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方案

时间:2019-05-15 03: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杭州市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杭州市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方案》。

第一篇:杭州市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方案

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

方案

编制人: XXXX

审定人: XXXX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1月

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方案

公司旗下杭政储出XXX号地块(设配套公建)在建工程,与XX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项目入驻以来,得到了区、镇政府和区公安消防支队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扶助,安全生产经营工作顺利,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在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及消防安全工作,不定期对流动人口进行统计上报,同时定期组织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及火灾隐患检查,设置专门的安全部和安全管理员,制定完善各项流动人口实名制及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流动人口的控制及消防经费投入,对流动人口及消防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尽管如此,我们在流动人口管控及消防防范工作中仍然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2017年1月9日,在贵单位来我公司例行流动人口及消防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部分民工家属人员未及时上报及诸多消防安全隐患,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针对存在的流动人口上报情况及消防隐患,为了切实做好流动人口控制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平稳正常发展,加大力度对外来流动人口及其家属人员的管控同时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全面掌握项目上的流动人口登记及消防安全情况。当天晚上,连夜召开“流动人口及其家属登记、消防隐患排查及整改落实”会议,公司总经理提出要确保“流动人口实名登记及消防安全检查不留死角”,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流动人口登记及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不仅关系到工程的生死存亡,更事关公司员工及民工同志们等人员的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同心协力,全力以赴,不惜代价,彻底整改到位。会议决定在原有安全管理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以总经理任组长,安全主任任副组长,以安全员及各部门主管为主要成员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流动人口及其家人登记、消防安全隐患以及消防安全自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到人。布置了各部门自查整改的时间和任务,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部门经理负责制,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安全,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责任重大,不能存有丝毫的松懈和侥幸心理,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切实维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会议明确了由工作领导小组每个礼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和各责任人的工作考核相挂钩,对检查不达标的,坚决停职整改,确保流动人口登记及消防安全工作得到有力执行。

为此,近期公司“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对市场内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和仔细检查并量身制定了相关的消防整改方案,具体如下:

一、整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临时用电管理条例》

《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二、存在的消防隐患

1、大功率电器;

2、消防灭火用水水源不足;

3、消防砂未铺设;

4、使用煤气瓶;

5、电线乱拉乱接;

6、流动人口未及时登记。

7、民工宿舍卫生较差。

8、门卫失职。

三、解决的具体对策

1、根据消防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收缴大功率电器;

2、增设消防栓。

3、已经在每栋临时用房边设置消防砂池。

4、所有煤气瓶均清理生活区杜绝使用煤气瓶及明火。

5、由陈四伟及时拆除乱拉乱接电线,并按照TN-s接线法进行整改落实。

6、根据杭州市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及时上报人员并做好后期跟进工作。

7、每间宿舍设置专人进行宿舍卫生打扫。

8、及时更换门卫并对新进门卫进行岗前培训。

四、整改内容概况

1、大功率电器,由各个班组长负责对本班组使用大功率电器进行收缴,代保管,等其退场后归还。

2、消防灭火用水水源不足,添设水箱保证消防水源的及时供应,确保

消防水不小于25m³

3、消防砂未铺设,在每栋临时用房前设置消防砂池并配备消防铲。

4、使用煤气瓶,对现场所以煤气瓶及使用明火进行查处,发现有使用的及时进行收缴,并放置危险品仓库内统一管理,等其退场后归还。

5、电线乱拉乱接,没有按照TN-s接线法进行私拉乱接的电线进行及时拆除。由电工统一进行拆除作业管理;

6、流动人口未及时登记,未及时登记的民工家收缴其身份证并及时上交到吉鸿社区。

7、民工宿舍卫生较差,并按照五小设施管理方案进行整改落实,专人负责监督。做好工人宿舍卫生管控。

8、门卫失职,失职保安已经及时调离,并对新进保安进行岗前教育,并要求按照公司门卫管理制度执行。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工作。

