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德育工作

时间:2019-05-15 03:2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搞好小学德育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搞好小学德育工作》。

第一篇:如何搞好小学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道真自治县忠信中心校 韩世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可以说,德育是学校的生命,加强德育工作,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体现。德育工作搞好了,其它教育工作也就解决了。因此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刻不容缓。现就我校的德育工作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一、德育重小事,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都是由点滴言行积淀的而形成的。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从小事抓起,不从点滴小事着手,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为此,学校应提出 “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思想,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规”教育。各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学生重点加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的“两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注重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每位教师都应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上来,形成德育合力。教师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等,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为的萌芽点。让孩子的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从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要植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二、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校园文化

1、学校对校园加强了“绿化、净化、美化”等工作,在重要地方设置宣传画,公共廊道张贴了伟人像、国学经典文化、师生的书画作品和一些重要标志。高标准,高要求师生布置班级教师文化,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2、办好、利用好少先队活动橱窗,通过以展现师生的荣誉、队员的作品、教育活动等照片、进行宣传教育,陶冶学生情操,鼓励少先队员不断进取,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3、充分利用少先队广播台,礼仪风车、监督岗、今天我升旗的阵地作用宣传报道好人好事,增强了校园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在特有环境中受到良好教育。

4、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国学魅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振兴,靠的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学经典还教导了我们许多人生道理: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三、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有的放矢

1、德育重课堂,堂堂皆育人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中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备好课是基础,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往往德育内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我们重点挖掘深层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2、紧跟时代步伐,搞好主题教育

(1)我校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方面,针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结合纪念抗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清明节展开“缅怀先烈,继承革命精神”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珍惜今天的好日子。通过实施健康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开展读好书、唱好歌、讲好故事、做好游戏,寓教为乐的“四好活动”;实施读爱国主义图书、看爱国主义电影、唱爱国主义歌曲、了解爱国主义英雄、集爱国主义格言的“五爱工程”,举办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这些活动便于操作,实效性,无疑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针对“生活水平的提高,畸形消费的不良社会风气”,学校实施了勤俭节约、文明消费教育:组织小型的文明消费报告会;带领队员制定《正当花钱消费计划》和《健康消费规范》;开展了“当一日家”、“理一日财”等活动,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正确消费、自觉抵制在消费不攀比、不乱用的行为。

(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学校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纳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组织了全体教师对我校留守儿童进行了摸底调查,认真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和学习表现,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是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二是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随时传递和交流孩子思想、学习、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三是利用节日开展特别活动。每年年中秋,学校都要组织开展“中秋十个一”主题活动,即画一画月饼,寄托对父母的思念。写一写心里话,表达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亲自演一演节目,表露自己的才华,享受节日的快乐。每年母亲节期间,少先队都要组织“感恩的心”系列活动:即要求每一位孩子给外出打工的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做一件让父母感动的事,邀请父母参加班队亲情小舞台活动等,并结合“六·一”节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文艺演出汇报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扎实基础、更新观念、大胆创新

1、在德育工作中学校一向坚持“三关”、“三导”、“三主”的原则。“三关”:一是关爱,二是关注,三是关心,让“问题孩子”都能体验成功、体验表扬、体验温暖、体验微笑。为了彻底改变封闭式、固定式、单一式的教育模式,学校大胆倡导“三导”、“三主”的自主化教育模式,即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地位是“主体”,对中年级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的地位是“主人”,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则是“辅导”,学生的地位是“主角”。这种新的教育思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更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事还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老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每学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业务学习,法律法规的学习,举办各种各样的教育教研活动,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3、努力构建有效的三结合德育网络。

学校是主导学生价值取向、内化素质的主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责,而学校的教育要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培养,并到社会上去印证与再现。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的链,缺了任何一环,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是致命的打击。尤其是社会、家庭中客观存在的消极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定位和道德理想的完善。因此在德育问题上,学校必须有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动争取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和互动。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立足于学生,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德育工作重要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紧跟时代步伐,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活动,切不可盲目地、无目的地随意开展。

第二篇:搞好小学德育工作-德育(定稿)

搞好小学德育工作

文/于菲

作为小学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一个孩子决定着一个家庭,每个家庭和谐稳定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所以,班主任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搞好德育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如何在工作中进行德育工作呢?

