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股静脉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股静脉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计划内拔管的股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文对32例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股静脉置管非计划内拔管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感染,导管堵管 等是血液透析病人股静脉导管非计划内拔管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 非计划内拔管;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17-01
股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一般用于需要急诊血液透析及临时留置时间不长的病人,由于患者的不配合和或家属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极易造成并发症发生,最终导致非计划内的拔管,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股静脉导管的使用时间,现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来 3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股静脉置管非计划内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股静脉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资料
1.1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我科住院行股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病人 768例,其中32例非计划内拔管,对非计划内拔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本组 32例,男性 19例,女性13 例,平均年龄45.7±0,7岁。糖尿病肾病 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1 例,痛风性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肾1例。所以病人在性别、年龄和临床诊断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1.2.1置管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选用14F有效长度16 cm的双腔股静脉导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参照王质刚主编的《血液净化学》[1]。
1.2.2留置导管时间均在3个月以内。
1.2.3未完成治疗预期时间的拔管均称为非计划拔管。
①感染: 经导管内抽血作细菌培养或管口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可见细菌生长者需进行拔管。
②导管堵塞包括管道扭曲和堵管,经彩色超声检查,可见导管扭曲、折打; 导管侧肢体静脉血管或导管内可见血栓形成,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仍然不通者证实为堵管需进行拔管。
③出血:经加压止血或局部缝合仍不能止血者需进行拔管。
④其他:因意外或保护不当导致脱管者。
2结果
见表1。
第二篇: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患者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分析患者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410例深静脉导管维护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25例非计划性拔管的不同原因。结果 导管堵塞、导管意外脱出、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以及皮肤过敏等并发症是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而这些并发症主要与患者、医护人员方面的因素以及置管部位或其他情况有关。结论 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原因的充分认识及正确分析,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使护理干预措施得以有效的实施,保证各项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可明显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关键词 】 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对策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 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由于导管弹性好,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我院ICU2010年共410例深静脉置管病例,其中非计划性拔管25例,因一些人为因素或出现并发症而导致非计划性拔除导管,影响了患者的治疗,造成患者的不适,增加治疗费用。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正确维护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率,避免患者的再次置管痛苦,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入住ICU行深静脉置管患者410例,其中非计划性拔管患者25例,男例,女6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41.5岁。股静脉置管者39例,颈内静脉置管者69例,其余302例为锁骨下静脉置管。估计置入导管深度为11-16cm,置管时间1-15d,平均12d。非计划性拔管指征:导管堵塞经相关处理后仍不通畅;皮肤过敏,经处理未见好转;导管意外拔出、滑出;股静脉置管侧下肢出现血栓;可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1.2 方法
选择单腔管或 双腔管(深静脉穿刺包为艾贝尔公司产品),深静脉穿刺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常规解剖定位法进行,置入导管技术采用Seldinger技术。此次穿刺及留置深静脉导管均一次性成功,通过回抽血、注入液体证实导管位于血管腔内且保持通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非计划性拔管患者调查其原因。结果
所观察的所有静脉置管患者中,385例因治疗结束、出院、死亡等原因按计划拔管,占总数的93.9%;其余的25例因人为因素或出现并发症采取非计划性拔管,占6.1%。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布见表1。
表1 25例患者深静脉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布
