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简答题

时间:2019-05-15 03:0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哲简答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哲简答题》。

第一篇:马哲简答题

第一卷

简答题: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分。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3分。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分。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3分

辨析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一切创造价值的劳动都应鼓励和提倡,例如黄赌毒 错,并不是所有创造价值的劳动都应鼓励和提倡,2分。创造价值的劳动分两种:有益的价值创造和有害的价值创造,2分。有益的价值创造是文明社会鼓励和提倡的,3分。而有害的价值创造是文明社会坚决制止的,3分。论述题: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即既具有同类事物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的个性。其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中包含共性,是共性的具体体现;个性和共性可以相互转化。(7分)这一原理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首先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但同时,中国也有自身的国情,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在建设国家的过程,又必须把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走自己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中国改革开放30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能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卷: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步性;3分。社会意识自身具有历史继承性;3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分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辨析题:不变资本是价值创造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不具有剥削性

错,1分。不变资本只起转移价值的作用,不能增值。3分。可变资本起创造价值的作用,起增值作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3分。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

论述题: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危害(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5分。(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①夸大感性认识的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5分。②夸大理性认识的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教条主义都是主观主义的错误,在实践中将导致严重的挫折和失败.第三卷

当代资本主义产生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一些新变化,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和利益的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要分配;2分。社会关系高度和谐,2分。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2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辨析题:知识价值论揭示了人类劳动发生的新变化,因而推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错。1分。知识价值论虽然揭示了人类劳动发生的新变化和具有得新特点,即脑力劳动已成了价值创造的主力军,体力劳动越来越受排挤, 3分.但仍没有超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范畴,知识不过是脑力劳动者的产物,3分.因此知识价值论并没有推翻劳动价值论,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并不是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3分.论述题:试述马恩、列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1、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基础上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的。以上各3分。三者是继承发展、一脉相承的关系6分。若从其他角度进行合理分析可酌情给分。

第四卷

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5分。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和指导性等。5分 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5分。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辨析题:在当前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中,腐败已占据了主要方面,难以挽回

1.错。1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告诉我们,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也影响着主要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分.腐败与反腐败作为矛盾的对立双方,即使腐败暂时占据为主要方面,也可以通过加强反腐力度使廉洁转化为主要方面.4分.只要真正采取措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力度,就可以扭转局面,1分.若从其他角度进行合理分析可酌情给分。

论述题:结合事物的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同意原理谈谈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低潮现象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告诉我们,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包括低潮和平衡以及前进中的倒退和逆转。6分。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的,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有走曲折道路的心理准备。6分。低潮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失败,而是为下一次的高潮积累力量。第五卷

简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分。唯物主义物质观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到现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简述实践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实践的定义: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特点: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辨析题:剩余价值是企业家管理才能的回报,不具有剥削性质 不是,2分。对于兼管理的资本家而言,他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其管理才能的回报,不具有剥削性质,3分。另一部分是资本的回报3分,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归资本家所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剩余价值,具有剥削性质。2分。若从其他角度进行合理分析可酌情给分。

论述题:试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谈谈自己应当怎样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做好生涯规划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其他矛盾,直接影响其他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分。(2)大学期间,学习是主要矛盾,恋爱、交友等其他活动是次要矛盾。这是由生理规律和学历与择偶、收入的关系决定的。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和智力发育最好,时间最充裕,自我纠正能力最强的时候,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有所成不愁就业、恋爱与挣钱,因此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同时也应妥善处理好恋爱、交友等问题,避免对学习造成干扰,争取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第六卷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 略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这一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辨析题:和谐就是没有矛盾

错,1分。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以承认矛盾的斗争性为前提。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没有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5分。因此我们应勇于面对矛盾,正视矛盾,而不能回避矛盾,否认矛盾,无视矛盾的存在,而且要善于同妥善的办法化解矛盾。

论述题: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追求发展不能违背普遍联系的观点。孤立、片面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运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5分。科学发展观彻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两大基本观点,是彻底的辩证法。5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扭转这一局面。

