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联词用法错误的四种病句类型
一、搭配不当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和应改为还是)
2、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应改为尽管)
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做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是必要的。
(应改为进而)
4、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称赞。
(从到应改为是还是)
4、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应改为对于)
6、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标志:不管
病症:搭配不当。不管应为尽管。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7、大家走得很快,但不一会儿就赶到了目的地。(但改为所以。)
8、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9、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不是条件关系,应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位置不当
1、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2、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3、要是一篇作品思想上有问题,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把 即使 放在 文字 之前。)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第一种正确格式是:主语A关联词(主语A)关联词
第二种正确格式是:关联词主语A关联词主语B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笔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也是要不得的的主语这篇作品省略了,即使应移到文笔前。)
○同学们十分钦佩王老师,因为不仅她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她不仅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这是一个复句作谓语的单句。)
○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复习了旧课,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使学生改为使学生既。)
5、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本句他应移到如果后)
6、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解析〕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的前半部分放在主语之后,后一分句自然承前省略主语;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之前。例句前后主语不一样,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化肥厂,所以关联词语一方面要放在农民之前。
三、分局内容不合逻辑
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无论是个连词,表条件关系。当用来排除一切条件或一定范围内的条件,构成表示条件关系的句子时,后面常带如何、怎样、什么、谁等,表示周遍性,再与都、总﹙是﹚、也、还是等关联词呼应。在排除两个以上范围内的条件时,在无论后面应是并列项,在各项之间常用选择连词还是、或、或者连接。
当然,这个句子中的毫无例外与无论还有重复的语病。
2、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该句中反而用错了,应为从而。因为前讲原因,后讲结果。
必须指出,目前中小学生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将 不仅而且 后的内容对调。)
3、对于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标志:既更
病症: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为既没见过他,更不了解他。
4、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实行责任制。
(条件和结果颠倒)
5、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也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
〔解析〕该句阐明了终身教育制度建立的意义,关联词不仅也所连接的两个分句有先后顺序,最直接的受惠者应放在前面,即不仅也前后的两个分句顺序颠倒一下才对。
四、滥用关联词
1、因为由于得到厂家的踊跃支持,所以是次展销会可以顺利举行。
此句的因为和由于意思相同,故可删去其一。
此句可改为:因为得到厂家的踊跃支持,所以是次展销会可以顺利举行。
2、过去一年,本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但是ABC产品更获得『全年销售大奖』殊荣。
但是用以表达转折关系,但此句并没有转折关系,故应删去但是。
此句可改为:过去一年,本公司的业绩大幅增长, ABC产品更获得『全年销售大奖』殊荣。
3、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4、.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5、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并且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
此句前讲配制,后讲功能,两者之间并无语意上的并列关系,故并且这个关联词就滥用了。
第二篇:关联词+病句的常见类型
病句的常见类型:(1)搭配不当: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2)前后矛盾: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
(3)成分残缺:公园里开满了。
(4)用词不当:班长把同学们的意见反应给老师。
(5)重复啰嗦:他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6)词序颠倒:两个新旧社会,真是天壤之别。
(7)指代不明:小刚和小华一起做作业时,他不小心把他撞了一 下。
(8)大小概念并列:南京是我国六大古都。
(9)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10)归类不当:农贸市场有西瓜、白菜等水果。
(11)一个动词两个宾语:昨天上午,他戴着一顶帽子和一件大 衣出门了。
(12)不合情理:农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收麦子。
(13)褒贬不分:他们几个勾结合作,打击了犯罪分子。
(14)比喻不当:万里长城像一条长蛇。
修改病句方法: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1、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2、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3、改,对证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4、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小学语文关联词分类大全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 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3.承接关系
一边„„一边„„
4.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
不是„„就是„„、是„„还是„„f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5。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之所以„„是因为、6.如果„„就、7.只要„„就、8.既然„„就(那么)、9.即使„„也、10.无论„„都、11.不管„„都、12.不仅„„还、13.虽然„„但是、14.不是„„而是15.既.....又...注意
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例如:
1.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小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不要滥用关联词
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第三篇:练习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一)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分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热烈地”应放在“讨论”之前。)
