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项目现场情况

时间:2019-05-15 02:2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农水项目现场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农水项目现场情况》。

第一篇:小农水项目现场情况

小农水项目(一周)现场情况 一、五方村

1、一标段

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

3、三标段

现场原材料短缺(砼砖),暂停施工

4、四标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

5、五标段

现场已完成部分沟渠放线及基槽开挖,未开始砌筑,现场原材料短缺(砼砖)

二、绵河村

1、一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整改及时到位,整改后沟渠线型不错

2、二标段

沟渠压顶厚度局部未达到设计要求,沉降缝局部虽留设但未及时嵌缝

3、马保泉

沉降缝嵌缝料宽度小于渠墙厚度,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

三、合结村

1、一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局部沟渠线型不顺直

3、夫子堰

施工进度推进顺利,砌筑工艺不错

四、同义村

1、一标段

多条沟渠线型不顺直,整改不及时,整改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渠墙填土压实度不够,部分已完成渠道几何尺寸(宽度)小于设计值,沟渠压顶局部出现裂缝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线型不错

五、共和村

1、一标段

沉降缝嵌缝料宽度小于渠墙厚度,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线型不错

2、二标段

/ 2

沉降缝虽留设但未及时嵌缝

六、双瓦村

1、一标段

部分沟渠局部沉降缝留设但未及时嵌缝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几何尺寸(宽度)小于设计值

3、泉堰标段

施工单位对现场进行勘测,发现泉堰现有积水和淤泥量大,未开始施工

4、高标准一

现场已开始放线,土地平整

5、高标准二

现场已开始放线,土地平整

七、红社村

1、一标段

现场施工进度推进顺利,砌筑工艺良好,沟渠线型顺直

2、二标段

砌筑工艺比较好,线型不错

八、原材料送检

截止12月17日施工现场只有绵河一标、绵河二标、双瓦二标、同义一标、红社一标、红社二标、五方三标,五方五标、绵河马保泉、同义二标和双瓦泉堰11家施工单位送检,但只是把(砂子、水泥和石子)送检,砼砖未送检

九、施工单位反应的问题

1、沟渠渠墙设计有坡度要求的压顶是否按设计图示要求施工 2、2型农渠是否按设计图所示先做沟底后砌渠墙,目前多数施工标段都是先砌渠墙后做沟底

2013年12月17日

/ 2

第二篇:小农水总结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工 作 总 结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2009年1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湖北省财政厅、水利厅批准以“民办公助”的方式对范湖灌区工程进行配套建设和节水改造,批准项目建设总投资为503.0万元。我们紧抓这一机遇,坚持以田间工程建设为重点,以产权制度改革为载体,以民办公助为动力,通过对渠系硬化、建筑物配套、泵站建设等,有力地改善了项目区各村生产生活条件。工程自2009年1月28日正式开工以来,在地方政府及各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设计改造任务,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使工程发挥了应有的效益。

一、项目基本情况

范湖灌区是末端渠系灌区,土壤肥沃,是我县粮食主产区之一。灌区涉及4个行政村,总人口9246人,灌溉面积8076亩。本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分为泵站工程、涵闸工程、沟渠护砌等三个部分。工程于2009年1月开工,2010年5月完工,完成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开挖沟、渠2.33万米,块石衬砌渠道3010米,田间砼U型渠衬砌1.994万米,新建斗门30个,涵管57处,倒虹吸53处,水闸6座、新建泵站5座及改造拦河堰一座等。完成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8.72万方,土方回填2.15万方,砌石 0.774万方,砼 372方,U型槽安装 1.994万米。累计完成投资503.1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303.0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直接为灌区农民服务的项目。为了将这件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我们在项目建设前期和建设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民办公助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契机、转变建设观念、创新建管模式,以田间工程建设为重点,有力地改善了项目区各村生产生活条件。

1、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确保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任何工程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都将事倍功半,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范湖灌区工程由于建设年代早,受工程建设条件及投资水平限制,渠道设施不配套,输水线路长,淤积严重,灌溉面积逐年萎缩,灌溉效益十分低下,严重制约当地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多次深入乡镇、村、组、农户,广泛听取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经过两个月时间的精心调研、规划、结合当地水资源现状、生产需要及投资的可能性,委托设计院编制了《范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合理确定了工程建设的布局、规模和形式,确保项目建成后发挥应有的效益。

2、加强领导,组织专班,确保项目建设的组织结构

为了加强范湖灌区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便于统一,协调工作,我们于2009年11月23日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及项目所在地刘河镇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刘河镇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为组长、项目区所在村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在项目实施前召开项目村组负责人会议,村组代表会议,按照“一事一议”的形式与项目区各村签订了投劳折资协议,同时把中央关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小农水建设的精神和小农水项目的建设范围,财政资金的补助原则与补助标准宣传到每家每户;县水利局成立了范湖灌区改造项目的组织机构,组建了办公室、工程、财务、安全保卫等管理机构,并制订了相关制度。由于组织措施得力、舆论宣传到位、范湖灌区“民办公助”工程项目受到项目区群众的普遍欢迎,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3、明确责任,多方筹资,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我们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按照上级要求投资3.0万元,保证了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民办公助”项目真正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因此,广泛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做好群众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及工程的正常运行。除了由县政府牵头,多次召开工程项目建设动员会和协调会外,在项目建设实施前,我们将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和使用安排情况向灌区农民公示,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定期公布工程建设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广大农户监督。由于政策宣传到位,项目建设布局合理、规模得当,农民积极性较高,项目建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确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建立了社会监理、建设单位、质监站、施工单位、群众代表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每天保证三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对项目中工程量较大,技术性较强的项目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相关工程施工资质及施工经验的单位承建;对U型槽等用量大的中间产品按照质量优、价格低的原则选定供应商,并派专人长驻生产现场监督预制砼构件的强度、尺寸等标准;在建设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三检”制度,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突破发展瓶颈,改革产权制度,确保项目长效受益

以前的农村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设施普遍存在“有人建,无人管”的现象,成为制约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确保灌区水利工程设施改造后合理管护,保障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就灌区改造后的运行管理与灌区用水户协会范湖分会各村签订了书面产权移交协议,并明确了管护制度和措施,采用“农民建设、农民受益、农民管护”的管理模式:

⑴ 水源单位负责西干渠的维修与管理,支渠由所在乡镇统一协调安排村级协会分片、分段维修管理,斗、农渠由各村级协会负责维护,毛渠和田间末级渠道的维护由受益农户自行负责。项目建成后,我们将修建的泵站、水闸、拦河堰、放水口、砌石渠、U型渠等水利工程设施列出详细的清单,移交给灌区用水户协会范湖分会各村,明确产权。

