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5 02:0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矿山事故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篇: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矿山事故案例分析

运输事故案例:

2000年6月13日3时45分,平朔公司安太堡露天矿龙班由于7069号卡车刹车油管断裂着火,发生前车溜车撞后车,造成一起运输死亡事故,死亡1人。统计属别:原煤生产

发生地点:1300至1360运输坡道 事故类别:运输 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严重级别:一般事故

死者简况:狄某,40岁,卡车司机,入矿前安全培训

一、事故经过简况

2000年6月13日夜班,采矿部龙班工人景志刚驾7069号卡车在采场1739号电铲装车往1360土场排土作业,工作至凌晨3点45分,该车在1300至1360运输坡道处,由于刹车油管断裂,造成发动机突然起火。景志刚见状立即按下驾驶室内卡车发动机自动灭火器装臵并熄火,同时急忙下车提一具手提式灭火器进一步灭火(当时火几乎扑灭)。在提取第二具灭火器时,车开始向后溜滑。此时景志刚一边追车,一边喊叫,并用手电筒光亮示意后车避开危险。跟在其后运行的7027号卡车司机狄某见前车溜行过来,便采取躲开措施倒车。当景志刚追上溜车见后车被撞,急忙爬上7027号卡车驾驶室抢救司机,受伤司机狄某终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7069号卡车发动机左侧一根刹车油管接头处断裂,导致前后刹车压力释放,造成前车溜车撞后车(运输大卡车向后车溜72米),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7027号卡车司机载货运行至1300坡道中,由于驾驶经验不足,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发现前车溜过来,判断失误,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1300至1360运输坡道路面局部不平整,路面有岩石块,7069号卡车溜车中左轮辗压而改变方向,是造成事故的环境原因。2、7069号卡车发动机左侧一根刹车油管接头处断裂,液压油雾喷至发动机机体上而起火,7069号卡车司机在坡道上未按规程停放灭火,从而溜车,是造成事故发生的行为原因。3、7069号卡车刹车油管接头处断裂,前后刹车压力释放并溜车,该卡车带“病”运转,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设备缺陷原因。

三、事故责任和处理

(一)狄某驾车见前车着火向后溜车,判断失误,采取躲避措施不当,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因其死亡不予追究。

(二)当班1739铲组工长,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对道路障碍物清理不及时,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予以撤销工长职务,并扣罚其四个月安全奖及浮动工资3000元。

(三)龙班值班经理、总工长,平时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力,对本次事故有一定责任。分别扣罚其两个月安全奖及浮动工资;同时免去龙班值班经理的职务,免去龙班总工长的职务。

(四)部门副经理、工会副主席,对本次事故负有安全教育不够的责任。扣罚各自当月安全奖及浮动工资800元。

(五)部门副经理、主任工程师、经理,对安全工作抓得不严不细,对职工安全培训教育不够,对本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扣罚其各自两个月(6、7)安全奖及浮动工资。

(六)7069号卡车司机虽在本次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但在此次事故中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予以扣除当月全部安全奖及浮动工资,并退回劳务公司。

(七)根据平煤安字[96]第176号《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全奖惩办法》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扣罚采矿部当月浮动工资总额4万元。

(八)给予分管采矿部工作副总经理扣罚其两个月安全奖和当月浮动工资1000元。

(九)给予其他10名矿领导成员分别扣罚600元或500元的处理。

四、防范措施

(一)对所有卡车的刹车油管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发现问题或超期服役,立即更换。

(二)对所有的卡车司机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对所有的运输干道进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规程要求的,要立即整改。

塌方事故案例:

一、事故采石场基本情况

(一)恩施市民业建材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恩施市民业建材有限公司是以开采建材石灰岩而成立的非煤矿山企业,位于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窑湾居委会翁家湾公媳坡。该采石场始建于2002年7月,由原州委办公室干部杨勤儒自2002年6月8日申请采矿手续,经逐级按程序上报。2002年7月23日,恩施市国土资源局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422801021006-6),杨即组织生产。2003年4月杨勤儒与贺孝友达成协议,于2003年4月26日将该采石场转让给贺孝友,依法办理了相关转让手续。恩施市国土资源局在核发采矿许可证时,未对该采石场设计正规的开采方案,贺孝友成立了恩施市民业建材有限公司,并任法人代表,同时申办了采矿许可证(证号42280100320066)、安全合格证(证号恩施市安监矿字舞2003第1号)、工商营业执照(证号4225012000233)等三证,缺税务登记证。

(二)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贺孝友:男,46岁,初中文化程度,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窑湾居委会翁家湾组人,任恩施市立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十三项目经理部经理。

(三)恩施市民业建材有限公司采石场 恩施市民业建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拥有4台打砂机、1台破碎机。该公司拥有职工26人,实行分班作业.其中管理人员5名,工人21名。安全员兼开票员谭兴元,生产负责人兼接待员许祥富,爆破员田祥孟,出纳员周祥春。

