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分级分类制度

时间:2019-05-15 03:0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隐患分级分类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隐患分级分类制度》。

第一篇:隐患分级分类制度

隐患分级分类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公司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加强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新疆天富垃圾焚烧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和外委施工单位。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227-94 DL409-91 DL408-91 4 术语与定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和辅助生产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基建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5 隐患的分级分类

安全生产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建设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隐患分级:按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程度不同,将隐患分为A、B、C三级。A级:难度大,公司解决不了,须经集团公司解决的隐患。B级:难度较大,分场、工段解决不了,须经公司解决的隐患。C级:分场、班组可以解决的隐患。6安全生产隐患确认与上报

6.1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6.2安全生产隐患每周四进行上报,每月28日将本月的隐患及总结呈报公司安技科,并提出整改意见,并经安技科确认。

6.3隐患在未治理完成前必须每次都报,直至隐患整改治理完成,对于不报隐患的单位,公司不安排安措费用。

6.4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 A、B、C 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集团公司报告。

6.5对于排查出的 C 级隐患要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督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督办人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6.6对于排查出的 A、B 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集团公司安监部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集团公司安监部发现的 A、B 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6.7对于集团公司安监部排查的 A、B 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督办人。

6.8在整改 A、B 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6.9 A、B 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集团公司安监部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6.10 A、B 级隐患应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安监部挂牌督办,由总经理亲自进行安排布置,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总经理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集团公司安监部进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及时核销。

6.11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 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6.12 A、B、C 级隐患治理前,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总经理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6.13建立 A、B、C 隐患挂牌、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综管理,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6.14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6.15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7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一)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是指将全市市政公用行业系统各类企业及省外入晋企业,按照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与基本原则、标准进行类别划分。

分类分级评定实行千分制,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好”“一般”“差”“不合格”:

A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确定为A类企业。

1、三年内未发生一次性重伤3人、死亡1人及以上重大安全事故;

2、五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安全事故;

3、两年内未因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的;

4、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齐全,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评分在800分及以上。

5、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合一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B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确定为B类企业。

1、两年内未发生一次性重伤3人、死亡1人及以上重大安全事故;

2、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安全事故;

3、一年内未因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被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

5、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较齐全,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评分在700-800分。

C类: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确定为C类企业。

1、两年内未发生一次性重伤3人、死亡1人及以上重大安全事故;

2、三年内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安全事故;

3、一年内未因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被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

4、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评分在600-700分。

D类: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确定为D类企业。

1、当年发生一次性重伤3人、死亡1人及以上重大安全事故;

2、当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安全事故;

3、因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被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

4、企业内部管理涣散,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等不齐全且落实不到位,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评分在600分以下的。

7、本未申报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管理的。

(二)对企业采取差异化管理。按照“巩固A类、提高B类、重点整治C类、压缩淘汰D类”原则,对企业实施不同方式和频次强度的针对性监管、检查。对安全管理好的A级单位,减少一般性检查;对基本规范的B级单位,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对存在隐患和问题的C级单位,重点检查监督。对D级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凡被评定为D级的企业,应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四、监督管理

(一)各类企业根据实际每年进行自我评定,并将有关资料报送辖区内主管部门备案。

(二)各县(区、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开发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对企业上报的自我评定等级及相关资料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上报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审定。

(三)市规管局在对各类企业抽查、核实的基础上汇总分级结果,各类企业对分级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市规管局提出。市规管局通知最终确认部门进行复核,复核结果需在7个工作日内报市规管局。市规管局在此基础上公布各类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评定结果。

(四)按照各类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的不同级别,各级规管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下列要求实施管理:

A类:以企业自我管理为主;

B类:在企业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各级规管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每年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检查;

C类:由行政主管部门实行重点监管,企业每年初上报安全生产计划,年末上报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企业内部要实施不少于两次的安全生产检查。

D类:由各级规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并在3个月内对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D类企业必须在3个月内整改转化为C类企业。

对C类、D类企业的监管实行全市联动,凡被确定为C类、D类企业的,企业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管,并加强督查。

(五)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实行动态和阶梯管理,A、B、C三类企业发生符合D类企业条件之一的,立即按照D类企业实施管理。

(六)各类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管,落实专人负责。档案整理要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七)凡被认定为C、D类企业的,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分管领导由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实行诫勉谈话。凡被评为C、D类企业及有关个人不能参加当的各类评先活动。

D类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改正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

(八)各类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降级:

1、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经限期整改仍未消除,在评分表中扣除相应分数构成降级的;

2、存在重大隐患而挂牌督办、限期内未整改完成的,级别下降一级;