第七卷

第二篇:马哲简答题

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依照马哲,是物质和意识谁具有第一性。内容:(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 答: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客观实在”这个概念。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 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以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的缺陷.(d)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3如何理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观念是一种意识的集合体 观念是物质的东西 观念 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观念的产生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正确的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例如“苹果”就是一个观念 观念是一般的不是具体的 “物质”也是个观念

4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分析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是: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号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举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简析: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要坚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5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6简述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关系

答: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1)时间、空间的含义。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其中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具有客观性和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具有客观性和三维性的特点。空间一般被认为是可逆的,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四维的时空观,即三维的空间加一维的时间,但是反对四维的空间观。(2)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空与物质运动是相互依赖、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任何物质的运动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脱离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不能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时间空间都是特定物质的时间空间,脱离了运动的物质,时间空间也将无法存在。(3)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时间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物质的时空特性,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时空的特性是可变的,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观念也是变化发展的,因而时空就具有相对性

(4)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时空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都要占据有限的空间,都要经历有限的时间。而时空的无限性则是指整个宇宙在时间的持续性上无始无终,在空间的伸展性上无边无际。

时空的无限和有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首先,时空的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一个个有限组成了无限,因而时空的无限性离不开有限性;其次,时空的有限也离不开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无限可分,有着无限的层次、本质和规律。再次,时空的有限可以转化为无限,无数个有限不断叠加就能打破有限,进入无限。否认时空的无限性,夸大时空的有限性就会为宗教神学留下地盘。

在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上,我们既要承认时空的客观性、绝对性,又要承认时空的可变性、相对性。

7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德实质与核心 答: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 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易经》 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老子》提出“反者通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两

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其后,列宁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的关系。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辩证法规律只有三个,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8质、量、度的含义及其把握度的意义

答: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可以用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他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其次,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答:

一、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量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事物内部矛盾双方规模、程度在增减,双方的内部结构和整个事物的内部结构在变化。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主次两方面地位的转化所导致的旧事物的灭亡和新质事物的产生。事物在质变时呈现出来的面 貌和特点是统一体的分解、静止、平衡、相持的破坏。

二、量变和质量的辩证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不同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状态,两种形式,但二者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相互引起、相互渗透等方面。1.量变和质变的必要准备。这一原理包含三点内容:(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说事物质的变化不可能偶然的无根据的产生和出现,它有其基础和前提,这就是量变。没有 长期的量的积累、准备、质变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台下的十年功,即量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有台上一分钟的精彩表演。(2)事物在质变之前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过度的“区间”,否则质变无从发生,而走过度的“区间”的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3)量变规定着质变的性质和方向。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当矛盾非主要方面的量增长到能够转化到主要矛盾地位去的时候,事物的质变就会发生,因为事物的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2)度的原理认为,量和质是相互统一,相互规定的,因而当保持旧质的量不存在时,旧质也就保不住了,就要被新质事物所代替,即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意味着事物的变化不仅是由小到大,而且是由无到有。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原理给正在进行艰苦量变的人们以必胜的信念,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去默默地进行量的积累。在此“必然”和“信念”是统一的,辩证法既让人能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地去进行量变,又让人充满必胜的信念。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质变对于它之前的量变的意义是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对它之后的新量变的意义是为新量变开辟道路,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必须首先作艰苦的量的积累工作,要有脚踏实际,埋头苦干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细小的事情,反对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拔苗助长,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日益”、“日损”都是量变的过程。2.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那么,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就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变的漫长和艰辛而放弃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量变过程不是任何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信念、毅力常常会半途而废,所以成功者毕竟不是多数。

3.既然质变能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把工作和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不要做满足于微小进步的庸人。

10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

答:1.含义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①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③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④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选择性、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①所谓信息,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主体对于客体提供的信息,是要进行选择的。②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是以主体自身已具有的理想信念和概念框架为参照系的。这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参照系一般表现为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表现为主体的认识目的,表现为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③进行选择是完成认识的必要条件。客体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人们没有必要没有可能吸收对象的全部信息,只能吸收所需要的信息,要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④认识过程不是对客体信息的简单搜集与再现,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这一过程就是建构过程。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1.所有的认识要来源于实践。世间没有什么知识(认识)是自己蹦出来的,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2.认识靠实践检验。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认识,可以以直接的理论形式传授给后人,但是后人再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其对错。

