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晚正能量(54)鲁迅:另一面是教育家
2013-04-25
每晚正能量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教师阅读地图
鲁迅:另一面是教育家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但鲁迅研究,更多令人关注的是思想、文学、艺术方面。郭沫若先生说:谁也不能忘记鲁迅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教育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作为教育家的鲁迅的自画像
作为教育家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但鲁迅研究,更多令人关注的是思想、文学、艺术方面。明确地提出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始于1956年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郭沫若先生在这次大会上说:谁也不能忘记鲁迅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教育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作为教育家的鲁迅的自画像。
鲁迅先生来自旧社会,他对旧中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感受。他入过家塾、私塾,又进过“洋学堂”,留过学;读过“四书五经”,也学过“西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大量地学习了西方文明,深感全面改造中国旧教育的的迫切性。早在留日期间,鲁迅就与著名的革命党人陶成章等联名给家乡绍兴人民写了一封公开信,对比中日两国情况,痛切地指出我国的教育“空疏陈迂”,强烈呼吁家乡人民冲破障碍,出外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认为,要国家强盛,首先要培育人才。因此,他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尽管鲁迅先生在国内和国外所学均非教育专业,但他热爱教育事业,立志改造旧教育、改造国民性。只是他在思想界、文学界的令人眩目的成就掩映了他的教育成就。
1909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国之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前后近20年。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之后,虽然没有再在固定的学校任教,或在教育部门工作,但他仍然关心教育,曾多次到学校演讲,积极参加教育界的各项活动。教育工作,也是鲁迅先生一生中唯一的正式社会职业。
鲁迅先生毕生关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荣辱兴衰,但他却几乎很少从国家政体、社会制度等政治层面来探索这一问题。他有着一个近乎固执的观念,即只有最广大的中国人都觉醒了,只有大大小小的阿Q、闰土们都被切切实实地启蒙了,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最终免于被欺凌的命运。而如果没有民智的真正开发,没有群众的真正觉悟,则无论怎样现代的国家政体,无论怎样先进的政治制度,都不过是沙土上的建筑,纸糊的衣冠。开发民智,群众觉醒,鲁迅先生用他的个人实践证明了他的思想,那就是一靠教育,二靠文艺,其中尤以教育为基础。鲁迅先生长时期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 2013-04-25
每晚正能量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教师阅读地图
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革新主张和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先生的教师生涯
鲁迅先生任教的第一所学校是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改名为浙江第一师范学校)。鲁迅先生所教的两门课程,都是他自编讲义。可惜《化学讲义》至今没有找到,而《生理学讲义》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长达11万字。
鲁迅先生非常关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并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讲生理学时,应学生要求,他果断地讲了生殖器与生殖系统。讲之前,他给学生提了一个要求:在讲授过程中“不许笑”。
学生们自始至终遵守这个条件,讲课效果很好。他认为,讲这些知识,“不许笑”是个重要条件。因为讲课老师态度是严肃的,课程知识是严肃的,如果有人笑,严肃的空气就被破坏了。
鲁迅先生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工作了一年,1910年暑假他回到绍兴,应绍兴府中学堂(简称府中)之聘,任教“天物之学”。天物之学,即生物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与生理卫生等。
鲁迅先生讲授生理卫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心领神会。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还记得他讲课的内容。有一次,鲁迅先生上生理卫生课,讲到口腔。他除了讲口腔的构造之外,特地在黑板上写了“细嚼慢咽———狼吞虎咽”八个大字。他说:古人讲病从口入,就是说吃东西要当心,要有技术。口腔是吃东西的第一关,吃饭要细嚼慢咽。所谓“细嚼”,是要善于利用牙齿。人共有牙齿32个,分门牙、犬牙、臼牙三种。门牙扁而宽,正如刀,利于切断;犬牙尖锐,正如叉,利于吃肉;至于臼牙,宽厚而上面凹陷,正如一具磨或掏臼,利于把饭或馒头等物捣成浆状。三者分工合作,对食物进行物理的加工。所谓“慢咽”,就是食物进口后,须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加工,不可急于咽下。“狼吞虎咽”正与“细嚼慢咽”相反,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胃病,因为我们平常以米或面粉为主食,这些食物进口后,除用齿嚼碎的物理作用外,还有口中的唾液,内含淀粉消化酶,和米麦的淀粉质拌和后,还能使淀粉转化为糖,入胃易于消化。人吃饭时愈细嚼愈觉得其味变甜,就是淀粉转化为糖的证明。鲁迅先生这样的讲解,让学生既接受了知识,又懂得了生活,学生们印象非常深刻。