⑵ 在管理权限上,公用水利工程设施由刘河镇政府统一协调安排相关村级协会维修养护;各村单独使用的水利工程设施由各村级协会自行负责维护,具体责任人在移交清单上签收;各农户田间渠道的维护由受益农户自行负责。

⑶ 各村用水户协会除上述职责外,还负责本地区的用水调度、水费征收及水事纠纷处理等。

⑷ 各协会今后每年收取的水费,实行“三七开”,即向供水单位上交收取水费的70℅用于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和上游干渠运行的简单维修经费,其余30℅主要用于项目区水利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

三、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实施后,田间配套齐全,渠道畅通,灌溉保证率和项目区水利用系数得到大幅度提高到,同时解决了一部分旱区死角,实现旱涝保收面积8076亩,其中恢复灌溉面积2856亩,年增加效益56.85万元,改善灌溉面积5220亩,年增加效益52.83万元,为灌区农民年增粮食94.46万公斤,油料、棉花等产量15.16万公斤,年增农业总产值264.90万元,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18.95元。

项目建成后,切实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减小农民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就业创收的机会,缓解了上、下游用水矛盾,杜绝了因争水、抢水发生的水事纠纷,和谐了邻里关系。

项目建成后,理顺了水系,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和环境,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和生态环境;项目区的水利设施功能提升,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景观。“渠成网、沟涵通、水满塘、灌排畅”的理想模式变成了现实。

四、工程建设体会

通过项目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家“民办公助”项目的实施,是党中央惠农政策的具体体现,要把这一工作做好、做实,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⑴ 做好群众工作是基础。民办公助项目真正受益的是农民群众,因此宣传好党的政策,做好群众工作,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及工程建成后的正常运行。

⑵ 搞好科学规划是前提。要想工程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实施前必须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多听取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

⑶ 争取上级支持是关键。没有资金的扶持,再高的积极性、再好的规划都是纸上谈兵。因此,争取上级的大力支持,才能解决小农水工程建设资金紧缺的矛盾,切实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⑷ 确保工程质量是核心。工程建设的实施,如果没有专业队伍施工,没有专业人员把关,工程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并且还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因此,工程施工中必须把质量作为核心工作来抓。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劳力组织难。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农民用工实行“一事一议”,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人员多,导致“一事一议”成功率不高,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群众思想较难统一,造成劳力组织困难。

2、投入缺口大,“小农水”建设任务艰巨。国家对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较小;群众筹资能力弱,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稳定的投入来源。建议今后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O一0年五月十四日

第三篇:小农水调研

左权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调研报告

一、前言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形式多样,管护好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是保障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关键。

左权县辖5镇5乡207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总面积304万亩(20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7万亩,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立地条件差、水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县农业的基本特征。针对这样的县情,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战略性重大工程紧抓在手,多年来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依靠中央财政资金、省市县配套资金、自筹及投劳折资等筹资模式,大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攻坚战。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管情况

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分别于2007年,2008年两次拨付共计157万元支持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7年,市级通过市水计字[2007]228号文件和市财农字[2007]115号文件向我县拨付以奖代补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用于拐儿镇和麻田镇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08年,又拨付57万元,用于拐儿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2007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拐儿镇秦家庄核桃园的提灌工程。建设内容为:铺设各类管道14400m,新建200m3蓄水池一座,新修核桃园道路750m。维修干渠(断面0.8m×0.6m)3200m;新修支渠(断面0.4m×0.4m)400m。该工程总投资76.6万元,使用中央财政资金

据全县的工程规划和建设情况,制定了农建方案,成立以县委书记和政府县长分别任政委和总指挥的县农建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县的农建工作。

县领导多次深入工地检查指导,了解工程进度、质量,现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乡村干部坚守工地,与群众共同奋战;水利、林业、土地、农业等主要职能部门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常住乡村,精心指导,严格把关,确保工程严格按标准实施;计划、财政、金融等部门,想方设法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组织领导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保证了上下一盘棋,干群一股劲,在全县形成了大搞农建、支持农建、服务农建的浓厚氛围和巨大合力,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出台优惠政策,用好激励机制,全民参与农建。农民群众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导力量。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建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一是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行资金补助。对扎坝、渠道工程补助水泥用量的80%;对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补助材料费用的80%;对种植核桃苗木每株补助5元;二是积极鼓励个人、工商企业等投资兴办农建工程。县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规定》,对个人、单位、民营企业和其它社会团体投资兴办农田水利工程、农业调产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样给予国家投资补助,并在土地、电力等方面给予优惠。

四、多方筹措资金,合理整合使用,推进工程建设。2005年以来我县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总投资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7万元、县财政投入

万元、社会和乡村自筹

万元)。为保证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显著的效

4员,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5、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由验收组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并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同时加强宣传,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罚,并通报批评和备案,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6、做好工程运行期的管护工作。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7、加强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水利部门应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

第四篇:小农水设计总结报告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

礼县苗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1工程概况

苗河水库灌区分布在礼县城关、石桥两镇,引水渠道渠首距水库约25km。灌区始建于五十年代,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保灌1.2万亩,有主要干渠2条,全长35.2km,分别以建设年代命名为“五四渠”、“六六渠”。其中五四渠全长20.3km,设计引水流量2.0立米/秒,控制灌溉面积1.5万亩,有渠系建筑物177座,其中斗门78座、涵洞38座、跌水3座、渡槽6座、进水闸1座、冲砂闸4座,桥涵47座,有支、斗渠78条,全长35.6km;六六渠全长14.9Km,设计引水流量1.5立米/秒,控制灌溉面积0.5万亩,有渠系建筑物95座,其中斗门40座,排洪涵洞17座,跌水3座、进水闸、冲砂闸各1座,渡槽1座、倒虹吸1座,桥涵31座,有支、斗渠40条,全长21.8km。

灌区始建于五十年代,建设年代久远,老化失修严重,渠道大部分段落沿高山坡脚和村庄布设,且渠底纵坡严重失调,山洪泥石流和废料垃圾经常填塞渠道,加上渠首无引水建筑物,其它建筑物或配套不全,或老化失修,引水灌溉十分困难。

灌区自建成以来,对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因年久失修,原衬砌的砼渠道近70%的脱落,渠系建筑物大部分破损,完好率不到30%,部分渠段塌垮,渗漏严重,带病运行多年,加之田间工程配套差,斗支渠多为土渠,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到0.35,工程灌溉效益逐年缩减,已远不能达到设计效益,急需对灌区进行维修配套和末级渠系的节水改造。