3、发生1起一般事故的,级别下降一级;

4、一年内发生1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发生两起以上(含)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级别下降一级;

5、一年内连续受到3次以上(含)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级别下降一级。

(九)由于发生事故而降级的企业,一般事故发生后一年内不得给予升级评定,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后三年内不得给予升级评定。

(十)各类企业分级实行周期复评制度。A、B类企业每3年复评1次,C类企业每2年复评1次,D类企业每1年复评1次。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可申请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重新评定。

(十一)各县(区、市)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职责范围内的各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针对C、D类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应着重加强,提高其安全意识。督导各类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安全培训工作,根据企业级别的差异,A、B类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培训;C、D类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情况适当增加全员培训频次;并做好培训记录,做为分级评定标准中的一项内容。(十二)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将对在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积极履职、各项工作指标按时达到要求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各项工作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晋中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

2015年4月

第三篇: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定稿)

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表示,5年来秉承“凡进必考”的原则,全国共考试录用公务员62万名,其中去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新录用的14391名公务员中,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等普通家庭的占93%。针对机关“三门”干部增多的现状,“十二五”期间将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对象的主体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带来了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减少等新的结构性矛盾。”李源潮指出,这种情况会加大领导机关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据悉,“三门干部”是网友对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新公务员的戏称,意为善于考试但缺乏基层工作阅历。

李源潮对此表示,“要针对新的情况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中央明确,到2012年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要建立健全从村(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完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制度,畅通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渠道;要完善从下级机关公开遴选领导机关公务员制度,建立领导机关和下级机关公务员双向交流任职制度,促进领导机关公务员来源结构和经历结构的优化。公务员考试具有政治性。

第四篇:隐患督办制度

重 大 隐 患 挂 牌 督 办 治 理 制 度

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治理制度

为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工作,促进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杜绝事故发生公司特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制度》。

第一条公司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对公司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负直接责任。必须认真组织开展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员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第二条组织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特点及规律,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措施,预防和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对查出的隐患要组织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

改项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整改作业范围、从事整改的作业人员,落实整改责任人、资金,安全技术措施、复查人员及应急预案。

第三条公司在技改井井口人员下井的通道及公司领导办公室设置隐患公示整改管理牌板,安全管理科负责对公司排查出的隐患及时填在隐患公示整改管理牌板内进行公告和提示。

第四条各部门、基层单位在神宁集团安全监察网危险源(隐患)系统录入后,要对录入后的信息进行跟踪排查,落实责任,安全管理科要对系统重大危险源的挂牌督办、监控,实现闭环管理。

第五条安全管理科具体负责公司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常性的组织各专业人员分工排查治理隐患。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分级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消号,安全管理科负责下发“五定”表予以追踪督促认真整改。对经复查确认整改完备的隐患要进行及时消号,整改一个,消号一个,对隐患排 查工作不力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条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发现存在重大隐患,要立即停止生产,并立即向公司调度室、安全管理科和公司行政报告。

第七条一般隐患由公司主管领导指定隐患整改责任人,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的隐患,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备案。

第八条重大隐患由公司经理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整改结束后要按照认真自检。

第九条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及时下达整改指令书、加强跟踪督促并到期复查。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隐患单位暂时停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

第十条公司有关部门收到重大隐患后,应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不合格的,督促隐患单位加大整改力度,尽快完成整改任务。到达整改期限,未完成整改任务,隐患单位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第十一条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情况纳入公司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的,监管职责的部门给予取消评先资格。

第十二条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按照公司分级主管的原则进行,各部门、基层单位组织督促整改的重大隐患,涉及到个部门的或是问题特别严重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威胁严重情况特别紧急的重大隐患,可报公司行政挂牌督办。

第十三条被挂牌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建立重大隐患台帐和责任制,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预案和整改期限,限期将隐患整改到位,并将有关情况报挂牌单位摘牌。

第十四条按照上级要求,安全管理科负责保证每季度第一周将上季度隐患及排查整改情况向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应当经公司经理签字。报告要包括产生重大隐患的原因、现状、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结果等内容,重要情况进行报告。

第五篇:隐患排查制度

篇一: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为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2007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二条 公司主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三条 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和所在车间部室报告。

各级领导或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组织整改。

第四条 公司主要负责人以及财务部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所需的资金,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投入费用。

第五条 公司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工作制度

1、公司建立隐患自查制度,全公司隐患自查每月不少于1次,生产车间隐患自查每周不少于1次,班组(工段)每班检查岗位、工艺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情况。