拔管原因 发生次数 发生率(%)堵管不能再通 9 36 自行拔管 4 16 可疑感染 3 12 皮肤过敏,经处理未见好2 8 转 脱出 2 8 渗血 1 4 股静脉置管侧下肢血栓 4 16 讨论
3.1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3.1.1 患者方面的原因
因ICU的特殊环境及对探视的限制,使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如烦躁、紧张、悲观、绝望而导致不配合治疗及护理,进而造成意外的非计划性拔管;焦虑和躁动不安亦是重要原因,常由患者自身感觉疼痛或舒适,的改变引起;神经系统的原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导致 心率减慢、呼吸频率降低、通气受限而不足、氧气缺乏伴二氧化碳潴留、血样饱和度较清醒时降低。故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2】发生非计划性的拔管,夜间意外拔管发生率高于白天;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多伴有血管硬化,血液粘稠度高,处于高凝状态,加之患多种疾病,用药较多,药物沉淀风险大,易使导管发生阻塞;患者局部皮肤过敏,插管处周围皮肤瘙痒导致患者不适而拔管。
3.1.2 医护人员的因素
意外拔管高危时段护理不到位:意外拔管易出现在护士夜班换班时,护士换班前后1h不在患者床旁,加之夜班一般不输液治疗,护士易忽视导管的观 察及护理,忽视有效约束,未及时检查敷贴是否妥帖,导致夜间拔管发生率较高;护士工作超负荷:拔管、脱管易发生在护士工作忙时;护士的知识不足,巡视不及时,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在操作中对管道的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医生使用镇静剂不及时或不合理;肢体约束措施不适当或无效,上述因素导致患者的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若未能及时处理及控制将会导致自行拔管。及时沟通和有效的宣教措施未得到有效的实施。对多汗者置管局部护理不到位致导管自行脱出。
3.1.3 拔管原因与插管部位的关系
股静脉置管虽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如患者下肢过度屈伸,股静脉压力增大等就可能使导管移位及脱落;下腔静脉比上腔静脉管径细、血流量少,相比之下易发生静脉炎与静脉栓塞。有报道建议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置管,其血栓发生率可达21.5%【3】,其导管入口处邻近大腿根部易被污染,患者活动也受到限制。颈静脉置管在转动颈部时也存在此风险。锁骨下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与局部活动度小、局部皮肤平整、导管容易固定有关。3.2 护理对策
3.2.1 开展业务学习
通过对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护士开展培训及强化管理,尤其对在ICU工作的低年资护士进行认知培训及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概念、常见原因、危险因素进行讲解,使其熟练掌握;熟练掌握评估方法,如熟练掌握患者的意识、意志力、镇静剂使用安全程度以及非计划性拔管高危人群等的准确评估;护理措施方面的培训,包括对导管固定的约束技巧、沟通技巧及有效且合 适的肢体约束和非计划性拔管后病情的正确评估及紧急处理等。3.2.2 妥善固定导管 ①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端揭开敷料,撕敷贴时动作轻柔,适当按压固定。②换药时,要待消毒液干透才盖透明敷贴,该敷贴透气性能好,透明度好,便于观察局部皮肤情况,为使其固定牢固应减少滞留在敷贴内的空气,固定时应从中心向四周按压。③为准确判断有无存在导管滑脱的情况,交接班时应注意密切观察导管刻度。④防止导管受外力牵拉,避免采取直线固定,而采取“S”形或弧形固定留在体外的导管【4】。⑤隔日1次更换敷料,如敷料有污染或松动应及时更换。
3.2.3 规范深静脉导管维护
预防堵管的关键是采取正压脉冲式封管,着重开展系统的理论与操作培训,尤其对年轻护士,让其冲管与封管方法熟练掌握。对药物的配伍禁忌应熟练掌握,为避免造成沉淀,应熟悉所用药物的pH值及浓度。为防止非计划性拔管,保证导管通畅,输注大静脉营养袋时必须落实每4h冲管1次,滴速不宜太慢。使用高粘度、大分子药物后必须先用10~20ml生理盐水冲管,如甘露醇、脂肪乳、血制品,管冲干净之后才能封管【5】。因脂肪乳剂与肝素存在配伍禁忌。,输注后避免直接使用肝素稀释液冲管与封管。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及冲管时阻力有无加大,以便及时发现不完全阻塞。一旦发生应在6H内处理,因此时血栓对溶栓药物敏感,如通管失败应拔出导管,切记用力推注或冲管,避免出现因导管破裂或血栓的脱落引起脏器栓塞等严重并发症。3.2.4 知识宣教
对清醒患者进行相关指导,嘱患者多饮水,对股静脉置管患者嘱避免用力屏气及术肢的过多活动。咳嗽时尽量取平卧位,在患者用力咳嗽及排便后预防性【6】冲封管1次。对剧烈呛咳者最好应用输液泵。按情况及时处理,尤其对堵管高危人群的护理,如上腔静脉压力增高者,随时密切观察导管情况,且在4h内 做到及时处理。
3.2.5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患者如自觉穿刺口局部皮肤瘙痒,及时换药并继续观察局部皮肤变化。3.2.6 预防为主
主要做到护理人力的合理安排,安全措施的严格监控、合理的制订,尤其注意交接班时段的预防工作一定要作为重点。
综上所述,虽然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已被认为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的置管方式,但它毕竟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因种种因素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因此医生熟练的操作技术对置管至关重要,而导管的安全维护则是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的。除管理者不间断、有针对性的培训外,还要求做到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的充分认识并及时准确地分析,对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准确的评估,医护之间良好的配合从而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损失,也有利于临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董薇.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25(2):113-115.【2】 钱淑清.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研究,2005,18(5):834-835.【3】 魏素萍,刘显玉,江群,等.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非计划拔管原因与对策.中国医 3 药导报,2009,6(24):147.【4】 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554-555.【5】 王静茹,李拉秀.PICC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59-660.【6】 陈姬雅,程瑶琴.PICC堵管原因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752.
