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科学决策 统筹规划 精心安排
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在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县长 杨永胜(2010年7月8日)
同志们: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从今年秋季开始,我县将随全省一起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全面启动。本次高中新课改是一场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改革,我们必须本着“积极进取、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研引领、以校为本,政府主导、通力合作,分段培训、全员参与”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以教育创新的理念,立足我县实际,科学决策,统筹规划,精心安排,确保我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刚才,张局长对全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课程实验
普通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变革,对于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搞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就是要求教育部门要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各项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对高中教育明确的、科学的定位,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课程的功能聚焦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凸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搞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是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灵魂是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将从根本上打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采用学分制、选修制、模块制、学段制等四项制度,新增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所以,我们应牢牢把握机遇,把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
(三)搞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基础性。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带有转折性的阶段,是奠定一个人终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新课程实验就是着眼于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复杂性。新课程实验对课程的功能、课程的结构、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课程管理、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它不是简单地改一改教学内容、换一换教材,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三是关联性。普通高中教育既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又影响到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既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又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既关系到学生、教师、学校,又关系到家庭、政府、社会,牵一发动全身。搞好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即可巩固义务教育,又会使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变化。四是创新性。虽然全国先期进行实验的地区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但每个地区情况不一样,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新课程实验。这些特点决定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牵动着教育工作全局的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抓好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个关键环节,就可以很好地推动整个教育的改革。
总之,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对传统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树立改则必胜的决心,切实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二、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群策群力地推进新课程实验
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关系到广大高中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与高考改革紧密相联,社会影响深远。高中课程改革比起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专业性更强,情况更复杂,社会更关注,难度也更大,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同时,需要全社会给以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切实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实行统筹协调,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政府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教育、发改、财政、人劳、编办等部门。县上成立了会宁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共同组织落实好会宁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方案;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高中课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部门要全力组织实施好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抓好培训体系、研究体系、评价体系、督导体系建设,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编制部门要在整合现有教师资源的基础上,研究新课程实施带来的新增因素,合理核定和调剂高中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教师,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发改部门要根据县政府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将高中标准化建设,特别是教学实验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列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人事部门要重点解决通用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县教育局以及各高中学校要成立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组织,成立局长、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相关股室及实验教师为具体责任的“横到底,纵到边”的新课程实验组织领导责任体系;还要建立健全新课程实验运行工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法必依”,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有序、有效、有力的进行。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实行倾斜政策,确保课改经费到位。县财政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落实足额且长效的新课程实验专项经费保障,通过一定的倾斜政策,不断提高标准,解决新课程实验的启动资金和教师培训经费。同时,各高中学校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学校课程资源现状分析,摸清家底、算清底数,包括校舍、设施、器材、师资、图书等情况。这些条件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基础和支撑。在对自身发展现状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改实际需要,及早动手,增加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以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备、设施、仪器的补充、更新和配备,为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提供有效保障。
三是营造课改氛围,抓好舆论宣传,确保氛围营造到位。有关部门以及各高中学校要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营造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浓厚氛围,创设政府重视,群众理解,社会支持的有效环境,形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课改局面,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内涵发展,规范运作,扎实有效地推进新课程实验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系统工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导服务的功能,促进全县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深入地进行。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做到三个加强。
(一)加强校本研训,实行内涵发展。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推进课改实验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要建立研训机制。县教育局以及各高中校要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长效机制,围绕新课程实验,通过制度引导、政策扶持、评价激励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训。要拓宽研训领域。以县教育局统筹,打破各普通高中学校之间封闭自守的教研局面,针对薄弱学科、薄弱学校积极开展校际教研,切实树立大教育观念,实行一盘棋推进,致力形成全县各高中校之间互补共进、合作共赢的局面。同时,各高中校要积极与省内外课改实验典型示范学校建立咨询、指导、服务等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有效开展研训活动。
(二)加强师资建设,促进专业成长。一是要补充短缺教师。针对新课改实验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等方面发生变化所带来的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专业教师短缺的实际问题,县上将在选招教师中拟考虑选招一定比例和数量的专业教师充实到高中教育教学第一线,解决各高中学校学科专业教师短缺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要抓好教师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全县普通高中教师实行“全员、全面、全程”培训,同时,要做好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研人员和学校领导的培训,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使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和高中教师适应新课改、走进新课改、驾驭新课改。三是突出指导服务。县教育局要成立普通高中新课改实验专家指导服务组,定期深入各高中学校进行新课程实验指导、服务、监督、评价等工作。同时,各高中学校要聘请省、市等课改实验专家定期进行指导,与课改基地学校定期开展互动活动,及时解决课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督导评估,突出示范引领。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今年乃至近几年督导工作的重点,对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课堂教学等新课程实验各项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专项督导评估。通过督导评估,进一步发掘典型,总结经验,进行宣传推广,示范辐射,有效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教育部门要将各高中校课改实验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对课改实验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进行大力表彰,有效发挥模范带动和先进激励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课改实验有序进行。
同志们,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个高中教育的探索、创新和深化的重要教育实践,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任重道远。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为提升我县基础教育质量水平,实现“建设西北教育名县”的战略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强化管理 深入研究 再创我市普通高中教学的新业绩
——李志成同志在2005年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教师节刚过,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今天上午,常局长代表局党委、局长室对我们普通高中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更好地确立了此次会议的主题,这就是:统一思想,深化改革,挖掘办学潜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旗帜鲜明、加大力度、扎实有效地狠抓普通高中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开创普通高中发展的新局面。我们的口号是:质量进位前移,水平争先提升。这次会议分为两段,在此之前,我们组织部分同志去南通进行了考察学习。我们分成六个考察组,到南通市的六个县(市、区)进行了较有深度的考察,又到南通市区请南通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就怎样提升教学质量做了专题介绍,并集中考察了南通中学。大家的感触很深,对很多问题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今天下午我们还将专门安排讨论,进一步思考南通人在做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应该在南通的基础上做怎样的发展、还可以怎么做。可以说,这次考察为我们此次会议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和场景。下面,我想就过去的一年和新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两个方面做一些阐述。