该公司开办的采石场开采的岩层为二叠系嘉陵江组深灰色、紫红色层板状灰岩,细晶结构.层位稳定,产状320度,倾角38度。设计年产量1.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3年。采石场无正规开采设计方案,未按《乡镇露天矿(场)安全生产规定》实施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为露天逆向掏采,作业面伞檐岩体隐患突出。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03年1l月19日,舞阳办事处国土资源所吴长国所长到采石场检查,仅口头对违规掏采进行了制止,没有强制其停产整改。2003年11月22日上午8时许,生产技术负责人许祥富安排翁远江(翁为带班班长)等5名工人作业,要求先将21日放炮后上面松动的石头排除后再开始作业,翁未听从生产技术负责人的安排,就开始在底部作业.许也未加以于涉。这5名工人具体分工为:李正祥用铁锤锤石头,翁远江、周远再往板车上装石头,杜宗平、谭世才用板车往碎石机边转运石头,另外两名工人张胜权、张胜财在砂机旁打碎石。生产作业进行到10时50分左右,张胜权突然看见采石场右北角顶部往下掉泥块,与此同时,采石场右北角掉泥块旁的伞檐岩体及周围岩石随即垮落,李正祥迅速跑到采石场右边坎上,杜宗平向外跑到砂机边,这2人撤离即时没有受伤;翁远江、谭世才刚开始往外跑就被垮落的岩石当场砸死;周远再仅向外跑2m多就被垮落的岩石击中背部当即倒地,送州中心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发生原因及性质(一)直接原因

恩施市民业建材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28日在采石场右北角中下部违规放炮掏采,形成伞檐岩体隐患,11月21日下午又在此伞檐岩体的右下方再次违规放炮掏采,使伞循失去支撑,而采石场在伞檐岩体隐患更加突出的情况下,仍未及时排除,继续于11月22日9时多在伞檐岩体下面石料堆上盲目放解炮,对本身存在构造裂隙的伞檐岩体造成振动,使伞檐岩体与基岩脱离而坍塌。造成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规掏采,构成安全隐患不及时排除所致。

(二)间接原因(l)按照《乡镇露天矿(场)安全生产的规定》,未制门具休的引采方案,现场管理不到位。

(2)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素质低F,违规掏采。(3)舞阳办事处国土资源所虽然事发前一天到该采石场现场检杳.仅口头要求采石场顶部要排险,而未强令停业消除隐患,存在严垂的饥理不到位。

(三)事故性质

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四、整改措施

(一)恩施市民业建材有限公司制定规范的整改方案,报l仃国土资源局、安全监管局审批后实施整改,待采石场排除隐患、配套设施整改到位、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由恩施市安监局、国土资源局舞阳办事处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二)舞阳办事处辖区内采石场安全隐患突出,业主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舞阳办事处应对辖区内采石场进行一次全面整顿,隐患突出的停产整改,非法开采的进行全面取缔,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

(三)舞阳办事处辖区内工矿商贸企业众多,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任务重,建议单设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使之更好的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责;同时协调好公安派出所、国土资源所、安委会办公室的关系,规范采石场民爆物品供应,七里坪公安派出所今后不得再向已经由有关单位下达关闭、限期整改、停业整顿通知的采石场继续批供民爆物品。

(四)舞阳办事处辖区内无证非法开采的采石场相当普遍,其他乡镇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恩施市国土资源局应以舞阳办事处为重点,对全市采石场开展一次认真清理整顿,彻底取缔无证非法采石场。

(五)恩施市近期采石场事故频发,应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加强采石场安全管理,按《小型采石场安全评估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将采石场安全隐患监督整改到位。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故经过

湘东区湘东裕升联营采石场为露天开采矿山,采场断面高约60余米。由于接连下了两天雨,直到9月15日下午天气才转阴(9月15日上午下小雨),矿长肖增盛、生产矿长邓光友决定断面排完险后,在地面打底板,9月15日下午便开始生产。

2006年9月16日(阴天)上午8点左右,生产矿长邓光友在矿办公室召开进班会,并进行当天上午作业分工安排。根据分工:邓光友负责矿山安全监管;冯万明、刘春生、彭秋明3名石工在采场外侧打底板(准备中午放炮);周景洪、周敬芳2名石工在采场内侧打解眼(靠高山一侧有两块较大的石头,铲车无法搬动,需要放解炮);同时,铲车在采场内侧装车。约10分钟左右,进班会完毕,职工们按各自分工开始生产作业。上午10点30分左右,在采场内侧打解眼的石工周景洪突然听到断面上部有响动,忙仰头向上察看,只见一块重约0.5kg的石头从断面顶部(顶部未排表土,有泥石)掉下,滚落到断面中部(离地约30余米高)分成3?4小块向地面飞落下来。在周景洪抬头仰视的时候,他头上戴的安全帽随即朝后掉落到地,也就在这一瞬间,一块重约0.1kg的石头刚好击中他的头部,周景洪当即倒地。其他工友见状,急忙进行抢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约上午10点45分左右,区中医院急救车赶到事故现场,经医师检查,发现周景洪已当场死亡。

二、事故原因

1、湘东区湘东裕升联营采石场严重违反《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1996)和《开采设计方案》要求,采场断面高约60余米,未形成台阶;断面上部未清表土,头两天又下了雨,泥石比较松动,石工在高山未排险的情况下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生产矿长兼安全员邓光友,劳动组织不合理,安排未经专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人员上岗作业(石工:周景洪、冯万明、彭秋明;铲车司机:向时军等均无上岗证);在没有清除断面浮石,彻底排除险情的情况下指挥生产,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湘东区湘东裕升联营采石场未举办过一次安全技术培训班,进班会流于形式,无任务记录。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制度执行不严,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