XXXXX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XX月XX日

第二篇:杭州市萧山区流动人口犯罪调查报告

杭州市萧山区流动人口犯罪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杭州市萧山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调查时间:2011年暑期

调查地点:萧山区人民检察院

调查方式:实习

前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涌现大量流动人口,这不仅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且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流动人口带来了犯罪率上升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由流动人口引发的犯罪问题逐渐成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如何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将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关键。

2011年7月10日至8月20日,我于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参加暑期实习。我所在的科室是侦监科,负责对公安机关上报的案件的批捕和对疑案的提审,每天的案件数目令人咂舌。经过对诸多案件的审批处理,不难发现一个现象:犯罪嫌疑人多为外地农村人口,且文化水平较低。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一共接手20余个案子,可仅有一个涉及本地人,也就是说我接手的所有案子都有外地人涉案。经过相关调查了解,我发现这并不是特殊情况,而是人口输入城市的普遍现象。这不得不给我们党和国家敲响警钟,对于流动人口犯罪的问题应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分析

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也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具有其内在规律和特点,因此,充分认识这种规律和特点对于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发挥流动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以侵财型案件为主

流动人口多来至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生活水平较低。这些人到了当地后,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住诱惑,同时又好吃懒做,贪图一夜致富,为了获取钱财,改变生活现状,他们能偷则偷、能骗则骗、能抢则抢,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从犯罪的成功机率和风险性来看,盗窃、抢劫、诈骗犯罪成功机率相对较高,刑罚又相对较轻,所以流动人口犯罪分子选择盗窃、抢劫、诈骗作案的居多。

从萧山区人民检察院了解的资料表明:2010年外地人犯罪案件比例占案件总数一半以上,且有逐渐攀升的趋势。其中以盗窃案最多。

(二)犯罪目标随机、盲目,手段残忍

流动人口的流动属性决定了其犯罪的随机性喝盲目性。一部分居无定所的人往往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游荡于街头巷尾、车站网吧以及城镇乡村,寻找作案目标,捕捉犯罪机会。这种犯罪的不确定性和人员的流动性,使流动人口犯罪带有实施多种犯罪的突发性和盲目性而且手段残忍。

我在实习期间办过一个案子,涉案8人,均来至外省,包括安徽、河南、云南,其中4人就因看不惯在路边吃夜宵的人而对其实施殴打,被殴的4人纠集其他人携

带砍刀、菜刀至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泄愤报复,拿刀随意乱砍,造成对方重伤,手段残忍。

(三)团体犯罪多,并呈现多罪种犯罪团伙的发展趋势

流动人口出来打工,大多是与亲戚朋友结伴而来,同吃同住,容易形成一种较为封闭的小团体,而团体作案成功率也更高。作案团伙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壮胆,更加疯狂地进行犯罪活动,对社会治安造成了较大的伤害。

在办案过程中,第一次发现“老乡”是个可怕的字眼,不难发现,团体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大多来至同一地区,有的甚至是亲戚。譬如我所办的一个案件,张某醉酒闹事,被打后不服,便叫来老乡,携带菜刀,砍死了对方的儿子。其他的几个结伙作案也不外如是。

(四)犯罪成员年龄向低龄化发展相当突出

今年来,流动在大中城市的外来青少年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他们除了随其在外打工的成年亲友流入外,有些是因厌学或受不法分子欺骗而被迫流入的。这些人因不具合法的打工资格,所得的劳动报酬很低,有的只要求管吃住就可以了。这些受教育程度有限且涉世未深的外地少年,常常成为犯罪分子教唆的对象。

据我所在的基层人民检察院统计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占流动人口的近40%,其中不乏14岁、15岁的未成年人,而且这部分人的犯罪大多集中在抢劫案件,参与抢劫案件的109人中系未成年人67人,占近60%。

(五)作案的案件类型以及手段,地域性较为明显

流动人口以籍贯和同乡为纽带聚居,流入和居住往往具有地域性和纽带性。不同地区的流动人口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不同,作案的案件类型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特点。同时,以地缘和亲缘为纽带结成的犯罪团伙,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师傅带徒弟相互传授“经验”,所以在作案手段上呈现出地域性。