一、一年来我市高中教育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我市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的战略,积极鼓励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教育资源逐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整体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稳步提升。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中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出要适度超前发展高中教育事业,每年都将高中教育入学率的提升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政府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首先,各地遵循科学性、效益性原则,认真做好高中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十五”以来,全市撤并普通高中9所。布局调整后,县城以上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育资源得到优化,2004年普通高中平均每校学生数达到1447人。其次,加大督查力度,开展创建工作。目前窗口示范学校建设较快。全市现有国家级示范高中预评估中学9所,省级重点高中29所,享受重点高中待遇的5所,市级重点高中7所。现有普通高中82所,在校生已由2002 年84398人扩大到2004年118529人,增长40.44 %。第三,推动事业规模的扩张。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三年两大步,由2002年58.02%上升到2003年65.88%,去年达到75.57%,今年可望达到80%,基本实现了市政府制定的我市高中教育发展入学率的目标。第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各地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上向高中教育发展倾斜。“十五”以来,各学校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筹集资金近12.6亿元,投入到高中学校硬件的建设和改造之中,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办学条件。一方面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另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各学校谋求自我发展,争取地方政府拨一些、建筑单位垫一些、银行贷一些、勤工俭学拿一些、教职工借一些的办法,新建及更新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等教学设施,部分高中已建成了校园网,为教育现代化创造条件。响水中学在原有基础上,扩班增容,扩土增量。阜宁中学通过发挥名校效应兼并了阜城城西中学作为其西校区,使面临停招的城西中学焕发新生,XX中学、东台中学、大丰中学都投巨资将学校整体易地新建,成为地方现代化建设的窗口和城镇改造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2、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强化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十五”以来,全市两次召开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增强育人意识,优化德育队伍,完善育人网络。XX中学在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有较大的反响,建湖县上冈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二是突出教学工作,增强学生能力。我们重点抓教学常规的构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科研的支撑作用。我们连续多年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2002年下发了《XX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25条)》,指导各地抓好课堂教学。我们还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寻找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据统计,“十五”以来,全市省级以上课题295个,市级课题181个,已结题的占50%。全市依托老十所省级重点高中建设的学科研究中心已开展活动13年,调动力量,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了重点中学的实验性、示范性和辐射性。三是抓好音体美劳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各学校都建立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重视艺术教育,每年都举办艺术节,全市每两年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涌现出一批艺术特长生;体育卫生工作进入新阶段,全市重点中学每两年举办一次体育运动会,培育出了一批高素质的运动员。抓好劳技教育,致力校园环境建设,收到了明显效果。四是全面启动“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工作”,加大对素质教育的检查督导力度。2004年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市所有省级重点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督导,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五是提高初中教育质量,为高中教育发展奠定厚实基础。我们高度重视中考指挥棒的作用,通过调整命题思路,调动各层次初中的办学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广大初中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这个主旋律上来。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社会各界各阶层对教育的关心支持、对高中教育的热情,使他们愿意将孩子送入学校接受高中教育,改变了以往中考平台较高、影响家长投资助学积极性的状况。这种指导思想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坚持。各地还重视省示范初中和市农村实验初中的创建工作,重视前瞻性课程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初中的开设工作,重视培养德艺双馨的初中教师,使初中质量明显提高。
3、强化管理,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首先,我们加强了内部管理的力度。一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市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要求,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胆有效的尝试。这些改革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第二,改进了教学评价机制。为了使评估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市教育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增加了高考人均总分和高三会考合格率两项新指标,使考评由只重视终端结果向重视过程管理转化。引导各校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促使各县(市、区)通盘考虑中学六年教育,为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我们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和重点示范高中的校长深入高三课堂进行督导检查,召开备课组长座谈会,共同研究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学管理工作专题研讨活动,去年11月份,在大丰中学开展了示范高中及重点中学校长教学沙龙活动,交流了各校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就教学与管理中共同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今年2月份,在东台中学召开了省市重点高中教学工作研讨会,各位校长交流和研讨了办学规模扩大后学校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一致认为,只有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才能促进重点高中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4月份,在XX召开了全市重点高中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会议,交流了各地的复习信息,专题研究考前40天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指导与管理策略,明确后期复习工作的要求,对面上的高三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还强化了起始年级教学管理,为高三年级的教学与复习作了较好的铺垫。一是引导教师研究新的高中课程标准;二是组织校际间的集体大备课活动;三是加强对起始年级的教学视导;四是组织学年教学质量检测,督促各校开齐开足开好各门基础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文化基础,也为学生的选修创造条件。
4、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不断提升高中教育质量。
近年来,各地各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大力实施“教科研兴教”战略。通过竞赛、会课、树立典型、研究课题、定期督导等形式,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近三年来,我省高考的模式一年一个样,年年有变化,这给高中教学与复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现状,2005年我们加大了对高考研究的力度,重视研究高考新模式。首先,通过各种方式摸清全市高中学生各类别的选修情况,加强宏观指导。在2004年9月的全市普通高中教学会议上,对全市的复习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各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明晰的要求,防止走错路、走弯路。其次,扎实开展学科教研中心活动,打造一批过硬的高三学科教师。我们及时调整充实高三核心组成员,开发各校的教研力量。通过集中研讨、开设公开课、专题讲座、编写高三复习资料等方式培训骨干教师,从而提高高三的教学质量。各学科中心组织了三次全市性大型研讨会,培训高三一线教师达3500人次以上。通过培训,统一教学思想,更新复习理念,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质量。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网络健全、队伍精干、充满活力的高中教学科研体系,形成了一套规范运作并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制度。第三,加强学情研究。我们组织了两次全市性的高三调研考试,并认真做好质量分析。针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改进建议。从两次调研考试与高考的相关度来看,试题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预测结果与高考实际结果基本吻合。
总之,过去的一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市高中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从2005届高考成绩这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达线情况
今年,全省本一达线总数45233人,达线率13.2%,XX本一的达线数是5176人,达线率是14.8%,高出省达线率1.6个百分点。同时,我们在全省的总数中所占比例是11.44%,超过了平均数。本一上线的比例也仅次于南通市,在全省位居第二。全市普通类本二以上上线人数为10392人,本科上线人数位居南通、徐州之后,列江苏省第3位。
均分情况
2005年我市高考各科均分与省均分相比较,高出省均分的学科有: 数学(3.76)、化学(3.11)、物理(2.68)、地理(1.01)。其中,数学、物理、化学位居大市第四,地理学科是文科五门中唯一超出省均分的学科,位居全省第六位。有人可能说,各学科学生的组成情况不一样,这种平均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从大样本的角度看,各个地区是趋于平衡的,选报不同学科的学生层次大致相当,所以从宏观上看,这种均分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政治、语文、生物学科均分与省均分的离差都在1分以内,同处于全省第八的位次,外语和历史均分同处于全省的第九位。
与2004年相比,今年我市的外语和语文学科均分较去年有所进步,与省均分之间的离差在缩小,外语学科从去年的-2.7分提高到-1.43分,进步了1.27分;语文学科从去年的-1.1分提高到-0.24分,进步了0.86分。语文学科均分从去年的第11名上升为第8名,外语学科均分从去年的第10名上升到今年的第9名。
各县(市、区)高考情况
从我们各个县(市、区)高考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成绩是喜人的。从普通类本科达线情况来看,除滨海外,其余各县(市、区)本二达线人数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本科绝对数增长幅度较大的有城区(178人)、盐都县(138人)、建湖县(138人)和射阳县(104人)。增幅分别达到了19.6%(城区)、12.2%(建湖)、11.4%(盐都)和 9.7%(射阳)。响水县、盐都县、东台市、建湖县、阜宁县已持续两年以上出现增长势头。2005年省属重点中学参考总数为18650人,占全市考生总数的53.4%,本二达线总数为8574人,占达线总数的82.7%。与去年相比,省属重点中学的参考人数增加3053人,过线率提高4.6%,两者出现了同步增长的势头。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过去的一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各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和科室的负责同志及各位校长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并通过你们向全体教职员工和教学研究人员,向关心支持我市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这是我们增强信心、鼓舞斗志的精神动力;反思现实,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高中教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对问题我们尤其要多思考、多分析,不然,我们很难找到今后工作的切入点。我们要求各县(市区)要针对数据进行分析,还要跳出数据进行反思。
就高考成绩来说:
从本二进线数看,虽然进线总数名列全省第3名,但与今年的第1名南通市相比,绝对数少了2514人,比第2名的徐州相比少254人。今年南通市进线人数增长很快,已从去年的第2名跃升为第1名,并且拉开了与第2位的差距,而我市的增长速度不快。从本二达线比看,我市与南通市的差距很明显。
从学科均分看,虽然数理化及地理学科均分高出省均分,但我市与先进地区仍有不小差距。语文与无锡相差3.81分,数学与南通相差3.14分,外语与无锡相差10.76分,物理与南通相差6.15分,化学与南通相差6.11分,生物与南通相差5.26分,政治与常州相差4.57分,历史与常州相差9.23分,地理与南通相差5.18分。从均分位次上看,南通和无锡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均分位居全省各大市前茅;文科的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均分常州、南通、无锡位居全省前茅。在九门学科的前3位中我市还没有排上位置。从高分段看,501分以上我市总数虽排列第2位,但比南通市少2300人,差距比去年加大。从万人口录取率来看,我市与苏南的无锡、苏州有较大的差距,也低于南通、徐州和连云港市。从各县增长的幅度来看,在全市本科总数增长的情况下,部分县(市、区)参考人数的增长与本科达线人数没有出现同步增长。有的县增长率离差达-27.8%。
从各县(市、区)的平衡情况看,一是总均分不平衡,最高的东台市433.64分,最低的县400.21分,两者相差33.43分,比去年有所增加。二是本二过线率不平衡,最高的建湖县达40.3%,最低的县才达25.8%。三是万人过线率不平衡,建湖县达17.2/万,有的县只有11.8/万。四是重点中学本二过线率不平衡,如老10所省重点,高的可达85%以上,最低的仅有45%左右。
