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

时间:2019-05-15 03:5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

第一篇:《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

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

(2011年5月26日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

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1号

《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业经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5月26日通过,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1年8月12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12年5月31日起施行。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9月5日

第一条 为了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内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二手烟草烟雾(以下简称二手烟),是指从卷烟或者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及由吸烟者呼出的烟草烟雾。

本条例所称二手烟危害,是指已经科学明确证实因被动接触二手烟造成的人体死亡、疾病和功能丧失。

第四条 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各负其责、公众监督、有效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防止二手烟危害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负责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学校及学前教育机构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二)文化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文化、娱乐、体育场所、旅游景点和社会福利机构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三)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关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四)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餐饮业和药品批发、零售业经营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五)公安网络监督机构、治安管理机构分别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洗浴营业场所以及旅馆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商品批发、零售营业场所的禁烟工作;

(六)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部门负责所管理的机关室内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八)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由市、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金融、邮政、通信、供电、机场、铁路的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相关场所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指定相应的防止二手烟危害执法机构及其责任人,负责防止二手烟危害的执法工作。

第七条 禁止在下列场所吸烟或者携带点燃的卷烟、雪茄、烟斗:

(一)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室内外场所;

(二)大中专院校的室内场所;

(三)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儿童福利院的室内外场所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院(老年公寓)、疗养院的室内场所;

(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内场所及室外的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

(五)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的室内场所;

(六)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室内场所;

(七)商品批发、零售营业场所的室内场所;

(八)金融、邮政、电信、股票交易等企业营业场所的室内场所;

(九)旅游景区(点)的室内场所;

(十)公共电汽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客渡轮、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室、等候室;

(十一)录像厅(室)、歌(舞)厅、游艺厅(室)、美容(发)室、网吧、彩票销售网点等室内场所;

(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在本条例施行后,旅馆、餐饮的室内场所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划定吸烟的楼层、包房,期满后全面禁止吸烟。具体期限和范围,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八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不得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

在禁止吸烟场所以外区域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设置明显标识;

(三)与禁止吸烟场所有效分隔;

(四)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通道。

第九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并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的禁止吸烟标识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电话;

(二)禁止吸烟场所内不设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

(三)对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吸烟的,劝其停止吸烟;对不听劝阻的, 要求其离开该场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该场所的,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对不听劝阻并影响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机关报案。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履行前款第(三)项规定职责。

第十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任何人可以行使以下权利:

(一)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告知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履行制止吸烟职责;

(三)对不履行制止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有权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

第十一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派执法人员及时到达禁止吸烟场所进行处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得妨碍禁止吸烟场所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不得阻碍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进入该场所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

第十二条 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并公开监督电话,方便单位或者个人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监督。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后,应当要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限期履行职责。

第十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绩效考核机构应当定期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该单位目标责任考核或者绩效评估的依据之一。

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需要,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以及对国家机关、驻哈机构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产生二手烟危害行为的干预工作,设立咨询热线,开展咨询服务。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戒烟门诊,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指导和治疗。

第十五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经常进行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宣传教育。

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开展防止二手烟危害教育。

第十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和支持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

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开展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可以采用志愿服务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第十七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创建无吸烟单位,对无吸烟单位以及在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单位应当将创建无烟环境纳入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作为员工考核制度的内容。

第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控烟监测及评估、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人员培训、行为干预等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第十九条 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本条例规定禁止吸烟的场所或者区域的二手烟残余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予以公开。媒体可以参与监测工作并公开报道监测结果。

第二十条 二手烟残余检测不合格的单位,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不得申请参加文明单位评比;已经被评为文明单位的,由人民政府建议有关部门取消该单位的文明单位称号。

第二十一条 出租车、公共电汽车、轮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员在车船内吸烟的,乘客有权劝阻,对不听劝阻的,乘客有权向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终止乘车船、免付车船费。

乘客在出租车、公共电汽车、轮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的,驾驶员和其他乘客有权劝阻,对不听劝阻的,有权要求其离开;已经乘车船未付车船费的,不得拒绝付费。

第二十二条 在禁止吸烟的经营场所内吸烟,因不听从劝阻而被要求其离开该场所的,不得向经营者索回已经花销的费用;已接受服务但未付费的,不得拒绝付费。

第二十三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从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劝阻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处以二百元罚款,并责令其停止吸烟或者离开禁止吸烟场所。

第二十四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的,对主要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县(市)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2年5月31日起施行。1996年12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哈尔滨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篇: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管理制度

xx区xx局

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管理制度

按照《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2012年5月31日起实施。

一、基本原则

1、为严格火种管理,杜绝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各级领导,全单位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

2、各个科室应加强禁烟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各级领导、外来一切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进入本单位区内禁止吸烟的规定,违反者一视同仁。二禁烟的管理权限

