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问题
浅谈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问题
摘要:目的: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探讨对静脉输液中存在问题的正确对策,从而总?Y经验,提高静脉输液临床护理质量,以避免输液中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病房的静脉输液,从药物领取、配置过程、服务态度及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在输液过程中潜在隐患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加强静脉输液环节的护理与管理,对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输液纠纷的发生,都有着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静脉输液; 存在问题;医患纠纷; 正确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105-0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治疗范围包括人体营养支持、肠道外输液、药物输液治疗,是用医学手段维持人体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最常采用的医疗措施;静脉输液以给药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在治病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手段;然而,也是发生医患纠纷机率较高的治疗环节。因此,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这一环节,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差错或不当言行的现象发生,以便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要严把静脉输液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护理质量,以求做得更好,尽量减少或杜绝医护患纠纷。
一、静脉输液中常见的护理问题
1、药物问题。由于某种原因,如药物混淆、药物过敏、用药错误或者输液瓶中出现异物,此种情况护士没发现而患者或家属却发现了,往往引发纠纷、投诉。不过,也有非常少见的个别患者输液反应,也容易引起纠纷。
2、技术水平问题。有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欠佳,操作不够熟练,往往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尤其是在抢救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一般是影响抢救成功率的,特别是一次进针不成功,再来二次三次进针更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
3、输液意外问题。在输液过程中,如发生漏液、患者局部疼痛、针眼出血、输液针头脱落等现象,有些可能是器械的问题,有些可能是人为的问题,如拔针后按压不到位往往引起针眼出血。
4、客观因素问题。在输液整个过程中,也许存在诸多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未知因素。例如,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药品生产环节存在问题,或患者个体过敏差异等。
5、沟通不到位问题。如患者对药物剂量、用法没记清,又不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药物副作用时,此种情况医护人员如果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不及时采取反馈措施,极易造成患者的不满或误解。
6、护理知识问题。输液护士工作量大,侧重忙于完成输液任务,往往无暇顾及向患者讲述所用药物的名称、功效、用量、滴速等知识;即便患者或患者家属向护士询问,护士可能对新药物知识的学习不够,因此解释的或许不够全面。
7、操作规程问题。例如无菌区无意被污染、配好的药液放置过久、护士操作无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或者暂无掌握新药配伍禁忌,因此有可能导致药物配比不当,造成安全隐患。
二、处理静脉输液中护理问题的对策
1、严格执行医院的查对制度。医护人员给患者输液时,必须正确贴上输液标签;在配制所输药液、更换药液时,须在输液标签相应处签上护士的姓名,以杜绝或追查输错液体或漏输液体的护理差错或责任。医院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药理知识,尤其要加强对新药的了解和掌握,避免输液错误发生。
2、将健康知识教育落实到位。医院可将常用药物的名称、功能、输液速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做成宣传页,张贴在病房区走廊等合适的位置,方便病人及家属的了解和掌握。医护人员静脉穿刺成功并调节好药液滴注速度后,一定要交待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不要擅自调节滴速;在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询问患者的感受,对患者的询问,护士要及时与负责医生沟通反馈,并进行耐心、合理的解答与处理。
3、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技能操作,护士的技能精练、娴熟可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护理人员在技能上要及时充电,及时了解护理动态及护理技术操作经验,医院要对综合素质强、患者普遍认同的护士作为护理带头人,遇到穿刺难度高的患者,医院要选派技术过硬的护士专人操作,力争做到一针成功。
4、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保证护理质量、防范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沟通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和需求,能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出现不良情绪,即使出现了也能及时化解。
5、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通过培训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明确职业道德,自觉履行职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生输液之类的纠纷时,要及时按医患双方共同封存的原则处理液体。
