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合理处方行政处置措施(本站推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合理处方行政处置措施
为了进一步落实《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基层医疗机医师构处方行为,经研究,特制定《开封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合理处方行政处置措施》,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置,以进一步提高处方医师的执行能力。
一、加强合理用药制度建设及组织实施
为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卫生局专家组每季度对所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处方及病房用药医嘱进行评价,并列为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之一;
二、不合理处方的行政处置措施
(一)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及批评等措施。对经批评、教育后仍开写有:
1、下列不规范处方者,每张扣10元: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型、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或不足五种药品,但未在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下列不适宜处方者, 每张扣20元:(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属于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的;(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下列超常处方者, 每张扣50元:(1)、无适应证用药的;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二)、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三)、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者及违反《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其所在医疗机构予以取消:⑴被责令暂停执业;⑵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⑶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⑷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⑸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⑹)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将取消该医师处方权。
(四)通报公示方式:由医院医政科、药剂科汇总每季度的不合理处方包括药剂科日常登记的不合理处方,经核实无误后,将结果进行院内公示,由财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篇: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
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a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率,特制定我院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如下:
一、加强临床医师和药师《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与考试。
二、药师加强门诊药房处方的审核,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与拦截,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或将不合理处方退回。
三、临床药师加强病区医嘱的审核。
四、利用合理用药系统进行过滤电子处方与医嘱,对用药不适宜处方实施自动干预。
五、每月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点评细则》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进行点评,并定期在《处方与临床用药通报》公示,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离岗培训。
六、行政干预:药剂科、医务科、门办每周对处方(医嘱)质量进行督查,将督查结果在每周例会通报,并按《医院工作质量管理方案(标准)及考评细则》讲行处罚。
第三篇: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处方点评工作方案
为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促进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处方行为,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成果,完善充实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动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目标任务
深入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临床应用指南》培训与教育,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处方质量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依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规范医生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调剂、核对与用药交代等相关规定,提高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处方点评组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负责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实施。省、市级专家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指导,对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进行督查、评价;县级专家组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的具体实施,定期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处方抽查点评,分析处方点评结果,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对行政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排名公示,并及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成员中的药学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原则上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根据机构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实际情况,设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在机构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领导和专家组指导下,组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受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对辖区内村卫生室、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处方点评,进行合理用药情况排名公示,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或指定的专(兼)职人员至少应具有(中)药士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规范处方点评方法
专家组根据本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确定处方点评的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专家组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表》(附表1)对门急诊处方及病房(区)用药医嘱,实施综合点评。
