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八)地理试题(word)
福建省达标校
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
(八)地 理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超强台风给某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
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据此回答1~4题:
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2.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
②RS技术
③GP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C.能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断分析
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
4.遥感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
①残疾人口普查
②森林普查
③小麦病虫害监测
④交通点位导航
A.②③
B.①③
C .①②
D.①②③④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 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我国 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回答 5— 7题:
5.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形
D.地形和植被
6.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
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该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该线以北典型植被是温带常绿阔叶林
D.该线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以下材料是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回答 8—9题:
8.表中显示90年代以前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9.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农牧过渡地带,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解决人民的生活用能问题,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
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称,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们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回
答10—13 题:
10.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青海湖
②滩涂
③沼泽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1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
1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农业文明时期主要起源地区图,读图回答 14~15题:
14.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过去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 —19题:
16.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 20千米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其主要原因是
A.大坝阻挡了冬季风
B.大坝阻挡了夏季风
C.水体热容量大
D.阴雨天气增加
17.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引起的降水变化表现为在库区稍减,远处稍有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面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B.附近陆地全年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
C.夏季水面温度低,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
D.冬季附近陆地温度高,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
18.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导致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经济最贫穷
落后的地区之一。1933年以后,在田纳西河流域修建了 71座大小水坝,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
洪调度系统,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33 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
益约2亿美元。读图,回答20—21 题:
20.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21.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C.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D.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
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 学的田纳西河流的综合开发知识,回答22~24题:
22.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祼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
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23.教材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你认为同黄河流域相同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
B.植被破坏
C.水质污染
D.资源短缺
2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防洪
B.发电,提高水质
C.土地合理利用
D.大力发展航运业
欧洲西部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河源头。回答 25—26题:
25.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因为欧洲西部
A.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B.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C.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
D.热量充沛,土壤肥沃
26.我国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A.境内无大江大河
B.河流冰期长
C.河水流速快,河道狭窄
D.河流含沙量大
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请工,却仍招不到几个工人,甚至出现东西
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现象。据此回答 27~28题:
27.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①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部 ②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原东部地区很多制造类企业加速西进步伐,内地不少省市就业机会增加、薪资待遇提高
③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劳动力需求大④此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东部省份相当多的企业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现阶段“用工荒”给我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②促使东部地区加快城市化问题解决
③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④有利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人口就地转化⑤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⑤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城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据此答 29-30题:
29.吸引苏南地区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的因素是
①劳动工资水平
②土地价格
③政策
④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分)
31.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 症”。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是一个成 功治沙的典型例子。读右图,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8 分)
(1)该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 因是有哪些?
(2)该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 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3)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气候干旱
B.人类活动
C.水源短缺
D.全球变暖
(4)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5)在该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牧
32.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森林常被人们成为“地球之肺”。但是,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 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请结合所学内容和相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A 地区的名称是亚马孙平原,D 是______
_(洋流),它对 A 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2)A 地区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具有的全球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哪几点?但雨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生产力的同时又具有脆弱性,其脆弱性的原因是什么?
(3)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保护热带雨林的意义,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是对这一地区的国家有利
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们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4)对于A地区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哪些?
33. 读我国煤炭及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要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2)长三角地区需要调入大量能源的原因有哪些?
(3)西气东输工程还不能彻底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请您从开源方面提出两条缓解该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
(4)山西是能源大省,简述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5)山西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以何种形式向外输出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34.读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示意图,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10分)
(1)A 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
(2)东北黑土地作为我国唯一且很难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这里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垦,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 1/3 以上。针对东北黑土地土壤肥力下降,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东北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除了保护耕地,你觉得还有哪些有效措施可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4)R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篇:福建省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四)历史试题
福建省达标校
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
(四)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分)
1.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给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温总理在地震灾区的精彩话语成为支撑我们战胜灾情最温暖的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儒家思想
A.提供了积极进取和改革精神
B.提供了无为的哲学思想
C.提供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D.提供了民主思想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5.春秋战国时,某位思想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位思想家是谁?