例: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两千年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进行了研究。定语用作了状语,“两千年前”是修饰“文物”的定语,所以应该将其放在“文物”之前,而用作状语则表示两千年前已经出土,显然是错误的。例:我们的代表团刚一到达,就热烈地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定语用作了状语,“热烈”是修饰“欢迎”的定语,所以应该将其放在“欢迎”之前。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将“充分”调至“激发”前,并删掉一个“的”)。例:我们的报纸、电视、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状语用作了定语,“规范”是修饰“使用”的,而不是修饰“意识”的,所以应将其提前至“使用”之前.应该是“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此外该句还有句子成分多余的语病,“报纸、电视、杂志和一切出版物”中“一切出版物”包含了前三个概念。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为: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②表示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通过背诵以下例句可以更牢固地记忆上述知识点:
他是家乡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男(名词)老师。
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将“新出土 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例: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各种服饰是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共同创造的结果。例属于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应该是“各种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服饰”。其中“各种”表示范围,应该置前确定表述对象的范围,“千姿百态、精美绝伦”表示性质应该置后,靠近所修饰的主体。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其正确的顺序应为:①表示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示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示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示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示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⑥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通过背诵以下例句可以帮助考生更牢固地记忆上述知识点:
那位失主为了表达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表地点)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
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代表昨天都与他热情的交谈。(应改为“热情的与他交谈”)例: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状语顺序不当,应该将“将来”放在“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用关联词的格式是:(1)关联词+主语..., 关联词+主语....[两个主语是不一样的](2)主语+关联词..., 关联词.......[后面的关联词前实际上有主语,就是前面单句的主语,在这里是省略不写]
例: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7.主客颠倒:
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有些陌生”的主体应该是“青年人”而不是“焦裕禄”,所以应该改成“青年人可能对焦裕禄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很熟悉”。考生要分清“对”和“对于”之间 的关系,“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年青人”一“年青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
例: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环境科学”不是“引起”的客体而是主体,“人们”才是“引起”的客体,所以要去掉“对”字,改为“环境科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8.分句位置不当: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句序不当就会造成表达混乱。存在先后顺序、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关系,如果不能呈现这样的顺序,就会使人理解时产生偏差,不知想表达的重点意义是什么,也就产生了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例①由于国文刚的罪行,致使部分群众不敢搭乘地铁列车,引起他们的恐慌。
例②由于使用了新的结算办法,取消了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大力推广使用,促进了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例③她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解析】①属于分句中心语语序不当,“恐慌”应在“不敢搭乘”之前,应改为“由于国文刚的罪行,引起部分群众的恐慌,致使他们不敢搭乘地铁列车。”②属于分句中心语语序不当,其中“取消”应该在“推行”之前,句子可以修改为“由于取消了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使用了新的结算办法,大力推广使用,促进了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③属于分句中心语语序不当.“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按照正常逻辑应该是先领会精神实质,再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句子应该改成“她不但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答复”和“调查处理”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可把“是”改做“表现出”。)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①他例:①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④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3.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例: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这是典型的主宾搭配不当。)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①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正确与否”是两方面,而“优良”只是一方面,前后搭配错误。)②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残缺:缺主、谓、宾语;缺必要的修饰成分、附加成分。
②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1、缺少主语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③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④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这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4题的D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
2、缺少谓语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③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该句缺谓语,句中主语“南堡人民”和状语“经过”,而没有谓语,若把“经过”一词前置句首,“经过南堡人民”便成为状语,“一道大坝”便成为主语,“屹立”成为谓语,这样的句子成分就不残缺。)
3、缺少宾语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③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残缺,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
4、缺少修饰成分
① 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
5、关联词语残缺
①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 能写文章了。
②只有我们的干部自身思想作风过硬,群众团结在周围。
6、介词残缺
介宾短语在句中做状语,由于忽视或句子长,往往会出现介词缺失的问题,尤其是需要两个介词连用的时候,以及介词与连词连用,该介词与连词又同形时。
例
1、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
诚合作。(浙江卷)
(“和”字后存在两个宾语,本需要两个介词,一个介进比较对象,一个介进对待的对象,可是由于连用又可同形而被遗漏了一个,造成缺少介词结构中的介词的问题,应在“和”前加介词“对”,与“同行”构成介宾短语。)
例
2、他今天特别高兴,和自己一同出国学习的好朋友见了面。
• “和”字后再加一个“与”字。
例
3、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2007年高考四川卷)