第三篇: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3%~16%。UEX使重插管率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
1.疼痛、紧张及舒适的改变 疼痛、紧张、舒适改变是发生UEX的主要原因,占自行拔管的38.1%,发生UEX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可达25%。插管一般是在患者意识朦胧或昏迷状态下进行的,随着病情的改善,置管后后鼻腔或口腔内异物感存在,感到不适,加之导管对咽喉壁的局部刺激和压迫,致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自行拔管。2.年龄因素 UEX多见于高龄患者,由于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固执、缺乏适应性等,影响其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同时老年患者循环功能差,呼吸频率在药物作用下降低,大脑缺氧,在醒-睡交替期出现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敏感性高,此外,老年患者多伴有与脑代谢相关的疾病,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早期老年痴呆等,易发生UEX。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对插管的意义认知不足,缺乏对气管插管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样也存在反应敏感、忍耐性差的问题,故此类患者也易发生自行拔管的。
3.患者发生UEX时间特点 发生于夜间的UEX拔管率高于白天的。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减低,肺泡通气不足,CO2潴留,脉搏氧饱合度(SpO2)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谵妄等精神障碍。夜班护士忽视其拔管倾向而未进行有效约束,而导致发生UEX。
4、患者的意识状态 气管插管的患者大多数是意识障碍的重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插管后患者语言交流困难,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心理。医院特殊的医疗环境、各种设备的声音或报警声也可使患者失眠、烦躁。加上疾病本身的痛苦,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而拔管。
5.气道因素 气管插管时由于气道分泌物粘稠,而气管插管管腔相对较小导致痰痂阻塞气管插管下口,此时咽喉部及口腔分泌物过多刺激,在吸痰或放置口咽通气管时诱发而自行拔管。(2)导管因素
1.插管方式 气管插管的方式分经口和经鼻两种,经口气管插管的UEX发生率明显高于经鼻气管插管,但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因操作简易,成功率高,故往往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然而由于经口插管不易固定,口腔长时间张开导致患者不适,不能耐受插管。2.固定导管方式欠妥 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胶布交叉在两侧脸颊固定、扁布带打结、3M透明敷贴、缝线固定等,但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胶布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使用时间过长,易被患者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粘性松脱后未及时发现,引起固定不牢,以致患者活动时在较强外力作用下脱出。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时,常由于呼吸机螺纹管缺乏缓冲长度,过于固定,易牵拉气管插管导致管道拔出。
3.导管气囊充气不足或破裂 气管插管充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或处于放气间歇期,均易在患者活动等外力作用下导致UEX发生。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气管插管一般不带套囊,加之外固定胶带欠牢,气管插管易自行脱出。(3)医护人员因素
1.镇静剂使用不当 由于机械通气改变了患者既往呼吸生理模式,易产生人机对抗,加上插管带来的不适,若未使用镇静剂,或镇静、镇痛效果不理想,患者可因难于忍受而发生UEX。
2.肢体约束不当 四肢未加约束或约束不当而自行拔管占意外拔管的16.8%~90.3%不等,多为清醒或昏迷躁动患者。患者可以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而无意识拔管。对于清醒患者,有时患者拒绝手脚约束并表述不会自行拔管,护士则未予以手脚约束;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因忽视患者的拔管倾向而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有时尽管肢体已约束,但因约束带过长或过松而拔管;部分患者和家属对约束患者肢体有强烈反感情绪,上述均可导致UEX发生。
3.医疗护理操作中的疏忽 医疗护理操作时未妥善调节固定好导管导致UEX的发生。如医生进行腰穿、护士在口腔护理、吸痰或翻身及更换患者体位时,动作不当或用力过猛致使导管被牵拉过度而脱出,此外,在转运患者做检查途中或搬运患者时,由于动作不一致,简易呼吸囊的牵拉使导管脱出。
4.缺乏有效沟通和健康教育 气管插管患者往往因病情较重而忽视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插管重要性认识不足,插管后患者语言交流困难,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心理,缺乏对气管插管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因不适或难以耐受而不慎意外拔出。
