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03:5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小编推荐)》。

第一篇:天津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小编推荐)

天津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5/1/25 13:37:28 来源:今晚报

25日上午,天津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启动之年。全市生产总值15722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0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54亿元,增长15.1%。经济增长虽然有所放缓,但质量效益有新的提高,天津发展在关键时期又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2014 回顾

生产总值15722亿元 增长10%

今天(25日)上午,天津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启动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领导下,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市生产总值15722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0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54亿元,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增长4.2%。城镇登记失业率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7%和10.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以上,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经济增长虽然有所放缓,但质量效益有新的提高,天津发展在关键时期又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

转型升级:全力打好“组合拳”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和“杀手锏”产品,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4万家,累计达到6万家,新增小巨人企业630家,累计达到3000家,实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实施了万企转型升级计划,深入开展“促惠上”活动,通过改造提升、产业转型、关停重组、载体升级等途径,完成5800多家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就业增加、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推动民营经济向科技型、服务型、外向型、规模型、集约型发展,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增民营企业5.5万户,增长80%。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金融、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不断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快速发展,亿元楼宇达到150座,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提高到49.3%;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超大型航天器、大众汽车变速器等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建成一批高水平农业产业园区,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壮大区县经济实力,高水平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一大批高端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高端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郊区县特色发展,示范小城镇、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培育了一批强区强街强镇。

简政放权:改革连下“先手棋”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着力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不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努力营造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82项减少到295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向全社会公布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实现“一份清单管边界”。组建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企业设立“四证一章”一天办结,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整合工商、食药、质监等市场监管职能,成立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率先建立大部门监管体制,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实施街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力量,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开放运行,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推进大通关体系建设,建立京津冀海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工作机制,实现“一份单卡管通关”。建立政府系统公务人员行政效能明察暗

访监督机制、领导干部廉政勤政谈话提醒机制,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融资租赁机构达到267家,业务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效,完成轨道交通集团等5个调整重组项目,放开搞活119家优势企业,清理退出184家低效企业,2家集团跻身世界500强。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加快实施“三个500强”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实际利用外资189亿美元,增长12.1%,引进内资3600亿元,增长15.4%,口岸进出口总值超过2200亿美元。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国家批准建设。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北京、河北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着力推进交通、环保、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设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公司、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实施京津合作示范区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确定了滨海新区及有关区县产业承接平台,借重用好首都资源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国际影响力。

“四清一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深入开展“四清一绿”行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铁腕治污,深入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推进清新空气行动,狠抓煤、尘、车、工业污染、新建项目“五控”治理,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煤质管理,改造关停燃煤锅炉,开展扬尘专项整治,实行机动车限行,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14.3万辆,全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13.5%。大力推进清水河道行动,综合治理河道16条170公里,实现中心城区水系循环流动,主要河道水体质量明显提升。加快推进清洁村庄行动,建设清洁村庄2000个、美丽村庄150个。扎实推进清洁社区行动,全面完成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成片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三个全覆盖。积极推进绿化美化行动,植树造林38.5万亩,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780万平方米,新建提升公园30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南水北调工程实现通水,于桥水库实行全封闭管理。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全市四分之一国土面积纳入永久性保护范围,构筑生态系统的“安全屏障”。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机动三轮车专项治理,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交通完善:加快建设“两港四路”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加快建设“两港四路”,大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天津港3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国际邮轮码头二期等一批工程完工,港口货物吞吐量5.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00万标准箱。滨海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建成运营,异地候机厅达到12座,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3.3万吨。津保铁路、南港铁路、西南环线、进港三线、京津城际高铁延伸线加快建设,于家堡中心站主体完工。唐津高速公路改扩建、塘承二期工程完工。地铁5号、6号线顺利推进,4号、10号线启动建设。

民生改善: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精心实施“20项民心工程”,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48.8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实施增加收入21项政策措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居民医保筹资补助标准、住院报销比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居民基础养老金都有新提高,居民住院医保最高支付额统一增加到18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1万套,建成7.7万套,新增住房补贴家庭1万户,西于庄等危陋房屋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旧楼区三年综合改造任务,1340个小区居住功能明显提升,310万群众受益。全面完成农村危陋房屋两年改造任务,1万多户困难家庭住上新农居。新开、优化公交线路149条,启用公交专用道41公里,新增公交车辆2500部,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达到600个,居住证制度顺利实施,结对帮扶困难村和联系社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新建、改造幼儿园150所,397所义务教育学校完成新一轮现代化标准建设,又有2所高职院校迁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加快建设,新增一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完成第二儿童医院、中医一附院、环湖医院等新建改扩建工程,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基本医疗服务“15分钟步行圈”初步

形成。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再创佳绩,创作了纪录片《五大道》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国家3D影视创意园、天津出版产业园投入运营。启动第十三届全运会筹备工作,全民健身运动、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得到加强。

2015 目标

今年生产总值增长目标:9%左右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全力推进投资贸易和生活服务两个便利化,全力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外贸进出口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提出9%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发展的环境、需要和可能,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能够为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也为结构调整、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腾出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力争取得更好效果。

建自贸区:打造制度创新新高地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以自贸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新突破,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争当领军者、排头兵。

建设好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认真实施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对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制造业开放领域;实施贸易便利化的监管制度改革,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完善大通关体系;探索金融制度创新,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突出天津特色,与上海自贸区形成互补试验、对比试验,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实体经济、壮大融资租赁业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着力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制度创新新高地。

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统一,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实施2015版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充分发挥区县行政审批局作用,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企业设立“一证一章”一天办结。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全市街镇实行综合执法。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统一监管。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健全分类监管机制,让守法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处处受限。运用“制度加科技”办法,建立一套从标准到程序、从外部监督到系统监管的完整体系,实行“一套体系管廉政”,更加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整合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服务热线资源,实行“一个号码管服务”,构建便捷高效的为民服务平台。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面向全球组织资源要素。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以18个重点产业规划为引导,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扩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工程、新兴产业、社会服务等项目建设。实际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分别增长12%。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进口商品集散功能,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实施“走出去”企业培育和激励计划,组建境外投资服务联盟,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做大做强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集聚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规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新型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科技、航运、消费金融。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广新型融资工具,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投融资模式,用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和保险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政府债务“借用管还”机制,防范金融风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3个重组项目,放开搞活80家优势企业,清理退出120家低效企业。扎实推进涉外、科技、环保等领域改革。

科技创新: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聚集高端科技要素,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积极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化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主轴。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共建一批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实施新药创制、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科技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发一批核心技术和“杀手锏”产品,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小巨人企业400家,培育领军企业100家。

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着力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建航空航天等10条产业链,建设石油化工等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新一代运载火箭、入津特高压、一汽大众汽车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产品,促进一批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一批企业向产业高端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关停淘汰一批落后企业,4500家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现代金融等产业,加快发展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大数据产业。提升文化旅游、养老家政、健康医疗、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水平,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促进生活服务便利化,推出新一批亿元楼宇项目,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比重提高到50%。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10万亩放心菜基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示范中心、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中新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美丽天津:打造城市升级版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城市升级版,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继续推进“四清一绿”行动。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实施煤改气工程,完成90座工业锅炉煤改燃,全部淘汰中心城区燃煤供热锅炉,关停陈塘庄发电厂。推广清洁燃煤技术和电能替代工程,6家燃煤电厂达到燃气排放标准,启动“以电供热”试点。严格执行扬尘控制标准,中心城区道路机扫水洗全覆盖。发展新能源汽车,全部淘汰黄标车。完成22家企业脱硫、脱硝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动一批污染企业搬迁关停。积极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水环境治理。综合治理河道29条,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3座,建设配套管网390公里,治理污水直排企业,实施水系联通循环工程,中心城区河道水质全部达到五类以上标准,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饮水安全。改善农村和社区环境面貌。加强村庄周边绿化,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物业管理,改善保障性住房小区环境。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加快实施外环线绿化带、独流减河、永定新河等绿化工程,继续推进津南、东丽、官港等郊野公园建设,植树造林50万亩,办好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建成城市绿道和侯台等15个城市公园,新建提升绿化面积2000万平方米,严守生态红线,打造大绿大美生态空间。

