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学校培训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您的到来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在这里,我要真心地祝贺每一位家长,祝贺您的孩子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从入学的那一天起,您的孩子将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在各科老师的带领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一天天成长起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现在您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崭新的起点,作为家长和老师就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感谢各位家长对我校的信任和厚爱——把你们的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就是想让家长知道,在孩子的小学生活里,我校老师将用我们的爱心、责任心,细心地呵护您的孩子,与他们一起学做人,学知识,学交往,学玩耍。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很大。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一、关于习惯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好坏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好习惯养成了将受益终生。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养成哪些习惯呢?
习惯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一个人的准备工作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让孩子学会事前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比如,每天晚上作业完成后,整理好书包,拿什么书,需要带什么东西,一样一样都要做好准备。
习惯2.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新生,年龄趋向于五、六周岁,他们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费劲的,而且儿童学习写字的过程,正是手部肌肉发育的过程,因此要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因此,对于孩子的字是否写得特别匀称先不必过于苛求,能做到整洁就可以了。但写字姿势一定要正确,保护好眼睛,远离眼镜这个负担。不要等到了眼睛近视了,来找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孩子调个位置吧,我们的孩子眼睛近视,坐在后面看不见,近视眼重在预防,况且近视眼是非常不方便的。
习惯3.独立完成作业,先作业后玩耍。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并签字证明;保证“三个一”: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安静的学习地方。注意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等。
习惯4.每天阅读。
鼓励孩子学儿歌背古诗、听广播少看无益的电视节目、多看课外书等,能够经常带孩子到书店看看,为孩子准备几本有益的课外书籍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多看书,有助于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有些家长也做过一些尝试,给孩子是准备了一些书,让他一有空就捧起书来看,可自己却在一边打开电视机看电视,铺开桌子打麻将,或在旁边做一些其他影响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孩子一抬头,就会大声训斥,根本不顾及孩子内心的需要。这样是培养不出孩子学习的好习惯的。
习惯5.每天交流。
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聊天,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想法,所遇到的困惑等等,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说出心里话。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话、写作能力会潜移默化的提高。每天家长最好抽出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并为孩子大声读故事或者与孩子一起讲故事。能使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也能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习惯6.遵守时间。
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表。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您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
孩子入学后,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将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家长应该为孩子重新安排适应小学生活的作息制度。在调整作息制度时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怎样才能保证按时到校上课;怎样使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既有时间学习,又有时间娱乐。要处理好以上几方面问题,在执行作息制度时应重点掌握好以下两个环节。
