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西城区统计局工作计划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5年工作计划
2005年西城区统计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核心,强化四个保障,提高一个能力。坚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不出假数和真实可信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原则,全区统计系统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基础工作,落实责任制,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强化统计队伍建设的人才保障,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统计人才库,从政治上严格要求,整体素质要有大的提高,培养全区统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强化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保障,在新的形势下,统计事业要发展,就要紧紧依靠信息化的力量,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解放生产力,提高统计工作效率,进而推进统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强化依法行政的法制保障,继续提高依法统计,依法行政的意识,把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养统计执法骨干力量,提高统计执法整体水平。强化统计社会宣传的舆论保障,统计部门要不断的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等,扩大宣传效果,弘扬统计文化,提高统计工作的知名度和透明度,扩大统计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的能力,加强调研工作,努力打造精品,拓宽视野,1 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对外交流,拓展思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征集调研课题,针对需求搞调研,逐步提高街道统计机构和区属各公司的统计分析水平,为统筹地区(部门)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一、再接再厉,做好经济普查后续工作
2004年,我区的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做好普查后续工作。2005年上半年,普查的主要任务是数据质量审核、数据处理汇总、对基层单位开展执法检查等,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的主要任务是迎接国家普查办质量检查、资料开发和课题研究、普查档案整理、总结表彰等。当前阶段,是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审核查询力度,将数据中的错误消灭在上报之前,同时要对经普数据全面复查,使单位帐目中的数据、上报给各级普查办的报表数据和各级普查办计算机中的数据完全一致,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迎接国家普查办的质量检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源十分丰富,要在做好数据审核、评估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资料开发和课题研究工作,要创新方式,运用项目管理理念,借用外脑,以重大项目为核心,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课题小组,采取项目招标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规范管理,开发成果要多样化,尽量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普查资料的需求。
二、下大力量,组织好1%人口抽样调查
今年国家将启动1%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普查每十年搞一次,而在十年当中,缺少人口方面的动态监测数据,因此,1%人口抽样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市统计局初步规划,今年3-5月,各区县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在此期间,国家将抽取街(乡)级样本;7-8月,市统计局培训区县业务骨干,被抽中街道成立机构,区县开展试点工作;9-10月,区县完成对调查员的培训,绘制普查区图,编制调查底册等;11-12月完成登记、复查和编码等工作;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主要完成数据录入、资料开发、档案整理、总结表彰等工作。我们要加大审核监督力度,确保数据质量,组织工作要严密,机构建立要到位,方案制定要科学,培训工作要认真,确保调查质量。
三、集中精力,深入推进统计数据网上报送工作 认真总结2004年各专业网报工作经验和教训,加快网络报送的步伐,逐步完善网上报送软、硬件系统,力争2005年底各专业限额以上单位逐步实现网上报表。在深入推进网报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建立网络安全保障系统,为企业网报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完善统计综合数据库系统,全面实现分析功能,并着手准备做好我区综合数据库与市统计局“大都市指标体系”的衔接工作,丰富综合数据库分析功 能。同时将引进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提升统计分析的科技含量,使决策依据更具科学性。
四、以点带面,“功能街区”统计监测要有新突破 多年来,我们在对“功能街区”统计监测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建立了完善的德胜科技园和西单商业街统计监测系统,但也有些“功能街区”因为区域界定等原因,一直很难开展统计监测工作。街道区划重新调整以后,使全面反映六个功能街区经济发展状况具备了有利条件。今年,我们要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功能街区”的特点,扩大对“功能街区”统计监测的范围,重点突破金融街和什刹海两个街区,为我区实施“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有关街道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和探索,为统筹地区发展做点有益的事情。
五、整合资源,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统计部门要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宣传效果,提高统计工作的透明度。去年,为配合经济普查,全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统计宣传,有效地树立了统计工作的社会形象。2005年,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充分宣传统计事业的改革、发展状况,统计人的精神风貌,弘扬统计文化,提高社会对统计的认知度,提高统计工作的影响力,尤其要通过宣传《统计法》,使依法统计逐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宣传统计成果,将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出去,使其能充分发挥作用,为社会各界服务。
六、加快步伐,强力推进统计执法工作