受礼县水利局委托,我院根据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印发2009 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精神,并结合礼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完成了《礼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案》,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对《礼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案》进行了审查并批复:同意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09年项目在城关镇杨磨、后牌、小北、土山、南关、新关、石碑等8村及石桥镇的汉阳、石桥、高寺、斩龙、瑶峪等5村共2镇13村实施。主要建设内容:衬砌渠道92.3km,其中衬砌斗渠20.3km,衬砌农渠72km;整治毛渠97.5km。平田整地5100亩,配套田间渠系建筑物1030座;发展管灌面积2000亩,管网埋设27.91km,改造机电泵站7座。批复工程总投资1601.0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补助800万元(其中管理费5.6万元),省财政补助16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80.145万元,县财政配套80.145万元,投劳折资480.87万元。

2 工程施工设计

鉴于苗河灌区主干渠年久失修,严重老化,灌溉功能逐年减弱,为了抢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灌区的效益,礼县县委、政府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对主干渠同时进行节水改造。我院结合灌区实际,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对干渠进行了勘测设计,调整了苗河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内容,编制了苗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方案计划从五四渠进水口起,至高寺退水闸止,涉及城关镇北关、小北、后牌、新关、南关、土山、石碑和石桥镇汉阳、石桥2镇9个行政村。确定衬砌五四干渠8.956km;新建、改造维修干渠各类建筑物119座;配套衬砌斗渠28条21.94 km, 农渠129条26.79km;新建斗、农渠建筑物238座。具体建设内容为: 2.1 五四渠渠道工程

1、进水口至5#涵洞(桩号0-050-1+570)段中620m用砼衬砌,渠口宽4m,坡比1:1,深度1.5m,渠底采用U型断面,U型断面上口宽1.0m,R=0.71m。渠道两侧边壁采用C15砼预制块衬砌,预制块厚0.08m,长、宽均为0.49m。渠底采用C15砼现浇,渠顶采用厚0.1m、宽0.3m现浇C15砼封顶。沿渠每10m设三毡四油伸缩缝一道。具体见干渠断面图(1/2)。2、5#涵洞至9#涵洞(桩号1+570-2+170)段600m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涵管衬砌,涵管内径1.2m,沿渠每50m设检查段3m,检查段采用矩形渠道,渠道宽1.2m,深2.0m,沉砂池 低于砼涵管底0.5m,M7.5浆砌石渠结构,渠顶采用C20钢筋砼盖板。

3、能干退水闸至12#涵洞(桩号6+300-6+714)段414m处于居民密集、山洪频繁发生地段。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涵管衬砌,涵管内径1.0m。具体见干渠断面图(2/2)及干渠检查井设计图。4、12号涵洞至石桥电站尾水渠口(桩号6+714-13+600)段6886m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渠口宽3.6m,坡比1:1.25,深度1.4m,渠底采用U型断面,U型段口宽0.6m,R=0.56m。沿渠每10m设三毡四油伸缩缝一道。

5、石桥电站尾水渠口至谷峪涵洞(桩号13+600-14+930)段1330m位于石桥镇中心,居民密集,垃圾废料经常倒入渠道造成渠道淤塞,对该段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涵管衬砌,涵管内径1.0m,沿渠每50m设检查段3m。

6、谷峪涵洞至高寺退水闸(桩号14+930-15+276)段346m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渠口宽3.6m,深1.4m。

7、干渠在小水电公司门口分为主干渠和南关渠道,其中的880m在应急维修工程建设中已经衬砌,其余220m用M7.5浆砌石衬砌,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覆盖,结构与检查井相同。2.2 五四渠建筑物

工程规划维修、重建干渠渠系建筑物128座,其中: 1、改造原干渠1#进水闸,更换闸门、启闭机一套(5T),更换钢门一合,钢窗二合,内外墙抹面,外墙粉刷。

2、在干渠桩号0+450处新建1#退水冲砂闸,安装2T启闭机、钢闸门一套,引、退水1.0m涵管总长18m,砼闸墩、顶板。具体见退水冲砂闸设计图。

3改造原五四渠2#进水冲砂闸闸房:内外墙抹面,外墙粉刷,C20钢筋砼加固房顶。原闸房规格:高3m,宽3m,长6m半弧型。

4、在5#涵洞(即1#公路桥)出口建1#干渠节制闸,安装2T启闭机、闸板一套,采用C20钢筋砼闸墩、顶板,M7.5浆砌石基础。重建3#斗门。

5、原干渠15#斗门(在原小水电公司门口)控制面积位于礼县西车站后面,因城市扩建农田全部占用,本次设计将不考虑配套工程。

6、在能干退水渠上新建11#斗门。

7、重建能干村过路桥(中心桩号6+450),浆砌石桥墩,1.0m涵管桥体,桥长12米。

8、在第三人民医院旁边(桩号6+984)重建12#斗门。

9、在土山加油站(桩号7+998)对面重建5#退水闸冲砂闸,安装2T闸板、启闭机一套,C20钢筋砼顶板、闸墩,M7.5浆砌石基础。在退水渠上新建13#斗门。

10、在黄金冶炼厂侧(2#渡槽出口,桩号8+380)处建14#斗门。

11、在石碑砖厂以上(桩号8+720处)建15#斗门。

12、在3#渡槽(原亚麻厂门口、桩号9+173)新建16#斗门。

13、在石碑17#涵洞进口(桩号9+515处)重建6#退水冲砂闸,安装2T闸板、启闭机一套,C20钢筋砼顶板、闸墩,M7.5浆砌石基础。安退水涵管15m。

14、在石碑上庄头(桩号9+581处)建17#斗门,在干渠上建4#节制闸。

15、在石碑村中心(桩号9+721处)新建18#斗门。

16、在石碑村下游(桩号10+503处)重建19#斗门。

17、在北嘴上游的20#涵洞出口(桩号10+683处)重建20#斗门。

18、在北嘴下游(桩号11+440处)重建21#斗门。

19、在汉阳四组村中心(桩号11+848处)重建22#斗门。20、在汉阳26#涵洞出口(桩号12+260处)重建23#斗门。

21、在汉阳26#涵洞出口(桩号12+543处)重建24#斗门。

22、在石桥大水渠上(桩号13+108处)重建25#斗门。

23、在5#渡槽上(桩号13+452处)新建26#斗门,加固5#渡槽基础。

24、在石桥水泥厂侧(桩号13+932处)重建27#斗门。

25、重新修建在五四渠道上的谷峪公路桥涵,桥涵长16m。

26、在石桥工商所旁(桩号14+853处)建28#斗门,在干 渠上新建5#节制闸。

27、改建谷峪涵洞,涵洞设计为:M7.5浆砌石,深1.4m,宽1.2m,洞顶采用C20钢筋砼现浇,厚20cm,钢筋主筋采用φ16锰钢,付筋采用φ8圆钢。具体见桥涵断面图。

