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州文化gg
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
何彩婷 09医学检验
[摘 要] 在改革开放后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梳理和分析闽南传统文化,发掘闽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作用,由此追本溯源,深入探察闽台文化及其交融,当能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扩大与发展,有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关键词] 海西;闽台文化;闽南传统文化;两岸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后,在两岸20多年的交流中,闽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交流利用共同的文化源流,为两岸开启了宝贵的沟通之门。可以说,两岸关系能有今日之成就,闽台文化交流功不可没。就渊源看,闽台血脉相承、文化同根,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范围内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是立基于海西地方传统的。闽南传统文化作为海西地方传统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内涵精深丰厚。
一、关于闽南传统文化
(一)闽南传统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闽南传统文化泛指民俗(单民俗方面就包含很多宗族节日现象)、方言、戏曲、建筑、宗教信仰、民间文艺、手艺等事象。
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广泛的概念。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从古沿袭至今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象。一般而言,闽南传统文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这种文化事象必须是从古沿袭至今的。有些产生于近代而不是从古沿袭下来的文化事象,或者对民间社会影响不大的文化事象,便不能算传统文化,一般不纳入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其二,传统文化必须具有族群认同感及世代传承特点。那些虽然从古沿袭下来,但由于中原人南迁闽南、地域及气候等因素的改变导致迅速解体的文化事象,一般不作为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内容。所以,我们所说的闽南传统文化,不是指单纯中原古汉文化的大量保存及继承,而是指在此基础上结合闽南本地气候、地形、土著文化等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
闽南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方面:关帝圣君、玄天上帝、开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师、天上圣母(妈祖)、广惠圣王、水仙尊王、广泽尊王、清水祖师三代祖师、惠泽尊王信仰。
戏曲方面:泉州代表戏曲南音、高甲戏、漳州竹马戏、厦门歌仔戏、潮汕与漳州云宵、东山、诏安一带戏种潮剧等闽南地区各类木偶戏。
民间手艺:木版年画、八宝印泥、剪纸手艺、木雕、石雕手艺、漆工、扎灯、染布等。
民俗方面:送王船、拾福分、普度、尾牙、端午、中秋、抢头香、割香、做功德、巡镜、镇五营、巡安等。
闽南民间文艺:舞狮、龙艺、踩高跷、大鼓凉伞、拍胸舞、漳州木偶、泉州高甲戏、同安宋江阵、小坪褒歌等。
(二)闽南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达4000万人以上。闽南方言的形成与中原汉人在历史上三次大举南迁紧密相联。现泉州、漳州等地使用的闽南语中的“十五音系统”即源于东晋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举南迁是在唐末年间,带来了唐朝的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第三次大举南迁大约在宋高宗年间,带来的是唐宋时期的北方方言。这种北方方言就是现在流行于闽台等地的闽南方言前身。由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原因,闽南方言至今基本保留唐宋时期中原汉族北方方言的风貌。其二,闽南的经济文化和风土习俗源于中原文化。现在的泉州地区,包括惠安、南安、晋江、石狮等县市,其工商文化和风土习俗保留着与中原文化非常密切的乡土遗迹。泉州、惠安、晋江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南曲等戏曲艺术,至今仍保留着晋唐时期的艺术风韵。闽南文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但始终保留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无论土木建筑还是石雕木刻,无论是造船打铁还是渔猎农耕,也无论是婚丧礼仪还是节日庆典等,至今仍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余韵。其三,闽南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隋唐时期,泉州地区是当时全国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时期是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也是泉州地区造船业最发达的时期,惠安的洛阳、白沙、西方、百崎、秀涂、崇武,石狮的坩江、祥芝,晋江的永宁、金井、深沪、东石、安海,泉州的乌屿、蟳埔等地遍布船厂。其四,闽南地区自古以来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在宋元时期,闽南作为福建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进行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两宋时期,泉州、晋江、惠安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发达。其五,闽南沿海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以海为生,世世代代以海为家,奋斗不息。闽南沿海由于其土地贫瘠、海岸线长,老百姓大多以海为家以海为生。深海捕捞、远洋运输、近海养殖,战狂风、斗恶浪,以海为生,成为闽南渔区人民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与现实写照。
二、深入研究闽南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一)有利于加强闽台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元月视察福建时指出,80%以上的台湾居民祖籍福建,闽南话也是台湾的重要方言,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闽南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厦门、漳州、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民众的主要祖籍地。人们常说的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也在这里充分展现。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层层积淀而发展起来的。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发萌滋长。特别是作为共同文化区域的闽南和台湾,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闽南”这两个字,在海峡两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终是一个难以割舍的理念和向往。