对特定药物(如注射剂、抗菌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等)的使用情况,专家
组按照附表2、3、4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定药品规范管理的意见、建议。同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开展监测工作,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联网与信息共享。
(三)统一处方点评标准
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主要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国家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如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如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江西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规定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与临床诊断不相符);
(2)选用的抗菌药物不属于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与说明书不相符);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与说明书不相符);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未有联合用药指征);
(7)重复给药的(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相同或复方制剂与单方制剂含相同药物);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药物在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患者
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的情况);
(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非国家基本药物或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5)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超越权限开具抗菌药物的;
(6)未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村卫生室、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在静脉输注治疗中使用抗菌药物的。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领导
处方点评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是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检验合理用药培训效果,保障用药安全、更好的维护群众健康利益的重要举措。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卫生部及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成立处方点评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有序的推进处方点评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落实责任,强化对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监督管理机制,对不按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县(市、区)及基层医疗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特别是超常处方的医师(生),和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代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药师,应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因不合理用药造成患者损害的医师(生)和药学人员及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处罚。
(三)建章立制,落实处方点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将处方点评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疗机构评审评价和医师定期考核指标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基层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专家组提交的点评结果和质量改进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整改;要建立完善临床合理用药的预警和干预机制,对存在不正当销售行为的企业,及时采取暂停进药、清退等措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四)强化培训,建立处方点评对优化培训的促进机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全省国家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基地,要按照卫生部和省厅做好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工作的要求,有效整合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把处方点评合格率作为检验合理用药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根据处方点评的结果不断充实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建立处方点评与用药培训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附件: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表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调查分析表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激素类药物调查分析表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射用药调查分析表
二0一二年六月五日
第四篇:基层卫生院不合理处方分析
基层卫生院不合理处方分析
郑广军
(秦安县兴丰中心卫生院,甘肃 秦安 741617)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层卫生院不合理处方情况,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剂人员的高度重视,纠正不规范处方及不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12月份门诊处方6526张,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328张,占抽查处方的2.33%。结论 临床医生、药师应加强药学及医学知识的学习,医院应加大力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以提高处方质量。
关键词 : 基层卫生院 ;不合理处方; 分析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上的意义,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尽管如此,在基层卫生院诊疗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仍然不少。这些不合理处方不仅增加药房工作量,直接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甚至还存在着医疗事故隐患。为及时纠正不合理处方,提高用药水平,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笔者对2010我院门诊处方进行随机抽阅,初步筛查评价。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12月份门诊处方6526张(占全年门诊总处方的56%)。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评价标准并结合有关药学知识对处方书写格式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抽查的6526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39张,占总抽查处方的3.67%。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64张,不合理用药处方149张,超常处方26张,详细情况见表1。表1 不合理处方评价分析 [张数(%)]