继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完善规划体系。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有机衔接。搞好美丽乡村建设等一批专项规划,深化中心城区北部地区、国家会展中心周边等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城市设计。加快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天津港能级,规划建设东疆二岛、大港港区30万吨级航道,推进无水港扩能升级,大力发展过境集装箱班列运输,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00万标准箱。加快建设大型门户枢纽机场,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4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6万吨。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伸线、西南环线建成通车,于家堡中心站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京津城际机场引入线、南港铁路等项目建设,推动京津第二城际规划立项。建成京秦、津汉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津石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地铁1号东延线、4号、5号、6号、10号线建设。推进解放南路、黑牛城道、京津城际沿线等重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高标准实施50条主干道路综合提升工程,综合整治274座桥梁桥下空间环境。精心打造海河夜景灯光升级版。推广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展露天烧烤、占路经营等专项治理,改革停车管理。完善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推动数字化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民生为先:今年新增就业48万人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怀着深厚感情和满腔热情,把惠及民生的事情做实做深做细,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着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继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为群众办更多的好事实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落实培训津贴和生活补贴,逐步使每位适龄劳动者都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创业梦想,全年新增就业48万人。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点推动非公企业、外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继续提高社区工作者报酬,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人均520元增加到670元,继续提高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万套,新增住房补贴家庭1万户。改造危陋房屋20万平方米,西于庄棚户区近万户居民迁入新居。建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搞好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0条,新增更新公交车辆2000部,加大交通拥堵治理力度,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合理调整和配置公共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施教育空间布局规划,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完成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新建、改造幼儿园140所。推进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现代化标准

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完善校长轮岗、教师流动机制。加快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加快中医药大学、医科大学、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推进中医二附院、第一中心医院等项目,实施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出文艺精品,讲好天津故事。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档案、科普等事业。全面做好第十三届全运会筹备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做好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构建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责任制保障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困难村、联系社区工作。做好信访、仲裁、人民调解等工作,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

依法行政:建设廉洁高效法治政府

今天上午,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是各级政府肩负的重要职责,也是法治天津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坚持依法确权,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用权,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科学配权,确保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严格控权,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坚持阳光示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巩固和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做好港澳和对台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二篇: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克服各种困难,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圆满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台阶,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城乡面貌更加整洁有序,群众生活得到新的改善,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1.1万亿元,增长16.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1455亿元,增长3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外贸进出口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实际利用内资增长27.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下降2%,节能减排完成任务。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我们坚持把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下大力量抓紧抓好。继续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新推出重大项目340项,累计达到1280项,总投资超过2.2万亿元,累计建成700项。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500家,累计达到2.1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000家。积极发展楼宇经济,确定了128个重点支持项目,税收超亿元楼宇由27个增加到67个。

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近10个百分点。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聚集区形成规模,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9个。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量,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6%,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部市合作、院市合作不断深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近700项,滨海新区成为国家863计划首个产业化伙伴城区。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15个,风电主控系统、冠脉载药支架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市专利申请3.6万件,授权1.4万件,分别增长43%、30%。国家驰名商标达到76件。

服务业发展提速。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46%。金融业健康发展,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总额超过2万亿元,大悦城、水游城、佛罗伦萨小镇、红星国际广场等建成开业。旅游业快速发展,泰安道综合开发项目1、2、3号院投入使用,海河风光游等旅游线路持续升温。邮轮母港接待出入境游客7.2万人次。会展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梅江会展中心二期工程主体完工,成功举办了“津洽会”、“融洽会”、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国际石化大会、国际矿业大会等大型展会。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滨海新区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东疆保税港区二期具备封关条件。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中心商务区加快建设,铁狮门和罗斯洛克金融中心等项目启动,五矿大厦投入运营。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建港造陆23平方公里,北方重装基地、中石油原油储备库、中粮油生物化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滨海高新区、滨海旅游区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中航直升机、长城汽车一期、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一期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项目顺利实施。全年重点项目建成180个,启动实施330个。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天津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一期开工建设,临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南港港区5000吨级航道开港通航,内陆“无水港”发展到21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50万标准箱。滨海国际机场二期开工建设,旅客吞吐量达到750万人次。海滨大道、津滨高速拓宽等项目投入使用,京津城际铁路延长线、于家堡铁路中心站等项目加快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启动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及管理机构达到2400家,启动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融资租赁企业51家,业务总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实行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企业16家,创新型交易市场11家。继续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等试点启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国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0%。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专项方案获国土资源部批复。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30亿美元,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70个,累计在津投资世界500强企业150家。利用内资超过2000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347个。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外贸结构得到优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投资18亿美元。

区县经济迈上新台阶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郊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31个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提速,招商引资富有成效,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区县800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竣工投产率达到55%。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5个养殖示范园区,全市设施农业面积60万亩,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启动实施10项农村水利工程。粮食生产连续八年丰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3户,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试点工作在41个乡镇展开,新开工农民住房1000万平方米,累计竣工1800万平方米,40万农民迁入新居,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三改一化”试点基本完成。创建文明生态村139个。新建改造了一批农村公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高水平完成区县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修编,完善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西站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南站投入运营,京沪高铁天津段建成通车,津保铁路、津秦客运专线、地下直径线加快建设。津宁、国道112等高速公路和团泊快速路竣工,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0公里。地铁9号线试运行,2、3号线装修调试,5、6号线加快建设。制定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建设十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天津境内干线工程全面建成。新增供排水、供气、供热等地下管网1000公里。

生态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启动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实施清水工程,综合治理卫津河、复兴河等38条河道,新建污水处理厂14座,完成张贵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河道实现水清岸绿。深入推进绿色天津建设,造林27万亩。第一热电厂关停,供热转换顺利完成。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20天。

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更大变化。继续奋战300天,高标准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修建筑5239栋,整治道路571条、社区350个,新建和改造公园22个,新建和提升绿地242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2%。经过全市人民连续4年900天的奋战,城市绿化净化美化水平显著提升,发展环境、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扩建和改造提升幼儿园485所,入园难得到缓解。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继续加快,90%的学校通过验收,校舍加固改造三年任务全面完成。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工程,推出首批实验学校。扎实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完成海河教育园区一期工程,7所职业院校6.5万名师生进入新校园,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动海河教育园区二期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高等院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分别增加19个和91个,大学软件学院投入运行,启动建设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医大总医院、肿瘤医院、人民医院等改扩建项目投入运营,中医一附院、胸科医院等建设进展顺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6个区县医院和中医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65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首批全科医生临床规范化培训。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由人均20元提高到30元,实施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70万人次受益。公办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累计减少群众药费支出3亿元。第五中心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建成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市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创作了电视剧《辛亥革命》等一批优秀作品。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成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功举办2011中国天津演艺产业博览会。组建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物保护、图书档案等事业全面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社会福利、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体育事业成果丰硕,举办了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七届农民运动会,新建改造一批市民健身园和体育公园,承办了世界女子水球总决赛等大型赛事,女子排球九年八次取得联赛冠军,男子足球问鼎足协杯,天津获得了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权。