泉州、漳州、厦门三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闽南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基因处处可寻,构成了闽台文化之间多彩的景观。200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地区有着紧密关系,有许多至今仍在台岛广为流衍传播。福建地方戏曲中,在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素有“宋元古南戏遗响”的美称,弥足珍贵,在台湾都拥有热心的观众;歌仔戏(也称“芗剧”)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萌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成为闽台文化同根同源的鲜活见证;精美精细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谣等无不传载着两岸的文化关怀和诉求。
近年来,持续不衰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的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牒展暨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使闽台文化交流更加主题鲜明、深入广泛。“闽南文化热”,也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与丰富,成为维系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可以期待,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必将使“五缘”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六求”(经贸、交通、旅游、农业、文化交流和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合作,也必将为闽台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提供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二)有利于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闽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泉州拥有2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数量列省内各设区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保单位15处、省保单位58处、6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厦门市现有7处国保单位、19处省保单位、5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闽南三地的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占福建省目前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名录项目总数的51%和43%。同时,全省26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中,有18个聚集于此;同时还聚集了众多成规模、成建制的民间职业剧团;民间南音、北管吹奏、吟诵等民间社团更是近2000个。流布于闽南民间的乡土文化,灿若星海,美不胜收。
海内外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是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热心文教、回馈桑梓,是海内外闽南乡亲和闽南籍闽商的共同心愿和实际行动。在闽南,许多文化设施场馆、民间信仰场所的建设,民俗文化活动的举行,都是在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捐资捐赠下而成;在闽南,无论是政府、社会、民众,还是台胞、侨胞,无不希望闽南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熄。闽南还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基础最扎实的地区,当地党委、政府亦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及其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荣推动海西以及全省文化的繁荣。
(三)有利于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强调文化是根、是主题,文化是软实力、是生产力。2006年3月,在厦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上,黄小晶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2008年,福建省人大开展了“一法一例”(《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主题是文化遗产保护。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深入闽南地区调查研究,提出了闽南文化整体保护的措施和办法。同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强调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要坚持试点先行、总结巩固、规范交流并推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导,有国家一批专家学者的关心帮助,有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闽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发掘、整理、交流的加强,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果,从而对全国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区域文化的整体保护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福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强省建设。
三、闽南文化传统传承研究现状及举措(一)在全国首创文化遗产学校教学机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泉州市政府就把南音纳入到了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课程。泉州师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厦门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民间艺术教育的课改实践”,在小学建立“闽南童谣基地”,在中学开设“闽南文化基础课程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8本乡土教材。而漳州则在小学开展了木偶戏、锦歌、灯谜等教学课程,还成立了相关的少儿艺术表演团体。
如今,这一成功的实践已为国家政策所借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
(二)建立文化遗产社会普及机制,让专业传承与社会普及相结合 据不完全统计,泉州、厦门、漳州三市的南音、北管、咏诵等民间社团近2000个,民间职业剧团250多个。泉州专门成立了拍胸舞俱乐部,厦门举办各类打嘴鼓培训班等。2005年1月,《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福建成为全国最早以省级立法形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省份之一。这将更好地保持闽南传统艺术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风貌。(三)开展基础性的调研工作近年来,福建省文化部门已经作了两项基础性的调研工作:一是“非遗”项目保护现状调查。调研的福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32人。调查结果显示,“非遗”项目中自我造血能力较强、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的约占10%,这部分传承人既有艺术基础又善于经营,有适度的市场规模,已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实现新型的传承发展之路。“非遗”项目中自给自足式的局限型约占55%,这部分传承人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基本解决生存的问题,小有盈余,但经营模式传统、观念相对保守。“非遗”项目中自生自灭式的濒危型约占35%,这些非物质文化面临着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转业,得不到及时帮救与扶持,市场萎缩乃至濒临消亡的境地。在保护、扶持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每个“非遗”项目的个性特点和真实需求,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另外,为了记录、保存、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泉州、漳州三市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此基础上,福建出版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也是福建省第一部完整、系统地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具书。