6、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医院要重视人性化护理,对出现频率高、后果严重的输液问题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要加强输液过程质量监测,对检测的数据要记录在案,定期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使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一旦出现医患纠纷意向,医院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患者的利益,实事求是地查找护理工作中不足,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谅解。
7、加强职能部门合作。例如供应室、药房、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要密切合作,避免不可预知的因素发生。另外,药品、输液器材、无菌物品合格率的提升,也是避免输液隐患的重要保证。总之,通过以上阐述,对静脉输液中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了说明、分析,并探讨列举了相应的对策。作为医院一方要积极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方法,确保病人输液的安全;作为护理人员要重视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消除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作为医院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杜绝或减少由于护理而出现的医患纠纷的发生。
第二篇: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 着装规范、洗手
评 估: 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程度、治疗计划、药物对血管影响;解释、问二便
核对医嘱:检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有效期、有否混浊、变
质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软包装液体1袋(或瓶装液体1瓶)输
液吊篮、药物、输液管、头皮针、输液贴(胶布、小纱)、止血带、皮肤消毒剂、棉签、砂轮、治疗碗、手表、治疗执行单输液卡、手套、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污物回收盘、锐器回收盒
加 药: 核对后拉开软袋输注口保护套消毒锯开安瓿→消毒→
掰开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检查有效期、有否漏气)→抽取药→加入液体中→摇匀→再检查有无混浊、沉淀
挂补液: 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消毒输注口插入输液
器选择合适头皮针(检查有效期、封口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等)挂于输液架上
排 气: 排出的药液盛于治疗碗内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排净管内小气泡、备输液贴(排气时,将精密过滤器垂直提高,让药液均匀缓慢地浸润
过滤膜)
选静脉: 戴手套、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选择合适的血管
消 毒: 范围:直径5×5cm 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
查对、进针:再次排气、查对进针:与皮肤呈20°角→见回血降
低角度再进少许→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固 定:
输液贴→穿刺点→头皮针软管 胶布、小纱:胶布贴
针翼→小纱盖于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贴于小纱上→输液管贴于前臂上
调滴速: 成人:40~60滴/min老人、儿童:20~40滴/min,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医嘱、调速
查对 交代注意事项
整 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分类
放置、洗手、记录
第三篇: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
一、非药物处理
1.一般护理 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在静脉给药过程,如发现或疑似外渗情况时,首先立即停止给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内的药液,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局部以稀释药液,降低局部药液浓度。
2.冷敷 冷敷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如氮芥、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处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
3.热敷 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亦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局部热敷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
二、药物处理
1.生理盐水、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可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据报道海普林软膏和利百素凝胶可有效治疗阿霉素外渗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2.局部封闭 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利多卡因可能作为激肽重要的稳定剂起到阻断疼痛的作用,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的活性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起到镇痛作用。
3.解毒剂的应用 硫代硫酸钠可用做氮芥类、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的解毒剂,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损伤。长春新碱药物外渗后局部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等偏酸性的药物外渗后也可用碳酸氢纳局部注射。