群众生活继续改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启动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全年新增就业47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6%,颁布新的工资指导线,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增长16.5%。优抚对象抚恤、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农村五保供养、老年人生活补贴标准有新的提高。推动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延伸,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明显增加,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附加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疗保险水平,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完善价格补助联动机制,受益群众由18.4万人增加到33.7万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00万平方米、23.9万套,发放租房补贴8.5万户,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80个,更新改造老住宅供水、供气管道11万户,新建一批菜市场、农村消费品连锁店。优化公交线路,更新公交车1200辆,建成人行天桥20座,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下大力量狠抓食品安全,落实监管责任,启动放心馒头工程,开展瘦肉精、地沟油和非法添加剂等专项整治行动。

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我们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监督,及时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各类建议和提案全部办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0件,制定政府规章17件。在全市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40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近万家企业,解决了5600多个实际问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县行政审批统一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监管不断加强。“8890”服务网络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累计超过1000万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府督查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工作成效明显。“六五”普法顺利推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发挥作用。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富有成效。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继续加强。

二、2012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作总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2012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全面落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在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上取得新成效,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进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进一步推进功能区开发建设。东疆保税港区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实现首批居民入住。临港经济区建成10万吨级航道。中心商务区加快商务楼宇建设,起步区一期工程全面开工。滨海高新区启动建设未来科技城。继续推进南港工业区、滨海旅游区、开发区西区、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要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发展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组织实施200个重大项目,构建一流水平的产业体系,努力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太原重工等项目,推进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友达光电二期、117组团等工程建设,促进中俄大炼油、北疆电厂二期、长城汽车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要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南港万吨级航道,推进天津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国际邮轮码头二期、神华煤码头二期等项目建设,启动3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设,完善“无水港”布局,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0万标准箱。加快推进滨海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旅客吞吐量达到9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万吨。于家堡铁路中心站主体完工,中央大道全线贯通,加快建设京津城际铁路延长线、滨石高速、西外环高速等工程。继续发展海水淡化。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宜居城区建设水平。

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着力提高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坚定不移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推出新一批工业重大项目,狠抓项目投达产,新投产项目产值2700亿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新兴产业聚集区,尽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重点推进云计算、物联网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等示范工程,建设胰岛素生产基地、英利等一批重点项目,扩大风电设备、光伏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等生产能力。加快轻纺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进“智慧天津”建设,全面启动“三网融合”试点。高度重视和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加强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继续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建设子牙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抗癌药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节能等8项科技示范工程。更好发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创新平台作用,新建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组建2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建一批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园区,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共享。全面启动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继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做强做大,搞好科普工作。加快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累计超过3万家,小巨人企业达到1200家,20家企业具备上市条件。

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大楼宇经济推动力度,引入更多高端服务业,年内税收超亿元楼宇增加50个。做强做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务,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津湾广场二期工程,银河购物中心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不断提升“近代中国看天津”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凯旋王国、华侨城欢乐岛、米立方水世界等10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建成丽兹卡尔顿、帝旺凯悦等10家五星级酒店,加快建设中国旅游产业园。建成梅江会展中心二期,开工建设国家级大型会展中心,精心办好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会展活动。积极发展信息咨询、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壮大区县经济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各区县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高水平建设示范工业园区,全面启动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区县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竣工投产率达到70%。

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启动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广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强化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落实检测和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安全,无公害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生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万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要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扎实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新开工农民住房1100万平方米,竣工500万平方米,10万农民迁入新居。提升小城镇管理水平,扩大“三改一化”试点,完成土地复垦任务。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搞好生活垃圾处理和清洁工程试点,继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4%。

要推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进一步突出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大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力度,启动地铁站周边商业开发项目,建设都市型产业园区。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推动现代商业集聚发展,建设改造一批特色商业街,促进中心城区繁荣繁华。

加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推动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扩大在本市投资,继续办好“融洽会”。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创新模式,扩大规模。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产业金融,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搞好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离岸金融业务试点。规范发展创新型交易市场,继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落实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推动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租赁业务等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扩大区域通关、直通放行范围,提升航运服务中心和电子口岸功能,推进口岸和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土地整理储备和开发利用机制,继续搞好土地征转分离、增减挂钩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大重组整合力度,提高国有企业资本运作水平,突出企业效益,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继续深化科技体制、城乡统筹、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

要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利用外资、引进内资到位额分别增长12%、20%,重点吸引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龙头项目,鼓励在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等机构。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扩大出口,支持自主品牌出口,保持出口平稳较快增长。积极扩大进口。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规模,建设营销网络平台。积极参与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扎实推进环渤海地区务实合作,不断扩大国际交流。继续搞好新疆和田地区东三县、西藏昌都地区、青海黄南州等对口支援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加快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全面落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高水平编制综合交通、南北生态、地下空间、公共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确保规划与建设有机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稳定性、权威性。

要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津秦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地下直径线竣工,实现地铁3、9号线全线试运营,2号线区间试运营。推进津保铁路、京秦高速天津段、塘承高速二期、地铁5、6号线和2号线机场延长线建设。新建志成道延长线等一批城市道路。加快解放南路地区综合开发建设。完成南水北调滨海新区一期供水工程,继续实施独流减河、潮白新河、蓟运河综合治理工程。注重建筑细节,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安全监管,严防重大事故发生。

要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巩固发展奋战9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全面落实城市管理规定,形成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高标准整治京津城际铁路沿线环境,大力度推进建成区次支道路、社区、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动态监控,消除卫生死角。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市区两级数字化管理平台联网互动,完善市容环境标准体系,保持城市环境整洁优美、规范有序。

要优化修复生态环境。全面实施生态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清水工程、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综合治理河道15条,修建截污管道60公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实施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工程,年内环城四区河道实现水清岸绿。完成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源治理工程。建成大港、贯庄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以上。新建绿地17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植树造林17万亩。完成“两河三堤”改造工程,建设北辰郊野公园。加快推进陈塘庄热电厂搬迁改造。从今年开始,实行财政补贴与限行结合,四年内淘汰车龄长、污染重的“黄标车”11.3万辆;五年内投入资金100亿元,全面淘汰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燃煤供热锅炉,由热电联产和燃气供热替代,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本报讯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努力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宣传天津精神。繁荣文化创作,加快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扩大文化品牌效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建成文化中心工程,高水平做好布展工作,确保五月份向市民开放。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全部免费开放,加快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等项目,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提升改造,办好社区优秀文艺汇演、外来务工人员艺术节等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培育文化创新、示范和孵化基地,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市场,加快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二期、3D影视创意园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搞好国有文艺院团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扩大文化对外交流。继续做好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档案等工作。

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新建和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提升改造5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60所村办标准化幼儿园,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提前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任务,实现义务教育较高水平均衡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和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加快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推进海河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办好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社会培训。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建设84个市级重点学科和一批品牌专业。推进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和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完成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不断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卫生资源调整,加快推进天津医院、胸科医院、中医一附院、第二儿童医院等工程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开展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区县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为全市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构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和药品保障供应新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要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举办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及其系列活动,新建改造1500个健身园、30个体育公园,办好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做好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第十三届全运会筹备工作。

加快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多渠道促进就业增长。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总量,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全面完成创业带动就业四年规划。开发技能“培训包”,搞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启动建设中国(天津)人力资源中心。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全年新增就业47万人。