据我所在的基层检察院统计,来至新疆的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从事扒窃割包,特别是以男女老少交叉掩护结伙扒窃为主;来至湖南的则主要从事伪造证件犯罪活动,或以假金佛、假文物为诱饵结伙行骗等。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分析

基于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和特点的了解,我认为导致其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贫困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城乡生活水平的明显差距,使得千万计的农村剩余人口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流入城市,挣钱成为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的最直接的目的。但现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有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有的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一旦追求金钱的欲望破灭,极易导致犯罪。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人的意识思想,在生活水平低下,而且贫富不均的情况下,犯罪率居高不下是必然的。

(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发展和地位的提升受到制约,是一些犯罪的直接原因

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自贫困落后的地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他们在认识上、价值观念上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强烈的冲突,常处于矛盾困惑中,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同时流动人口中许多人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根本不懂法,他们判断是非曲

直、美丑善恶往往以家乡形成的道德和生活习惯为标准,一旦错位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管理缺位

人口管理机制不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法规及有关配套规章不完善,流动人口分布广、人员构成复杂,为外来人口犯罪留下了空隙,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出租房管理的不到位和流动人口救济金制度的未建立。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社会管理、社会治安的难点,也是重点。要想有效遏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势头,必须从多方入手。

(一)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增强流动人口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是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思想素质。首先要对流动人口进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增强流动人口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其次要对他们开展法制宣传,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水平,使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不高,小学、初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成人高校、夜校等方式来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

三是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技术素质。一种是由原籍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学会一两门实用技术,为他们走向社会提供平台;另一种是通过民工所在的学校或由就业企业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等负责培训。

(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流动人口的受歧视心理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是还是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城乡二元体制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也应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流动人口救济金制度的建立完善,对于处于失业半失业的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对于减少犯罪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大对出租房的管理力度

有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居无定所,经常更换住所,所以出租房是管理流动人口的关键切入点,只有把出租房管理纳入正规,才能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出租房工作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抓好责任的落实,强调“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综治原则。

(四)“抓小放大”,重点管理外来高危人群

唯物辩证法指出: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实践表明,真正从事犯罪活动的外来人口总是占流动人口总数的一小部分,管理好这一高危群体是关键。高危人口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是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更容易作案,惯犯更有再次作案的可能。

四、我能为减少流动人口犯罪做的我一直秉承着一份朴素的正义感,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富有正义感的检察官,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不对外来人口加以歧视,一律公平对待每一位公民。我觉得这是我对减少流动人口犯罪能做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我现在及未来能做的很少,但是我始终相信聚沙成塔,水滴石穿,一个个法律人士的点滴努力汇聚起来的力量就是无穷的。

五、前景展望

在我看来,流动人口犯罪率在未来的几年里必会下降,主要原因是现在中西部的崛起带动了大量“劳工返巢”。流动人口的数量大量减少,管理也会更加容易方便。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有所松懈,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真正做到政府牵头,公安为主,部门参与,齐抓齐管,综合治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达到对流动人口的合理化、规范化管理。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途中,我们归根到底是在处理一个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我们的祖国在大步向前迈进,经济腾飞,特别是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必将带动社会管理模式的变更,而社会管理模式的更加完善必会带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我们在处理各类问题,包括流动人口犯罪问题都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此我们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始终围绕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开展工作,而我也始终相信我们国家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杭州市屋面整改管理办法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区 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函„2010‟36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区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杭州市区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形象,决定在主城区集中开展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专项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为目标,按照城市“洁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的要求,通过对建筑物屋顶实施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第五立面”的管理,改善城市市容景观,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形象。

二、实施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以下简称五城区)范围内建筑物屋顶美化绿化的改造整治及相关管理活动。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原则。在屋顶整治过程中,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大力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明确产权人的责任与义务,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市民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坚持安全第一、适用为主原则。对既有建筑物实施屋顶整治管理,坚持安全第一,确保房屋的结构和使用安全。同时,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适用性,避免铺张浪费。