一、通过自身的言行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永远是滋生实效最直接的导向性活榜样,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举止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对学生来说,生动的榜样比起抽象的论述具有更大的感染力、暗示性和说服力。得体的语言、文明的举止、高尚的情操、默默的奉献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都会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

为此,班主任思想品德方面,首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班主任要不怕辛苦,不计得失,忠于职守,甘为人梯,把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不自觉形成无私奉献的品格。比如:为了让学生上课不迟到,教师首先上班不能迟到早退;在校园中看见一片废纸,就弯一下腰把它捡起来;大扫除中,教师更应该不怕脏不怕累,身先士卒……教师要注意时时刻刻以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以自己的行为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做学生的模范,这样学生就在无形中受到了教育。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形的教育效果远远大于有形的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教师要把自己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的样板和标准,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影响和感染。

二、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各科教学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而把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感情熏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方式。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给我们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文中父亲的“背影”浓缩着真挚而深沉的父爱,平凡小事中蕴含着浓浓真情。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父亲的生活境况和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悟出父爱的真谛和内涵。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再现自己父母亲关爱的生活细节,在回忆中重温父母的爱,进而激发他们的孝心和感恩之心。低年级课文《小马过河》《自己去吧》渗透了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引到学生敢于创造。教学《长城》《赵州桥》时学生领略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风采,也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这时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资料进行交流,让学生把受到的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继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带学生去当地欣赏有特色的风景,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课文《争吵》《她是我的朋友》渗透了学会宽容,真诚对待别人。由此可见,课堂主渠道的渗透是德育的灵魂,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着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着学生向良好的道德行为方面发展。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又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各科教学都应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作为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育在各科教学中重大的意义,明确德育的内涵增强德育意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育重点。数学课、音乐课、美术课等都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班队会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每周的主题班队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也是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班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在班会上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国庆节、植树节、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节日内容为主题的队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懂得了从小就要热爱祖国、要保护环境,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通过各种主题班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各项比赛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途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与家庭、社会相配合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联合教育,三者缺一不可。所以学校教育不能闭门造车,为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德育教育不断地向家庭、社会延伸,应贴近生活,面向社会。让学生在各种生活的情境中真实地理解、体验、践行。

1.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德育教育

因为家庭是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德育工作必须寻求学生家长的配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他们建立经常的联系,使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影视作品,参观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保护环境”、“雏鹰行动”等教育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开展和组织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各种有益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

每学期应定期举行一次助人为乐活动。利用班队会课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通过亲身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活动,对学生接受德育的效果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使他们懂得助人为乐,学会关心他人疾苦,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形成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班主任一定要肩负起这一责任,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有着良好品德的花朵才是最美的花朵,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德育像露珠一样渗透进这些花朵当中,让他们茁壮地成长。使我们天铁的未来更加光彩夺目!

第三篇:搞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搞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中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从外部环境和条件上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社会环境中消极因

素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2)家庭、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与反差;(3)人、财、物等德育工作条件的欠缺等等。这些因素时刻都在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第二,从学校德育工作本身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现象;(2)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排斥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使学生缺乏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3)德育实践往往迷信和囿于既往经验,缺乏改造和创新,滞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以完成任务为满足;(4)德育评价的“后顾性”较为突出,评价的指标太多,太宽,难于操作,而且习惯用既定的德育标准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学生,当学生的言行与既定的德育标准不符时,总是先否定学生的新品德发展状态,既不重新审视既定的德育标准,也不去积极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学生;

(5)德育方法简单、粗暴、成人化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上述问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参与并投入德育工作,拓宽德育途径,提高德育效益。从我做起,本人认为,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切入学校德育工作。

一、让课堂教学充满德育的春风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为构建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当让德育工作如同春风般充满课堂。既然是春风,就完全可以凭借它的效应和灵气而感受它的存在,无须高声大噪地强调或声张。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其着眼点也应该是以人为本。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以下特质:

(一)多一点智慧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睿智之士,必须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思想。反复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就会发现一个关键词:对话。对话要充满思想。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流淌着思想的清溪,折射着理性的光芒。师生在互教互学的同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一位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他范读课文之后,忽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您读得不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他没有压制,没有诘问,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和颜悦色地问道:“老师哪儿读得不够好?你能帮老师指出来吗?”接着,他又平心静气地说:“你肯定能读得比老师好!试试看!”可想而知,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智慧,而且确实是一种虚怀若谷的传统美德,他一方面将新课程理念娴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又以高尚的师德陶冶着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谁能说这位教师进行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不是恰到好处炉火纯青的德育工作呢?

