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办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名称:信息教研周刊 主 管:中国教育学会
主 办: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电脑报 出 版:中小学电脑报
协 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 印 刷: 河南地质彩色印刷厂
主 编:王 豫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 定 价:6.8元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国内统一刊号:CN41-0100,邮发代号:35-163 广告许可证号 4100004000490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66号河南新闻出版局 邮 编:450002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电子信箱:qkzx2008@163.com 联系电话:010-63006386 民办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由于公共教育资源的紧缺和社会对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民办幼儿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幼儿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民办幼儿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在办园主体、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收费、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要在加强民办幼儿教育规划与监管、提高幼师业务素质、规范课程设置与收费标准、调整完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以促进民办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民办幼儿教育;问题;对策
幼儿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基础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对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其健康快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公共教育资源的紧缺和社会对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民办幼儿教育得以迅速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是指国家机关以外的法人主体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生而举办的幼儿教育。从1996年至2005年,全国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由13.06%上升到55.33%[1],可见民办幼儿园在客观上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主体力量。然而我国目前民办幼儿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存在教学设施落后、收费混乱、师资质量难以保证、教学内容与儿童实际相脱节、监管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民办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难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发现和解决民办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探析新形势下民办幼儿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民办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法规没有得到彻底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确定了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协调发展的模式,民办幼儿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法律文本的承认。但是,国家的政策还未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此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仍将民办幼儿教育看成是政府财力不足时解决教育供需矛盾的权益之计,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之间、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平等法律地位仍得不到落实,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严重制约了民办幼儿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行政监管力度不够。《幼儿园管理条例》指出: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幼儿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致使教育行政部门只注重中小学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幼儿园等幼教机构的有效管理与监督;对于民办幼教机构,只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而已,至于办园条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育形式、收费等问题大多无人问津,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资源中的教师资源是决定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幼儿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关键。而民办幼教机构,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幼教机构和农村幼儿园,由于其本身经费不足,教师待遇较差,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所聘请的教师通常也没有幼儿教育的资质,他们的理论知识、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方法本身都很差,又缺乏培训和提高的机会,所以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四)教育设施参差不齐。国家对兴办幼儿园有严格要求:如房舍、设施、场地及园内软硬件均有严格标准。在一些大型的民办幼儿园或部分城市幼儿园中,教育设施相对较好。但部分民办幼儿园的条件较差,由于生源不足、收入低,加上自负盈亏,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幼儿园物质环境建设上。在一些小型的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中,校舍比较小,儿童的活动室较小,光线与通风条件也很差;儿童玩具较少,供儿童智力开发的教具也相对匮乏,电教设备更是缺乏;供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场地也比较小或几乎没有;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隐患。
(五)教学内容设置杂乱且不科学。《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应当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等课程。而一些民办幼教机构,不能贯彻国家的幼教方针、政策,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材使用上一片混乱,或为节省开支而不按要求开设课程,如有的只有一个教学班,由一位教师全权负责所有课程教学等。
(六)幼儿园收费混乱。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按照《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幼儿教育属于非学历教育,所以民办幼教机构的教育收费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一些大型民办幼儿园或城市民办幼儿园进行豪华装修和设备配置,借此收取高额赞助费,还有一些民办幼儿园在各地搞连锁经营,推广自己的所谓特色课程和教材,收取高额加盟费。而农村民办幼儿园或临时托管所,办园条件极差,收费无章可循。混乱的收费,严重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改进民办幼儿教育的对策
(一)政府规划民办幼儿教育发展。基于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得承担责任。民办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将之与公办幼儿教育同等对待,对之承担规划、组织和管理的责任。规划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确定规模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我国幼儿教育的总体规模达到多大?其中民办幼儿教育应达到多大规模?我们提出要“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这“主体”在不同时期内比例分别是多少应该由政府进行科学规划。二是地区差别。我国还存在不少经济落后地区,他们是难以接纳民办幼儿教育的,对他们应主要采取财政投入或引进捐资性民办幼儿教育,所以,对他们的民办幼儿教育规模目标应区别考虑。三是达到规模目标的配套措施的确定。规划还应有配套措施,否则目标数字就会落空。
(二)加强行政监管,规范其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幼儿教育,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幼教机构办学资质进行检验,在审批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应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待遇,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政府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审核,规范收费标准,淘汰一批收费过高的贵族学校,鼓励一些正规幼儿园运用社会资金发展壮大。同时,教育部分要加强指导,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合理引导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兼并与协作,鼓励那些教育设施好,社会口碑好的幼儿园做大做强,淘汰那些教学质量差,安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幼儿园。规范在社会中形成多种类型的幼教模式以满足社会各个消费阶层的需要,促进民办幼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民办幼儿园可以逐步推行教师准入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对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统一进行招聘。同时,对已经在岗却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积极对其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经费、有考核,使幼儿教师适应新课程下幼儿教育的要求。依法保障民办幼儿教师在工资待遇、进修培训、职务评聘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教师资队伍。
(四)规范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幼儿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幼儿园课程(活动)这一载体得以实现,要提高幼教质量,课程设置尤为重要。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有关规定,对民办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要求与公办幼儿园一致,制定周密的检查评估体系并定期进行评估检查。对不达标或不按要求开设课程的幼儿园限期整改,必要时依法取缔。要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与幼儿发展的实际相符合,适应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有赖于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改善、教学课程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民办幼儿园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比如采用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信心、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面向全体幼儿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幼儿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千方百计的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发幼儿的智力,挖掘幼儿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幼儿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应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享有社会公共资源的扶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决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案,关注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与管理;民办幼儿教育机构更要下大功夫,认真面对和解决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民办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1996年至2005年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机构数情况.教育统计报告,1996-2005年.[2] 徐 磊.城市民办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3] 关晋杰.幼儿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反思与交流,2009,(2).[4] 皮军功.发展民办幼儿教育的宏观理论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9).