造成我市普通高中办学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从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从宏观上看,我们的普高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重点高中的办学规模与效益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在我市省重点高中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轨数多了,人数多了,蛋糕做大了,但在许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首先是教学管理的挑战。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策略是否与规模同步递增?班级数剧增,我们的管理人员是否能管理到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各个环节?这是个大问题。它必然带来管理的粗犷,带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滞后,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的效能低下。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我们的质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受其影响。比如现在的备课组人数剧增,相当于过去的教研组,那么它在备课活动中更多的只能是一种工作部署,很难上升到“研究”这个层面。再比如一个年级的班主任会议就有二三十个人到场,了解情况就要耗费很多时间,很难再做到有效的研讨。因此,规模扩大以后,尽管各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去探求管理的方式方法,但还没有寻找到一种真正扎实、有效、细致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这需要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作为一个重点课题去研究。怎样缩小模块,怎样从组织化程度上来保证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精耕细作、信息反馈渠道畅通而快捷,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管理方面的大问题。优质资源的扩大我很赞成,因为满足了老百姓的愿望;但如何使优质资源确保“优质”,解读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思路。考察了南通,再结合苏南情况,我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将原有的优质资源“泡”大,注重量的积累;第二种模式是将原有的教育资源做“精”,吸引、积聚优质资源边缘地带的那部分学校进入“优质圈”,从而达到做“大”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泡”大的做法是一种原始积累的方法,是一种“量”的积累;做“精”并吸聚周边的教育资源,从而扩大总量,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质”的提升。搞经济工作强调抓“集约型”经济,那么教育领域也应更多的思考如何真正提升教育的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南通的重点高中与整个县(市)的总体水平同步提升。它的思路就是重点高中做“精”,带动周边学校的发展,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思考怎么来使我们的结构优化,我们究竟是要几所“盆景学校”,还是要整体水平的提升?我们是靠一所学校扩大资源,还是几所学校都能同步提升?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办学质量提高的角度,这个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当然,要使优质资源边缘的那部分学校真正进入优质资源的队伍,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的政策倾斜。各县(市区)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你准备不准备采取这种战略,然后再来考虑如何采取这种战略。要通过布局调整使本地区教育资源优化组合,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各个层次学校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当然这更需要我们各所学校自身不断努力,有争先进位的勇气与决心。
二是高中办学规模扩大与高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高中事业规模扩大,我市中学教师队伍进行了重新组合,一般完中的教师流动到重点高中,初中教师抽调到高中,相当多的新分配教师充实高中,教师的培养、培训跟不上。加上相当一批的骨干教师流向外地,给我们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高三强调提优补差,“差”从何处来的?我们很担心因为扩大规模,师资跟不上,又要强行运转,高中阶段自己造出了一批“瘸腿”学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才能扩轨而不减质。
三是全市高中教育均衡化发展不够。主要表现在县(市、区)高中教育质量不均衡,国家级、省级重点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同层次学校缺乏像南通那样的挑战与竞争。我们从上面的数据看到我们老十所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的新增重点中学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从高考情况看,安丰中学、东沟中学、龙冈中学、伍佑中学的均分都高出了29所省重点的均分,其它学校没有达到。学校人均总分在新增省重点中最高与最低的差距为97.35分。从本二达线数来看,安丰339人,比去年增加87人。伍佑中学200人,比去年增加56人,东沟中学255人,比去年增加68人。而6所新增的省重点,达本科线人数还不到100人,最少的才40人左右。落差之大,令人吃惊。这样的省重点在老百姓心目中是怎样一种印象?像南通栟茶、曲塘、平潮那样的学校我们几乎没有。所以,我们要把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们才能像南通那样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南通的教育强化均衡化发展,是它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南通大市的规模与XX基本相当,很多县(市)与我们的县(市)也大致相当,因为它注重了均衡化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南通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度反思。我们作为搞教育的人,应该对规模与效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确立我们提升质量的战略。
四是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还很不完善。“看起点、比进步”说了多年,但一直停留在观念层面上,没有真正进入操作程序。从面上情况看,一是机制不完善,二是大家对评价的认识还没有到位。有些县(市区)上报的考试数据不真实,影响考试分析的信度与效度,从而使花费较大人力、财力组织的考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前不久由常局长签发了关于上报高三调研考试数据的文件,我们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一把手对上报数据负总责,分管局长签字,如有虚报假报则视为违纪行为,由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这样的严格要求,就是想杜绝假报现象,使我们的调研考试能真正起到摸清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的作用。在此我呼吁,构建诚信的XX,我们教育领域首先要“诚信”。
从微观上分析,主要有5个方面的问题:①部分学校缺乏面向全体的意识。一说到教学质量总是抱怨生源差。有的学校只抓少数升学有望生,面向全体只是落实在“嘴巴”上。对中等生的推进总体抓得迟效果差,有的学校到市二次调研考试后才抓推进中等生,据统计分析,这样的补差基本没有什么效果,学校的分类指导缺少具体有效的办法。我们的补差工作要“前移”,要切实帮后进生夯实基础。②对江苏高考新方案研究不深不透,对学生的选科指导不力,不少学校2次甚至3次分班,直接影响了高三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分班过程中,文、理科班级比例、学科组合都不很合理。有的学校分科过早,高二就按3+1分班,结果高三不少学生需要补一门高二的课。我们明确表态,目前的新高一坚决不能分科分班,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教学。一是学生没有定型,要重在打基础,二是三年后的高考模式谁也不能有定论。③在教学策略上,不少学校时空错位。基础年级重讲高考难题,甚至高一就讲高考题作为对学生的“强刺激”,高三再回头补基础,有的学校在一轮就搞高难度的综合练习,在三轮复习时回头补基础;不少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教学上浮躁不实,不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片面强调做题量,致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不深不透的情况下拼命做题,解题能力反而提高不快,造成了许多“学习后进生”。④在学生管理上,不少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与意志训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较少,效果不好。比如今年高考数学难了一点,许多学生心理调整不过来,影响了后面的各科考试。⑤有的学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问题讨论少;有的授课提纲一人编写,多人照本宣科;有的教学案详细,其他教师不做二次资源开发,培养了“懒汉”。还有少数教师不好好备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迅速解决制约我市普通高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市普通高中的发展才会与时俱进,快速提升。
二、求真务实,进一步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中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正根据省委关于“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以工兴市、创新创业、富民强市、跨越发展、努力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我们将根据这一新目标和省教育厅高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以法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观念,按照高标准、上规模、出效益的思路,以规模拓展和内涵提升为重点,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入学率和毕业率;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为关键,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育人质量,促进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力争“十五”期末全市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1、切实转变教育思想,牢固确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七月一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科学回答了学习、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论断,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教育事业是关系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的千秋伟业,与亿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必须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办让XX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首先要确立极强的质量意识。老百姓花大钱送孩子来读书,他就有权力希望有高回报。没有质量,如何来回报?这是“三个代表”最具体、最务实的体现。所以,我们要理直气壮抓质量,理直气壮抓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不是“空挂”的教育,文化成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考升学率是目前最公正的检测学生文化学习质量的标杆。不抓质量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作为县(市区)的学科的教研员,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提升这门学科的质量。在提升质量的问题上无所为,你就是不称职的教研员。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办让XX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就要着力促进XX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为不同层次的高中创设必要的发展条件。通过政策的倾斜,通过内部的改革,使不同层次的学校向优质资源集团靠拢。当前要十分重视星级高中评估工作,充分认识这项工作对提升XX高中办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此次星级高中的评比,从目标的设置上、评价的方式上以及结果的管理上都不同于以前的国家示范高中与省重点中学验收评比。目标设置更加注重内涵,尤其是三星以上层次的高中。从方式上,以前的评估是分块积分,这一次是使用最低标准“一票否决”制,所有的评价指标都必须达到下限,不可能让你“以长补短”,必须每项都过“及格线”。比如师资队伍有明确的指标,硕士生多少,本科生多少,高级教师多少,校本培训多少次,等等。我们必须认真解读评价标准,摸清本校的情况,明确努力的目标。在结果使用上,它强调的是动态发展性评审。在规定时限内,评比结果自然失效,这就要求你必须在不断发展中时时接受它的评审监控。它要求在申报阶段的学校向南京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使它在远程也能监控你的发展变化。一旦确认,要求学校所有材料采取年报制度。这一切要求我们必须对整个的评审改革做深度的研究。我们所有学校应该抓住星级学校开评这个机遇,推进学校向最近发展区迈进,从而再一次整体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我们目前学校的办学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依赖于传统和经验,一类是依赖于一种忘我奉献的精神、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支撑点就是近期的办学目标。要充分认识申报星级高中评审的意义与价值,将创建和申报星级高中作为一面大旗来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最终达到发展学校的目的,而不能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创五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广泛宣传、动员,甚至要“炒作”,在全校掀起创办星级学校的热潮,这对学校的发展大有裨益。还有一类是依赖一种理念与思想来办学,层次与水准更高,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办让XX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就是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浪潮中。当前,小学初中面临新课程改革,高中的新课程也即将启动。新课程改革将冲击原有的办学模式、办学水准,将对各层次学校重新“洗牌”、定位,这对我们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有勇气迎接这种挑战。我们必须解读新的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的理念来运行我们的教育教学机制。我们的局长、校长要将走进新课程当作我们工作的重点,带领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提高质量。我们要勇于打破教学常规,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倡导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变革,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提倡学生扩大阅读面和社会交往面,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调查研究,自行选择完成力所能及的探索课题或论文;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等,为学生独立探索和自学创造条件;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公益劳动,学习和分担家务劳动,学会生活;要加强课程学习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不仅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而且思考和讨论如何将其发明运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要以各种活动形式,如辩论会、讲演会、发明比赛、美育节、夏令营等,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学生参与;要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摆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首要位置。
2、建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调动所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今年开学初,经市教育局研究并报市政府领导批准,决定建立XX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们建立这个体系的目的有三个:一,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检测、控制、矫正。每一学年对入库学生组织一次水平测试,并将这个成绩与入学成绩进行对应分析,了解这一过程中的发展状况,反馈信息,利于教师矫正。二,进一步科学、公正地评价我们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绩效。初中提供给各个高中的发展平台是不一致的,生源质量的差异较大,用一把尺子测量有失公平,不利于激发学校的积极性,往往导致生源差的学校丧失信心,生源好的学校又缺少危机感。我们建立监控体系就是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看起点、比进步”,让每所学校都致力于发展。三,进一步规范高中招生秩序,建立合理有序的生源流动机制,防止恶性抢夺生源,形成良性竞争的态势。我们将高一录取的学生一一定位、定号,成为这个学生在高中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身份号码,高考也以此身份参加。三年后的评估将是真正的“看起点、比进步”,合理地评价各家的发展水平。建立“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育系统内部一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为此,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领导小组,由常逢生同志担任组长,我为副组长,中教处、招生考试中心、教科院、现代教育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中教处要建立全市统一的高一学生信息库,以便加强学籍的动态跟踪管理,促使生源有序按章流动。信息库的基本内容包括:高中统编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学校、就读学校、中考各学科成绩、高
