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

时间:2019-05-15 02:2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

第一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发布文号】安监总厅统计〔2015〕64号 【发布日期】2015-07-13 【生效日期】2015-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安监总厅统计〔2015〕64号

总局和煤矿安监局机关各司局、应急指挥中心: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5年第8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2015年7月13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

国务院授权或委托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工作适用本程序。

一、事故调查准备

(一)信息接报及处置。

1.办公厅(总值班室)接到特别重大事故信息报告后,立即报告办公厅负责人;按照响应程序通知相关司局及应急指挥中心做好赴现场准备工作。

办公厅(总值班室)负责起草《安全监管总局值班信息》,经总局领导审签后,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公安部、监察部、全国总工会、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及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工作组赶赴现场。

2.办公厅(总值班室)根据总局领导指示,组织、联系赴事故现场有关事宜;通知相关司局、应急指挥中心和相关技术支持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工作组,由总局领导率队赴事故现场。如需专家参与,由相关业务司局、应急指挥中心提出邀请专家名单并负责通知专家赶赴现场。

(三)提出立案调查建议。

3.工作组根据事故情况,初步确定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提出立案调查建议和事故调查组组成建议。办公厅起草建议国务院成立事故调查组立案调查的请示,附事故调查组建议名单,经总局主要领导审签后上报国务院。

二、事故调查和结案

(四)成立事故调查组。

4.国务院批复同意后,召开事故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成立,部署事故调查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包括工作纪律)。同时,研究制定事故调查工作方案。5.事故调查有关新闻发布和报道工作,由事故调查组组长直接负责;相关业务司局或事故调查组综合组负责草拟新闻通稿,报事故调查组组长审核后由人事司(宣教办)组织发布。

(五)开展事故调查。

6.事故调查组可设技术组、应急评估组、管理组、责任追究组和综合组。

技术组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技术方面的间接原因(技术组内可设专家组);应急评估组负责对事故发生单位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可与技术组或管理组合并工作);管理组负责事故管理方面的原因调查和对相关单位(人员)的初步责任认定,提出责任追究建议;责任追究组负责事故责任追究工作,提出事故责任追究意见,报事故调查组审议;综合组负责事故调查工作的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和资料证据管理等工作,负责起草事故调查报告。

7.召开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事故调查报告并经事故调查组成员签字确认。相关业务司局起草请示,以总局文件向国务院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六)结案。

8.国务院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后,事故调查结案。相关业务司局负责起草结案通知,并公布事故调查报告。结案通知中要对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结案一年后开展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的要求。结案通知以总局文件发至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抄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抄送参加事故调查的有关单位;总局内部送有关司局。

9.相关业务司局负责起草事故调查报告有关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的督办通知书,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名义,分别通知有关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事故发生单位,同时抄报国务院,并具体负责跟踪督办工作。

三、评估和归档

(七)评估。

10.国务院批复结案之日起近一年时,统计司负责及时起草文件,请示国务院成立事故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组。

11.评估组由安全监管总局和参加事故调查的有关部门派人组成。评估组要在评估组成立60日内向国务院提交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包括:责任追究落实情况、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结论。

评估组具体工作由统计司会同相关业务司局和应急指挥中心组织。

(八)归档。

12.统计司会同相关业务司局和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事故调查处理资料归档工作。

四、国务院授权或委托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参照本程序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一〔2011〕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海油安办各分部,有关中央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精神,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落实。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 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做好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以下简称标准化)评审工作,加强对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和评审人员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评审组织单位管理

(一)评审组织单位是指由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负责标准化评审组织工作的单位。

(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非煤矿山一级标准化和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非煤矿山(不含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

(三)评审组织单位应填写《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登记表》(见附表1)。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经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后,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四)评审组织单位应当制定标准化评审组织工作和服务规则,自觉接受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认真做好评审组织工作。

(五)评审组织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一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应当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管理的社团组织;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应当为安全监管部门管理的社团组织、直属事业单位或非煤矿山技术支撑机构。

2.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办公设施,具有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

3.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评审组织程序文件、评审单位管理流程、评审档案管理制度等。

4.设有专职工作人员,具备承担评审组织工作的能力。

(六)评审组织单位职责:

1.负责标准化评审申请受理、组织评审单位进行评审、向安全监管部门提交评审材料、颁发标准化证书和牌匾等工作。

2.经安全监管部门授权,做好评审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对评审单位的现场评审工作进行抽查,发现抽查结果不合格的,应向相应安全监管部门书面提出暂停评审单位评审工作的建议;对两次抽查结果不合格的,提出取消评审单位评审资格的建议。

3.经安全监管部门授权,对取得标准化证书的非煤矿山进行现场抽查,并将抽查情况报告相应安全监管部门。对不符合要求的,向安全监管部门书面提出撤销其标准化等级的建议。

4.聘请评审专家,指导标准化评审工作。5.经安全监管部门授权,组织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承担评审人员培训、考核与管理等工作。

(七)评审组织单位工作程序:

1.评审组织单位收到企业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合规性审查工作。文件、材料符合要求的,由申请企业从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的评审单位中自主选择评审单位,组织其开展评审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函告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和申请企业,并说明原因。

2.评审单位完成评审工作后,评审组织单位应当进行审核,认定其符合要求并确定等级后,向负责审核公告的安全监管部门提交评审报告表、评审报告等相关材料。

3.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后,颁发标准化证书和牌匾。

二、评审单位管理

(一)评审单位是指由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具体承担标准化评审工作的单位。

(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非煤矿山一级标准化和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标准化评审单位;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非煤矿山(不含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单位。

(三)评审单位应填写《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登记表》(见附表2)。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单位经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后,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四)评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一级标准化评审单位应当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管理的社团组织、非煤矿山技术支撑机构或具有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单位应当为安全监管部门管理的社团组织、非煤矿山技术支撑机构或具有乙级(含乙级)以上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评审单位不得为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

2.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办公设施,具有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

3.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评审程序文件、评审档案、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和评审人员档案等。4.有10名以上通过评审组织单位组织的有关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评审人员。

5.配备负责标准化相关日常管理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评审单位工作程序:

1.评审单位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现场评审前进行资料审核,与申请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评审对象、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现场评审时,应当由5名以上相关专业的评审人员组成评审组,推选1名具有二级以上安全评价师资质的评审员担任评审组长,负责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完成后,应当出具现场评审结论,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审组全体成员须在现场评审结论上签字。

3.申请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当向评审单位报送整改情况报告,评审单位应当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到现场复核。整改符合相关要求的,评审单位形成评审报告,由评审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等相关材料。

4.评审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月(不含整改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

(六)评审单位开展评审工作时,应当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1.评审单位不得自行或以安全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名义,或以欺骗手段到企业开展评审工作。

2.与申请企业存在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3.做到自律守约,坚决杜绝商业贿赂和其他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

4.加强评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不剽窃、不抄袭他人成果。

5.评审工作资料、现场勘查记录、影像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并遵守保密协议。

6.接受安全监管部门以及评审组织单位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评审单位应当建立评审人员档案,并将下列材料汇总后报评审组织单位备案: 1.评审人员登记表(见附表3)。2.学历和专业技术能力证明。3.评审员培训合格证书。4.其他相关材料。

三、评审人员管理

(一)本办法所称的评审人员,包括评审单位的评审员和评审组织单位聘请的评审专家。

(二)评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评审单位的正式职工。2.取得安全评价师资质。

3.熟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熟练掌握非煤矿山标准化规范和评分办法。

4.通过评审组织单位组织的标准化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并按时接受复训。

(三)评审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生产经营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身体状况良好,能胜任评审工作。

2.具有至少5年以上相关专业技术或安全管理现场工作经历,并经所在单位推荐确认。

3.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以上(含大学)学历和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具有与评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独立或协助开展对申请单位的资料审核和指导现场评审等工作。5.参加评审组织单位组织的有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标准化等知识培训。

6.取得评审组织单位颁发的聘书。

(四)评审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按照标准化评分办法开展评审工作。

2.评审前主动向评审单位公开与申请单位的利害关系,不隐瞒任何有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信息。

3.遵守现场评审工作秩序,认真完成对申请单位的资料审核和现场评审等工作,提交完整的现场评审报告等资料,并对作出的资料审核和现场评审结论负责。

4.严格遵守公正性与保密承诺,不得泄露申请单位的技术和商业秘密。5.认真完成安全监管部门或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安排的其他任务。

四、附则

1.本办法适用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2.一级标准化评审单位可承担二、三级标准化评审工作。

第三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文件

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中央企业:

为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号),规范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二○○九年四月二十九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评审指南(试行)

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一、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

1。

(二)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

2、附件

3、附件

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二、评审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一)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落实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将应急预案及有关资料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二)组织评审。评审工作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主持,参加应急预案评审人员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生产经营规模小、人员少的单位,可以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必要时应邀请相关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三)修订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评审意见要求重新组织评审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重新进行评审。

(四)批准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

三、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实际,按照《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审。

(一)合法性。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规范性文件要求。

(二)完整性。具备《导则》所规定的各项要素。

(三)针对性。紧密结合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四)实用性。切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

(五)科学性。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

(六)操作性。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

(七)衔接性。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体系,并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应急预案相互衔接。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可参照本指南。

附件:

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4.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5.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附件 1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封 面 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1.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批准页 2.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

章。

评审意见

编制过程 1.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

略)。

2.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1.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2.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3.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

序、大小等)。

4.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1.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

2.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

3.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

3.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

5.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6.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

7.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8.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9.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附件 2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总 则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1.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编制依据 2.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体系* 1.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2.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

要求。

原则 2.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

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1.明确有关设施、装危险性

分析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组织机构及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应急组织 体系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

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

2.需要各方应急力量

(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1.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预防与预警

预警行动信息报告与处置*

(续上表)

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1.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危险源管理

2.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

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1.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

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6.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1.应急

响应分级*

响应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2.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3.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1.响应程序

2.明确救援过程*

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明确扩大应急 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4.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1.明确发布应急 应急结束

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2.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3.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 后期处置

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1.容。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2.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1.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保障措施及其存放位置清

单,以及保证其*

有效性的措施。2.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3.系方式。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4.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1.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培训与演居民,应明确相

应的应急宣传教练*

育工作。2.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3.附 则 应急预案

明确本预案应 报备的有关部门

1.备案

(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2.制定与修

2.明确应急预案订

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 素。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1.附件 3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1.能够客观事故类型和危险分析可能引

发事故的诱程度分析*

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2.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3.能够清晰描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述本单位的1.* 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各应急救

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1.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危险源监控2.明确技术性

预防和管理

措施。

3.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预防与预警

预警行动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1.信息报告程序*

2.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明确事故

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

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1.分级清晰合理,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能够体现

响应分级 事故紧急和

危害程度。

3.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1.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 措施。应急响应*

响应程序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2.序。

3.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4.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1.针对事故种类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符合实际,科学合处置措施

理。

程序清晰,简单易行。

3.明确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要求。

1.应急物资与装备

2.应急物资保障*

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 急预案已经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

附件 4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事故特征*

应急组织及职责*

应急处置*

注意事项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1.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风险。

2.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1.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1.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及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2.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引导、扩大应急等程序。

3.针对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和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4.明确报警方式、报告单位、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

1.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3.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6.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 置。

附件 5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有关部门、机构或 人员的联系方式

1.列出应急工作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至少两种以上联系方式,并保证准确

有效。

2.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保证准确有效。

重要物资装备 名录或清单

1.以表格形式列出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规格、性 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2.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装备,保证准确有效。

规范化格式文本

给出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要求规 范、清晰、简洁。

1.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2.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3.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

队伍行动路线。

4.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5.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等。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协议或备忘录

列出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以

及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注:附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而设置,部分项目

可省略。

第四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

煤矿用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的通知

安监总厅煤装〔2011〕195号

各产煤省、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因空气压缩机使用管理不当引发了多起煤矿井下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有的煤矿企业不严格按规定选购矿用空气压缩机,甚至选用假冒伪劣产品;空气压缩机安全保护不全或失效;油脂把关不严,不能满足基本安全要求;维修管理不到位,积炭燃烧引发空气压缩机爆裂等。为切实提高煤矿用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空气压缩机)的安全保障水平,杜绝因空气压缩机引发火灾事故,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现就进一步加强空气压缩机的选用、维护等安全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规定选择、采购矿用空气压缩机

1.严把设备选型关。要优先选用螺杆机型,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2012年1月27日后一律淘汰滑片式空气压缩机。严禁选用无安全保障、证书或证件不全、假冒伪劣的产品及配件。1

2.严把设备采购关。必须选择、采购由专业生产厂家制造,具备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产品。井下使用的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应具备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空气压缩机储气罐(风包)应取得设计、制造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