第二篇:我国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民办幼儿园数量的快速增长,暴露出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幼儿教育的总体质量。本文分析了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有关问题以及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民办幼儿园 问题 对策
民办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主要利用国家财政经费面向社会招收幼儿教养的总称。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民办幼儿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幼教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幼教投资渠道,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加了幼儿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我国幼儿的入园率,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政府的支持下,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很快在教育领域中稳定发展并成为了不容忽视的角色,成为公立幼儿园的有益补充。
但是,由于不少民办幼儿园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差、师资队伍不稳定等因素,仍然制约着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由于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对国家教育政策没有深入的理解,且民办幼儿园发展还不够规范和成熟,导致在办园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让幼儿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效果,而且其在经营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民办幼儿园投入不足,且保教工作不规范
民办幼儿园由于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差,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有些地 区民办幼儿园的设置门槛过高,但市场对民办园又有需求,导致大量没有注册的黑幼儿园的出现。有的是家庭作坊式的,用自家房屋或临时租用小区内几间民房,硬件差,玩具不足,场地小,卫生条件差,膳食质量低,教学随意性强。有些规范注册的民办园,运行成本较高,但为了争夺生源,竞相降低收费标准,大打价格战,以低价与其他园竞争,使其自身的膳食质量、保教质量很难保证,严重影响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许多民办园由于过分重视利润,为了吸引生源,一味满足家长的要求,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儿童全面发展;过于重视安全,限制了儿童活动;过于注重特色教育,忽视日常教育工作的现象;教学内容明显具有功利色彩。采用各种名目来标榜和包装名不副实的课程,达到高收费的目的。使保教工作欠规范,导致保育教育质量不高。
(二)师资队伍不稳定,管理机制不适应 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在有固定收入的人群中收入居于中低水平。民办幼儿园常常不为教师缴纳应该缴纳的各种保险,民办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专业成长方面不受重视,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没有机会评职称,不少教师认为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因此,跳槽、换岗等现象频繁发生,师资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
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民办幼儿教育的管理是指令性的。如国家曾规定,凡是千人以上的大企业和机关都需要建立托儿机构。“自家的孩子自家抱”的这种办园体制必然形成民办幼儿园与社会的脱节,与当地经济的脱节。这使得我国民办幼儿园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三)办园布局不合理,办园过程严重存在小学化倾向
我国民办幼儿园往往在一些周边的农村地区,规模较小,效益也不高。办园人员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流程也不顺畅,而且由于村村办园,形成不正当的经济竞争,使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
此外,一些民办幼儿园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是按照小学模式给幼儿上拼音课,背诗文,做数学试题,且题量大,这不仅对幼儿的发展不利,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少民办幼儿园里仍然存在重智轻体的现象,且在办园过程中制定幼儿发展目标也存在重教育轻保育的现象。
二、制约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但有关法律法规自相矛盾,存在冲突,如在能否盈利和民办学校税收问题上表述不同,使得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无所适从。近年来国家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出台了不少,但限制的多,鼓励的少,规范的多,扶持的少。有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对民办幼儿园有偏见,而这种偏见和由此产生的政策环境,成为制约民办园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现有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成为制约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二)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制不顺,渠道狭窄
在整个国家教育投入一直未达到国民生产总值4%的情况下,幼儿教育得到的财政性经费更是杯水车薪。据统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长期在2.8%左右徘徊,2007年有所增长仅为3.32%,在世界各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我国财政拨款的幼儿教育经费仅占教育总经费的1.3%左右,仅占gdp的0.06%。对民办园的资金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原因还是体制不 乱罚款。对个别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侵权行为必须严肃追究,以进一步强化其法律观念和责任感,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创设宽松的发展环境。最后,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地方政府适当的资助民办教育。幼儿园体制的改革应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因此各级政府对民办幼儿园不能撒手不管,而要给予扶持。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拿出适当比例的经费作为专项奖金,鼓励那些保教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民办园,形成优胜劣汰的自我更新机制,引导和促进民办园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筹款、管理和教育教学体系
首先,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办园经费,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为促进民办园的发展,为国家和政府节约教育经费。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民办园给予支持,包括经济和财政上的。其次,树立科学有效的发展、管理和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提高保教质量。民办园应逐步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发展理念。将筹集的办学经费除维持幼儿园正常运转外,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民办园教师特别是决策阶层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为幼儿长期发展服务的思想,向家长宣传现代幼教理念,切实尊重幼儿发展规律,抵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再次,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一支较高质量、较高素质的稳定教师队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为教师交纳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教师评定职称,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业务指导,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开展教科研活动。以适当的报酬鼓励高素质、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对其它教师的业务指导;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逐步建立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梯队。
(三)启动民办幼儿教育的立法,完善管理体制,宏观调控民办幼儿园 通过民办幼儿教育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民办幼儿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明确经费的投入、幼儿园办园主体、幼儿园的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为建立民办幼儿教育管理新体制提供法律保障。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整体规划,使其规模适宜、布局合理,踏上良性发展之路。要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的督导,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分级定类,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调控,将随机抽查和定期复查结合起来,监控保教质量,规范办园。民办幼儿园有庞大的受教育群体,政府应设立民办幼儿园发展专项经费,推动并引导民办幼儿园均衡、有效、健康的发展,对于教育质量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幼儿园应给予专项奖励。
(四)加强自身管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民办幼儿园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投入,规范办园,强化工作规范和人员职责,切实保障教师的权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事业留人”。此外,民办幼儿园应创办具有特色的幼儿园,体现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所谓的特色,即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先进性是指学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学校某项工作或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它学校,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属于领先地位;科学性是指学校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有推广价值;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