• 此句缺失介词“对”,“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另外,此句还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应去掉“为了”。
7、缺助词“的”
例
1、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步步逼近”和“产生”的主语本来应该是“石油”,但从前边句子看“石油”作了“泄漏”的宾语,造成了后面两句的主语不明,所以在“泄漏”后加上助词“的”,让“石油”作主语,句子的语意才会明确。
例
2、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范增”后缺少助词“的”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③全运会结束后,运动健儿们凯旋而归。
(谓语重复。“旋”就是“归”的意思,可改为“胜利归来”。)④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②由于历代**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5.介词多余
例: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
长期教学中整理的常见累赘词语,对此考点作简要分析。
1.报刊杂志。刊意即杂志,删去杂志两字。
2.互相厮打。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删去互相。3.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删去这。
4.见诸于.付诸于。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应删去于字。5.否则不这样。否则就有不这样之意,删去不这样。6.大好良机。良即很好,故应删去大好。
7.十分万恶。万恶就是极端恶毒,删去十分。8.亲眼目睹。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
9.共同协商。协意思是共同合作,因此,应删去共同。10.非常嗜好。嗜好即极度爱好,故删去非常。
11.十分炎热。炎热指天气十分热,再用十分修饰,纯属蛇足。
12.过度酗酒。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删去过度。
13.一致公认。公即共同的,一致意思为相同无分歧,两者重复,删一致。
14.前来光顾。顾就是到来的意思,删去前来。
15.到此光临。临也是到来。故删到此。
16.开始启动。启动指(仪器仪表等)开始工作,所以不必再用开始修饰。
17.十分优异。优异就是不一般.很好,故删去十分。
18.十分罕见。罕意为十分,故直说罕见即可。
19.无故旷课。旷课即无故缺课,再以无故限制,实属多余。
20.热切渴望。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删去热切。21.悬殊很大。悬殊即相差很大,故删去很大。
22.国际间。际就是彼此之间,因此,应删去间或将际改为家。
23.多余的废话。废就是无用多余的,删去多余。
24.多年的夙愿。夙的意思是一向有的,旧有的,删多年。
25.初开先河。先河已包含了初开的意思,再用初开修饰,纯属蛇足。
26.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与过高的意思一样,语意重复。
27.无数莘莘学子。莘莘即众多,用无数修饰多余。
28.葱绿的大葱。葱绿就是像葱那样绿,与大葱重复,应将葱绿改为碧绿。
29.值得可歌可泣,值得可歌可泣。可在此词中的意思为值得,故值得一词就是多余。
30.胜利凯旋归来。凯即胜利;旋即归来,胜利凯旋归来岂不是叠床架屋?只保留凯旋即可。
31.可堪称。堪已有可以,能够之意,删去可。
32.致信给。致 已有给之意,删去给。
33.更加至关重要。更加与至关重复,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34.使人民生灵涂炭。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使百姓陷入泥沼。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已含使人民的意思,故删去使人民。
35.留下的遗毒。遗毒中的遗已有留下之意,连用累赘。
36.至少„„以上。至少含有最底的意思,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无须再用以上。
37.万一若。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与若重复。
38.切忌不要贪睡。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修饰贪睡不当,删去其中一个。
39.迷人的魅力。魅力就是迷人的,此词在课文《米洛斯的维纳斯》中出现过,亦当是累赘。
40.涉及到。涉及中的及就是到的意思,删去及。41.被„„所接受。文言句式为„„所'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被。句中用了被字后,再用所字,多余。
42.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岂不是年轻人?用年轻修饰小伙子,纯属多此一举。
43.并非是。非是文言色彩较浓的一个词,不是的意思,因此,其后不必再加是。
44.从心里由衷感谢。由衷就是从心里,故该词累赘。
45.您的令尊。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父亲。因此,您的一词多余。
46.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 就是 没有想到,与没想到重复。
47.全身被打的遍体鳞伤。遍体与全身重复。
48.将近40‟以上。将近与以上两个模糊量词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49.卫生洁具。洁就是卫生,只说洁具即可。
50.酒水和饮料。酒水包含饮料,删去饮料
51、邂逅相遇。邂逅里已包含相遇,故该句赘余。
52、囊括全部。囊括已含全部的意思。
53、先进楷模。楷模本身就是先进的。删去先进。
54、俩个。俩就是两个的意思。删去个。
55.突然恍然大悟。恍然指突然清醒的样子,故应删去突然。
56.第一次破天荒。破天荒这个熟语是指从来未曾有过或者是第一次,故该句赘余。
57.相互分手。分手岂能是一方的行为?故相互多余。
58.这个中原因。个中的意思是这其中的意思,已含这,故应删去这。
59.许许多多的群众。群众是集体名词,前面不必再加许许多多。
60.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已包含难忘之意,应删去难忘。
总之,通过以上60个典型例句可以看出,句子成分赘余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修饰语叠床架屋;二是词语的同义反复;三是结构上出现不该有的成分;四是修饰语与中心词重复。因此,学生只有经常注意整理一些典型例句,多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培养自己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才是做好此类题的有效方法巩固训练。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2、藕断丝连
3、中途易辙
4、反客为主
5、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1.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典型的句式杂糅。这是将“著作的作者是两位年轻教授”和“著作是由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两句杂糅而成,可删去“的作者”或“写成的”。)
例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句式杂糅,可去掉“在作怪”。)
例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改为“以”。)例4.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例5.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 以……为原则 以……即可—— 以……为宜; ……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 是为了……; 以……为目的的;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 在……问题上 由于……下—— 由于……; 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 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 经过……; 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 借口……; 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 ……是原因 有……组成—— 有……; 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 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 ……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 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 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 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 是……的结果
2、藕断丝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3、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②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4、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①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②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的类型主要有语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等。1、语意不明
