡居民体育消费,不断提高体育消费规模和水平。
(九)建立健全创建体育强市工作体制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要求,积极开展体育强市、强县(区)、强镇(乡)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市(区),努力争取各类国家级全民健身工程。到2015年,使我市成为全省体育强市,强县(区)、强镇(乡)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数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和“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大力宣
传“全民健身、健康蚌埠”的全民健身理念,树立体育活动是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体育健身、积极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二)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各级政府要将城市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为重点,做好规划,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社区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实施《安徽省511城市体育行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50条全民健身路径、30个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命名300个示范晨晚练点,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三)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各级政府要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配置,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安徽省万千百农村体育行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新建3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和3个县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雪炭工程”项目,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多形式组织开展适合农村开展的、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四)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在校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体质测试。幼儿园要保证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和质量。全面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和高中毕业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办好市体育运动学校。加强各级各类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建设,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
(五)着力推进职工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行业性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组织开展工间(前)操活动。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
(六)大力开展妇女健身活动。广泛开展适合妇女、家庭等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普及推广健身秧歌、花鼓灯健身舞,丰富妇女和家庭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妇女和家庭成员的健身意识,营造浓郁的妇女和家庭健身氛围,为妇女和家庭健身创造自我展示的舞台。
(七)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市、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活动。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机构和体育设施。
(八)大力推广残疾人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体育设施对残疾人开放并设置无障碍设施等便利条件,方便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体育康复项目。
(九)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开展以民族优秀传统体育为主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力争在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设置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继续发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乡”。
(十)继续推行体育锻炼标准。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采取多种办法广泛开展达标活动,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积极发挥市、县(区)体质监测中心(站)作用,开展“体质监测送健康”活动。
(十一)办好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根据“全民性、群众性、大众化”思路,改进全市运动会办赛模式,将全市运动会和全市残运会同时举办,淡化金牌、重在参与、重在健身、重在健康。举办好全市运动会和全市残运会群体性比赛和单项竞赛活动。各级政府和市直各部门应当定期举办群众体育竞赛活动,促进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四、措施保障
(一)提高认识,不断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主体,每年至少要研究一次全民健身工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经费投入。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将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继续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纳入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归留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60%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各级政府不得截留、挪用。对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单位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安排全民健身发展专项资金。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三)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各级政府要制定本地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发展规划,将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十二五”时期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市、县(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力度。城乡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设计建设体育健身设施,户均达到1.5平方米以上,并与居住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雪炭工程”。
(四)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机关、学校、企事业体育设施。体育系统公共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100%。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50%。建立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增强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责任意识,积极创造条件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
(五)支持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充分发挥体育健身功能。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支持和组织开展职工体育健身活动。
(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吸引、组织从事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经费,用于培训、业务交流、表彰奖励和必要的工作补贴。严格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逐步做到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和指导高危项目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性地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体育院校学生深入城乡基层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七)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建立蚌埠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大力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活动,传播科学健身理念,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教授运动健身方法,提高运动健身水平。
(八)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掘整理工作,积极争取将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体系,继续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设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县以上人民政府要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研制、推广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体育健身新项目。加强《全民健身条例》贯彻情况的执法检查。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实施计划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各县、区政府要依照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责成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组织实施。