发展,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熟。
四、结语
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教育部门或其他某个政府部门所能够应对和解决的,需要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促进民办园发展的合力。因此,只有启动民办幼儿教育的立法,完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宏观调控民办幼儿园,加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贯彻落实民办幼儿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法规,才能促进我国民办幼儿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同时,我国在办好民办幼儿园过程中需加强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促进、自我发展并坚持创新,为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而努力办好幼儿园。
第三篇: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对策
我国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民办幼儿园数量的快速增长,暴露出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幼儿教育的总体质量。本文分析了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有关问题以及制约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民办幼儿园 问题 对策
民办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主要利用国家财政经费面向社会招收幼儿教养的总称。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民办幼儿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幼教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幼教投资渠道,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加了幼儿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我国幼儿的入园率,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政府的支持下,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很快在教育领域中稳定发展并成为了不容忽视的角色,成为公立幼儿园的有益补充。
但是,由于不少民办幼儿园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差、师资队伍不稳定等因素,仍然制约着民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由于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对国家教育政策没有深入的理解,且民办幼儿园发展还不够规范和成熟,导致在办园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让幼儿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效果,而且其在经营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民办幼儿园投入不足,且保教工作不规范
民办幼儿园由于投入不足,硬件设施差,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有些地
区民办幼儿园的设置门槛过高,但市场对民办园又有需求,导致大量没有注册的黑幼儿园的出现。有的是家庭作坊式的,用自家房屋或临时租用小区内几间民房,硬件差,玩具不足,场地小,卫生条件差,膳食质量低,教学随意性强。有些规范注册的民办园,运行成本较高,但为了争夺生源,竞相降低收费标准,大打价格战,以低价与其他园竞争,使其自身的膳食质量、保教质量很难保证,严重影响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许多民办园由于过分重视利润,为了吸引生源,一味满足家长的要求,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儿童全面发展;过于重视安全,限制了儿童活动;过于注重特色教育,忽视日常教育工作的现象;教学内容明显具有功利色彩。采用各种名目来标榜和包装名不副实的课程,达到高收费的目的。使保教工作欠规范,导致保育教育质量不高。
(二)师资队伍不稳定,管理机制不适应
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在有固定收入的人群中收入居于中低水平。民办幼儿园常常不为教师缴纳应该缴纳的各种保险,民办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专业成长方面不受重视,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没有机会评职称,不少教师认为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再加上工作压力大,因此,跳槽、换岗等现象频繁发生,师资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
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民办幼儿教育的管理是指令性的。如国家曾规定,凡是千人以上的大企业和机关都需要建立托儿机构。“自家的孩子自家抱”的这种办园体制必然形成民办幼儿园与社会的脱节,与当地经济的脱节。这使得我国民办幼儿园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三)办园布局不合理,办园过程严重存在小学化倾向
我国民办幼儿园往往在一些周边的农村地区,规模较小,效益也不高。办园人员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流程也不顺畅,而且由于村村办园,形成不正当的经济竞争,使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
此外,一些民办幼儿园没有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而是按照小学模式给幼儿上拼音课,背诗文,做数学试题,且题量大,这不仅对幼儿的发展不利,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少民办幼儿园里仍然存在重智轻体的现象,且在办园过程中制定幼儿发展目标也存在重教育轻保育的现象。
二、制约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但有关法律法规自相矛盾,存在冲突,如在能否盈利和民办学校税收问题上表述不同,使得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无所适从。近年来国家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出台了不少,但限制的多,鼓励的少,规范的多,扶持的少。有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对民办幼儿园有偏见,而这种偏见和由此产生的政策环境,成为制约民办园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现有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成为制约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二)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制不顺,渠道狭窄
在整个国家教育投入一直未达到国民生产总值4%的情况下,幼儿教育得到的财政性经费更是杯水车薪。据统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长期在2.8%左右徘徊,2007年有所增长仅为3.32%,在世界各国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我国财政拨款的幼儿教育经费仅占教育总经费的1.3%左右,仅占gdp的0.06%。对民办园的资金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原因还是体制不
顺。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都投入到公办园,随着公办园所占比重的下降,使得政府财政投入的受益群体越来越少。真正为一般民众服务的街道、小区、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无法得到资金资助。如果政策没有理顺,即使增加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仍无法到达真正需要资助的地方。
(三)对民办幼儿园管理体制不顺,责权不清,管理力度不够
我国民办园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人员却非常少,民办园处于教育管理的盲区。政府对民办园的管理还存在多头管理,责权不清的问题。如有些地方想承办一所民办园极其困难,其审批及日常管理一般要涉及土地城建、教育、卫生防疫、水电暖气、财政和价格、民政、劳动保障、妇女儿童等十多个主管单位和部门。这些单位之间在幼儿教育领域的责和权的界线都不清晰,相互协调统一尤为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审批手续繁琐,大量民办园不得不放弃申请,甘当“黑户”幼儿园。
(四)社会对民办幼儿园的偏见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确立和认可了民办园的合法地位,但由于传统思维的惯性,人们还是普遍认为公办幼儿园值得信赖,对民办园则持怀疑态度,认为民办园是以盈利为目的,办学水平不佳等等。即使民办园的硬件设施达标,教育教学质量优秀,也很难获得大众的普遍认可。这种传统意识和社会偏见影响了社会对民办园的认同,恶化了民办园的生存环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办园入学难的问题出现。
三、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对策
民办幼儿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幼儿园的共同努力,这是解决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良好的外部客观环境是民办幼儿园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
民办园要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宜发展的政府、法律、经济、社会舆论等外部环境。首先,政府和大众媒介要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大众的思想认识,加强社会对民办园的认可度。同时,民办园也应以较高的保教质量和社会美誉度,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赢得社会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创办出具有特色的幼儿园。其次,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切实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使民办园法律地位、权利以及国家规定的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得到真正落实。最后,应尽快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精神,尽快制定有关民办学前教育的实施细则。