2005年,市统计局将加强对区县统计执法工作的领导,全年下达执法检查任务400家,立案率20%。为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全区各部门、各街道要统一认识,树立全员执法的思想。一是要继续加强《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宣传,二是要加大对违法单位的教育和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还要针对新的形势,研究统计执法工作的新办法、新手段,尤其要针对“网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网报规章制度。培养统计执法骨干力量,提高统计执法整体水平。
七、加强调研,努力打造精品
加强与各街道和各综合部门的交流,把提高街道统计机构调查研究水平作为重点,加强培训和指导,以经济普查资料开发为契机,认真研究、开发、利用丰富的普查数据,使普查数据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推动街道和综合部门的调研工作,带动全区统计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推进“三区”战略的落实,促进区域的发展与和谐服务。今年的调研工作任务很重,要在全区性调研课题中提高参与度,如区委、区政府和发改委等部门的战略性研究课题,“十一 •五规划”编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研究等项目。要建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课题小组,各课题组要加强部门协作,形成调研工作合力,充分借助外脑,集思广益,取得高水平的调研成果。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随着街道体制改革的有序进行,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已经切实摆在我们面前。首先,我们要整合地区内的人力资源,依托经济普查基层调查员队伍,在社区内招聘一些具有一定综合素质,从事过统计、会计、教师等职业的下岗人员及企业内退人员,建立社区统计人才库,形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以备完成各种大型普查、调查和人口及居民生活方面的调查之需。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具体指导,合理安排,逐步规范等一系列措施,定期进行各种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计算机水平,提升街道统计人员为统筹地区发展服务的能力,使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九、认真研究街道体制改革后,统计工作新的管理模式 目前,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正在进行,按照符合发展需要和西城特点的要求,以“条块双强”为原则,认真研究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后,统计工作的职责和新的管理模式,为今后统计 工作垂直管理奠定基础。政府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对统计机构和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区统计局要加大对调整后街道统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深化专业管理,统一工作质量标准,提供优质服务,并逐步摸索、培育统计工作市场化运作机制。
第二篇: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
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年。全市统计系统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计数据质量为目标,紧密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区委区政府也明确了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进一步巩固奥运成果、提升发展水平,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2009年,是西城政府统计工作实施“坚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强化统计人才保障、信息化技术保障、统计法制保障和宣传舆论保障,提高统计服务能力”总体思路的第五年。西城区的政府统计工作,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把科学发展理念融入到统计工作中,推动西城区政府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将根据全市统计系统的总体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中心,提升水平抓服务
围绕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加强统计调研分析,关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预警监测和分析,及时对经济运行中的 1
新情况、新问题做出反映。一是关注主要经济领域。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就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大领域,搜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及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二是关注重点行业和社会问题。对金融、房地产、旅游等重点行业和体育、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优势,针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问题如开展劳动力需求和失业情况等专项调查,及时反映企业和百姓的需求;三是关注重点区域。认真研究统计方法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什刹海、金融街、西单商业区等重点区域的统计监测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统计服务;四是关注重点企业。针对目前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巨大压力,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加大为企业服务的力度,做好统计资料的咨询服务,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做好人员培训,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以应对危机,提供统计科研、调研服务,为企业搭建交流、学习、考察的平台,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围绕普查,精心组织抓质量
2008年,我区的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做好普查的后续工作。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数据质量审核、数据处理汇总、对基础单位开展执法检查、资料开发和课题研究、普查档案整理、总结表彰等,其中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是核心。经济普查已经进入实战阶段,全区普查工作要把重心调整到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上来,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审核查询力度,将数据中的错误消灭在上报之前,同时要对经普数据全面复查,使单位账目中的数据、上报给
