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论文
5.18博物馆论文
姓名:段世缔 班级:美术学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都是“博物馆与XX”,如2004年“博物馆与无形遗产”2006年“博物馆与青少年”。
“全球化”是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概念,“构建全球观念”是当今世界不容置疑的问题。然而,构建全球观念必须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东方与西方、民族与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十分突出。由于对文化差异的迥然不同的认识,自“冷战”终结之后,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甚至导致矛盾激化。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上,许多文化大师都将视角对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且从差异出发,探寻各国、各民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指出异文化之间的理解十分重要。费正清先生曾说过:中美两国若能走到一起,不是两种力量的结合,而是两种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解就是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全球化是一个不断磨合、不断深化的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某种文化的全球化,而是意味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文化上的平等对话。只有文化的平等,才有全球的共同繁荣。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文化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文化认同愈加重要。从文化的容忍最终走向文化的融合,在文化的思维、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碰撞中构建全球化时代。博物馆全球化将致力于各种文化间的相互容忍和理解,促使各种先进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国际博物馆日”定义中所奉行的“人们互相理解、合作及和平”。这是博物馆全球化的一个主题,表达了人类追求互荣共生的观念与梦想。
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将面临新的发展,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博物馆,无论它收藏的是何种类的物品,博物馆都应该清楚全球化对它们的管理方式产生的影响。
(一)、全球化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那么,什么样的博物馆是世界一流的?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从软件、硬件、藏品保护,服务以及对外全方位开放等方面来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上海博物馆都堪称世界一流。我们若要建设一流的博物馆,必须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每个环节都努力缩短与世界先进博物馆的距离,使全球化下的博物馆同国际接轨,以先进文化的姿态走向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先进行列。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目前已初具规模,在服饰收藏和陈列展示方面都已达到国内最高水平,但是,在现代化的科学展示手段和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方面,在对外宣传、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等方面,也应该争取走在前列,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大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需要。
1.首先,我们要避免高校博物馆“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局面,建立网上博物馆。这是一个全面介绍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系统的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以及多媒体展示、网上教学功能和民族文化研究交流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博物馆面向世界,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服饰文化。
2.建立多媒体触摸屏演示系统,将陈列展示与文化传播结合起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文字图像资料,做到资源共享。这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对于提高展示效率,传播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日
本国立博物馆等世界一流博物馆都设置有多媒体触摸屏演示系统。它的建立有利于缩短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与世界先进博物馆的距离,同时对开展教学工作亦是有益的,学生在展厅里上课,可查阅更多文字图像资料,获取更多知识。21世纪的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全方位对外开放,尽力向社会敞开大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西方文字中,“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MUSEION,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希腊神话称,缪斯女神是天神宙斯的九个女儿,她们分别掌管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由此看来,博物馆混沌初开,便被赋予了文化与艺术的特殊含义。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设立了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史学家将它视为博物馆的开端。19世纪后半叶,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和美国学者顾迪分别发表论文,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博物馆必须致力于革新教育,使之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从事研究的场所,更成为教育机构的补充设施、校外教学园地。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将博物馆定义为“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应将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为己任,以便将收藏品展出,为公众提供学习、教育和欣赏的机会。”