(二)明确部门责任。全民健身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县、区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成立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领导协调机构,落实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监督奖励等措施,切实推动当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工作。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等要依据本计划,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全民健身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加强成效评估。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本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篇:来宾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来宾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1—2015年)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提高全市各族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结合我市“三求”惠农工程和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重振广西体育雄风,建设西部体育强省(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夯实我市体育基础,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市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较为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我市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各项目标要求。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全市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2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市区建成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一个体育公园;全市50%以上县(市、区)建成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的乡镇建有灯光篮球场或体育活动室,全市100%的行政村(社区)及条件好的自然屯建有标准的灯光篮球场;辖区内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至少有保证教学的场地设施,加强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设施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至少有一个体育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做好大型活动中心建设的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四)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积极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网球、田径、游泳等覆盖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踢毽、门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全市每4年举办一次农民运动会、一次少数民族运动会、一次妇女运动会、一次残疾人运动会和一次职工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全民健身运动会、承办好每年一次的广西体育节来宾系列活动和广西万人气排球大赛来宾赛区的比赛等各种赛事。鼓励和支持行业系统举办系统运动会。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成立市级体育总会,充分行使指导、协调、监督全民健身工作职能。力争全市县(市、区)、乡(镇)、行政村(社区)普遍成立体育协会,鼓励有条件的健身团体成立各种单项体育协会或健身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协助做好体育工作。重视加强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建立乡镇(街道)文化站和体育指导站,配有专(兼)职人员具体抓体育工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晨晚练点)登记注册,规范管理。
(六)全民健身指导员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500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120人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七)民族体育的保护、传承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县级政府制定并实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规划,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规划统筹和组织实施。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宣传,开展非物质文化申遗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建有一支完善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每四年举办一次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发金秀瑶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体育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特色体育旅游产业。
(八)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更加完善。宣传推广科学的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对城乡居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不同人群体质状况提供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服务质量和水平。
(九)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发展以体育表演、健身培训、体育中介等为主的体育服务业,成效显著。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有举措,有成效。全市体育服务业所创增加值逐年提高。依法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并依法对全市体育事业、体育市场等进行监督、管理。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广西体育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体育活动加强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二)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体育健身公共服务。街道办事处有部门和人员负责社区体育工作,有条件的街道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点)、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区体育健身组织,推进社区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扶持居民委员会提高体育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经常性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整合街道辖区单位、学校的体育设施、体育人才资源,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社区体育与单位职工体育、学校体育共同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市、县、乡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以“送体育器材、送体育知识、送体育活动”为主题的“体育下基层”活动;充分发挥“三求”惠农工程村级篮球场的作用,积极组织各行政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篮球比赛、大力推广普及气排球比赛及鼓励各行政村开展符合本地传统习俗的、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办好农民运动会、万村农民篮球大赛。
(四)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充分利用好全市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扩大全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影响力。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体育人才。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每四年举办一次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发金秀瑶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体育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建立来宾市金龟岛“红水河”民族体育文化园;建成集壮、瑶民族传统体育为一体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建成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及传统体育旅游、休闲保健、健身、养生基地。
(五)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办好学生运动会及其他体育赛事活动。
(六)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办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教育机构开设体育课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
(七)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全区残疾人运动会和残疾人体育比赛,向上级输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动员社会力量实施“助残健身工程”,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公共性体育设施对残疾人免费开放使用。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要重视做好残疾学生体育工作,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体育康复项目。
(八)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坚持工间(前)操制度,开展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职工体质测试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可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体育活动。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
(九)继续推行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定标准。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达标活动。建立证书证章激励制度,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
(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好系列群众体育活动,改革办赛模式,淡化锦标,突出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勤俭办赛,推动普及。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打造一批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支持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办好中学生运动会、妇女运动会、全民健身万里行、城乡万人气排球赛等重大活动。
(十一)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院校师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健全注册管理和培训制度,普及志愿服务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十二)加强体育市场的培育、开发和管理。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利用全市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走特色化体育产业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来宾市壮族、瑶族等民族文化资源和山水资源发展体育休闲旅游、户外山地运动、探险体验等项目。借助金龟岛民族体育文化园的开发,走具有来宾特色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社会各部门、单位和团体、个人的积极作用,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全民健身投资体系。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我市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提高体育健身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各级财政全民健身事业投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关键领域和基础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少数民族县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二)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投入。体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监管。对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三)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根据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来宾市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特别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保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设计和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无障碍设计建设规范标准,基层政府要监督落实。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