合理规定并严格执行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与学习负担剧增是一年级小学生普遍遇到的一个矛盾。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他们都习惯较长时间的午睡,而入小学后,基本上取消了午睡(夏季除外)。但是,小学生脑力劳动的负担量却大大超过了幼儿园,如果不能安排好作息时间,很晚睡觉,必定会降低学习效率,结果事倍功半。睡眠是一种保护性措施。儿童经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大脑皮层细胞重新开始兴奋。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从事第二天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一年级小学生至少需要10小时睡眠。才能消除一日紧张学习活动后的疲劳。我建议:晚上(8:30~9:00)入睡,早晨(6:00~6:30)起床,睡眠充足才能使孩子上课时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接受知识。这样可以缩短课后做作业的时间,将余下的时间用于阅读课外书,或娱乐活动。
二、关于语文学习:(一)关于教材的变化
1.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2.“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讲读,或者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
(二)关于字词的学习。
语文是一门整合力很强的综合课程,就课本而言虽然是由一篇篇课文组合而成,但每一课都包含了字词学习、句子学习、朗读训练等各种学习任务。当然,不同年段有各自的侧重点,低年级重在字词教学。字词的掌握,在于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意,字词学习的难点在于读准前后鼻、平翘舌音,用准同音字,而要突破这两个难点主要靠强记、多练、多用。
(三)关于阅读:
有位高考作文满分得主说:“他读三国演义都读了三遍”,可见读对写的影响是很大的。阅读课外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去看书,去阅读,去实践,只有多读、多看,让读书成习惯、对写话有兴趣,广泛的积累才能融会贯通、不断地尝试才会运用自如。
教材还专门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我为亲子共读推荐两种主要的方法:大声为孩子读书和持续默读。这两种方法像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子,最好能结合采用。
大声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音来。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上学前、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一本书,每天至少5-10分钟。选择图书,主要选择图画书或其他适合大声读的书,关键是孩子喜爱的书。大声读的活动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至少到孩子小学毕业。
持续默读,就是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默读时间,家庭的全体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报纸、杂志,安静地享受阅读,每天至少5-1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不提问、不讨论,不监督孩子的行为,如有可能,这种活动最好一直坚持下去。
三、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作为永远的家长,我们期待您能与您的孩子一起成长,做一个高雅的人:
1.入校时,请以父母的角色与老师、校内工作人员沟通,把社会角色请放在校外;不能因为我是经理,我是老板,不把您孩子的老师放在眼中。
2.接送孩子时,要在学校指定的接送点接送孩子,到学校参加活动时按照要求把车子停放在指定区域内,衣着大方得体。
3.老师上课时间,一般不接待家长来访;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进校,请向学校门卫工作人员打招呼,并且遵守制度,如进出门要登记;
4.在校门口等待时,请保持一点耐心,请不要随意攻击学校、漫骂老师,您可知道,您代表的是您和您孩子的形象; 5.请用正面、积极、欣赏的态度关注学校的变化,做学校的宣传代言人;
6.在孩子发生纠纷时,请保持冷静,如有必要请老师来解决; 7.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请理解:老师教的是五十个孩子; 8.请您能知道:孩子的监护人是您,而非学校老师;
9.“亲其师,信其道”请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发表对老师的负面评价。
10.请多一点与孩子交流,请多关注孩子的成功,多表扬孩子的进步,少一点在孩子犯事后的打与骂。
孩子的成长经不起等待,通过此次家长学校的学习,希望我们家长们能认识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加分,为童心梦助力,成就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最后预祝我们的孩子能快乐幸福地成长,祝我们年青的爸爸妈妈有一个文明有礼、博学多才、孝顺父母的孩子。
第二篇:一年级家长学校培训稿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帮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接期”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来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培训。
今天我主要与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幼小衔接期”孩子的特点、二是“幼小衔接期”孩子应该先培养哪些习惯、三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走过“幼小衔接期”。
咱们有缘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孩子,孩子已经正式步入小学生活,作为孩子的父母,您做好准备了吗?
(互动:做好准备的请举手
看举手的情况
如果多就说:你们都很棒,孩子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一定会很幸福)
(对不举手的家长说:还有些家长没有举手,是不是孩子正式上学了,很激动,很紧张,感觉要做的事情很多,不知道从何入手?
