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乌市场的新发展
电商换市:义乌的出路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赵磊 实习生 朱传婕 | 上海、义乌报道 《 中国经济周刊 》(2013年第47期)
义乌,是一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围绕市场做生意,在过去30多年里逐步成为义乌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但如今,曾经红火的商贸城日渐门庭冷落,红极一时的“义乌模式”正在经受时代考验。拯救市场,寻找一条保持发展的新路,是摆在义乌人当前最大的历史任务。大商城会死吗?电子商务是唯一的出路吗?
客户去哪儿了?
改革开放初期,外出经商的义乌人带回各种小商品在街头自发摆卖。1982年,义乌制定“兴商建县”的优惠政策,正式开发露天市场,并陆续投入资金扩大营业规模。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商贸城等市场带动外贸、制造,形成集群效益的“义乌模式”。
这一模式曾经数度创造辉煌,使得义乌的人均收入水平、豪车密度在中国内地居首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下称“义乌商贸城”),正是从草根经济中崛起的“义乌模式”的标志性符号。
但近年来,义乌这座城市的环境和“义乌模式”本身,越来越难以让人满意。10月底的一个周末,《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地走访了义乌商贸城的5个区,与马路上拥挤的车辆相比,商场里并没有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开张的店铺,真正的老板大多不在,很多店铺大门紧锁。“不光是星期天,平时也这样。”某店铺的一位售货员向记者介绍。
除了义乌商贸城,城区还遍布各类专业市场,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10月以来,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有些烦恼,当地最大的圣诞用品市场的商户经常向他反映,迟迟没有接到大单,而房东们却吵着要涨租金。往年与陈金林多有往来的几个埃及采购商,今年也没有消息。
圣诞小商品,虽然平均毛利只有3%~5%,但也曾一度让商户们赚得盆满钵满。陈金林所做的调研显示:“今年有30%的商户业绩比去年略好,剩余70%的商户和去年打平或者出现下滑。”他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更因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商户增多,竞争更激烈,摊薄了商户们的利润。
圣诞小商品市场的变化,正是义乌商品市场变化的一个侧面。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在早期,义乌市场发展的三大要素主要是客流、物流,以及衍生出的信息流。但如今,这三大要素都发生了改变。”
“义乌市场现在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信息流,全球客商都来了解义乌、与义务人联系——这是目前义乌市场最核心、最不能忽视的优势。物流依然处于第二位,它是支撑义乌市场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而延伸出产业配套,如果没有产业配套义乌市场就缺乏了根。义乌市场如今不会看到很多客流,客流并不是繁荣与否的关键要素。” 除了这些变化外,义乌市场低门槛的模式在国内也不断涌现出跟随者和模仿者,并给义乌市场带来持续冲击:江苏南京、河南郑州、广东东莞、辽宁沈阳、山东临沂等城市纷纷打造大型小商品批发集散市场,他们在低端集聚、物流覆盖等方面,已有赶超或取代义乌市场的趋势。
如今,靠商铺、店铺和摊位租金过日子的义乌人越来越多,靠出租民房过日子的经营户越来越多,靠出租厂房过日子的义乌企业也越来越多„„
“要不是近年一大批‘新义乌人’创业群体补充进入参与竞争,义乌说不定会变成‘第二个鄂尔多斯’。”楼仲平说,“如果义乌制造业不能振兴,义乌市场不能持续繁荣,义乌房租必然下降,服务业必然衰退,资产必然贬值,届时商城将变为‘空城’。”
纯中介市场蜕变为产地市场?