(三)坚持突出重点、成片整治原则。重点围绕城市高架桥周边、运河两岸、主次干道周边、商业文化中心附近、重要城市景观节点开展成片整治,集中力量提升主城区重要窗口门户地区建筑物的屋顶景观,打造一批标志性的屋顶景观节点工程和视觉中心。

(四)坚持属地为主、分级管理原则。科学划分市、区、街道(乡镇)在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市级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以及区级政府的属地联合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单位在联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五)坚持部门协作、分工负责原则。在市屋顶整治工程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下,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协作,紧密配合,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推进屋面整治工作开展。

(六)坚持点面结合、整管并举原则。按照全面整治、依法治理的要求,实施严管重罚,开展规范管理;按照试点先行、从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展的方式,边整治、边绿化美化,逐步建立屋顶“洁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长效管理机制。

(七)坚持项目结合、分类实施原则。屋顶整治工程应结合新(在)建工程一并实施,尤其要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背街小巷改善、道路整治和各类历史街区综保工程等一并开展,避免重复施工和资源浪费;要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类型区别对待、分别处理,以达到洁化美化、整体和谐的效果。

四、工作目标

重点对五城区高架桥周边、城市主要道路、重要节点周边的建筑物屋顶进行改造整治,基本实现城市重点区域“第五立面”整洁有序,住宅屋顶呈砖瓦坡型,公建屋顶绿化率明显提高,屋顶长效维护管理机制建立,业主自我管理和服务规范有序,城市品位、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五、工作部署

(一)前期试点。2010年12月底前,制定工作方案和整治计划,划定五城区主要景观节点、主要道路重点整治区域;组建市、区两级组织机构,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动员,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以上城区为主以点带面开展试点工作。

(二)全面实施。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划定的重点整治区域和财政资金配套情况,每年年初下达各区屋顶综合整治改造任务,主要开展既有多层住宅“平改坡”和非住宅屋顶序化、绿化、美化工作。

六、整治内容

(一)洁化整治:对屋顶垃圾杂物、闲置物品、私自搭建的生产生活设施等,主要采取清理、拆除的方法,达到干净整洁的目的。

(二)序化整治:对无序的搭建鸽子笼、种养的花草和零乱的空调室外机水管、各类管线等,主要采取定点归类摆放等方法,达到整齐有序的目的。

(三)绿化整治:按照城市建筑物屋顶绿化设计要求,在技术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公建上人屋面种植植物,进行绿化或设置屋顶花园;对公建不上人屋面或不具备条件的上人屋面,采取喷刷涂料、铺设瓷砖或种植无土栽培的粗放型管理植物等方法进行美化绿化,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为充分调动各建筑物产权人的积极性,经市绿化部门认定,可将公建屋顶绿化面积折算后计入项目绿地率指标,调整出的绿地面积可用于建设单位停车泊位。

(四)美化整治:按照城市美学设计要求,确定基本风格,通过多层住宅屋顶平改坡和公建屋顶绿化美化等方式,达到景观优美、色彩协调的目的。

(五)亮化整治:按照城市建筑物亮灯工程要求,进一步推进城市建筑物立面亮化工程,达到白天美化与夜间亮化相统一的目的。

七、整治对象和实施主体

(一)既有建筑物屋顶整治分为住宅屋顶整治和公建屋顶整治两类。其中,多层住宅屋顶整治以1996年以前建成的老旧标准住宅为重点整治对象,以洁化、序化和“平改坡”为主要整治措施;高层住宅屋顶有条件的,可进行绿化、美化整治。公建项目屋顶的整治以多层公建屋顶及高层公建裙房屋顶为主要整治对象,以绿化、美化为主要整治措施。

(二)既有建筑物屋顶整治工作主要由各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其中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其屋顶整治工作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实施。