(二)多一点情趣

现在有很多语言课,课堂上也有这感悟那体验,但总是让人感觉缺了点情趣。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学环节再严谨,教学内容再充实,如果课堂上缺乏生动、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饱满投入和参与,那也绝对算不得是什么好课。语言课没有了情趣,就会陷入少慢差费的泥沼中原地打转,就会丧失或降低培养人教育人的功效。要想让语文课有情有趣,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激情,要融课文之情、师生之情,创设课堂美妙情境感染学生。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诗意,能给学生以美感,能让学生置身语言课堂,如沐春风。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减少“宣讲”的时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牵扶”。教师少量而必要的语言表述,其意旨在于启发、点拨和激励。再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多些趣味,多些“剧情”。例如教学《世纪宝鼎》这一课,可让学生竞选首席解说员,模拟中国代表(CEO)把世纪宝鼎赠送给联合国、并即席作“捐赠演说”。让学生在“竞选”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种生动而带有竞争性的活动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踊跃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多一点创意

有人说,在当今时代,能够迅速崛起的人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对语言教师而言,每节课都面临着这样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就是抽象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就是德育工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声润物。在语文课堂上多一点创意,就会让语文教学多一点灵气,就会给学生以灵性的感染。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对美文进行讨论。语文课程其实不只是一本语文书,课外读物、影视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甚至语文教师的知识涵养,文学素养等等,都将成为全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二、在人际关系教育中渗透德育

搞好人际关系,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青少年学生具备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理顺纷纭复杂的际关系,才能为实现其自身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必须始终渗透德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

提高学生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认识,是搞好人际关系教育的前提。应使每个中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逐步主宰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交活动的范围更加广阔,活动频率逐步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从思想上重视人际关系,学会说话,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二)有的放矢

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现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娇惯,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愿与人交往,虚荣心强,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许多中学生讲哥们儿义气,甚至拉帮结派。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善于正确处理;有了错误、缺点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加重了心理负担。教育工作者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应积极地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学习和将来走向社会,都是群体生活。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应建立和遵守正常的秩序。人际交往中也必须按道德规范去与人相处,搞好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凭个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要冷静思考,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心态。良好的情绪心态是保证人际交往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剖析典型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在这些交往中,这样和那样矛盾,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加剧矛盾,甚至出现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典型事例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方法。教师可以搞一些模拟演示活动,让学生从中领悟道理,提高认识。我们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既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又要坚持原则,不圆滑世故;既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又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创设情境

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各项活动,是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广阔舞台。乐于表现自己是现代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展现自己,锻造自我,培养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广泛接触,增进了解,默契配合。在活动中,我们要因势利导,注意总结,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位教育家说得好:“给学生十次教育机会,不如给一次表现机会。给十次表现机会,不如给一次成功机会。”可见,学生成功的活动,会促进学生热爱集体,增进友情,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别人,调整心理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创设出一个积极乐观、活泼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三、德育过程要彰显生命性

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已日渐成为关系学校德育成败,左右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决定国民素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生命至上(生活的美、生存的美、生长的美),生活至上(风景美、经历美、经验美),体验至上等德育论题的加盟,使得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所无法比拟的强劲生命力。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应该是一个对于人的生活意义求索与生存质量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质量日趋完善日趋丰富的过程。

第一、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是说,整个德育实施过程不再是拘泥既定的圈化范本,不再围绕教师的教鞭指引,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可能是一次竞技,可能是一场对话,也可能是一种职业体验和公益劳动……教师要以学生的活动为活动,以学生的喜好为喜好,以学生的收获为收获。

第二、丰富学生的生存历练。生命教育的要义,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帮助他们体验生活,历练人生。所以,我们的德育过程就应该在“过四关,练四能”上多做文章,即过日常生活关,练实际生活能力;过合作交往关,练交往交际能力;过褒扬受挫关,练心理承受能力;过劳动体验关,练身体健康和劳动技勇。

我们既要加强对学生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也要把生命价值观的一些内容适时适度地传达给他们,谱写他们的生命乐章。具体包括三个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

因此,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生命本体,把学生生命本身的全过程作为学校教育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注内容。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才有可能走出固有的传统“茧式”怪图,真正回到生活化、人性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由传统的“强迫服从”走向民主的尊重主体的、重视自我内化过程的“教会选择”,是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

“教会选择”的德育是开放性的教育。“教育选择”的德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为目的。这就要求,作为德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理智的检验。学生的道德观点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

“教会选择”就是回归生活。“教会选择”的学校德育,就是从片面的理想化的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现代学校德育之所以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学生现实生活中内心世界的种种复杂体验,是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内心世界不断产生冲突,这使他们的道德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回归现实生活,学校德育还可以不断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道德判断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升华。