(四)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各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各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支持,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在公办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和学校体育设施,可改造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公园每天安排固定时段免费向公众体育健身开放。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体育设施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
(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吸引、组织从事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特别要着重加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发展。市、县(市、区)体育主管部门要免费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建立档案、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作用,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严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做到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和指导高危项目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工作。
(六)支持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行
业体育协会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依托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公共体育设施,建立县级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组织。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支持职工体育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七)扶持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不断创新体育健身新方式,积极开展新兴的户外运动,促进体育与文化、医疗、教育、旅游相结合;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融合,互相带动、共同发展。扶持大众化体育健身休闲场所运营和体育健身休闲用品开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加快体育健身休闲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体育健身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体育健身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健身服务规范,提高体育健身科学性、安全性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八)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体系,继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充分发挥体育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作用,加强全民健身科研工作,组织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研攻关,研制推广体育健身新项目、新方法,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加快制定《全民健身条例》配套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完善全民健身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计划在来宾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依照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责成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组织实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推行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组织和协调,并对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实施情况负责。
各县(市、区)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
(二)加强成效评估。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和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市人民政府将对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六、组织机构
成立来宾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 任:张秀隆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和荣 市长
副主任:莫 桦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曾 艳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陈 维 副市长
秦全贵 副市长
成 员:韦祖乾 兴宾区区长
龙 秀 象州县县长
韦德斌 武宣县县长
谢大研 忻城县县长
赵贵坤 金秀瑶族自治县县长
韦佑江 合山市市长
吴 立 华侨投资区管委主任
指导委员会下设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如下:
组 长:曾 艳(兼)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副组长:盘启亮 市委副秘书长
莫 成 市体育局局长
成 员:黄旭升 市政府副秘书长
谭少勇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
林 湘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余治平市发改委主任
黎瑞江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
权永能 市广电局局长
林世权 市财政局局长
何基敏 市住建委主任
覃凯萍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玉 德 市环保局局长
侯代忠 市教育局局长
邓海明 市卫生局局长
廖华武 市民政局局长
韦穆尤 市民委主任
潘启勇 市农业局局长
马忠华 市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罗胜奇 团市委书记
方秀琴 市妇联主席
陆远怀 市文联主席
黎耀宗 市残联理事长
廖燕玲 兴宾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
范洪亮 象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
罗君钰 武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
黄小波 忻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
梁爱华 金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
蓝艳青 合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工作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由莫成同志兼任,副主任由谢露军同志(市体育局调研员)担任,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驻来宾市部队可根据本计划,结合部队实际参照执行。
第五篇:建瓯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建瓯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发展建瓯市全民健身事业,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闽政〔2011〕66号)和《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南政办〔2011〕206号),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保障公民体育健身合法权益,推动全社会参与健身事业,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生活化、社会化、科学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为实现建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全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人民普遍的生活方式。参加1个运动项目、掌握2种健身方式、每周参加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健身人数比例达35%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都能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不断提高,其他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接近全省规定的平均水平。
(二)城乡居民体质明显提高。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逐年增加,合格标准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增加到90%以上,在校生基本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城乡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增加。逐年增加各类体育场地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100%的街道(乡镇)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市社区、行政村健身晨晚练点26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100%,并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十二五”期间,建瓯城南、城东、城北开发区将各建设一个多功能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形成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
(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坚持开展经常性、传统性、趣味性的全民健身活动,统筹推进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气排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登山、跳绳、踢毽、门球、地掷球、柔力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使健身活动项目更加丰富。