(四)设立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厦门、漳州、泉州先行开展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2008年5月,福建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学者经过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从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保护目标,到保护范围和对象、保护方法、步骤和计划、保障措施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坚持“试点先行、整体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实施原则和“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实践要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省文化厅正协调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按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的要求,分步实施,协同建设,整体保护,力争在规划的时间内,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取得经验并推广。“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了部分文化遗产项目晋京展演展示;部分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展览和讲座;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公益性文化场馆和“世遗”项目免费开放;地方戏展演;闽台传统文化交流项目;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农村展览等,呼应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
(五)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方兴未艾
近年来,“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三平祖师文化旅游节”、“漳台族谱对接和民俗展览”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开展。
2008年,在泉州举办的主题为“弘扬闽南文化,增进交流合作,推动海西先行,加快泉州发展”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就有闽南文化论坛、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峡两岸戏剧展演与交流、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等15项闽南特色文化活动亮相。
2006年以来,厦门海沧每年举办文化节,并先后多次成功组织了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门、澎湖巡游,有力地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扩大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知名度和闽南祖地文化的影响力。2010年,刚刚落幕的为期12天的“庚寅年保生大帝神像赴台湾巡游暨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活动由台北保安宫(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承办,此次活动是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和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三地合办并轮流承办保生慈济文化节的第一年。活动主题仍为“健康、慈济、和谐”、“弘扬闽南文化、促进两岸交流”,分巡游活动和文化节活动,主要活动有过境踩街、仪阵表演、家姓戏、养生药膳及药材展、古迹艺术展览等。全国政协常委黄志贤和台北市长郝龙斌为启动仪式开锣。来自厦门海沧青礁慈济祖宫的保生大帝神像自北向南,巡经岛内18个县市,巡游包括保安宫在内的9座保生大帝宫庙,这是保生大帝神像巡游时间最长、路程最远、巡游宫庙最多、参与人数最众的一次。大陆第一部公开赴台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也在文化节期间在台北首映。大陆方面组织巡游交流团100多人、旅游团400多人前往参加开锣仪式等活动,随后赴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高雄等地8座宫庙开展巡游,5月6日从高雄走“小三通”返回厦门。这些活动,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展示文化遗产和促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四、今后闽南传统文化研究的着力点(一)进一步理解认识闽南文化
闽南通常是指厦、漳、泉。不过,从语言上看,则有一个闽南文化圈,讲闽南话的基本上都是,如福建的龙岩、漳平,台湾地区(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主要是泉州和漳州),广东的潮汕地区,海南,浙江的平阳,江西的上饶等等。
闽南保存了很多古老的节日,如普渡节、中原节等保留得很完整。从宗教、习俗、语言等看,闽南确实保存了许多古代的东西。最有趣的是《世说新语》里面的许多六朝口语词,至今还可以在泉州、莆田一带听到。
闽南的宗教信仰确实相当普遍,这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特点。内地其他地方,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宗教信仰,但是像闽南这里,每个地方,每个村,甚至泉州市区每条街道,每个铺境,都有其信奉的神。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和生活密切相关,如生病有医药神,生孩子有保生大帝。老百姓某方面生活比较困难,他就会在某方面造出相关的神,如“床母”、“灶神”等。
闽南的宗教文化也很有意思。宗教本来是封闭的,排他性也最强,可在闽南地区,各种宗教却能共存兼容、和谐相处,不同宗教间的冲突斗争基本没有,这种奇观在外地难得一见。
宗教和海洋文化关系很大。传统认为“坐船跑马三分命”,所以凡能保护自己的神都相信。闽南人地区差别很大,观念也有很大不同。像惠安人乡土观念就很重,同样是靠海,但远渡重洋经商,惠安人就特别少,而晋江人却大量往外跑。两个地方靠得这样近,就是没有互相影响。
闽南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从历史渊源来说,是中原传进来的,但传进来以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它在闽南地区生根、开花、结果以后,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子系统——闽南文化。而中原文化本身发生变化以后,它却很少与中原文化再进行交流。
