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全国各省省委常委名单(截止到2012年5月23日)
(2011-12-12 19:43:32)▼注明:
4、其中红色为女性常委,蓝色为裸职常委,绿色为65后常委,65后常委共8名,其中甘肃张晓兰为最年轻省级女常委
5、江苏换届后共有三名女常委,全国最多;安徽、福建因书记省长是女性分别为两名,贵州、辽宁、甘肃两名女性。其他省份均为一名女性。目前因调整交流原因陕西和西藏暂无女常委。
6、目前省级常委年龄最年轻的是内蒙古自治区,7名60后,贵州也是7名60后。
A-已经换届完毕的省份
河北:书记:张庆黎(1951)副书记:张庆伟(1961)、赵 勇(1963)
史鲁泽(1957 省军区司令)、杨崇勇(1955 常务副省长)、梁 滨(1956 组织部部长)、臧胜业(1951 纪委书记)、聂
辰席(1957 副省长)、张 越(1961 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孙瑞彬(1959 石家庄市委书记)、景春华(1956 秘书
长)、田向利(女,1963 统战部长)、艾文礼(1955 宣传部长)
内蒙古:书记:胡春华(1963)副书记:巴特尔(1955)、李 佳(1961 兼任政法委书记)
潘逸阳(1961 常务副主席)、张 力(1955 纪委书记)、乌 兰(1962 女,宣传部部长)、李鹏新(1960 组织部部
长)、符太增(1956 秘书长)、王素毅(1961 统战部部长)、曹征海(1960 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
志刚(1955 军区司令员)、那顺孟和(1957 呼尔浩特市委书记)、杜梓(1955 通辽市委书记)辽宁:书记:王珉(1950)副书记:陈政高、(1952)夏德仁(1955)
许卫国(1955 常务副省长)、王俊莲(女,1951 省纪委书记)、曾维(1956 沈阳市委书记)、唐军(1962 大连市委书
记)、周忠轩(1955 省委秘书长)、辛桂梓(1956 省委组织部长)、张江(1956 省委宣传部长)、张林(省军区政
委)、赵国红(女,1954 省总工会主席)、苏宏章(1959 政法委书记)
新疆:书记:张春贤(1953)副书记:努尔•白克力(1961)、车 俊(1955 建设兵团政委)、韩 勇(1956 兼组织部长)彭 勇(1954 新疆军区司令员)、黄卫(1961 常务副主席)、肖开提·依明(1959)、努尔兰·阿不都满金(1962)、宋
爱荣(1959 女,纪委书记)、朱海仑(1958 乌鲁木齐市委书记)、白志杰(1955 秘书长)、库热西·买合苏提(1960 副
主席)、尔肯江·吐拉洪(1964 总工会主席)、胡伟(1962 宣传部部长)、熊选国(1964 政法委书记)
江苏:书记:罗志军(1951)副书记:李学勇(1950)、石泰峰(1956)
弘 强(1953 女,纪委书记)、李云峰(1957 常务副省长)、杨卫泽(1962 南京市委书记)、杨新力(1953 组织部部
长)、黄莉新(1962 女,无锡市委书记)、李笃信(1954 省军区政委)、蒋宏坤(1954 苏州市委书记)、李小敏(1959
政法委书记)、樊金龙(1963 秘书长)、王燕文(1960 女,宣传部长)
安徽:书记:张宝顺(1950)副书记:李斌(女,1954)、孙金龙(1962)
余欣荣(1959 副省长)、徐立全(1956 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王宾宜(1956 纪委书记)、詹夏来(1955 常务副省
长)、王 炯(1964 组织部部长)、唐承沛(1964 宣传部长)、沈素琍(1958 女 统战部长)、宋海航(1955 省军区政
委)、陈树隆(1962 秘书长)、吴存荣(1963 合肥市委书记)
福建:书记:孙春兰(1950 女)副书记:苏树林(1962)、陈文清(1960)
朱生岭(1957 省军区政委)、张昌平(1954 纪委书记)、袁荣祥(1955 宣传部部长)、杨 岳(1968 福州市委书记)、于伟国(1955 厦门市委书记)、陈 桦(1954 女,常务副省长)、姜信治(1958 组织部部长)、叶双瑜(1955 秘书长)、苏增添(1954 政法委书记)、张志南(1960 副省长)
河南:书记:卢展工(1952)副书记:郭庚茂(1950)、邓 凯(1959 兼组织部部长)
李 克(1956 常务副省长)、刘春良(1954 秘书长)、尹晋华(1954 纪委书记)、毛万春(1961 洛阳市委书记)、周和
平(1955 省军区政委)、史济春(1955 统战部长)、吴天君(1957 郑州市委书记)、毛超峰(1965 政法委书记)、赵素
萍(1958 女,宣传部长)缺额一名 云南:书记:秦光荣(1950)副书记:李纪恒(1957)、仇 和(1957)
李 江(1958 女,常务副省长)、张田欣(1955 昆明市委书记)、黄 毅(1958 统战部部长)、孟苏铁(1956 政法委书
记、公 安厅厅长)、曹建方(1957 副省长、秘书长)、辛维光(1954 纪委书记)、刘维佳(1955 组织部部长)、杨成
熙(1955 省军区政委)、赵金(1962 宣传部长)、李培(1961)
西藏:书记:陈全国(1955)副书记:向巴平措(1947 人大主任)、白玛赤林(1951 主席)、郝 鹏(1960)、吴英杰
(1956 常务副主席)
杨金山(1954 西藏军区司令员)、洛桑江村(1957 常务副主席)、金书波(1953 纪委书记)、公保扎西(1962 自治区政
协党组书记、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秦宜智(1965 副主席)、齐扎拉(1958 拉萨市委书记)、邓小刚(1967 政法委书
记)、罗布顿珠(1960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昌都地委书记)、董云虎(1962 宣传部长)、梁田庚(1960 组织部
长)
广西:书记:郭声琨(1954)副书记:马 飚(1954)、危朝安(1955)
龙义和(1954 广西军区司令)、沈北海(1954 宣传部部长)、温卡华(1955 政法委书记)、陈 武(1954 南宁市委书
记)、石生龙(1955 纪委书记)、黄道伟(1957 常务副主席)、林念修(1963 副主席)、余远辉(1964 秘书长)、周新
建(1955 组织部部长)、范晓莉(女,1961 统战部长)
山西:书记:袁纯清(1952)副书记:王 君(1952)、金道铭(1953)
李小鹏(1959 常务副省长)、胡苏平(1956 女,宣传部部长)、高建民(1960 副省长)、汤 涛(1962 组织部部长)、李兆前(1962 纪委书记)、陈川平(1962 太原市委书记)、张少华(1954 省军区政委)、王建明(1962 政法委书记)、聂
春玉(1955 统战部部长)、杜善学(1956 省委秘书长)
湖南:书记:周 强(1960)副书记:徐守盛(1953)、梅克保(1957)
黄建国(1952 纪委书记)、陈润儿(1957 长沙市委书记)、李微微(1958 女,统战部部长)、路建平(1954 宣传部部 长)、郭开朗(1960 组织部长)、陈肇雄(1961 副省长)、李有新(1954 省军区政委)、孙建国(1955 政法委书
记)、易炼红(1959 省委秘书长)、张文雄(1962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委书记)
贵州:书记:栗战书(1950)副书记:赵克志(1953)、陈敏尔(1960)
李 军(1962 贵阳市委书记)、崔亚东(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 1954)、谌贻琴(女,省委宣传部长 1959)、宋璇涛(省纪委书记 1960)、刘晓凯(苗族 副省长 1962)、石晓(省军区政委、少将)、孙永春(省委组织部长、省委
党校校长 1957)、喻红秋(女,遵义市委书记 1960)、秦如培(毕节地委书记 1962)、廖国勋(铜仁市委书记土家族
1963)
黑龙江:书记:吉炳轩(1951)副书记:王宪魁(1952)、杜家毫(1955)
刘国中(1962 常务副省长)、黄建盛(1957 纪委书记)、徐泽洲(1958 组织部部长)、张效廉(1964
宣传部部
长)、韩学键(1961 大庆市委书记)、马学义(1957 省军区政委)、林铎(1956 哈尔滨市委书记)、杨东奇(1962 省
委秘书长)、夏杰(1960,女,统战部长)、郝会龙(1962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
甘肃:书记:王三运(1952)副书记:刘伟平(1953)、欧阳坚(1957)
刘永富(1957 常务副省长)、罗笑虎(1955 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连 辑(1955 宣传部部长)、吴德刚(1959 组
织部部长)、泽巴足(1956 统战部部长)、咸辉(1958 女,副省长)、张晓兰,(1965,女,纪委书记)、虞海燕
(1961 副省长)、李建华(1956 副省长)、傅传玉(1955 省军区政委)海南:书记:罗保铭(1952)副书记:蒋定之(1954)、李宪生(1954)