别急,好父母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一、全面了解您的孩子。各位家长,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提问:谁能说说你的孩子,他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这个过渡期,有什么特点? 预设:①贪玩,还不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 就是不懂怎么学习)②很喜欢学校 孩子喜欢学校 看来在入学之前,这位家长做过激发孩子入学愿望的工作 “幼小衔接期”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对小学的各种不适应,各位家长你知道孩子在这期间的特点吗?(家长说:),通过简单的交流,看得出大家还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幼小衔接期”的孩子概括说,表现出如下特点:
1、爱玩
2、不懂学习
3、不自信
4、在情感上排斥学校和老师
在情感上排斥学校和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学老师不同于幼儿园老师,幼儿园的老师还有保姆的身份,但是小学老师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虽然也十分注重快乐教育,但是课堂是有时间和纪律的,所以比起幼儿园的老师,小学老师的形象是严厉,大多数一年级的孩子会惧怕老师,从而在情感上排斥老师。可就这情况,有些家长还在雪上加霜,比如常听到有些家长这样说:“看你调皮,等上学后让老师收拾你”(哪位家长说过?请举手
没说过?别不承认,我家老公都说过,“你妈是老师,让她收拾你。”)没说过最好,那有没有这样说的:“你要好好学习,不然老师不喜欢你”。(有这样说的家长举举手
别不好意思)其实我理解你们,你们也是想通过语言来赢得孩子的合作,但是你忘了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敏感的,你帮他树立的老师的形象,就是他排斥老师的诱因,严重的可能会促使他厌学。
那你知道吗?教育家通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孩子能否快速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将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涯乃至人生生涯是否能够顺利发展。因为: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的“幼小衔接期” 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期; 一年级是孩子习惯、性格定型的关键期; 一年级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
这么重要的时期,作为老师和家长,都想找到教育孩子的捷径。而现在,捷径就摆在我们面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人生的开端期,对孩子施行最科学、最正确的教育,你就可以引导并促使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树立培养目标
俗话说:“命好不如习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人受用一辈子。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对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可以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我们的家长光“望”还不行,还得“帮扶”和“培养”。孩子刚入学,知识积累很少,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也尚未形成,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悉心培养,孩子才能成“龙”成“凤”。
那么,入学以后,孩子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般说来有以下10种:
(1)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孩子就会常常因为玩耍上了瘾,忘了时间,而来不及写作业,甚至不写作业,从而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影响孩子的发展。
(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可以使孩子在课堂上更快地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复习则可以防止遗忘所学的知识。
(3)仔细审题的习惯。仔细审题可以防止不必要的错误。(4)做完作业后重读和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后重读和检查也可查出疏漏和笔误,并能培养孩子认真细致、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5)发现错误后及时订正的习惯。做错作业及时订正才能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
(6)不懂就问的习惯。不懂就问才能不断进步,问题积累得越多,离无知靠得就越近。
(7)按时完成作业,讲究学习效率的习惯。要想保证学习效率,就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否则一会儿吃点东西,一会儿喝口水,一会儿上个厕所,一会玩会儿橡皮、玩具,或是遇到难题就放弃,这样怎能保证学习效率呢?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欠债”越来越多,离预期的学习目标也就越来越远。
(8)每日按课表整理书包的习惯。每日按课表整理书包,带齐学习用品也很重要。很多孩子晚上不按课表整理书包,结果第二天上课时连书都没有(经常有学生说书本没带,有的说是我妈妈没收拾好,推卸责任。我们应该要让小孩自己学会收拾书包,让他自己承担没有带书本的责任)。
(9)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眼观耳听,知识才能入脑,不专心听讲,哪能学到知识呢?
(10)阅读的习惯。孩子写作业时,建议家长看书而不是看电视,身教重于言教,行动比语言更有效。
孩子一旦养成了以上学习习惯,再放手就没什么大碍了。但在孩子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之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放任不管,那样就是对孩子发展的听之任之,对孩子前途听天由命。
三、具体做法
了解了孩子的特点,明确了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也不难,做好以下三点你就很棒了。
1、了解学校及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
二小已成立50周年,虽一路风雨,但也成绩喜人,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大家既然选择这所学校,一定是信任这所学校,希望孩子在好的环境里接受到好的教育。那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大家也一定要去遵守,更要引导孩子去遵守。比如:早上8:50开校门,中午3:30开校门,为了孩子的安全,学校要求不得提前到校,家长就要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激发学习愿望
开学前,家长首先要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一般来说,入学愿望强烈的孩子,入学后学习比较主动,表现也比较好。所以,在这段时间,家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带孩子了解学校、准备学习用具、给他讲少先队的故事,等等,不断激发孩子的入学愿望。
3、和老师及时沟通 和老师沟通的好处有很多:
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到孩子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孩子可以得到老师的更多关注。关注多了,小孩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老师很喜欢我,我肯定是很优秀的,我应该要表现更好,让老师表扬我。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著名的“期待效应”。家庭教育可以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果各吹各的调,互相矛盾,教育力量就会抵消,甚至造成思想混乱,让孩子无所适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在家看到的是一个孩子,老师在班级看到的是50多个孩子,50多个孩子必然存在差异,年龄越小的孩子差异越明显。家长、老师、孩子,三者之间就像三人绑起腿来竞走的游戏一样,做父母亲的如果不懂得协调配合的要领,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失掉许多求取进步的好机会。就事实来说,许多老师都有感受,那些对学校信任、热心与老师们合作协调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也格外聪明用功,精明能干。
怎样和老师沟通才能最有效呢?