博物馆给我们启示首先,从管理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有的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如国家博物馆和各省区博物馆;有的则属于私营性质,如名人故居博物馆;还有的属于大公司和企业的基金会管理的专业博物馆,如雀巢集团的食品博物馆、瑞士百达翡丽钟表公司的钟表收藏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相互补充,形成博物馆网,满足不同参观者的需求。
其次,博物馆贴近观众,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乐趣”。瑞士中部的巴仑堡露天民居博物馆,把瑞士各地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年久失修的民居汇聚在一起,在此“整修如旧”,不仅保留了其文化价值,还将过去的生活忠实地反映出来。人们在博物馆可以触摸家畜,亲手纺纱织布,品尝“老房子”里刚刚烤出的面包。第三,充分利用“名人效应”,让其成为传承文化的“中转站”。许多政治、文化、艺术和体育名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名人故居”被开辟成博物馆供人瞻仰,成为西方博物馆界的一大亮点。德国伯恩有“贝多芬故居”、奥地利萨尔斯堡有“莫扎特故居”、法国贝藏松有“雨果故居”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故居”,瑞士有“卢梭故居”、“爱因斯坦故居”、“黑塞故居”、“卓别林故居”,西班牙巴塞罗那有“毕加索故居”等。
第四,博物馆注重“自我宣传”。在西方国家街头广告牌上,除了商品广告外,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各博物馆的宣传广告,展览内容、时间、门票价格一目了然。一些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临时性”展览吸引参观者。
最后,“让所有人都能参观得起”是各博物馆的宗旨。西方国家的许多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或收取观众“可以承受”的门票,而且学生和老年人还可享受优惠。据记者了解,瑞士收费博物馆的门票大致与一张普通电影票价格相等。每逢
节假日,西方国家人喜欢到博物馆参观,记者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边看边讲解。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各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国博物馆事业伴随共和国成长发展的脚步,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其中包括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161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90个,民办博物馆31 9 个,是1 978 年的8 倍,1 949 年的138倍。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发展,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建设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馆、大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利用和管理不断加强,博物馆加速融入社会,革命文物保护和革命纪念馆工作稳步推进,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而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走近博物馆。2008年1月,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为发令枪,全国各地的相关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截至2009年底,文化文物系统144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两年来共接待观众8.2亿人次。目前,博物馆正以优良的环境,优美的展览,优质的服务面向社会,惠及百姓,努力实践让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新要求。
文化竞争只有在转化经济中才有竞争力,将文化建设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博物馆全球化的一个热点。经济建设是各项建设的中心,经济建设的发展必然推动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同时,文化建设又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很多地方都注意到把弘扬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开拓贸易往来与提高地方知名度结合起来,达到“以文促经,以经助文,文经并茂”的效果,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文化建设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经济建设又作为文化建设的有利后盾。对于我们来说,博物馆营销需要从头学起,练好内功,掌握好国际规则,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博物馆珍藏着远古年代的故事,但要讲给今天的人听,怎么才能让时人听的懂?博物馆不可改变的本质是讲述历史,而必须改变的,是要与时俱进、用时人的视角去回顾历史,并处处体现时人的关怀。在所有的交流方式中,最容易交流的、最容易沟通的无疑是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极为珍贵的、最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精粹。但中国人了解西方超过西方人了解中国,这是文化交流上的“逆差”。中国不但要输入文化,而且要输出文化。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正是中华文化扭转逆差、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好时机,而博物馆全球化将有助于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二篇:博物馆论文