要继续增加群众收入。确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位数增长。落实好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颁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促进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总额增长15%。继续实施农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各类从业人员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将未参保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在人人享受社会保障方面迈出新步伐。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扩大基金规模。建立医疗保险实时监控中心,规范医疗保险运行秩序。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人均210元提高到300元。

要下大力量改善群众生活。精心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保证工程质量,扩大准入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健全制度体系,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05万平方米、10.5万套,帮助更多中低收入群众解决住房困难。完成“城中村”拆迁150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面开工建设。启动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三年提升工程,重点改造提升供水供热供气旧管道、楼栋门、屋面防水、电梯、楼道照明等设施,年内完成300个小区改造任务,80万群众直接受益。新增养老机构床位4000张,在中心城区新建6所老年配餐服务中心,新建100个日间照料服务站,60多万老年人受益,为4万多名患病困难老年人大幅度提高护理补贴,让他们得到较好照顾。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继续搞好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方面的保障服务。精心做好保供应、稳物价工作,确保价补联动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继续开设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线路50条,实施公交服务标准化,投入10亿元新增环保公交车2000辆,打通一批道路卡口和断头路,新建一批过街设施和停车场,加强交通管理,缓解交通拥堵,治理中小学、医院等地区拥堵问题,使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提升检测检验能力,完成信息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放心馒头、放心肉、放心菜、放心奶、放心餐馆等系列工程,构建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让放心食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综合运用规划、产业政策、财税、价格等手段,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市场中介组织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增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水平。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大力推进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建设,完善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认真做好信访、仲裁、人民调解和行政复议等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法治天津、平安天津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积极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资源,强化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强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提高决策质量和执行能力。扩大政务公开,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要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尽职尽责,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在全市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继续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搞好服务。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部门内部行政审批职能,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建设,办好三级行政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力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继续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各类评比和庆典活动。加强审计监督,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5+1”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把“制度加科技”惩防腐败机制,广泛运用到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资金监管、项目招投标等领域,规范权力运行,做到有权就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必追究。

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认真办理建议和提案。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做好新时期港澳和对台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三篇:驻马店市:刘国庆市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驻马店市:刘国庆市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3年02月21日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三个一”的工作思路,把保增长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四项保障机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87亿元,增长10.4%;地方财政总收入97.2亿元,增长24.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9亿元,增长2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7.6亿元,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24亿元,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99元,分别增长11.9%和13.7%。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集中开工了5批164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先后召开39次周例会,解决了200多个影响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全市17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4.2亿元,是上年的2.37倍,104个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6.9亿元,是上年的2.63倍,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两个翻番”目标。30多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运,天方药业新型原料药、华润风电、鼎瑞模塑等续建项目快速推进,银泰电动汽车、保税中心、海川玻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石武高铁驻马店西站正式运营,京港澳高速至上蔡、正阳连接线建成通车,实现了所有县城20分钟上高速目标。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强化企业服务,搞好要素保障,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挖潜增效,逆势而上,强渡难关,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5.5亿元,增长18.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1.8亿元、利润121.7亿元,分别增长20.1%和14.9%。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食品、医药、能源和煤化工、装备制造、建材、轻纺六大支柱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施了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逐步显现,支撑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20亿元,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总产达140亿斤,增长2%,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6%、1%和6%。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全面启动,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73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4家。完成造林15.4万亩,林业产值26.2亿元。改造建设农村公路390公里,新发展农村沼气近1万户,解决了农村50多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促进了城乡互动、良性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3.4%,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按照“一中心五组团”和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规划编修,中心城区总规修编通过专家评审,新区建设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完成了商务中心区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中心城区七大功能片区整体开发全面启动,实施了一批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3.9亿元,增长78.4%,建成区面积接近7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三项整治”、“三乱两超”综合治理、县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县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5%。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对人口和产业发展的承载力明显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新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51个,其中万人社区21个、5000人社区30个。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序展开,医药卫生及文化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积极创新投融资、土地利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全年新增贷款103.7亿元,增长19.2%,利用资本市场融资50.5亿元,13亿元城投债顺利发行;土地整治、集约节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需求得到较好保障;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9.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236个,总投资1340.5亿元,签约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均实现翻番;累计到位省外资金158亿元,增长23.8%。全国“农洽会”取得圆满成功,我市签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97个,总投资526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增长22.3%;完成出口2.16亿美元,增长15.5%。

——民生得到持续改善。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全市民生支出206.7亿元,增长30.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9%。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2项,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131项。中小学和幼儿园规划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和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广电中心、中心医院新病房楼基本建成,市群艺馆、博物馆投入使用。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6%;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16%;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48万套,已建成1.1万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继续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完成投资27.19亿元,其中高速公路6.4亿元、干线公路13.45亿元。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不断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2013年的目标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四个坚持”的发展思路和“持续求进、着力提升”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着力招商引资、着力项目建设、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总思路、把握总要求、突出八重点。坚持总思路,就是“四个坚持”的发展思路,即坚持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的发展战略,坚持“三化”协调、统筹推进的发展路径,坚持开放招商、项目带动的发展举措,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发展要求。把握总要求,就是持续求进、着力提升的总体要求,即持续当前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发展势头、好的发展氛围,在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加重视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着力在加快发展上提升、在优化结构上提升、在统筹推进上提升、在改善民生上提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突出八重点,就是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2013年重点工作

1.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实施开放招商。

报告要点: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举求多效”的重要手段,始终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创新招商理念,转变招商方式,推动开放招商取得新成效。

更加注重招商的针对性。积极适应形势变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以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区域招商重点,瞄准中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在产业链中起关键作用的重大项目。

更加注重招商质量。加快从招商向选商转变,突出主导产业招商、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和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力争在引进50亿元以上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上实现突破。围绕办好全国“农洽会”,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市、县两级招商活动,宣传推介一批重大项目,引进落户一批知名企业,提升办会层次,扩大会议影响。

更加注重招商实效。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改进招商措施,大力开展专业化、集群式招商。对一些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主要领导挂帅,组成专业队伍进行一对一招商。强化招商引资责任,继续实行县区主要领导“二分之一”工作法,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更加注重多领域对外开放。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实施科技开放合作工程、社会资本办学办医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推动一批医疗、教育项目落地。支持天方药业、华中正大、中集华骏、康茂工艺等企业扩大出口规模,积极培育瑞升家私、宝兰德皮具、联播生物制品等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快公共保税中心建设,促进外经外贸健康发展。

2.着力扩大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报告要点: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继续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今年初步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39个,总投资1742亿元,计划投资52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2个,总投资796亿元,计划投资303亿元。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两个突破”,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00亿元。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依托我市资源、区位等优势,继续挖掘、筛选、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扶持计划。认真落实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和周例会制度,优化建设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促进项目落地。强化项目管理,把除房地产以外的所有亿元以上项目全部纳入重点项目管理,继续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项目观摩点评活动,进一步激发各地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报告要点:按照“一中心五组团”战略布局,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龙头,推动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加快中心城区发展。尽快完成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报批,高标准完成新区规划编制,继续抓好专项规划及重点地段控制性、修建性详规编制,提高控规覆盖率。加大招商融资力度,充分发挥城投债效益,加快城市新区和中心城区七大功能片区开发建设,实施好城市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和中心城区六件惠民实事,力争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60亿元以上。以铜山大道、驿城大道、纬十路、商桐路等快速通道建设为重点,打造30分钟交通圈,加快“一中心五组团”格局的形成。