姜斯宪(1954 副省长、三亚市委书记)、肖若海(1954 政法委书记)、许俊(1958 秘书长)、陈 辞(1954 海口市委书
记)、马勇霞(1958 女,回族,纪委书记)、谭 力(1955 宣传部部长、副省长)、李秀领(1962 组织部长)、谭本
宏(省军区司令)、孙新阳(1964 万宁市委书记)江西:书记:苏 荣(1948)副书记:鹿心社(1956)、尚 勇(1957 兼纪委书记)
舒晓琴(1956 女,公安厅厅长)、凌成兴(1957 常务副省长)、赵智勇(1955 秘书长)、莫建成(1956 组织部部长)、陶正明(1953 省军区政委)、史文清(1954 赣州市委书记)、王文涛(1964 南昌市委书记)、周萌(1957 政法委书
记)、蔡晓明(1956 统战部部长)
吉林:书记:孙政才(1963)副书记:王儒林(1953)、竺延风(1961)
黄燕明(1955 组织部部长)、马俊清(1956 常务副省长)、高广滨(1963 长春市委书记)、金振吉(1959 政法委书记)、房俐(1955 女,秘书长)、陈 伦(1953 纪委书记)、张安顺(1965 延边州委书记)、陈伟根(1955 副省长)、陈红海
(1955 军区司令员)、庄严(1967 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陕西:书记:赵乐际(1957)副书记:赵正永(1951)、孙清云(1954 兼任西安市委书记)
娄勤俭(1956 常务副省长)、江泽林(1959 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郭永平(1954 纪委书记)、李
锦斌(1958 组织部部长)、魏民洲(1956 秘书长)、姚引良(1956 延安市委书记)、景俊海(1960 副省长)、安东
(1954 政法委书记)、刘小燕(1958 宣传部长)
广东:书记:汪 洋(1955)副书记:朱小丹(1953)、**(1957)
黄先耀(1954 纪委书记)、王 荣(1958 深圳市委书记)、李玉妹(1956 女,组织部部长)、林 雄(1959 统战部
长)、徐少华(1958 副省长)、林木声(1956 秘书长)、庹震(1959 宣传部长)、万庆良(1964 广州市委书记)、黄善
春(省军区政委)、李嘉(1964 珠海市委书记)
四川:书记:刘奇葆(1953)副书记:蒋巨峰(1948)、李春城(1956)
李登菊(1956 女,总工会主席)、柯尊平(1956 组织部部长)、王怀臣(1953 纪委书记)、钟 勉(1963 副省长)、黄新
初(1957 成都市委书记)、陈光志(1954 秘书长、统战部部长)、李昌平(1961 农工委主任、民族工委副书记)、刘玉顺(1954 政法委书记)、吴靖平(1963 绵阳市委书记)。
上海:书记:俞正声(1945)副书记:韩 正(1954)、殷一璀(1955 女)
杨晓渡(1953 统战部部长)、、屠光绍(1959 副市长)、杨振武(1955 宣传部部长)、李 希(1956 组织部部长)、丁
薛祥(1962 秘书长)、徐 麟(1963 浦东新区区委书记)、艾宝俊(1960 副市长)、沙海林(1957 副秘书长)、尹弘(1963 副秘书长)
B-未进行换届的省份
北京:书记:刘 淇(1942)副书记:郭金龙(1947)、王安顺(1957 政协主席、政法委书记)吉 林(1962 常务副市长)、叶青纯(1952 纪委书记)、吕锡文(1955 女,组织部部长)、李士祥(1958 秘书长)、牛
有成(1955 统战部部长)、赵凤桐(1954 教育工委书记)、鲁 炜(1960 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郑传福(1951 卫戍区
司令员)、傅政华(1955 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局长)。
天津:书记:张高丽(1946)副书记:黄兴国(1954)、何立峰(1955 兼滨海新区区委书记)
谢建华(1953 天津警备区政委)、臧献甫(1954 纪委书记)、杨栋梁(1954 常务副市长)、散襄军(1954 政法委
书 记)、尹德明(1964 组织部长)、崔津渡(1955 副市长)、苟利军(1953 教育工委书记)、段春华(1959 秘
书长)、刘长喜(1955 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成其圣(1963宣传部部长)。
浙江:书记:赵洪祝(1947)副书记:夏宝龙(1952)、李 强(1959 政法委书记、省委秘书长)
任泽民(1954 纪委书记)、王辉忠(1956 宁波市委书记)、黄坤明(1956 杭州市委书记)、葛慧君(1963 女,副省
长)、茅临生(1954 宣传部部长)、蔡 奇(1955 组织部部长)、林恺俊(1952 省军区政委)、刘力伟(1955 公安厅
长)
山东:书记:姜异康(1953)副书记:姜大明(1953)、刘 伟(1958 兼政协主席)王军民(1955 副省长)、孙 伟(1961 副省长)、王 敏(1956 济南市委书记)、李 群(1962 青岛市委书记)、高晓 兵(1962 女,组织部部长)、李法泉(1953 纪委书记)、孙守刚(1965 宣传部部长)、刘从良(1954 省军区政委)。
湖北:书记:李鸿忠(1956)副书记:王国生(1956)张昌尔(1956 总工会主席)
王晓东(1960 常务副省长)、阮成发(1957 武汉市委书记)、侯长安(1954 纪委书记)、李春明(1953 秘书长)、吴
永文(1952 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张岱梨(1954 女,副省长、统战部长)、汪金玉(1953 省军区司令员)、尹汉
宁(1955 宣传部部长)、范锐平(1966 襄阳市委书记)、楼阳生(1959 组织部部长)
重庆:书记:张德江(1946)副书记:黄奇帆(1952)、张 轩(1958 女)
马正其(1959 常务副市长)、徐敬业(1951 纪委书记)、范照兵(1958 统战部部长)、刘光磊(1954 政法委书记)、翁
杰明(1963 秘书长)、吴政隆(1964 万州区委书记)、梁冬春(1955重庆警备区政委)、徐 鸣(1958 两江新区党工委书
记兼管委会主任)、徐松南(1956 组织部长)
青海:书记:强 卫(1953)副书记:骆惠宁(1954)、王建军(1958 兼政法委书记)
仁青加(1954 纪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穆东升(1954 人大副主任)、徐福顺(1958 常务副省长)、骆玉林(1958
副省长)、吉狄马加(1961 宣传部部长)、多杰热旦(1956 统战部部长)、齐 玉(1961 组织部部长)、张书领(1952
省军区司令员)、王小青(1955 秘书长)、苏 宁(1955 女,总工会主席)。宁夏:书记:张 毅(1950)副书记:王正伟(1957)、崔 波(1957 兼任秘书长)
齐同生(1952 常务副主席)、刘 慧(1959 女,副主席)、苏德良(1960 政法委书记)、蔡国英(1955 宣传部部长)、王志宏(1955 宁夏军区政委)、马三刚(1954 统战部部长)、陈绪国(1953 纪委书记)、徐广国(1964 银川市委书
记)、傅兴国(1960 组织部长)、袁家军(1962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
第二篇:2014年高考化学北京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2H5OHB.HNO3C.NaOHD.HCl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B.NaC.FeD.Al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
B.将Na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2H2O=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
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11.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有②
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
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
CH2=CHCH=CH
已知:
(1)CH2=CH-CH=CH2的名称是_______;(2)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
(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
H2H
H2n
CH
2a.b.CH2
n
c.H
CH