四、事故责任

1、生产矿长兼安全员邓光友是采石场安全生产的主要管理者和指挥者,没有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和《开采设计方案》要求管理矿山,一是采场未及时排表土、按阶梯式开采;二是在没有排险、彻底清除浮石的情况下组织生产;三是安排未经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石工等工作。均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应负事故的直接责任和主要责任。

2、湘东区湘东裕升采石场全面管理负责者肖增盛和企业法人段建军,对矿山的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监督,对职工安全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措施,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干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事故的发生,应负事故的领导责任。

五、处理建议

1、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邓光友,责成向湘东镇政府写出书面检查,通报全镇,上报区安委会办公室备案,并对其本人处以罚款2000元。同时建议湘东区湘东裕升联营采石场撤销其生产矿长和安全员职务。

2、对事故的领导责任者肖增盛、段建军各处以罚款1000元。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等有关规定,对湘东区湘东裕升联营采石场处以罚款2万元。

六、整改措施

1、对湘东区湘东裕升联营采石场进行停产整顿,待事故结案,并经区、镇两级检查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

2、湘东区湘东裕升联营采石场内部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

3、企业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加强检查与监督,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4、责成湘东镇安全办对全镇非煤矿山进行一次彻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将检查整顿结果上报区安委会办公室。触电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6年6月23日早班,范某在加工东西的时候,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手套都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造成电击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焊工大量出汗,造成人体电阻降低,更换焊条时不注意碰到焊钳口,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焊机空载电压过高,超过了安全电压,但是范某没有及时做出处理,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焊接过程中没有安臵通风装臵,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4、队领导没有及时发现范某的违章,并督促其整改,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

1、焊工范某明知道有安全隐患不及时处理,违章作业,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2、队领导没有及时发现电焊机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理,对事故负重要领导责任;

3、技术队长没有及时编制焊接工作安全技术措施,对事故负技术责任。

四、事故防范措施

进行焊接工作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且严格执行。焊接物件时要有通风装臵,使空气流通,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章制度。

第二篇:矿山事故调查报告案例

“3·5”坍塌事故 调查报告

2007年3月5日上午9:30左右,xx市xx镇xx锰矿175巷道西面停车场顶部坍塌,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万元。事故发生后,市安监局、xx镇镇政府、xx镇派出所、xx镇企业办等相关单位相继赶赴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善后处理。3月5日下午,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安监局为组长单位,市公安局、总工会、监察局、xx镇镇政府等为成员单位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认真调查处理,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事故责任单位

xx市xx锰矿(以下简称为xx锰矿)

二、事故时间

2005年3月5日上午9:30

三、事故地点

xx锰矿井下175巷道西南停车场

四、事故类别 坍塌

五、事故性质 一般责任事故

六、事故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1人死亡:xxx,男,45岁,小学文化。直接经济损失约9万元。

七、事故单位情况

xx锰矿前期属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该矿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相关人员取得了矿长安全技术资格证、副矿长安全技术资格证、安全员技术资格证。现有职工200人,其中生产、技术管理7人,安全管理4人。生产规模4万吨/年,矿区面积1.2Km2,矿区范围共由11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地表至-200m标高。+175m水平与风斜井相通,+150m水平东翼巷道已与+175m水平巷道贯通;西翼巷道尚未连通。xx锰矿开采方式为风钻打眼,2#岩石炸药爆破,人工装载,轻轨矿车运输,人力推车,斜井单钩串车提开出进口。该矿的生产队为18人,分三班(即凌晨班、中班、晚班)倒生产。

2004年5月,xx锰矿在取得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基础上,邀请中介评价组织进行了安全评价,正在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该矿除暂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之外,各种证照齐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齐备。

八、事故经过及抢救过程

3月5日凌晨3:00左右,xx锰矿175巷道西南停车场顶部坍塌(此段巷道顶面从2004年来一直存在塌方现象),塌方石头达14吨左右。凌晨班职工当即在塌方处用钢钎进行了戳撬处理,然后将塌方的石头装载运出。至中班交接时大约有2吨左右发石未运出。上午8:00左右,中班和凌晨班换班时,175巷道水平面队长刘端阳,班长xxx,职工xxx、及安全员xxx先后下井作业,xxx下井进行安全检查,职工组织进行生产。

8:30左右,由xxx对塌方处理,但排险前无计划方案,未设臵安全警示牌,在未对顶部塌方未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安全xxx对坍塌处作打桩支护准备。张等四人在把坍塌下来的部分废石耙开,而xxx正在塌方的正下方耙石。9:30左右,从塌方顶面又坚直掉下一块十斤左右(含碎石)片石打到xxx的后颈,致使x某的头部直接被砍离身体死亡。塌掉下来的碎石砸伤了xxx的手指。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报告了矿上值班部,并把尸首抬了上井。