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扩容提升工程,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产业集聚区、县城新区和旧城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统筹规划一批功能片区,搞好整体开发建设,注重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个性化城市。加快重点镇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吸纳集聚能力。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原则,坚持分类指导、规划先行、政策引领、示范带动,继续以产业集聚区、城乡接合部和旅游景区周边区域为重点,积极探索重点镇社区建设模式,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有序推进农村人口转移。鼓励引导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以产兴城,更好地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体制机制,突出住房牵动和学校牵动,把具备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城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转移人员的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

4.调整优化结构,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报告要点:以工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着力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坚持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从今年开始,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资金,重点奖励企业和科研单位各种创新、研发以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攻关,培养、改造、孵化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培育壮大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化工、医药、建材、轻纺、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继续深化重点企业合资合作,加大项目谋划建设力度,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确保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20家。

加强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继续按照“四集一转”要求,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完善配套、强化保障,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和延链补链,认真落实项目统筹布局及“退二进三”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00亿元,有5个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中集华骏、昊华骏化、平煤蓝天、白云纸业等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华顺阳光、华中正大等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昊华骏化博士后工作站。持续推进品牌带动战略,加强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一批高技术专项、工业技改和科技创新项目。

搞好经济运行调节。推动企业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强企业产销对接,引导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做好煤电油气运产需衔接,保障生产要素和物资供应。规范各类检查、评比、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创建一批示范企业,用信息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5.强化农业基础,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报告要点: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线,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为载体,加快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低产田改造、小农水建设和节水农业工程,建设40个小麦、40个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新增高标准粮田1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旱保田55万亩。认真落实农业生产扶持政策,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40亿斤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以优质特色农畜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力争培育农业产业集群20个以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奖励补助等手段,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加快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质量安全、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覆盖面,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安全饮水、道路、供电、通信、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解决49.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万户,解决脱贫人口13.87万人。

6.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报告要点:把服务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拓展领域、打造品牌,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积极推进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加快启动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开发建设,重点围绕服务特色商品交易和主导产业发展,尽快实施一批建设项目,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完善并组织实施《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大嵖岈山旅游产业集聚区、西部山区休闲度假旅游、宿鸭湖湿地生态旅游和西南部山区乡村旅游产业带开发建设,搞好项目包装,提升文化内涵,打造旅游精品,拓宽旅游市场,努力建设山水生态、休闲驿站的美丽天中。

积极发展金融业。继续做好银企对接,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积极引进国内金融机构,争取在引进股份制银行方面实现新突破。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完善网点布局,实施驻马店银行创优升级工程,抓好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力争实现村镇银行全覆盖。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融资能力。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力争蓝天燃气上市。大力发展保险事业,充分发挥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做好物流业规划编制,完善与海关协作机制,加快保税中心建设,打造豫南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双进工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

7.持续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报告要点:强化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继续抓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全面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积极推进全市就医一卡通。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和优抚对象待遇,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推进城区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持续抓好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房建设,全年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33个24393套,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低收入职工、基层一线职工工资水平。持续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涉农补贴,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完善政策机制,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工程,加强职业教育和职教园区建设,完成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搬迁,基本完成汝南幼儿师范、驻马店卫校、驻马店农校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驻马店财经学校,切实做好驻马店幼儿师专和驻马店技师学院申办工作。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三年九大攻坚行动计划”。加强养老托老设施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开工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落实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生活环境。做好生态市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抓好“三乱两超”整治、西部山区生态修复及县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创建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和监测网络建设,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规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强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责,夯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完善信访机制,做好信访工作。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平安驻马店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8.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

报告要点: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认真做好国有企业脱钩改制,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健全医保、规范医药、创新医疗为重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和报销标准,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运行新机制,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制定支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促使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集中。积极推进财税、运输、价格、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

持续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完善融资机制,努力扩大信贷投放和融资规模,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完善土地保障机制,加强土地计划调控,优先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发展载体建设用地,积极稳妥推进人地挂钩试点,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严格执行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加快实施职教攻坚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施政水平

把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能力水平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深入推进“两转两提”,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不断强化依法行政。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作用,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和纠错制度,推行服务型执法。

持续提升行政效能。积极应对形势变化,主动站位全局,加强调查研究,注重战略谋划,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抓住主要矛盾,区分轻重缓急,合理配置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有效运作能力。进一步完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强化政府绩效管理,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一票否决”制度,加大督查督办和奖惩力度,对务实重干、成绩突出的表彰奖励,对失职渎职的追究责任。严肃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依法打击各种黑恶势力,重点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执法犯法、吃拿卡要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大力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坚持求真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精力用在谋大事、抓落实、搞服务、促发展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防体系,加强制约监督,规范权力运行,防控腐败风险,坚决惩处权钱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四篇:北京刘淇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五年工作的回顾

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重大决策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大力发展首都经济的正确方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十五”计划良好开局,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克服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宏观经济效益不断改善。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2002年,实现3130亿元,同比增长1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5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90.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0.7%。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182.3亿元增加到534亿元,年均增长25.7%。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和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均居全国首位。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发展确立新格局,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益突出。中关村科技园区“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全面实现,2002年增加值、上缴税金和出口创汇分别完成537亿元、110亿元和31亿美元,分别比三年前增长1.4倍、1.7倍和2.2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9%。振兴现代制造业已经起步。现代都市农业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54.5%提高到61.3%。首都经济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如期实现,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私营个体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市政府部门由67个减少到54个,内设机构减少118个,行政编制精简5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级审批事项共精减587项,精减比例达45%。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初步构建,市与区县财政分税体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经济秩序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基础设施投资补偿机制逐步完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经营性土地供应进入市场化运作。体制和机制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投资贸易环境显著改善,利用外资的观念、模式和领域实现新突破,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03.1亿美元,是上五年的1.5倍;地方外贸出口累计实现213.9亿美元,是上五年的2.1倍。对外交往日益活跃,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300万人次。对外开放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深入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初步显现。始终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700亿元,是上五年的2.1倍。四环路、广安大街等相继通车,城区路网加密步伐加快,全市道路总长度达到4400公里,高速公路总长度达到463公里。复八线、城市铁路西线(十三号线)投入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4公里。水、电、气、热、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商务中心区等城市功能区和重点商业街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文化设施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建成。城市布局继续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迈上新台阶。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健全了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实施“3.3亿元文物抢修计划”,带动相关资金的投入,圆明园、明城墙遗址、菖蒲河等文物抢险修缮和腾退整治取得重大突破,古都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自1998年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466亿元,实施了八个阶段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2002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55.6%,比1998年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6.5%,分别比1997年提高了23和47.5个百分点。城区建成51处集中大绿地,市区绿化隔离带建设三年时间实现十年绿化目标,绿化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环绕京城的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全市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4.5%和40.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以街道、社区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组建城管监察队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得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化大都市发展需要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初步确立。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确保首都社会的安全稳定。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政府组成人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联系,完善与人民群众联系渠道,提高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五年共办复全国和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以及政协委员提案15330件。加强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扩大了基层民主。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依法治市,切实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五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68项,制定政府规章210项,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三五”普法教育取得明显成绩,“四五”普法教育进展顺利,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公民法律意识得到加强,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氛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高反恐防暴能力,首都公安警务保障迈上了新台阶。与“FLG”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首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与中央在京科技力量的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市属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布局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迈进,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五年共投入教育经费306.2亿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大学生公寓建设三年竣工83万平方米。文化事业繁荣活跃,五年共有42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事业都有长足发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三讲”集中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六个区县、三个行业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区县和文明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驻京部队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0.1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59.4%和56.3%。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全部消除,边远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翻了一番。居民消费层次逐步升级。食品放心工程进展顺利。2000年以来加快了危旧房改造步伐,三年共拆除危旧房409万平方米,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加大了住宅建设力度,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高度重视并做好就业工作,五年新增64.8万个就业岗位,安置30万下岗职工,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5%。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坚持每年办60件实事,人民群众越来越感到方便和舒心。人民生活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五年来,我们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和党的十六大服务保障工作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任务。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激发了全市和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一切转化为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全市上下呈现出“人心齐、抓机遇、求发展”的可喜局面。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首都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的五年。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全市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在京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各兄弟省、区、市,向所有关心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有很大差距,观念、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的任务还很艰巨。部分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还不牢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很大。交通拥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巩固和完善。城市文明程度与首都的地位仍不相适应。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首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必须从首都的性质地位出发,立足于发挥北京的比较优势,着眼于我国和世界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整合首都生产力资源,大力实施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涵,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推动全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二,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应当尽心尽力尽快办好。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勤政廉洁,艰苦奋斗,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认真解决好就业、出行、住房、环境、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三,始终坚持抓住机遇、把握大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是加快首都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紧抓住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用足用好机遇带来的发展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四个服务”是首都工作的大局。必须竭尽全力履行“四个服务”的职责,积极争取中央各部门和在京单位对北京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加强与各省区市的联系与合作,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首都建设与发展的新飞跃。