28、重建高寺公路桥,公路桥宽16m。

29、重建高寺7#退水冲砂闸

30、高寺退水闸以上有涵洞33座,计划改造维修20座,拆除重建13座;有公路桥9座,计划改造维修7座,重建2座;有过路桥26座,计划改造维修18座,改建8座,以上工程设计具体见桥涵断面设计图。有渡槽5座,全部进行维修改造;有干渠跌水1座进行维修改造。2.3 斗渠、农渠

以下工程规划设计中,斗渠编号和斗门编号相对应。工程规划衬砌斗渠28条21.94km,农渠139条26.79km。其中: 1、1#斗门配套农渠200m,用U型混凝土预制件衬砌,口宽0.5m,渠深0.5m。2、2#斗门配套斗渠60m,农渠2条共180m。用U型混凝土预制件衬砌。3、3#、4#斗门共配套斗渠360m。4、5#斗门配套斗渠90m,由于在后牌村中央,用内径30cm涵管衬砌。5、6#斗渠从公路下穿过,用内径30cm涵管衬砌20m,U型 混凝土预制件衬砌80m。6、7#斗渠在南关渠道上,与西山排洪渠汇合,利用排水渠引水灌溉,仅进行淤积清理。7、8-10#斗渠在南关渠道上,共长1300m,用U型混凝土预制件衬砌。8、11#斗渠在4#(能干)退水渠上,东西走向,全长375m。其中前段160m在田间道路下,用内径40cm涵管衬砌,后段215m段用深50cm,宽60cm矩形混凝土衬砌,厚度为15cm;在斗渠上南北走向配套农渠5条,每条530m,用U型预制构件衬砌。9、12#斗渠入口在第三人民医院后面,穿过公路后转为东西走向,全长780m,用混凝土衬砌,矩形断面,深50cm,宽60cm,衬砌好厚度15cm;沿斗渠南北走向配套农渠 8条,每条400m,公3200m。10、13#斗渠在土山加油站对面的5#退水渠上。斗渠为三岔结构,共长260m,为了不与果品厂废水汇合,北南走向段80m用φ60涵管衬砌,西东走向、东西走向平行于干渠段180m用U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沿斗渠配套北南向农渠4条共450m,用U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1、14#斗渠引水口在黄金冶炼厂上侧,3个分岔段共长365m,沿斗渠北南向配套农渠4条公1520m。斗渠、农渠全部用U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2、15#斗渠穿过公路布设,共长120m,沿渠配套农渠4 条共520m,全部用U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3、16#斗渠取水口建在原亚麻厂门口的3#渡槽上,斗渠共长400m,配套西东向、东西向各2条农渠共400m。斗渠、农渠全部用U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

14、石碑退水冲砂渠与大沟山洪渠汇合,不便于进行配套衬砌,利用天然渠道引水,在天然退水渠上建农渠引水口5座,衬砌西东向农渠3条、东西向农渠2条,共长1120m。15、17#斗渠取水口在石碑上村头,穿过公路沿公路延伸65m后转为北南走向,斗渠全长600m,配套农渠2条共500m。斗渠、农渠全部用U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6、18#斗渠穿过石碑村和公路,沿公路延伸50m后转为北南向,全长800m,沿渠配套西东向、东西向农渠各2条共900m。斗渠、农渠全部用U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衬砌。17、19#斗渠位于石碑下村口,从19#斗门引水后分为两条,沿公路西东方向转北南方向一条1320m,配套西东向、东西向各2条农渠共520m;北南走向一条1120m,配套西东向、东西向各2条农渠共460m,6条农渠共980m。18、20#斗渠从20#斗门引水后分为斗渠3条,东侧一条为汉阳村北嘴组灌溉引水;沿田间便道北南走向一条、沿公路转北南向一条为汉阳农场引水渠道,三条共长3300m,在三条斗渠上配套农渠14条,共1500m。19、21#斗渠在北嘴组下游,全长1100m,沿渠配置配套西 东向、东西向农渠各4条,8条共1200m。20、22#斗渠从汉阳四组的22#斗门引水,穿过村庄、公路后顺田间道路布设,全长1100m,配套农渠6条共1200m。21、23#斗渠在汉阳境内,共长1100m,配套西东向、东西向各4条农渠,共1200m。22、24#斗渠 长1100m。沿渠配套西东向、东西向农渠各6条,共900m。23、25#斗渠在石桥大水渠上,过公路后分为2条,东侧一条长800m,配套西东向、东西向农渠各3条,西侧一条长1100m,配套西东向农渠8条,共2600m。24、26#斗渠取水口在石桥5#渡槽上,长1100m,配套东西向农渠4条、西东向农渠1条。共1200m。25、27#斗渠从水泥厂背后引水,沿水泥厂、石桥商场侧布设,长1000m,配套西东向农渠2条320m。26、28#斗渠从石桥工商所后引水,并在五四渠渠梁上向谷峪河延伸引谷峪河水作为补充水源,过石桥镇后分为西东向和北南向东西向3条,共长1400m,沿渠配套农渠4条,共1100m。

27、石桥村部分农田在石桥镇改建后已无法引用五四渠水量,计划在石桥村建机井一座,配套斗渠600m,农渠3条300m。2.4 斗渠、农渠建筑物

工程规划新建斗农渠分水口138座,斗农渠过路桥、涵洞79座,斗渠跌水23座,河道进水口1处。其中: 1、2#斗渠为双岔结构,在斗门后建斗渠分水口一座。

2、在4#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2座。

3、在5#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3座。

4、在7-10#斗渠上各建直跌式斗渠跌水1座(共4座),在7#斗渠上建农桥3座。

5、在11#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5座,农桥4座。

6、在12#斗渠上建直跌式斗渠跌水1座,农渠分水口7座,农桥8座。

7、在13#斗渠上建斗渠分水口2座,农渠分水口4座。8、14#斗渠为北南向、西东向、东西向三岔结构,在14#斗门后建陡坡式跌水1座,斗渠分水口2座,农渠分水口4座。