一、高二期末考试成绩、高三一调二调三调考试成绩、高考成绩等。中教处以及各县(市、区)普教科要负责学籍的跟踪与管理,由中教处统一编制全市所有学生的学籍号码,此号码亦作为高中三年中各种考试的准考证号,以便进行学业成绩的跟踪。市招生考试中心及各县(市、区)招办要把好终端的高考报名关,任何学校不得将自己的考生在其它学校报名,也不得将不是“学生信息库”中的学生作为本校学生报名。要做好高考报名库与我市高中学生信息库的链接工作,使两者具有可比性。市教科院及各县(市、区)教研室要负责高中三年教学质量的跟踪、统计与分析,加强高中教学的过程管理。每学年要组织一次全市高
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进行2-3次的质量检测。加强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更好的指导、矫正、补差。加强教学的视导,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将在“看起点、比进步”的原则下,根据高一入学起始中考成绩与高考终端考试结果的比较,对县(市、区)教育局及省重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评定。整个学生信息库的跟踪与管理依托XX教育网,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快网络建设,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能够通过宽带网直接浏览更新数据库,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库要实行县市两级管理,教育局中教处、市教科院、招生考试中心要能够通过密码直接浏览整个信息库资料,各县(市、区)教育局通过各自的密码可以浏览、更新本地区的学生信息库。建立高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其内部职能部门的配合,为此,各地也要成立县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我们要严肃数据管理工作,严防弄虚作假,确保我们的考核评估的信度与效度。我们近期要将2003届高考学生三年前的生源质量分布表发给各县(市区),为明年的考核评估做好准备。希望各家仔细核查提供的数据,协助我们做好工作。
建立好这一监控体系,首先要求我们的中考成绩必须具有真实可比性。前几年,我市中考阅卷分两部分进行,报考高中与中专的考生试卷采取各县(市、区)交叉阅卷和登分的方法。今年,由于“非典”的原因,我市采用各县单独阅卷方式,总体上说阅卷质量是比较高的,但不可否认,各地在掌握评分标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文科尤其突出。明年,我们要改革中考阅卷方式,提高各县(市、区)中考成绩的信度和可比性。我们初步设想高中和小中专考生试卷将由市集中阅卷、登分,按县(市、区)和学生高中就读学校统计入学起点分。希望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搞好中考阅卷改革,从而加强对我市各县(市、区)以及各县(市、区)对各初中教学质量的考核,调动所有初中的办学积极性。
3、加强市高中学科教研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各项教研活动的效益。
市高中学科教研中心已经创办了10多年,基本上是市教研室牵头、策化并组织活动,多数承办学校仅是提供会议后勤服务,缺乏学科中心主人翁意识,未能主动地开展工作,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教研中心。
我们要进一步给学科中心定位。学科中心首先应该成为学科集体攻关的基地,它需要研究高中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它必须通过问题的征集与研讨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指导面上的教学。
学科中心必须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教育规模急速扩大以后,教师培训机制与方法必须改革,不然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原有的结对帮扶等传统策略已不能保证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数剧增,尤其是新教师剧增后,教师培训更重要的是教材培训与教学方法培训,教师培训必须开辟新的领域、使用新的方法,学科教研中心应该是最适宜的基地。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新教师来分析教材、传授方法,为他们授课奠定基础。
学科中心还应该成为信息收集、整合与发布的基地。南通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即力求使南通的教学、复习与国家考试中心“同步思维”,这就是强调了信息收集与分析的作用。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各学科中心的核心组成员要发挥我们各自的资源优势,“上挂下联”,广泛收集信息,并做精细的分析,有效地指导面上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益。我们要改革奖励办法,奖励收集信息有功的学科中心和人员。
为进一步提高学科中心的工作效益,明年我们还将改革对学科中心的考核评估办法,改革对核心组成员的聘任考核方式。我们将根据各中心开展工作的情况,给有贡献的中心主任及有关骨干教师颁发奖金,并把是否在市学科中心作出重要贡献作为评比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名校长和名教师的重要条件。目前参加市学科中心组的成员主要是由省重点高中推荐的,市教育局将加强对参加会议的中心组成员的考核,将每位中心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在XX教育网上公布,并将根据他们在一学年中对全市高三复习工作的贡献,通过参加市高三学科中心会议的全体成员民主评选,产生市2003届高三教学指导组核心成员(每学科10人),由市教科院颁发证书。为了进一步提高市调研考试的质量,我们还将专门聘请本届高三命题组成员(每学科3-5人)并发给证书。
要努力提高市高三教学研究中心组会议效益。会议要突出重点。当前,各学科中心要认真总结上年高三复习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本届学生的实际,研究提高复习效益的主要措施;要认真研究可操作性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管理措施,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科中心的公开课应体现中心组成员集体研究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会议的专题讲座应对教师具有较强的操作指导性,而不是空头理论。要引导教师认真总结不同层次学校上年高考复习工作的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研究反思我们教学中的得与失,在提高教学效益上做足文章,从而突出我们学科中心的研究功能与指导作用。
4、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校本教学研究主张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直接面对自身真实的教学问题而展开思考、探索和改进等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的教科研与专家学者的教科研不一样,不要希望通过教科研出很多理论、很大成果,更要重视在教科研过程中广大教师的提升,在教科研的过程中营造一个学习化的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有的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仅由学校里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这就失去了教学科研的作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丢掉了这个直接目的,校本教学研究的灵魂也就丢掉了,“学校为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要引导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要在“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再创造;要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中反思,引导教师分析事先所“设计”的教改方案是否有效,研究进一步改进的措施;要重视本校教学案例的收集,充分发挥其效益。总之,校本教研要解决学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在校本教研中要特别注意研究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如何使教师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学校要确立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为标准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观念;研究各班恰当的课堂教学起点;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以中档题为主体,下决心杜绝班级多数人陪公子读书的课堂教学现象发生;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提高补差效果。加强对尖子生拔尖提高指导,给优秀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空。平时考试要以不断激发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杜绝“休克性”考试和无区分度的考试。科学安排学生学习时间,杜绝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低效教学行为,确保学生的休息时间、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及每周、每天自我调整的时间。
②研究考试说明。要引导教师不断增强考纲意识,逐字钻研考纲,准确把握其内涵,教学过程中时时对照,杜绝超纲复习、练习、考试现象;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考试说明中各考查知识点基本要求和考查的基本方式,找准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和复习的主攻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考试说明中典型题例,把握试题的基本特点及解题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以往考生在高考中解题失误之处,分析自己解题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寻找克服的有效措施。
③研究课堂教学如何坚持能力立意。引导教师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掌握解题规律和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功夫,减少学生不应有的失分现象。
④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教学案的有效功能。要认真分析教学案的质量,分析使用教学案的得与失。复习课一定要坚持先练后讲,先思后讲,消灭教师一讲到底的专题复习课教学模式;指导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选取具有典型性题组,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质与量、知识迁移的质与量;引导学生在练习后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努力消灭无针对性的逐题讲解的试卷讲评课。
⑤研究如何优先改善高三教学条件。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为高三提供电教手段,确保投影仪质量,优先安排多媒体教室;确保高三学生理化生必备的实验活动;优先安排高三教师备课用的电脑;优先保证高三教学资料的印制及质量;优先安排高三教师外出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优先改善高三学生的基本生活条件。
⑥研究促进教师在竞争中合作的教学评价机制。要增强教学一盘棋意识,鼓励同学科教师间以及班级不同学科教师间合作。建立健全对班级与教研组团体教学质量考核制度,鼓励教师用集体智慧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提高集体备课制度,落实新老教师帮扶、相互听课等措施,建立相应奖励制度,缩短班级学科成绩差距。在教学时间、师资安排等方面向薄弱学科倾斜,主动聘请外校优秀教师帮助切实改变本校、本县(市、区)薄弱学科教学落后面貌,有效提高班级、学校、县(市、区)学生五门学科总分。
⑦研究如何精练精析,不断提高考试效益。学校要重视引导教师精选试题,杜绝滥用外地试卷现象;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杜绝无区分度的学科练习;鼓励教师合作编写新题,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系列练习和教学案;建立高三年级试卷审定制度,明确命题小组和审题小组,落实各项指标的奖励措施。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学科作业量,提高练习的效益。将考试命题质量作为教师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教科院要严把统一考试的命题质量关,使每一次调研考试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还将组织对统考试卷的质量评估,促使命题人员想方设法提高质量。
⑧研究如何加强对学生选科的指导。高考3+1+1的考试模式对现在教学班级的体制提出了挑战,要加强学科选科的指导。要优先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关注学校招生要求,兼顾本校教师的教学优势,来科学合理地指导分科。今年高考中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科组合有:理化、理生、化生、政史、政地、史地等六种组合。目前教学规模偏小、教师紧缺的学校尤其要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好师资紧缺问题。根据今年高考提前一个月的复习实践,各校一定要科学地安排好教学进度,特别是一轮复习的时间表,注意复习的滚雪球效益。对复习班各县(市、区)也要切实加强管理,不能放任自由。
⑨研究如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常规管理必须常规地抓。在教学规模急速膨胀的今天,如何加强常规管理,提升管理效益,我们要加强研究。学校领导要进一步改变作风,关心教师生活,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努力提高为教师服务的质量;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加强高三年级教学专题视导,尤其是薄弱学科教学情况专题视导;每周进行一次学生评价教学情况调查;认真检查教师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试卷批改等教学工作质量,确保市学科中心会提出的各项教学策略实施;加强高三考试质量分析,明确学科教与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指导教师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音体美等学科教学管理,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关系,组织好文化基础补课,确保考生的基本分。
⑩ 研究如何加强起始年级的教学。当前,既要反对企图一步到位的“高难度”的低效训练课,又要反对脱离高考要求的“以知识的识记为中心”的低效新授课。要摒弃“满堂灌”,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各学科既要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又要注意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科与生活、社会、科学的联系,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关心人生、关心生存环境、关心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理科和劳技教学尤其要重视实验和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各学校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选派骨干教师到高中起始年级任教,要逐步创造条件实行高中教学循环制。要定期组织对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专题视导活动,建立年段教学质量验收制度。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深入学生之中,了解起始年级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队伍建设是我们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提高XX的办学品位,需要有队伍来支撑。各县(市区)、各学校以及教科院都要积极想办法培植我们的名牌教师、名牌校长,提升我们的品牌效益。