各级普查办的报表数据和各级普查办计算机中的数据完全一致,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迎接国家普查办的质量检查;积极创新方式,采取科学的方法,认真开展数据上报前的评估工作,尽最大努力把数据的误差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干扰统计工作秩序、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违法行为。此外,做好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也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国经济普查资源十分丰富,要在做好数据审核、评估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资料开发和课题研究工作,要创新方式,运用项目管理理念,借用外脑,以重大项目为核心,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课题小组,采取项目招标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规范管理,开发成果要多样化,尽量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普查资料的需求。紧密围绕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关注涉及区重点任务的数据指标,如与GDP核算相关的指标、劳动就业指标、投资额和零售额等指标。
启动西城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一是组建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研究制定各项工作规则,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共同做好普查工作;二是着手进行调查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式,为普查奠定人力基础;三是做好技术和资料的准备。针对近期人口变化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开展专题的调查和分析,为人口普查的数据开发和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对比资料。
三、围绕诚信,营造环境抓普法
继续加大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打造诚信统计品牌。
全面落实统计“五五”普法各项要求,面向各级领导、面向社会各界、面向统计调查对象宣传《统计法》,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为依法统计和开展统计工作创造良好法制环境。继续加大对“诚信统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好“诚信统计单位”评估工作,提升统计工作质量,教育和引导区域内各单位和综合统计部门自觉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统计。建立健全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制度,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予以公开曝光,增强统计法的威慑力。
四、围绕重点,夯实基础抓宣传
近年来,宣传一直是统计工作的重点之一。统计宣传要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大型普查等中心工作的宣传;二是日常统计工作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统计产品的宣传。我们要根据不同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扩大宣传效果,把统计工作展示出去,营造舆论氛围,提高社会知晓率。要制定宣传工作规划,把统计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五、围绕队伍,创新方式抓建设
西城区“三级四制”(即“区、街、社区”三级,“局、队、所、社区调查队”四制)的统计管理体系已经全面建立,经过一年的磨合、摸索和探索,统计队伍建设明年是关键。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扎实地落实好干部责任体系建设,真正达到履责增效的目的。三是大力实施“人才兴
统”战略,造就一支高素质、能打硬仗的统计人才队伍,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规划。四是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的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培养,业务、素质、能力等多层面的培训,安排好新入局人员、普通干部、科级及后备干部的培训。五是结合“三级四制”的统计体制,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工作,重点抓制度落实。
六、围绕信息化,巩固基础抓提升
巩固信息化建设的已有成果,重点在效能建设方面提升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快统计元数据的梳理和整合,启动统计数据仓库建设。配合区经济社会宏观指标系统建设,启动以数据仓库为支撑的高效、统一的统计数据管理和发布系统的建设。二是加快网上报送系统的建设步伐。针对统计临时性调查工作,开发小型专用报表设计及应用系统,解决调查问卷数据处理难、安全系数低等问题。三是理顺网管中心工作职能。加强网管中心的监督力度,规范信息上网维护工作的流程,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的管理,使信息发布工作更加规范。四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计算机技术培训与指导。五是继续做好办公自动化建设与推广使用工作。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强化全体干部对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提升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
第三篇: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6年工作计划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6年工作计划
2006年是全面实施《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统计改革与统计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年。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统计局的工作思路,2006年全区统计工作继续贯彻“坚持一个核心,强化四个保障,提高一个能力”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强化统计队伍建设的人才保障,强化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保障,强化依法
行政的法制保障,强化统计社会宣传的舆论保障,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的能力。今年,北京市统计局将工作主题确定为“基础建设年”。根据统计工作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围绕这一重点,主要做好五方面具体工作,全年形成“一四一一五”的工作格局。五方面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扎扎实实,狠抓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着重抓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与街道、基层单位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加大指导力度,对基层单位进行日常的业务培训,争取全年对主要专业的限额以上单位进行一次轮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从源头保证数据质量。二 1