A.墨子
B.韩非子
C.孟子
D.庄子
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
A.由“无为”发展为“有为”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7.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8.“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董仲舒
C.王阳明
D.李贽
9.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10.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12.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
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④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1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4.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15.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包括
①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②实用技术发达
③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由此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工具
B.指南针在北宋主要用于迷信活动
C.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D.《萍洲可谈》的作者发明了指南针
17.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18.今年是农历的“马年”,观察右图,其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点
B.展现了文人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C.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D.体现了中国字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19.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20.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21.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2.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23.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
24.反对建立电话电报事业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持此观点的应是
A.洋务人士
B.顽固势力
C.维新人士
D.革命党人
2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
26. 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 “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指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7.新文化运动发起的目的是寻求“救国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本”是
A.政治革命、推翻“军人用武力之政府”
B.思想启蒙,启发“多数国民之觉悟” C.实业救国,兴办“机器生产大企业”
D.以俄为师,迎接“世界革命新纪元”
28.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29.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0.在19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1.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 《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D.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32.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 19 世纪 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33(2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4 分)
材料二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司马迁《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6 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4 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
“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己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
——(明)李贽
(3)依据材料三比较李贽的思想与朱熹有何不同(4分)李贽思想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
(4)如果要给以上三则材料设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2分)
34.(28分)
材料一:善师西夷者,能制西夷;不善师西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思想主张的概称。(4分)
材料三: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6分)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内容是什么?(8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有何特点?(4 分)出现这样的历程原因是什么?(6分)
第三篇:福建省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五)物理试题
福建省达标校
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
(五)物 理 试 题
一.(4×10=40分)本题共10小题,在1--7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在8--10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
1.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2.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 eV~12.9 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有无数种
B.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6种
C.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6种
D.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3种
4.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水平向东)立即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前面一块速度水平向东,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前、后两块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
B.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
C.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D.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竹的总动能
5. A、B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已知A、B两球质量分别为2m和m。当用板挡住A球而只释放B球时,B球被弹出落于距桌边距离为x的水平地面上,如图3所示。当用同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A左边的挡板,将A、B同时释放,B球的落地点距桌边的距离为
6.“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成正比,即ν=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7.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研究物体碰撞问题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惠更斯所做的碰撞实验可简化为:球
1、球
2、球3质量分别为m1、m2、m3,半径相同,并排悬挂在长度均为L的三根平行绳子上,彼此相互接触。现把质量为m1的小球拉开,上升到H高处释放,如图7所示,已知各球间碰撞时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且碰撞时间极短,H远小于L,不计空气阻力。若三个球的质量不同,要使球1与球2,球2与球3相碰后,三个球具有同样的动量,则m1∶m2∶m3
8.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不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有特定的运动轨道
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 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9.如图5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t图象。已知m1=0.1 kg。由此可以判断
三.(45分)本题共四个小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在空中做各种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40 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 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 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 s.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做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取10 m/s2)
14.(10分)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研究光电效应,用某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在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反向电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增大电压,直至电流计中电流恰为零,此时电压的示数U称为反向遏止电压。根据反向遏止电压,可以计算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现分别用ν1和ν2的单色光照射阴极,测量到反向遏止电压分别为U1和U2,设电子的比荷为em,求:
(1)阴极K所用金属的极限频率;
(2)用题目中所给条件表示普朗克常量h。
第四篇:福建省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三)政治试题
福建省达标校
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
(三)政 治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
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B.水是万物之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
2、下列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列的两大独立的基本派别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总是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3、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4、右图漫画中的招聘者的行为()。
① 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②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 是一种唯心主义
④坚持意识决定物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①唯心主义
② 唯物主义
③ 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 辩证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 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孔子认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8、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 年 3 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于对世界的惊异
9、人民网载文指出,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形势,毫不讳言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把问题摆在节骨眼上,正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无畏精神。下列说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有()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存在即被感知
10、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1、“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
()
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围绕着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而形成的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12、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13.19 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及时掌握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写下《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材料表明()
① 真正的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产生影响
③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④ 真正的哲学是对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和概括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15.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表明()①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③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④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6.欧洲两位物理学家因 1964 年预言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获得 201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通过强子对撞实验已探测到该粒子的存在。这说明()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D.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7.“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
① 事物发展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② 事物的发展是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
③ 事物发展是其在运动形式、结构等方面的更新
④ 世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画孰最难”的命题出自《韩非子》,结论是“犬马最难”,而“鬼魅最易”。画鬼魅最易是因为
()
① 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能动创作空间
② 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 鬼魅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 鬼魅是虚幻的,只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 2014年上半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16 个县(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 1.2 亿人次受灾,533 人死亡,97 人失踪。面对旱灾,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①主观认识符合客观情况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作为救灾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2014 年 8 月,云南鲁甸地震致牛栏江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排险指挥部经多次勘察确定采用开挖泄洪槽的方式,下泄堰塞湖的湖水,排除了险情。这说明()