中国博物馆学概念出现与发展
一第一个发展时期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兴起
二、第二个发展时期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再兴起,梳理中国博物馆学史研究的脉络时, 一方面为大量学史材料的发掘、大量学术成果的涌现欣喜不已, 但也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安, 如:1博物馆学研究中的传承发展问题。最近二三十年, 发表的各类博物馆学研究文章成千上万, 但整体研究水平不高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我国博物馆学研究跟不少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研究工作尚不健全, 无论在知识、体系、方法上, 都不成熟。我们的博物馆学研究基本上尚未跳出传统博物馆学的案臼, 其研究方法也基本上是描述性的、封闭性的, 还谈不上研究的有序化、规范化、精确化、科学化。目前的博物馆学研究工作大多是一种自发的、无序无计划的个人行为, 研究中存在着“游击战” 做法, 这种做法表现为不少的研究者缺少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和主攻方向, 且一般都处于结合藏品资料和工作条件撰写论文, 博物馆学研究陷于囿于总结经验之藩篱中的状况,其直接结果就是严重影响了尚待完善的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突破, 从而导致中国博物馆学社会学术地位低下、学术性不能引起社会足够重视的局面。所以, 时至今日, 即使博物馆界内部都还存在“ 有没有中国博物馆学” 的争论。在博物馆学研究中, 不讲究学术规范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这种不讲规范的主要表现是不重视文献检索, 许多论题在重复前人的研究, 许多新观点、新发现, 实际上早已有人讲过了。因此, 课题组不惜人力物力编辑了《中国博物馆学文献目录》, 收录文献条目9 0 0 0 余条, 希望为博物馆学研究者提供文献检索方便。此目录是迄今为止收录文献时间跨度最长、涉及面最广、反映博物馆学研究文献最为集中、收录条目数量多、编排较为科学合理、最能体现博物馆学学科框架体系的大型文献目录。
2.关于“ 中国博物馆学” 学科建设问题。
众所周知, 博物馆学学术史的研究是以其母体博物馆学为基础的, 博物馆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状况决定着博物馆学学术史研究的开展程度。通过近三年来对博物馆学研究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我们认为, 伴随近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起步和初步发展, 中国博物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成员,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博物馆学学科理论架构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中国博物馆学作为研究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理论, 其理论框架主要由以博物馆学学科性质与内容、学科体系结构、相关学科理论、博物馆学科研究方法以及博物馆定义、性质与职能、作用、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与未来、博物馆事业建设原理等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以 中国博物馆藏品征集、保管、陈列、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和博物馆管理等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理论组成。中国博物馆学发展一百多年来, 虽然在上述两个理论的研究方面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还没有完全从传统博物馆学原有的基础上升到现代科学的水平, 而且作为支撑有中国博物馆特色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诸如建立具有中国个性的现代博物馆保管学、陈列学、社会教育学和具有中国博物馆学特色的博物馆事业建设原理、学科结构体系等, 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了。而目前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似乎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缺少从学科特点中寻找规律的、有指导意义的探讨。
3.关于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对博物馆实践的指导问题。
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博物馆事业, 为中国博物馆学的初创、发展和创新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博物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 理应反作用于博物馆事业, 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然而, 实际上, 这种理论指导是有限的, 一是因为中国博物馆学自身学科理论研究深度方面的不足;二是因为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实践的脱节, 尤其表现在应用理论的研究方面。博物馆学应用理论的研究涵盖了博物馆几乎所有的具体工作, 技术指导性很强, 一旦理论研究脱离了博物馆工作的实际, 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技术理论指导, 甚至会适得其反, 妨碍博物馆实际工作的正常进行。诸如博物馆藏品的分类、专业机构的设置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全国各级博物馆都感到理论指导的困惑, 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因此, 加速