九、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xxx:175水平场工作队长。在现场指挥施工排险过程中,没告知排险作业人员的现场危险因素,在未设臵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强令冒险作业,导致了死亡事故的发生。

xxx:矿区专职安全员。在现场安全施工排险过程中,没有制定有效的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在未设臵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令作业人员冒险作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

xxx:矿长。作为生产安全负责人,对175水平巷道经常坍塌不予足够重视,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此段工作水平段长期无警示标识,无坍塌应急抢修救险专项方案,无安全抢修防护措施,导致职工在井下隐患整改中一直是冒险作业,且组织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至2004年以来,井下的采掘作业一直是带险作业。

xxx:xx锰矿法人代表。安全强化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不严格科学化、责任化落实矿里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对矿井带险生产、冒险抢险作业视而不见,使xx锰矿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十、事故责任分析及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1、xxx:xx锰矿法人代表。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不到位,组织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不力,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严重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之规定,对此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2、xxx:xx锰矿矿长。承包xx锰矿的锰石的采掘生产。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督促、检查不到位,组织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不到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严重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之规定;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场所未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且违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一款:违章指挥工人冒险作业。对此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3、xxx:xx锰矿安全员。对175水面段长期坍塌未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记录,且对以往的坍塌处理情况毫无记录,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且违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一款:违章指挥工人冒险作业。在“3〃5”事故现场,身为安全员,对冒险抢险作业不加以制止,并在无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下默认冒险抢险,有严重的失职行为,在此次事故中负有重要责任。责令其作出深刻反醒,向主管部门、矿里作出深刻检讨。

4、xxx:175水平场工作队队长。在现场指挥排险施工中,现场安全状态检查不够,在无设臵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并未告知作业人员的危险因素,盲目的执行冒险作业,在此次事故中负有重要责任。责令其作出深刻反醒,向主管部门、矿里作出深刻检讨。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条之规定,建议由市安作生产监督管理局对xx市xx锰矿进行行政处罚。

十一、事故教训及整改意见

1、xx锰矿“3〃5”坍塌事故主要是由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麻木不仁,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大和整改资金投入不足,整改不科学化;职工自我安全防卫意识淡薄;强令冒险作业导致的。xx锰矿上下应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

2、整改意见

①必须对出事的175西南水平坍塌地点进行整改到位; ②对作业人员进行一次深刻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③总结“3〃5”坍塌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对事故进行分析,写出书面的检讨;

④处理好死者善后事项;

⑤对所有巷道及电气设备、投开设备、通风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⑥对xx锰矿于2007年3月5日起停产停业整改。在上述措施整改到位后,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后,由安监局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

事故调查组

第三篇:矿山事故备课案例

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教材P149-1

51鑫源煤矿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2004年4月30日,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鑫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落,直接经济损失287.5万元。

一、矿井概况

(一)矿井由来与企业性质

乌海市海南区鑫源煤矿,原名宁夏大学煤矿,位于乌海市桌子山煤田公乌素矿区,矿井始建于1993年,1994年建成投产,原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1996年1月30日,该矿名称变更为宁夏大学服务总公司公乌素联营煤矿。2000年,在换发全国同一《采矿许可证》期间,该矿又更名为乌海市海南区鑫源煤矿,煤矿负责人为冯斌。2002年6月,冯斌将该矿转让给张勇。2003年8月,张勇又将该矿出让,魏连、刘权有、王守成、张虎生等四人共同出资(魏连占40%的股份,刘权有、王守成、张虎生各占20%的股份)将鑫源煤矿整体购买,并组成董事会,魏连任董事长,其它3人为董事,煤矿名称仍为乌海市海南区鑫源煤矿,企业经济性质实为股份制。2003年12月29日,鑫源煤矿在工商治理部分登记注册了《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注册的投资人为刘权有,经济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该矿持有《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刘权有经培训持有《安全资格证书》,为“四证”齐全矿井。

(二)矿井基本情况

鑫源煤矿实为股份制企业,组织结构为董事会领导下的矿长负责制模式。但在实际操纵过程中,由于王守成、张虎生二位股东不懂煤矿生产治理,所以煤矿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项都由董事长魏连和矿长刘权有约定,具体的安全治理由矿长刘权有负责。2004年2月9日,魏连、刘权有等人将鑫源煤矿生产承包给杨兴德和孔祥火,签订了生产承包合同(但该合同未经公证部分公证),按照合同规定,承包方每出一吨煤,矿方支付其28元,设备投进、维修,以及伤亡事故等用度均有承包方自己负责。煤矿的销售、财务、对外联系等均由矿方负责,孔祥火和何云才等人对井下生产及安全进行治理。实际上井下带班队长由杨兴德雇用的何云才、何云志承担。井下开采的地点、方式以及安全生产治理仍由矿方刘权有负责,带班队长负责组织工人具体执行。该矿现有职工100名,其中,井下作业职员90名,治理职员2名,其他职员8名。分2班作业,每班工作时间12小时。

该矿井田面积为0.144平方公里,煤种为肥焦煤,矿井主采煤层是16号层,可采储量105.66万吨,煤层均匀厚度8米,倾角9°至11°。矿井最大涌水量80m3/h,均匀涌水量30 m3/h。经2003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煤的自燃发火期6至12个月。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井下采用非正规方式采煤,放炮落煤,人工和装载机装煤,机动三轮车运煤至地面。透风方式为抽出式,主要透风机采用BK54-4NO9型11KW轴流式风机,备用透风机为5.5KW轴流式透风机,井下使用2台5.5KW 局部透风机为掘进工作面供风。矿井采用二级排水,总水仓使用2台22KW的水泵向地面排水,事故发生前,矿井昼夜排水量约2000立方米。