3.严把设备入矿验收关。采购的空气压缩机到货后,必须按规定进行入矿验收。

二、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安装、验收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完好

4.煤矿压风系统的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的有关规定。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

5.安装固定式空气压缩机及其储气罐时,应保证其四周留有足够的空间,并保持通风良好,便于维修、维护。井下固定式空气压缩机和风包应分别设置在2个硐室内,硐室要有独立的回风系统,不得存放可燃物,且必须采用不可燃材料支护。

6.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要设置在顶板完整、支护良好、无杂物堆积、无淋水和粉尘飞扬的地点,保证安装地点空气流畅,不得妨碍人员作业和行走。

7.各类空气压缩机必须安装使用合格的压力表、安全阀、断油(或断水、断风)保护、过流保护、超温和超压保护,电气设备应有过载、短路、断相等保护。

8.井下空气压缩机安设地点应配备环境安全监测设备,有效监测环境温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应有完备的消防设施及标有空气压缩机用电等级、最高使用压力、最高限制温度、设备状况、润滑油闪点等内容的标识或警示。

9.严把设备安装验收关。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及有关规定安装空气压缩机,安装完成后,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用空气压缩机》(MT687-2009)、《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10892)等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三、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使用及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安全运行

10.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空气压缩机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固定式空气压缩机硐室应设专人值守,并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空气压缩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11.加强设备经常性、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工作。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选择使用压缩机油,并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首次换油时间和换油周期及时更换润滑油及滤清器。严格执行《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10892)的规定,定期检查排气口至压缩空气温度为80℃处之间的所有管路、容器和配件,及时有效清除积炭。要定期排放储气罐中的积水,清除风包内的油垢。

12.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安全阀、压力调节器保护定期试验制度。要按规定进行相关试验工作,确保其灵敏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

13.加强空气压缩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保持机房“三无一畅通”(即无油垢、无水垢,无杂物,保持水沟畅通)。固定式空气压缩机机房的噪声应符合《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1013)的规定,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应符合《煤矿井下用空气压缩机》(MT687)的规定。

14.加强设备运行及维护保养的记录管理。机房内应设设备运行维护保养、设备运行日志、车间定时巡视、交接班、机电事故等记录本,并认真如实填写。业务管理部门应及时分析、评估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加强对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的强制性检测检验,确保安全保护灵敏可靠

15.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定期检验制度。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每3年至少由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检测1次,检验条件、项目和要求应符合《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1013)的相关规定。要编制空气压缩机检验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16.严格执行有关仪器、仪表定期送检制度。压力表、温度表等仪器仪表精度超出规定的,应及时予以更换。

五、建立健全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及监督检查

17.建立健全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涵盖空气压缩机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检验、校验及人员培训、技术资料与记录保存等各个方面。

18.编制并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明确安全操作要点,包括空气压缩机的操作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每班巡回检查次数、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预防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法等。

19.加强空气压缩机强制报废管理。应按照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年限使用空气压缩机,对超过使用年限或经检验已不能保证安全生产要求的,应予强制报废。对在用的滑片式空气压缩机,应立即停止使用。

20.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要及时汇总并存档管理包括空气压缩机采购、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护、试验、检验等内容的完整技术资料。

21.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定期开展空气压缩机专项监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及时排查空气压缩机安全隐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煤矿企业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措施,限期整改;对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矿井,应责令

其停产整顿;对使用不具备安全保障空气压缩机的矿井,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

请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煤矿企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第五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召开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工作视频会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三函[2011]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定于11月3日(星期四)下午15时召开全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视频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23号)和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议精神,推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会议内容

1.解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安监总管三〔2011〕93号)、《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安监总管三〔2011〕145号)。

2.传达贯彻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议精神,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部署。

三、会议地点及参会人员

(一)主会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A511会议室。

参加人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全体人员,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有关人员,有关中央企业(总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二)分会场。

1.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视频会议室。参加人员:各省级安全监管局分管负责人、危化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已开通视频会议系统的市、县级安全监管局视频会议室。参加人员:市、县安全监管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视频会议室。参加人员:化学品登记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四、其他事项

1.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负责通知辖区内有关市、县级安全监管局和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按时参加。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及有关中央企业(总部)于11月2日前将参会人员名单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联系人及电话:陆旭,64463356)。

2.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通知相关人员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要求,于11月3日13时准时开机准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下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