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21.鉴于空气严重污染状况还将持续,某市政府决定立即启动最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全市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务车停驶 30%,市级 103 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等。该市政府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B.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22.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24.“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因成功回答了上述问题,而获得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52 分)25、2014 年 9 月以,重庆多地普降暴雨,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较为严重,许多地区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惩罚咱们,有啥法子呢?” 村民乙说: “天意倒不是天意,倒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 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思想。(3 分)
(2)请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9分)
26.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欧美先进国家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清晰地暴露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和周期性地爆发,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和出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是应运而生。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无产阶级革命风起雨涌、席卷全球。
请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27.壁虎属于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对环境有益的“三有”动物。
2014 年9 月 10 日,家住河南周口扶沟县的田某等 6 人,自制捕捉工具,到河南许昌鄢陵县捕捉壁虎1600 余只。因涉嫌非法狩猎犯罪,田某等 6人被鄢陵警方刑拘。据悉,我国驻马店市的9 县3区全部被划为禁猎区,“三有名录”中的麻雀、青蛙、壁虎、蟾蜍等1700多种动物都不能捕捉了。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禁止捕捉壁虎、麻雀等动物的合理性。(10分)
第五篇:福建省达标校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15)历史试题(word)
福建省达标校
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15)
历 史 试 题
卷Ⅰ(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计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 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
(一)君主
(二)卿士
(三)庶人
(四)龟
(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 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 中国早期政治实行等级制度
D. 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2.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商人继统之法不合尊尊之义,其祭法又无远弥尊卑之分,则于亲亲、尊尊二义皆无当也。周人以尊尊之义经亲亲之义而立嫡庶之制,又以亲亲之义经尊尊之义而立庙制。”由此可见
A.商朝实行“授民授疆土”的政策
B.西周“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矣”
C.商朝“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D.西周“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3.《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A.广泛实行分封制
B.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C.皇位继承较稳固
D.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4.史学家白寿彝考证后指出:“晋的原县,第一个县大夫为赵衰,称为原季,而继任者为赵衰之子赵同,亦称原同。”《左传》记载赵简子在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 C.县的面积比郡大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5.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6.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说的“民主政体”可能是指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中央集权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宋代二府三司制
7.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8.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9.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分化地方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
10.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1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下列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向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12.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分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和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末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13. 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
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14.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15.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16.“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7.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18.某部电视剧以唐代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在白天定时开闭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19.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 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20.《易传》:“农工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1.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
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
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22.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23.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的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1877年兼造车床,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关于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
B.由传统手工作坊发展为机器工厂
C.性质上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的产物
24.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5.《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
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
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2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4反映的是1956到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27.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劳分配
B.减轻农民负担 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D.改革经济体制
28.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29.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30.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据材料指出当时的中国社会
A.废止缠足,破除封建束缚
B.女子入学,普及近代教育
C.恋爱自由,追求男女平等
D.婚俗观念,受到西方冲击
31.“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32.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的交往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3.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4.201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20周年,近期在耶鲁大学任教的香港学者李兆良却有新的证据指出,是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美洲大陆,史实纷纭,但新航路开辟带给中国的影响毋庸置疑,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趋向消极,直至闭关
B.出现“西学东渐”,传播了西方文化
C.烟草、玉米等作物逐渐传入中国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
35.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3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37.1876年,美国为庆祝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当时中国官员宁波海关文案李圭作为中国工商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博览会。当时,李圭在博览会上最可能见到的科技成就展品是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④
38.罗斯福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这说明
A.罗斯福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
B.罗斯福新政实施的重点是中小企业
C.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D.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
39.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40.有学者提出经济危机的“短周期”“长浪潮”的理论,如下表所示“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长浪潮”,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发展基本百年一个周期
B.战争是世界经济涨落的主要动因
C.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周期延长
D.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影响具有双重性
41.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 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l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
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
C.经济发展缓慢
D. 阶级矛盾的缓和
42.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里根这一改革思想的核心是 A.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B.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
C.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
D.主张恢复邦联制
43.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
44.1892年,著名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投资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895年8月,李鸿章给张裕公司的准照中写道:“准予专利十五年,凡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地方,无论华洋商民,不准在十五年限内另有他人仿造,以免篡夺。”并为该公司题词“酒国有长生”,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大力支持张裕公司的发展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李鸿章认为酿酒业是兴国利民之举
D.“实业兴邦”成为清廷的一种共识
45.“(苏俄)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46.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D.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47.(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
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48.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反映了
A.世界货币体系内部的欧美矛盾
B.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困境
C.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趋向崩溃
49.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是发展的趋势
50.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A.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C.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B.战时需求的刺激
D.官僚资本的膨胀
卷Ⅱ(非选择题 共25分)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1小题17分,52小题8分,计25分)
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 “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出两人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6分)
材料三: “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四: 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
5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汉武帝时代起,史籍已经多见关于气候严寒的记录。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夏四月,陨霜杀草”„„王莽时期严重低温的气候反常记录更为频繁。例如,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70年这120年间,有关气候异常严寒的记载多达20余起„„王莽专政时最为集中的10年中,大约7年都发生严寒导致的灾害„„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本人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1)联系材料一,从小农经济特点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自然灾害常常会导致中国古代政权的灭亡。(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