“教会选择”就是实现自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其自觉能力性发挥程度,取决于相应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教会选择”的德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已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学生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动的、自我的构建的、自律的过程。面对道德判断中的冲突,学生在比较辨别中提高适应、鉴别和应变能力,逐步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世界

第四篇:牢牢抓住“五性” ,搞好德育工作

牢牢抓住“五性”,搞好德育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 1

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为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要牢牢抓住以下“五性”:

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德育工作是很难开展的。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学生去自我判断、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健全人格的需要。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喜闻乐见;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要触及学生灵魂,是灵魂深处的教育,靠说教、灌输、压制,只能触及表面皮毛,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建立在情感教育和正面教育基础之上,“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要重视学生会、共青团、班委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实行德育“四级目标管理”,使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每学期对照个人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二、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德育既要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既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又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坚持从最基础的做起,不贪大求全,而是从小事入手,把工作做细做实。

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注重德育工作的全员性

德育工作是靠教师完成的,教师道德水准高,教师表率作用好,教育效果肯定就好。要求教职工认真学习《佳汇中学教职工全员育人要求》,做到“五个提醒”,责任到人。

真正从教师抓起,从教师做起,突出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把抽象的道德标准、行为习惯首先内化为教师的道德行为、习惯行为,进而使师生在和谐交融中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把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作为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前提,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共同得到发展与提高。

在班级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及班主任的作用,责任到人、层次清楚。在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上多下功夫,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实施民主管理,用热情和爱心关爱学生成长,与学生建立亲密、平等、和谐的“朋友式”新型师生关系。

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研究德育工作的层次性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比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爱父母、爱亲人、爱师长;

第二层次是爱家乡;

第三层次是爱所居住的社区;

第四层次是爱祖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

第五层次是爱祖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要从最基础的层次做起,将每周六作为“孝敬日”,要求学生孝敬父母做到“五要”和“三不要”:

“五要”:

要真诚地与父母交心,了解自己的父母;

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教诲;

要体贴、关心自己的父母;

要分担父母的辛苦和忧愁;

要善于发现父母身上的优点,正确对待他们的弱点和过错。“三不要”:

不要片面理解“孝敬父母”,要从广义上理解,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要一样孝敬;

不要只在“孝敬日”去孝敬父母,制定“孝敬日”是要时时提醒我们不断增强孝敬意识;

不要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只有在德育工作中克服简单的说教,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遵循规律,才能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五、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把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通过班校会、广播操间隙、广播电视、板报、校园宣传栏及各种学生活动进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把每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作为德育的载体,让节日更加充满魅力和激情,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亮点和精神家园,使学生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与开放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开展德育工作,必须遵循人发展规律、德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要按规律办事,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思想实际。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注重德育工作的全员性、研究德育工作的层次性、把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狠抓德育常规管理

注重生活体验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总结

**小学现有*个教学班,学生**多人,专任教师**多人,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式规范化管理的农村完全小学。多年来学校以严谨求实的校风、刻苦勤奋的学风、务实创新的教风,以扎实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然而学校地处农村,经济落后,相当部分家长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加之大众传媒的开放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心理和道德素质修养参差不齐,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面对这些存在较大个性差异的学生群体,我校德育工作丝毫不敢怠慢。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我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以生活体验式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以“4610”德育活动的开展为中心,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从实处下力,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信自律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是由于常抓不懈,我校的德育工作才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现将我校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着重加强师德队伍建设。

1、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德育为首”的德育观念。多年来,我校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德育为首”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摆脱图形式,走过场的教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发挥核心作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为此,我校建立了学校——政教处——班级的三级管理网络。另外,协同好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组织开展教育管理活动,同时明确管理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班级,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政教处、总务处的横向联系,使学校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让德育工作起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3、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德育的基层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工作态度,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为此,我们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1)每学年开学前,都要组织班主任系统学习《德育工作纲要》、《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法》等内容。

(2)经常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班级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落实学校和政教处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进行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每学期召开两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研究班务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措施。

(4)听取教育专家的讲座。我校经常组织班主任观看魏书生、任小艾和高金英等教育专家有关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报告讲座。

(5)结合学校开展的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月对班主任进行一次班主任工作达标考核,奖优罚劣。