鲁迅先生除了重视课堂教学之外,还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接触校外实际,了解社会。1910年6月南京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南洋劝业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现代意义的博览会,也是一场规模空前、展品丰富的博览会,展览设有教育、工艺、器械、卫生、武备(即军事)、农业等分馆。鲁迅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与学校领导教师商量,力主带全校学生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鲁迅在府中一年时间,带领学生们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兰亭、快阁、柯桥、七星岩、大禹陵、东湖„„鲁迅每到一处,总要给学生说明古迹的来历及其名人的轶事,让学生了解历史、关心社会、思考人生。这种以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为教育对象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在当时死读书的传统教育中,无疑是非常科学、非常进步也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的。
鲁迅1911年7月辞去绍兴府中学堂的教职。不久,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府中学堂一时无人负责。因为鲁迅在府中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声望,学生坚请鲁迅回校主持校务。鲁迅推辞不掉,便又回校主持了一段时间的校务。11月份,鲁迅应刚刚成立的绍兴军政分府的邀请,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后改名为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过去的校长如同官僚,到校时也坐办公室,不了解下情。鲁迅与他们不同,他经常深入教室课堂、操场、食堂、学生宿舍,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有教师临时请假,鲁迅就亲自去 2013-04-25
每晚正能量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教师阅读地图
为他们代课。博学的鲁迅讲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学生反映非常好,他们甚至希望课任教师请假时间再长一些。
鲁迅先生关注学生夜自修情况,关心学生身体健康,还亲自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一次,鲁迅发现有几个学生连续违反校规,夜间私自外出。他把这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谈心,他说:你们都是师范生,将来要去做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如果学校开除了你们,你们的名誉要受到影响,再说你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此时开除实在可惜。这几个学生为鲁迅的诚恳态度所感动,都老老实实地讲出他们到亲戚家打牌的事,并表示悔过,以后决不再犯。鲁迅说:只要你们能改,这次可以不处分你们,但你们回去要把这次犯的错误记一篇日记。学生都心服口服回去照办了。
鲁迅先生在师范学校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但在此期间他工作兢兢业业,对教师、学生关怀备至,因而受到师生们的爱戴与尊敬。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创办学校以来责任心最强的一任校长。
鲁迅先生的“教育部岁月”
1912年3月鲁迅先生应蔡元培之邀,出任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从此鲁迅离开了家乡绍兴,也离开了他曾经服务过的家乡教育事业。从南京到北京,从1912年3月直至1926年8月,从32岁到46岁,鲁迅一直在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鲁迅这12年服务教育部的经历,历来少为研究者关注,正如曹聚仁在《鲁迅评传》中所言:“他在教育部的工作,外人知道的很少,只有他的知友许寿裳提到他的‘提倡美育’„„”
在鲁迅的教育思想中,美育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他主张开发民智,唤醒民众,改造国民性,一靠教育,二靠文艺,这也是当年他在日本毅然弃医从文、“治文学和美术”的一个重要原因。民国新建,全国教师队伍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应对师资紧缺问题,教育部在进驻北京不久便着手筹办师资培训班。蔡元培积极主张在学校中推行美育,“以美育代宗教”。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既提倡美育,自然不应离弃最具直观美感的美术,而美术教师紧缺在当时尤为突出,鲁迅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特禀的美术天赋,使得他用自己的实力积极响应了蔡元培的号召:举办全国美术讲习会。
