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关于印发《铁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办法》的通知
铁道部
关于印发《铁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的通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铁道部实施意见,加强对铁路交通事故的查处,严肃追究事故责任者,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现将《铁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六日
铁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第一条 为严肃查处铁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的规定和铁道部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铁道部负责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对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挂牌督办要求,对铁路交通较大事故调查处理实行挂牌督办,安监司具体承担挂牌督办事项。
各铁路管理机构(安全监管办)负责落实铁道部挂牌督办事项,对铁路交通一般事故调查处理实行挂牌督办,安全监管办的安全监察部门具体承担挂牌督办事项的综合工作。
第三条 铁路交通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发生铁路交通较大事故,铁道部安监司提出挂牌督办建议,报部领导审定同意后,向安全监管办下达挂牌督办通知书;
(二)在铁道部办公网站、人民铁道报、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网页上公布挂牌督办信息。
第四条 挂牌督办通知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名称;
(二)督办事项;
(三)办理期限;
(四)督办消号方式、程序。
第五条 各安全监管办接到挂牌督办通知后,应当组织和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按照督办通知要求办理下列事项:
(一)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二)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
(三)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四)依法实施经济处罚;
(五)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六)监督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第六条 安全监管办应当自接到挂牌督办通知之日起20日内完成督办事项。
第七条 事故调查报告形成初稿后,安全监管办应当及时事故向铁道部安监司作出书面报告,经审核同意后,办理事故结案相关事项。
第八条 较大铁路交通事故查处结案后,应将事故挂牌督办情况和事故查处结案情况,在铁道部办公网站、人民铁道报、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网页上予以公告。
第九条 承担挂牌督办事项的安全监管办有关职能部门对督办事项无故拖延、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条 铁路交通一般事故的挂牌督办,比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乌鲁木齐市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乌鲁木齐市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第一条 为严肃查处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加强对一般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据国务院、自治区和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或实施意见,参照国务院安委会《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安委〔2010〕6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11〕73号)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人民政府对各区(县)人民政府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实行挂牌督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担挂牌督办事项。
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区(县)挂牌督办事项,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承担事故挂牌督办事项的综合工作,并对相关承办单位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第三条 下列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应当挂牌督办:
(一)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一般事故。
(二)瞒报或谎报事故。
(三)造成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
(四)非法违法生产造成的事故。
(五)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认为有必要督办的其他事故。第四条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出挂牌督办建议,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同意后,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向区(县)人民政府下达挂牌督办通知书。
(二)在市级主流媒体或市人民政府网站、市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公布挂牌督办信息。
(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指定专人,按照督办事项的内容和时限要求,对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落实相关督办事项的工作进度进行跟踪督办,并抄送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四)区(县)人民政府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交事故查处督办报告。
(五)在市安全生产信息网站上公告事故查处督办结果。第五条 挂牌督办通知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名称。
(二)督办事项。
(三)办理期限。
(四)督办解除方式、程序。
(五)其他有关内容。
第六条 区(县)人民政府接到挂牌督办通知后,应当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和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按照督办通知要求办理下列事项:
(一)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
(二)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三)形成事故报告。
(四)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五)将涉嫌犯罪的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六)监督落实事故防范整改措施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七)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第七条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挂牌督办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督办事项。生产安全事故案情复杂,完成督办事项需要延长办理时间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延长办理时限的申请,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完成督办事项的期限,但不得超过生产安全事故结案的最长期限。第八条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与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加强沟通,及时汇报事故查处督办情况。
第九条 挂牌督办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形成后,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作出书面报告,经审核同意后,由区(县)人民政府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批复决定。
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对事故调查报告的审核意见,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逾期未作出的,视为同意事故调查报告,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出具同意的审核意见。生产安全事故挂牌督办的相关材料,应当归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卷。
第十条 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后,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挂牌督办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查处结案情况,在媒体和本级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 承办督办事项无故拖延、敷衍塞责,或者在解除挂牌督办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二条 对于其他一般事故的挂牌督办,由各区(县)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天津市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天津市生产安全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发文单位: 天津市人民政府 文号:
颁布日期:2013-09-11 执行日期:2013-06-26 发布时效:有效 效力级别:法规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格事故责任追究,遏制迟报、瞒报等违法行为,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安委〔2010〕6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安委会对下列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一)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二)造成1人死亡、2人以上(含2人)重伤的事故;(三)造成3-9人重伤的事故;(四)其他社会影响较大或有迟报、瞒报情节等市安委会认为有必要挂牌督办的事故。市安办具体承担挂牌督办事项。
第三条 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挂牌督办事项,区县安办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事故查处挂牌督办事项的综合工作。
第四条 市安委会对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由市安办提出挂牌督办建议,报市安委会领导同志审定同意后,以市安委会名义向有关区县人民政府下达挂牌督办通知书。
第五条 挂牌督办通知书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名称;(二)督办事项;(三)办理期限;第六条 区县人民政府接到挂牌督办通知后,应当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和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按照督办通知要求办理下列事项:
(一)做好事故善后工作;(二)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三)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四)依法实施经济处罚;(五)及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六)监督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逾期未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要向市安办作出书面说明。
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七条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挂牌督办通知之日起60日内完成督办事项;情况复杂60日内难以完成的,经市安办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逾期未完成督办事项的,要向市安办作出书面说明。
第八条 在事故查处督办期间,区县安办应当加强与市安办的沟通,及时汇报有关情况。市安办负责对督办事项的指导、协调和督促。
第九条 事故调查报告形成初稿后,区县安委会应当及时向市安办进行书面或当面汇报沟通,按照市安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事项进行补充调查,对事故调查报告进行修改完善。事故调查报告完成后,以区县安委会文件正式报市安办,经审核同意后,由区县人民政府作出批复决定。
第十条 事故结案后,要将事故调查报告书及事故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及时报市安办备案。
第十一条 承担挂牌督办事项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督办事项无故拖延、敷衍塞责,在督办期间包庇袒护、打击报复事故责任者,或者在落实责任追究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铁路事故挂牌督办
Q/HTL 127—2011 铁路重大交通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管理办法