4.中药软膏制剂 按照中医活血化淤消中止痛原理制成的中药涂抹膏对各种药物外渗后引起的肿胀、淤血、疼痛疗效确切。如清热消肿膏外敷可治疗高渗药物输注渗漏所致的肿胀。
三、外科处理
一旦患者发生药物外渗,必须连续观察和评估局部症状和体征。如保守疗法失败,溃烂形成,需请外科会诊,彻底清创或联合植皮整形手术,保住肢体的功能和外观。
药物外渗为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往往不会引起广泛重视。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因该类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疗效,同时也使医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基础做起,首先掌握精湛的穿刺技术。其次认真正确掌握预防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
第四篇:护理静脉输液低速(范文)
⒈一般速度: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为了输入某些液体(如抗菌素、激素、维生素、止血药、治疗肝脏疾病的输助药等)时,一般每分钟5ml左右。通常所说的输液速度每分钟60~80滴,就是指这类情况。静滴氯化钾,如速度过快可使血清钾突然上升引起高血钾,从而抑制心肌,以致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状态。因为血清钾达7.5mmol/L时,即有可能发生死亡。如果把1克氯化钾(13.9mmol)直接推入血液,那么在短暂时间内,就可使血清钾水平从原来的基础上立即增高3~3.5mmol/L,显然是极危险的。所以氯化钾的输注速度,一般要求稀释成0.3%的浓度,每分钟4~6ml。葡萄糖溶液如输入过快,则机体对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部分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据分析,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接受葡萄糖的限度大约为0.5g。因此,成人输注10%的葡萄糖时,以每分钟5~6ml较为适宜。此外,输入生理盐水时,也不宜过快,因为生理盐水中,只有钠的溶度和血浆相近似,而氯的含量却远远高于血浆浓度(生理盐水的氯浓度154mmol/L,血浆的氯浓度只有103mmol/L),输液过快的结果,可使氯离子在体内迅速增多。如肾功能健全时,过多的氯离子尚可由尿中排出,以保持离子间平衡;如肾功能不全,则可造成高氯性的酸中毒。
⒉快速: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应以每分钟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量宜在6~8h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h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因为,倘若在2h内输入2000ml液体,就可使一个休克病人迅速好转的话,若慢速输入,使2000ml液体在24h内缓缓滴入,则对休克无济于事。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试探性补救时,常给10%葡萄糖溶液500ml,以每分钟15~25ml速度输入。为了扩容输入5%碳酸氢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为了降低颅内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早期使用甘露醇时,每分钟均需以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快速静滴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因为静脉输液过快,血容量骤然增加,心肺负荷过度,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因此,在达到每分钟10ml以上的快速输液时,护理人员应确切掌握输液前的呼吸次数与脉率,如输液后,呼吸次数与脉率较前为快,且伴有频繁咳嗽者,应减慢滴速,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若出现双肺底湿性罗音,说明存在肺水肿的先兆及肺瘀血现象。此时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剂。另外尚须注意,高渗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时,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可能与冠状动脉功能失调致使心排出量减少有关),也必须予以警惕。
⒊慢速:颅脑、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分钟在2~4ml以下,有些甚至需要在1ml以下。
⒋随时调速:根据治疗要求不同,输液时除要始终保持一种速度的情况外,还有须按实际需要随时调节滴速。如脱水病人补液时应先快后慢。输入血管活性药的速度应以既能保持血压的一定水平(80~100/60~80mmHg)又不致使血压过度升高为宜,如去甲肾上腺素滴速可维持在4~20μg/min,阿拉明维持在30~800μg/min等。为便于计算这些药物输入剂量,在配制液体浓度时,使在一定量的液体内加入药量恰好使每滴所含的药量为一个整数,这样易于调节计算,如需低浓度或高浓度,则可按倍稀释。如滴管为20gtt/ml,同500ml生理盐水配成每滴含阿拉明10μg时,需加入多少 mg阿拉明?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需加100mg(10μg×20×500 =100,000μg=100mg)。如需高浓度,将阿拉明加倍或将生理盐水减半,则成每滴含20μg;如需低浓度,将阿拉明减半或将生理盐水加倍,则成每滴含5μg。可依次类推。最后还要注意,要达到需要的输液速度,一定要开放一条可靠的静脉通路,尤其要求快速输液时,针头要粗、固定要牢。危重病人应同时开放两条通路,一条补液,一条根据病情加用各种药物静脉滴注。另外,根据循环稳定情况(血压、脉搏)、脱水情况及输入量的记录,应该每6~8h总结平衡一次,以便医生及时决定调整补液速度。在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静脉输液点滴计算法”效果良好。此方法简单、准确、快捷,口算即可。即以15gtt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入量。快速完成输液操作技术并对每个患者的输液速度做到心中有数,使患者顺利完成输液计划,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已知每小时输入量,计算每分钟滴数。(取每小时输入量除以4,即得出每分钟滴数。)反之亦然。注:如果是20滴每分的,就把4改成3计算就可以了哦!