这次讲习会,鲁迅不仅积极筹备会务,还亲自给讲习会主讲《美术略论》。从1912年6月21日起,每周一次,直至7月17日,共授课5次。鲁迅非常重视这次讲课,每天都在日记里认真记下讲课情况。其时正值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蔡元培也正要求辞去部长一职,教育部可谓人事动荡、人心惶惶,而前来听课的学员也有一些不够认真,常常请假或迟到早退,但鲁迅出于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坚持认真备课,认真讲课,他的讲课深入浅出,要言不烦,恰到好处。特别具有戏剧性的是7月17日的最后一次课:9点整,鲁迅走上美术讲习会的讲台,可会场里只坐了一个人。讲还是不讲?好比一场战斗,独自临敌,背后却只有一个人帮忙撑着帅旗,战还是不战?“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教诲令鲁迅胆壮神旺,他还是准时开讲了,他认为这是他的岗位,这是他的使命。民国初创,百废待兴,政局动荡,世事复杂,但他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此证明教育是神圣的,新民国需要新国民,新国民需要新教育。台下尽管只有一个人,可鲁迅还是当成学员全勤一样,声音洪亮,伴以有力的手势,不知不觉,会场上坐满了10人,鲁迅以坚持与勇气赢得了尊重。
举办完全国美术讲习会后不久,1912年的9月份,鲁迅即着手筹备举办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儿童艺术展览会之设,意在汇集儿童制作,藉觇(借以了解)其心意之趋向,智力发展之程度,以资比较而图改良”,举办这次展览会,体现了鲁迅提出的美育思想。什么是儿童艺术品?当时各省甚至还有人不知道到底要送什么来参加展览。鲁迅便多次起草相关通令文件,认真仔细向各省明确要求。
画家刘海粟当年还只是江苏常州的一位小学生,他对画画兴趣尤浓,但他父亲却强烈反 2013-04-25
每晚正能量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教师阅读地图
对他学习画画,认为熟读四书五经才是正道,画画没有出息,他家的五房叔叔是个哑巴,干别的不合适,这才让他去学画画。刘海粟不聋不哑,学画画干吗?当时刚好举办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他画的一幅《螃蟹》,形象生动,被老师选送去北京参展,后来还被刊登在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目录封面上,直到此时,父亲才勉强同意他画画,避免了一个美术天才被扼杀在摇篮里。这次展览会让包括刘海粟在内的对美术有天赋与热爱的少年由此走上了美术道路。
鲁迅做事是有韧的精神的。关于美术教育,鲁迅在培养美术师资、举办艺术展览之外,还代教育部拟写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作为正式文件下发全国。《意见书》全面阐述了美术的性质、种类、目的和效用。美术是什么?鲁迅认为美术“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他对美术作了严格的界定,美术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为天物,即自然现象自然事物;二为思理,即作者的思考、设计;三为美化,不是把自然现象简单再现,而是要创作,要美化,补天物之不足,“以成新品”。关于美术分类,鲁迅例举了雕塑、绘画、建筑、工艺等。鲁迅认为,美术可以表现文化,可以辅翼道德,可以救援经济。鲁迅还对播布美术的方式与途径等作了详细的说明。这篇文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鲁迅的美术教育思想,为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目的任务。
重视美育教育、培养美术师资,关注儿童美育、举办艺术展览,规范美术教育、拟写正式文件,这是鲁迅在教育部“提倡美育”的具体业绩。除此之外,鲁迅还主持了总统交代教育部承办的国徽设计工作(国徽设计是成功的,当时民国政府驻各国使馆、国书、甚至钱币上使用的都是鲁迅主持设计的国徽),参与建设了国内首家面向普通民众的通俗图书馆,筹建了国家历史博物馆及审听国歌等,这一切都是鲁迅在教育部工作期间公务成绩最突出的地方,更是具体显现了鲁迅“提倡美育”教育思想的教育行政行为。
第二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案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第三课时)
教者:詹正科
2016.5.25
一、教学目标
1、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2、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3、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
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2、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导学探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具:教材、教参、课件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见ppt)这是思想领域的鲁迅,那么,生活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文学巨匠。
二、课题及目标展示明确:(见ppt)
学习目标:
1、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2、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3、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三、导学感知:(问题导学)
问题:
1、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捕捉到鲁迅先生的一系列生活片段和细节。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鲁迅这个传主形象的?
学法提示:自由合作,先将文本中的生活片段和细节分类归纳,后概括明确。
学生交流后明确,教师板书(ppt)并实施评价。
家庭生活:解释:海婴为何亲近萧红,尝鱼丸,与保姆相处,房间布置,家中各处,饮食上征求妻子的意见,忍着自己的病痛不说,怕妻子担心。交友会客:让晚走的客人坐小汽车并为其付钱,和萧红开玩笑,先生的特殊客人,看青年人的信,谈电影,谈公园,盛待客人,陪客人至深夜,谈“踢鬼”,病中请客。个性习惯: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喜欢吃北方饭,包饺子,外出装束,不随便放东西,不在意自己的手稿,吃菜的习惯,瞪摩登女郎,包书。
2、作者写了这么多生活小事,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呢?