为规范铁路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加强事故隐患督促整改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铁路重大交通事故隐患,是指危害程度高、整改难度大、落实时间较长,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可能导致发生:①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②重伤50人以上;③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事故;④货物列车脱轨6辆以上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的事故。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靠自身力量难以排除的,或者其他性质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隐患。
第二条 铁路重大事故隐患按照专业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第三条 各段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和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各专业部门、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公司安全环保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Q/HTL 127—2011(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拟采取的隐患治理方案;(四)已采取的防范措施;(五)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第四条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有关段,其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隐患治理涉及复杂或者疑难技术问题的,有关段应报告总工程师及业务主管部门和安全环保部组织进行论证。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隐患的基本情况;(二)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四)治理经费和物资保障;(五)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六)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七)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八)其他有关事项。
第五条 各级负有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的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对各段排查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以及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下达重大事故隐患限期整改
Q/HTL 127—2011 通知,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抓好整改的跟踪落实。由安全环保部实行挂牌督办。
第六条 对安全环保部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各负有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的主管部门应当督促生产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对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有关段靠自身力量难以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安全环保部或业务主管部门提报公司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分工负责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期限应当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有关规定,挂牌督办的整改期限应与重大事故隐患限期整改通知的要求保持一致。
第七条 安全环保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相应责任。各负有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的业务部门和段、站应当随时将本区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报表送公司安全环保部备案。
第八条 实行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由公司组织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Q/HTL 127—2011 第九条 经治理评估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单位应当向安全环保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恢复生产和摘牌销案的书面申请。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项目、内容、整改情况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等。安全环保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审查验收,经验收合格报公司安委会批准,同意销案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十条 对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在限期整改中,有不听指令及不落实责任的个人或生产单位,安全环保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责令改正;对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五篇:安徽省《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关于印发《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O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严肃查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较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安委〔2010〕6号印发)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是指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安委会)对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的较大事故采取下达督办文书、向社会公示等方式,督促下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有关安全监管职责,限期完成事故查处任务的监管工作制度。
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列入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范围:
(一)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的较大事故;
(二)社会举报并经查实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查处的瞒报或谎报事故;
(三)因非法违法生产造成的事故或事故发生后责任人逃逸等情节恶劣的事故;
(四)同一县(区)在2个月之内重复发生的同一行业(领域)一般事故;
(五)其他需要挂牌督办的事故。
第四条、事故查处挂牌督办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行政、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挂牌督办的主体
第五条、省安委会对较大事故调查处理实行挂牌督办,省安委会办公室具体承担挂牌督办事项。
第六条、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挂牌督办事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较大事故挂牌督办事项的综合工作。
第七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对于辖区内案情复杂、危害严重、遇到较大干扰和阻力的事故查处工作,可报请省安委会挂牌督办。
第八条、省安委会可以对下级政府安委会挂牌督办而未按期依法销案的事故查处直接予以挂牌督办。
第九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在较大事故查处督办期间,应当加强与省安委会办公室的沟通,及时汇报有关情况。
第三章、挂牌督办程序
第十条、省安委会对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事故统计部门及时将发生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通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
(二)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提出挂牌督办建议,报省政府安委会
负责人审定同意后,以省政府安委会名义向事故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下达挂牌督办通知书;
(三)在省级主流媒体或省政府网站、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上公布挂牌督办信息。
第十一条、挂牌督办通知书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名称;
(二)督办事项;
(三)办理期限;
(四)督办解除方式、程序。
第十二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接到挂牌督办通知后,应当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和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县(区)人民政府按照督办通知要求办理下列事项:
(一)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二)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
(三)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四)依法实施经济处罚;
(五)依法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监督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挂牌督办通知之日起60日内完成督办事项。
特殊情况下,经报请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批准同意后,挂牌督办期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第十四条、挂牌督办的较大事故调查报告形成初稿后,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应当及时向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作出书面报告,经审核同意后,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作出批复决定。
第四章、挂牌督办的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较大事故查处结案后,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委会或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应将较大事故挂牌督办情况和事故查处结案情况,在省级主流媒体或省政府网站、省安全监管局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应在公告前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相关上市公司。
第十六条、承担挂牌督办事项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督办事项无故拖延、敷衍塞责,或在解除挂牌督办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七条、一年内连续两次被挂牌督办的事故主要责任单位,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向投资、国土资源、住建、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一年内严格限制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等,并作为银行贷款、证券融资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十八条、有关新闻单位应当对挂牌督办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报道。对监管不力、行动迟缓、不能按期完成挂牌督办任务的办理单位、行政违法行为人及相关责任人要及时予以曝光。
第五章、省组织调查处理的较大事故挂牌督办
第十九条、道路交通一次死亡7人及以上的较大事故,水上交通、工矿商贸和建筑施工企业一次死亡4人及以上的较大事故,由省政府负责调查处理,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依法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省政府安委会对事故调查处理情况实施挂牌督办。
第二十条、省安全监管部门对事故调查出具结论性意见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及时报省政府核准,经批准同意后由省安全监管部门下达事故处理决定。
第二十一条、省政府负责调查处理的较大事故查处结案后,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应将事故挂牌督办情况和事故查处结案情况,在省级主流媒体或省政府网站、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网站上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并书面报国务院安委办备案。
第二十二条、省监察部门负责对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三条、对于较大事故以下的事故的挂牌督办,由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