社会各界的反省早已开始。
10月中旬,浪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翁荣弟从德国考察回来后表示,义乌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教育、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挽留和引进高素质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义乌继续发展的瓶颈。
楼仲平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义乌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没跟上经济发展水平,但这仅仅是表象。“义乌已不再是建几个市场的问题了,已经到了应该全面提升的时候。”
“义乌市场和商品交易特点是:小商品、廉价。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工、环保、税收等方面逐步规范,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这种以廉价为核心优势的交易中心将面临有着更为低廉制造成本地区的竞争,比如越南等地会逐步替代义乌的优势。”财经作家陈根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
对此,义乌一直在想办法应对,希望逐步由纯中介市场向产地市场蜕变。目前,义乌商贸城中,本地生产的产品逐渐占到了40%以上,其目的是逐步使小商品城具有产业依托。
但产业配套也一直面临各种发展瓶颈。长期粗放型的低端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产业成本低廉、专业化程度低,在海外市场缺乏竞争力。作为义乌制造的代表人物,翁荣弟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了义乌外贸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价格上升等等。“比如墨西哥到美国是免关税的,土耳其到欧盟是免关税的,在这些地区的竞争中,我们有压力。
同时,越南、印度、印尼的制造业也在崛起,这给我们造成冲击。”
今年端午节期间,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与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等主要领导有过一次深度的交流。潘云鹤给义乌的执政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想一想20年后的义乌将会以什么产业为主?二是20年后的义乌将成为什么样的城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得的一份记录上述对话内容的材料中显示,潘云鹤当时向李一飞建议:义乌要做好两个规划:第一是贸易体制规划;第二是做好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如何建设国际贸易城的规划。潘云鹤认为,义乌现在的物理市场已经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并可能在新的专业化市场模式的竞争中被淘汰掉。“而替代市场的则是互联网,通过网上交易,把你们的产品,绕过现在从世界各地跑到你们这里来订购的中间批发商,直接卖到消费者手中。”将来,要在上述两个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世界级商品信息和知识中心。“直接获得用户的信息,最终从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提取对产品创新的要求,通过这些用户需求,提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义乌的转型就成功了。”
政府推进“电商换市”
与潘云鹤的建议不谋而合,楼仲平也认为,义乌能否实现二次转型成功,需要看是否能从客流为重心转移到以信息流为重心,让商贸通过网络以及信息交汇完成。未来义乌市场的物理空间不会越来越大,但信息流会越来越多——这样的中心是别的地方难以复制和超越的。
对于潘云鹤提出的第二问,敦煌网创始人、CEO王树彤向《中国经济周刊》描述说:“20年后,义乌将是一个以全球服务业为主的、安静的城市。”王树彤认为,义乌应该抓紧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打造外贸电商之都,不仅可以使商人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可以加快产品创新,还意味着义乌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城市规划愿景。
义乌市委市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且迅速付诸行动。近年,义乌一直将电子商务作为市场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全力推进“电商换市”工程。据义乌市外宣办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资料显示,义乌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电子商务办公室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研究院等;在经费保障上,财政每年计划安排3000万元设立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引导基金,建立电子商务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在发展平台上,规划建设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发展虚拟电子商务园,搭建市镇两级电子商务园区等等。
王树彤介绍,今年7月,敦煌网与义乌市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敦煌网负责建设的名为“义乌全球网货中心”的交易型B2B平台正式启动。未来,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将可以直接下单,通过线上线下整合的仓储物流系统,使义乌商品以在线批发的方式,进入全球市场的网络直销。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指出,政府体系自上而下式电子商务做的东西,与市场自下而上的东西各自为战,会带来许多具体的“难点”,这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来解决。各种“正能量”是否能有效地整合起来,是考验这种机制是否成功的战略性“根本问题”。
财经作家陈根则并不看好这种“由政府主导打造电子商务产业”:“这就是瞎折腾,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业模式完全是市场开放竞争的产物,如果政府介入以行政形式干预市场形式,结果未必会成功。” 陈根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做国际大宗商品批发的电子商务成熟平台已经有很多,零售交易目前已经有淘宝这种成熟的集市平台,以微信为代表的新的电子商务零售交易模式也正在发生变革,义乌若能在电子商务产业中有所作为,除非能找到一种根本性变革的新模式。”
“实体市场将长期存在”
虽然对于义乌全面拥抱电子商务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不争的事实是,电子商务在义乌的贸易占比中越来越重。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达到10万个,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数量(7万家左右),成为义乌最大的商人群体。
据义乌市委外宣办对本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交易规模方面,今年上半年义乌电子商务总交易额391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内贸网购交易额131亿元,外贸网购交易额33亿元,外贸B2B交易额161亿元,内贸B2B交易额66亿元。
电商工商登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义乌全市登记在册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达10064家,同比增长103.3%。