3.在新的实践中发展认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以前的认识放在现在正确与否,在实践检验后,进一步发展。

比如以前的造纸术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意中发现的,后来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改进方法。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

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1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答:其一,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其二,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要采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14认识发展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 答: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15简述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答: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实践具有预见作用、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论。

1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1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

18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不只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还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1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20简述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它具有包括: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都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⑵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⑶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⑷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

⑸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⑹人与人的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简答题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答:具体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条件:

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5、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答: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8、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答: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第四、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答: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第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 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 标的物质基础。

(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1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2、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答: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因为: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1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14、简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答: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除了因为这一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继承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

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5、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述。答:第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而没有也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第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五、把发展过程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16、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邓小平在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地强调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提出了下列一些重要思想。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马克思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能实现共产主义。(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围绕这个中心。

17、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的”的判断标准。

答: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实践标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什么是当务之急的实践却是个不容易把握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坚持了实践标准并使之具体化,有很强的针对性。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旧的观念时时干扰我们的工作和认识,如对姓“社”姓“资”的争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现实、具体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标准,具有现实针对性。

③“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三个有利于”的头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也就是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一个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包括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系统。

18、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基本涵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们现有社会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9、为什么说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答: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第二、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形的变革。

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形,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又一场革命。

20、简述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知道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的一句,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坚持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始终如一地搞好经济建设,决不受任何干扰。

第四篇: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部分简答题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马哲部分简答题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 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 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其二是相对于 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 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另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四、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 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具体 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 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 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 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 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五、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 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 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第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而是否承认矛盾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第四,唯 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矛盾分析法则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但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要在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完整地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 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 的动力。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 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七、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 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 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 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了感性因素。

八、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第一,劳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改造自然的自觉活动。第二,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 工具。第三,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人类自身为主体改造整个世界并创造人化世界。第四,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 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九、简述劳动创造了人?

答:(1)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以及能量、信息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2)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主要是:第一,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第二,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外壳,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第三,劳动合作的需要 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 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十、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1)国体亦称国家的类型,指的是国家的阶 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它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政体亦称国家的形式,指的 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2)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阶级统治的具体形式,所以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十一、简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答:(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 化。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十二、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答:(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 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 展。

十三、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答:(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 务的。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三,从性质上 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 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

十四、简述人的价值?

答:(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

(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 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 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第五篇:马哲感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感受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有利于更好的完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因此想更的体会其中的内涵,我们需要更多的在生活中去探索、去感知。同时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过渡性。就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我觉得通过这个学期仅有的一点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有很大收获了,尤其是对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东西有了一些深入地思考、探索,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从另一角度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总之,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政治经济学,对我们对在将来的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很大。让我们在应对困难,处理问题等方面给予了诸多的建议和帮助。

下载马哲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哲简答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哲学习心得

    马哲学习心得 大二这年我们新开了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大一的时候就上过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课,这两门课为我们这学期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马哲的学习......

    马哲学习体会

    《马克思哲学原理》学习体会 踏上工作岗位,如今重回校门,回顾一下,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 经常的,我们会在......

    马哲 问题

    2011-2012(1)特色理论作业 一、实践作业 1. 阅读以下文章,根据阅读内容写一篇读后感。(15分,不少于1500字) (1)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发表讲话》 (2)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

    马哲收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收获 对于理工科出身的我,从高二开始就不再学政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是知道它主张唯物论,只是听过辩证法这个词,但对其内涵并不了解。通过对本课......

    马哲读后感

    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

    马哲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思想的胜利 “至于他们想使我们不能在德国居留,就让他们去得到这种满足吧:他们不可能把《新莱茵报》、《宣言》以及类似的东西从历史上一笔勾销,他们的一切号叫也......

    马哲作业

    寓言102091020810广告二班 徐琳琳最初看《小王子》是因为帮我弟弟借书,结果他没看。闲来无事就翻了一遍。并没有很认真的去看。听说这本书是写给大人的童话书,我现在算大人了......

    马哲调查报告

    乡风文明建设状态调查报告调查地点:安徽省临泉县周边农村调查时间:2011年7-8月调查对象:安徽省临泉县周边农村村民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背景简介:临泉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