是认真落实《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初步形成自我监督的统计工作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数据评估制度》,从数据采集、审核等多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制定《数据使用规范》和《分析报告措辞规范》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数据的使用和发布,做到口径一致、范围一致,描述一致,以落实“数字准”的工作要求。三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是一项国家级行政许可事项,2006年,我区将对近万名统计人员进行资格认定,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必须从严格依法行政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要在坚持公开、公平、高效原则下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任务。四是加强新增单位的管理力度。经济普查以后,普查数据与常规统计数据的衔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源头控制新增企业登记,是做好有效衔接的基本保证,及时掌握统计调查对象的增减变化的情况,扩充名录库覆盖范围,努力提高统计登记率,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为各委、办、局等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二、突出特色,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一是建立《西城区宏观预警监测系统》,全面监测区域功能定位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全区经济发展现状,并逐步开发具有西城特色的“功能街区监测预警系统”以及“产业、行业监测预警系统”,整理历史
数据,建立监测模型,实现多功能监测预警,并反映功能街区、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行业的走势,满足“功能街区建设”和“三区战略”需要。二是加大科研力度,加强与各部门的横向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尤其要做好经济普查数据开发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析,高质量地完成22篇(含街道统计机构)经济普查研究报告。三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为行动,促进统计工作有效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加强社会统计,关注民生指标。做好能源普查,研究建立全社会能源消耗统计制度;用1-2年的时间,研究绿色GDP核算、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幸福指数等前沿的课题。四是进一步树立为基层单位服务的意识,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需求,利用网络和纸介等不同方式,反馈经济普查数据,最大限度的实现普查资料的社会价值,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三、积极推进,使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北京市政府统计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提出的“强化技术、人才两大支撑体系”之一,是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的保障,是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宝库的有效途径,是增强统计服务功能的必要手段,是实现统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年,在区领导和信息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统计信息化建设将有一个跨越式发展,我们将加大投入,全方位构建统计信息系统。一是积极搭建区、街两级统计专网,畅通统计信息采集和传输渠道,实现我区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市、区、街“三级”统计部门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全面实现统计数据网上报送,解决目前企业网报中出现的瓶颈问题,进行统计数据审核方式的改革,加大网上审核力度,减轻基层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三是改造西城统计信息网站,实现与公众互动和交流,逐步实现网上发布信息,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四是建立网络安全保障系统,以保证统计数据安全为核心,以物理隔离、外部访问控制、内部安全管理为结构,以数据备份系统、安全审计、攻击监测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建立统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四、以制度创新和科学管理,促统计执法质量提升
坚持不懈地强化统计执法,进一步推行“执法检查与督导相结合”的执法理念,变事后执法检查为事前指导,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加大对全系统执法检查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在执法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业务骨干,进一步提高全区执法人员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各项统计执法检查制度,加大对执法工作的考核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统计执法检查质量。
五、拓宽渠道,加大统计宣传力度
要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创新载体,突出重点,狠抓机制,扎实有效地推进宣传工作,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舆论力量和精神支持。一是建立宣传管理网络,由局内各科室、各街道统计科、各局、公司统计机构的人员组成宣传队伍,加强宣传员队伍建设,制定宣传员岗位职责和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开展评比活动,激励和调动宣传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定期对宣传干部进行学习培训,积极创造条件,拓宽培训层面,丰富培训形式,加强与各街道、局、公司的协调联动,全面提升统计宣传水平。三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以“五五”普法宣传第一年为契机,大力宣传《统计法》,向全社会普及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创刊《西城统计月刊》,积极寻找新闻线索,及时、多侧面、多形式地报道统计动态和统计人的精神风貌以及统计发展、改革、管理、服务的进程与成效,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和宣传效果。通过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统计工作的认知度,扩大统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第四篇: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5年工作总结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是全市政府统计系统的“数据质量年”,区委、区政府也明确了全面实施“三区战略”的总体工作思路。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北京市统计局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促提高。