在这股电子商务大潮中,小商品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面临着自身转型升级和推进市场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义乌商贸城的管理者,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商城集团”)从去年10月开始便开始着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义乌购”。
“义乌购”为义乌商贸城内所有的商家免费开设线上店铺,市场经营户可以通过平台自动翻译工具,发布英文商品信息,海外买家也可以通过“义乌购”浏览市场7万家商铺的产品和图片,在线直接下单交易。作为“义乌购”平台的延伸服务,商城集团创新提出了“B2R”模式,通过一站式仓储批发网络,跳过中间环节,把义乌市场的商品输送到全国各地。
据“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介绍,目前在“义乌购”上发生的外贸业务占比达65%以上,“义乌购”依托义乌商贸城,在外贸业务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因为在通关及物流等方面的制约,目前尚主要依赖邮寄小包裹的方式,如果要继续做大,仍然需要多方面的突破。
对于网络平台是否会弱化实体店铺,王建军认为,从长远看,义乌的物理市场还是会长期存在,因为“义乌市场商铺聚集扎推,除了展示功能之外,还起到内部信息沟通的作用,就像很多产业的聚集区一样”。
新模式、新产业和新矛盾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除了推动义乌市场转型外,也加快了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义乌电商快速发展中,涌现了一批如真爱网仓、优鲨衬衫、浪莎袜业、汇奇思百货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时,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就把吸管放到网上卖:“通过网络推广,我用吸管把世界都‘吸’进来了。”目前,他的公司有一半以上的业务通过电子商务成交。翁荣弟对电子商务也早有涉及。“昨天我们在网络上就卖了80万双。”10月24日,翁荣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按照目前浪莎日产袜子100多万双的产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量,已经占据浪莎袜的大半江山。在2012年,浪莎品牌在电子商务同行业类目中的占有率达到20%以上。
翁荣弟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快递、第三方平台、摄影、代运营、创意、推广、培训、第三方仓储等产业不断出现并形成规模,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是大势所趋。此外,电商融资产品也不断被开发出来。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义乌的小商户与大企业、线上和线下、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都将长期共存。义乌所寻之路,正是为了厘清这些关系,并逐步发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方式。
汪向东在对义乌向电商转型做出的努力评价是“初见成效”:“这些步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原本线下的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拓展到线上;二是可突破线下实体经济继续发展必然面对的制约(如空间要素);三是为电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等等。”
(本刊实习生郑月对本文亦有贡献)
第二篇: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
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
本报讯11月23日,记者从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管委会获悉,目前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预计今年年底能够顺利结顶,并将于明年10月义博会期间开业。与此同时,我市一手抓工程进度,一手抓招商引资,近日出台了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招商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入驻市场。据了解,义乌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工程规划占地525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市场行业及楼层布局为:一楼是商业物流设备、塑料粒子、印刷包装原材料、其他新材料;二楼是印刷包装机械及配件、食品加工机械及配件(含厨具设备)、动力和发电设备及配件、工量刃具、其他机械及配件;三楼是安防产品、LED产品、灯具及配件、工业电气设备及配件等;
四、五楼是皮革原材料及辅料等。当然,各楼层行业布局根据市场的招商情况可予以调整。
新出台的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期一阶段招商政策分为一般招商对象、条件和“一事一议”对象、优惠政策。其中,一般对象,其一为生产企业:依法正常经营,且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企业,根据预招商情况,按规模、品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确定招商的先后顺序;其二为代理商:依法正常经营,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具有相应明确代理区域范围的代理商,根据预招商情况,按规模、品牌等方面确定招商的先后顺序。对于租金价格,各楼层设立租金基准价格,不同楼层、同一楼层不同位置租金实行差异化计收。对于租金收取,为促进市场繁荣,设立市场培育期,期限为五年。培育期期间租金收取为:前三年按租金基准价格的四分之一收取,后两年按租金基准价格的二分之一收取。五年后租金收取方案根据市场经营情况另行确定。
对于“一事一议”对象、优惠政策,规定为: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国家级协会副会长(含)以上单位企业。根据招商进展情况,对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国家级品牌企业、全国专业性协会副会长以上单位企业、产业基地联合进驻企业等再另行予以确定。符合“一事一议”条件的招商对象,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商位;根据经营需要经申请可增加商位面积;租金在原优惠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减免直至全免;优先享有配套支持政策。
对于商位管理,规定为:市场商位实行一年一租,不得转租转让。商城集团将出台《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商位考核办法》,并按照考核办法对商位正常经营情况、经营业绩等指标进行动态考核,留优汰劣。同时,根据行业招商及经营的实际情况对经营区域进行优化调整。
第三篇:义乌市场发展介绍
义乌市场发展情况介绍
2013年义乌市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879.49亿元,同比增长15.91%;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683.02亿元,同比增长17.76%。
一、义乌市场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义乌市场自1982年创办以来,历经五次搬迁,九次扩建,经历了从“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室内市场-商场式市场”的跨越,从发展过程看大致可分为五代市场,四个阶段:
一是萌芽与创建阶段(1978-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抓住了义乌“鸡毛换糖”的商品意识,奠定了义乌市场发展的先发优势,大致经历了两代市场更替,1982年开放的湖清门、廿三里两个第一代市场是义乌市场的雏形,1984年建成的第二代市场--新马路市场,实现了由“马路市场”向“以场为市”的转变。