输液时的滴数如何换算 一般是20ds=1ml,每小时输入毫升数=每分钟滴数*3 eg.500ml液体,每分钟40滴,则约需500/40*3=250min滴完。若为微量泵,以多巴胺为例,以患者体重配液较为方便: 输液速度(ug/kg*min)=xy/3z z:体重(kg)y:输液器屏幕上显示的速度(ml/h)x:多巴胺剂量(mg)令x=3z,即以3倍体重数值的多巴胺剂量配制,则输液速度(ug/kg*min)=y,也就是说输液器屏幕上显示的速度就是输液速度(ug/kg*min)。eg.体重60kg,多巴胺180mg+NS32ml泵入5ml/h,则多巴胺滴速为5ug/kg*min 正确处理小儿肺炎输液速度 防止心衰出现 小儿发生肺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或心肌炎在进行治疗输液时,如果不注意输液速度会易引起肺水肿、心衰等。因此掌握速度很关键,那么如何掌握呢? 1 不同年龄,速度不同
新生儿:3gtt/ kg*min。用‘十滴水’表示
婴 儿:2 gtt/ kg*min。3-4ml/ kg*h 幼 儿:1.5 gtt/ kg*min。2-3ml/ kg*h 儿 童:1 gtt/ kg*min。2-2.5ml/ kg*h 2 输液理论来源 无论成人或小儿糖的输液速度为(0.4-0.5g/kg/h)=400-500mg/kg*h=6-8mg/kg*min 一次性输液管:1ml=20gtt(相当于)]
第五篇: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护理心得[最终版]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
题目: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护理心得
学
生: 指导老师:
2013年10月31日
小儿静脉输液中护士护理心得 【摘要】: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小儿静脉输液往往也是影响医护关系的重要因素,我在儿科工作了多年,目睹了很多次的纠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护士的静脉穿刺不成功而造成的, 由于患儿哭闹、好动的特点,易致液体外渗而反复穿刺,如穿刺时能“一针见血”,多数患儿逐渐安静,如失败,可致患儿烦躁不安,家属极易产生意见,直接影响护士情绪,致使再次失败而引起护患纠纷,所以,我们应实施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勤练苦练技术,从而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和护士的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等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练习入手,同时要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如穿刺前做好健康知识的宣教,让患儿和家属对你有信赖和可亲的感受,必要时还可借助一些辅助器械。
【关键词】小儿
静脉输液
人性化护理
前言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
通过医学文献及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总结发现,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和安全与否与护士的心里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滴速控制等因素有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及加强技术练习入手,同时要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必要时还可借助一些辅助器械
1、心理素质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本质是“以病人为中心”,其思想内涵是“我能为病人做什么”,在病人的身心及社会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因此,要求临床护士深入地学习和认识人性化护理的实质和内涵,改变施护观念及行为,走出那种被动等待和执行医嘱、一切以方便操作为前提的误区,应该主动去和病人进行深入地交谈,了解病人、询问病情,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充分尊重病人的尊严和对治疗、护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做到知情同意,学会换位思考,适时表达出对病人的理解与同情和必要的告知,为患者提供医疗费用日清单,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的关键,也是赢得病员、提高护理效益的关键。
当前儿科的护理人员变化较频,又以年青人居多。对小儿输液往往会有怯场的现象,心理有压力而失败,加上小儿静脉输液操作中,患儿及家属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个别家长会伤心流泪,甚至有的还会指责护士等,比如遇上一个患儿在接受输液之前不停的哭闹,家属对孩子会用一语双关的口吻说:“不哭不哭,阿姨一针就能扎到血管”,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就说;“看好了,一针给我们扎上”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就需要护士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是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在操作前要给患儿及家长做好心理工作和配合方法介绍,教会家属怎样固定头部,注意不能捂住小儿口鼻,不能压迫胸部,脚手关节不能过度压迫等,这样一方面增加家属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减轻思想负担。护士要沉着、冷静准备好必须的一切用物,给人一种熟练的印象,用亲切的语言,温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儿及家属,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安抚,尽量减少紧张惧怕的心理,使患儿及时进入良好的穿刺状态。