结合危旧房改善、庭院改善、背街小巷改善、道路整治、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等各项工程一并开展的屋顶整治工程由各改善整治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三)新(在)建项目屋顶整治工作由各建设单位或产权单位组织实施。其中,新建项目由市建委、规划局、园文局等部门在项目报批和验收时予以把关;已批在建项目由市建委、规划局、园文局等部门在项目验收时予以把关。

八、经费保障

(一)整治经费。

1.既有建筑物屋顶整治经费原则上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承担。其中,市、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屋顶整治经费列入部门预算。

2.新(在)建项目屋顶整治经费由建设单位(产权单位)承担。

3.结合其他改善整治工程一并开展的屋顶整治工程经费列入各改善整治工程专项经费。

(二)养护经费。

1.既有多层住宅实施平改坡整治后,如需对坡屋顶进行维修,按规定使用专项维修基金,不足部分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承担。

2.对其他各类屋顶整治项目,按照“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由产权单位承担屋顶整治后的长效养护管理经费。市绿化管理部门每年对屋顶绿化养护情况进行考核,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养护管理经费进行补贴。具体办法由市绿化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下发。

九、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由市屋顶整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指导和监督屋顶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督促做好各项工作。各区应成立相应的机构,明确牵头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建立屋顶综合整治工作“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和定期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屋顶综合整治工作目标。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1.市房管局:负责对整治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组织计划实施和考评表彰工作。

2.各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范围内重点区域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

3.市建委:负责督促拆除建筑物屋顶违法建筑,制定建筑物屋顶美化整治设计标准,组织实施屋顶美化整治设计方案审查及验收,督促市城建档案馆配合开展整治项目建筑资料相关信息查询。

4.市园文局:负责制定屋顶绿化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屋顶绿化方案审查验收,并将已实施的屋顶绿化纳入绿化养护综合考核内容。

5.市规划局:负责制定出台杭州市屋顶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并在新建项目审批环节明确建筑物屋顶绿化美化要求。

6.市财政局:负责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屋顶整治、长效管理经费保障办法,落实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经费和相关工作经费,指导、督促落实整治管理相关经费。

7.市城管办:负责结合庭院改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督促落实建筑物屋顶整治工作,组织实施建筑物屋顶户外广告整治,指导做好列入整治范围建筑物的亮化工作。

8.市城管执法局:负责组织开展国有土地建筑物屋顶违法建筑、违法广告和毁绿行为等的查处工作。

9.市公安消防局:负责对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中涉及消防设施、消防通道设置等的指导和检查,对消防隐患进行查处,指导并参加屋顶绿化美化方案的审查和验收。

10.市委宣传部:负责将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重点宣传计划,组织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11.市审计局:负责对屋顶整治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对屋顶整治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12.市法制办:负责研究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中涉及的有关政策性问题,为建筑物屋顶整治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13.市卫生局(爱卫办):负责将建筑物屋顶洁化工作纳入市级卫生单位评选内容,并加强监督。

14.市文明办:负责将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市级文明单位创建评选内容。

15.市体育局:负责督促信鸽协会参与做好屋顶鸽子笼整治工作。

(三)宣传教育,营造氛围。要加大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对象,设计宣传载体,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互动、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机关带头,典型引路。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根据所在区的计划安排,带头组织开展建筑物屋顶整治管理工作。

(五)健全制度,长效管理。要加快制定建筑物屋顶美化规划,建立屋顶长效管理办法,理顺管理职能,规范批后监管,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充分发挥社区、辖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的作用,全面、协调、有序推进建筑物屋顶综合整治工作。

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萧山区、余杭区、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之江度假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可参照执行。

第四篇: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名称:

法规分类: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失效日期:

时效性:

颁布单位:

正文:

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公安民政

2012-04-19

2012-06-01

有效

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告

第1号

2011年12月28日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2012年4月19日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批准《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的决定

(2012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的《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进行了审议,现决定予以批准,由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

(2011年12月28日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流动人口的居住管理、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在本市市区居住的非本市市区户籍的人员。

第三条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应当遵循优化服务、保障权益、依法管理、统筹协调的原则。