占类别的
类别
不合理表现
张数
百分率(%)
不规范处方 n=64(26.78)处方前记不规范 处方正文不规范 处方后记不规范
用药不适宜处方 n=149(62.34)适应症不适宜 用法用量不适宜 联合用药不适宜 重复给药
特殊人群用药不适宜
超常处方 n=26(10.88)无适应症用药 开具高档药品 超说明书用药
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
5.02 28 14 24 12 84 19 10 5 6 3
9.2 11.72 5.86 10.04 5.02 35.15 7.95 4.18 2.09 2.51 1.26 3 分析
3.1 书写不规范处方分析
3.1.1 处方前记不规范 主要是不写诊断、年龄或书写不规范。在门诊处方前记中,患者的年龄常常被医生忽视,或年龄只一个“成”字,婴、幼儿也只有大致的年龄,没有日、月龄,更没有注明体重,,这使得药师很难核对处方剂量的准确性。其次,患者性别的书写未被重视,这也让药师难以对处方作出很好的判断,如女性患者是否怀孕而使用禁忌药品等。再次,,临床诊断的书写不完整。在抽查的处方中,临床诊断缺项是一种普遍现象。
3.1.2 处方正文不规范 主要有:(1)未写中文名,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在处方调查中,使用“外文名称”开具处方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药品,例如:“0.9% N S”应写为“0.9%氯化钠注射液”;“5%G·S.Inj”应写为“5%葡萄糖注射液”;“TAT.Inj”应写为“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PN-Na”应写为青霉素钠。(2)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而用商品名开处方,如头孢曲松钠写“菌必治”,蒙脱石散写成“思密达”等。(3)药品剂型、剂量、单位不写,调查中发现存在普遍现象,特别是大输液、注射针剂不注明注射液,如5%葡萄糖注射液写成“5%葡萄糖”,肌苷注射液只写成“肌苷”。还存在将剂型错写情况,如将咳特灵胶囊写成“咳特灵丸”,阿司匹林肠溶片写成“阿司匹林片”,给药房人员取药带来很多的困难。(4)皮试药物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按照大夫口头医嘱或看皮试反应阴性后不告诉大夫就直接用药。(5)医师修改处方后未签名或未写修改日期,按要求处方应字迹清楚并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6)每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有少数处方开具了6种甚至7种药品,表现为撒网式用药。据统计,当联合使用5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而联用10种以上的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升为45%。所以应控制联合用药。(7)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西药和中成药在同一处方上开具较多见,其主要原因是医生对中成药的成份分辨不清,如镇脑宁胶囊、心血康胶囊,均为中成药,往往被混淆而认为是西药。
3.1.3 处方后记不规范 主要为医生未签名或字迹潦草,药品调配人员及审核药师未签名。
3.2 用药不适宜药处方分析
3.2.1 适应症不适宜用药
(1)首选抗生素不当,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选用头孢哌酮钠和替硝唑注射液,急性阑尾炎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类杆菌属和肠菌等,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有穿孔、局限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时首选哌拉西林,次选头孢唑林钠,病变严重者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注射液联用[2]。(2)临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联用抗菌药物。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对病毒感染抗菌药物是无效的,只有当病毒继发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3.2.2用法用量及给药途径不适宜(1)剂量过小,替硝唑注射液治疗附件炎时一日一次,每次100ml,替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用法为200ml(0.8g),每日1次,缓慢静脉滴注,剂量过小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使疗效降低。(2)剂量过大,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每次用量60mg,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为一种辅酶,在终止室上性发作过程中可发生多种心率失常和全身反应,故使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无效时逐渐加量,每次不超高40mg。抽查中发现在抢救农药中毒的患者用量偏大,应引起医生的注意。(3)用药时间间隔太长,青霉素类一日一次给药,青霉素类药物系杀菌性抗生素,其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用总剂量分3-4次给药,青霉素半衰期只有0.5小时,1日1次给药根本不能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反而会产生细菌耐药性。(4)溶媒不当,青霉素钠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青霉素钠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pH =6.0-7.5),在10%注射液内不稳定(pH =3.2-3.5),且糖的浓度越高分解愈快,故青霉素钠应与生理盐水(pH =4.5-7.0)配伍,快速静脉点滴;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用10%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溶解,奥美拉唑钠结构属于苯并咪唑类,是弱碱性化合物,其水溶液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很快分解。(5)几种降压药物联用,1日3次。降压药要依从生物钟规律,血压在上下午各出现一次高峰,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1日仅服1次长效降压药,以晨7时为最佳服用时间,一般抗高血压药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6)助消化药干酵母片,多酶片等在餐前服用。餐前胃酸浓度较高,可破坏酶的活性,酶类助消化药应在餐中服用,以充分发挥酶的消化作用。
3.2.3 联合用药不适宜:(1)奥美拉唑胶囊和吗丁啉片合用:奥美拉唑是质子泵H+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其疗效与胃内滞留时间密切相关,而吗丁啉促进胃肠蠕动,使奥美拉唑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而降低生物利用度。(2)阿司匹林和卡托普利合用: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对抗卡托普利借助前列腺素释放,而达到降压和激活血管紧张肽原酶的作用,而降低疗效。(3)减少吸收,降低疗效:在处方中发现奥美拉唑胶囊和硫糖铝联用较普遍,硫糖铝需在酸性条件下与胃黏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硫糖铝分解所需的酸性环境,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4)肌苷与维生素C联用,维生素C可使肌苷的效价降低或消失,因此不宜合用;三磷酸腺苷二钠(ATP)与维生素C联用,应分开应用,因为三磷酸腺苷二钠在pH低于6.8的水溶液中极不稳定,化学结构易发生改变而降效。(5)氢氯噻嗪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使血压下降过低,甚至休克。(6)左氧氟沙星与氨茶碱联用治疗老年肺心病:老年人茶碱清除率缓慢,而左氧氟沙星竞争肝P450酶,导致茶碱浓度升高而中毒;(7)庆大霉素与西咪替丁联用治疗慢性胃炎:两药都有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两者的此种作用可发生相加或协同。同样原理,西咪替丁不应与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8)多潘立酮(吗丁啉)和山莨菪碱(654-2)联用,山莨菪碱为抗胆碱药,对多潘立酮有拮抗作用,降低药物疗效,不宜联合。