师生互动,引导归纳,教师板书(见ppt):
家庭中: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一个疼爱、了解儿子的好父亲;朋友间:一个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一个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一个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导师;个性习惯:生活简朴,富有情趣,宽厚仁爱,幽默风趣,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细致耐心,勤奋认真,坚强执着。
3、大家还知道鲁迅先生的那些生活细节,我们有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什么个性特征?
补充资料:鲁迅轶事。丰富生活中的鲁迅形象(见ppt)。学生明确,教师肯定评价。
4、生活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用一个词概括)学生明确,平和。教师评价,及时展示。
四、人物形象小结:(教师小结)
鲁迅先生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生活化的人。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也可接近的鲁迅。
五、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生生合作)
问题:本文“传主”是鲁迅先生,作者却用很多笔墨写了他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
学生明确,教师精讲点拨,并板书(见ppt)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能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六、互动探究: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师生互动)
问题: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9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思考明确。
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即本文的“神”。
七、学以致用:(畅所欲言)
结合鲁迅的品质,你认为当今社会里作为青年人需要用什么来充实我们的精神堡垒?
八、作业:
1、推荐阅读:
唐弢《琐忆》
阿累《一面》
林语堂《悼鲁迅》
周作人《关于鲁迅》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2、完成本课模块测评中的巩固习题。
第三篇: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教案)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一、介绍回忆录的有关知识:
这是一篇“回忆录”,它是传记的另外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但凡回忆录有两种形式:一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即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学完之后,要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篇传记属于上述中的哪一种。
二、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三、阅读的速度和归纳的能力。
1、全文以空行为标志,共有39节,为了学习上的方便,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这39节课文全部标上序号。
2、请同学们在老师的示范下(示范前四节,其余各节由学生自己先归纳、回答,教师再点评、明确),按照下列方面归纳每节课文的主要信息:
事件或角度
表现的性格、品质
写作方法
第⑴节
鲁迅的“笑”
明朗、爽快、不掩饰真情
略写、细节描写
第⑵节
鲁迅的步伐
轻捷
略写、动作、细节 第⑶节
品评衣着
善解人意、知识丰富
正侧面结合、详写 第⑷节
夜谈和待人吃饭
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
详写、细节描写 第⑸节
招呼来客
爱开玩笑
略写、语言及细节 第⑹节
久雨偶晴的造访
和蔼可亲
略写、语言及细节 第⑺节
和海婴嬉戏
善解人意、童心依在 语言描写、对比 第⑻节
冯雪峰来访
好客、真心待友
场面描写、语言描写 第⑼节
对青年来信的态度
关心、宽容青年
语言和对比描写 第⑽⑾节
指导青年看电影
善用革命和科学精神指导青年
语言(直引和间引)第⑿节
不游公园却勤出门
热爱、指导青年
对比、语言及细节描写 第⒀节
不请男佣却热待客
节俭、好客
对比、细节描写
第⒁节
不吝校样纸及坐车
礼让别人、宁亏自己
语言、动作、对比描写 第⒂⒃节
喝茶和抽烟
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节俭)
对比、细节描写 第⒄⒅节
昼陪客人夜加班
惜时、勤奋
环境烘托、细节描写 第⒆节
对“时髦”的厌恶
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
环境、衣着、眼神描写 第⒇节
对鬼神的不相信
富有科学精神
动作、心理、细节描写 第(21)节
品尝海婴的鱼丸
不轻易否定、有家庭民主思想
动作 语言、对比 第(22)节
包书也要亲自动手
对工作一丝不苟
对比、细节 第(23)节
简陋的居住环境
俭朴、勤劳、待人真诚
环境、细节 第(24)节
书房就是卧室
勤俭节约、爱书如命、惜时
环境、细节 第(25)(26)节 整个三层楼的寂静
喜静、勤奋工作
对比烘托
第(27)节
鲁迅先生病了
坦然面对疾病
对比、神情、语言 第(28)节
病中鲁迅的休息态度
惜时、忘我工作
心理、细节 第(29)节
病中鲁迅的待客之道
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
语言、神情 第(30)节
先生体质大不如前
一讲话就精神
神情、对比 第(31)节
妻子许先生的担当
工作如山、不得休息
间接描写
第(32)节
病中先生的饮食
别人重视、自己不以为然
环境、语言、间接 第(33)节
病情不断恶化
仍不忘工作(问刊物)、坚强
神情、细节、间接 第(34)节
病中的困顿
俭省、坚定
神情、间接、环境、细节 第(35)节
海婴的药瓶“玩具”
爱孩子、坚强
间接、语言、细节 第(36)节
病稍好转就会客
坚强、关心别人、乐观、平和
语言、细节描写 第(37)节
时刻伴随的小画
推崇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细节、语言 第(38)(39)节
最后的时刻
勤奋不息
细节、避讳
第四篇:医院文化是正能量
医院文化是正能量
你读过《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这本书吗?你知道梅奥诊所吗?你知道医院文化对一所医院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吗?你知道什么样的医院文化才是医院发展长久不衰的制胜秘诀?