中国博物馆学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而加强中国博物馆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对博物馆工作实践的理论指导更为迫切和必要。
4.关于应用理论的研究问题。
在整理学史材料时, 关于博物馆应用理论的探讨所占分量很大, 但最不规范的也正是这方面的研究。陈列艺术设计、内容设计、藏品管理等等, 是博物馆应用理论研究的重头戏, 也是有条件形成博物馆特色技术规范的方面,然而, 这类方面有价值的论著凤毛麟角。
5.关于博物馆学研究中的课题意识问题。
博物馆学课题的设计与研究在近10 年有很大发展, 但如何不断开拓新的博物馆学研究课题、扩大博物馆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深度, 是新一辈的博物馆学研究者要特别努力的方向, 也是最终形成中国博物馆学理论特色必须聚集的学术能量。
6.关于博物馆学教育。
作为中国博物馆学学科建设重要内容的博物馆学教育,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 没有属于自己的集博物馆学教育与科研于一体的教育机构, 一些高等院校开设博物馆学 课程, 不是按照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实际要求而设置, 因而难以形成中国博物馆学的整体研究氛围, 从而使得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队伍虽然从数的角度看显得人多势众、实际上却散而杂, 形成不了整体力量和集中优势, 最后的结果则导致并制约着中国博物馆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总的来说, 我们通过对中国博物馆学史材料的初步检视, 认识到这门学科是从一种外来的知识介绍传播起步的, 而不是对本土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而上升成为一科学。随着博物馆知识的积累, 各种打上时代特色的关于博物馆的思考出现了,这种思考逐渐变成一种理论探讨、一种学术研究, 作为学问的特色逐步形成, 在这种探索过程中, 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追寻其学科特点, 建立有学科特色的体系与规范。我们从学史的初步研究中看到了这种努力与发展趋势, 但就严格的科学定义而言,博物馆学家如果要把博物馆学发展成具有历史学、考古学一样的水准的学科, 要走的路还很长。
第三篇:博物馆论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院 系:专 业:年 级:姓 名:学 号:
浅议博物馆空间设计
建筑学
浅议博物馆空间设计
摘要: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博物馆的建设也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个高潮。本文结合实例的分析,探讨设计博物馆建筑的方法。主要从博物馆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方面进行论述,对中国的博物馆及其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 功能关系 空间组合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越来越看重。一些文艺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起,其中博物馆作为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研究记载人类文明的实物及标本的公共建筑更是建造的重点。本文主要以河南博物院为例,浅议博物馆空间设计。
1.河南博物院概况
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创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 年),旧址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建国 后的 1961 年,迁址于河南省会郑州市。1997 年,河南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河南博 物院新馆于 1998 年建成并对民众开放。今天的河南博物院历尽岁月的沧桑,越发显得雄浑、敦厚、古老而又韵味。现河南博物院建筑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先生主持设计,其主 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总用地面积约为 156 亩(合 104000m2),总建筑面积约为 78840m2,其中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 55740m2。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总面图中的“九宫格”似的建筑布局,也契合了古语“九鼎定中原”之意。河南博物院院 区建筑的整体布局正体现了中国式群体建筑组合的精 髓——中轴对称、主从有序、方正严整。
2建筑空间的组织形式
河南博物院的外部和内部空问都是按照中轴对称的格局分布的。外部空间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为园区出入正门。主展馆(“金宇塔”)和文物库房,主展馆 前部为建筑入口和公共服务接待区,东西两翼丹设四个专题展馆,主建筑整体平面呈中字形。与主建筑相对称在园区的南侧和北侧东西分别是两组外型相同的建筑。东西门房,广场和卫生问等设施皆以对称方式设计,完全体现了中国式群体建筑布局的精髓。作为博物院主体建筑的主展馆内部空间沿中轴线依次是入口,门厅,中央大厅,中央大厅上部和周围展厅,藏品库房。前部门厅东西对称分布了四个公共服务空间,这段轴线与紧接的踏步长廊实现了进入这座文化圣殿的情绪准备和情感铺垫功能。
经两段踏步长廊抬级而上,最终“登堂入室”,到达建筑物的中心“中央大厅”。这里是连接各展示空问的枢纽,13m的净空高度,27m的边长,加环廊达36m,形威了蘸纳“中原主气”的灵魂空间。展示空间围绕中央大厅向口周和上部辐射和纵深,并经东西连廊衔接两翼的辅助展示空间。中轴线的北部末端是北侧连廊连接的藏品库房,这里是博物院陈列展示的后援之地,也是主建筑空间序列的“压轴”之意,这种对称式的布局给观众以清晰明了的空间方位概念。从入口到中央大厅经过相对低压的门厅和踏步长廊突然进人高大明亮的中庭,使人眼前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进而肃然起敬.
这一组空间的组合运用,足以稳定人们的情绪,震慑观者的心灵。并通过在中央大厅所接收到的信息,对河南文化有了一点概况的认识,为下一步进入各陈列展示空间详细参观作好准备。与高大、宽敞明亮的中央大厅相比各个展示空间相对窄小幽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名堂暗室的设计意趣,形成动与静,明与暗的空问对比关系.