第四条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

流动人口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保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员和经费。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本行政区域有关部门和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政策、措施;

(三)协调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监督、检查、考核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指导协调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全面掌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和动态信息;

(六)有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其他事项。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七条市、区发展和改革、城乡建设、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交通运输、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商行政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密切协作,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协助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依托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在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站)受相关职能部门委托,开展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建立科学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

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

第二章居住和信息管理

第十条流动人口按照《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规定,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

第十一条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的主管部门。

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协助开展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信息采集等服务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流动人口在本市市区居住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居住登记。

流动人口办理居住登记,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不能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的,应当配合公安机关采集与其身份相关的信息。

第十三条可供住宿的经营性服务场所、医院、学校或培训机构、救助站等负责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的单位,用人单位,房屋出租人,物业服务单位,从事房屋租赁、职业介绍的中介机构,应当按照《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的规定,做好居住登记服务工作,履行相关义务。

第十四条居住证分为《浙江省临时居住证》和《浙江省居住证》。

第十五条流动人口办理居住登记时,公安机关应当发给《浙江省临时居住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不要求领证的,可以不发证:

(一)未满十六周岁的;

(二)拟居住三十日以下的;

(三)按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在可供住宿的经营性服务场所、医院、学校或培训机构、救助站等办理居住登记的。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发给《浙江省临时居住证》时,流动人口除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外,还应当提交近期相片;不能提交近期相片的,公安机关可以采集其人像信息。

第十七条流动人口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领《浙江省居住证》:

(一)持有《浙江省临时居住证》,连续居住满三年;

(二)有固定住所;

(三)有稳定工作;

(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五)已在本市市区缴纳社会保险费三年以上;

(六)无违法生育子女行为;

(七)无犯罪记录。

荣获本市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或者经本市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申领《浙江省居住证》可以不受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限制。

第十八条申领《浙江省居住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居住证申领表;

(二)本人近期相片;

(三)《浙江省临时居住证》等居住身份证明;

(四)与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申领条件相关的证明材料。

第十九条《浙江省临时居住证》证件有效期为六个月至三年,具体期限根据流动人口拟居住时间确定。证件有效期内,证件持有人居住地址、服务处所等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十日内办理变更登记。

《浙江省居住证》证件有效期为九年。证件有效期内,证件持有人居住地址、服务处所等登记事项在发证地的市区范围内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十日内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注销已经发放的《浙江省居住证》:

(一)已不具备本条例第十七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情形之一的;

(二)离开居住地,且停止缴纳社会保险费连续六个月以上的。

第二十一条城乡建设、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采集的流动人口信息,应当统一汇入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流动人口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居住地址、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预防保健、未满十六周岁子女及其公民身份号码、租住房屋、诚信记录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知悉的流动人口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违规查询、使用流动人口基础信息。

第三章权益

第二十三条流动人口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按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

(二)政府部门组织的劳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职业技能等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卫生权益保障;

(四)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享受相关待遇;

(五)流动人口随同子女享有与本市儿童同等的免疫服务权利,可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疫苗;

(六)患有传染病的,可以享受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免费检查和治疗;

(七)已婚育龄夫妇可以免费享受国家规定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八)依法享有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九)居住地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务。

第二十四条持有《浙江省临时居住证》的流动人口,除享有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按照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评定或者考试、职业(执业)资格考试、职业(执业)资格登记;

(二)按照规定享受政府提供的创业就业扶持政策;

(三)符合有关规定的流动人口随同子女,在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与本市居民子女同等享受相关教育政策;

(四)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并享受相关服务;

(五)已经建立并缴存住房公积金,如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且不再在本市就业的,可以根据本人要求并提供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后,其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缴存金额(包括单位为其等额缴存部分)可以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六)符合特殊困难救助条件的,可以享受特殊困难救助;

(七)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人员,可以在市区惠民医院或者本市医院爱心门诊就诊,并按有关规定享有医疗费减免政策;

(八)按照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租住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九)按照规定在居住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手续;

(十)办理市区公园年票;