(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1molB完全转化为M所消耗的H2的质量是______g。(5)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26.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1)I中,NH3 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II中,2NO(g)+O2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3)III中,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g)
2NO2(g)
N2O4(g)△H1N2O4(l)△H
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ABC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IV中,电解NO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27.(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
①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
21_____ +3________。
(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右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NaOH溶液,若消耗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质量。
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的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
(1)用KSCN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_性。
(4)II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NaCl的浓度是_________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BCAAC
【答案】(1)1,3—丁二烯(2)a(3)b
(4)①2 CH2=CH-CH=CH2+
△
②6g
(5)
+HCHO
H
+H2O
(6)
【答案】(14分)(1)4NH3+5O
24NO+6H2O
(2)①p1
(3)①A②2N2O4+O2+2H2O=4HNO3
(4)NH3根据反应8NO+7H2O【答案】(12分)
(1)①O2、SO2、CO2② Fe3O4SO2(2)①H2O2+SO2=H2SO4②
4NH4NO3+2HNO3,电解产生的HNO3多
yz
x
(3)①排除SO2对CO2测定的干扰②吸收CO2前、后吸收瓶的质量 【答案】(15分)(1)溶液变红
(2)2Cl—-2e— =Cl2↑Cl2+2Fe2+=2Cl—+2Fe3+(3)还原
(4)①0.2②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③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
+
-
第三篇: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3.根本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4.下列对材料
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B.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C.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6.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3分)A.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B.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D.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7.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9分)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輶: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行为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故善日者王 王者敬日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若白垩之与黑漆 D.察其秋毫 其人拜之以牛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12.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请根据要求作答。(6分)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
(二)根本要求,完成第13题。(共5分)
13.《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式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6分)
17、在横线出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__ ;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_。”
③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的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谈,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⑥我同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儿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 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B.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 热烈:热闹,眼花缭乱
C.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 D.卖弄泛滥的情感 泛滥:过度,不加节制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起的重要角色。
B.文章第⑤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的不理解。
C.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2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22.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做答无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答案
1.A
2.B
3.B
4.D
5.A
6.C
7.(1)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思考不断深入,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图灵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希尔勒用“中文房间”提出“智能”需意味着具有理解能力;不同学派对“智能”的不同认识,也推动了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2)“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如何认识、应对“人工智能”的思考,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学#科网