当我第一次看到此书中“医生生涯中最让人感动和被人认可的东西——对患者的关爱”这句话时,它唤起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正是我们当下医院文化中所急需的主流正能量!
医院文化是正能量,这种正能量理应予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积极进取,执着追求,让医务工作者成为患者心中真正的天使,让患者的生活、情感、健康变得圆满幸福。
而这种正能量的实现,跟医院的软文化息息相关。在当今中国医患关系极其紧张的时代,医院的发展应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形成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以软文化兴院。而软文化中“患者至上”的理念应是医院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医院文化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正能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强大发展。
梅奥诊所----世界医学和护理领域的圣地,是当之无愧的医学“麦加”,百年来为什么其领导地位经久不衰?梅奥的成功是奇迹吗?是巧合吗?显然不是,梅奥的成功,是它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梅奥精神”,这种主流的价值观,形成了这样的医院文化氛围,它把 “患者需求至上”的理念,把患者真切的需求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形成了持久的服务方式,从而以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理念和人文关怀推动着自己不断的前行。
梅奥“患者需求至上”的核心价值观,是充满生命力的价值观,渗透到梅奥这所医疗服务机构的每个角落。
当然,梅奥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其他的主流文化及价值观,只是每一次读到“‘患者需求至上’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时我总是被深深的撼动。在它长期的发展中历程中,他们不是标榜,而是一代又一代梅奥人终生身体力行,“患者需求至上”显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正能量,展现的是一个集体、一个医院坚挺的脊梁和永恒的精神。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发扬的宝贵经验和执业精神。
当今中国医疗事故频发,医生戴头盔上班、实习医生被患者拿刀捅死、全体医务人员被迫向死者下跪戴孝等医疗事件,无一不让人触目惊心。
(这个地方加上媒体已经披露的医疗事件,该事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及社会危害性质)
我认为,这不全是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作为医者我们不得不反思,不得不自省。扪心自问,有多少医生能够真正做到“患者需求至上”,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社会公信力的下降,生活节奏的加快,虽然许多医院提出众多的“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患者至上”、“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等服务理念,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些理念真正融入到医院和个人的生活当中,并长期坚持下去,没有形成“患者需求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和医院文化氛围,从而发挥不出正能量的文化魅力。正如梅奥的高管格伦·福布斯医生所说的那样:“如果你只是宣扬一种价值观,而没有将其融入到组织的运营、政策、决策、资源配置以及文化之中,那么这种价值观也就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现在的许多医生只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患者也认为医生都是“白眼狼”,终究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恶化愈演愈烈。如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多一点为患者设身处地的考虑,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呵护、多一点沟通,也不至于酿成这么多的人间惨剧,医患关系也不至于如此的水火不容。