首先,家长要认真扮演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者的角色。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不当着孩子的面批评指责老师,你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面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你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过微信或邮件的形式来联系。
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德育处或教务处,尽量避免越级上访,害怕给孩子留阴影,影响他以后的学习生活。
其次,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许多家长为了能够将孩子的情况统统掌握,就在开家长会前抓紧一切机会与老师单独交谈,这种心情老师能够理解,但家长要考虑到老师在开会之前要将班级与年级其他班情况横向比较;与本班的历史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所以很忙碌,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个别家长接触。那么我建议家长如果觉得会后时间晚了,就在家长会后一周内与老师预约前往,那时老师会有充分的时间帮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而家长也会有机会看到比较完整的统计数据,准确掌握孩子的情况。
再次,和老师讨论研究的范围,应不只限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学习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题。在沟通中家长应咨询孩子这段时间和以前比较有哪些变化,学习是不是更主动,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关心成绩的高低,孩子的行为、情绪、兴趣、同学关系、思想品德修养也是沟通的重点。此外,孩子的自制力、依赖心、礼节以及和同学间相处的情形等问题,都应列入沟通范畴。
还有一个小的提醒,如果你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应该将自己的手机关闭。因为这段时间是属于你的孩子的,家长应该全心全意地开会,而不应常常被干扰,更不应该分散老师的精力。此时离场接电话更是你与老师沟通中的败笔。
一次培训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孩子毕竟是孩子,肯定有其顽皮或出现反复的现象,这个时候做家长的要有耐心,不要气馁,要坚持不懈,多表扬、多鼓励。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家长、老师共同付出心力的结果;同时,家长的助力也可以激励老师无比的信心和无限的能量。
最后祝愿我们家、校合作共赢,让孩子们在二小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5年9月19日
第三篇:家长学校培训讲座稿2011
家长学校培训讲座稿
讲座人:叶海霞时间:2011年11月1
3说实在话,虽然平时也很关注家庭教育,但真正要作一次讲座,还是心里打鼓,生怕辜负了校长的期望,所以把稿子发在这里,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本人不胜感激!
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
根据学校安排,在这次全校家长会上,要我作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其实我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做得很不够,自己的子女虽然在成绩方面勉强过得去,但是在性格、脾气、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欠缺。在这里可以说是与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怎么样来培养自己的子女,让我们的下一代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商讨几个问题,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会后交流。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因为现在的学校能讲解各方面的知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校能进行各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但是没有如何当好一个爸爸、妈妈方面的教育,我们更没有学习如何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机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一点请家长务必要清楚,千成不要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里老师的事。那么,当家长的要如何教子女各方面的知识,要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在这些知识和能力中,哪些又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
我希望我们做家长的要利用电视、电脑、杂志,学习一些优秀家长的教子良方。
第二个与大家探讨的问题是教育子女如何看待我们这个现实社会。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真、善、美。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来到我们这个学校,你可以看到雄伟的教学楼、宽广的校园、完善的教学设施、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如果你这样看,你就能感受到我们这一所学校是好的,是我们十都镇的孩子求学的好地方。那么,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到这个学校后,你去看河边的厕所、垃圾池,去看寝室后面的下水道。还有你一定能看到我们有的学生乱丢垃圾、同学们之间的一些小矛盾,那你就会觉得这个学校不好,有这么多丑陋的地方,你的子女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不到什么,甚至会产生让自己的孩子转学的这一个想法。我们看一个学校是如此,那么我们看待一个社会,看待一种人生也是如此。魏书生的这个例子是要告诉我们在教育子女时,要让孩子多看到现实生活中美好的方面,那么我们也就能感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真、善、美;如果只是看到生活中的虚假、仇恨、丑陋,那么孩子未来的生活也注定是阴暗的,低沉的,无奈的。
第三个与大家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包含的内容很多。最重要一点是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就是如何做人,这一点放在首位,道理也不用我多说。第二