9、在15#斗渠上建直跌式跌水3座,斗渠分水口4座。

10、在16#斗渠取水口后面建直跌式跌水1座,建农渠分水口4座。

10、在石碑退水冲砂渠上建农渠引水口5座,引水小涵洞5座。

11、在17#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2座,农桥6座。

12、在18#斗渠上建农桥5座,农渠分水口4座。

13、在19#斗渠上建直跌式跌水5座,斗渠分水口1座,农桥5座,农渠分水口8座。

14、在20#斗渠上建斗渠分水口2座,直跌式跌水2座,农渠分水口14座,农桥4座。

15、在21#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8个,陡坡式跌水8座。农桥6座。

16、在22#斗门后建陡坡式跌水一座,在22#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6座,农桥6座。

17、在23#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8座,农桥4座。

18、在24#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12座,农桥6座。

19、在25#斗渠上建直跌式跌水1座,斗渠分水口1座,农渠分水口12座,农桥8座。

20、在26#斗渠建直跌式跌水1座,农渠分水口5座,农桥4座。

21、在27#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2座,农桥4座

22、在28#斗渠上建斗渠分水口2座,河道引水口1座,引用谷峪河河道水(谷峪涵洞进口),农渠分水口4座。

28、在石桥村井灌斗渠上建农渠分水口3座,农渠6座。

29、在农渠上每50米设毛渠取水口一座。

方案完成后,礼县财政局、水利局以礼财发[2009] 213号《关于上报礼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苗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报告》上报礼县人民政府,县政府以礼政复[2010]4号文批复如下:

同意在工程建设中增加五四干渠部分建设内容后在我县城关镇杨磨、后排、小北、北关、土山、南关、新关、石碑等村及石桥镇的汉阳、石桥、高寺等2镇10村实施。主要建设内容: 衬砌五四干渠8.956km;新建、改造维修干渠各类建筑物119座;配套衬砌斗渠28条21.94 km, 农渠129条26.79km;新建斗、农渠建筑物238座。3 设计文件质量管理

设计院对设计文件质量实行二级管理,即科室管理和院部管理。

院部管理重点是对项目的总体方案,技术规范执行,投资分析进一步论证、研究,安排协调院内各专业科室之间的配合,并批准质量合格的产品出室出院。

科室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即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本项目从资料收集,规划方案设计图纸,概算编制,报告汇总,设计文件等出院全过程,统一安排项目组成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科室主任及主任工程师随时跟踪掌握项目设计的全过程,负责项目设计的外部环境,对项目组提出的方案、设计、概算、报告进行认真研究、论证,检查技术规范的执行和使用,校审所有设计文件。4 设计为工程建设服务

以设计要为国家负责,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宗旨,本设计自始至终贯彻执行以下几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及法律,精心设计。2)设计方案力求先进实用,经济,讲究建筑与自然环境相 协调。

3)设计要便于施工,便于运行,便于维护。4)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

5)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服务工作。由室主任工程师任设计代组长,并派驻有关专业人员任设计代表,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并按规定的程序及时提交设计变更通知。5 经验与建议

通过苗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关系着灌区群众及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认真听取各部门意见,协调好各个部门间的利益,设计方案才能完善、合理,水利工程才能发挥好的效益。二是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着建设、施工、管理、运行方面丰富的经验;对工程建设有着深刻的认识,认真听取他们对设计的建议、将使设计更加合理。三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层出不穷,设计人员及时掌握并宣传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有利于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建议工程竣工后,管理部门在工程运行中,就设计方面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设计院,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提高设计水平。在工程运行当中管理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严格制定工程运行方式,确保引水安全,延长工程 使用寿命。

2)工程运行期间管理单位对每座建筑物要应定期维修,尽可能避免人为破坏。

3)加强渠道和建筑物安全监测,保证安全运行。苗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符合设计要求。6 工程设计大事记。

2009年6月

设计人员赴礼县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2009年7月 完成了《礼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方案》,2009年10月 初设计人员赴苗河灌区进行实地勘察。2009年11月 完成了《礼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苗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2010年4月19日 设计院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7附件:《礼县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苗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设计图集》

第五篇:小农水建设方案

第一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调兵山市(县级市)是在铁法煤田建设初具规模的基础上,于1982年9月建立起来的新兴煤炭工业城市。它地处辽河平原北部,距铁岭市区35公里,西距沈阳市法库县5公里,位于铁岭、法库两县之间,地理位置在东经120°21′31″-123°41′52″、北纬42°20′31″-42°33′19″,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煤炭资源丰富。区域面积263平方公里,南北长23.7公里,东西宽20.6公里。

全市耕地面积19.1万亩,其中:中低产田10万亩。项目区所在地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位于调兵山市区东南,该村有户数713户,人口2100人,土地面积6500亩,耕地面积5800亩,水田3000亩。

1.1.2 水文气象

1、水文:本地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积温2977—3300℃,年平均温度6.7℃,年平均降雨量619.5毫米,日照超过2600小时,无霜期150天,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根据季节分配为:冬季23.7毫米,春季为91.5毫米,夏季为388.4毫米,秋季为115.9毫米。在月分配上以7月份降水量为最多,平均值为176.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8.9%。生长季节(4-9月份)降水总量为543.2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8.9%。

2、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6.7℃,相对湿度62%。7月气温为最高 月份,平均气温为23.8℃;1月份气温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8.3℃,气温年较差为37.1℃。无霜期为160天左右,初霜9月30日,终霜5月2日,封冻层厚度为1.2米左右。

3、日照、光辐射及蒸发量:多年平均日照为2,787.6小时,年较差649.1小时,生长季节(4-9)日照为1,511.3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54.2%,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光辐射多年平均值为136千卡每平方厘米。陆面蒸发量为455毫米,水面蒸发量1,915毫米。

4、季风:我是大风日较多,6级以上年平均出现67.8次,8级以上平均出现37.8次,其中以春季西南大风居多。

1.1.3 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为丘陵地区,土壤属棕土壤。调兵山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有绵亘起伏的喇嘛山脉贯穿南北,南部有孤山子等山地和丘陵,形成了西高、东低的低山~兵陵~平原的地貌类型,大致分为西部石质低山丘陵和东部土质平原区。根据1983年铁法市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市土壤分4个土类、16个土属、31个土种。其中:以棕壤土类为主,面积为189,15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8.7%,分布在中南部的平原地区;次之为草旬土类,面积为117,76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6.6%,分布在西部山区谷地和东部冲积平原地区;沼泽土和水稻土类面积为15,274亩,分布在王河沿岸的低洼易涝地区,PH值为6.5~7.5,呈微碱性反应。全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97%,含氮量为0.128%,速效磷7.76ppm。

1.1.4自然灾害 1980年以来,调兵山市遭受较大洪涝灾害两次,分别是1985年和1994年,项目区所在地受洪涝灾害影响小;调兵山市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1990年以来旱灾发生频繁,项目区受干旱影响大,农业生产损失较重。