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校长队伍,是创造和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校长素质的高低是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一把手校长不能把主要精力花在硬件建设上,一定要成为教学的研究专家,素质教育的专家,高考研究的专家。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尽快成为普通高中的“教育家”。在我市“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事务型和“约定俗成、平稳常规”式的经验型的校长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学校发展的问题上缺乏驾驭全局、宏观把握的主动性,学校发展缓慢,很难形成办学特色。校长应该是具有很高的现代管理水平和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育家”,应该是普通高中教育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头人,应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促进基础教育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长应该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对自己学校发展方向必须有全盘的考虑,能否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目标是一个校长成熟与否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校长应有一种学者风范,各位校长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市教育局准备通过建立论坛的方式,来提升中学校长的理论层次。将继续举办省重点中学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培训班,组织教学管理方面的有关人员分组进行教学视导,将教学视导与教学工作研讨、校长工作研讨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分析和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位校长要确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培养教师方面做出成绩。省市级重点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中入学高峰的到来,使我市普通高中的师资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缺乏。为此,各学校要加强教师岗位培训,提高师资质量。要舍得花钱让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科教研活动,舍得花钱给教师提供必备的教学硬件,方便教师拓展视野、掌握学科前沿信息、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要花大力气培养名师,形成学科教研优势群体。要努力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教学名师,要依靠名师出强学科,形成名师效应。要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近几年来,我市教育人才的流失呈上升趋势,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
在接纳新师资时要把好入口关,并优先考虑高中师资配备。要进一步拓宽选聘新教师的渠道,探索向社会招聘优秀非师范类毕业生来充实教师队伍的途径。大力落实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学历不达标的教师坚持在职培训,并限期达标。继续抓好学历提高工作,通过与高校联办研究生进修班、脱产进修等途径,提高高中阶段教师的研究生(或达到研究生学历水平)比例。大力推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把教师队伍管好管活。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下决心将一批有实力、有精力、有魄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推上教育教学的主要岗位接受锻炼,为他们提供创造与开拓的机遇,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在职称评定、聘任、晋级、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促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要在教师中树立依靠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科技含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典型,坚决反对拼时间、拼消耗、死揪蛮干的做法。要提倡合作精神,善用集体智慧,有效发挥名教师、特级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作用,这既是弥补目前高中阶段教师队伍质量薄弱的有效办法,也是教师队伍建设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
同志们,展望未来,我们既豪情满怀,又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奋力开拓,扎实工作,为开创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质量进位前移、水平争先提升”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漳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漳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简报
第5期
漳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6月15日
我市召开教育管理者培训研讨会
5月31日,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暑期教育管理者培训工作研讨会,我市七所省级样本校校长和漳州师范学院、市普教室有关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市课改办主任李春辉主持。他强调,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者的培训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与否,对此与会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议确定了我市教育管理者培训对象是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局长、中教股长、教研室人员;各普通高中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人数大约300人左右。培训时间拟定于7月上旬,时间4天。培训的内容有:
1、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2、课程编排与选课指导,3、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分评价与学分认定、教学班与行政班的管理,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实施,6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发展性评价,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8、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共享,9、海南等四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情况及高考方案介绍。以上课题授课任务分别由七所省级样本校承担。
(市课改办供稿)
东山县教育局积极构建网络教研平台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研模式日渐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新型的教研网络和校本教研新模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向前发展的新动力。为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研活动质量,推动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东山县教育局决定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一、网络教研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们普遍发现,专业支持力量不够,传统的点对点、面对面、走进现场、小规模的教研方式无法与教学同步,无法经常性地贴近教师、紧跟课堂,及时回应教学问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功能的网络教研形式由此应运而生,它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通过在线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资源共享,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同时,它还促进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发动者、设计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解决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时空和限额问题,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促进了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深化发展。
由此,网络教研催生的高效、开放、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了当前形势下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二、网络教研的推进策略
1、充分盘活现有网站资源。近年来,东山县教育局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东山教育城域网”(http:///),全县各中学实现了联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教学资源。2005年6月东山县教育局又开通了“东山教育网络论坛”(http://:86/),在硬件上已经为全县教师参与互动研讨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平台。当前,东山县普通高中学校充分重视现有网络资源的运用,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参与网络教研;大力倡导教师到“东山教育城域网资源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论文、素材和课件,不断充实、丰富“东山教育资源库”。
2、广泛推介各种网络资源。东山县教育局充分利用《东山教育》、《东山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通讯》、东山教育网等平台,积极向全县教师推介国内各大资源型网站,努力做到让广大教师普遍都能熟识、熟知、熟练掌握网络资源的搜索、下载、上传等运用技巧,鼓励教师到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络文集和资源库。
3、积极参与大型网络教研活动。东山教育网及时公布各种全国性大型网络教研活动信息。县中学教研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教研员参与“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等国家级网站的大型网络教研活动。
4、有序开展网络研讨活动。中学教研室和普通高中学校紧密结合各级教研活动的安排,有系统、有计划、有专题地开展基于“东山教育网络论坛”各专门分论坛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的研讨活动。条件具备时,即通过网络通讯工具面向全体教师开放各种会场,对各类教育工作会、研讨会、培训会、课堂观摩活动进行现场直播,以实现教育资讯的共享和观摩研讨、进修培训活动的全员参与。
5、大力倡导建设教师博客。博客,即以多媒体网页的形式发布信息的网络日志。在教育运用中,它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记录教师专业成长、发布课题研究成果和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工作日志、网络文集和多媒体成长档案袋。各级教研员和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引导全体教师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况,跟踪自己的专业发展轨迹,分析进步、查找不足,积累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育智慧;同时,教师也通过博客来收藏、整理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建立教育博客,可使教师通过开放自己的教学材料、实践体验和研究心得,在与专家学者、教研员以及更多一线教师乃至学生的互动交流中,逐步成为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课程资源的承载者。
为充分发挥优秀网站的专业引领作用,东山县教育局建议全县教师到“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个人专业成长博客。作为第一步,可首先以教研组、教研室或学校名义建立团队博客,以集体的方式上传教师的教研材料以实现共享交流。条件成熟时,教育局可统一汇总全县教师的博客名单,公布“东山教师博客群”。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学也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博客”“优秀团队博客”评选活动,并将博客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档案或重要的工作考评依据。
6、尝试构建本地“网络研修平台”。县教师进修学校要着手策划构建“东山县网络研修平台”,以东山教育网络论坛为载体,吸收各中学优秀教研员、学科骨干带头人参与建设,通过系统规划、精心布
局,构建属于东山教育人的、涉及各个教育研究领域的网络教研平台,开展课题研究。从而实现各学科教研员对一线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建立相应领域“语音教研室”和“视频教研室”,实现面向全体教师的可视化网络研讨和在线培训。
三、各职能部门及学校领导的职责
1、教育局各相关股室要及时维护、更新好东山教育网,保证城域网的畅通无阻,尤其是各种教研信息的公布与更新。条件具备时,东山教育网可尝试向东山县教师提供博客空间,以实现东山县教师博客的集中建档和资源共享。
2、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各职能部门必须将县内有关教研活动的信息及时发布到东山教育网;中学教研室随时跟踪发布“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等国家级网站的大型网络教研活动信息,引导、组织全县教师、教研员积极参与各级网络教研活动。
3、中学教研室将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纳入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并积极开展相应的主题网络研讨活动,通过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有机结合,整体提升东山县的教研效能。为此,教研员要担任相应领域的网络分论坛管理员,有系统、有计划、有专题地组织开展网络研讨活动,为一线教师答疑解惑,引导一线教师相互交流,从而及时发现、纠正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错误观念和偏差行为,正确引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方向,启发实验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实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验。
4、各中学领导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对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建设学习型学校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支持并力争亲自参与网络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网络学习、研讨氛围。要热心为居家无条件上网的教师在校开展网络教研提供后勤保障。
5、学校教研组要把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纳入学校教研计划,及时跟踪各类网络教研信息,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教研组可建立学科博客、课题博客,发动、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鼓励教师积极到论坛参与主题研讨,提出困惑、分享经验,从而不断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为了更好地推进东山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学可考虑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如通过评选优秀通讯员、网络教研先进个人、优秀网络教研版主、优秀网络管理员,提供出外学习培训机会,举办优秀教师联谊活动等形式来调动广大教师、教研员的参与热情,促进网络教研工作的有效进行。