是为今后创造美好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也就是学习。第三是培养一两门特长,为在今后的生活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就是管理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等。我们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也差不多是这样),只片面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如学习成绩好,就认为自己的子女好,学校做得好,很少考虑学校的一些其它功能。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幼儿园就是要教会自己的孩子认识多少个字,能算出多么复杂的计算题。而没有想到,其实这些知识是要在小学阶段完成的内容。幼儿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兴趣,对未来世界的探求欲望。小学阶段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校园里产生一种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心情。我们每年有100多名学生毕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通过考试跳出农村,有70%以上的同学只能回到农村生活、工作。如果只看学习成绩的话,那么这些人都是一些失败者,其实今后他们一样能生活的很美好,也同样的能够成才。为什么在学校时只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呢?当然,学生的成绩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成绩好,我们就让他(她)在这个方面发展;但如果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话,我们当家长的可以换一个角度,更多的关注子女的品行、兴趣、各种能力的培养。找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能感受到有成功的希望。这样的话,不但孩子能在学校里快乐地生活学习,我们家长也能减轻一些压力。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就是上面三个内容。最后介绍一些成功父母的教子高招和一些具体的做法:
1、首先教孩子学会爱、学会做人。
2、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
3、提供锻炼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4、言传身教,把握时机。
5、放飞心情,留点玩的空间
另外,如果能做到以下4点,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好处。
1、每天和孩子聊天半个小时;
2、每周与孩子共同进行一次家庭活动;
3、每月带孩子离开家庭到外地小游一次;
4、每年带孩子到较远的风景区旅游一次。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祝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四篇:家长学校稿
专心致志写作业
-----培养孩子的注意稳定性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稳定性。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幻灯片展示书上两个案例)案例一:注意稳定性不好。案例二:乐乐有较好的稳定性。
刚才我们看的两个案例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两个案例,其中第一个案例中的婷婷的主要问题就是稳定性不好,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和催促,她就不能集中注意完成作业。而案例二中的乐乐就具有较好的注意稳定性。保持良好的注意稳定性,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也就是我们今天说到的注意稳定性。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只想和集中,通俗的说就是把看、听等活动确定在某个人或事物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比如说:注意看电视,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电视节目上;注意听讲,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讲课上。注意的稳定性不高时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之一。注意的稳定性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比如看书时把注意力比较长时间地方在书的内容上。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不能专心致之地完成家庭作业呢?或者说孩子为什么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稳定性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课件出示)
一、学习的动机和信心不足 动机也就是做事的目的和理由。
二、家庭环境不够安静,干扰孩子学习。
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时,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三、家长做事的习惯会影响孩子。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孩子的一些行为也都是模仿家长的。因此,家长平时表现出的做事态度,就会影响孩子。(举自己班学生例子)我在做班主任的时候,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为了和家长及时沟通孩子情况,我设立了一个我的成长册,每个孩子都有,我给孩子写进去在学校的表现,也有孩子自己写的自己的表现,每天拿回家后,由家长书写孩子在家写作业情况和孩子在家的表现,以此督促和了解孩子的进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形式,开始,家长能准时记录和沟通,慢慢的有些孩子坚持不了,有的家长坚持不了,半年以后,只剩下十几个孩子的家长孩子坚持着,我从来不催促这些家长,因为我能了解很多家长是很忙的,但是慢慢的我发现越是坚持下来的家长的孩子,表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越好。也许有的家长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不用再用这种天天交流,所以到二年级的下学期,也就是一年以后,我再提到这个成长册子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在坚持,我很感动,当我看到这个册子的时候,可以说,我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佩服。因为在这个成长册子里,不仅仅记录了孩子每天的学习,还有很多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故事,家长写给孩子的,孩子写给家长的。试想我是一名老师,但我也是一位妈妈,我为我的孩子这样做了吗?也许有的家长会问,那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她是一个女孩。在小学里,她很安静,就像一个与世无争的天使,可以说是品学兼优。而她现在是一名中学生,在她所在的年级排前十。这不是偶然的情况。所以说,我们家长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
四、孩子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他不喜欢这个科目的内容,或不喜欢讲这门课的教师,他就不愿意学习这门课,也就不愿意完成这门课的作业。
那么如何才能训练和培养孩子的注意稳定性呢?建议家长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适当陪伴