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队伍建设、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统计基础建设、统计调查研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增强统计工作的权威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一、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促进统计队伍建设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正是经济普查和年报工作最繁忙的时期,局党组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育活动和统计工作两不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树立普通党员的先进典型,用身边老党员的先进事迹感染、影响青年党员、积极分子和普通群众。全体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先锋模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干部素质的明显提升,激发了大家的昂扬斗志,充分展示了统计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为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进程,适应统计人才储备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制定了干部培养管理办法,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民主程序,严格的考察,产生出副处级后备干部5名,选拔了2名科长和4名副科长,使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专业知识水平高,责任心强,事业心强的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2005年,我们还在全区统计系统组织统计师职称考试培训,包括区、街两级统计机构在内的20多名同志参加了培训。当年,有2名同志取得高级统计 师职称,12名同志取得中级统计师资格,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各街道、各部门在队伍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华天饮食集团公司重组后,引进了大学毕业生,加强了统计队伍的力量,保持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在注重队伍建设和锻炼的同时,我们还注重统计文化的建设,为广大统计人员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在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第一届文化艺术节上,全区共同参与,西长安街街道、环卫中心、园林局积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统计人员参加书画、摄影、征文和演讲比赛,并获得部分奖项。通过精心组织、认真排练,我区的服装表演在演出中引起了轰动,向全市统计同仁展现了西城统计人的活力和风采,并获得组织一等奖。
二、坚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真实可信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每一个统计人的职责。为了保证源头数据质量,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强化数据质量核心,各项普查调查顺利完成
在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中,我们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证。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调查,通过普查,进一步摸清了全区第二、三产业的“家底”,重新核实了地区生产总值。国务院普查办和市委、市政府对普查结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经济普查数据方向性地还原了经济的真实情况,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印证了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和前瞻性,为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经济普查中,全区共调查单位23771个,个体工商户18228个;填报表种近60种,涉及指标2000余个;共收审上报近15万张报表,处理数据信息达2000多万笔。在此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 审核工作,严格把关,数据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西城区被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授予“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我们全区统计人的骄傲,也是对我们辛勤劳动的回报。
1%人口抽样调查共涉及51个小区、5417户、17528人。强化基础工作,确保数据质量,是1%人口抽样调查的最大特点。我们精心组织调查的各个环节,使每个环节责任落实。我们采取了集中汇审的有效方法,对确保数据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
为提高数据质量,2005年,我们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方式,加大了各种统计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是在网报培训中,我们采取了分层次培训的方式,统一教材、统一派遣教师、统一讲课内容,共组织培训47场次,培训各级统计人员近3000人。二是经济普查之后,新增单位数量不断增加,全年共对2097个新增单位的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知识的培训,大大提高了这些单位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法律意识和统计业务水平。三是举办了统计从业资格考前培训,全区共653人参加统计专业知识培训,672人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及格率75.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2005年年报,单位多,表种多,培训的组织工作难度很大,各街道统计机构克服种种压力,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使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什刹海、德胜街道认真抓培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新街口街道积极组织地区单位参加区统计学会举办的《如何正确填写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专题讲座,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区、街两级统计机构共组织年报培训79场,11000人次参加了培训,综合到会率达到97.4%。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更多更好的统计服务 一年来,我们强化了主动服务、科学服务和优质服务的意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结合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提供全面、准确、快捷、高效的服务。
为了全面、及时反映六个“功能街区”建设的进程,我们建立了“功能街区”统计监测制度。对金融街的多项统计指标监测试运行;进一步完善、巩固了六个“功能街区”固定资产投资监测统计制度;德胜科技园、西单商业区的监测已形成常规统计制度。到2005年底,基本实现了对六个功能街区的监测统计。