其次,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最大限度维护民办幼儿教师、民办园的合法权益。发展民办园是政府的法定职责,而民办园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领导。因此应做到以下四点:
1.设立与基础教育平级的幼儿教育或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责任,避免管理盲区。
2.政府部门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民办园教师的待遇和地位。确定民办园教师的最低工资保护线,以保障民办园教师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生活水平。3.以法律的形式保证民办园教师应享有的社会保险,以民办园教师个人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共同承担购买社会保险的费用,对拒不依法给教师购买社会保险的民办园应依法惩处。
4.进一步完善民办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扩大参评教师的范围,确保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在职称评定上享有同等资格与权利。此外,政府部门必须依法严格尊重民办园的办学自主权和财产权,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对个别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侵权行为必须严肃追究,以进一步强化其法律观念和责任感,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创设宽松的发展环境。最后,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地方政府适当的资助民办教育。幼儿园体制的改革应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幼儿园教育体系,因此各级政府对民办幼儿园不能撒手不管,而要给予扶持。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拿出适当比例的经费作为专项奖金,鼓励那些保教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民办园,形成优胜劣汰的自我更新机制,引导和促进民办园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筹款、管理和教育教学体系
首先,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办园经费,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为促进民办园的发展,为国家和政府节约教育经费。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民办园给予支持,包括经济和财政上的。其次,树立科学有效的发展、管理和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管理和提高保教质量。民办园应逐步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发展理念。将筹集的办学经费除维持幼儿园正常运转外,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民办园教师特别是决策阶层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为幼儿长期发展服务的思想,向家长宣传现代幼教理念,切实尊重幼儿发展规律,抵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再次,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一支较高质量、较高素质的稳定教师队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为教师交纳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教师评定职称,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业务指导,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开展教科研活动。以适当的报酬鼓励高素质、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对其它教师的业务指导;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逐步建立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梯队。
(三)启动民办幼儿教育的立法,完善管理体制,宏观调控民办幼儿园 通过民办幼儿教育立法,可以进一步明确民办幼儿教育的法律地位,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明确经费的投入、幼儿园办园主体、幼儿园的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为建立民办幼儿教育管理新体制提供法律保障。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整体规划,使其规模适宜、布局合理,踏上良性发展之路。要加强对民办幼儿教育的督导,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分级定类,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调控,将随机抽查和定期复查结合起来,监控保教质量,规范办园。民办幼儿园有庞大的受教育群体,政府应设立民办幼儿园发展专项经费,推动并引导民办幼儿园均衡、有效、健康的发展,对于教育质量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幼儿园应给予专项奖励。
(四)加强自身管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民办幼儿园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投入,规范办园,强化工作规范和人员职责,切实保障教师的权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事业留人”。
此外,民办幼儿园应创办具有特色的幼儿园,体现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所谓的特色,即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先进性是指学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学校某项工作或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优于其它学校,某一方面的研究也属于领先地位;科学性是指学校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趋势,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经验,有推广价值;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能长期地显示、保持和
发展,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熟。
四、结语
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教育部门或其他某个政府部门所能够应对和解决的,需要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促进民办园发展的合力。因此,只有启动民办幼儿教育的立法,完善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宏观调控民办幼儿园,加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贯彻落实民办幼儿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法规,才能促进我国民办幼儿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同时,我国在办好民办幼儿园过程中需加强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促进、自我发展并坚持创新,为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而努力办好幼儿园。参考文献:
[1]韩峰.我国民办幼儿园办学现状问题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邓宪亮.制约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郭宗礼.当前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7.
第四篇: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雷 芳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长沙 410005)
[摘要]作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精神文化建设功利化、物质文化建设整体匮乏、制度文化建设落后、行为文化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与扶持,民办幼儿园应牢固树立文化强园的理念,端正办园思想与办园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家长参与,提高后勤人员业务能力,优化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教育管理
民办幼儿园在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弥补了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大力加强民办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是引导其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民办幼儿园的文化指以民办幼儿园园区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要载体,以园区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幼儿园主体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区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核心是幼儿园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1]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办园理念逐步改进。许多民办园都明确了自己的办园宗旨、办园目标、办园方向,提出了自己所倡导的园风、教风与学风,对学前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较高,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有效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持有的儿童观更趋民主,[2]贯彻了教育即服务的理念,普遍落实了“家园共育观”。[3]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首先,园舍建设实现了美观整洁,从以前流行的家庭式幼儿园转变为带有独立建筑与院落的幼儿园,选址多为噪音低、基本无危险的环境,交通方便,符合国家对幼儿园的基本要求。其次,教学设施设备得到基本保证。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具备适合幼儿使用、符合卫生及安全要求的生活设施和教学设备,包括盥洗卫生用具、桌椅、玩教具,以及必要的乐器、电教设备等。再次,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园舍布臵温馨美观,大多设有美工区、语言区、科学区、数学区、娃娃家、建构区、音乐区等不同活动区域,投放了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各种材料,墙饰和吊饰均为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专门设计并制作。此外,不少民办幼儿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CIS系统,即识别系统,包括MI(MindIdentity,理念识别)、BI(BehaviorIdentity,行为识别)和VI(VisualIdentity,视觉标志)。他们自觉设计,统一规划,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办园宗旨、课程特色、管理理念、招生简章、规章制度、园车、标准字体、标准色彩、吉祥物、各种办公用品、符号标志等一系列内容,构造为整体的CIS系统,藉此打造区别于其他幼教机构的独特品牌。