孩子在学习早期,学习的持久性和注意的集中程度总是有限的,承认在旁边的陪伴无疑是一种支持。但陪伴时家长只需要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而对学习的具体情况不必太在意,可以在旁边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为孩子提供榜样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绝不可大声吵嚷或听广播、看电视,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二、讲故事激励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些名人、伟人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的生动故事,如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等人的故事,激励孩子像他们学习。
三、灵活安排作业时间
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要过于刻板。
四、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首先,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这样才会提高自觉性,加强责任感,集中注意力。这些是大道理,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很小的目标:比如说,在15分钟内做完数学作业,或者半小时之内做完语文作业等等。让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有些小小的成就。
慢慢的,让孩子自己每次都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目标,从而形成一种习惯。就算到了高年级或中学,孩子都能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我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将这一讲的内容基本上一次都记忆下来。当孩子有了这样一个训练目标时,他的注意力本身就会高度集中,就会排除干扰。
我们都知道,在军事上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被敌人各个围歼,是败军之将。这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中一样,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散漫一片,永远是一个失败的人物。学会在需要的任何时候将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天才品质。培养这种品质的第一个方法,是要有能够集中注意力的目标。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注意和兴趣是孪生兄弟。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很难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孩子从学习过程本身去体会知识的兴奋,解决问题的喜悦,学习成功的愉快,竞赛胜利的高兴。
五、提高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但要排除环境的干扰,而且要教会孩子排除内心的干扰。环境可能很安静,在课堂上,周围的同学都坐得很好,但是,孩子的内心可能有一种骚动,有一种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有一种与这个学习不相关的兴奋。对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予以排除。这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坐端正,将身体放松下来,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有的时候并不是周围的同学在骚扰你,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要去除它们,这个能力是要训练的。如果你就是想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乃至到了三十岁还要靠父母养活,或者你就是想混世一生,那你可以不训练这个。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六、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
7、8岁的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做一些这样的小游戏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为孩子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七、不要给孩子不良暗示,(也就是培养孩子提高注意力的信心)。
千万不要给孩子不良暗示。有的家长从小就这样说孩子: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上课老爱搞小动作,坐不住等等。你这样说孩子,尤其当着孩子面这样说,慢慢的孩子就这样认为:我注意力不能集中,我上课坐不住。不要这样去评论孩子,因为这种状态可以改变。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去培养孩子的这种信心,告诉孩子你可以的。记得有个故事,是讲一个妈妈教育自己孩子的。这个故事讲得是赏识教育,我们用在这里也可以:这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她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建议她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母亲很心酸,但她还是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没有让妈妈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母亲流下了眼泪。但她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第二天上学时,他比平时都要早。
儿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开家长会。出于意料的是,这次她儿子的名字不在差生的行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她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问题。回去后,她欣喜地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之后,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您能欣赏我……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信心,让他知道,你是可以的,你甚至可以做的更好。
七、订立契约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要矫正一个人的行为,通过订立契约并使用代币奖惩的办法是很有效的。
具体来说(看书上)管理孩子是一项伟大而又辛苦的工作,它不但需要我们做家长的以身作则,有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有了我们的榜样才会成就一个优秀的孩子。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所以,方法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好方法。
第五篇:家长学校讲课稿
初一家长学校讲课稿
温暖的家庭
宽广的天地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草埠湖中学家长学校的学习。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孩子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来谈谈怎样给孩子良好的环境,因为:你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他将来就会有一个宽广的天地!