1.2 社会经济状况 1.2.1人口、劳力

调兵山市现有3个镇,2个街道,辖8个工人居住区,34个行政村。现有人口25万人,其中城镇和非农人口18.9万人,占75.6%,非农业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人口6.1万人,占24.4%,农村劳动力1.7万人,农业劳动力0.9万人。

1.2.2 土地利用现状

调兵山市区域总面积39.3万亩,其中耕地19.1万亩,占50.7%,有林地及果树5.8万亩,占14.8%,牧草地1.5万亩,占4.3%,城镇村及工矿、交通用地8.5万亩,占21.5%,水域面积21.万亩,占5.3%,未利用地1.35万亩,占3.4%。

1.2.3 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的老水田属于90年代开发建设的水田灌区,灌溉设施落后。水田灌溉以一家一户的小井为单位,提水效率低下仅为70﹪,项目区老水田输水渠道均为土渠,灌溉水跑冒滴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为65﹪,渠系水利用率低,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电力,造成单位成本非常高。

1.2.4 地方经济与农民收入 全市2007年经济指标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亿元,其中第产业增加值2.4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01亿元,工业增加值5.8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9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890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601元;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36万亩,粮食作物产量8.15万吨。

1.2.5农业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农业科技力量较为雄厚,项目区所在乡镇现有初级以上农业科技人员15人,其中农业9人,畜牧业4人,其他2人。成立了以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为中心的镇村两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共有农业技术服务站点 3处。

调兵山市水利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水利局成立了规划设计室,现有工程师10名,助工3名。近几年,为农业开发部门进行了大量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节水灌溉的技术服务上,基本形成了以水利站为中心的镇村两级水利服务网,水利局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培训班,对镇村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等先进水利技术。

1.3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1.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所在地现有机电井65眼,排水站5处,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境内属辽河水系的王河、新开河,防洪设计标准达20年一遇,防洪有保障。

1.3.2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农业机械水平较高,现有农业机械设施15台,水稻牧草收割机2台,打捆机3台,可以满足水稻收割的需要。

1.3.3 交通与电力

境内有沈环线公路通过,铁煤集团的企业铁路线贯穿南北,交通十分方便,东北电网供电,电力资源充裕。第二章

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2.1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调兵山东南的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该村总人口0.21万人,农业劳动力0.07万人,总耕地面积0.58万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266万公斤,其中水稻产量为360万公斤。

项目区原有水田灌溉为井渠结合灌区,今年该村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净化的中水作为水田灌溉水源,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7万吨,分配给水田用水量日供水可达到0.7万吨,灌溉水保证率可达到90%,可完全满足灌溉需要。项目区的渠系工程由11条支渠、1条排水干沟组成。支渠总长10.2公里,排水干沟总长2公里,渠系内现有配套建筑物14座。灌区的绝大部分渠系工程及建筑物均为临时工程,工程标准低、质量差,工程不配套,整个渠系工程均为土渠。为此实施混凝土防渗衬砌十分必要。

2.2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2.2.1.干支渠淤积渗漏严重,输水困难。

项目区的灌溉渠系工程经过多年运行,干支渠渠道的淤积情况较为严重,造成整个渠系输水能力降低,同时由于95%以上的干支渠没有采取任何防渗工程措施,渗漏水现象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造成用水定额偏高,水资源浪费严重。

2.2.2灌区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不配套,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目前渠系骨干建筑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渠系工程建筑物破坏严重。由于绝大部分建筑物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民兵在会战时建设的,标 6 准底,质量差,加之二十多年的运行,其完好率目前仅为50%左右。

2、工程不配套。由于项目区多年来以各乡镇村屯自己开发为主,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工程建筑物不配套,造成灌排不畅,调配水困难,水量浪费严重。

2.3项目区现行工程管理体制

调兵山市2009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计划改造水田灌溉面积0.3万亩,位于调兵山东南的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改造前为井渠结合灌区。由于目前我市农村实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均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项目区内每个农户水田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为便于灌区改造后的运行管理和维护,项目建后管理适宜采用农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以地块为单元,由项目所在村委会组织农户实行联户对渠道、水源井等灌溉设施进行统一管理、维护,从而达到工程设施长效运行,保证工程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2.3.1具体管护模式:

在项目实施后,由项目所在村委会组成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成员3~5名,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实行联户或单户管护灌溉设施。在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以项目区地块为单元,实行联户或单户管理。水利部门实行行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2.3.2项目管护责任

调兵山市水田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实施建成后,将本着“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推行由村委会具体组织,实行联户或单户管理的方式管理。及时明确产权,办理固定 7 资产交接手续,建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项目管护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实行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2.4 工程供水水源状况

项目区水资源总量7304万立方米,地表水4484万立方米,地下水2820万立方米,可供水量4514万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2256万立方米,地表水2558万立方米。项目区为第四纪地质层覆盖,其岩性多为石英岩,长石次之,地层厚度多在8-35米之间,从上到下一般为粘土、砂土、细砂、中砂及部分砂砾层,地下水埋深在7-15米之间,为第四纪潜水,渗透系数6-29米/日,地下水为河流及降水补给,地下水水质较好,没有污染。

工程供水水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水田灌溉水源,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7万吨,分配给水田用水量日供水可达到1.7万吨。水田泡田定额每亩80立方米核算,3000亩水田泡田期间用水量为24万立方米,泡田期间可供水量(按15天计算)为25.5万立方米,供水量大于泡田期需水量,同时该项目原有小井16眼,也可作为补充灌溉水源,故工程供水水源可完全满足灌溉需要。

工程水源水质也满足灌溉需要。经检测,该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局199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C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满足水田灌溉用水要求。

第三章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

3.1建设范围、布局 3.1.1建设范围

2009调兵山市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落实在调兵山东南的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工程建设范围为占地面积0.3万亩,水田地块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1150米。

3.1.2建设布局

水源布置:为充分利用当地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水源,规划建设取水涵闸1座,闸门为木板闸门。

灌溉渠系布置:根据本次改造项目的规模、面积,渠系共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属于小型灌区。故本次规划设计渠系布置形式采用斗、农渠两级固定渠道布置。

斗渠道随地势布置,共2条长2.7公里,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块南侧。比降采用自然比降为3‰,采用半填半挖渠道。斗渠与农渠交汇处设斗门20座。

农渠为直接向格田输放水的田间末级渠道,垂直于斗渠布置,间距为100米,双向输水。农渠共计布设18条,长7.2公里。农渠上每间隔50米设防水斗门1座,共计288个。