2、静脉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血管,是进行穿刺的第一步。静脉解剖位置,在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四肢有手背静脉、肘静脉、股静脉、足背静脉、踝静脉、大隐静脉。选择头部静脉首先是看,看静脉的颜色,一般比较宽粗的静脉呈青色,细小的静脉呈暗紫色。还有一些穿刺时间长或穿刺次数较多的静脉呈暗灰色。要与动脉区分,儿童在哭闹的时候动、静脉均可突起,但动脉多无色并伴有搏动感,穿刺前一定要辨别清楚。其次是按,有些患儿哭闹时头部皮肤变红甚至变紫,或者是有湿疹、药疹、麻疹等肤色变深难以辨别时,用拇指稍用力按压局部皮肤来确定血管走向。再次是摸,在儿童皮下脂肪较多,血管印记模糊不清时,可有以下两种方法辨别:1.用拇指指间侧面在患儿头部静脉的解剖位置横向稍用力滑蹭,会摸到“凹槽”,再上下来回横向滑蹭的同时用指甲轻轻留下“凹槽”走向,即静脉走向。2,在“凹槽”并不明显,但又略有静脉走向痕迹的时候,可将两手平放在痕迹两边,同时向痕迹稍用力推挤,即可出现一条细细白色的突出的线痕,即为静脉走向。同时要注意与动脉鉴别,患儿哭闹时,头皮未推挤出现的白色线痕多数为细小动脉。静脉的选择应避免在骨隆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红肿烧伤硬痂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故多采用。
3、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1)看:给急诊及危重患儿穿刺前应仔细看清可穿刺的部位,选择最有利的静脉进行穿刺,不易渗漏,易于家属管理的血管,及时打开静脉通道。光线的强弱、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瞳孔缩小,眼睛容易刺痛,影响穿刺;太弱瞳孔散大,眼睛容易疲劳、眼花,看不清血管。明亮的自然光线最佳。在光线差的房间、阴天、晚上,可借助45W日光灯,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穿刺静脉45~50cm。不论选用哪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注射部位的光线。
(2)找: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阶段,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这个阶段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选择头部静脉首先是看,看静脉的颜色,一般比较宽粗的静脉呈青色,细小的静脉呈暗紫色。还有一些穿刺时间长或穿刺次数较多的静脉呈暗灰色。要与动脉区分,儿童在哭闹的时候动、静脉均可突起,但动脉多无色并伴有搏动感,穿刺前一定要辨别清楚。其次是按,有些小儿哭闹时头部皮肤变红甚至变紫,或者因各种疹子使肤色变深难以辨别时,用拇指稍用力按压局部皮肤来确定血管走向。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浓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宜选择四肢静脉。上肢常用作穿刺的浅静脉主要有手背浅静脉和前臂浅静脉。手背浅静脉较为发达,数目多,相互吻合成静脉网,网的桡侧汇集向上延续为头静脉,网的尺侧汇集成贵要静脉。头静脉起始后向上绕过前臂桡侧缘至前臂掌侧面,在肘窝稍下方发出肘正中静脉后;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贵要静脉沿前臂尺侧上升,在肘窝下方转向前面,接收肘正中静脉后,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部,穿深筋膜汇入肱静脉。肘正中静脉在肘部连接头静脉与贯要静脉之间,其连接形式变异甚多。前臂正中静脉起自手掌静脉丛,沿前臂前面上升,沿途接受一些属支,并通过交通支与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相连。前臂正中静脉末端注入肘正中静脉,有的末端分为二支,分别注入贵要。在皮肤表面一时看不到血管,要耐心沉着,在四肢、头部仔细找,然后选择一条较好固定,便于保留的静脉。
(3)摸:有些患儿皮下脂肪较多,血管印记模糊不清,难以通过“看”、“找”的办法解决静脉穿刺新问题时,可用食指指腹前端在患儿头部静脉的解剖位置横向稍用力来回滑蹭,会摸到索状物,在滑蹭的同时可用指甲轻轻留下索状物走向,即静脉走向。在感觉不到索状物隐约可见静脉走向痕迹的时候,可将两手平放在痕迹上下两端,顺静脉走向探摸,心得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
(4)指压手推法: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成功时,可采取此法。四肢静脉可先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然后用大拇指反复轻快地在静脉的远心端进行压迫,向近心端推行3~5 cm,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当皮肤见到血管显露时,便可迅速进针,刺入血管内。
(5)轻压横摸法: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内,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有弹性、有空感的1 条血管。
(6)静脉按摩法:用双手的掌根部四肢静脉从血管的近心端沿静脉走行环形按压指(趾)端,用力均匀反复按摩3~5 次,再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松紧要适度,然后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血管充盈显露,此时静脉穿刺较易成功。
(7)拍打振动法:经以上6 种方法仍无法选择到合适的血管时,可采取拍打振动法。即在患儿的手及足背浅静脉丰富的部位,用手掌由轻渐重的拍打3~5 次,通过振动,血管多数可显露,此法对末梢循环不良的患儿不易适用。