二是形成与发展阶段(1986-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抓住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短缺机遇,在经历前期萌芽发展后,义乌市场场地规模、摊位总数、商品种类、年交易额得到稳步发展,市场扩张、流通业发展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是全面拓展阶段(1992-200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抓住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国内贸易,构建国内商品流通网络,市场总体功能逐步健全、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市场规模和辐射能力开始逐步超越其他市场,形成了“买全国货、卖全国货”格局。
四是国际化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主要抓住了我国 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市场国际化进程,积极发展国际贸易,义乌市场开始步入国际化的新阶段。
(二)发展特点。通过多年培育发展,义乌市场流通业态不断创新,结构功能日趋完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商品流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是市场体系更趋健全。义乌市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小商品市场,由国际商贸城和篁园市场组成,经营面积350余万平方米,商位5.4万个。第二层次为国际生产资料市场,目前投入运营的一期市场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主要布局原材料、机械设备、新型材料等行业。第三层次为专业市场,主要有农贸城、家具市场、木材市场、物资市场、通信市场、家电市场、汽车城及城乡菜市场等。
二是市场集聚功能不断增强。义乌小商品市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成为中国制造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门户。目前,市场汇集了20万余家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的180万种商品,拥有各类品牌总经销、总代理1万多家,设立了福建、新疆、安徽、四川等一批区域特色商品馆。
三是市场国际化程度明显加快。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商品出口到219个国家和地区,日均出口1700标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有境外企业代表处近5300家。设立了进口商品馆,引进了83个国家近5万种商品入场经营。2013年全市实现外贸出口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3%;其中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33.5亿美元;海关监管小商品出口78.2万标 箱,同比增长19.5%;入境外商超过40万人次。
四是业态和功能加速创新。义乌市场组织形态已从简陋的集贸市场转变提升为现代化、国际化的新一代市场,市场功能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向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价格形成、产品创新等方向拓展,交易方式由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三现”交易,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转变,行业话语权进一步强化。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强劲,网商队伍发展迅速,第三方平台加速集聚,虚拟与实体市场互动效应更为凸显。目前,全市集聚了6万家网商、100多家第三方平台企业,年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六位,年成交额超800多亿元。
二、义乌市场管理经验
义乌市场管理可归结为两条,一是划行归市。所谓划行归市,简单地说,就是把同类商品放在同一区块经营,这样不仅便于管理,也利于理顺行业关系。划行归市以后,同类商品放在一起,有了比较鉴别,竞争更为激烈,各个厂家都想方设法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质量、价格,适销对路,上档次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众多经营户集中竞争,有利于客商了解商品信息和价格水平,迫使批发商不断提高商品档交和组织货源的效率,从而促进生产基地的专业化,有效竞争还使假冒伪劣商品逐渐失去存在空间,保护了顾客的利益。目前义乌市场按行业划分为多个区块,如一区一楼是玩具,二楼为饰品,三楼为喜庆工艺、装饰工艺等。
二是政府主导。一直以来,党委、政府牢牢掌握市场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实施市场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场结构调整和合理布 局,整合各类市场资源,提升市场整体竞争力。政府积极主动强化对市场商位、货运场站等事关市场长远发展的战略资源的管控,现在市场的商位,包括历次市场搬迁,都是政府主导,由国有公司建设并掌握市场商位的所有权,经营户只有使用权。现在的小商品城是上市公司,政府所占股份达56%。
在市场招商选商方面,政府牢牢把握调控权,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布局政策和招商方案,真正把那些知名优质商品引入市场。同时各部门各司其职,进行市场监管和服务。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相关部门都在市场设有分支机构或窗口,对市场提供一条龙服务。
此外,义乌历届党委、政府都善于抓住每一次重要机遇,把握好发展方向和大局,承担起作出战略决策的重大责任,如1982年提出了“四个允许”,1993年实行“管办分离”、“划行归市”,90年代中后期实行“贸工联动”,再到加入WTO后加快市场开放,以及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市场万里行”系列措施等。
三、当前市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市场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 “扩内需、稳外需、转方式、促就业”的作用日益凸显。许多地方都大力发展市场,各重点市场、区域性市场正在加快改造提升,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分割明显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区域性市场分割比较明显。
第二,专业市场面临新技术广泛应用和新型流通业态快速成长的挑战和机遇。随着通讯、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现 代商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迅猛发展,批发市场面临如何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重大挑战,面临如何有效监管和服务全新流通业态等重大课题。
第三,发展进入转型时期,专业市场肩负着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目前,我国专业市场发展存在着交易方式传统、经营主体素质整体不高、国际化层次偏低等突出问题。前些年,义乌市场“先人一步”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先发优势日益衰减,一些结构性、素质性和要素性矛盾也相继显现出来,如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经营主体素质不高、来义乌外商实力不强等。
第四,现行外贸监管政策与小商品贸易的特殊性不相适应。小商品具有种类多、更新快、非标化等特点,市场交易方式呈现单笔规模较小、贸易主体众多、交易活动频繁等特征,不同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按现行一般贸易方式实施出口监管,存在归类难、核价难、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亟待改革完善。