5.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临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现象普遍存在。UEX易出现在护士同时护理2名以上机械通气的患者、工作繁忙时;护士夜间换班时;护士换班前后1h;患者接受护理时;护士不在床旁时。从UEX发生的班次看,多发生于工作忙人员少的中班及晚夜班,主要因为值班护士忙于执行治疗等方面的医嘱,或忽视了睡眠状态的患者存在的意外拔管的危险,因而主动巡视不够。与护理人员的年龄几乎无关。
二、UEX的预防对策
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护理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护理活动日趋复杂,面临一定安全风险。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技术、药物、设备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操作不安全因素。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后果的分析,提示应加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UEX均列为护理缺陷,以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2.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这是降低意外拔管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后意外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每月组织召开护士会,分析讨论发生UEX的原因及后果,同时评估患者自行拔管的危险因素: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导管固定情况、患者耐受程度、肢体约束是否得当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有脱管隐患患者,采取一对一监护。
3.护士与床位配比合理,排班合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根据患者总数和病情轻重排班,应对忙而不乱的工作。护理人员技术结构合理搭配,技术互补,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保证患者安全。
4.规范医疗护理操作程序 在各项医疗及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定有关导管护理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及UEX预案,加强气道护理。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翻身、擦浴、吸痰、口腔护理时至少2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性一致。更换体位时先摆正头位再转动躯体,将气管插管与头部一起转动,动作不可过猛。机械通气患者,应先调节呼吸机管道支架到适当位置后,用手轻柔扶住患者头部和呼吸机管道再行翻身,以免管道松脱或者管道连接过紧以致导管自行脱出。在UEX高危时段提高警惕,增加巡视的次数,严防UEX的发生。
5.合理使用镇静剂,消除疼痛,提高置管患者的舒适度。对于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的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避免呼吸机拮抗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如原来经口插管,尽早改经鼻插管,因经鼻插管管腔小,对咽喉部刺激较小,口腔舒适度高,且不影响患者进食进水。此外,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护理:各项护理动作轻柔,加强口腔护理,经常为患者湿润口腔粘膜,协助采取舒适体位,调整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音量,将病室内的噪音减少到最低,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6.加强有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音乐疗法也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采取有效沟通方式,给病情稳定、清醒的患者听曲调舒缓的音乐,可以减少其恐惧、焦虑及紧张心理,减轻由于置管所致的烦躁情绪,降低自行拔管几率。对清醒患者要耐心解释插管的目的、意义及UEX的危害,告知失语是暂时的。可将患者常见问题做成文字卡片或图案卡片拿给患者看,让其指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或用肢体语言等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沟通效果。
7.妥善固定导管 确定气管插管深度后用胶布或记号笔在导管外囊部的刻度上作标记,选择粘性、韧性、透气性较好的3M胶布作交叉固定,另外再用扁布带“双字”结套在气管插管上,长度依据患者头颅大小,绕过枕后沿乳突或耳廓上在插管上系紧,再环绕1~2圈打结,松紧以能容下一指,推动插管不滑动为宜,采用此法脱管率明显降低。经常巡视检查气管插管的刻度有无变化,布带有无松脱、固定的胶布有无失去粘性,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扁带。每班护士交接班时,注意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对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8.加强气囊管理 气管插管带充气套囊时,要特别注意并测量气管插管的外露长度,若外露部分长度有所变化说明部分脱出或有所下滑,要及时复位。有充气囊时每2~4h放气1次,每次5~10min,放气前将咽喉部痰液吸净,期间防止患者咳嗽、翻身、躁动时插管脱出。