(6)期末进行校级“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标兵”的评比。政教处结合每月的班主任工作达标考核结果,班级财产管理情况,班主任家访情况和每次德育活动获奖情况等几个方面综合评选“优秀班主任”,学校工会每期还要对任课教师进行师德评估,评出“师德标兵”,并进行大力表彰。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早操后的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开展入班教育。每学期开学初,我校由政教处牵头,坚持对学生进行入班教育。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由班主任讲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读背,从而增强学生的守纪意识,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开展常规教育活动月。活动月中,我们把《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重点内容整理成“文明校园十不准”,凡是学生违反“文明校园十不准”的行为,我们都要给予严肃处理,公开曝光,量化扣分,记录存档,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

3、进行“校园文明小卫士”的评选活动。激励学生争当“环保小卫士”、“学习标兵”、“礼仪之星”、“进步之星”,充分利用每周的周会、班会和板报,公开表扬这些学生,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争热潮。

4、坚持校园广播。每天下午,我校都要开通校园广播,宣扬好人好事,赞美新风貌,新气象,通过歌颂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既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又增长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

5、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重温《文明校园十不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具体要求,结合市教育局德育工作“4610”的具体要求,通过全校开展“优秀班集体”、“文明寝室”、“文明餐桌”、“文明小卫士”的评选活动,教育学生自觉主动的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地扫好、把字写好、把歌唱好、把路走好、把话说好、把饭吃好、把物放好、把文明做好等良好习惯,并利用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广为宣传,使学生熟记这些具体要求,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6、坚持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大课堂”。学校通过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组织文明礼仪培训,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的宣传教育,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有效的促进学校形成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

7、坚持开展流动红旗评比制度。依据学校制定的《关于流动红旗评比细则》对每班的卫生、好人好事、板报、课外和就餐纪律、晚寝等方面进行量化积分考核,为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8、关注留守儿童。我校地处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较多。这些孩子长期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生长,势必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为此我校创建了留守儿童托管之家,专门开辟两间宿舍,添置学生床、电视机、饮水机、电风扇、灭火器、应急灯、窗帘等生活设施设备,还请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留守生的饮食起居,营造了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此外,学校还专门为留守儿童开设了亲情电话,让外出务工的家长定时给孩子打电话或语音视频。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员,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为留守儿童搭建温馨的家园。

四、常抓师生安全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安全观念和法制意识。

创建平安校园是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共同意愿,是我校的主要目标任务。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成立了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并加强经常性和重点时段的安全教育的督导工作。学校安全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有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如集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报、班内板报、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标语口号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了交通、防火、防水、防电、防疾病传染、防意外损伤和不法侵害以及紧急避险疏散演练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不断强化和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感,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全事故隐患,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同学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学校多年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另外我校还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教育,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做好了一下四点:

1、利用思想品德课,学生集会和主题班会,组织学生重点学习《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有关内容,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2、通过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收看有关的法制教育栏目。通过社会生活中的生动事例来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明确遵纪守法的必要性,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3、邀请法制专家来校进行法制教育讲座。让学生通过了解案例来充分认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启发学生告别不良诱惑,履行法定义务,享受法定权利。

4、利用校园广播站和文化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了师生遵纪守法的觉悟水平。近几年来,我校的全体师生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法制教育效果明显。这对形成文明向上,拼搏进取的校风校貌,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多年来,我校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在德育的实践探索中,我校因地制宜,因时而动,逐渐形成了五大教育活动:

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六一儿童节、元旦组织文艺汇演等。

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我们在全校开展“4610”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我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四是科技教育活动。我校每年组织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是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走出校园,既有效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又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六、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多种德育功能。

密切社会、学校、家庭的联系,共同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经过长期努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在我校已经形成,并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司法局、派出所在校开展了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多次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并组织学生经常收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和专家报告,同乡派出所经常合作,共同创建平安校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校扎实的德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连续多年被市教育局和乡中心学校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学校校风正,学风浓,校园环境优雅整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文明讲礼貌,举止文雅。二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上升,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虽然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不骄不傲,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勇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下载如何搞好小学德育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搞好小学德育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这篇小学德育工作总结报告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小学德育工作情况汇报

    小学德育工作情况汇报(精选多篇) 小学德育工作情况汇报 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下湖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 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小学德育工作自查报告

    2014年兴庆区二十三小学 德育工作自查报告 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是学校的永恒主题。在领导高瞻远瞩的办学思路指引下,我们紧紧抓住把学生培养成......

    小学德育工作小结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本学期,我们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目标,牢固......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

    小学德育工作案例

    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案例——“展自信风采,扬奥运精神”2019年秋季趣味运动会秋暮冬初,暖阳高照,2019年12月4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下,##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2019年秋季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