博物馆的使用功能不同,所需要的空间架构也不相同。博物馆的主要内部空间,按照功能的区别可分为核心空间、交通空间、陈列空间与服务空间四类。核心空间是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的高潮和内部空间的核心,它应该在、布置在博物馆参观流线的前部,与门厅直接联系,博物馆的进厅、门厅、主展厅都属于核心空间。核心空间是博物馆的交通枢纽,可在水平方向、垂直两个方向组织人流,将观众引导到各个陈列室。博物馆建筑的交通空间起着组织参观人流、引导观众参观的作用。博物馆建筑的走道、楼梯(包括电梯)以及自动扶梯、坡道的专用空间都是独立式交通空间。当这些交通空间的布置连接中庭式的进厅时,就形成组合式交通空间。这时的交通设施,除了交通功能外还是中庭中的装饰与陪衬。因此这样的中庭式进厅依然属于核心空间之列。陈列空间是博物馆建筑的基本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载体。博物馆的普及教育职能是通过在陈列空间内进行展出来实现的。而与陈列室,展览厅有关的过厅、通道、楼梯等室内空间也可列为陈列空间,通过展示设计来辅助发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意义。作为博物馆建筑的内部空间,陈列厅、展览室等是建筑内部固定的空间,但是如果进行展览和展示,则会变为整个建筑中最主要的可变空间。同时,陈列空间的陈列展出方式集中体现了博物馆的性质和类型,更要求体现博物馆藏品特点、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于是陈列空间的展示设计要求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统一。表现形式应该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应该能够给公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博物馆的服务空间是服务于观众的辅助空间。例如:售票、问询、寄存、书店、纪念品销售处、餐饮、休息等。服务空间在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序列中起着配角的作用,而当它们作为门厅时,一般应将服务空间作为形象简洁的中性空间来设计,而当服务空间作为观众休息、娱乐空间时,设计中应该避免千篇一律,防止单调乏味。
博物馆空间的划分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博物馆功能上的要求,另一种是满足观众在空间中的审美要求,而陈列空间作为博物馆核心展示空间,所以在设计时既要能够给与观众强烈的审美感受,也要结合室外环境设计来烘托室内的展示气氛。除此之外,还需要限定室内的开间与进深,考虑人的行动以及视点视角不同。这就是要是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不仅要把握艺术性的展现,更应该依据人体工程学,根据观众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视觉流程审美等方面综合考虑空间的总体规划。3建筑空间流线组织 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流线组织的基本形式有串联式、放射式、通道式三种。串联式的流行组织形式一般是指各个展览空间收尾相接,相互穿套,这种流线组织形式简洁、明确、指引性强,能够避免参观的重复或遗漏,增强了展示的有效性。
放射式的流线组织形式是指各个展览空间围绕一个放射状的中心枢纽进行组合,参观者参观完一个展厅,需回到中心枢纽区,再进入另一个展厅。这种空间组合形式灵活性强,观众可以有选择地进入自己感兴趣的展馆参观,博物馆管理方也可以根据需要开放几个或若干个展馆。通道式的流线组织形式是指各个展示空间是通过走道也连通或贯穿,参观者参观完一个展厅,需经过走道,再到达另一个展厅。
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流线的组织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稍大型的博物馆一般是上述三种基本流线的组合形式,如放射式+串联式、放射式+通道式、串联式+通道式等,有时候甚至是多种流线形式的组合或者一种流线形式的重复运用。河南博物院就是将放射式的流线形式重复运用的经典实例。河南博物院主馆的平面整体上是一个对称式的布置,齐康教授在博物院的设计上,既保持了这种规整的布局形式,又把各个展览空间完美地组织在了一起。河南博物院的一层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清晰、明确的两条轴线:入口、前厅、中央大厅、电梯厅及通向北建筑区库房通道;西入口、西前厅、西侧厅、中央大厅、东侧厅、东前厅、东入口。
四个基本展厅与其围和的中央大厅构成了一个放射性的流线组织空间,东西向的分别设有两个临时展厅,东西向的两个临时展厅与侧厅构成了两个小的放射性的流行组织空间。“一大两小”(亦或是“一主两从”)这样三个放射性的空间又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三个空间既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展览区,也可以独立、灵活展览。
博物院主馆二层、三层平面都是一个放射性的流线空间,即一个中庭空间与四个基本展厅,四层平面则只剩下一个展厅,这个展厅即是底层的中庭空间。
总结思考 通过以上博物馆设计知识的总结,让我对公共建筑设计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本学期学习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一书是结合目前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而编写的,本书从方案设计的角度对建筑空间与形式问题、设计原理与方法步骤进行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归纳和综述,使初学者更易于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此外,为了使我们能更多地了解目前的建筑设计的特点,书中选取了大量当代建筑作品作为实例分析,同时,也对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专业的眼光,真正领悟专业知识。我认为建筑师应该以最优的设计服务于社会大众为目标,并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结果,未来发展趋势,公共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四篇:选修课论文;博物馆赏析
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