闽南文化的形成可能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源于农耕社会。当时的中原是农耕社会,所以,闽南文化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第二,夷夏之辩,中原中心主义很突出。当时凡不是闽南人,都被称为“阿北仔”(闽南话,北方佬)。第三是海洋的影响。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开始,闽南人就越海渡洋,形成了新的和中原人不一样的品格。第四,宋代以后,理学在福建的特殊影响。后来到了明代,西方文化传进来,闽南得风气之先,多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很奇特的闽南文化。可以说,闽南华侨经历这么长时间,却基本没有受西方的价值观影响,比中原人、东北人更古老。这说明了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变化。而华侨来认祖,实际上认的就是文化。
(二)处理好存古与创新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闽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问题。闽南人最引以为骄傲的是文化积淀丰厚。方言、南音、南戏都有“活化石”的美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一个问题:对慢节奏的南音、南戏,现代的许多年轻人适应不了、接受不了。怎么办?就拿闽南非常盛行的南音来说。厦门主张以革新来吸引观众。目前,在地处厦门文化艺术中心的厦门夏商好清香美食坊新设的荷音轩,可边品美食边欣赏从演唱到表演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南音表演,食客如织。可有些泉州人看了,却说这怎么行啊,这还叫南音吗?认为全变味啦。再如现在的女子十二乐坊,争议也很大,但是年轻人喜欢。这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这样的东西,越古老越好;但是因为很古老,除了那些忠实的老观众外,年轻一代都敬而远之,它又怎么生存? 存古是优势,也可能变劣势;是优点,也可能成缺点,特别是当它成为创新的包袱和绊脚石的时候。要存古最好不要动,一切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但这又不符合时代潮流,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发展,人的思想和欣赏习惯也在跟着发展。你要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保护继承又与时俱进是关键,值得深入研究。
(三)研究视角要革新扩展
闽南文化面临着这么一种尴尬——说起来,闽南文化是正统的中原文化,闽南人经常以自己的文化来源于中原文化而自豪。但它又很封闭,所以造成人们把它当作一个古董,尤其是闽南人,没有自觉地把它放在中华文化背景上来看,经常无奈地面对曲高和寡、后继乏人这么一种尴尬的局面。这是非常严峻的现实。一种地方文化若不向前发展,终究是会消亡的。这可能是闽南文化怎么生存下去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样把闽南文化同中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保存的许多东西怎么让它显露出来?这一定要有一种前瞻的意识。首先,作为主体的闽南人,思想观念要开放、革新。其次,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这些都要联系起来。再进一步,可能还要联系东南亚华文文化圈。这些都是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四)政府要持续加大投入
对闽南文化的保护,政府重视很重要。政府关注了,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很多事情就有条件去做。其实,从事这方面整理、研究工作的还是大有人在。这个工作不做,再过一二十年,有些材料可能就会消亡。因此,抢救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年,泉州对这方面的工作比较重视,如南音、南戏方面的抢救和保护措施就很得力。最近,泉州又启动了编撰《泉州文库》的工程,准备每年拿出100万元来整理出版泉州的地方历史文献。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工程。但还有很多实质性的抢救工作需要去做。抢救的力度若能加大,损失就会减少。尽管从理论上讲,有些文化现象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一种文化现象的消亡,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损失。联合国之所以要提倡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如果我们能尽早采取些有效的保护措施,起码可以起到减少损失或减缓消亡的作用。何况现在还可以用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手段把它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未尝不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贡献。
(五)弘扬闽南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 大陆可以说是台湾文化的根。作为共同文化区域的闽南和台湾,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成为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一条重要文化纽带。而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首先,倡导使用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基础工作。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一种方言的消失,势必会使它所传达的那种地方文化也随之萎缩和贫乏化。正如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所说: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语言环境其实就像是文化生态的空气,当语言(方言)消失,这一文化也就差不多消亡。“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闽南方言是闽南文化的摇篮,如果没有闽南方言,那些南音、地方戏剧也就荡然无存,闽南文化就不可能成为“活文化”。所以从文化生态保护的角度看,在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推广、倡导使用闽南方言是当务之急。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的开播实际上就承载起保护和弘扬闽南方言文化的社会责任,并成为推广、倡导闽南方言有效的重要载体。《泉州第一炮》《学说泉州话》栏目的创办,其指向性就十分明确,开播后深受欢迎。其次,保护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工作。文化生态的土壤其实就是人本身。在自然界,森林、草原是物种,又是许多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在文化领域,民俗、宗族文化、民间信仰也是文化的森林和草原。许多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都依存于民间敬天法祖的民俗活动中。保护了这些文化森林、文化草原,就为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了自然的生存空间。比如,泉州的地方戏剧就是依靠民间的敬神敬佛而生存的,因此对于民间信仰和诸如“普度”等所谓封建迷信的民俗活动,政府没有必要去严禁。假如这些民俗活动被取缔了,那么,闽南文化的生态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文化生态是存活在民众之间,而不是政府的三令五申。现在划定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这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然,这是对的,但是远远不够,应当将工作视野放得更宽更广,更符合民众的意愿,这样才能够是使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成为民众的自觉行为。最后,加强闽台两岸的文化生态保护的交流。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推动,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要加强交流、合作,不论是学术界的还是民间的,不论是妈祖还是其他的民间信仰交流,都要积极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应当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而不是把这项工作仍局限于文化部门的日常工作范围。