(三)矿井安全现状

鑫源煤矿在2003年煤矿安全程度评价中,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被评为D类煤矿后,有关部分给该矿下达了停产整顿指令。事故发生前,该矿未执行有关部分下达的停产指令,违法组织生产长达4个多月。

(四)地方政府及煤矿监察、治理部分对该矿的监察和治理情况

乌海市国土资源局下设三个分局负责海南区、乌达区和海勃湾区的煤矿划界及资源治理工作,该矿属海南分局管辖。

乌海市煤炭局下设三个分局负责海南区、乌达区和海勃湾区的煤矿治理工作,该矿属海南分局管辖。

1.2003年4月,乌海市国土资源局对该矿井下巷道进行了实测,发现该矿南部巷道越界160米,当时,矿方对越界提出质疑。

2003年9月,乌海市国土资源局再次对鑫源煤矿井下巷道进行实测,确定该矿越界属实,越界长度165米。2003年10月,该矿自已对井下巷道进行了实测,图上标明巷道越界220米。

2.2003年9月26日,该矿经安全程度评价被评为D类煤矿后,乌海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及乌海市煤炭局责令该矿停产整顿。

3.2003年11月,乌海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下发了《关于煤矿安全程度评价情况的通报》,要求包括鑫源煤矿在内的C、D类煤矿停产整顿,经复评达到B类煤矿标准后,方可恢复生产。

4.2004年4月28日,乌海市煤炭局海南分局又给该矿下达了停产指令书。

二、事故经过和抢险救灾过程

2004年4月30日早班,带班班长何云志带领31名工人(安全工1名,炮工2名,三轮车司机16名,装车工12名)进井作业,分布在8个工作面出煤,约9时20分,炮工刘文和梁光亮在西巷工作面放炮时,发生透水事故。在距透水点30米处躲炮的三轮车司机黄明建和在四周工作面作业的工人,在听到放炮声的同时发现有水涌进他们的工作面,他们立即向地面逃生,17名矿工跑出地面,并向该矿负责人报告了事故。至此,井下其余15名矿工被困。

事故发生后,乌海市及时成立了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了具体抢险救灾方案,立即展开抢险工作。同时,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成立了事故抢险救灾专家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不断调整救灾方案,从神华海勃湾矿业公司抽调专业技术职员负责井下排水;调动大功率水泵投进排水,加大排水量;为了防止排出地面的水再次渗漏到井下,组织职员在地面开挖防渗漏导流渠5KM;抽调108地质队20名工程技术职员和兰州军区及内蒙古军区给水团51名官兵,负责从地面向井下积水区打3个排水钻孔,安设深井水泵,以加快排水进度。经多方努力,至2004年 6月8 日,抢险工作进行了38天,找到了13名遇难矿工,其余2名遇难矿工着落不明。2004年 6月8 日上午,事故抢险指挥部组织有关部分职员再次下井对其余2名遇难矿工进行现场搜寻,但仍未找到。抢险指挥部研究决定,抢险工作可以结束,认定2名遇难矿工着落不明。已找到的13名遇难矿工和2名着落不明矿工的善后事宜均已妥善处理完毕。

乌海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工会组织认真处理善后,保证了遇难矿工家属情绪稳定,生还矿工情绪稳定,矿区社会秩序稳定。

三、事故发生时间:根据对从灾区脱险职员和矿长的调查,认定事故发生时间是2004年4月30日9时20分。

四、事故发生地点:根据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调查取证,确定事故发生地点为井下西巷掘进工作面。

五、事故种别:根据事故现场勘察和取证,并经技术分析,认定这起事故是井下掘进工作面与邻矿的积水采空区打透而导致的特大水害事故。

六、直接经济损失:经调查取证并按有关规定核实,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7.5 万元。

七、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分析

1.该矿越界进入季节性河槽下开采,自然涌水量大,矿井南部有多处原公乌素煤矿二号井16#煤层积水老空区。

2.该矿矿长违章指挥工人越界开采,巷道越界248米,冒险进进积水老空区下作业。

3.在未采取有效探放水技术措施的情况下,工人在掘进工作面放炮时与积水老空区打透,导致透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分析

1.鑫源煤矿2003年安全评价为D类煤矿后,有关部分给该矿下达了停产整顿指令,该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拒不执行有关部分下达的停产整顿指令,擅自恢复生产,违章冒险作业。

2.鑫源煤矿安全治理机构不健全,没有专管安全的副矿长,井下作业以包带管,没有专职技术职员,没有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灾难预防计划,没有采取有效的井下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3.矿井采用非正规采煤方法生产,超能力多点出煤,对矿井存在的重大透水事故隐患重视不够,防范措施不落实。

4.矿长及井下作业职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人安全技术素质差。

5.乌海市国土资源局及其海南分局,对已发现的越界开采违法行为,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致使鑫源煤矿越界巷道长达248米。