内部管理基本健全。首先,组织机构基本健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成立了董事会,建立了园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制定了办学章程、园务委员会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幼儿园发展与改革重大事项均经过园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及时通报家长委员会。机构运行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因需设岗,因岗配人,每个岗位都设臵了工作职责与流程,责任到岗到人,分工明确。其次,管理制度基本完善。民办幼儿园注重制度建设,基本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教科研制度、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备课听课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物资采购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教代会制度等。与此同时,许多民办幼儿园能够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注意发挥民主管理的优势。
保教行为基本规范。首先,保育工作基本规范。民办幼儿园基本能够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一日生活作息安排基本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季节特点,基本保证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体育活动时间、幼儿两餐间隔时间、自主选择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其次,教育活动基本规范。民办幼儿园基本能够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意选择与幼儿发展相适应、内容安排领域均衡、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的游戏与主题活动,尽量提供足够的游戏与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需要。此外,在重视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着力建立园内园外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与社区、家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些民办园园长认为幼儿园文化是虚的,开展文化建设是搞形式主义,浪费时间、精力和物力。在少数民办园园长的意识里,甚至没有“幼儿园文化”这一概念,对幼儿园文化的作用与功能缺乏了解。[4]还有些民办幼儿园没有认识到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幼儿园长期的全方位的深入系统的工程,以为只要在形式上、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就会有成效。有些民办幼儿园受市场经济“包装文化”的影响,甚至将幼儿园文化建设盲目视为幼儿园的形象设计,而忽视对其内在文化环境的塑造。
(二)精神文化建设存在功利化倾向
不少民办幼儿园在市场竞争中学会了“适者生存”,为了吸引生源,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就提供什么;家长的期望是什么,就满足什么。于是“双语教学”“蒙台梭利教学”各种特色班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也“打肿脸充胖子”。这些民办幼儿园还自以为颇有成效,保全了幼儿园的发展,实则不仅是误人子弟,更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物质文化建设整体匮乏
一是园舍条件整体落后。绝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投资小、规模小,致使室内外活动面积狭小。另一方面,配套设备没有完全符合幼儿生长的特点,如有的民办幼儿园虽有教玩具,但残缺破旧,不适合3到6岁孩子的健身要求,有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二是绿化和环保建设有待加强。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绿化面积不大,户外植物的种类不够丰富,室内绿色植物的数量也不多,且大多没有关于植物名称、科属和习性的标牌介绍,没有形成“绿色幼儿园”的勃勃生机。另外,关于环保类的设施不足或者缺失,几乎看不到分类垃圾箱、废旧电池回收箱或其他节能设备等,环保节能的教育氛围不足。三是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几乎进入到了每个家庭,但一些民办幼儿园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网站建设普遍不够完善,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网站,有的虽有自己的网站,但是信息不更新或者更新极其缓慢。
(四)制度文化建设落后
一是评价制度比较笼统滞后。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关于师生的评价制度相对比较笼统,多为描述性语言,缺乏量化评价,方向性和指导性不强;过程评价较少,结果性评价较多,更多地用于期末奖优罚劣,缺少过程性的指导和监控;有些评价体系相对滞后,不能反映出时代性和发展性。二是制度的执行力有待加强。许多民办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健全,但是在制度的执行力上却有待加强。有的幼儿园管理者碍于情面,疏于管理;有的幼儿园教师强调主观理由,难于管理。这就容易形成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局面,不利于园所文化的建设。三是盲目复制先进制度,不与本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某些民办幼儿园喜欢模仿他人,看到其他幼儿园取得了成功,就争相效仿,套用他人的成功模式,宛如削足适履。四是不断追求卓越的管理文化而较少考虑教职工的接受程度。某些民办幼儿园注重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但不考虑教职工的接受程度,没有结合教职工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与心理需要,使得管理文化无法根植人心、获得认同。
(五)行为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幼儿园的办学行为不端正。有些民办幼儿园忽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以营利为目的,从节约成本出发,克扣幼儿伙食,校车超负荷运载,减少正规人员配备(包括人数和资质上的配备)。幼儿的安全没有保障,人身受到威胁,跌倒摔伤、烧烫伤、交通事故、中毒、故意伤害等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还有大量营养不良、饮食不洁、环境不卫生、电火隐患、光线太暗、房屋设施隐患等方面的问题存在。
二是恶性竞争行为严重。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为了生源而陷入一种恶性竞争的状态,表现之一是大打价格战,一些低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往往通过极低的收费来吸引家长;表现之二是互相诋毁,有的甚至酿成了不断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严重损坏了民办幼儿园的整体形象。
三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许多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多数并非幼教专业毕业,业务能力差,专业知识贫乏,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法规不力,没有严格遵循幼儿教育教学规律,随意调整或删减教育教学内容。有些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知识传授和认知技能的训练,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幼儿教育是社会公共教育的最低层级,幼儿园教师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薪资待遇都比不上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其专业发展动力不足,没有持续的激情去研究幼儿教育的规律,在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个别懈怠、厌倦的情况,不能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准确定位。
三、促进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与扶持
一是加大政策性投入。政府应在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可以采用政策扶持、政策引导、监督促改、信息咨询、行业宏观指导和管理、规范调整机制体制等形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重视和发展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促进民办幼儿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建议设立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政府部门设立的学前教育、民办教育专项经费预算,在新开办民办幼儿园经费扶持、民办幼儿园教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补贴、民办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与职称评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发展。
(二)牢固树立文化强园的理念
对新的事物需要持新的观念,对待幼儿园文化建设亦是如此。过去,我们仅仅注重教学教育工作这种显性的教育影响,忽视幼儿园文化这种隐性的教育影响,这是一种失误,阻碍了幼儿园、教师、幼儿的健康发展。民办幼儿园从举办者到园长要通过学习研究,充分认识到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幼儿教育是生命教育,[5]幼儿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性的生态建设,[6]对幼儿园产生的价值虽然难以量化,但却是幼儿园长期发展和生存的关键与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有利于增强教职工对幼儿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及集体责任感,有利于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三)端正办园思想和办园行为
这是形成民办幼儿园健康、优秀的精神文化的根本前提。民办幼儿园要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依规依法办学,自觉规范办学行为;要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按政府的政策、规章要求配足配齐工作人员;要对教师负责,自觉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幼儿园物质文化;要把促进园所、教师、幼儿的发展高度统一起来,不能在园所发展中以牺牲教师和幼儿的利益为代价;要提倡有序竞争,加强与同行的合作,注意维护民办学前教育行业的整体形象;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主动接受政府和教研部门的指导,努力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让政府放心、社会放心、家长放心。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