两岸文化交流正在用一种柔而有力的方式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目前已有的许多文化交流已经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今后应更充分运用这种文化的力量促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感情交融,增进人心向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以及促进两岸和平和统一。
第二篇:泉州文化
泉州文化
一座富有特色与魅力的城市,是一部百读不厌的精彩传奇。而文化则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富集区,泉州最为人称道、令人赞叹的是它异彩纷呈的文化大观。如果把泉州文化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它的枝干筋脉就包含着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泉台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以及茶文化、石文化、瓷文化等等诸多元素。且不说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对泉州文化缺乏了解,就是长期生活在这一片温陵热土的泉州人,要真正做到通晓泉州文化、能够解读泉州文化,也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呢,泉州又被誉称“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
当前,人们都追求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所以茶产业旅游成泉州市旅游文化产业新亮点。随着“铁观音文化园”的建立,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安溪铁观音文化,在数百年茶乡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饮茶思源,回报社会。文化园位居安溪城东工业园,占地27亩,集品茶观赏、茶文化展示、茶产品展销为一体,设有“铁观音茶史馆”、“茶产品展示厅”、“魏荫茶艺馆”、“铁观音传习所”等功能区,成为铁观音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实体代表。
“铁观音文化园”的建立,对于探索铁观音历史轨迹,还原铁观音发展历程,丰富安溪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泉州将茶业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加强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为安溪茶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泉州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自古以来信仰都一直存在,泉州也是如此,宗教文化十分丰富。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多元文化广融博纳,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泉州宗教在历史渊源,地理位置、文化成份,对外关系等方面极具特色。
一是宗教门类齐全,名寺古刹众多。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历史上海上交通发达,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摩尼教、日本教、拜物教等多种宗教和发源于中国的道教曾相继在这里传播。这些宗教既在泉州建造许多雄伟瑰奇,建筑艺术精致独特的宗教活动场所,造就了许多闻名海内外的宗教人士,也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胜迹,成为泉州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极为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至目前为止,全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14个单位中,与宗教有直接关系的达11处之多,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的46个单位,宗教占23个。因此,泉州被佛教称“泉南佛国”,被道教称为“闽南蓬莱”。
二是历史悠久,蕴含深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泉州不仅是众多宗教的聚集地,也是各种宗教较早传播的地区。延福寺、元妙观是福建省最早建造的佛、道寺观之一,随着岁月的推移,佛道两教更有很大发展,全市有名称可考的佛寺达600余座,道教宫观岩洞也达几百处。伴随“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跟随其后的天主教、摩尼教、基督教、印度教、日本教、拜物教也相继在泉州传播。这些宗教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泉州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不少寺庙、宫观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现存于市区的清真寺是中国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中国十大名寺之一,还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高徒三贤四贤埋骨之地灵山圣墓,至今都是海内外穆斯林景仰、朝拜的地方,现存300多方伊斯兰教石刻占全国同类石刻三分之二以上,成为稀世瑰宝。位于晋江市的摩尼教石刻遗址,是一座驰名中外,全国独一无二的摩尼教遗址。此外,泉州还有许多国内罕见,很有特色的如位于清源山的老君岩道教雕像,耸立于开元寺内的东西两座佛教石塔,以及众多印度教、拜物教等多种宗教的墓碑和石刻的珍贵遗迹。泉州四处皆是宝,宗教胜迹遍地是,游览泉州的宗教名胜古迹,就好比来到“宗教大观园”。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外专家和游客观赏、研究的文化珍品,是构成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之一。
三是海外渊源密切,对外交往频繁。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泉州古称刺桐港,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由于,海上交通发达,泉州先民足迹遍及台湾、东南亚、日本以及欧美等地,并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同时也将宗教信仰带到异国他乡,并逐渐建造寺观供奉。至今,晋江龙山寺在台湾廨院达441座,台湾98座清水祖师、500多座妈祖庙、200座富美宫、200多座保生大帝庙宇等许多寺观都是从泉州分炉过去。此外,泉州还有众多寺庙、宫观以及乡土神祇传入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泉州对外友好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011-12-15曾一龙
第三篇:泉州文化心得
走进泉州历史和文化心得体会
纵观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体察当今中国的变化,古老的中国已日益焕发出青春和活力,这是一个需要奉献、牺牲,需要探索和启蒙的时代,以学校为核心的德育教育,集中反映了历史转折阶段各种价值冲突,因此保留完整的泉州文化正以其独特的古老魅力,充分展现着它的传承。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而泉州文化是其中灿烂的一页,来自于中原地区的祖辈们,带着光辉的文化在泉州发展起来,保留住中国的古汉语,还带来农耕、南音、武术等古老的技艺。
第四篇:泉州文化演讲稿
篇一:品味泉州(演讲稿,配稿演示内容才丰富)品味泉州
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们的ppt作品是“品味泉州” ○