2、公司建立专家定期排查隐患制度,由工艺、设备、电气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专家组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外聘安全技术专家不少于1人,专家组名单应报上级安监部门备案。专家排查应采用表格式(检查表式另行印发),对照企业现状逐项如实记录,检查结束后向公司主要负责人汇报检查情况,提出隐患整改意见,并及时报上级安监部门备案。

3、重点部位“十必查”制度,在隐患排查中应突出重点,做到“十必查”:一是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供电、供水、供气、供风等部位的安全运行状况必查;二是工艺技术管理、仪表联锁管理、“工艺变更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必查;三是设备维护保养、主体设备、特种设备等设备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必查;四是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执行情况必查;五是设备检修作业、厂内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环节的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串)料制度执行情况必查;六是公司防雷、防汛、防火、防构建筑物倒塌、防静电、防粉尘爆炸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必查;七是岗位操作人员接受安全技能培训、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劳动保护、自觉执行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技能情况必查;八是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救援物资储备、与当地政府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清洁下水”防止环境污染措施情况必查;九是新改扩建危化品建设项目设立批准、安全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试生产方案备案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等审查程序执行情况必查;十是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必查。

4、公司建立隐患排查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建立车间、公司以及安环部门逐级报告隐患自查自改情况制度,公司每月25日前要向上级部门报送隐患自查自改情况表,公司当月排查和整改的较大隐患,应以书面形式上报。公司发现重大隐患和紧急情况时,公司主要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通报当地政府。

公司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排查依据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

第六条 公司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公司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七条 公司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后5日内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上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上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八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按照事故隐患整改“三定四不推”(“三定”是: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负责人。“四不推”是:查出的问题班组能整改的不推到工段;工段能整改的不推到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推到公司;公司 里能整改的不推到集团公司。)的原则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九条 公司各级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车间部室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和公司财产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上级部门报告。篇二:隐患排查制度

隐患排查制度

为全面掌握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危险因素风险隐患,及时整治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使应急管理关口前移,把突发事件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自贡市隐患排查制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应急管理工作,扎实做好全区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二)工作原则。坚持“属地管理、部门配合,集中排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所称隐患共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类。

(一)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危化品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类。主要包括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

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四)社会安全类。主要包括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舆情事件等。

三、责任分工

各乡镇政府(含新城区管委会,下同)和区级各单位是本地区、本单位(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行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牵头部门负责收集、整理责任范围内的隐患信息,跟踪督查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区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内隐患排查治理的指导、督促和监管。各专业技术机构负责定期对隐患排查工作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有关行业专家组成专家组,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咨询与建议,必要时参与现场处置工作。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区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的原则,由各乡镇政府和牵头单位分工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实施。

(一)自然灾害类隐患。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国土资源局、区水务局、区农牧林业局、区防震减灾局等相关单位及各乡镇政府负责排查治理。

(二)事故灾难类隐患。由区安监局牵头,区经信局、公安分局、区卫生局、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人防办、区农牧林业局、区国资委、区环保局、区质

监局、区外事侨务旅游局、区供电局、区消防大队等相关单位及各乡镇政府负责排查治理。

(三)公共卫生类隐患。由区卫生局牵头,区农牧林业局、区商务局、区工商局、区质监局、区食品药监局等相关单位及各乡镇政府负责排查治理。

(四)社会安全类隐患。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区发改局、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国土资源局、区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局、区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区商务局、区司法局、区国资委、区环保局、区群工局、区民宗办、区消防大队等相关单位及各乡镇政府负责排查治理。

四、工作方法

(一)排查登记。各乡镇和部门(单位)实行定期排查、日常排查和特殊时期排查,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勘察、走访、鼓励群众报告和听取专家意见等多种方式,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本地区、本部门(系统)内的隐患排查,确保应查尽查,不留死角。对各类隐患逐一建立档案,全面登记隐患名称、类型、成因、主要问题、可能造成的危害、专家评估意见、整治措施和进度等情况,并形成动态台账,随时更新。档案台账要落实专人管理,随时备查。

(二)分析评估。各相关单位要对普查出的各类隐患的成因、易发时间、地点及发生概率,可控性和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及次生危险,受其影响区域内其他风险隐患情况、多灾种耦合的可能性,需要整改治理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落实情况以及应对该类风险隐患的应急

资源和应急能力储备等情况,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拿出评估意见。

(三)分类处置。对排查出来的各类隐患,能及时化解处理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隐患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防范突发事件发生。整改方案主要包括化解处置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物质保障、责任单位和人员、处理时限和要求、日常管理规范和应急预案等;对问题较多、隐患较严重、危险较大的,要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措施,防止较大及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落实整改。要边查边改,把整改治理工作贯穿于风险排查全过程。各乡镇政府和部门(单位)要仔细分析,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制订措施,落实责任,认真整改,防止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各牵头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力量对责任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情况定期进行全面督查,确保隐患整改效果。