“人工智能”开发过程中,设计者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奇点”概念的提出,对人类可能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思考;面对可能存在的冲击,阿西莫夫提出的三大定律都不断深化着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
8.D
9.C
10.D
11.(1)道德的分量轻得像毛发,民众(却)很少能举动它;
(2)你不肯拿回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12.(1)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2)《积微》短文围绕重视积累微小事物,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的结论。
《察微》短文论证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会出现过失,作为论据的两个故事,通过“孔子见之以细”,得出“观化远也”的结论。
13.三次回答内容: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
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结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其不同的品质,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语指导。
14.D
15.A
16.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17.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18.B
19.D
20.内容上:
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做美味等,表明了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手法上:
两段通过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我与文学的联系。
结构上: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21.寓意: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的想象、智力;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造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来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刺激孩子的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造奇迹,揭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兴趣。
22.略
23.微写作略
24.作文略
【附:文言文译文】
(1)积少成多之道:一月一记不如一日一记,一季一记不如一月一记,一年一记不如一季一记。人之情往往不在意小事,大事到来的时候奋起务作。于是常常干不过那些专事小事的人们。为什么?因为小事情经常发生,其每天发生的概率大,所以日积月累效果很大;大事情不常发生,其每天发生的概率很低,所以累计的效果并不大。所以善于从每天的日常事务做起的人可以称王,善于每季统计工作成效的人可以称霸,只会亡羊补牢的人很危险,荒淫无度不务正业的人必然灭亡。所以王者注重每天每日的事情,霸者注重每个季节发生的事情,勉强维持的邦国往往是危殆之后才想到难受。而亡国之君直到灭亡的那一天才知道国破家亡,死到临头才知道自己要掉脑袋。亡国之祸往往是悔不胜悔。霸者之显赫可以以时记载;王者之功名,每天都记也记不完。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与之相反--能积微者则速成。《诗经o大雅o蒸民》上说:“懿德就像鸿毛,人们却举不动它。”说的就是这的道理。学&科网
(2)假使治乱存亡如同高山与深溪,如同白垩与黑漆,则用不着智慧了,虽愚蠢也可以了。而治乱存亡则不然,似乎可知,似乎不可知;似乎可见,似乎不可见.所以智士贤者共同积心处虑来求得,尚且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所以治乱存亡,其开始时如秋毫,察其秋毫,则大事就不会有过错了。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从此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第四篇:09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ǔ)目
人才荟(kuài)萃 B.杀戳
宁静致远
莅(wèi)临
鸢(yuān)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zhěn)密
鹬(yù)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滑
揣度(duó)
身陷囚囵(wú)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____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下列句子时,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凿、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这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题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块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5.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茅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插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提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D.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徒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钦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北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颜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孔,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肆①。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②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央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___________百石以次率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筋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千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列传》)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真至„„终于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及项染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胸
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赁当面阿谀得到信任和富贵 C.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 D.以尊卑次起上寿