2我们将分为概述、宗教古刹、历史蕴含、海外渊源4项为大家展示泉州的宗教文化。○ 3一座富有特色与魅力的城市,是一部百读不厌的精彩传奇。而文化则是城市的血脉和○ 灵魂,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4泉州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至今仍拥有众多○
十分珍贵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造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泉州的东西双塔、<洛阳桥>、<安平桥>等古建筑,他们以其宏伟的外形和丰富的内涵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灿烂文明。
5泉州的<清净寺>、<圣墓>、<老君造>像等宗教胜迹 ○ 都用无声而有形的语言述说了<泉州文化的多元性>。6泉州的<宋代古船>、<九日祈风石刻>、<郑和下西洋的碑刻>等古文物,又见证泉州○
曾经有过的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昌盛繁荣。
7所有这些,让人<沐唐律宋韵之遗风,发思古之幽情>。○
8自古以来信仰都一直存在,泉州也是如此,宗教文化十分丰富。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 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多元文化广融博纳,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宗教在历史渊源,地理位置、文化成份,对外关系等方面极具特色。> 9第二章,宗教古刹 ○
10<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历史上海上交通发达>.○
1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和发源于中国的道教>曾相○
继在<这里><传播和发扬>。这些宗教也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物胜迹,成为泉州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极为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
12至目前为止,<全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14个单位中>,<与宗教有直接关系的○
有11处>,<占了79%之多> <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的46个单位中>,<宗教占23个,宗教与非宗教文物各分半壁江山>。
因此,<泉州被佛教称“泉南佛国”。> 13 第三章历史蕴含,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泉州不仅是众多宗教的聚集地,也是各种宗教较早传播的地区。14<延福寺、元妙观>是福建省最早建造的佛、道寺观之一,随着岁月的推移,佛道两教○
更有很大发展,<全市有名称可考的佛寺达600余座,道教宫观岩洞也达几百处。> 15伴随“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天主教、摩尼教、基督教、印度教、日本教、拜物教>○
也相继在泉州传播。
这些宗教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泉州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不少寺庙、宫观在海内外有着重要影响。
16<始建于北宋现存于市区的清真寺是中国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中国十大名○ 寺之一> 还有<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高徒三贤四贤埋骨之地灵山圣墓,至今都是海内外穆斯林景仰、朝拜的地方> 17<现存300多方伊斯兰教石刻占全国同类石刻三分之二以上,成为稀世瑰宝。> ○ <位于晋江市的摩尼教石刻遗址,是一座驰名中外,全国独一无二的摩尼教遗址。> 18此外,泉州还有许多国内罕见的人闻建筑,很有特色的如位于清源山的老君岩雕像,○ 耸立于开元寺内的东西两座佛教石塔。泉州四处皆是宝,宗教胜迹遍地是,游览泉州的宗教名胜古迹,就好比来到“宗教大观园”。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外专家和游客观赏、研究的文化珍品,是构成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之一。
19第四章海外渊源。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20<泉州古称刺桐港,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称。由于,海上交通发达,泉州先民足迹遍及○
台湾、东南亚、日本以及欧美等地,并在异国他乡繁衍生息。>同时也将宗教信仰带到异国他乡,并逐渐建造寺观供奉
21在<台湾><龙山寺达441座>,<清水祖师98座>、<妈祖庙500多座>、<富美宫200○
座>、<保生大帝庙宇200多座>等许多寺观都是从<泉州>分炉过去
22此外,<泉州还有众多寺庙、宫观以及乡土神祇传入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一些国○ 家>,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祇的寺庙宫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泉州对外友好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3<在泉州几乎很难找着一处人文景观,是与宗教毫无关联的。宗教,渗透在这座千年○ 古城的每一寸肌理,蕴涵着世世代代包容而热情的泉州人。在这里,全世界的宗教你都能觅得踪迹。泉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宗教博物馆”。ppt里只是讲了非常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泉宗教文化,等待着你去品味。> 24<以上是我们的ppt展示,感谢大家的观赏。> ○p篇二:泉州美德故事演讲稿 这是一个发生在泉州市区凤山社区上坑村的真实故事,一个叫阿呆的流浪汉,从小就被父母遗弃了,村里没有人知道阿呆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在村里流浪了近十年,因为他智力有点问题,大家就阿呆、阿呆地喊成了习惯。
虽然阿呆被父母遗弃了,但是,却得到了村民们家人般的温暖。天冷了,村里的好心阿婆为他送来衣服棉被;肚子饿了,开餐馆的老板给他买来零食饭菜;头发长了有人帮忙剪;逢年过节,村民还会送些年货过来。
这天,阿呆得了重病,村民们把他送进了医院,由于急性肺炎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阿呆的生命奄奄一息,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村民们急得一筹莫展。当医院得知阿呆的身世后,毅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减免阿呆住院期间的一切费用,直至身体恢复健康。
阿呆是不幸的,阿呆又是幸运的,当他因为身体残疾而被父母遗弃时,却遇见了这么多把他当做自己孩子一样关爱着的好心人,正是由于大家无私、奉献的美德,阿呆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在我们泉州,像这样的美德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虽小,但却传递着每个平凡人的爱心,虽然我相信这根爱心接力棒会在我们手里越传越远,让爱充满整个世界!(2分17秒)这是发生在泉州市区凤山社区上坑村的一个真实故事。
阿呆,因为先天弱智,从小就被父母遗弃,但是十几年来,他却得到了上坑村村民们家人般的温暖。天冷了,村里的好心阿婆为他送来衣服棉被;肚子饿了,开餐馆的老板给他买来零食饭菜;头发长了有人帮忙剪;逢年过节,村民还会送些年货过来。
这天,阿呆得了重病,村民们把他送进了医院,面对高昂的医药费,村民们急得一筹莫展。当医院得知阿呆的身世后,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减免阿呆住院期间的一切治疗费用!阿呆是不幸的,阿呆又是幸运的,当他因为身体残疾而被父母遗弃时,却遇见了这么多把他当做自己孩子一样关爱着的好心人,正是由于大家满怀爱心、无私奉献,阿呆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在我们泉州,像这样的美德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虽小,但却传递着每个平凡人的爱心,我相信这根爱心接力棒会在我们手里越传越远,让爱充满整个世界!我给你他们几个的稿子参考一下 pp 10:32:10 哈哈 谢谢