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促进幼师的专业行动,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牢牢抓住了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支持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努力营造学习化环境,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鼓励教师做终身学习的模范,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文化科学知识;二是加大园本研训力度。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促进以老带新、同伴互助、教学反思,多举行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比武,通过幼儿园内部力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定期邀请幼教专家来园讲座、亲临一线指导授课,同时组织全园教师分批到省内外各大名园进修、观摩,开阔眼界,学习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改理念。
(五)激发家长参与文化建设
激发家长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意义重大。首先,要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在新生入园前对每位幼儿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家访,并请新生家长详细填写家长资源情况调查表。其次,要健全家校合作模式。要针对幼儿的能力,同时考虑家长的兴趣,在幼儿园安排的主题活动中,寻找适合家长的参与点,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发挥家长的教育机智,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第三,要加强家园沟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定期邀请家长观摩教育保育活动,为幼儿园提出合理化意见与建议。第四,要以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引导和教育家长,提高家长对幼教工作的认识和育儿水平,千万不能受家长左右,盲目迎合家长的不合理要求。
(六)重视后勤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必须将促进幼儿的健康和保护幼儿的生命放在首位。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是教育、保育质量协同发展的结果。对于幼儿来说,生活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幼儿在园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园来说,后勤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幼儿园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为幼儿园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幼儿园与保育工作相关的后勤人员不应只是清洁人员、安全人员、采购人员,他们同时也是幼儿的生活教师,幼儿园不仅应该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还应该重视为后勤人员提供学习的场所、资料等,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七)优化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手段
要通过对园所进行全方位的SWOT分析,继承幼儿园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地方、中国乃至世界优秀文化,摒弃或规避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劣势与不足,做好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规划,通盘系统地部署幼儿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并分阶段分步骤加以实施;要旗臶鲜明地提出幼儿园的核心价值观,树立被教职员工认可和接受的共同愿景;要通过物质改造、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将这些价值观贯穿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坚定不移地长期坚守;要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幼儿园相关人员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包括幼儿的参与作用。在具体操作中,要随时检查、考核、评估文化建设情况,对不合理的做法及时予以调整,对各类阻碍因素及时加以清除。此外,还要注意运用幼儿园领导者的非职权影响力,发挥幼儿园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第五篇: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校长论坛特等奖论文展
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校长 周日新
【内容摘要】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新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大踏步地发展。提高民办中学办学社会效益,就要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档次。当前,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面临各种问题。研究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对策,努力解决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东莞市民办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东莞市光明中学德育工作的特点,提出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对策:理顺学校、家庭、社会诸多管理元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其互动作用,构建相适应的有效的立体化的育人网络及德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德育管理元素
在我国,民办学校作为新兴的教育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地作用,并且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态势,因此分析研究民办学校办学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民办中学的德育工作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从中找到相适应的对策,引导民中德育建设和德育工作及至办学健康蓬勃发展。
东莞全市民办中小学已达200多所,其中面向新莞人子女的低收费学校有179所,学生40多万人。从调查中发现:作为新莞人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主要机构的民办中学,在德育工作方面都存在甚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困难,而使办学处于被动状态;但也有一些学校德育工作已闪烁得亮晶晶,学校也办得有声有色。该市民校光明中学办学的历程就是一个典型。对这一典型的剖析,可以具体地了解到民中德育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到对策。
光明中学创办于2003年9月,直属东莞市教育局管理的民办公助、全寄宿制完全中学。它的发展经历了一番曲折历程。该校办学第一年招生近两千名,因疏于管理,校风校纪差,德育状况更为差乱,难于取信社会,之后第二年,招生就出现大缺口,甚至濒临停办的边缘。2004年8月,在新领导班子到位后,学校秉承“以诚心服务社会,以爱心培育人才”的办学宗旨,遵循“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原则,创新“办学目标高起点,办学条件高标准,学校管理高水平,教师队伍高素质,课堂教学高效率,教改实验高要求,校园文化高品位,全面育人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方略,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德育管理等制度,校风校纪才展现新面貌,获得社会认可,学校始见转机,办学才有了新发展。目前,该校在校学生12000多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教育部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书法教育先进学校、东莞市一级学校、东莞市绿色学校、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校风正,校纪严,校容美、质量高、特色明” 成为校园主旋律,教学、德育等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时过境迁,回忆过去,民办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致命的问题呢,结合光明中学,我认为大致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一、当前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问题之一:德育首要位置未形成民中在办学中,往往德育偏离首位。德育偏离首位是一般民中德育工作存在的基本问题,表现:
其一,重分轻德,把分数线当成绩榜、招生入学人数当办学“质量”指标。为突岀学生学业成绩,一味抓智育而忽视德育,为招生才讲点德育,搞点德育活动摆弄“门面”。德育工作在这一类学校“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自然不列首位;
其二,德育工作机构人员的配备明显欠缺。大多数学校德育的专职部门——政教处一般不超过3人,所配备都是非教育类专业的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难以胜任德育工作,团队负责人也多为兼职,基本上都是由教学压力较小的历史、体育、音乐等科目老师兼任;而且教师流动大,东莞民中的外省籍教师一般占六成以上,且每年有近20%要流动“跳槽”,不稳定。光明中学办学初期有50%以上的教师“跳槽”。
其三,一些民中未把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智育和德育仍是两张皮,德育只是靠班主任、分块领导单兵作战,全员德育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未有建立。
问题之二:学校反制社会不利和消极因素乏力,削弱学校德育效果