一、你会“带”孩子吗?
有家长也许会说:笑话,带孩子谁不会?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打一顿了事;也有的自己只知道赚钱,甚至常年在外,把孩子扔给父母,对孩子不问不闻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还有的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动不动就打,大家说,你的孩子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该怎么办?
二、你“认识”自己吗?
1、家教也是一门科学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还需要学习吗?其实,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也应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上面讲的那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硬”环境和“软”环境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是片面的,这只是“硬件”,良好的家教,才是最好的“软件”。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宋代有一个“岳母刺字”的故事,我们能从中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
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今天,你见了老师吗?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要主动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现在学校实行寄宿制,孩子在家时间更少,家长更应该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黄兴镇蓝田新村胡正坤家培养了四个大学生,个个事业有成,他们夫妻从小就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现在即使他们都在外当了大大小小的官,星期天放假回家也主动帮父母干农活,在当地传为佳话。中国古代有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讲诚信。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麻将桌子上,而要孩子认真读书,你喊一万遍,也没用!
三、家“难”当头怎么办?
首先申明:这里的“难”是讲困难。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还有的沾染了抽烟、喝酒、嚼槟榄的恶习。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让他们真正实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一分为二对孩子
中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环境变化最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若孩子一有什么要求家长不能满足就责骂、甚至动手打人,这样教育孩子,只会使他们走极端,现在,社会上有些孩子离家出走、甚至有自杀行为,我觉得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孩子的错误,一分为二分析清楚原因后,寻找最佳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
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入及开支状况,跟父母一起进行家庭管理。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赚钱的辛苦,防止他们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培养
了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一旦孩子提出过高要求,必须坚决拒绝。
3、注重“精神”少谈“物质”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发财、吃喝玩乐这些物质刺激的东西,应该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学习好了,身体强壮了,就易形成积极的乐观的情绪,增强自信心。消除家庭生活困难带来的自卑感。
4、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他人、评价他人,尤其是学校和老师。
四、你家的“土壤”适合孩子生长吗?
中国古代有名的“橘逾淮则为枳”的论断,和“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改变人生。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做到: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中学生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小孩”。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独立的学习、成长环境很重要;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殊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家长还要注意 避免“过度教育”,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个“考零分”的故事:一个初中生特别爱跟父母、老师作对,成绩很差,老师 想出一办法:只要他能考零分,以后就不管他,结果呢?他考不了,为什么?会做的故意错,容易;不会的碰运气,总会对几个;他要知道对错就必须看书弄清楚,这样一来他反而进步了!你看,这比你一味指责、打骂、生硬教育要好多了吧?
五、你跟孩子什么“关系”?
家长们是不是要骂我:你提这种问题,有病吧?你听我讲:现在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
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好像变成敌人了。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
1、多点时间和他在一起
我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千万富翁正在庆祝自己又谈成一笔大生意,忽然接到电话,他儿子抢劫杀人被抓,很可能被处死刑。他疯了,一把撕碎刚费尽千心万苦签的合同,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天啊!没教好儿子,我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是的,他以后可能再也没机会和儿子在一起了。
我们不也有家长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吗?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赏识教育不可少
有个幽默:中国家长食指发达,因为动不动就指责他人;外国家长大拇指灵活,因为他们总爱竖起它“你最棒!”它告诉我们:孩子的自信就来源于此。否则只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和自弃感。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今天我所讲的这些,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或是启示。如果您认为它对您教育孩子有益,那么我们都达到目的了,以后我们还将坐在一起,还会有许多这样的日子,我借用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