全年共完成国家、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专题调查近30个。宣传思想工作调查、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调查、城镇居民口粮收支平衡基础调查、低保家庭调查、居民家庭春节生活调查、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情况调查、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信息化应用水平调查、企业景气监测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旅游业调查等等。这些调查的大量信息,弥补了日常统计不足,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在《西城报》开辟《数据统计》专栏,进一步普及统计知识,同时也宣传了统计工作,受到各界欢迎。编印了《走近统计》、《西城区情》等资料、为区人大、区政协和区领导及时提供了全面的统计资料,提高了统计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全年编辑《统计动态》32期、《快报》28期、《经济普查简报》30期、《调查资料》127期、《调查分析》27期、《调查报告》25期,通过这些资料,全面反映西城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预测未来趋势。深度开展调研工作,积极参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除了2005年全局11项重点调研课题外,还参加了西城区“十一五”规划的总课题和11个分课题的研究。以发挥普查成果为区域服务的作用,我们积极筹划经济普查后期资料开发工作,服务政府需求,共撰写了短、平、快分析14篇。确定了15个重点研究课题,与各委、办、局等相关部门签定“西城区经济普查重点课题研究合作协议书”。为统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各街道统计部门也相继确定了研究课题共7篇,这些课题将于今年4月底前陆续完成。
在为各级政府服务的同时,我们加大了为基层服务的力度。月坛街道率先启动信息平台,加强与地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使信息快捷、高效、准确地传递给基层统计单位。展览路街道专门制作了街道办公地图,并向社会公布办公地址、电话、联系人,方便了与基层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了办公效率。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统计数据网上采集系统建设,是解放统计生产力,提高统计数据采集率,转变统计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从基层单位统计工作的现状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大幅度减轻统计工作负荷。我们将统计数据报送网络化作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通过反复研究、讨论,多方征求意见,确定了“创造条件,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明确了具体实施步骤,细化网报工作流程,尽最大努力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各街道和综合部门的配合下,2005年,我区定报单位基本实现了统计数据网上报送。
由于网报单位大量增加,在积极平稳推进网报工作的同时,我们以提高统计信息网安全防护水平为重点,制定了《西城区统计信息网络安全改造方案》,加强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力度。一方面最大限度整合现有资源、规范管理,另一方面积极与市统计局、区相关部门沟通,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时解决突发的网络故障,提高网络使用效率。
五、坚持依法统计,注重执法效果
2005年,我们进一步充实执法检查力量,改善技术装备,严格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在全区执法人员共同努力下,执法工作有了新 突破。一是检查数量的突破。共检查462个单位,是以往检查单位数量的2倍;二是立案数量的突破。共立案65件,立案率达到18.6 %,是以往立案数量的3倍,其中警告34件,罚款12件,罚款金额11.2万;三是执法手段的突破。在全市集中执法检查中,我区率先使用了简易处罚程序,当场对受查单位进行警告处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实践锻炼,推进了全员执法工作,提高了全区的执法水平。为提高执法检查质量,四次组织全区专、兼职执法检查员检查技巧和执法文书培训,通过培训和对经济普查执法案卷进行评查,提高了全区统计队伍的执法水平。在全市统计执法专项评比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荣获国家统计局授予的“依法统计”先进单位的称号。
六、强化宣传工作,加大舆论导向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工作投入,提供有力保障。2005年统计宣传工作得到了局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并作为重点工作被纳入局折子工程。为此,我们加大了对宣传工作的投入,组建了专业科室,配备专人负责统计宣传工作,购置了设备,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二是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宣传渠道。在宣传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强化内部协调机制、与市统计局的沟通机制、与区属部门的交流机制,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宣传报道渠道畅通,从而打开了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以重点工作为突破口,宣传工作收效显著。我们结合经济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成效明显。一年来,我局向市、区各种刊物投送稿件达1000篇以上,采登率45.4%,及时报道了统计工作动态,宣传统计成果,反映西城区社会发展状况;以“西城区统计信息网”为媒介,大幅增加网上信息量,向社会发布信息;为配合经济普查工作,在《西城报》上及时推出3 期普查宣传专刊,发表《经济普查公报》;编辑制作了经济普查多媒体宣传片《我们一起走过》,社会反响良好;编辑出版了《普查情怀》等刊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反映普查人员的感人事迹和普查工作的风雨历程;在《西城画报》上报导了统计文化活动,提高了统计的社会知名度;金融街街道将统计法有关条款和定报制度印制在笔记本上,在年报培训时发给基层单位,受到基层单位的普遍欢迎。
第五篇: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4年工作总结