(五)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网络更加完善。规范协会管理,加强会员制建设,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网络、社会团体网络、体育协会网络和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在全民健身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健身俱乐部,使100%的社区街道、100%的乡镇村建有体育组
织,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辅导站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形成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发展。显著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各级体育爱好者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到2015年,全市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5人。
(七)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全民健身科学,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对广大市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放公益广告,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体育活动加强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倡导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终身健身,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二)强化公共服务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按照国务院和福建省颁布的《计划》和本实施计划的要求,加大对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十二五”期间,建瓯城南、城东、城北开发区将各预留有建设多功能全民健身体育场馆;加强黄花山、云际山公园健身登山道的建设;100%的乡镇和社区建有1个以上体育活动场所;100%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使我市体育健身设施有明显改善,布局更加合理。
2、推动各类人群体育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将社区体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通过开展以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活动、健身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进社区”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全民健身环境和氛围。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带动和管理作用,开展以社区趣味运动会和单项比赛为主要内容的健身活动。
(2)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农村通过开展以健身设施、健身表演、健身咨询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活跃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发挥乡镇文化站的组织、协调、管理职能、开展健身活动、健身咨询、体质监测等项工作,推动乡镇群众体育健身各项工作的开展。
(3)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青少年系列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基础设施,有组织地开展校内外各项体育交流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4)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广泛开展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
(5)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等各类组织的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可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
(6)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办好残疾人运动会和健身展示活动。
3、完善健身服务组织
到2015年,设有2个体质监测指导中心。探索建立与社会(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体质监测指导站。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100%的城市社区(乡镇)设有体育健身指导站(点);100%的行政村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健身活动,传播科学健身知识,教授健身技能。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
4、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要积极地搭桥引线、沟通协调,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别牵头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教育部门、共青团牵头抓好青少年体育健身,民政部门牵头开展城市社区体育,农业部门牵头开展农村体育,总工会牵头开展职工体育,民族与宗教部门牵头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老干部门牵头开展老年人体育,民政部门、残联牵头开展残疾人体育,市直机关党工委牵头抓好市直机关体育,使我市各类群体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三)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培育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1、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气排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登山、太极拳(剑)、自行车、门球、传统武术、健身气功、钓鱼、柔力球、桥牌、棋类、体育舞蹈(广场舞)、跳绳、踢毽、轮滑等群众喜欢的项目,并大力推广脚斗士等传统又现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体育健身项目。
2、积极组织举办市运会、职工运动会、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市直机关运动会等全市性的体育活动,不断扩大履盖人群,积极培育各类单项赛事,组织参加第二届南平市运动会,发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引领作用。
3、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达标活动。深入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积极推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建立证书证章激励制度,引导和鼓励城
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
(四)积极培育全民健身服务市场
努力实施《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相关政策,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各种要素进入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形成规范有序的全民健身服务市场体系。引导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识,培育和打造一批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每年的公共财政预算。市政府各部门、相关单位、社会团体要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执行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和本实施计划。
(二)加大财政投入
按照国家有关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体育彩票公益金要根据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不得挪作他用。除体育彩票公益金外,市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用于健身设施建设经费人均不少于4元,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不低于1.6 元,群众体育财政经费年增长比例不小于5%。
(三)强化政策支持
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将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建造体育健身设施。已建造的体育健身设施,不得挪作它用。已建居住区不符合标准的要逐步改造。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要参与对住宅区的体育健身设施设计进行审核和竣工验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公园绿地开辟健身设施,中心城区要配建多功能运动场所。学校体育场所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寒暑假必须向本校师生开放。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开辟体育场所,满足干部职工健身需求。要鼓励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使用率。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形式支持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行政收费减免的优惠政策,支持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
(四)支持组织建设
市政府及其民政、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群团组织的发展。在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工作人员、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兴办体育类民非企业单位,民政部门要予以方便。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增加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体育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支持职工体育组织开展活动。
(五)加强法制建设
体育部门要加强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政府部门的职责,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权益,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提高法治水平,做好全民健身的长效管理,努力促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组织实施
(一)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工作
认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宣传,建立全民健身宣传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宣传全民健身工作。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和互联网要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不断健全《计划》实施工作机构和长效工作机制
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负责《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根据财力情况,合理安排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所需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实施目标管理。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
(三)加强成效评估
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国家、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市政府。各乡镇(街道)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单位对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