①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②从六十岁到九十九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③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看法”和“建议”没有必然的联系,造成语意不明。)
④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黄土”究竟是什么,句子并未说清,语意不明。)
2、歧义
词义两可
修饰两可
停顿两可
模棱两可等
例
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03全国卷)例
2、我看我们单位保管就很好。
——词义两可 例
3、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04全国卷Ⅰ)
例
4、李幼斌扮演的马超的弟弟马良为了能与未婚妻张苇琴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10万元公款。
——修饰两可 例
5、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05天津卷)
例
6、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利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卷Ⅱ)
——停顿两可
例
7、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
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04全国)
例
8、据全国打假办对假冒严重的60家企业进行发函调查,其共耗费年打假费用1.57亿元 „„
——模棱两可
---------------------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例1.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例2.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一种权威著作”。)
例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歧义。“几个”放在“学校”之前,既可理解为是几个学校的领导,又可理解为一个学校的领导。)例4.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
例5.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歧义。由于“前”在此处界定模糊,以致产生误解,是10月5日前的任意一天,还是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①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②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 万多人口。
----------------
3、指代不明
例1.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指代的内容未说明。)
例2.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这样”指代不明。)
(六)不合逻辑
所谓不合逻辑,指的是由于概念使用、分类、判断失误造成的语病。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有前后矛盾、分类列举不当、否定失当、不符合常理等。1、前后矛盾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④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例5.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既然“放眼大海” ,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③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
(分类列举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3、强加因素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5、否定失当
例1.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例2.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人人恩怨有关。(双重否定失当,句意正好相反。可删去“不是”。)
6、不符常理
例:两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着落水者,居然没人下河救人!
(两三百人怎么会有上千只眼睛呢?不合事理。)(七、)用词不当 1.实词用词不当
(1)成语用词不当
例1.他意识到,在这个年轻人身上迸发的火花,终将有一天会如燃烧的烈火,一泻千里。
例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武的海军战士,右边是一位莘莘学子。
【解析】“一泻千里”是形容水势的凶猛,不能用来形容火势.在这里可以改为“火焰冲天”。“莘莘学子”指的是众多的学生,是一个集体性名词,不能与“一位”搭配。
例3.现在,我们的城市到处可见摩天大楼,从远处看和国外的大都市没什么两样,但近看就差强人意了,在许多细节设计和创意上差距非常大。
例4.去年冬天,市场上的保暖内衣销售火爆,但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元旦期间组织的一次抽检结果显示:西安市场保暖内衣质量良莠不齐。(2)其他用词不当
其他用词不当包括:名词用词不当、动词用词不当、形容词用诃不当.、代词用词不当、数量词用词不当等。这些实诃产生误用通常都是由于不能精确地把握词语的意义造成的,因此考生平时要多多积累词汇表达的准确含义,避免模样两可,从而在考试中应用自如,-迅速判别。真题点击
例
1、第五条,„„生了一个孩子,保证不再生两个孩子的,由区、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发给《独生子女证》。
例
2、明天我会专程拜访你,请你在家恭候。
例
3、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
【解析】例1中“两个”是一个基数词,表示一共两个的意义,那么生三个或者四个是不在此列的。因此在这里应该使用的是序数词“第二个”。
例2中的“恭候”是一个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对别人的等候,而不能表示别人等候自己。
例3中“悬殊”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相差很远,不能带“一半多”做宾语,而应该改成“相差”。
2.虚词用词不当
(1)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是病句中经常考查的内容,题量一直较多,因此考生需要作为重点学习。关联词语
使用不当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联词语的选择和使用错误,包括错误选择了关联词和关
联词的搭配不当;第二类是关联词语使用的位置不当,有时不能将所统摄的对象全部置于关联词后。
例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我们国家就会富强起来。
例
2、如果说他们已真正学好了理论,可以在培训班毕业了,不如说他们只学会了搞形象工程的空头理论而已。
例
3、我不仅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例
4、他们不光保质超额完成了任务,我们也没有落后很出色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例
5、前几年他尽管遇到了许多挫折,但他一点也不灰心。【解析】例1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只有„„才”和“只要„„就”是两组关联词的固定搭配,此句中使用的“只有„„就”明显是错误混用了两组词语。例2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如果„„那么”和“与其„„不如”是两组关联词的固定搭配,此句中使用的“如果„„不如”明显混用了两组词语。例3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我”只是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第二个分句有自己的主语“以前反对过他的人”,因此,不仅”应该放在“我”之前。例4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他们”只是第一个分句的主语,第二个分句有自己的主语“我们”,因此“他们”应该放在“不光”之后。例5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尽管”放在“他”之后,表示“他”是“尽管„„但”这一组关联词连接的两个分句的共同主语,其中第二个分句不再需要主语。因此要么将“第二个“他”删除,要么将“尽管”放在第一个“他”前面。(2)其他虚词用词不当
其他虚词用词不当包括:介词用词不当、连词用词不当等。出现错误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
选词错误,不能表达句子所需要表达的意义;二是位置不当,不能将所统摄的内容全部置于其后。
例
1、我们应该把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武装自己。
例
2、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中美合资项目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于6月12日在上海召开了成立大会的暨奠基仪式。
【解析】例1中存在其他虚词用词不当的语病。“把”字使用错误,应该改为“用”,“用„„来”才能够搭配。例2中“暨”字表示“和、与”的意思,“召开”不能同时搭配“大会”和“仪式”,因此“暨”字在句中没有自己的位置,应删去。