为方便机耕作业,需在田间布设作业路,作业路与斗渠交叉处设置过路桥涵20座。

田间工程布置:田间工程采用格田形式,格田长度为60米,宽度 9 为50米,格田面积控制在4.5亩左右,以利于田间管理和农业生产。

排水系统布置:由于项目区属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田间排水农沟采取与农渠相间布设,农沟间距为100米,排水支沟利用原有路边沟汇流到自然排水沟道。

3.2 建设标准、规模

田间渠系及配套桥涵设施等主体工程按10年使用年限标准设计,执行现行国家标准。渠道设计标准10年,过水涵按10年设计标准。

投资300.21万元,改造水田0.3万亩,实现节水灌溉,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3建设内容、工程量

3.3.1建设内容:项目需建设取水涵闸1座,修建混凝土防渗斗渠2条2.7公里,农渠18条7.2公里,建设4米宽过路桥涵20座,修放水斗门308个。

3.3.2工程量:项目改造计划动用土方119350立米,其中,开挖土方23241,回填土方10324立米,土地平整土方53550立米,排水沟道清淤22500立方米,作业路整修土方9735立方米,碎石2201立米,建筑沙3726立米,混凝土2652立米,混凝土管直径500毫米60节、直径300毫米308节,木材(模板及伸缩缝)129立米,钢材1.66吨。

3.4工程设计 3.4.1设计依据

该项目区属老水田区,田间输水均为土渠,布置现状不符合工程规划原则,需重新布设灌溉渠系。水源井设计标准10年,渠道设计标准 10 10年,过水涵、按10年设计标准。工程设计依据采用国家现行规范:

1、<最新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社)

2、<水工建筑物>(中国水利水电出社)

3、<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大连市水利科学技术情报站、庄河县水利规划队)

4、<农田水利学>(第二版、水利电力出版社)3.4.2 渠道的布置原则

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便于自流控制较大的灌溉面积,其他各级渠道应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高地带。力求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渠线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农渠的布置要满足机耕要求,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间距要利于机耕要求。

渠系布置与土地利用(如耕作区、林带、道路规划)密切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农业生产、工程施工和耕作运输。

3.4.3渠道断面设计

3.4.3.1设计流量推求,(参见《农田水利学》P104)(1)、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设计灌水模数(即灌水率)推求:以泡田期为例,水稻泡田定额100 m3/亩,泡田期灌水时间T取12天。设计灌水模数q设

q设=ai*mi/8.64T=1×100/8.64×15=0.8m3/s万亩。斗渠的田间净流量为:Q斗田净=0.3×0.8=0.24m3/s 农渠的田间净流量为:Q农田净=0.24/27=0.01 m3/s 取田间水利用系数nf=0.95,则农渠的净流量为

Q农净=0.01/0.95=0.014m3/s 灌区土壤属中粘壤土,从表4—1中可查出相应的土壤透水性参数:A=1.9,m=0.4。据此可计算农渠每公里输水损失系数:Ó=1.9/100×0.0140.4=1.9/100×0.18=0.11 农渠的毛流量或设计流量为: Q农毛=Q农净(1+Ó农L农)

=0.014×(1+0.11×0.3)=0.015 m3/s(2)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因斗渠内同时工作的农渠有18条,所以斗渠的净流量等于18条农渠的毛流量之和。

Q斗净=18×0.015=0.36 m3/s 斗渠的工作L斗=1.35公里 斗渠的每公里输水损失的系数为:

Q斗=A/100Qm斗净=1.9/100×0.360.4=1.9/100×0.66=0.013 则斗渠的毛流量或设计流量为:

Q斗毛=Q斗净(1+Ó斗L斗)=0.36×(1+0.044×1.35)=0.37m3/s 3.4.3.2断面设计

斗渠需要清淤、整形、衬砌2700米,其水力计算按《水力学》明渠均匀流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Q=ACRIm

=A/100Q农农净

A=(b+mh)h

χ=b+2hR=A/X 1m C=(1/n)R1/6 式中:

Q——流量(m3/s);

C——谢才系数(m1/2/s);

A——过水断面面积(m2);

b——渠道底宽(m);

m——边坡系数,m=1;

h——水深(m);

χ——湿周(m);

R——水力半径(m);

i——渠道比降,i=3/1000;

n——渠道糙率,n=0.017;

经计算:斗渠选择断面尺寸为: 底宽0.4米,深0.6米,边坡为1:1。渠道比降3/1000,过流能力为0.56米3/秒,满足灌溉要求。

渠道衬砌为砼衬砌,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0cm,下设砂石垫层10cm,每间隔1.5m设1道伸缩缝,伸缩缝为2cm厚木板。

农渠设计需要清淤、整形、衬砌18条,共7200米,修建防水斗门308座。其水力计算按《水力学》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同上。

经计算:农渠选择断面尺寸为: 底宽0.3米,深0.4米,边坡为1:1。渠道比降1/1000,过流能力为0.18米3/秒,满足灌溉要求。

渠道衬砌为砼衬砌,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0cm,下设砂石垫层10cm,每间隔1.5m设1道伸缩缝,伸缩缝为2cm厚木板。

3.4.4过路涵设计

为满足项目区交通要求,修建过路涵20座,按《水力学》计算,涵管过流按最大过流,按有压流公式计算涵管管径。其计算公式为:

Q=μcω

2gZ

式中:Q——涵管过流流量(m3/s);

μc——流量系数;

ω——涵管断面面积(m2);

Ζ——上下游水位差(m);

通过计算选择涵管管径为D500亳米,长6米(3节管)。选择断面满足过水要求。

设计结构参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典型设计》,过路涵设计尺寸见过路涵设计图。

3.4.5 进水口进水闸设计 3.4.5.1总体布置

灌溉进水闸全长21.5m,闸门高1.2m,闸底板高程为78.00m,由进口段、闸室及消力池三部分组成。

1、进口段

进口段包括铺盖、边墙。

上游铺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0.4m,铺盖长一般采用上、下游最大水位差的3~5倍,铺盖长取9m,顺水流方向底板宽度4m~1.5m渐变。

边墙为砌石挡土墙,顶宽为0.4m,顶高程为80.90m~78.50m 14 渐变。

2、闸室段

底板兼有防渗作用,底板长取6m。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0.7m,宽2.7m,两边下设齿墙,齿墙深1.5m。闸门距闸底板上游侧2.43m,闸门高1.5m,宽1.7m。采用插入式木闸门,闸门净宽1.5m,单孔闸门。

3、消力池

消能采用消力池,池深0.5m,池长6.5m,消力池底板厚0.5m。消力池段翼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底板连成一体。