按照地位高低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初即帝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叔孙通帮助朝迁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第Ⅱ卷(共120)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朴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子《老子•七十七章》)
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教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7分)
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官应老病休。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来遏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地上铺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①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法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髯了。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②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是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物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者。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上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来表演,那就跟木偶戏差不多。(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
注:①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
②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故。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昆曲的内容有的诲淫诲盗,有的也教忠教孝,劝贞劝节。B.昆曲里好的戏文词藻故实颇丰,而且文言白话兼而有之。C.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唱词。D.昆曲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因其舞台布景讲究对称性。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B.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C.昆曲演出原是厅堂里的事,因此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D.昆曲演出要求演员注重动作姿势,致使有些演出如木偶戏一般。16.简要概括本文谈到的昆曲的长处与局限。(4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司马祠
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我对韩城心仪已久。在次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郭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意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向瑞草,却也没能活到今天,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励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这条悬岩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朝末年,李世民经济儿攻入长安;明末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词,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砖石砌成了的九十九级台,据说用意取于《易经》,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司衔不高的太史令却也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意的是说司马迁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拿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___________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遂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是司马迁待妾,叫随清娱,迁遭难后忧伤而死,寒氏遂作碑文。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段的“妇人像”。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冈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故未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我宁可认为,此处家山,临大河,气势雄伟,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赋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墓家,为元世祖救命建造的蒙古包装墓,墓壁上嵌有雕八卦卦象,“以通神明之德,以类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暮顶一柏形若颤抖的五指,做指苍窝。
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共舞。天空有雄鹰过,它读圆的墓家,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神道,再读弧形的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巨大的问号。(取材子和谷的同题散文,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D.类似于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地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逆迷离的写作风格。E.文章的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9.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适有关的“无形”内涵?(6分)
20.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①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3分)②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作答。(3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22.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集会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从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具体;不少于100字。(6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作文(60分)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特歌外,体裁不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C 2.B 3.D 4.A 5.D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C 7.A 8.C 9.B 10.D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12.(10分)①(2分)D ②(3分)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5分)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13.(7分)