大力推行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研模式的一种全新尝试,是从另一种视角上变革教研的职能与意义,它对东山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和学校、教师都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入网络教研活动,提升自己,服务教育,共同开创东山县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附:
国内网络教研资源
一、主要教育门户网站
(一)、综合资讯型
1、中国教育网:http://.cn/
4、中国教师报:http://.cn/
5、中国教育曙光网http:///
2、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
4、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cn/
5、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cn/
6、福师大远程培训平台http://jspx2.fjtu.com.cn/
二、为教师免费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
1、成长博客: http://blog.cersp.com/
2、中国教育人博客:http:///
4、博客中国: http://js.bokee.com/
5、天涯博客:http:///
6、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
7、敏思博客:http:///
三、国内主要教育论坛网址
1、新思考教育论坛:http://bbs.cersp.com/
2、新教育在线论坛:http://bbs.eduol.cn/
3、k12论坛http://sq.k12.com.cn/
4、人教论坛http://chat.pep.com.cn/
5、成长论坛http://.cn/bbs/
7、中学考试在线:http://
四、常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
1、新浪UC;
2、腾讯QQ;
3、微软MSN;
4、网易:POPO;
5、263ET
(东山县教育局供稿)
报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市政府办公室、林晓峰部长、杨银玉副秘书长、本局领导、各县区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组长
分送:市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教育局、市普教室、普通高中学校、市内有关高等院校
第四篇: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05]19号)要求,自2006年秋季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为了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即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充分体现时代要求,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全面、准确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
立足我省实际,借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安徽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使我省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提高我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安徽跨越式发展和奋力崛起提供有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结合安徽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探索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为国家新课程的实施、推广、完善和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提供实证性意见和客观依据。
(三)构建我省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营造课程实施的交流平台。
(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创建学校新的课程文化。
(五)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学水平监控体系,建立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促进全省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全省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组织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成立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同志为组长的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大政策,落实配套措施;指导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胡平平副厅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明阳、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阚智为副主任,办公室具体处理日常工作。
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重大改革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
(二)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办公会议制度。由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定期召集,厅基教处、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高教处、职成处、中专(师范)处、督导办、体卫艺处、省招办、省教科所、省电教馆和省装备中心等处室和单位负责人为办公会议成员。办公会议研究制订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就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成立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指导组成员主要由我省有关高师院校、教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代表组成,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理论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等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省教科所,具体处理日常工作。
(四)各市、县(市、区)都要建立在当地政府统筹领导下的、由职能部门组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机构和专家支持组织,明确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五)学校是新课程实验的基地,省、市、县三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实施工作的指导。要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自主参与新课程实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要分别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联系学校,并组织好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过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奖励先进,通过实验使每一所学校逐步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四、实施重点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组织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培训
1、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研训一体”的方法,对普通高中校长、实验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以及师范院校的相关人员、新课程实验的培训者分别进行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
2、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培训的作用,积极开展市级、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将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使受培训者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刻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逐步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学校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优化整合各种培训资源,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研部门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培训、咨询、指导等工作。
(二)加强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建设与管理
1、每所普通高中都要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统筹负责学校新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课程小组,各学科课程小组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学科、模块、时间、任课教师,课程说明,以及选修课注意事项等),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指导和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科学、合理地选课。
2、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实施课程,学校在按计划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各普通高中要按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必修课程。省级示范高中尽快做到开齐选修课程;其他学校三年内逐步达到这一要求。
3、提高认识,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加强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在保证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活动课程的安全有效,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4、加强对实验教材选用的指导与管理,统筹安排新课程实验教材在全省的使用。编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指导意见》,提高学校实施课程、建设课程和管理课程的能力。积极引进、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校际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1、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
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2、建立并逐步完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制度。
3、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
4、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其效益,建立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新机制。
5、加强学校教研组织的建设与重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健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组织并引导教师及时解决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地和设施设备,引进、开发与用好报刊、杂志、电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多样性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努力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利用和争取学校所在地的工厂、农村、部队、社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2、积极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资源体系。建立省、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源网,形成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接轨。
3、学校要在自主建设技术课程教室、购置技术课程教学设备的同时,积极与当地的职业技术院校、工业技术企业、农业技术企业联合办学,利用他们的师资和技术设备资源,落实技术课程教学。
(五)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1、探索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制定《普通高中实验年级学生学业成绩测试和学分认定指导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构建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提高实施、开发、创生课程的能力,发挥评价对实施新课程的促进作用,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3、建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校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普通高中学校评估机制,使普通高中评估成为保障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组织力量开展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研究,制定《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方案》。
(六)加强新课程实验的研究
1、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项目研究组,组织力量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各项工作开展专题研究,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决策提供服务。以教育科研促课程改革,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高中新课程实验。加强对高中学校实验工作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努力解决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2、选择全省各层次普通高中建立50个省、市共管的省级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为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成功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为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方面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制度
建设、师资培训、专业指导、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
(一)为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我省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保障和促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各项政策制定好、落实好。省教育厅将定期交流各市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共享资源和信息,推动各市实验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省教育厅每年安排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新课程培训、项目研究、课程资源的引进与开发、实验推进等各项工作。各市、县(区)和普通高中学校也要设立相应的新课程实验工作专项经费。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生实际人数和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和督促学校合理编班,从2006年秋季招收的新生开始,把每班的学额限定在56人以内;同时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按照学校实际班数和学生数,落实教师编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从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遴选优秀毕业生,通过教育科学和高中新课程培训,充实高中技术课教师队伍,以满足技术课教学的需要。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和支持普通高中加强师资、校舍、图书、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等方面建设,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努力使每所普通高中都能具备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的基本条件。