老师-傅老师 10:32:42 我老家在后龙田里村,离我奶奶家百米远有个年纪和我相仿的男孩,父母早逝,只有一个妹妹和他相依为命。然而造化弄人,妹妹染上重病,只有马上输血才能挽救生命。男孩马上卷起袖口,表情坚定地对医生说:“我是她哥哥,抽我的!”医生差异地看着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问道:“你不怕疼吗?”“怕,可我更怕妹妹离开我”。看着导血管里汩汩流淌的鲜血,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气震撼了: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你这么勇敢,一定能活到100岁!”男孩高兴从病床坐起来,昂起头,挽起了另一支胳膊,用大家已经熟悉的坚定表情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5分钟美德故事:舍己救学生的颜爷爷 ———丰泽第二实小 201班 李珈伊伊
2009年12月9日下午,晋江安海小学校门口熙熙攘攘,满是放学回家的同学们,临近退休的颜厥绪爷爷正在校门口护送小学生过马路。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这些都是他们家长自己找,自己写完了我再改的陈其仁,男,58岁,2011鲤城区“见义勇为”模范。2011年9月24日下午,鲤中辖区百源新村1—305室有一小孩的头部卡在防盗网内,身体悬在半空中。陈其仁刚好骑摩托车经过,看到此情况,立即停下摩托车,二话不说就往小孩悬挂的外墙方向爬上二楼的窗户,顾不上个人安危,一脚微踩在窗户门框上(由于房屋陈旧木门年久失修都快散架),一脚站在窗框上方,一手抓住阳台上的防护栏底部,一手用力把小孩身体往上托,与闻讯而来的小孩的家人及好心人一起,救下了小孩。陈其仁这种不顾个人安危、舍已救人的精神深受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篇三:演讲稿
东南亚华文新文学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十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国际)开幕式演讲稿 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午后,我们欢聚一堂共同来参加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在这里我谨代表泉州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各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女士们先生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动脉,它对加强东西方人民的友谊和理解,对创造光辉灿烂得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东南亚国家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控制东西方海上通道之咽喉,拥有海上丝绸贸易之特权,并以其自身经商之特长,同东西方各国人民一起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日益增多: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近来连续出访东南亚国家,表明中国对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全方位联系,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浓厚兴趣,而中国本身经济的升级也将为此提供更多机会。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热潮再次来袭。在中国大陆,以厦门大学为主体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自1987年开展工作以来,迄今已经有27年了,成果丰硕,被称为国内外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基地。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是东南亚各国人民用华文写作的文学,也是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一支。从各方面探讨东南亚华文新文学的独特价值,是学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尽管东南亚华文文学表现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侧面,然而其主体部分却是反映东南亚华族的苦难史及奋斗史,这是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华彩乐章中的主旋律,是其他华文文学不能代替的。关于文化交流方面,在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大趋势下,丝绸之路成为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场域。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所展现的新魅力,产生的新影响,对拓展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空间意义重大。
在中国漫漫的五千年历史当中,丝绸之路铸就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辉煌。泉州这颗嵌在绸之路起点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也曾经沐浴在丝绸之路的光芒之中,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以泉州为起点的。在2013年8月26日,在举国关注之下,泉州这座海西之城摘下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桂冠。这向世人再次证实泉州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泉州作为著名的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籍华侨华人791万人,其中90%侨居东南亚等海丝沿途国家。泉州将发挥其与东南亚华裔血缘关系密切、族群往来频繁等优势,探索设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南洋华人的精神家园。特此,我们在泉州这个浓厚的文化重镇中开启我们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之旅。
我们知道第十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是个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在承办此次研讨会时压力之大不用言表,所以请允许我对承办单位再次表示感谢。最后,我衷心祝愿此次研讨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五篇:泉州的宗教文化
泉州的宗教文化
政治组 王少虹
泉州位于中国福建东南部,依山面海,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面积为10865平方千米,人口以汉族为主,民族有回、蒙、畲、藏、苗、彝、壮、朝鲜、满、侗等41个。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之一,历来就有对外通商和友好交流的传统。早在唐代,泉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大港。许多商人、旅行家、僧侣等汇聚泉州,带来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这些宗教文化和泉州本土民间宗教互相辉映。