第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维护首都稳定,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办事效率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为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把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夺取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第五,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环境也是生产力。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水、土地等资源管理和利用,不断提高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空气清新、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现代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六,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建首善、创一流”为目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广大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2003年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要求努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这是对北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构想,为在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五年,首都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举办奥运会,就是一个十分难得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及时抓,才能取得主动权,赢得发展优势;机遇只是发展的良好时机和条件,必须抓紧抓实,才能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果。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用足用好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争取最大的效果。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投资和消费环境,大力改善首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等环境,尤其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决纠正一切妨碍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坚决废除一切束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实现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贡献于现代化。

&nb

支持在京中央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吸引全国各类社会投资和外资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把资金重点投向轨道交通和奥运场馆的建设,投向环境治理、危旧房改造,投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向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

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发挥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加速器作用。奥运经济是首都经济发展在特定阶段的集中体现,筹办奥运会将大大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要认真实施《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制定实施“以奥运促发展”的具体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抓住奥运会市场开发启动的有利契机,以拉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整合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奥运赞助、供应和特许经营。加大奥运宣传,引导国内外企业全方位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扩大奥运效应。积极实施奥运品牌战略,支持引导企业创世界级品牌和国内名牌,争取国内产品和技术在奥运会上应用推广。精心设计、宣传和经营城市,挖掘和丰富首都城市的独特魅力,着力培育城市品牌,塑造北京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三)坚持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具有首都特点和时代特征的首都经济发展之路,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实《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行动纲要》,加快推进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建设,软件园、上地北区等要初步具备企业大规模进驻的条件。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进入退出机制,建成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实施重点产业化项目,加速培育具有首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逐步形成多元化发展的群体结构优势。继续把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抓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重点打造和延伸网络计算机、大规模图形图像专用芯片等产业链。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软件产业集团,扶持软件出口,加强软件人才培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数字北京”工程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鼓励支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保持首都信息化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以汽车和微电子产业为龙头,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振兴现代制造业。加速以顺义为中心的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现代汽车合资项目,加快吉普车产品升级换代,推动北汽福田优化产品结构,尽快形成整车和零部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贸易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确保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生产线按期投产,加快京东方液晶显示器件项目建设,搞好集成电路设计园和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巩固发展北京微电子产业的领先地位。立足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抓好北一大隈、燕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都市型工业。完成20家污染扰民企业的调整搬迁,压缩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三地一港”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际著名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大力推行第三方物流,优化布局,构建现代流通业的基本框架。支持金融企业改革与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金融业务的扩展和创新。搞好商务中心区、金融街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吸引国内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来京投资金融产业。做好银行保险业利用外资试点准备工作,开展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等领域的对外合作。开发新型旅游方式和产品,树立北京旅游品牌,壮大旅游产业。扩大会展业规模。着力发展通信、网络、咨询等信息服务业。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加工和贸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推进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郊区产业布局,加大市级和区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力度,适当整合规模较小的工业区,促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使郊区成为首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快发展卫星城和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研究解决农业人口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城镇化。

(四)科学规划,加速建设,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今年是奥运工程建设的启动之年,也是城市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要全面实施“绿色奥运”战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市。

切实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为重要的作用。

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挥首都的人才优势。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其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实施首都人才战略,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着力建设行政管理、企业经营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广泛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京发展,承认和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贡献,发挥所有首都建设者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服务。

不断改善和优化管理服务环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的经济调控目标。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切实转变作风,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调整机构设置,理顺部门分工,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科学设定并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建立行政审批投诉制度和社会评价制度。大力培育各类行业协会,健全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转移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抓好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吸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进入园区决策机构,使企业逐步成为园区管理的主体。完成有关规划、交通等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实施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方式。强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不良记录公示制度,加快建设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信用环境。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交易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金融安全和安全生产。优化结构,调控总量,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不断改善和优化对外经贸环境,提高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水平。认真实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北京行动计划纲要》,抓住外资大量进入我国的机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步开放服务领域,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推广“星网工业园”引资经验,推动外资进入现代制造业,进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工业园区。继续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鼓励以存量引增量,扩大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规模。推进财政、税务、海关、商检、外汇管理等部门通力协作,巩固“大通关”成果。发挥进出口贸易预警机制的作用,维护产业安全。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出口政策,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提高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出口比重,力求实现出口市场、主体、产品和方式的多元化。解决企业对外投资中的项目申报和资金支持等问题,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带动本市产品、技术出口和劳务人员输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办并办好高水平的国际活动。深度参与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的交流与合作。

(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功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使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新的提高,为首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规模。加快良乡和沙河高教园区建设,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师德教育,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继续抓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重点,完善创业孵化网络。继续深化科研机构转制,提高转制院所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繁荣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努力创作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积极扶持民族艺术,引进国外优秀文化艺术。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广泛吸引各类资金、人才和企业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有序。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健全疾病预防和急救系统,加快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社区卫生保健功能,以低廉的价格为群众提供