①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4.(3分)B 15.(3分)D 16.(4分)长处:文化内涵丰富,唱词文白兼有且重故实;艺术表演精湛,歌舞并重 局限:不适合在新式舞台演出,有的演员墨守成规。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页)17.(4分)B E 18.(2分)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19.(6分)
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定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20.(6分)①(3分)
要点一: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②(3分)(略)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21.(4分)(略)22.(6分)(略)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60分)(略)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C 2.B 3.D 4.A 5.D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C 7.A 8.C 9.B 10.D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12.(10分)①(2分)D ②(3分)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5分)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13.(7分)
①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4.(3分)B 15.(3分)D 16.(4分)长处:文化内涵丰富,唱词文白兼有且重故实;艺术表演精湛,歌舞并重 局限:不适合在新式舞台演出,有的演员墨守成规。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页)17.(4分)B E 18.(2分)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19.(6分)
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定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20.(6分)①(3分)
要点一: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②(3分)(略)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21.(4分)(略)22.(6分)(略)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60分)(略)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C 2.B 3.D 4.A 5.D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C 7.A 8.C 9.B 10.D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12.(10分)①(2分)D ②(3分)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5分)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13.(7分)
①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4.(3分)B 15.(3分)D 16.(4分)长处:文化内涵丰富,唱词文白兼有且重故实;艺术表演精湛,歌舞并重 局限:不适合在新式舞台演出,有的演员墨守成规。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页)17.(4分)B E 18.(2分)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19.(6分)
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定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20.(6分)①(3分)
要点一: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②(3分)(略)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21.(4分)(略)22.(6分)(略)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60分)(略)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C 2.B 3.D 4.A 5.D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C 7.A 8.C 9.B 10.D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11.(5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12.(10分)①(2分)D ②(3分)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 ③(5分)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略 13.(7分)
①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4.(3分)B 15.(3分)D 16.(4分)长处:文化内涵丰富,唱词文白兼有且重故实;艺术表演精湛,歌舞并重 局限:不适合在新式舞台演出,有的演员墨守成规。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页)17.(4分)B E 18.(2分)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19.(6分)
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定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20.(6分)①(3分)
要点一: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②(3分)(略)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21.(4分)(略)22.(6分)(略)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60分)(略)
第五篇:2018年全国普通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普通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本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4.下列对材料
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
B.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6.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3分)