第四篇:+义乌小商品市场调查报告
义乌国际商贸城 民营经济发展分析
调
查
报
告
学校: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
班级: 11社会工作(本)1班
姓名:
曹永康
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树人大学人文学院
曹永康
【摘要】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浙江义乌市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短短三十多年从一个闭塞的浙中盆地贫困地区发展成为如今在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小商品城,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义乌现象”的热潮。现在本文树人大学2012年暑期实践12号团队以他们在义乌小商品城的亲身走访和深入调研,从一个调研的视角来简单分析一下义乌能够克服自身资源劣势的情况下发展成为这样一个全球性都市的原因。【关键字】义乌小商品市场经济 树人大学 暑期调研 原因
前言: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以及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教工委 〔2009〕1号)的精神,根据《浙江树人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校团委历年来的暑期校外社会实践的组织经验,树人大学于2012年暑期首次启动了“课题制”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作为“课题制”下的12号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由一位专职思政课教师带领6位学生走出校门,赴浙江义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社会考察,旨在了解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民营经济活跃,推动着整个浙江省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诸如“温州模式”、“义乌现象”等经济奇迹。本团队着手于调研义乌小商品市场,是想在考察当前义乌商贸城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浙江省民营经济崛起的奥秘何在?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否对义乌商贸城经济发展还有持续的影响力?在后危机时代,浙江省的个体经济还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所有这些问题,皆是本团队此次实践活动考察研究的内容。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正在建设中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奠定了国际商贸城的经济地位,究其原因在于义乌浓厚的商业文化传承;正确的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其它市场要素的充分利用。
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济地位
在出发去义乌实地调研之前,实践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义乌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小商品市场的经济实力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自然资源角度来讲,义乌劣势极为明显:位于浙中盆地,没有区位,既不靠海也不沿边,信息闭塞;没有资源,矿产能源贫瘠,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且多为红壤;没有基础,配套设施简陋,缺乏工业基础。但就是这样一个区位条件恶劣的偏僻之地,最终成为全球性的小商品市场和国际商品集散中心。
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小商品市场以来,经过五易其址、九次扩建,义乌业已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通信市场、家电市场、旧货市场、汽车城、义乌装饰城、物资市场、义乌农贸城、家具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木材市场、出版物中心)、20多条专业街相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市场总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汇集了41个行业1901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市场经营户有5万余户。
截至2009年底,义乌市场成交额已经连续19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作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和中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基地,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群此前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重质量、守信用”和“守合同、重信用”市场称号。2008年2月29日,义乌市场获得了第三块国家级的“金牌”:全国市场信用分类监管示范市场(简称“全国信用示范市场”)。
历年市场成交额: 1999年,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175.35亿元,增长14.3%。
2000年,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192.99亿元,增长10.1%。,2001年,全市城乡市场成交额2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中国小商品城212亿元成交额比上年增长9.8%。
2002年,全市城乡市场成交额265.05亿元,中国小商品城2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8.5% 2003年,义乌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287.3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24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4%和8%。
2004年,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266.8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49%。2005年,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288.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1%。2006年,中国小商品城实现成交额315亿元,比上年增长9.2%。2007年, 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成交额实现348.37亿元,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58%。
2008年, 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381.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6%.2009年,中国小商品城总成交额411.59亿元,同比增长7.8%,全市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556.1亿元,同比增长12.96%,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2010年,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621.1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1.7%,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456.065亿元,同比增长10.8%。义乌农贸城市场成交额26.58亿元,同比增长55.4%,副食品市场成交额47.12亿元,同比增长12.7%。