6.乌海市煤炭局及其海南分局,固然下达了停产指令,但没有认真检查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监视治理,特别是对2004年2月9日以后,鑫源煤矿长达2个多月的违法生产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制止。

7.乌海市海南区政府对行政区域内停产整顿的煤矿,没有组织有关职能部分进行监视检查。

八、事故性质:经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认定这起事故是因鑫源煤矿拒不执行有关部分下达的停产指令,违法组织生产,越界开采,违章指挥、冒险作业造成的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九、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是因鑫源煤矿拒不执行有关部分下达的停产指令,违法组织生产,违章指挥、冒险作业造成的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乌海市煤炭行业治理部分和国土资源治理部分固然下达了停产指令,但没有认真检查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视落实,特别是对2004年2月9日以后,鑫源煤矿长达2个多月的越界开采违法生产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制止,这是我们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分应该吸取的沉痛教训。

十、防范措施

(一)乌海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分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治理,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乌海市政府要尽快落实乌海市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区两级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要明确海南区政府和乌海市驻海南区单位在煤矿安全生产监视治理中各自的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协调配合。

(三)乌海市应认真开展煤矿安全大检查,对安全评价为C、D类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经停产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C、D类煤矿,果断予以封闭。

(四)乌海市国土资源主管部分要加强矿产资源治理,对全市所有煤矿要进行井下实测,发现超层越界开采的违法行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严禁超层越界开采。

(五)乌海市煤炭治理部分要加大监视治理力度,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违法生产的矿井,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对存在瓦斯、水、火及其它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认真进行排查,指导、督促煤矿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

(六)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治理制度,对于周边有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严格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订相应的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

(七)有关部分要加大对煤矿作业职员的安全培训力度,对煤矿企业的用工制度,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

(八)鉴于目前乌海地区乡镇煤矿“三下”采煤技术条件不够成熟,严禁在河床下采煤。

山西宝山矿业有限公司“5·18”尾矿库溃坝事故 教材P141-144 2007年5月18日,山西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库内近100万立方米的尾矿持续下泄近30小时,造成下游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铁路专用线桥梁、变电站及部分工业设施被毁,繁(峙)五(台)线交通公路被迫中断,近500亩农田被淹,峨河、滹沱河河道堵塞。

宝山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境内,始建于1996年,是一家股份制私营企业,年开采铁矿石90万吨,年产精矿粉30万吨。该企业尾矿库设计库容540万立方米,设计坝高100米。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尾矿库排渗(排洪)管断裂,回水浸蚀坝体,导致坝体逐步松软并最终溃塌;二是企业未按设计要求堆积子坝,擅自将中线式筑坝方式改为上游式筑坝方式,且尾矿坝外坡比超过规定要求,造成坝体稳定性降低;三是企业安全投入不足,未按规定铺设尾矿坝排渗反滤层;四是在增加选矿能力时,没有按要求对尾矿排放进行安全论证。

这起尾矿库溃坝事故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00多万元,导致尾矿库下游近100名村民被迫疏散。事故影响和经济损失巨大,应引起各地高度重视。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尾矿库的作用

1.保护环境

选矿厂产生的尾矿不仅数量大,颗粒细,且尾矿水中往往含有多种药剂,如不加处理,则必造成选厂周围环境严重污染。将尾矿妥善贮存在尾矿库内,尾矿水在库内澄清后回收循环利用,可有效地保护环境。

2.充分利用水资源

选矿厂生产是用水大户,通常每处理一吨原矿需用水4~6吨;有些重力选矿甚至高达10~20吨。这些水随尾矿排入尾矿库内,经过澄清和自然净化后,大部分的水可供选矿生产重复利用,起到平衡枯水季节水源不足的供水补给作用。一般回水利用率达70%~90%。

3.保护矿产资源

有些尾矿还含有大量有用矿物成份,甚至是稀有和贵重金属成份,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无法全部选净,将其暂贮存于尾矿库中,可待将来再进行回收利用。

山西省繁峙县“6.22”特大金矿爆炸事故

视频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某煤矿生产任务繁重,产量超过核准指标构成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的巷道尚未贯通,虽然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瓦斯传感器存在故障,信号传输不畅。某月某日,228工作面发生了冲击地面,工人在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68.23万元,经查,事故发生时找不到值班负责人,死亡和受伤人员未佩戴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致使事故损失严重。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第1小题:请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技术问题?

1、掘进工作面未形成独立通风系统;

2、工人检修电气设备时违章带电作业;

3、因冲击地压造成瓦斯异常涌出,又没有独立通风系统,造成瓦斯超限,达到爆炸极限;

4、瓦斯监测系统传感器故障,信息传输不畅。

第2小题:请分析与本次事故有关的安全管理问题?(8分4个要点)

1、超能力生产,导致采掘工作积极紧张;

2、生产值班工作人员脱岗;

3、机电设备管理混乱,或安全监测设备不能维修;

4、未能教育职工正确佩戴自救器;

5、下井人员未佩带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

第3小题:针对本次事故,应采取的整改措施?10分

1、加强技术管理,保证采掘平衡,生产和通风系统完整畅通;

2、完善瓦斯监控系统等技术装备,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3、采取技术措施,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

4、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自觉使用自救设备;

5、坚持“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加强瓦斯测放,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