A.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7.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9分)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輶: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不胜月 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行为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故善日者王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王者敬日 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D.{察其秋毫若白垩之与黑漆 其人拜之以牛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12.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请根据要求作答。(6分)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
(二)根本要求,完成第13题。(共5分)
13.《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式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6分)
17、在横线出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___。”
③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的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谈,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同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儿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 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
B.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 热烈:热闹,眼花缭乱
C.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D.卖弄泛滥的情感 泛滥:过度,不加节制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起的重要角色。
B.文章第⑤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的不理解。
C.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2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22.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一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2018北京高考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1.(3分)A 2.(3分)B 3.(3分)B 4.(3分)D 5.(3分)A 6.(3分)C 7.(5分)
(1)对于“智能”的理解、思考不断深入,深化了对人工智能 的认识。20世纪中叶已出现的“机器思维”,图灵提出利用计算机执行代码,模拟人类计算和逻辑思维的设想:20世纪80年代,希尔勒用“中文房间”提出不同思考,提出“智能”需意味着具有理解能力;不同的学派对“智能”的不断思考和解答,也推动了对于人工智能认识的深化(2)“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如何认识、对待“人工智能”的 思考,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开发中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对于未来“奇点”问题的思考;技术不断发展完善中,对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思考:面对可能存在的冲 击,阿四莫夫提出的三大定律都不断深化着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8.(3分)D 9.(3分)C 10.(3分)D 11.(4分)
①懿德轻得像鸿毛一样,人们很少能够举得动它。②不领取赎金,就不会有人再赎人了 12.(6分)
①第一则: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第二则: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②第一篇:积微:第二篇:察微/明察秋亳。理由:第一篇文章通过分析三种人“善日者”“善时者”“大荒者”对比论证证明关注日常小事的重要性;第二篇开篇通过比喻说明世间万物的区别是非常细微的,又通过管叔、蔡叔等历史事迹说明:只有做到明察秋毫才能在大事上不犯错。13.(5分)
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分别是:
孔子回答子路,听到合于义理的事,要向父亲兄长请教。孔子回答冉有,听到合于义理的事,需要立刻去做。
孔子向公西华解释,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问,会有二种不同的回答。此则短文反映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4.(3分)D 15.(3分)A 16.(6分)
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此为“和缓”。17.(8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18.(3分)B 19.(3分)D 20.(5分)
内容上:第三段中的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他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掉馅饼的从众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做出作者喜欢的美味。这表明了作者当时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
手法上:更多细节描写,表现了孩子有趣天真的想象力;两段通过对比凸显出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出的想象力;主旨上:揭示主旨,表现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这些给了物质贫乏时代的我最早的阅读。结构上:承上启下,共同承接上文回忆童时期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21.(6分)
寓意: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诗意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想象、智力;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作活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生动形象,激发读者想象力,吸引读者兴趣,由事及理,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造的看法;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刺激孩子的想象和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体味人生,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作奇迹。揭示文章的主旨。22.(6分)略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略
24.作文(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