2011年1月份,义乌全市集贸市场成交额达51.2866亿元,同比增长7.34%,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为29.31亿元,同比增长8.35%。
今去年一季度,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90.41亿元,同比增长8.2%。2011年上半年,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257.32亿元,同比增长3.42%,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182.82亿元,同比增长8.1%。
除了巨大的市场产值,义乌国际小商品城还产生了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义乌市场已成为各大厂商通向全国市场的桥梁和窗口,吸引集聚了国内6000余家知名企业经销商及特约经销商。不仅如此,义乌市场还是一块产品创新的高地。小商品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价格中心的功能逐步增强,每天都有数千个新产品亮相义乌市场。从经济学原理来说,义乌依托的是不利的自然条件,却取得了如此大的经济成就,这一经济奇迹令人称羡,激起了我们对“义乌现象”强烈的探究热情。1 1 以上部分调查数据来自百度百科
二、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考察经历
7月2日上午10点,浙江树人大学12号队伍(董伟强、曹永康、张婷婷、江帆、袁晓云、孙杰)在基础部江宏老师的带领下,身着统一的社会实践服装从树大致和园门口集合出发,带着对义乌小商品经济传奇发展经历的好奇开启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旅程。
从杭州火车站出发乘坐的动车速度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入了义乌市境内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高低起伏,交错不断的小丘陵,正如在资料中所描述的,地形条件不是很好,对于义乌的经济发展不具备很好的推动作用,这让我们对义乌的小商品经济发展充满了疑惑。
换乘公交,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了义乌国际小商品城所在地。到达住处收拾完行李,我们迫不及待步行参观了商贸城外的商家店铺,以便尽快熟悉周边环境,为接下来的的实践做好准备。走在义乌的马路上,浓厚的商业氛围扑鼻而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纵横交错的道路和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商业大街,街上店铺鳞次栉比,各色各样商品映入眼帘。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很多外国人,有白皮肤的欧洲人,黑皮肤的非洲商人,尤以黑人居多,我们首次感受到了义乌作为一个国际商贸城汇通四海的大气。马路上的名车很多,经过时的速度很快,仿佛透露着义乌人富有而奔放的生活激情。
在漫步中夜幕降临了,江老师联系事先约好了的朋友做访谈。她们是两位从浙江磐安农村到义乌“淘金”,事业初获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她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创业打拼经历,也给我们讲解了义乌近几年的发展局势。在交谈中,我们初步把握了义乌市的大致情况,进一步了解了这座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概况。
由于义乌国际小商品城规模庞大,分区繁多,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国际
商贸城一区作为我们的市场调查点。按照计划,我们将用两天时间对商品城开展问卷调查。第二天做针对店主访谈和问卷调查,第三天做顾客问卷调查,分两组进行。我们一路走过,看到的大多是在收拾店铺整理商品的店主,我们从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感受到义乌商人吃苦耐劳的商业精神。一些来的较早准备妥当的店主,三三两两坐在店门口,与熟人聊着天。她们看到我们走去,充满好奇的眼光。我们首先从一位热情的女店主那里开始了问卷调查,她不仅认真的完成了问卷的问题,还与我们诉说了她店铺的发展史和近况,这是我们第一次从义乌人口中了解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尽管不是很全面,但第一步的成功跨出,我们对下面的问卷充满了信心与热情。可不是所有的店主都是像第一位店主那么平易近人,有些店主可能心存顾虑,尽管经过诸多解释,仍然对我们的问卷调查态度冷淡,甚至有店主甚至直接以恶劣的态度把我们轰走了。不过在我们上午的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一些热情的店主,有放假在家给父母帮忙的大学生;有从事小商品销售20多年的老爷爷;也有从外地来义乌打拼创业的阿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并且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创业经历和心得。虽然碰到些许阻力,我们还是克服了困难,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店主问卷工作。
第三天上午我们继续做顾客问卷调查。由于有了第一天的经历,大家轻车熟路。小商品市场的客流量还是很大的,他们在走廊的休息椅靠的。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位顾客开始了问卷调查,一切开展的很顺利。并且我们还遇到了从欧洲来的国外顾客,我们用蹩脚的英语与他们交流,最终还是完成调查问卷。在与诸多顾客的交流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义乌的小商品大致面向的市场。下午,我们对其它场馆进行了现场参观,进一步了解商品城地理布局和商品经营情况。晚上我们则开始收拾整理两天来的问卷和访谈资料,将它们进行分类和数据统计,并且将整理好的数据图表输入电脑上保存起来,结束了全部的调研工作。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每个队员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挑战,几天来的调研工作虽然比较辛苦,期间还受到了很多以前从未受过的委屈,但是大家都感觉收获很大。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们的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深入接触社会中,增加了自己的社会见识,提高了自己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义乌经济现象剖析
义乌商品市场的发展强有力地带动了义乌本地及更大区域范围内工业的发展,为义乌及相关周边地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机会,拉动了义乌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义乌市小商品市场经济崛起,从大街小巷的“鸡毛换糖”,到街头年会的集市摆摊,再到正规店铺室内集中展销,进而升级为面向全世界国际知名的小商品市场,成为蓬勃发展的国际小商品市场和物流集散中心,成为世界知名小商品交易中心的地区。此种发展历程意味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本来不具备传统经济学意义上比较优势的义乌摆脱了局限,实现了经济超越。义乌市的小商品市场的成功不单纯是一种现象。通过义乌市这种成功它所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问题是:在一个正在发展的大国,由传统的单一市场计划经济转向混合型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能够既符合市场经济的成长规律,又配合政府加速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战略选择,再辅以有利的时代条件,其发展就能获得成功。