第四篇:事故案例分析

1.青岛港务局搬运工氰酸气中毒

1954年6月29日16时39分,青岛港务局第二码头第七堆栈熏蒸粮食发生搬运工51人集体氰酸气中毒事故。

1.1 事故经过

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接到总公司指示,夏季正值虫类繁殖时期,为了保证出口货物的质量,以及国际信誉起见,决定凡在夏季出口容易发虫的货物一律进行熏蒸。由于出口花生米的任务较大,且船期迫近,为了节省往返搬运费用,争取不误装船及减少滞留费的损失,经青岛商品检验局提议,借用青岛港务局第二码头第七堆栈进行大批熏蒸汽。因技术条件所限,粮油出口公司请青岛商品检验局作技术指导,协助完成这一任务。

经过三天两夜的时间将生米运输入库,同时将仓库透气的空隙完全用纸糊补。于6月22日24时施放氰化钠1037kg,硫酸1560kg与水混合为氰酸气药品,一并进行约5000t生米的熏蒸。此次熏蒸经过72h的密闭,于25日24时打开仓库门,敲碎仓库天窗的部分玻璃进行通风放毒。经过56h的通风,感到仓库两端避风处消有毒素反映,当时根据理论推测,在仓库中心区进行工作不致伤人。因此,28日8时粮油进出口公司根据青岛商品检验局的试验情况,向港务局申请调拨工人进行作业。但是,港务局恐怕中毒,要粮油出口公司出具无毒保证书方同意调拨工人作业。

1.2 事故原因分析

粮油出口公司只是考虑单纯的任务,就出具保证书要港务局调拨工人,港务局根据保证书于10时派搬运工人60名在库内进行“公证过磅”,工作中每隔1h轮班休息,并带有纱布口罩。下午继续工作至16时,有2名工人感到头晕,因当天气候阴沉,恐怕发生意外。即停止了工作。粮油进出口公司为了赶装船只,29日边过磅,边装船,港务局派出60名工人在库内拆架,近100名工人往返搬运装船,继续工作至14时30分。到16时左右仓库内工作的60名搬运工人中有15名感到头晕,胸部闷涨,口苦发麻,白眼球发赤等症状,当即送入医院急救。30日上午,原在二码头第七堆栈库内作业的60名搬运工人中又有36名先后也头晕胸涨,前后共计有51名搬运工人氰酸气中毒,均歇工治疗。因为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

这次数十人集体中毒的原因。是青岛粮油进出口公司单纯追求数量的任务观点,忽视仓库通风条件,以及熏蒸后的库内通风。只为了赶装船只,未研究投放杀虫药后的安全措施,造成仓库内余毒不能很快全部消散,在没有了解确切的毒性条件下,盲目的派调工人投入搬运工作。结果造成众多搬运工人中毒。同时,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青岛分公司,错误地认为搬运不会中毒,并且出具无毒保证书,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严重失职行为,对事故的发生应负有重大责任。

第五篇: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1根据以下场景,回答1-7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面积为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min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有水,随后在1km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黄15t、甲苯4t、甲酸乙酯10t。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 1.2亿元。

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的规定,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A.硫化钠

B.高锰酸钾

C.甲酸乙酯

D.硫黄

E.甲苯

2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l8218--2009)的规定,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

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 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 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 E.库房管理混乱

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

C.开放空间

D.点火源

E.受限空间

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A.高锰酸钾 B.硝酸铵

C.甲苯

D.洗衣粉

E.甲酸乙酯

6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B.仓库内使用防爆电器

C.安全巡检措施 D.防爆、隔爆、泄爆措施E.违章处理措施

7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

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

B.消防抢险费用 C.伤员救治费用

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 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

第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8根据以上场景,回答8-15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某商厦2003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商厦共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4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3200m2,建筑面积7900m2,高 20.4m。商厦地下2层是家具商场和货物仓库。家具商场主要经营红木家具、沙发、席梦思床垫、办公桌椅等。地下1层主要经营副食品、百货等。地上1层主要经营小五金、小家电、文体用品、服装、日用品等;2层主要经营服装;3层仅有一些货架摊位;4层东侧和南侧为办公区,北侧有一间会议室,西侧为某歌舞厅 KTV包间,中部为某歌舞厅大厅。火灾当晚歌舞厅内有400余人。

2012年12月25日20时许,员工王某在地下1层中部进行焊接操作时,电焊火花顺着钢板上的孔洞掉落到地下2层中部,引起楼梯上的沙发塑料泡沫等物品起火。王某等人发现起火后,用室内消火栓通过孔洞向1层浇水扑救,但火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来越大,他就同其他职工一起逃离现场。

21时35分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相继调集31辆消防车、200多名消防人员赶赴火场,随后又请调公安、武警等单位协同作战。由于这次火灾起火部位在该商厦的最底层,东北和西北两个楼梯间上下贯通,着火后形成烟囱效应,在风压的作用下,大量有毒烟雾很快扩散到整个大楼。火灾发生后,该商厦有关人员盲目采取了全楼断电措施,楼内又未设置消防急照明灯,致使全楼漆黑一片,给扑救火灾和人员营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中,共营救遇险人员106人。22时50分将火控制,26日0时37分将火彻底扑灭。这起火灾事故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E.轻微事故