北京市西城区统计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是统计“基础工作年”,我们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及市统计局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队伍建设,以数据质量为核心,提高技术含量,努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服务、为基层服务,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回顾2004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工作方式,经济普查争创一流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内容多,工作协调难度大、任务繁重艰巨。为确保工作质量,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统计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大胆尝试,改变以往工作模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主动加强部门合作,不断拓宽宣传渠道。自经济普查开始以来,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网采用电话调查方式,对全市十八个区县的七千多个单位进行了两次民意调查,两次调查的主要指标西城区均名列前茅。第一次是清查阶段,由于我区宣传工作力度大,覆盖面广,效果好,辖区内单位对经济普查的认知率达94.6%,居十八个区县之首。第二次调查是近期的培训登记阶段,调查结果表明:全市有87%的单位参加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调查任务布置会,西城区以95.2%的比例名列全市第一。“两个第一”的取得不是偶然的,说明西城区的经济普查基础工作扎实,组织到位,措施有力。
(一)全社会广泛动员,各街道全力以赴
全区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合作,广泛动员。区工商局承担了个体经营户的调查任务;区委宣传部调动一切宣传手段为普查助威;市政管委尽最大努力为普查宣传创造条件;发改委、地税局、技监局、财政局等部门对普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卫生局、教委等部门还为 区普查办选调了精兵强将;各街道动员了办事处各路精英,并聘用临时普查员加入普查队伍,倾注大量人、财、物力,组成以“机关干部为骨干力量、社区主任为主要力量、社区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普查队伍,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职责》、《普查指导员与普查员工作制度》等多项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二)宣传工作力度大,普查工作深入人心
开展大规模的普查,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组织了宣传周活动。组织了全市经济普查宣传日活动,除在西单文化广场设主会场外,各街道还设立分会场,居委会也设立社区宣传站,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从普查开始至今,共印发经济普查简报94期,对普查工作动态、工作制度、各种活动和好人好事及时报道。编印近万份“经济普查宣传卡”、两万份“经济普查宣传资料”、4000面宣传彩旗,还对普查工作所有活动保留了影像资料。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各频道、包括BTV-9频道《缤纷西城》栏目都对西城区经济普查情况进行了报道。我们还在《西城报》上开辟经济普查专栏,刊登专题报道。在区政府信息办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西城区政府网上开设了经济普查专栏,直接面向社会公众宣传经济普查,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为经济普查保驾护航。
在经济普查工作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个别单位和个别人员不配合的现象,影响了普查的正常开展,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区普查办组建了法制保障组,及时对“钉子户” 进行曝光,对此类单位起到了警示作用。我们还制发《经济普查签收单》等法律文书,这一措施的实施,督促了被调查单位积极配合普查员清查登记,减少普查员重复入户的次数,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强度。
(四)严格控制把关,确保普查全过程质量
经济普查至今,经历了重要的四个阶段。一是试点期间,我们精 心演练了普查全过程,并创新了许多具体工作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科学、规范开展普查奠定了制度基础。二是清查阶段,各街道都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层层把关,确保不漏一个单位,截止12月31日,我们共清查单位4.2万户,其中各类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23767户,个体经营户18228户。三是基本情况表报出阶段,单位基本情况表是近60张表中的龙头报表,填报难度比较大,而且,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审核规范,确保表中各项逻辑关系严谨无误。四是后续专业表的收审阶段,专业表技术含量更高,目前,正在进行收审和数据处理工作,我们自行开发了二十多个审核软件,对近两千个指标进行关联审核,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市普查办领导对这一措施给予高度评价,并已经在有些区县推广。
(五)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期间,普查工作平稳过渡
10至11月是经济普查基本情况表收、审、录的重要阶段,同时又是西城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关键时期。十个街道调整为七个街道,原十个街道经济普查办公室合并或拆分。为了保证渠道不乱、工作不断、人心不散、干劲不减,保质保量完成本阶段工作任务,各街道普查办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确保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经济普查工作的平稳过渡。
二、狠抓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一)完善制度,强化统计基础工作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立身之本”,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2004年,我们相继建立和完善了《西城区统计基础工作标准》、《统计数据管理办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制度》等,完善《西城区统计工作综合考核办法》,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提高,作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利用科技手段,加强数据审核 我们在全系统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在年报和定期报表以及经济普查各阶段中,各专业都编写了讲义,发到综合部门,便于培训学习;凡能够编写进程序的审核条件,都统一发到综合部门。在年报阶段还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加强与综合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并深入各街道和综合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三、探索新的领域,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认真抓调查分析,调研工作特点突出
2004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三区战略”目标,为统计工作提出新的课题。为此,我们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全年共完成重点调研课题(项目)11个。这些课题概括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更加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其中包括:《西城区现代化评价研究》、《文化兴区的重点研究》等。第二,调研课题更多地应用了科技手段,例如《统计业务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都依托了网络自动化办公平台;《统计执法平台》实现了执法工作网络化管理;《重点工程监测系统》应用了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目前,一些项目已经受到区有关领导的批示或主管部门的关注,并给予较高评价。全年共撰写调查报告、统计分析50篇;统计调查资料80期、《经济发展月报》12期;围绕党政领导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统计部门信息丰富、灵敏和公正的优势,快速、准确的提供信息,全年共撰写信息819条,其中:市、区采登率达69.8%,3条信息被评为区优秀信息,共编印《统计动态》27期、《统计快报》20期。为“两会”提供服务,制作了《统计资料管理发布系统(2003)》,编印了反映西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大型统计资料《跨世纪的西城》,供“两会”代表查询收藏,受到普遍欢迎。