3.2.4 重复给药(1)甲氧氯普胺与多潘立酮(吗丁啉)联用:同为促胃肠动力药,联用可增加椎体外系副作用的发生。(2)扑尔敏与赛庚啶、氯雷他定合用,因他们都能选择性地阻断H1受体而产生抗组胺作用,无合用必要。(3)注射液青霉素钠与氨苄西林联用:为增加青霉素的抗菌谱,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一直以来成为临床抗感染的常规联合用药方法,但由于两者发挥抗菌效应的作用点均在于细菌壁上青霉素结合蛋白(数量的有限性),联用时可相互竞争作用点而呈现拮抗作用,不利于发挥各自的抗菌作用,同时存在交叉耐药性,故不提倡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3.2.5 特殊人群用药不适宜(1)氟哌酸用于小儿:由于喹诺酮类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2)阿司匹林片用于12岁以下儿童,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后忌用阿士匹林,否则可诱发Reye氏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3]。(3)70岁老人支气管炎用环丙沙星+泼尼松。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还有致脚跟腱病,甚至跟腱断裂的严重不良反应,尤以60岁以上老人居多,与激素并用则剧增,故老人慎用,不宜与激素合用。3.3 超常处方
3.3.1 无适应症用药 抗生素的滥用尤为严重,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未合并感染的冠心病患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经脉滴注。
3.3.2 开具高档药品
顺从患者要求开具维生素类及钙制剂,如21种金维他,高钙片等。不合理使用维生素,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还可能引起维生素之间的不平衡,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甚至造成中毒。钙剂大量服用使血钙增加,可导致肌肉及关节痛,共济失调,多尿,尿石等毒性反应。
3.3.3超说明书用药
腹泻患者,庆大霉素注射液口服;低钾患者,口服氯化钾注射液。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及氯化钾注射液可刺激胃肠道,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3.3.4 为同一患者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药物 在联合用运抗高血压药、非甾体抗炎药、抗感冒药及抗过敏药时表现更为突出: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布洛芬片+肠溶阿司匹林片+炎痛喜康片,克感敏+感冒清胶囊+伤风胶囊,苯海拉明片+赛庚啶片+扑尔敏片。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表面看可增加疗效,但事实相反,可造成药理拮抗,降低疗效,或剂量加大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引起药物中毒[3]。
4.讨论
4.1 在基层卫生院医疗工作中,不合理处方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临床医生知识结构老化,基本药理知识欠缺,尤其是部分中医师开具西药方,或西医师开具中成药方时对一些以商品名命名的药物所含成分、剂量了解不多,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凭经验开出处方。(2)药剂人员把关意识不强,长期以来,药剂人员一直处于“弱势”的从属地位,没有充分发挥药师的职能,对处方的合理性审核不够重视。(3)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一些患者为了“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待遇,常要求医生开高档要药,或为家庭准备感冒药,营养药及补钙药等,结果造成重复用药及过度用药。(4)部分医生受利益驱动,不顾职业道德,开具大处方、人情方,结果造成抗生素及高档药物的滥用。
4.2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相关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提高临床医生的医疗水平。(2)药剂科要及时介绍新药,使医生尽快了解掌握新药的正确名呈、规格、剂型、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严格实行处方点评制度,认真落实“四排队”“八排队”工作,并落实相应的处罚奖励制度,用制度管好医生手中的笔。(3)临床医生、药师、护理人员三者相互监督,相互配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叶咏年,李大魁.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3 [2] 葛建国.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1)[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1,11(1):20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181
附:郑广军,男,出生年月:1977年2月
职称:药师,科室:药剂科
电话:*** 通讯地址:甘肃省秦安县兴丰乡兴丰村248号,邮编:741617
第五篇:卫生机构债务处置措施
结合我区实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32号)及《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某市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69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用2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所形成的所有债务)清理化解工作。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总体要求。
二、基本原则
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卫生局、区审计局、区监察局协同配合做好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部门联动配合。由区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并积极争取中央、市级财政给予补助。
区卫生局配合,先清理后化解。区财政局牵头。全面摸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底数的基础上锁定债务,制定债务偿还方案和化解债务计划,区分轻重缓急,确定先后顺序,逐步化解债务。
承诺2年内全部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工作。签订承诺。区医改领导小组与市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责任书。
三、化解范围
机构范围。区共计26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服务机构均纳入本次债务化解范围。
主要包括经核定的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和医疗设备购置等形成的所有债务。债务范围。纳入化解范围的债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所有债务。
四、工作步骤
略
五、偿债方案
由区财政统筹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积极争取中央、市级财政对截至 部分负债的清偿补助。
优先偿还医务人员集资等个人的债务,优先化解 年12月31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逐步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拖欠工程与医疗设备款的债务。
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结余资金偿还后的负债余额由区财政在2013年6月30日前安排资金偿还。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