9该起事故应由()负责组织调查。

A.公安部门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E.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10商厦员工王某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按规定应办理()。

A.高处作业证

B.危险作业许可证 C.临时用电作业证

D.动火安全作业证 E.受限空间作业证

11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

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12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13下列对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A.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B.疏散通道出口处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

C.疏散通道中,疏散指示标志(包括灯光式)宜设在通道两侧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应不大于2.00m

D.如天花板的高度较小,疏散指示标志也可在疏散门的两侧墙上设置,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0~1.50m之间

E.悬挂在室内大厅或走道处的疏散指示标志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

14针对该起事故,在火灾初期阶段,可以减少人员伤亡的措施有()。

A.有组织的疏散人员 B.先通知不利于疏散区域的人员

C.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

D.首先通知出口附近的人员先疏散出去

E.打开所有门窗

15针对该起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应包括()人员。

A.劳动保障部门 B.人民检察院 C.社区人民政府

D.有关专家 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大题为主观题

16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t/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五大题为主观题

18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坡度达22o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 2.5m、底部宽2.1m。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该公司主要设备有:挖掘机10台,焊接工程车20台,40t吊管机20台;该公司有员工140人,其中:挖掘机驾驶员15人、焊接工程车驾驶员25人、吊管机驾驶员25人、焊工6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该公司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曾经完成过300km类似管道工程的施工,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

在制作项目投标书时,需要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安全防范措施,计算安全生产投入。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

2.指出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并说明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3.指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A,D

参考答案:A,B,C,E

参考答案:A,B,D

参考答案:A,B,C,E

参考答案:A

参考答案:E

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A,B,C,E

考答案:A,C,D,E

参考答案:A,B,D,E

参考答案:A,B,C,D 参考答案:B,D,E

解析1.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预防措施、应急策划、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等内容。

2.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D煤矿的专项应急预案没有制订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措施;

(2)D煤矿的专项预案应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透水事故的特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

(3)专项应急预案不能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应急预案经评审后,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4)专项应急预案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不妥,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下达立即停止生产,撤离作业人员的调度指令,让职工在第一时间得知信息。然后再根据规定向值班矿领导和矿长以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1)报警。工作面发生发生透水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员立即向主要领导汇报。

(2)应急响应。矿领导接到报警后,根据透水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

(3)应急处置。救援指挥部指挥下井人员撤离透水工作面升井,同时通过侦测人员掌握透水情况,制订救援方案,调集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实施救援。

(4)应急恢复。

(5)应急结束。第五题答案

解析1.该项目施工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如下:

(1)坍塌:起因物是挖沟作业。

(2)起重伤害:起因物是吊管机。

(3)车辆伤害:起因物是挖掘机和工程车。

(4)高处坠落:起因物是大地。

2.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是吊管机。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吊管机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吊管机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吊管机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吊管机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吊管机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3.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1)为防止管沟塌方,应严格按要求坡度放边坡,雨期施工应有边坡加固措施、排水措施。

(2)为防止起重伤害,应按要求对吊管机定期检验,吊管机司机必须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3)为防止高处坠落,施工时管沟边上应有护栏,施工人员应戴安全帽。

4.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的费用:

(1)安全活动、安全培训教育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费用。

(3)安全设施费用。

(4)保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费用。

(5)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所需费用。

(6)保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费用。

(7)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费用。

(8)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和职业病预防健康体检费用。

(9)消防器材设施购置、维护费用。

(10)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维护更换费用。

(11)治安保卫费用。

(12)应急救援物资费用。

(13)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

下载矿山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矿山事故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故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违法行为综合判断与案例分析 教学项目: 典型事故案例 教学阶段 :第三阶段 教学目标: 使驾驶员认知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增强驾驶员遵纪守法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电力事故案例分析

    XX35KV线路倒塔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经验分享——坚持按程序作业,不要心存侥幸。 事件日期:XX年X月XX日 事件地点:XX35KV线路X号-X号杆段导线拆除现场 事件描述: XX年XX月X日,XX输变......

    加油站事故案例分析

    加油站事故案例分析 1、2003年12月16日夜11点40分,气温-3℃。盐城某加油站4名加油员正在给进站车辆加油,这时,一辆装运餐巾纸的2.5t箱式货车驶进,停在5号加油机旁要求加油。当班......

    事故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公司组织事故案例分析教育心得体会 掘进二区 付祥超 观看了公司组织培训视频事故案例的分析,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公司的安全生产敲......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班级:13级采矿工程 姓名: 学号: 乌海能源公司利民煤矿“10.29” 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2014年10月29日19点10分左右,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利民煤矿发生一起运输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

    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

    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们河曲县楼子营幼儿园的故事。时间退回到2014年5月18日的一天下午的放学时间。到了离园时间,家长纷纷到班上接孩子,父母还没有......

    事故案例分析(推荐)

    1 王家口采石场起重机倒塌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4月3日10时,威海乳山市王家口采石场的起重机倒塌,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当时,采石场使用桅杆式起重机吊约2ma重6t左......

    建筑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某单层工业厂房项目,檐高20m,建筑面积5800m2。施工单位在拆除顶层钢模板时,将拆下的18根钢管(每根长4m)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