(8)非握拳穿刺:即扎止血带后选择血管后消毒、握拳、穿刺,根据多类护理研究及临床时间目前非常提倡非握拳静脉穿刺法,即扎止血带后,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护士掌心向下或面对自己,紧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及食指固定患者手背两侧或指根上下面,绷紧手背皮肤选择血管穿刺,穿刺角度为5-15度,此法穿刺血管暴露明显,此外心理研究表明,紧握拳通常是紧张或恐惧等负性心理状态下常见的躯体保护性动作,握拳穿刺易加重患者紧张恐惧,使用非握拳穿法可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提高穿刺成功率,更提高患者满意度。
(9)热敷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状况,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须引起注意的是应防止烫伤,如发现肌肤发红起泡,应立即停止热敷
(10)低瓶高调法:低瓶高调法可明显降低输液管内液体的压力和阻力,静脉血管内压力差增大,穿刺进针后回血速度明显加快,从而提高静脉穿刺输液成功率。
(11)负压进针法: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血管,宜采取负压进针法,按传统静脉输液前准备,选择穿刺血管和进针部位,排尽输液管及头皮针内气体后,关好调节器。左手将输液管前端20cm~30cm处管壁返折,挤去前端液体约0.2ml,左手紧捏返折处,并迅速交于右手(捏管处不可放松)。然后左手绷紧进针点皮肤,右手紧捏返折处输液管,并持头皮针与皮肤呈30度~4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松开输液管反折处。按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进入血管,当刺入血管内,可见快速回血,表明穿刺成功。
(12)持针手法:临床上一般有两种持针方式 ,第一种是拇指和食指平行捏住针柄上下两面;第二种方法是食指和拇指垂直捏住针柄前后两侧边。两种持针的优点
捏住针柄的两个侧边进行静脉穿刺是依靠手指关节活动 ,捏住针柄的上下两面进行静脉穿刺是依靠手腕关节活动。静脉穿刺是精细操作 ,手指关节相对手腕关节来说是小关节 ,一般进行精细操作时 ,手指关节比手腕关节灵活 ,准确性高。临床上应根据静脉情况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 ,当给予静脉表浅的病人输液时可采用较小的进针角度 ,用第一种持针方式 ,食指垫在针柄下面 ,大约形成一个 15度~ 2 0度的角。当需要低于 2 0度的进针角度时 ,食指会妨碍调整进针角度时采用第二种方法。经工作实践探究发现,用3 个手指持针,即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持针柄的前后两面,食指持针柄的上面,穿刺力度和进针角度控制自如,不用换手,切实可行。
(13)外涂血管扩张剂法
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4、一般静脉穿刺法
新生儿:在新生儿临床治疗中,经静脉输液或静脉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途径。以选择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给患JL补液及静脉给药效果最佳。其好处是:便于固定,穿刺成功率高,且护理方便,故常被采用。在进行穿刺时,血管的选择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新生儿头皮静脉特点及血管选择 新生儿头皮静脉较表浅,皮下脂肪少,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为输液、输血和给药最常用的途径。静脉较细,静脉壁薄,在静脉穿刺进针时易于刺人。新生儿头皮静脉成网状分布,无静脉瓣,可向心性穿刺,也可离心性穿刺,无明显搏动,易被压瘪,无肿胀渗出现象。新生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甚多,吻合丰富,穿刺后不易滑动脱落,便于固定及护理,熟练者穿刺成功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血管选择常用额上静脉、颜浅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等。只要操作者用拇指在相应的部位按压,就会发现有一浅的静脉沟,再用指甲轻轻作标记,沿着标记方向穿刺将多数会成功。由于新生儿的血管特征,所以穿刺时应绷紧皮肤,靠远心端5~10°进针,见回血后沿静脉走行再刺入一段后固定,进针速度应快,但切忌过深,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开皮后就是血管。如有头皮血肿应避开血肿,不宜在此做静脉穿刺。
婴幼儿:①额正中静脉:比较粗,易于固定,绷紧皮肤后20~30°进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针头行于皮下时角度变小,刺入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身和血管平行向前推进。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此缺点。②颞静脉:较粗,能看清静脉者由浅入深进行穿刺,开皮时较浅,回血后向前略平行推进,后固定。看不清静脉者可用示指触摸,能摸到静脉沟,根据血管走行在手指引导下进针,刺入血管后可有通畅感,即为成功。③耳后静脉及枕静脉:血管多表浅,管壁薄而脆,应小角度,浅进针。④大隐静脉:扎止血带不要太远,约在穿刺点上端4~5 cm处。较胖的孩子除外,止血带应往远端扎,如手感弹性不清,可按其血管斜内上方走行的解剖特征,由浅入深进针,进针角度30~45°,较胖的患儿进针应稍深些。⑤手背、足背静脉:如高热、休克等患儿末梢循环不良时多不采用,足背血管多表浅,应以10~15°角进针。⑥毛细血管:如眶上静脉。静脉有弯曲,穿刺时应选择一段无弯曲的血管,5~10°角进针,缓刺缓行,以防刺破血管。⑦颅骨骨缝穿刺法:用手摸准患儿颅骨骨缝后,剃去局部头发,行常规消毒,将左手拇指、示指分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取15°,在骨缝中间穿刺见回血即可。
5、固 定