(五)统计上报。各乡镇政府和部门(单位)要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汇总和统计上报工作,对隐患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健全各级隐患动态数据库,并及时将排查治理情况和有关信息统计报表报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牵头部门备案。对可能引发较大以上突发事件的隐患,经各牵头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联合核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邀请专家共同参与)确定后,由各牵头部门将信息情况进行梳理,统一报区政府应急办备案。各乡镇和部门(单位)应于每年年

初集中开展隐患排查,并分类报送各牵头部门,牵头部门将排查信息汇总后于每年3月10日前报区政府应急办。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将隐患排查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指挥和科学调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隐患排查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任务,密切配合。各牵头部门应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和各部门职责分工,按照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分解目标,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工作任务,研究完善隐患排查机制,及时跟踪督促,确保整改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搞好衔接配合,共同做好隐患排查工作。

(三)强化责任,抓好落实。各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工作责任制,抓好隐患排查工作的落实。区政府将对可能引发较大及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对未定期排查上报隐患和不积极治理消除隐患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工作失误或不作为,导致可以处理消除的风险隐患转化为重特大突发事件的,要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篇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早发现并排除事故隐患,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在贯彻集团公司安全方针的同时,参照其它大型洗煤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排查制度。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在洗选过程中,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的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如果生产过程中的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不满足这些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就可能发生事故。

第一条、职责权限

按照“分工不同、权利不同、责任不同”的原则,洗煤厂厂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事故隐患排查全面负责,副厂长对厂长负责,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各班班组 长负责实施本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

第二条、事故隐患分级 事故隐患系指在生产现场、技术管理、装备设施上所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按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为:

1、a级:难度大,厂部自行解决不了的,须集团公司解 决的隐患;

2、b级:难度较大,班组解决不了,须由厂部解决的隐患;

3、c级:难度不大,由班组即可解决的隐患。

第三条、事故隐患确认与上报

1、厂内在每月至少组织两次安全大检查,确认隐患等级。按事故级别、类别上报。

2、厂部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按级别、类别以书面形式,报公司安监部。

3、事故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天都上报,直至事故隐患整改完成;隐瞒不报事故隐患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条、事故隐患整改

1、隐患的整改贯彻必须坚持“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厂长全面负责,分管副厂长组织各车间、班组进行隐患整改,必须做到“项目落实、措施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验收落实”的五落实原则。

2、事故隐患确认后,通知隐患所在班组限期整改,直至彻底整改解决。

第五条、事故隐患管理

安委会负责事故隐患的综合管理。检查发现事故隐患;监督检查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事故隐患的统计和报告,并

按统一报表的形式归档备查。

第六条、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当时不能立即排除的事故隐患,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控制,并限期解决。

第七条、因事故隐患整改制度落实不到位或整改不力,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在事故调查时,确认事故责任人。

第八条、为强化安全管理,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提出各类隐患的预防和排查制度。各班组在生产过程中或处理安全问题时执行。

下载隐患分级分类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隐患分级分类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隐患排查制度

    隐患排查制度 为全面掌握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危险因素风险隐患,及时整治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使应急管理关口前移,把突发事件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

    隐患排查制度

    四川汪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班组安全生产建设隐患排查与评估制度 为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隐患检查、排查、治理与报告、评估制度,实施依法治安、依法治班,强化安全责任主体,落实......

    隐患检查制度

    隐 患 检 查 制 度 一、检查内容 1、查思想:查管理人员、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是否正确,责任心是否强,对忽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敢于批评、抵制及处理。 2、......

    隐患整改制度

    隐患整改制度 隐患整改制度1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首位. 为了防治事故隐患,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

    隐患排查制度

    上海申能崇明燃气电厂筹建处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目的和内容 1.1为了建立筹建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隐患整改制度

    XX金属制品厂安全管理档案 隐患整改制度 1、隐患险于明火。要取得确保安全的效果,必须致力于治理隐患,公司各部门主管都要认真对待隐患整改工作的实施。对事故隐患的整改首先......

    隐患排查制度

    2015年探水注浆队隐患排查治理 闭合管理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能够有效的消除,在管理上不存在管理缺陷,没有死角、不漏空隙,特制定区队、班组隐患排查整改闭合管理制......

    隐患排查制度

    国投郑州〔2016〕号 国投煤炭郑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的 通 知 公司各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