摘 要: 教育与服务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可以通过基本陈列或其他形式,向青少年宣传展示文物精品,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使之感觉上升华为对本土的热爱之情;结合时代背景,弘扬民族精神,以精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博物馆与学校的联系与沟通,与学校联手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办青少年活动项目,博物馆被赋予了新功能,即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此刻,如何办好博物馆,怎样发挥教育基地的功能,机遇与挑战并存,更需要冷静的反省和剖析。任何一个博物馆要想办出特色,受大众欢迎,开展什么样的青少年活动项目是关键。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传播先进文化。开展内容应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健康有益的参照和启发,因此内容的把握、形式的选择是重点。博物馆应成为学生们课余的伙伴,家庭的课堂。1.博物馆社会教育主体是青少年
博物馆是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坚实阵地,青少年是博物馆最忠实的“粉丝”之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博物馆有密切的关系。在青少年教育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环境下,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一方面,博物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品质直接影响到明天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水平;另一方面,博物馆针对青少年开展教育活动项目发展的历史较西方还很短暂,朝气活力与盲目幼稚并存,即充满生机又远未成熟,这意味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方向还有一个很大的生长空间并有待进一步开拓。青少年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朝阳人群,所以博物馆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良性传播,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
2.博物馆工作者要树立青少年本位意识
中国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已有很多年的历史,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博物馆教育,人们习惯地想到“讲解”二字。在博物馆里,知识性的教育太多,青少年参与的项目太少;说教灌输的东西太多,启发创造的东西太少;成人讲解操纵的痕迹太重,青少年自主发挥的空间太小 ”,成人的社会视角与思维方式,不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比 如,有的博物馆讲解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产生强烈的距离感,现场讲解说明,让少年儿童感觉是在听背诵“台词”,没有任何轻松与欢愉。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在于讲解员“青少年本位”意识的缺乏。在博物馆中,青少年应该成为博物馆活动中的真正主人,他们的创造权应该得到鼓励,他们的愿望应该得到尊重。3.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的形式确定
活动是做给未成年人参与的,但做活动的却多是成年人,往往容易“带着成年人的成见来想象儿童的喜怒哀乐和兴趣点”,把成年人的主观思想强加给未成年人。青少年素质教育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发展。特别是像博物馆,它通过自然标本、文物背后的故事、艺术形象、强烈的色彩等多种手段直接影响到青 少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智力发展、情感塑造、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的素质发展应该立足于全面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确定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形式,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真实、引导。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大纲,没有教案,没有学分。这也恰恰是青少年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没有大纲,可以自由发挥,不等于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没有教案,可以随机应变,不等于没有系统的引导;没有学分来硬性衡量,不等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第五篇:马基论文之地址博物馆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每次乘坐公交车从地质博物馆经过,那匆匆的一瞥,是大小恐龙挺立的英姿,似在诉说它们当年的飒爽。于是一颗对远古时代地质的好奇心汹涌澎湃。一定要去欣赏一下,我想。终于,今天我来到了这里,兴奋莫名。大门外,我顿首。里面是何种景象,那方解石是否如图画般美丽?恐龙的骨架是否如我想象般威武?生命演化的历程究竟有多奇妙?河南的水利,家乡的矿产......我快步走进这座殿堂。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社会公众为主体,青少年和资源环境相关业务人员为侧重点,兼顾科学研究人员需求的科普型自然类博物馆。她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河南特色的全国省级一流的地质专业博物馆;是河南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游览胜地;是集科研、科普、休闲、娱乐、赏石于一体的理想去处。