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可下压针柄,应用左手拇指指尖垫住针柄,右手迅速固定。多用4~5 条4~7 cm长胶布固定,一条固定针柄。一条保护针眼,另一条稍长交叉固定针柄,然后将头皮针胶管盘曲固定于头皮暴露处,最后将剩余头皮针胶管固定于同侧耳廓上。手足静脉网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手背固定摘要: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 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脚背固定摘要:将夹板置内踝处固定。大隐静脉固定摘要: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应注重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固定时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血管。穿破静脉后补救方法可用指压穿刺部位法止血进行补救。消毒手指,穿破静脉后针头缓慢往外撤出,当有回血时停止,立即用手指压迫穿刺部位,进行四肢血管穿刺时,于此时松开止血带,按压片刻后,再向前平进一段,避免渗漏。注意事项:有些患儿易出汗,不宜在原先胶布上反复粘贴,只要固定好输液管一端,可忽略针头处固定,避免粘贴过多引起针头移位或在拔针时造成不便。在输液过程中,同时要注意观察保护穿刺部位,头部输液患儿,可将其放在床上,偏向未穿刺一方侧卧,或让其父母将穿刺部位放在外方抱其输注。四肢输液婴幼儿需由一父母制动所穿刺肢体,不宜攥握穿刺血管向心端,易截扎血管使针头堵塞。哭闹较重患儿需全身制动直至其输液完毕。
6、健康教育
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进行穿刺操作前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拔掉针头。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用手板固定。告知其家长可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其注意力,嘱患儿在玩耍活动或大小便时手足保持平行、放低,防止血液反流,堵塞针头。穿刺中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有无发绀等全身情况,切不可因集中精力寻找静脉而忽略了病情变化而发生意外。7.小 结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要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在实施输液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合理的方法,就能尽量避免液体外渗,做到合理使用血管,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增加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和信赖,并且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同时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特别注意小儿的心理护理,能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人才的成长。致 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我的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老师三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和悉心的指导。您在生活上给予学生胜似父母般的关怀,在学习、工作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民主的人际风范,无私的奉献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热情的性格,让我感受至深,受益匪浅,您对学生的教诲,学生永远铭记在心。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同学和朋友们。参考文献
[1] 吴军玲.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1):37.[2] 李波.小静脉穿刺新法[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7):31 [3] 程丰徽,张淑兰,陈美键,等.阿托品注射液在周围浅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J].山西护理杂志,1997,11(5):229.[4] 黄瑞玉,王璐,等.《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4年8月第1卷第1期 [5] 戴文燕.再探小儿静脉注射法[J].实用护理杂志,1993,9(9):3-4.[6] 任永峰,史金枝.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山西护理杂志,1997,11(3):124 [7] 马晓军,周萍,张凤.静脉穿刺新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236.[8] 张秀娟.手取不同姿势扎止血带对浅静脉充盈度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10期 [9] 水美蓉.小儿静脉输液容易出现的问题[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年05期
[10] 谢小红,徐洁明,陈颂卿,韦丽群;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环节探析[J].现代护理,2004年02期 [11] 马丽巍.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概述[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7):190-191.[12] 顾红勤.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318 [13] 周莲凤.浅析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7):1532-1533 [14] 马丽娟,车丽萍.浅谈小儿静脉穿刺技巧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79-80 [15] 刘慧芳.浅谈小儿头皮静脉输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