(五)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培训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中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资源开发等方面改革创新,密切贴近基层实践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六)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实现教研重心下移,市一级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高中学校的教研网络,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与对口支援,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地区以及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省教育厅将在省教科所设立教研网站,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介绍改革动态,咨询答疑,建立畅通的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沟通渠道。
(七)要重视和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项目的研究工作,针对我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开展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进行指导。高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教研机构和高等师范院校的联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形成自己的专业咨询和专家指导队伍。
(八)要建立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省教育厅制订《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案》,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对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监控各地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每一所学校新课程实验都能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
(九)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和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的、任务和意义。争取社区、家长的积极配合,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课程实验的新机制,形成领导重视,群众理解,全社会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的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各项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在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长 谢善高(2018年1月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的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全区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我在这里先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达中央、自治区及梧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二是总结2017年我县的经济工作;三是对2018年我县的经济工作进行安排。最后,树锋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个重要思想的核心是新发展理念,重点是“七个坚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 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以上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12月26日,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了今年改革发展要抓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着力抓好以精准脱贫为重点的民生工作、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工作。具体部署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高脱贫攻坚实效、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抓好政府管理各项改革等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以上是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12月27日,梧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指导经济工作实践;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结合梧州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示梧州作为。
会议对今年重点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持续 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增强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三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是抓好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工作,推进重点领域、重大事项、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五是扩大向东开放合作,坚持“东向”战略,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主动参与珠西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加强与粤港澳城市的交流合作。六是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努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七是扎实推进“美丽梧州”建设,牢固树立“梧州生态优势金不换”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八是切实办好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的民生实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九是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维护金融领域总体平稳,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要求,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以开展大学习凝心聚力,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激发全市 干部群众增强发展本领,提高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的能力。要以科学方法论落细落实,以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以提升组织力强基固本,推动各级党员干部靠前指挥、一线作为,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提高党员的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带领群众能力。要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高度警惕和正视在领导决策、任务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下大气力整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改进作风。
中央、全区、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十分重要,为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县的领导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务实工作,确保今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苍梧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下面,我就2017年我县的经济工作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回顾,并对2018年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今年以来,苍梧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各项经济指标任务,以“一城两镇”(新县城、旺甫工业小镇、六堡特色镇)为主战场,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2017年全年,我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5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一产增加值15.82亿元,同比增长5%,二产增加值14.48亿元,同比增长14.4%,三产增加值10.92亿元,同比增长11%;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2亿元,同比增长44.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6亿元,同比增长14.8%;财政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0.33%;财政八项支出17.41亿元,同比增长1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12亿元,同比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元,增长7.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9元,增长9.5%。
二、2017年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加快“一城两镇”建设,推动中心工作落实。一是抓好新县城建设。专项规划成果初显,修编完善了《新县城防洪规划》等专项规划,启动编制了六堡茶文化公园及龙岩山两大片区的概念性规划。加强资金筹措,2017年新县城共筹集到位资金8.67亿元。用地需求基本保障,新县城累计已获得用地指标共2498亩(其中耕地1390亩),其中2017年获得用地指标471亩; 2017年,新县城共安排建设项目60项,总投资64.8亿元,其中2017年完成项目投资10.36亿元,完成全年10.33亿元投资计划的100.3%;完成征地3023亩,完成全年3000亩基本任务的100.8%。党政机关驻地搬迁工作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临时办公场所和政务服务中心已经建成,2017年12月27日县委、县政府将搬 迁进驻新县城办公,搬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是抓好旺甫工业小镇建设。2017年新征土地610亩,累计完成征收土地2100亩。旺甫镇总体规划修编已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林业产业集中区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工业小镇新开工项目9项,总投资55267万元,2017年计划投资36334万元,完成37336万元,占投资计划的102.8%。续建项目4项,总投资3182万元,2017年计划投资2339万元,完成2441万元,占投资计划的104.4%。旺甫工业小镇(一期)路网工程,207国道至工业园一级公路,二期土石方工程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三是抓好六堡特色小镇建设。抓好了六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六堡镇规划的修编工作已初步完成,并由专家进行了第一次评审。抓好了六堡新区的规划建设,今年已新征土地500亩。抓好了与飞尚实业集团的对接工作,并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团队进驻开展工作。2017年8月六堡镇被国家住建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农业稳步发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一是做大做精六堡茶产业。2017年我县新种植茶园3762亩,其中标准园面积2651亩。全县达到7.53万亩。全年预计生产茶叶近2600吨,产值约3.6亿元。2017年新建苗圃基地约120亩,可出苗1100万株。二是做大做优特色水果 产业。新增水果种植面积1.1万亩,其中砂糖桔种植1万亩。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2.8万亩,产量预计17.5万吨,产值预计9.5亿元。主要以砂糖桔特色果种为主。2017年砂糖桔种植面积达9.8万亩,投产面积6万亩,预计产量达15.3万吨,预计产值8.5亿元。三是做大做强生态林业。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推广良种杉木种植。突出抓好贫困村现有八角、油茶低产林改造,继续适度发展速丰桉树。实施营林造林建设工程,共实施完成良种繁育等8项林业投资,完成投资3.5亿元,完成植树造林4.2万亩,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四是做大做好水产畜牧产业。加强创建示范点,优化产业布局。全县肉类总产达2.68万吨,同比增长3%,生猪出栏达21.44万头,同比增长3%,家禽出栏达422.6万羽,与2016年持平,水产品产量达12353吨,同比增长5%,网箱养殖面积达90000平方米,同比增长5.8%。五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19个,入社社员3258人,家庭农场37个。六是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苍梧县原生六堡茶产业(核心)示范区被授予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四星级)”称号。东安荔园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区被授予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三星级)”称号。3个县级示范区和1乡级示范区也已通过了考评组的考评。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促投资增稳长。一是抓重大项目的入库和建设。目前全县在库项目总共128个,其中2017年新增项目123个。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共113个,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15个。2017年我县列入梧州市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0项,总投资56.68亿元,计划投资7.9亿元,完成投资8.03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01.65%。计划新开工项目6项,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
二是抓好交通项目建设。切实开展苍梧县“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项目攻坚战,2017年计划实施“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项目总共50个,计划投资约1159万元,其中主体完工项目50个,完工率100%,完成投资1159万元,占计划的100%。配合抓好了G355线(苍梧段)的建设,征拆工作已完成。梧州至藤州公路(苍梧段)和环城高速的征拆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抓好水利项目建设。2017年我县共获得水利项目资金8175万元,共9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96个,已完工50个,已完成投资7455.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1.2%,顺利完成90%以上的支出任务。