那里,我们饱览了地球运动造就的自然奇迹。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矿物厅、地质环境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
现在,我整理一下回忆,向大家倾吐一下我的观后感。
2010年12月3号,也就是周五下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参观了河南省地质博物管。它坐落在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拥有58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的布展面积。
坐车坐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地质博物管,站到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栩栩如生的恐龙,它高8.2米,长超过18米,一个指甲盖长22厘米、宽10厘米。站在黄河迎宾馆的梧桐树下,不需要抬头就能“吃”到树叶。这只汝阳黄河巨龙还很魁梧。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徐莉介绍,它是目前已知亚洲体腔最大、最壮的恐龙。为保护化石不被损害,复原出的这具恐龙化石是用硅橡胶、玻璃钢、钢材等制作并架起的。负责制作模型的工程师张玉清说,为制造这个大家伙,硅橡胶用了1吨,玻璃钢用了2.8吨,钢材用了5吨左右,做好之后的模型重量在3吨左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说,根据化石的密度以及骨架结构推测,这条汝阳黄河巨龙活着的时候,体重应该在60吨左右。这重量相当于10头大象。
大概是由于大家都没有这么零距离的接触恐龙吧,好多人都在巨龙旁边拍照留念呢。本来地质博物馆的游客就不少,呵呵,这样一来弄得巨龙身旁每个角落都有游人,当然我们也不例外,靠近巨龙,拍下了属于我们的集体照。
接着,我们从入口进入,在一楼的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大石头-----方解石,它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就属它最常见了。之后,我们来到了地下一楼,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观览。
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地球厅,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奥妙无垠的宇宙和地球的有关知识。包括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也了解、认识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亲手操控了古大陆的聚合、分裂与漂移;在地震剧场感受地震带来的震撼和灾境;了解而来风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对人类的影响;体会到了黄河、黄土和黄河文化。
之后我们来到了恐龙厅,恐龙厅又称中生代展厅。在此展厅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这里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亚洲体腔最大、最重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十余件珍贵的长羽毛恐龙,恐龙足迹等珍贵标本。还设有《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恐龙下蛋》、《恐龙盖章留念》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
呵呵,貌似大家对恐龙都有着不一般的情谊呢,但是为了之后的顺利观看,不得不狠心离开恐龙厅。然后,我们依次穿过了生命演化厅、古象厅,见识了很多之前从未谋面的动物,虽然叫不上它们的名字,但是它们的形象已经深深留在了我们心底。之后我们又进入了矿产资源厅、矿物厅、地质环境厅。
矿产资源厅主要展示介绍了河南的主要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概况。矿产是所有能被人类利用的天然的岩石矿物,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四大类。在这个大厅,设有吸铁砂、找宝石、比体重、观看各种各样媒体等互动项目。
矿物厅展示了数百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矿物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瑰宝,经过亿万年的孕育、演变,形成了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靓丽群体,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矿物。
地质环境厅展出面积虽然仅有350 m2,但游客仍能从这里领略到中原大地16.7 万km2 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了解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影响,认识进步的影响,认识地质灾害与群防群治,从而学会与大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共处。
在管外,我们零距离接触了矿石林,石凳、石桌,是它们的主体。在科普广场,我们看到了“地球发威”的壁画,它这是在警告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相信每个人看到它的时候都会心有触动的,爱护地球是我们不容辞的责任。
到此,整个地质博物馆就观看完毕了。虽时间不长,但收获却不少。既拍照了许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又在科研、科普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娱乐的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可谓娱乐、学习双收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所现代化、高科技、科普自然博物馆,是科研、科普、观赏、休闲、娱乐、赏石于一体的理想去处,我还打算抽出时间再次参观,补充自己的知识,弥补自己知识的缺失。一路观光,一路沉思。短短的两个小时,我跨越时空,找回了心中的渴望,我还会再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