我们12号团队经过在义乌历时三天的实践调研,通过对国际商品城商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顾客的问卷调查,以及对老一辈义乌商人的走访的方式对义务小商品市场的崛起原因有的一定了解,然后查阅了义乌小商品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将书籍理论与我们实践成果相结合,有了以下一些观点:
1、义乌浓厚的商业文化和创业精神的传承
义乌自古以来商业气息就很是浓厚,涌现一大批推崇商业的思想家和实干家,另外浙商文化对义乌的小商品经济的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明代,浙江文人叶适、陈亮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提倡功利主义哲学,对当时义乌人“务实重商”、“通商惠工”、“义利并存”的商业文化非常推崇。义乌土地贫瘠,传统的小农经济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因此“鸡毛换糖”传统小商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世代沿袭借以安身立命的一项重要副业。义乌货郎被人们称为“敲糖帮”。由于“鸡毛换糖”通常需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而利润又微乎其微,这一艰辛的历程造就了义乌人肯于吃苦、擅于经商、擅于适应各种环境的坚韧性格。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义乌人能够紧紧地把握机会,勇敢的出手拼搏,在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
2、义乌市政府的政策支持
通过对商家的问卷调查,我们得知义乌市场在发展的初期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完全性,尤其体现在: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市场法规不完备和市场体系的不健全。由于义乌市场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因此市场失灵和市场机制的不足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政府干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通过一些资料查询,我们的了解到义乌政府一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一个地区的政府的政策方针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所以一个长期性的政策对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会出现有些地区,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就大改政策方针,有的甚至与原来的完全两个极端,但是义乌市政府在中央积极采取宏观调控的帮助下实现“一线穿六珠”,六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小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不动摇,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有机结合不动摇。通过实施“兴商建市”战略,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繁荣,促进了市场空间的拓展和新型业态的发展,构筑现代化的市场流通大网络,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极大的保证了义乌小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迅速崛起。
在调查我们还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义乌吸纳了全国各地的淘金客来义乌发展,这也得益于义乌政府合理的招商引资的政策。并且义乌政府鼓励义乌人积极创业,为他们创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优惠。
3、义乌市的区位经济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兴起,给义乌建设小商品制造中心、小商品流动中心带来了积极影响。义乌地处浙中地区,周边农村的小商品能够很便捷地流动到此处进行集散,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义乌的发展。
义乌便捷的交通。义乌火车站规模和客流量均极其庞大,几乎有开往全国各地的车次,这就为人流的输送和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义乌还设有多个客运站,有开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长途客车,方便人流的输送。义乌还建有机场,有前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班,这为客户和商人的往来提供了极大便捷。
4、义乌成为国际小商品城的其它要素(1)市场发展国际化
一是义乌小商品的输出市场不仅是面向全国更是趋向全球化。义乌市场商品已经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二是外贸出口主体仍然持续扩大。目前义乌市场有600多家境外企业驻义商务代表处、8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联合国难民署采购中心、外交部驻外机构供应处义乌采购信息中心、家乐福亚洲采购总部义乌办事处等一批高端商业资源集聚义乌。三是出口商品种类多元化。近年来,工艺品、饰品、花类、玩具、化妆品、文体用品、小五金等市场优势行业持续保持外贸出口主力军的地位。自营出口额比重逐年增加。四是出口国家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2)流通组织和方式新型化
义乌市场组织形态已从传统意义上的集贸市场发展成为现代化、商场化、国际化的新型专业国际商品城市场;市场功能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向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价格形成、产品创新等方向拓展;市场交易方式由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交易为主转向洽谈订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义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当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义乌人可以足不出户实现商业交易了。我们通过对一些外贸企业家的访谈得知,现在国际贸易大多通过网络平台交流,订单,交易。这个很好的推动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走向国际。并且随的网购的流行,义乌作为一个小商品集散中心,能够提供种类繁多的小商品,满足广大网购者的需求,所以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淘宝,拍拍等购物网站首选的合作伙伴,这些极大的推动了义乌小商品在国内的流通。(3)市场管理规范化
义乌小商品市场规模庞大,类型众多,开发和服务通过了ISO9001标准体系论证。工商、税务、商检、金融等职能部门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政策管理,完善监管网络,致力打造“信用市场”。中国小商品城被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重质量、守信用”市场、浙江省唯一的五星级市场。(4)贸易国际化
通过我们的走访得知,义乌市构建了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内陆港”功能开始凸现,这为义乌小商品走向国际做好了铺陈。建立外经贸、国税、海关、检验检疫、银行等涉外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义乌市政府鼓励全市企业扩大出口、出国参展、引进人才。结语:
义乌市从一个资源贫瘠的落后山区发展到如今国际化小商品城,归结起来在于义乌的商业文化支撑(义乌精神)、政府领导经济发展得力和各种市场要素的活力释放。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创造了义乌小商品经济的神话。义乌的崛起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拉动当地经济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更是对全国的小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对其发展案例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借鉴意义重大。另外,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和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义乌商贸城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当前商贸城外交通混乱,“外贸馆”生意清淡,外国人到义乌经商人数锐减等。我们发现在后危机时代,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国内消费不振和国际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我们认为,义乌国际商贸城要摆脱困境获得更大发展,必须在各种有利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借助经济危机产生的机遇,进一步加强外部环境建设,提高商家的服务质量,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等软硬环境建设。我们预计义乌的未来发展将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述祖 《义乌现象》:从中国小商品市场到国际市场 北京:公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8 【2】 黄平《发现义乌》:小小的拨浪鼓到国际化小商品物流基地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5 【3】
落款:树人大学暑期实践12号团队(江宏老师、队长董伟强、执笔人曹永康、张婷婷、江帆、袁晓云、孙杰)
2012年8月15日《百度百科》
第五篇:义乌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
义乌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
义乌小商品市场创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这20多年来,经历了五次搬迁八次扩建,目前市场由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市场簇群组成,市场经营面积 150 万平方米,经营商铺 5.8 万个,经营人员 16 万人,市场内汇集了 41个行业 1900个大类 40万种商品(注:联合国公布全球共有 50 万种商品),几乎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玩具、文体、袜业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1/3强,市场上的商品物美价廉,应有尽有,被广大中外客商誉为“小商品王国”“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第一代市场:
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兴商建县”发展战略。此后的20多年间,义乌小商品市场数次易址、扩建,逐步转变提升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商贸城,发展成全国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性小商品采购基地。2005年,义乌市场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义乌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超市”。2006年10月,由国家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开始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义乌小商品市场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廿三里。1974年春节前后,县城稠城镇县前街也兴起了小商品市场。在特殊年代,在上级明令禁止、取缔,而半合法的“敲糖换鸡毛”又需要市场存在的矛盾冲突之中,两个提篮叫卖、批零兼营的季节性市场悄然孕育。
1982年3月26日上午,就稠城市场整顿问题,县政府再次召开由一名副职主持的县长办公会。当时工商局副局长叶荣贵、城阳区工商所所长王廷腊,也列席了这次会议。这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前夕著名的“第二次县长办公会议”。根据一位副县长的提议,会议首先解决了与稠城集市整顿有关的猪市、牛市摆布问题。紧接着对小百货市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当时政策滞后,问题敏感且涉及方方面面,敞开观点的讨论持续了一整个上午。农民经商、农民进城、批发购销、自由市场等敏感问题,在你一言、我一句的提起后作了再一次研究。其他需要研究的六项议题不得不放在下午进行。对市场整顿,会议形成初步意见:作为对小百货市场的全面管理,一是全面登记;二是(颁发)临时执照;三是建立组织;四是自己建帐,税收按营业额征收;五是成立由工商局、工商所、财税所、镇爱卫会、派出所组成的市场整顿具体实施临时机构。这次会议甚至对市场全面整顿动员都作出了具体安排。
市场被正式认可之后,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意料。于是又有了第二代市场的建设。
义乌第二代市场:
在当代中国经济奇迹中,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过“凹地效应”。在上世纪整个八十年代,深圳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凹地。特区政策的优惠性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使大量国内资金和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当时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是这样的一块凹地。
义乌太祖殿畈的第二代市场开张后,近两千个摊位迅速摆开,每天前来交易的超过万人,其中六成以上为外地人,申请进场者络绎不绝。前来投奔的还有整个 整个的市场。在温州乐清,曾有过一个规模不小的服装市场,但是,随着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的兴起,经商农民纷纷迁巢义乌。道理很简单,无论人气、名气、信 息还是交通,当地与义乌小商品市场都不好相比。后来有位温州干部做过一个统计,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在温州从事小商品经营的个体户,后来有一半以上的人去 了义乌。
1986年,义乌市场的成交额突破1亿元,辐射范围从周边县市延伸到省内外。“凹地效应”的形成,使市场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计。刚开业不久的第二代市场马上又显得太小了。1985年初,工商部门不得不动用预备用地架起 300个临时摊来缓解摊位供求矛盾,接着又在部分地块两排棚架间加摊。1985年底,二代市场摊位总数达到了2847个,税收分别为前三年的8.1倍、3.4倍、2.0倍……
市场的再度扩建,已呼之欲出。
义乌第三代市场:
市场1985年12月破土动工,到1986年9月中旬,采用火车站月台式钢筋混凝土棚架,占地44000平方米、设摊4096个、总投资440万元的大型集贸市场基本建成,可容纳3万人在场内交易。市场建设前后仅用了10个月时间。1986年9月26日,第三代市场正式开业。国务委员陈俊生派代表参加,省长薛驹寄来题词,常务副省长沈祖伦专程参加开业剪彩,22家新闻单位43名记者参加了开业典礼。
义乌第三代小商品市场经两次扩建,到1990年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1991年,义乌市场的成交额突破10亿元。这时,小商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很多义乌人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市场,使义乌的市场越来越宏大。
刘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