第四篇: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
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
如:(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1> 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2>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的应该是“光芒”。)(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
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如:(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例如:(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 缺主语。
如:
(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2> 缺谓语。
如:(25)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26)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3> 缺宾语。
如:(27)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
(“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28)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的道路”才合适。)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29)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主语多余。)(30)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3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宾语后有多余成分。)(32)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定语多余)(33)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
(状语堆砌,任删一个。)(34)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补语多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35)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36)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
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
例如:(37)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
例如:(38)新华社发现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强起了强烈的反应。
(“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
例如:(39)这部影片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
(“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举例:
1、费解。例如:(40)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41)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
理解产生歧义。)(4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43)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
(可以理解为“小个人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
例如:(44)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
(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45)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
(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
例如:(46)他是众多死难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47)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
例如:(48)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49)游泳券分为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
(“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加因果。
例如:(50)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51)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
例如:(52)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53)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
例如:(54)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55)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
(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
例如:(56)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第五篇:关联词、病句练习题
一.关联词语:
(一)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
又„„又„„;既„„又„„;不是„„而是„„;不是„„也不是„„而是„„;
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二)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
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三)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四)递进关系(表示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进了一步)
不仅„„而且„„;不仅„„还„„;不但„„而且„„;不但„„还„„
(五)转折关系(表示前后分句的意思,是转折的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
(六)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假设一个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哪怕„„就„„
(七)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情形)
只有„„才„„;只要„„就„„;不管„„总„„;无论„„都„„ 【模拟试题】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小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2.()下雨,地()湿。
3.()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4.诸葛亮()精通兵法,()熟知天文地理。5.()答应了,你()应该办到。6.()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7.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他感情脆弱,()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8.张明学习成绩好,那是()他学习认真刻苦。
9.我们读文章,()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文章的细节,()仔细体会那些细节,()理解得更深刻。
10.鲁迅先生对青年十分关心,()写信人署的是假名,他()认真地回信指导。
11.()明天不下雨,我们()去春游。
12.我们()说明天起开始好好学习,()从今天起就刻苦努力。二.修改病句:
1.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
2.“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4.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5.他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
6.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把功课学好。7.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8.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9.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声。10.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册。11.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12.猴子拿的帽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13.妈妈从菜场上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14.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脸上露出了胜利和喜欢。15.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增加了。【试题答案】 一.关联词语填空: 1.小明在学习上(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只要)下雨,地(就)湿。