在东莞市社会变革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民中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利的消极的因素,学校德育工作也因之大受影响。在07年东莞市中考录取中,东莞中学等5所公办中学有权面向全市招生。其招生名额占全市计划总数25%,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实际上包揽了各初级中学校优秀生源。而作为民中的光明中学等,虽拥有优质学位,却不可能享受分配优秀生源名额的政策优惠。优秀生源都涌向公办学校。从而民中生源比公办中学更为复杂,“问题生”更多。主要是:一家长“管不了”或“不会管”的“待进生”多;二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长忙于生意无力照料的孩子,与家长关系恶化的孩子多;三没有本地户籍的外来工子女多,据07年统计全市此类学生达44万人,占中小学总数58.6%„.面对这样复杂生源,民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稳住生源,形成民中德育工作的“更严要求”、“更高压力”和“更大难度”。大多民中的生源特殊,层次不一,学生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奋斗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行为失范等问题。受社会一些负面的影响和教育上重“分”轻德、盲目追“分”的功利主义的影响,民中德育脱离了自身规律的要求,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德育体系,其效果不理想,出现了学生中明显地分化:一部分忙功课、忙升学。而另一部分则不思进取、自我放弃,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在社会上游荡的地步,导致问题学生增多。其表现为:校园早恋,无故旷课、打架斗殴、厌恶学习、迷恋网吧、校园暴力等,有的学生还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问题之三:家庭和家长教育欠完善,加大学校德育工作难度
东莞市民中的学生85%以上属非本地户籍学生,不少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复杂,有些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处于“工学矛盾”旋涡之中,家庭经济条件太差;有些来自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家庭教育或有缺失;复杂的家庭背景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攀比、亲情饥渴、逆反等不健康心理,可能岀现更多的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等不良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成长。
同时,不少民中学生家长普遍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些家长在教育中容易产生误解,踏入误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度不够。
二、民办中学德育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剖析
(一)民中德育工作未到首位的原因在于办学理念有偏差
民办中学是市场经济向教育领域渗透发展的产物,它兼具“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双面属性。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本性在这里依然发挥着作用,除了承担一般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外,还有着盈利、使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民中在办学理念上存在着偏差,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自身企业性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中的激烈竞争等,由于生存和利益驱动,便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在学校门面装修、硬件改善和智育教学方面,而不愿把资金、精力投入到德育管理和建设上。从根本上说,缺乏坚定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学校,德育工作都应该在办学工作中居于首位。德育首位才是办学正确的然而也是最基本的理念。办学理念错了问题就会层岀不穷。所以说民中德育首位的缺位,根源在于办学者办学理念上偏离了正确方向,是在办学的最基本问题上犯错,这就是上述民中德育工作偏离首位五种表现的总根子,也正是上述民中德育工作三大问题的症结所在。
办学理念偏离正确中心,德育工作不到首位,办学中必然产生失误,削弱了德育工作效果。民中在德育工作中未能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使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不稳定,使德育工作缺乏连续性。民中往往信奉“顾客至上” 的企业原则,导致教师不批评、不得罪学生,产生“老师怕学生”现象。例如,光明中学办学头一年就提出过“学生是上帝”的口号。学生不服教师管教时,往往趾高气扬,学校不愿坚持管理原则,甚至有失公正,教师找不到撑持,感到难受呕气而不愿作为,往往使德育制度形同虚设,而据此确立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就不可能正确地分析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对聘任教师愿要就用,不愿要就“炒”,教师自身价值难以体现。光明中学当初就因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频繁变换,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导致德育工作缺乏稳定性,削弱了德育工作效果;无法保障连续性,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中德育工作中的不利和消极社会因素产生于社会教育发展理念禁锢保守
社会上“国家办教育”的办学理念根深蒂固,而对民办教育的歧视很难因《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而消除。政府在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变革上滞后,远未能适应民中办学和发展的需要。于是社会观念及政策重心向公校倾斜,政策导向偏离民校就对民校办学形成诸多不利因素,带来种种消极后果。
面对这些消极因素,民中缺乏有力的控制措施,难“以小气候改变大气候”。
首先,难于得到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的直接支持。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开放变化的同时也衍生了许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影视、书刊、音像、网络中充斥着凶杀、色情、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少年学生的不当开放,严重腐蚀着学生的心灵,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学校缺乏整体及长远意识,没有与周边有关管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避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侵害。在种种不利因素的约束下,民中德育面临着尴尬的局面,效果欠佳成效甚微。
其次,部分民中片面追逐利润而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无法消除社会对民中的固有偏见。
(三)家庭和家长在教育理念上的误解和误区,减弱了学校德育工作效果
家庭环境是学生德育的基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校的德育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会阻碍学校德育工作,影响德育成效。
民中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往往容易产生误解和滑入误区。不少民中学生家长普遍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向学校“交了学费,教育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一些家长的经济状况优越,认为“有钱便是万能的”,教育方式也很不当,往往只会用钱来奖惩孩子;相当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么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要么认为德育无足轻重,不少家长还抱怨学校的德育活动多,认为学校“不务正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度不够。
这些不利和消极因素从不同层面上导致了学生家庭教育的严重缺陷,不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自然也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三、改善民中德育工作,提升德育效果的对策
从影响和制约民中德育工作效果的三大方面问题的剖析中可以看到,由于民中的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和家庭的脱节或背离,民中德育工作受到严重制约,德育工作效果受到严重限制。民校和学生家庭、社会都是民中德育工作效果的制约因素,也是组成学校德育管理三个方面元素。我们应注重研究发挥各自特有优势作用的对策,研究整合三个元素充分发挥共同作用的对策,以切实解决民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拓宽学校德育工作途径,提升德育实效。对此,本文提出以下改善民中德育工作的一些对策建议:
(一)端正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管理元素在德育工作中的保证作用
民中要将德育工作置于办学首位,并坚持以这种正确的办学理念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为此,民校应: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关键是端正办学理念,树立科学“大德育”观
学校领导班子是德育管理的司令部。建立办学理念端正的领导班子更是民中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民中要调整组成识教育之大体的校董会,建立能办好学的校务会,确立“德育为首,以德治校”观念。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师生为主体,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职员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教育管理体制。把德育作为学校组织机构的首要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一批强有力的德育骨干,求真务实地开展德育工作。
2.构建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为重点的德育目标体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这是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对教育的要求。所以,民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实现“三个统一”,构建起以“学会做人”为重点的德育目标体系,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基点的德育主要内容;通过开展符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追求崇高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光明中学一直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为重点的德育目标体系,使德育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
3.建设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落实全员德育。
江泽民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办学者要与教师建立起“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长久合作关系,建立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做到这一点:
第一,要加强教师理念的建设,强化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端正教育思想。在教职工中加强“全员育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形成全员参与,全员管理负责的良好局面,做到领导管理育人,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
第二,要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多元化帮助、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展教师联谊活动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归属感;提高教师素质,设立教师培训体制,全面提高教师在师德、工作素质等方面的修养,并组建校本研究和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发挥自身潜力,扎根于学校,醉心于课堂教学,勇于自我实现。
第三,重视德育专职人员选用,改善德育队伍,优化德育工作机制。重视教师的考评,通过规章制度、评估制度等,明确教师的教育任务,使在教书育人中恪守“三个责任”。在光明中学,学校努力为教师办理调入手续,给教师以安定感,把流动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保障教师待遇,组织教工活动,弘扬团队合作精神。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落实“青蓝工程”、“名师工程”。还不断完善评估激励体制,落实每月德育管理先进班评比,把德育绩效与奖金挂钩,通过奖励激发工作热情。
4.加强德育机制建设,通过制度育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民中德育管理也是一样。要明确管理职责,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精细化管理,规范检查和考评措施,制定德育工作检查评估制度。使德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德育过程得到有效监控。如光明中学建立了《行政值日制》、《年级管理班级值周制》、《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等学生自我教育制度,设立了“年级德育小组”,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实行“学校抓年级、年级抓班级、学生行为各线反馈、归口班级”的管理模式,健全德育工作的激励制度,做好常规检查进行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评选;德育管理实施“三线三级”形式,各线各级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现代化人才培养。
5.拓展德育渠道,强化养成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民中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重视文化知识本身的德育功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同时注重“以心教心”的教育方法,丰富德育渠道。例如光明中学成立了“怡心室”,配备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定期请法制专家开讲座;举办“德育学习班”;组织“绿色校园月”活动,鼓励学生少违纪、零违纪,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坚持开展“家庭美德十个一”教育,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义卖活动或拜访贫困山区、敬老院、孤儿院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关爱他人,自强不息。同时,民中还应实施养成教育,实施精细化管理,在生活细节上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者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终实现自主发展。如光明中学在行为习惯方面,查禁携带手机、抽烟、早恋等;学习习惯方面,重点抓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书写规范的养成;生活习惯方面,从学生早上起床、洗漱、早午晚用餐纪律、卫生清洁、早操、上课,到午休、第二课堂活动、晚自习、就寝关灯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和检查评比。
(二)重视家庭管理元素,建立家校联系机制
由于民中学生家庭的复杂性,做好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更是至关重要。在德育工作中要让家庭参与到学校的德育中来,形成和谐有效的家校联系机制,建立起沟通渠道。让学校、家长双方互相了解学生在校在家表现。光明中学奉行“金碑银碑不如家长的口碑”的理念,定期组织家长进行交流:定期给家长写公开信;班主任经常与家长通电话;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管理决策征求家长意见;学校体育艺术节、体育运动会、教学开放日、感恩教育演讲等活动邀请家长观摩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密切配合,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同时,鼓励家长以“情感”为桥梁,以“亲情”为纽带,尤其是引导家长“信任孩子”、“赏识孩子”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家长交流,及时反馈,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打开学校围墙,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诸多因素,形成强劲的育人合力,构建宽广的学校德育工作新平台,是民中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三)主动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
学生在德育中处于主体地位。杜威曾说“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在于社会生活”,社会是学生课本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好训练场所。”所以,民中不仅要确保学生的思想得到正确指导,更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进入社会生活实践。首先,要重视社区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积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寻求有利于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如光明中学组织学生参加“重走东纵路”东莞市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前往虎门硝烟纪念馆,感触爱国情怀;其次,民中要以德育工作的实效保证教学质量,改变人们对民中的看法,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针对学校周边环境较差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制定行法律法规,提高对周边环境的监管力度,如光明中学在周末学生离校及返校时,加大校内外巡察力度,保证学生安全离返校;学生出入校门佩戴学生证,且要有班主任签名的出入证明;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叫外卖,切断一些违禁物品如香烟等进入校园的途径。
(四)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要素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1.充分利用生源多元化的有利条件,因材施教
民中生源多元化,学生当中不乏有的素质很高,有的还可能有某一特长。学校要着眼于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因材施教,如设立专门的“培优班”、“待进生学习班”、“五种技能”等,突出音、体、美、信特色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德育工作可利用学生群本身为教材,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他人的闪光点,树立学习榜样,共同抵制不良行为。还可从学生的个人兴趣入手,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并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2.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实践活动育人
民中德育工作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怀心灵,尊重人格,尊重独立主体性,有效地强化“外塑行为、内化心灵、主动发展”德育工作三部曲,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辅之以有效的活动教育:
首先,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达到强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加快道德“内化”进程。在反复实践中形成自我觉悟和习惯行为,内化上升为自我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的。
同时,建立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德育运行机制,完善以“五自” 为中心的自我管理,让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会与团委会直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把“自我”管理与文明礼仪活动结合起来,成立学生护校队、文明执勤队,设置文明礼仪监督岗;鼓励学生参与校园人文建设,定期开展系列化文化活动如体育运动会、文艺晚会、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月、学雷锋活动月、读书节等活动;组织文学社、校刊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社团,活跃课余文化生活。使学校德育成为青少年主动理解规约、选择价值和体验意义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管理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元素的作用的对策,有效地突破了民中德育工作空间上的局限性,渠道上的单一性,内容上的陈旧性。光明中学就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对策明显地提升了德育工作效果的一个典型。陶行知先生曾呼吁人们“建筑人格长城”,多元化社会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设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民中德育工作目前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光明中学的成功管理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性的决策。民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点,总结出符合实际的符合实际的对策,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的长远目标,为社会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1版;
2.韩庆祥、蒋笃运:《德育系统论》,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2版;
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中发〔2004〕8号;
5.邬志辉: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