四是加快推进棚改项目工作。2017年我县棚户区改造项目国家任务数为517套,已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共517户。顺利完成全年的棚改任务。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发展。一是抓好培育企业上规工作。跟踪企业服务,建立新增规上企业申报台账。调动企业申报规上企业的积极性,县级财政对上规的企业给予奖励。重点对4家企业进行了上规培育,其中有1家成功上规,其余3家可望在今年实现上规。
二是突出重点,加大招商力度。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强宣传推介。2017年,我县招商引资项目共43个,其中续建项目10个,新签项目33个,新签项目投资总额约44.2亿元;全县完成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41.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0%。其中,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2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4亿元的175.4%;续建项目到位资金17.3亿元。与深圳飞尚集团、东莞联志、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成功签约。
三是强化服务,出台招商优惠政策。落实专人与企业进行跟踪对接,密切联系,同时安排专人协助项目业主办理前期各种相关手续,积极为投资者提供服务,进一步增强客商的投资信心。去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多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开展招商活动提供政策依据。
(五)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2017年,我县继续深入实施“七个一批”和“十大行动”,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通过落实脱贫攻坚质量责任制,推动贫困村、贫困人口扎实稳妥脱贫摘帽。2017年我县的脱贫任务为7个贫困村、9000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7年共 安排971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521个,已全部完工并完成资金报账。产业扶贫方面,全县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57个,发展家庭农场292个。产业扶贫方面,共安排2890万元资金用于产业扶贫,共安排项目79项,已经有79项已经完工,完成投资2896万元,占投资计划的100.1%。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2017年全县落实易地搬迁342户1747人,搬迁精准率为100%,全部住房已搬迁入住。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投入18808万元,支出18195万元,进度为96.7%。财政涉农扶贫整合资金共22684.34万元,目前共支出21519.16万元,支出进度为94.86%。自治区核验组对我县的扶贫开发成效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7个贫村,11403名贫困人口有望顺利脱贫。
(六)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通过健全长效机制, 全年共投入资金约12400万元,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扎实开展“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活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全县43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已基本达到“六有”标准,全年改厕改厨7000户的任务已全部完成。
(七)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重点任务,积极推进7个乡镇污水治理项目。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 交办件的整改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石桥镇等5个镇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筹集到资金2.3亿多元实施310个教育项目,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苍梧中学石桥校区、苍梧县第一初级中学等项目的建设。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努力推进石桥中心卫生院能力提升项目和县妇幼保健院项目相关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2017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7916人。城乡居民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发放农村低保补助金4413.6万元,累计25.9万人次获得补助,做到应保尽保。农村危房改造开工建设758户,竣工758户,竣工率达100%。
2017年尽管总体上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经济运行的显性问题和隐形矛盾还比较突出,我县还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我县目前的工业和三产服务业基础十分薄弱,我县的企业数量少、底子薄,全县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第三产业规模小,经济底子薄,基本上无大宗税源,财政收入增长存在较大的困难;非税占比高居不下(2017年达到50.21%,比上年高出0.21个百分点)。土地问题突出,制约项目建设,受“占水田补水田”“占优补优”的土地刚性政策影响,使得许多项目无法开工,新县城建设资金缺口巨大,交通条件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少数干部主动担当意识不强,畏难情绪有所滋长,工作干劲不足,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抓经济工作的狠劲、韧劲和钻劲,下力气在今年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抓好今年的经济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务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对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一城两镇”建设为主战场,围绕农产品主产区这一发展定位,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根据全区、全市的经济会议精神和县委的部署,初步考虑今年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奋斗目标为9.0%;一产增加值增长5%,奋斗目标 为5.2%;二产增加值增长12%,奋斗目标为1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奋斗目标为2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5%;三产增加值增长11%,奋斗目标为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奋斗目标为13%;财政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自治区2018年经济增速目标为7%-7.5%,梧州市将全市增速目标设置在7.5%-8%,因此,我县考虑将增速目标设置在8.5%-9.0%,比全区目标高1.5个百分点,比全市目标高1个百分点,符合我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三五前期,经济增长速度接近或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十三五中后期高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并在人均占有量上逐步缩小与区、市以及兄弟县(市)的差距。这需要我们全县上下同心协力,紧紧围绕以上目标,突出早谋划,早抓,才会有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这里,我结合我县的县情实际,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进行安排:
(一)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加快“一城两镇”的建设。
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抓好资金筹措、招商引资、征地和土地指标工作;解决资金和土地两大问题;以“一城两镇”的建设带动城镇化发展。新县城建设方面,加大项目的研发 和申报的力度;加强新县城招商引资工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使新县城建设在引进社会资本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完善新县城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加快单位业务办公用房建设,加快县城整体搬迁步伐。力争完成3500亩的征地地任务,计划筹集资金1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行政中心区路网等项目的建设,PPP项目工作力争有新突破。旺甫工业小镇建设方面,2018年力争完成征地目标任务1000亩,计划投资3亿元,继续推进苍梧县207国道至旺甫工业园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及农副产品物流园土石方工程项目建设,抓紧对接已签约的重大项目,力争早日落户建设,加快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六堡特色小镇建设方面,2018年要抓好以六堡镇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至少新完成征地500亩。全面启动六堡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重点建设六堡茶仓储中心、双头酒店二期、五个特色村屯建设、茶船古道等,巩固好创AAA的成果,推进六堡镇AAAA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 ;加强与飞尚集团的对接,力争有实质性的项目落地。
(二)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投资促增长。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突出抓好一批5000万元以上投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46项,总投资160亿元,计划投资15亿元; 500--5000万元的项目33项,总投资6.5亿元,计划投资3.1亿元。)加强对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政策的研究,准确把握区划调整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强化项目对接,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上级资金补助以及规划盘子。特别要加强民生项目申报争取的力度,形成一切工作围绕项目转的浓厚氛围;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沟通。完善机制,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今年我们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项目的建设。
--突出交通、水利和城镇路网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国道G355线今年底实现粗通,力争S201列入自治区交通项目盘子,并实现年内开工建设;力争梨埠至木双连广东二级公路完成前期工作;力争新县城河湖连通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永安湖建设;力争新县城、旺甫工业小镇、六堡特色小镇路网开工建设。
--突出教育、卫生、供水和污水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加快苍梧高级中学和第一初级中学的建设,苍梧高级中学实现今年秋季招生。苍梧县实验小学、苍梧县公立幼儿园开工建设,苍梧县妇幼保健院开工建设,完成县中医院综合医院前期工作。新县城供水、污水处理项目开工建设。
--突出工业产业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加快扶贫产业园联志玩具项目和博世科环保设备生产项 目建设,力争年内投产。加快耀东华饰面板及家具项目和中电投、华润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形成较大投资量。
(三)狠抓招商引资,全力抓好工业和服务企业工作。加强宣传和服务,依托我县的优势,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特别要围绕林产(家具制造)集中区等重点方向开展招商,力争今年有4家以上的新的招商项目实现投产;做好服务,积极抓好企业培育上规、上限工作。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导工业及服务业向新业态和新模式转变,力争实现新增4家规上工业企业,3家限上服务业企业。
(四)围绕特色,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稳定粮食生产,完成全年粮食种植总面积37万亩,实现总产量13万吨,确保粮食安全;计划新增六堡茶园5000亩,其中标准茶园3000亩。重点抓好六堡茶良种培育,计划新建苗圃基地200亩,育苗2000万株。新增沙糖桔种植4000亩;持续推动造林绿化和良种林推广,全县计划植树造林4.0万亩;优化养殖产业结构,力争2018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2.79万吨,增长4%,水产品产量达1.3万吨,增长5%,生猪出栏达22.51万头,增长5%,家禽出栏443.76万羽,增长5%,网箱养殖面积95400平方米,同比增长6%;加快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巩固提升已有的区、市、县、乡级示范区。
(五)坚持精准发力,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周密安排,筹集资金,围绕基础设施、产业设施、易地 扶贫搬迁安置点等重点项目,加快项目推进步伐。坚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与“三农”、宜居乡村深度融合,努力搭建土地流转、金融扶贫、网络销售”三个平台,加快建设六堡茶产业带、东安江生态休闲产业带、沙头镇自治区级绿色生态循环示范区、抚河片特色养殖产业带等四个产业带的建设步伐。推行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质量责任制,强化督查结果运用,以督查的实际成效推动工作开展;进一步强化制度、力量保障,确保2018年顺利实现县脱贫摘帽任务。
(六)致力环境保护和建设,抓好“宜居乡村”建设和生态文化旅游。
围绕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工作,完善机制,整合资金,确保宜居乡村工作有序推进,2018年力争完成723户改厕改厨建设任务,7个镇区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4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快推进自治区级生态县的创建;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抓好环境重点问题整治和主要河流治理,特别是加桂江、东安江等重点河流治理力度,确保水质持续向好。抓好六堡茶生态旅游区爽岛国家森林公园、京南库区湿地公园、木双生态旅游精品小镇和仙迹桃花岛项目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步伐。
(七)持续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优化教育资源,确保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今年顺利通过梧州市、自治区评估验收,并为通过2019年国家级评估验收打下基础;加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健康扶贫行动计划,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继续组织实施2018年第一公里·桥惠民工程项目。加大资金筹措的力度,实施好就业创业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抓好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加强以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的市场监管,有效地保障我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紧抓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平安创建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志们,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使命催人奋进。做好2018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务实创新、砥砺奋进,确保圆满完成2018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新苍梧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