3.(只有)多读多练,(才)会提高作文水平。4.诸葛亮(既)精通兵法,(又)熟知天文地理。5.(既然)答应了,你(就)应该办到。
6.(虽然)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但是)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7.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不是)他感情脆弱,(而是)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8.张明学习成绩好,那是(因为)他学习认真刻苦。
9.我们读文章,(不但)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注意文章的细节,(只有)仔细体会那些细节,(才)理解得更深刻。
10.鲁迅先生对青年十分关心,(尽管)写信人署的是假名,他(还是)认真地回信指导。
11.(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春游。
12.我们(与其)说明天起开始好好学习,(不如)从今天起就刻苦努力。二.修改病句:
1.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和访问。
“和访问”去掉,应改为:金华双龙洞的奇特风景,真值得我们欣赏。2.“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兴奋”前应加“怀着”,应改为:“六一”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
“小鸡”后加“的游戏”,应改为:老师和我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4.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
“风气”改为“习惯”,应改为: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5.他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过去的”应去掉,应改为:他在回忆着往事。6.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把功课学好。
“就”改为“才”,应改为:我们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把功课学好。7.朝霞被大地映得一片金黄。
“朝霞”和“大地”互换,应改为:大地被朝霞映得一片金黄。8.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学习习惯。
“和”应改为“,养成了好的”,应改为:王雨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9.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声”去掉,应改为:在联欢会上,小月演唱了动听的歌。10.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册。
“册”去掉,应改为:我欣赏了这幅草原风景画。11.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傍晚”去掉,应改为:昨天刮了一夜的风。12.猴子拿的帽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的”改为“着”,应改为:猴子拿着帽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13.妈妈从菜场上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猪肉、苹果”去掉,应改为:妈妈从菜场上买回了青菜、黄瓜等蔬菜。14.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脸上露出了胜利和喜欢。
“喜欢”改为“喜悦”,应改为: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脸上露出了胜利和喜悦。
15.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增加了。
“增加”改为“提高”,应改为: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缩句
1.英雄的红军顽强地向山顶前进。2.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3..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间。4.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那棵枝叶茂盛的榕树。5.六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6.彭总经常检查海防前线战士们的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7.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8.风景秀丽的北戴河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9.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10.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11.一位七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老人从屋里走出来。12.威武的长江舰停泊在灯火辉煌的武汉码头上。13.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2.革命战士连牺牲都不怕,更不怕困难。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4.没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更重要的事了。5.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6.跑的越远,离终点越近。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碰到一点困难,怎么能灰心丧气呢? 2.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3.日子过得这样好,难道你还不感到满足吗? 4.对于这种破坏纪律的行为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5.我怎么会迟到呢?
6.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7.书籍不正是我们的好老师吗?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不是真理吗? 9.哪里没有用过大兴安岭的树木呢? 10.这能不叫人感到亲切、舒服吗?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小明的爸爸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2.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3.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4.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5.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6.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7.我的家乡是青岛市人。
8.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9.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10.放学回到家,小华喝了一杯牛奶和一块蛋糕。
11.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12.再过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就毕业了。13.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14.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15.我们要学习张大伟同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16.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扩句,至少扩两处。1.月光照耀着大海。2.战士冲向阵地。3.路灯发出光芒。4.太阳升上天空。5.雪花落到地上。6.红旗飘扬。7.教室里坐满了学生。8.红军冒雨前进。9.主人欢迎客人。10.教师批改作业。11.我们登上长城。12.爷爷写对联。13.脸上露出了笑容。14.人民怀念周总理 15.老师关心我们。16.天空中飘着白云。补充句子完整。
1.经过医生的治疗。2.在天空中飞行。3.王芳在低头。4.喜欢踢足球。
5.永远激励我们前进。6.一个人只要骄傲自大。
7.因为朱小青上课专心听讲,回家认真复习,8.,但是也不能大手大脚地乱花钱。9.我的这本书是从。10.马路的两旁种着。11.深深地教育了我们。12.我们学校的课程有、、等。13.太阳慢慢地。14.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5.昨天下午,我们全校师生在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