第五篇:北京刘淇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五年工作的回顾

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重大决策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大力发展首都经济的正确方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十五”计划良好开局,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克服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宏观经济效益不断改善。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2002年,实现3130亿元,同比增长10.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5美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90.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0.7%。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182.3亿元增加到534亿元,年均增长25.7%。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和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均居全国首位。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发展确立新格局,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益突出。中关村科技园区“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全面实现,2002年增加值、上缴税金和出口创汇分别完成537亿元、110亿元和31亿美元,分别比三年前增长1.4倍、1.7倍和2.2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9%。振兴现代制造业已经起步。现代都市农业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54.5%提高到61.3%。首都经济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如期实现,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私营个体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市政府部门由67个减少到54个,内设机构减少118个,行政编制精简5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市级审批事项共精减587项,精减比例达45%。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初步构建,市与区县财政分税体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经济秩序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基础设施投资补偿机制逐步完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经营性土地供应进入市场化运作。体制和机制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投资贸易环境显著改善,利用外资的观念、模式和领域实现新突破,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03.1亿美元,是上五年的1.5倍;地方外贸出口累计实现213.9亿美元,是上五年的2.1倍。对外交往日益活跃,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300万人次。对外开放朝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深入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初步显现。始终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700亿元,是上五年的2.1倍。四环路、广安大街等相继通车,城区路网加密步伐加快,全市道路总长度达到4400公里,高速公路总长度达到463公里。复八线、城市铁路西线(十三号线)投入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4公里。水、电、气、热、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商务中心区等城市功能区和重点商业街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文化设施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建成。城市布局继续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迈上新台阶。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健全了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实施“3.3亿元文物抢修计划”,带动相关资金的投入,圆明园、明城墙遗址、菖蒲河等文物抢险修缮和腾退整治取得重大突破,古都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自1998年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466亿元,实施了八个阶段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2002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55.6%,比1998年提高了28.2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6.5%,分别比1997年提高了23和47.5个百分点。城区建成51处集中大绿地,市区绿化隔离带建设三年时间实现十年绿化目标,绿化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环绕京城的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全市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4.5%和40.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以街道、社区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组建城管监察队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得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化大都市发展需要的城市管理新格局初步确立。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确保首都社会的安全稳定。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政府组成人员向人大常委会述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联系,完善与人民群众联系渠道,提高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五年共办复全国和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以及政协委员提案15330件。加强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扩大了基层民主。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坚持依法治市,切实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五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68项,制定政府规章210项,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三五”普法教育取得明显成绩,“四五”普法教育进展顺利,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公民法律意识得到加强,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氛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提高反恐防暴能力,首都公安警务保障迈上了新台阶。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建立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首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与中央在京科技力量的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市属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布局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迈进,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五年共投入教育经费306.2亿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稳步推进,大学生公寓建设三年竣工83万平方米。文化事业繁荣活跃,五年共有42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事业都有长足发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三讲”集中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六个区县、三个行业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区县和文明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国防教育、征兵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落实,驻京部队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80.1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59.4%和56.3%。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全部消除,边远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翻了一番。居民消费层次逐步升级。食品放心工程进展顺利。2000年以来加快了危旧房改造步伐,三年共拆除危旧房409万平方米,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加大了住宅建设力度,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高度重视并做好就业工作,五年新增64.8万个就业岗位,安置30万下岗职工,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5%。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坚持每年办60件实事,人民群众越来越感到方便和舒心。人民生活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五年来,我们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和党的十六大服务保障工作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任务。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激发了全市和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一切转化为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全市上下呈现出“人心齐、抓机遇、求发展”的可喜局面。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首都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也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的五年。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全市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在京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各兄弟省、区、市,向所有关心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有很大差距,观念、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的任务还很艰巨。部分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还不牢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很大。交通拥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巩固和完善。城市文明程度与首都的地位仍不相适应。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首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必须从首都的性质地位出发,立足于发挥北京的比较优势,着眼于我国和世界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整合首都生产力资源,大力实施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涵,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推动全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二,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应当尽心尽力尽快办好。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勤政廉洁,艰苦奋斗,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认真解决好就业、出行、住房、环境、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使人民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三,始终坚持抓住机遇、把握大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是加快首都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紧紧抓住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用足用好机遇带来的发展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四个服务”是首都工作的大局。必须竭尽全力履行“四个服务”的职责,积极争取中央各部门和在京单位对北京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加强与各省区市的联系与合作,凝聚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首都建设与发展的新飞跃。

第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维护首都稳定,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办事效率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为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把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与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夺取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第五,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环境也是生产力。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水、土地等资源管理和利用,不断提高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空气清新、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现代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

第六,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建首善、创一流”为目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广大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2003年工作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要求努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这是对北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构想,为在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五年,首都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举办奥运会,就是一个十分难得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及时抓,才能取得主动权,赢得发展优势;机遇只是发展的良好时机和条件,必须抓紧抓实,才能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果。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用足用好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争取最大的效果。

面对这样重大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投资和消费环境,大力改善首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等环境,尤其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决纠正一切妨碍发展的认识和做法,坚决废除一切束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机制弊端,进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实现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贡献于现代化。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继续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为总的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把北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又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加速首都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左右。

(一)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切实抓紧抓好,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使城乡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发2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培育社区服务组织,鼓励并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门路。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启动“三年百万技能培训计划”,强化就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失业预警体系,对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与加强农村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帮助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实施绿色生态富民工程纲要,全部消除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和落实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机制。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强化公共财政职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认真执行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把农村特困居民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力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农转居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5%以上。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化和动态管理,符合条件的城乡低收入人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建立市、区临时救助资金,构建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生活补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模式,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积极推进危旧房改造和住宅建设,办好60件实事。全年动迁居民5万户,拆除危房65万平方米。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力争全年竣工200万平方米,优先提供给旧城区危改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拆迁居民认购。建设好廉租房小区,将具备条件的空置商品住宅转为廉租房屋,努力扩大廉租房源,解决更多双低家庭住房困难。继续办好60件实事,把群众在看病就医、社会治安、劳动就业、交通环保、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使广大城乡居民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坚持消费和投资双重拉动,发挥筹办奥运会的促进作用,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逐步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扩大消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以奥运促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促进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完善鼓励和引导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进银行卡工程,力争使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提高到15%。积极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发展务必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宽已购公房上市渠道,完善换房、租赁等住房消费政策,促进住房消费稳步增长。建成一批重点流通设施,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商业业态,推进特色商业功能区建设。开发新的消费领域和空间,重点完善休闲消费等服务体系,促进服务性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教育培训、旅游会展、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消费向深层次发展。推进新型商业进农村,不断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2000亿元。

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成本。当前,投资仍是推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要以完善投资结构为主要着力点,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行好奥运建设企业债券,积极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搭建投资服务平台,研究控制工业用地价格的办法,降低在京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成本,努力为各类投资主体创业和发展营造一流的环境。支持在京中央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吸引全国各类社会投资和外资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把资金重点投向轨道交通和奥运场馆的建设,投向环境治理、危旧房改造,投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向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

大力发展奥运经济,发挥奥运会对首都经济的加速器作用。奥运经济是首都经济发展在特定阶段的集中体现,筹办奥运会将大大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要认真实施《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制定实施“以奥运促发展”的具体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步伐。抓住奥运会市场开发启动的有利契机,以拉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整合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奥运赞助、供应和特许经营。加大奥运宣传,引导国内外企业全方位参与首都现代化建设,扩大奥运效应。积极实施奥运品牌战略,支持引导企业创世界级品牌和国内名牌,争取国内产品和技术在奥运会上应用推广。精心设计、宣传和经营城市,挖掘和丰富首都城市的独特魅力,着力培育城市品牌,塑造北京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三)坚持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定不移地走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具有首都特点和时代特征的首都经济发展之路,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实《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行动纲要》,加快推进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建设,软件园、上地北区等要初步具备企业大规模进驻的条件。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进入退出机制,建成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实施重点产业化项目,加速培育具有首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逐步形成多元化发展的群体结构优势。继续把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抓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重点打造和延伸网络计算机、大规模图形图像专用芯片等产业链。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软件产业集团,扶持软件出口,加强软件人才培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数字北京”工程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鼓励支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保持首都信息化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以汽车和微电子产业为龙头,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振兴现代制造业。加速以顺义为中心的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现代汽车合资项目,加快吉普车产品升级换代,推动北汽福田优化产品结构,尽快形成整车和零部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贸易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确保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生产线按期投产,加快京东方液晶显示器件项目建设,搞好集成电路设计园和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巩固发展北京微电子产业的领先地位。立足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抓好北一大隈、燕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都市型工业。完成20家污染扰民企业的调整搬迁,压缩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三地一港”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际著名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大力推行第三方物流,优化布局,构建现代流通业的基本框架。支持金融企业改革与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金融业务的扩展和创新。搞好商务中心区、金融街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吸引国内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来京投资金融产业。做好银行保险业利用外资试点准备工作,开展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等领域的对外合作。开发新型旅游方式和产品,树立北京旅游品牌,壮大旅游产业。扩大会展业规模。着力发展通信、网络、咨询等信息服务业。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按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退耕还林,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加工和贸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推进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郊区产业布局,加大市级和区县工业开发区建设力度,适当整合规模较小的工业区,促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使郊区成为首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快发展卫星城和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研究解决农业人口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城镇化。