3.4.5.2进水闸过流能力验算

进水闸为平底宽顶堰,非淹没出流。过堰流量按非淹没出流的 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Q=εmB2gH03/2`

式中:Q—流量,m3/s;

B—溢流堰净宽,B=1.5m;

ε—侧面收缩系数,计算得0.95; m—流量系数,p=0,m=0.385;

H0—包括行近流速的堰上水头,H0≈H=1.4m。Qmax=0.95×0.385×1.5×4.427×1.43/2=4.02 m3/s 即进水闸最大过流量为4.02 m3/s,满足灌溉要求。

第四章

工程管理

4.1 组织机构

为加强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将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在调兵山市项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调兵山市水利局具体组织实施,在项目区成立项目乡镇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协调具体实施工作。

4.2 建设管理、运行维护

执行上级制定的开发计划,认真安排任务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组织项目实施,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制度,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项目计划确定后,调兵山市水利局为项目法人,并成立工程建设总指挥,由调兵山主管农业副市长担任。指挥部成员有:调兵山市水利局、财政局、兀术街街道等单位。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实行施工招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和施工合同等四制。改造项目由工程指挥部负责实施,各单位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要求质量,严格验收,使改造工程达到标准高、效益好、形象美、质量精。

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产权,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健全管护制度,落实项目管护责任,积极探索农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使得项目走上经营式开发、滚动式发展的路子,更好地发挥国家投资的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责、权、利”明晰的灌区管理体制,具体管护模式:在项目实施后,由项目 16 所在村委会组成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成员3~5名,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实行联户或单户管护灌溉设施。在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以项目区地块为单元,实行联户或单户管理。水利部门实行行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第五章

工程预算及筹资方案

5.1工程费用预算 5.1.1主要工程量

项目动用土方119350立米,其中,开挖土方23241,回填土方10324立米,土地平整土方53550立米,排水沟道清淤22500立方米,作业路整修土方9735立方米,砂石垫层3726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652立方米,模板3113平方米,伸缩缝1566平方米,砼管368节。

5.1.2人工及主要材料量

人工8278工日。水泥796吨,河石2201立方米,粗砂3726立方米,木材129立方米。

5.1.3工程总预算投资

工程总投资300.2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65万元,临时工程8.42万元,独立费用26.79万元。

5.1.4工程预算编制依据

5.1.4.1根据辽宁省辽发改发[2005]1114号文件《辽宁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5.1.4.2定额采用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辽宁省水利厅文件辽发改发[2007]71号文件颁发的《辽宁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个别单价参考有关预算定额分析,设备安装费采用设备费用15%。

5.1.4.3根据《辽宁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制定人工预算单价,引水工程及河道工程,人工预算单价为技工35.02元/工日,机上人工35.02元/工日,普工19.93元/工日。

5.1.4.4材料预算单价:为控制由于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上涨而影响工程投资的合理性,采用主要材料限价进入工程单价的办法。材料预算单价低于或等于材料限价时,按材料限价进入工程单价;材料预算体格高于限价时,按材料限价进入工程单价,超过限价部分列入相应单价之中。主要材料价格和运费价格以当地市场价格计算,加计2%的采购及保管费。

5.1.4.5取费标准

1、其它直接费:建筑工程按基本直接费5.3%计取(其中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为3%、夜间施工增加费为0.5%、小型设施摊销费0.8%、其他1.0%)。

2、间接费:

(1)土方开工程按直接费的5%计取;

(2)石方工程按直接费的7%计取;

(3)砌石工程按直接费的5%计取;(4)模板工程按直接费的8%计取;(5)混凝土工程按直接费的6%计取;(6)钢筋加工安装工程按直接费的4.5%计取;

3、计划利润

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两项之和的7%计取;

4、材料限价价差

材料限价价差=(材料预算价格-材料限价)×额材料用量。

5、税金 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材料限价价差)×3.22%。

6、建设管理费为0.5%。

5.4.6工程勘测设计费执行计价格[2002]10号文件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取。

5.1.4.6 工程预算表

表1:

2009年调兵山市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总预算表 表2:

永久工程预算表 表3:

建筑工程预算表 表4:

施工临时工程预算表 表5:

独立费用预算表 表6:

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 表7:

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表8: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计算表 表9:

次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表 表10: 主要材料及劳动力表 5.2筹资方案

工程建设资金本着国家补助和地方自筹相结合的筹集原则筹集资金。根据工程预算,工程计划投资300.2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渠道混凝土衬砌工程,地方自筹资金150.21万元主要用于取水口修建和土方工程。

第六章

预期效益

6.1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发挥明显的经济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项目的实施平均每亩水田将比改造前增产水稻140公斤,年可增产粮食42万公斤。按照近几年水稻每公斤1.8元预算,平均每亩水田增加收入252元,项目区0.3万亩水田年可增加农民收入75.6万元。通过净态分析4年内可收回全部投资。

项目可改善灌溉面积0.3万亩,项目的实施可使施荒地村222户870人受益,人均可增加纯收入869元。

6.2 社会效益

项目的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项目区通过渠系改造,使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种植结构得到调整,同时可以节水节电节能,节约部分农村劳力,保持社会安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6.3 生态环境效益

项目还具有生态效益,通过渠道节水改造,在农业灌溉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可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有利于改变和保护当地局部生态环境。据预测,项目改造后,渠系水利用率可由原来65﹪提高到85﹪,年可节水90万立方米。项目实施后,渠道将规整成线,建筑物美观实用,漏水,浸蚀农田,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同时,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减轻了土地板结、盐碱化的程度。

下载小农水项目现场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农水项目现场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农水重点县 、现代农业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

    **市小农水重点县 、现代农业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汇报 **市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辖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55个村,940个村民小组,10.89万个农户,总人口48.68万人......

    小农水可行性申请报告(定稿)

    武 汉 市 xxxx xxx小农水整体推进试点项目 可行性实施方案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年1号)文件精神,中......

    小农水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贵州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 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工程特性表 目录 第一章项目提要 1.1项目背景 简要说明项目实施背景和有关法规、政策、文件等方面......

    小农水实施方案(五篇范文)

    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1年度工程实施方案一、 综合说明 1.项目背景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

    小农水重点县管护制度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管护 制 度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制度, 管护, 项目 第一条 指导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是国家扶持农业的重点项目,对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

    07小农水可研报告

    河东区2007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全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情况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河东区位于沂沭河之间,辖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农村人口46.8万......

    小农水汇报材料(精选五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我公司于2011年11月4日中标湖南省醴陵市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为实现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同时便于科学地管理和施工,我们将......

    元坝区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元坝区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2年3月9日)同志们: 今年我区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攻坚迎检阶段,由于建设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以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