这样看来,医者、医院、医疗机构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及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把“患者至上”的价值观深深地、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管理和运营实践当中去,以文化精神的感染力和正能量去影响,熏陶每个医生、每个患者、甚至整个社会。正如梅奥诊所所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珂迪斯所说的:最好的医生和医疗健康护理提供者们都可以称得上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工程技术方法极大地帮助了患者,并且拯救了很多生命,“工程师”可以发现问题,然后运用技术手段来解决病情;而作为“艺术家”,医生理解患者何时需要一个温暖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或是一个真诚的拥抱。正是“艺术家”们让每一位患者都感到了温暖、舒适、安全和希望。“艺术家”们能够洞察患者的焦虑,并鼓励年轻的妈妈不用担心发烧的宝贝;“艺术家”们会聆听中年患者关于屡次戒烟失败的烦恼和沮丧;“艺术家”们还知道什么时候“工程师”们会无能为力,而他们则会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成功地应对生命的最后时刻。如果每个医生都是这样的艺术家,都具有“患者需求至上”的价值理念,每个医院都具有这样的文化氛围,那么医院文化的正能量将会释放,发挥其意向不到的积极作用,这将是减少纠纷的最佳方法,也会极有力的促进医院的发展,而对我们的社会和谐又何尝不具有深远的影响了?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个航空公司的广告,一位日本老人跟自己生病的妻子约定,在她做完手术后两人一起去新加坡旅游,可不幸的是妻子没能从手术中挺过去,从此老人变得沉默寡言,他坚持老伴从未离开,每天都按照妻子还在的方式生活。半年过去了,老人决定完成他跟妻子的约定,原本这是他俩一起第一次海外旅游。于是他打包好妻子(是骨灰?)跟自己的行李,买了2张去新加坡的机票,飞机上,“老伴”坐在他旁边,当服务员给每个乘客送水时,他说:“打扰一下,能再给我一杯水吗?给我妻子的”。“当然没问题„„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服务员一边放着水杯一边微笑着说,过了一会,服务员问他:“您好,夫人的餐点为您准备好了,可以给您送过来了吗” ?老人会心的笑了„„“于是,现在成为‘我们俩’一起的旅行了”。这个广告深深的触动了我,它体现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这不正是现在大多医院所急需的主流价值观吗?这不正是一种正能量的最好表达吗?作为医者,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念与素质,也应该去努力营造充满如此正能量的就医环境,“医乃仁术”。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以“患者需求至上”的软文化为主流的医院文化无疑是一种正能量,促使我们向前去。因为,我知道,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彬彬:舅舅拜读了你的大作,深感欣慰,该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客观。
舅舅就你的文章提出以下几点个见,仅供你进一步完善: 一:医院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正能量--------二:正能量的精髓是什么?------患者至上------三:患者至上定位为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信仰?意义?价值?
写文章就是建房子,首先是收集石材(实材)基脚(论文里面需要的大量例子),框架(论文三要素:谁放在最前面?先后顺序根据中心而出),再加上合适恰当的词语修饰(比喻:爆发和扩散之类的词语是贬义词,用在文中不适合之类的,自己加以推敲而后改)
整个文章框架出来了,就等于房子框架出来了,大量的石材(实材)就可以根据所需去装修,一定要先再脑海中先酝酿,在意思形态下形成一篇初稿之后,一挥而就,这也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信仰,世间万物唯有信仰,信念,才会锻造出一种精神,一种精神才会创造奇迹„„.
第五篇:《我是正能量小孩》读后感
《我是正能量小孩》读后感
--陈星烨
暑假到了,和每年的暑假一样,除了规定的假期数学语文两本作业外。我们还留了读课外书的作业。妈妈说我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很差,假期让我多读点书能提高我的写作能力。所以把老师提到的书都买来了,这五本书其中《我是正能量小孩》特别吸引我。我就先读的这本书,觉得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永哲和我太像了,书中的永哲是一个胆小怕事,没自信,不善于表达自己,没有朋友的孩子。来自霹雳霹雳正能量星球的钟点工,可以帮他三个忙。永哲因为有了钟点工的鼓励和帮助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后来钟点工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去补充正能量,他和永哲约定如果每天能自己完成三件事,他就很快回来。钟点工走了永哲努力的完成约定,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发言,主动和同学打招呼,慢慢的永哲发现不用依靠钟点工也能为完成一些事。最后他终于认识到只要有信心,决心,勇敢的勇气就能做好任何事,就会赶走负能量的黑暗。给他带来成功开朗的性格。
读了《我是正能量小孩》我相信正能量能围绕我和我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改变,也成为一个自信,勇敢,快乐的帅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