(四)科学规划,加速建设,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今年是奥运工程建设的启动之年,也是城市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要全面实施“绿色奥运”战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市。

切实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改革规划编制体制,推行规划设计市场化运作,广泛引进国际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力量,加快编制速度,提高编制水平。完善专家参与机制,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改革规划审批体制,实现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转变,提高审批效率。依法加强规划监督管理,制止违法建设,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着眼于从根本上缓解交通问题,实施300公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确保城市铁路东线和地铁八通线通车,加快地铁五号线工程实施和地铁四号线等新线开工建设。推进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城区路网加密工程建设,重点搞好交通节点的改造,建成五环路等重点道路,尽快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加快东直门、西直门等交通枢纽建设。坚持“公交优先”,扩大公交专用车道及公交优先车道,建成20条准快速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公共汽车、电车线网。推进出租汽车企业运营机制改革,建立良好经营秩序。坚持建管并举,加快建立智能化交通体系,加强静态交通管理,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以启动奥运场馆建设为契机,高质量建设城市。加快奥运场馆项目法人招标、设计方案招标、建设用地拆迁平整等前期工作,确保奥林匹克公园市政配套和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按期开工。务必做好重大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建设国贸三期、第十水厂等一批新项目,推进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首都博物馆新馆等工程的建设。要加快电力设施建设和城网改造,着重抓好旧城平房区和新建集中居住区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南中轴路建设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向南城倾斜力度,为加快南城发展提供条件。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搞好皇城的整体保护,修缮正觉寺等文物古迹,推进朝阜路、大栅栏等历史文化保护区整修试点。

以改善大气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采取更加严格有效的措施,力争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0%。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增加天然气供应能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4个城区基本完成2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对新增机动车执行相当于欧洲2号排放标准,在用机动车排放达不到简易工况标准不允许上路。支持首钢完成调整和压产任务。削减市区工业用煤100万吨。加强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防治,基本完成城市裸露地面整治。继续实施水系治理工程。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使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中水回用日均达到24万吨。抓好园林、公共绿地节水设施改造,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大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噪声等污染的防治力度。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以林业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完成第一道绿化隔离带125平方公里绿化和“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启动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强湿地的恢复和保护工作。城市绿化要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治理脏乱差、保护文物和美化环境相结合,每个区至少建设一处一公顷以上大绿地。继续治理城市中的脏乱点,完成100项重点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一批环境精品、亮点工程,展现北京更加亮丽的风采。

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事权下放,在城管、公安、工商、社保等工作进社区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健全市、区、街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框架,完善“统一领导、各司其职、规范管理、强化基层”的城市管理格局。推进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建立社区城管监察执法“一区一员”联系人制度,全面实行责任监督,将严密到位的日常管理覆盖到全市各个方面,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向、核心和重点确立之后,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今年,要下决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贯彻落实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大举措来抓,作为把握机遇的实际措施来抓,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

不断改善和优化体制机制环境,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研究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改组调整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方案。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重组、盘活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进和加强监管机制。鼓励用国有企业的优良资产,吸引、嫁接、置换外资和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国有企业上市步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认真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不断改善和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向民间资本开放。私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上市融资、进出口、使用外汇、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政府计划项目、科技奖励、取得许可证和资质等级证书以及引进人才等方面,享受与国有、集体企业同等待遇。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改善服务,尽一切可能使非公有制经济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挥首都的人才优势。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其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实施首都人才战略,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着力建设行政管理、企业经营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广泛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京发展,承认和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贡献,发挥所有首都建设者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服务。

不断改善和优化管理服务环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的经济调控目标。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切实转变作风,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调整机构设置,理顺部门分工,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科学设定并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建立行政审批投诉制度和社会评价制度。大力培育各类行业协会,健全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转移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抓好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吸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进入园区决策机构,使企业逐步成为园区管理的主体。完成有关规划、交通等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实施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方式。强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不良记录公示制度,加快建设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信用环境。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交易和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金融安全和安全生产。优化结构,调控总量,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不断改善和优化对外经贸环境,提高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水平。认真实施《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北京行动计划纲要》,抓住外资大量进入我国的机遇,提高法规和政策透明度,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步开放服务领域,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推广“星网工业园”引资经验,推动外资进入现代制造业,进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工业园区。继续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鼓励以存量引增量,扩大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规模。推进财政、税务、海关、商检、外汇管理等部门通力协作,巩固“大通关”成果。发挥进出口贸易预警机制的作用,维护产业安全。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出口政策,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提高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出口比重,力求实现出口市场、主体、产品和方式的多元化。解决企业对外投资中的项目申报和资金支持等问题,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带动本市产品、技术出口和劳务人员输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办并办好高水平的国际活动。深度参与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的交流与合作。

(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功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使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新的提高,为首都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提高使用效益。继续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教育,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规模。加快良乡和沙河高教园区建设,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师德教育,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继续抓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重点,完善创业孵化网络。继续深化科研机构转制,提高转制院所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面繁荣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努力创作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积极扶持民族艺术,引进国外优秀文化艺术。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广泛吸引各类资金、人才和企业进入文化产业,进一步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产业做大、做强。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斗争,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健康、有序。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健全疾病预防和急救系统,加快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社区卫生保健功能,以低廉的价格为群众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优质生殖保健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配建“全民健身工程”,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争办高水准的国际体育赛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老龄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扎实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上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引导全市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开展好“首都公民道德实践年”活动,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广泛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群众思想教育,增强市民的首都意识和首善意识。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市民国防观念,高标准做好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严格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文明区县、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做好乘车秩序、旅游环境、文明赛场等整治工作,下大气力治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张贴小广告等顽症。把市民讲外语活动引向深入。

(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巩固和发展首都长期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把政治协商纳入政府决策程序,为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完善人民群众建议征集制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政府的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都要有专家参与,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扩大政府决策及实施的社会基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完善村民自治,推进社区自治,搞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扩大基层民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做好对台工作。

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加强行政立法,使立法工作不断适应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将“四五”普法引向深入,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增强全体市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确保首都安全稳定。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和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分子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突出反恐防暴,打击各类恐怖活动和民族分裂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坚决取缔、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巩固严打斗争成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搞好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提高社会整体防范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有效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做好信访、排查调处和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已满,新一届政府即将产生。面对“新北京、新奥运”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廉洁奉公,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各位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掀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首都现代化建设在新世纪、新起点上,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再接再厉,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2003年1月1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下载天津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长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刘淇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刘淇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五年工作的回顾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北京刘淇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五年工作的回顾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在中......

    天津市长黄兴国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点

    天津市长黄兴国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点 2011年04月19日 来源:人民日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

    市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06年“两会”王鸿举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二○○六年一月十一日在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综合经济实力: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达4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五年年均增长期12、6%;财政总收入969、7亿元、一般预算......

    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 “翻两番”,就是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在2011年超万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七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二、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