9.准确适当的肢体约束 应用适当有效的约束可以减少UEX的发生。对气管插管患者,护士应在充分评估患者耐受程度的基础上,对有拔管倾向或曾有拔管行为的患者给予准确适当的肢体约束。
护士接诊时充分评估病人是否存在管道滑脱高危因素。①高危人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镇静躁动评分≥5分、小儿、高龄病人(>70岁)、曾有过意外拔管经历者;②高危环节:谵妄躁动、管道固定或连接不妥、翻身或移动病人时;③高危时段:清晨、中午、夜间人员少的时段。存在高危因素的给予有效约束并记录在约束评估记录表内,每2 h检查、解开活动肢体1次。
约束前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采用普通约束带约束;长筒丝袜约束;棉质手套约束。约束时应松紧适度,过紧除可直接造成患者勒伤外,躯体肢体长时间固定在某一位置,舒适度下降,患者又不能表达及交流,造成患者更加烦躁。其松紧度应设法使患者手掌无法握成拳,每2h松解约束带并协助被动活动,增加患者舒适度。10.遵医嘱适时撤机拔管 护士应对撤机拔管的指征全面掌握,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提供拔管动态信息,对有拔管指征的患者及时撤机拔管。拔管指征: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自主呼吸有力,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带管吸氧1h,动脉氧饱合度维持在98%~100%,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三、发生UEX的急救措施
气管插管发生UEX者,应严格按照呼吸衰竭的患者处理,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气管插管。对于已发生UEX患者,应严密监护,在医生到达之前可采用面罩高流量吸氧,也可采用简易呼吸囊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医生到达之后,通常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建立人工气道。发生UEX后多数患者需重新插管。快速重建人工气道,再适时机械辅助通气,可降低死亡率,但仍可发生重要脏器受损,以致功能衰竭。
四、小结
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有医护患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应认识UEX发生原因及危害,加强预防。合理使用镇静剂、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及心理支持、采用妥善的固定方式、给予准确适当的肢体约束及适时的撤机拔管是减少和避免UEX的关键。
第四篇:静脉置管自我护理
血透用深静脉置管自我护理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血管通路,通过血管通路,把血液从体内引出之体外,净化后的血液再通过血管通路回到体内。在内瘘没有成熟或没有建立,直穿困难的情况下,深静脉置管为保证患者血透能正常顺利进行起了至关重要。
1深静脉置管适应证血管通路差直接穿刺困难、不能耐受直接穿刺、2深静脉置管禁忌证(1)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和穿刺部位感染的;(2)所选静脉通路有梗塞和损伤的;(3)不合作或躁动者;(4)极度衰竭者慎用等。
3置管类型临时性置管永久性置管
3.1 临时性置管适应证血管通路差直接穿刺困难,为自体造瘘成熟前临时过渡,急性肾衰,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前行血液透析。
3.2永久性置管适应证全身血管通路差,造瘘困难,或双上肢造瘘均失功。4常见穿刺的部位
(1)颈内静脉穿刺;(3)股静脉穿刺。
5置管后的并发症及护理问题
5.1感染:这是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要拔管;置管堵塞不通畅,回抽血或溶栓均失败后需要拔管或重新置管;渗血等等
5.1导管护理:导管要妥善固定,避免打折和扭曲,防止机械性堵塞。
5.2 穿刺部位护理:穿刺部位应每周消毒处理、更换透明贴膜2次。
5.3导管固定:导管一定药妥善固定,严防折断、脱落或空气栓塞发生,当患者睡眠、翻身、更衣、沐浴、活动时药严加注意。在留置中发生滑脱,除了导管固定不妥、病人意外拔脱等原因外,病人用力咳嗽使胸内压瞬间升高,导管向外退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若发现导管已向外滑脱,要及时返院处理!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送入血管内,当导管外移抽回血不利及输液不畅时,必须拔除导管,必要时重置。
6小结
深静脉置管是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置管出现问题直接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注意到每一个细节。
第五篇:PICC置管患者异常拔管原因分析