从秦朝到唐代,大量的汉人多次入闽,带来了中原文化,佛教、道教就跟随南迁的移民传入泉州。从唐代开始,泉州成为中国的重要港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的传入使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道教在东汉年间(25~220年)就开始传入福建,泉州最古老的道教史迹是白云观,今名“元妙观”,据清《泉州府志》记载,它始建于281年。位于涂门街的通淮关岳庙,始建于宋代,因为主祀关帝,附祀岳王而得名。泉州的东凤山下,有东岳行宫;万岁山下有真武庙;著名的老君岩在清源山下;泉州城内还有龙宫庙、净真观等。可见,泉州的道观散布很广,信奉者应不在少数。泉州地区最早的佛教古寺是延福寺,据记载延福寺始建于288年。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曾在延福寺翻译《金刚经》。泉州开元寺始建于686年,在宋、元、明曾扩建、重建。唐代印度高僧释智亮曾来开元寺弘法,住东律院。中国雕版印刷的佛教经典也被僧人带到了日本、朝鲜。1217年日本僧人庆政离开泉州回日本时,带回了福州版的大藏经。五代泉州招庆寺僧人静筠二禅师编的《祖堂集》在朝鲜开雕,并保存在朝鲜海印寺,成为珍本。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泉州灵山有“圣墓”,据明代的何乔远《闽书》介绍,这是唐初来泉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墓地。泉州艾苏哈卜清真寺建于1009年,根据陈达生同志的考证,泉州现存伊斯兰教寺门楣石刻4个,重修寺碑、建寺碑各1个,说明泉州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六七座清真寺。这反映了宋、元之际泉州存在许多穆斯林,现在保存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的200多方伊斯兰教墓碑石证实了当时泉州穆斯林人数的众多。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汉族通婚,在泉州地区繁衍生息,晋江陈埭丁氏、惠安百奇郭氏就很典型。基督教在唐代贞观九年(635年)第一次传入中国,中国称之为“景教”或“秦教”,属于聂斯脱里派。唐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禁佛灭教,景教也不能幸免,北宋时景教在内地已不复存在。元朝时聂派第二次传入中国,同时另一教派方济各派也传入中国,1294年罗马教皇特派孟德哥维奴到北京做方济各派的总主教,孟德哥维奴派了3名意大利人来泉州做方济各派主教。目前,泉州发现的基督教碑刻属于两种不同的教派,大致都是元代的,元代以前的只发现一块[3]。明万历十年(1582年),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意大利耶苏会教士艾儒略,在福建活动25年,足迹遍及南平、建鸥、福州、泉州等地。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基督教第四次传入中国,意大利传教士马尔蒂尼(卫匡国)、西班牙天主教士塞拉莫雅都到泉州进行传教活动。摩尼教在唐会昌年间(841~846年)由呼禄法师传入福建,宋、元时期福建成为中国摩尼教的主要活动中心。泉州草庵现保存有世界惟一的摩尼雕像,草庵前还曾出土过“明教会”字的黑釉碗和60多块残片,这些碗片是摩尼教教徒的食具,这些都说明草庵曾是摩尼教的重要活动据点之一。印度教在北宋(960~1127年)通过海路传入泉州,泉州曾建有规模宏大的印度教寺院番佛寺,其石刻虽已散布各处,但仍能感觉到番佛寺原先的宏伟。
泉州的土著居民是很少的,其居民大多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汉族后裔,有一小部分是外来民族的后裔。佛教、道教对泉州的影响很深,除佛教外,其他外来宗教在泉州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它们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且有一些外来宗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如印度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从明代开始在泉州的影响也逐渐衰退;虽然基督教曾先后四次传入泉州,但直到18、19世纪基督教在泉州的影响才开始显现。总的来说,泉州多种宗教盛行的情形持续了唐、宋、元三个朝代,超过700年,这些外来宗教在泉州传播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与当地主流宗教融合的现象。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到唐朝成为中 1 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禅宗用儒家的观点来解释佛教的世界观,把佛从遥远的彼岸拉入人的内心,心就是佛,把渐悟改为顿悟。用儒家的宗法制度改造佛教戒律,制定出适用于中国禅宗的戒律。禅宗的兴盛与一些福建僧人有关,因为他们是创始者或中坚力量,如怀海、灵佑、希运、义存等。
宋代朱熹创立的闽学,将心性论和本体论统一起来,把佛教变为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泉州偏于福建一隅,受到儒家的强烈影响,氏族宗法是社会底层构建中最主要的要件,家族寺庙修建体现了血缘和神权的结合,泉州人既在家庙、族庙中供奉祖先牌位,又供奉与本族关系密切的神明。家庙、乡庙也是泉州地区民间管理的中心,既可以调解民事纠纷,又可以解决经济争端乃至管理教育、慈善工作。这样,泉州人普遍信奉鬼神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因为人们关心的是自己的愿望能否实现,至于所祭拜的是何方神圣,那无关紧要。而且通过家庙、乡庙也加强了家族内部的团结和扩张,保护家族的势力范围甚至对外扩张,这样,宗教的力量不仅巩固了家族的社会地位,也强调了家族利益的最大化。泉州独特的宗教兼容性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同时出现了佛教、道教与民间宗教的神明,乃至祖先牌位同时供奉在同一寺庙的现象。
由于泉州地区山地、丘陵面积多,平原面积少,而且泉州平原是海湾海漫滩涂淤积而成,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形成并被开垦利用,所以,泉州具有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双重特征。长期生活在海边上的人会产生一种冒险、探险的心态,面临变化莫测的海洋,人们需要随机应变、避险趋安,化险为夷。这种外向型开放心态使泉州人很早就同外域发生关系,敢于向海外开拓,甚至远涉重洋。所以泉州籍的海外侨胞、侨商数量很多,这也是泉州海洋文化商业特征的反映。泉州有重商的习惯,历代泉州人弃儒入商、弃农经商的不在少数,还有的人亦商亦儒,他们“朝为原宪暮陶朱”,“只博黄金不博诗”,早晨读书,傍晚经商。原先是孔子的学生,陶朱是商人的始祖范蠡。这种开放的、变通的心态也影响着泉州人的宗教观,他们对于外来宗教见怪不怪,欢迎而不排斥,从中吸取有用的成分。明代泉州人李光缙认为儒家与佛教、儒家与伊斯兰教有相近的地方,如果从佛教、伊斯兰教中学习好的、有用的东西,那么都会有所得。反之,则得不到提高。
正是这种宽容、包容的心态使许多外国商人、旅行家、僧侣荟集泉州,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泉州曾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都在其游记中记载了泉州的盛况,保留至今的艾苏哈卜清真寺、灵山圣墓、草庵摹尼像,以及许多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反映了当时外来宗教在泉州的盛况。外来宗教既然能传入泉州,泉州的宗教也能传播出去。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随着移民的步伐传播到东南亚各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神妈祖,妈祖本是福建湄洲岛上的一民女,经过宋、元、明、清历代帝王的加封,她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在中国沿海的港口,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妈祖庙,在日本、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都有妈祖庙宇或祀奉场所。另外,泉州通淮关岳庙的香火也远播东南亚,仅菲律宾就有几十座。清水祖师、郭圣王的庙宇也遍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海洋成了宗教传播的路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条宗教传播之路。
当然,儒家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也曾吸取了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和观点。这种宗教融合的趋势对于我们处理当前纷乱复杂的国际局势也是有启发的,塞缪尔·亨廷顿认为“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冲突走上了中心舞台”,“文化的两个核心要素是语言和宗教”。所谓没有宗教的和平就没有国家间的和平,宗教间的对话是各种宗教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消除彼此的误解,加强合作,对于21世纪的世界和平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