(二)认真抓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是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技术保障。2004年 初步建立了《西城区统计综合数据库》,基本解决了统计业务指标库的标准化设定与维护,实现了基本单位库的维护与应用,统计专业数据加载、维护、提取、分析等综合处理,根据统计业务需求,达到数据管理与应用一体,数据资源分级共享,分析汇总灵活方便等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初步实现了区局与北京市统计专网的网络接入,提高了网络接入通讯能力,实现部分专业网上报表,德胜科技园企业全部实施网上报送。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完善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在《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中,深层次开发统计专业地理信息数据库,重点解决了地域统计信息资料的加载、维护、提取、汇总和分析,拓宽了统计基础数据应用领域,不断提高为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公众服务的水平。
(三)认真抓方法制度改革,提升服务能级
为更好地发挥统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2004年我们探索开展了《企业景气指数监测调查》、《居民消费信心指数调查》并形成日常统计制度,开展了《西单商业区客流量调查》,建立了《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监测体系》等指标体系,建立了《旅游业调查》,满足我区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为政府宏观决策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新的产品。
四、坚持依法治统,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一)有创造性地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2004年是《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颁布10周年,我区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召开座谈会,探讨新形势下统计法制工作的特色和重点。开展征文活动,各街道、公司积极投稿,共收集不同体裁的征文30余篇。配合经济普查工作,制作纪念展板4块,在区经济服务大厅和10个街道巡回展出。编印《统计违法行为典型案例选编》1.5万册,印发 《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宣传单,发至辖区内各单位,扩大宣传面。
(二)加大检查力度,统计执法取得较好成绩
全年共检查449家单位,其中:重点检查264家,基础工作整顿185家。立案查处20件,罚款19件,罚款金额11.1万元。发责改183家,发催报191家。通过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权威性,为保障统计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落实《行政许可法》,认真清理各项规章制度
全年清理了4项非行政审批事项,按要求填报了《西城区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清理表》、《行政措施清理登记表》等清理报表。在清理的基础上,废止了《统计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统计行政诉讼与统计赔偿诉讼应诉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定了《行政许可事项公示制度》、《行政许可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行政许可统一受理、一次性告知制度》、《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等6项行政许可配套制度。
五、加强基础工作,促进统计队伍建设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推动组织建设
在各项工作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没有高素质的人,就不能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我们举办了以“求真务实,勤政为民”为题的党风廉政教育党课,使大家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统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政治觉悟。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发展的需要,我们修订了管理制度,形成5部分39项内容的《管理制度汇编》。新的制度对组织建设、行政管理、依法行政、业务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规范,将对今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为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我们举办了统计基础知识培训,聘请大专 院校教师讲授《统计学原理》,统计人员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克服困难,积极参加培训,培训历时2个多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今后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抓依法行政教育,组织全区统计人员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针对基层执法人员更换频繁的特点,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执法检查程序和文书制作培训,文书制作水平有所提高。
经过共同努力,全区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统计部门的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不足:统计基础建设发展不够平衡,基层统计力量薄弱,不同程度地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工作现代化程度还不高,统计信息化水平发展速度不够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统计事业的发展;统计服务的能力还不高,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统计人员专业知识尚显缺乏,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水平和数理统计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统计法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全员执法方式有待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