(十一)依法参加居住地社区组织和有关社会事务管理;

(十二)按照规定参加当地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并享受相应待遇;

(十三)居住地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务。

第二十五条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的流动人口,除享有本条例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以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一)流动人口随同子女在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与本市居民子女同等享受相关教育政策;

(二)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的或者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以及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根据本人意愿,申请转办居住地常住户口,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三)居住地人民政府提供的其他公共服务。

第四章服务和保障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网络,在编制城乡规划,建设公用设施,制定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义务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法律服务等公共政策时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七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等服务,依法处理用人单位与流动人口的劳动争议,查处用人单位侵害流动人口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教育部门应当将流动人口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指导、督促中小学校做好流动人口义务教育工作,保障流动人口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为育龄流动人口提供技术服务、优生指导、生殖健康咨询和各类培训等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第三十条卫生部门应当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健康教育,按国家规定在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方面提供服务,依法为流动人口集中的公共场所定期开展卫生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民政部门应当将流动人口困难群体临时救助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救助服务。

第三十二条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将符合申请条件的流动人口按照有关规定纳入全市保障性住房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完善相关政策,开展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三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为流动人口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办理注册登记,并实施监督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开展合法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十四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和纠纷调解工作,引导流动人口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及时为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

第三十五条财政部门应当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第三十六条招录、聘用流动人口从业的单位,应当与招录、聘用的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依法办理社会保险,为流动人口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

流动人口可以依法参加工会。

第三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流动人口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

鼓励流动人口自愿参与公益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调解民间纠纷和其他社会活动。

第三十八条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宣传,反映流动人口的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三十九条对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依法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完善和扩大居住证的使用功能。

有关公共服务机构和商业服务组织应当为居住证的使用提供便利。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九条规定,不按规定办理居住登记、变更登记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机关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流动人口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浙江省居住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注销并收缴其《浙江省居住证》,并处二百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服务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对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行为不依法及时处理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由有关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符合本市引进人才专业需求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依照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外国人、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的居住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各县(市)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六条本条例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1998年12月10日杭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1999年6月3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2004年8月27日杭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4年11月11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修正的《杭州市外来暂住人员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五篇:自查报告及整改方案

自查报告及整改方案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平泉县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为人师表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团结协作方面

在工作中,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汪金权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思想怠惰,不思进取,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

2、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本人虽愿意学习,但总觉得年纪比较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学习不够扎实,有时候干脆不学,这样导致知识体系老化,不能与时俱进。其根源于思想僵化。

3、教研力度不够,只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只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去学习,究其原因,认为教学任务重,时间少,精力跟不上,懒于动笔写作,积累得相当少。

针对性以上缺点,本人提出整改和努力意见如下:

1、按照平泉县教育局“暑期教师集中培训方案”的要求,积极参加师德师风的培训活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平泉县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和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及身边的先进的人和事,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益。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本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团结互助,发扬奉献精神。

总之,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将努力地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再作贡献。

下载杭州市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杭州市公安消防及流动人口整改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农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农场计生办自接到区下发流动人口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后迅速跟农场领导做好汇报,成立流动人口专项自查整改专班小组。严格按照区计生局下发文......

    流动人口服务方案

    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方案 各村(社区)、各企业: 为改革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推进“平安龙山......

    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方案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方案 2009-06-01 08:58:35 (一)调查目的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某市人口变动以及人口计划执行情况,准确地反映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

    流动人口清查方案

    流动人口清查方案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切实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根据区县、镇政府相关精神,经研究决定,12月10日至12月15日在......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方案

    为加强全县国土系统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计生部门工作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为主......

    流动人口管理方案

    久长路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树立久长路社区对外的良好形象。按照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社区......

    公司整改方案及计划

    **公司 整改方案及计划针对《信用评级报告》、《专项信用检查报告》及《企业诊断报告》对我公司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公司管理......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及措施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及措施2015年7月14日,由宜昌市住建委安全检查三组、秭归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我公司承建的秭归吉盛织染公司成衣车间工地进行现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