PICC置管患者异常拔管原因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患者PICC异常拔管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223例PICC置管患者拔管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3例患者中发生异拔管18例,占拔管总例数的8%;分析原因依次为:导管感染、导管脱出及放弃治疗。结论: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各种情况,是降低非正常拔管发生率的重要护理对策。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非正常拔管;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60-0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1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浅静脉输液难的问题,避免了刺激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满足了肿瘤患者常规化疗疗程的需要,减少了患者的痛苦【1】。发生意外拔管后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也易产生医疗纠纷,为给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依据,作者对我院一年内PICC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非正常拔管原因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拔管223例,发生意外拔管18例(占8.07%),其中导管感染9例、导管脱出4例及放弃治疗5例。原因分析如下:
1.1 不规范的护理操作。护士在导管维护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流程规范和无菌技术,如手卫生不够,消毒液选用不当,消毒范围不足,敷贴潮湿、松、脱.穿刺点出血较多未及时更换敷料等情况。
1.2 病人自身状况的影响主要与基础疾病,年龄和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免疫力越低,越易发生导管感染。糖尿病、恶病质、肿瘤化疗及血小板极低等病人自身免疫力和身体机能较差,PICC导管的置人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1.3 附加器的使用不当。附加器包括正压接头、肝素帽、三通、延长管等。附加器的增加.消毒不严或过度使用,会有发生潜在感染发生的危险。PICC正压接头始终裸露在敷贴外,与外界相通.会受到污染。
2.1 睡梦中自行拔管:睡眠时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尤其在夜间或午间睡眠时,触到PICC导管时无意将导管拔出[2]2.2约束带松脱或未约束:当患者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时,若约束带松脱或未约束,会导致患者将导管拔出。
2.3皮肤瘙痒或不适:当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出现瘙痒与不适,或粘贴敷料引起局部皮肤过敏瘙痒时,患者会不自觉地抓挠而将导管拔出。
2.4导管固定不牢:若导管固定不牢会逐渐脱出,或翻身、活动时带出。
为减少PICC意外拔管及感染的发生,我们PICC护理小组中心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培训。
2.4.1 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是实践的根本。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规范化PICC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从
而提高护士PICC置管后护理的操作行为。
2.4.2 进入临床后制订培训计划,强调规范操作,高标准高起点要求。由专职带教老师负责,示范PICC准确使用方法,包括导管使用中的冲管与正压封管,PICC维护的方法、步骤,肝素帽的更换,指导PICC临床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
2.4.3 加强回访,组织座谈、健康宣教工作要到位。带管出院患者住院期间除加强按时维护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宣教工作。出院后除发放PICC维护使用手册外,另对其实施每周一次的电话回访,督促其周二来院维护、参加座谈。通过健教宣传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以保证PICC 导管的安全。
总之,防范PICC导管意外拔出的意识和思路更应体现在及时有效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基础之上。为减少PICC 导管意外拔出,临床护理人员要对PICC 置管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对高危风险患者加强巡视,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到预见性护理。加强健教宣传及注意事项指导,以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限,有效保证置管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Ross L,Wallace J,Paton J,et甜.Medication elTOI@in a pedi―attic teaching hospital in the UK:five years operational expe―rience[J].Arch Dis Child,2000,83(6):492―497.[2] 张惠勤.老年患者PICC 意外拔管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20(3):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