1、所领导负责监督、检查禁烟制度执行和修订禁烟制度。日常检查管理,违章罚款处理工作,由单位办公室及各科室主任负责。

2、办公室应把禁烟工作列入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常开展对全单位职工进行禁烟工作的重要性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

3、工会协同办公室监督、检查禁烟工作的贯彻执行工作情况和宣传教育,要把禁烟工作执行情况列入评比之一。

4、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措施,认真做好禁烟教育和禁烟的日常工作。

5、外来人员(非本单位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定,有关接待人应向外来客人交代本规定的内容。

三.奖罚

1、在禁烟区内吸烟者,第一次罚款50元,屡次违章吸烟及情节严重者,依据消防法等有关规定从重处置执行。

2、禁烟区内发现烟头,对所在部门或个人处以每只10元的罚款。

3、离岗吸烟者,罚款100元。

4、各级领导在禁烟中应以身作则,违反规定者加重处罚。

5、各级领导执行禁烟制度不力,发现禁烟吸烟不制止或隐瞒不报和为违反者以各种理由说情的,要追究管理责任,并扣当月岗位责任工资20~50%或罚款。

6、对违反本规定者,人人有权制止监督、检举,对检举者给予罚款金额的三分之一作奖励。

7、罚款费用可用于奖励对安全、消防工作有贡献的人员和部门,具体操作由办公室提出方案由局长审批。

第三篇:重庆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6

《重庆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草案)

第一条 为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建设“健康重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工作。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二手烟草烟雾(以下简称二手烟),是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散发的,以及由吸烟者呼出的烟草烟雾。本条例所称二手烟草烟雾危害(以下简称防止烟害),是指已经科学明确证实,因接触烟草烟雾造成的人类死亡、疾病和功能丧失。

本条例所称公共场所、工作场所防止烟害,是指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在本条例规定的场所内吸烟。

第四条 本市防止烟害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各负其责、公众监督、有效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与实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防止烟害的日常工作。

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民政、林业、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监督的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公安消防、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部门,金融、邮政、通信、供电等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防止烟害工作。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各级各类学校的防止烟害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防止烟害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烟害的认识。

(二)文化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民政、林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文化、娱乐、体育场所、旅游景点、社会福利机构和公园的防止烟害工作;本市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大众媒体有义务开展并支持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活动,使公众了解烟草烟雾的危害,在全社区营造无烟的良好氛围。

(三)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关场所的防止烟害工作。

(四)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餐饮业经营场所的防止烟害工作。

(五)公安机关网络监督机构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防止烟害工作。

(六)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旅馆(酒店)、商场(店)、超市、洗浴营业场所等营业场所的防止烟害工作。

(七)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部门负责所管理的机关室内工作场所的防止烟害工作。

(八)本条例规定的其他场所的防止烟害工作由市、区(县)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

以上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设立或者指定相应的防止烟害执法监督机构,承担防止烟害的执法工作。

第六条 本市下列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本条例禁止吸烟指严禁吸烟或者携带点燃的卷烟、雪茄、烟斗。

(一)学前教育机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室内外场所、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室内外场所。

(二)除前项以外的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室内场所。

(三)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儿童福利院的室内外场所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院(老年公寓)、疗养院的室内场所。

(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内场所及室外的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

(五)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的室内场所。

(六)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室内场所。

(七)商品批发、零售营业场所的室内场所。

(八)旅游景点的室内场所。

(十)公共电汽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车辆、客渡轮、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厅(室)、等候厅(室)。

(十一)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十二)录像厅(室)、歌(舞)厅、游艺厅(室)、美容(发)室、洗浴保健等室内场所。

(十三)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销售网点的室内场所。

(十四)公园、广场举行集会等重大活动时的室外场所。

(十五)旅馆、酒店的室内场所。(十六)餐饮店的室内场所。(十七)电梯内及其等候区域。

(十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第七条在禁止吸烟场所,不得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

在禁止吸烟场所以外区域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设置明显标识。

(三)与禁止吸烟场所明显分隔,不得通过门、窗、走廊等相互连通。

(四)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通道。

第八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向进入该场所或者预约进入该场所的人员主动告知禁止吸烟的规定,并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的禁止吸烟标识和监督管理部门电话。

(二)禁止吸烟场所内不设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

(三)对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内吸烟的,劝其停止吸烟;对不听劝阻者的,劝其离开该场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该场所的,向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不听劝阻并影响公共秩序的,拨打110向交巡警报案。

(四)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日常监测和监督管理。

第九条在禁止吸烟场所,任何人均可以行使以下权利:

(一)劝阻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

(二)向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投诉,要求其履行制止吸烟职责。

(三)对不履行制止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有权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

第十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监督执法人员不定期对本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禁止吸烟场所进行抽查。监督执法人员在监督管理过程中,不得妨碍被监督管理场所的正常工作、生产和经营活动。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不得阻碍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进入该场所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

第十一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行政管理部门的防止二手烟危害工作进行检查,并作为目标考核的内容。

市、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防止烟害工作需要,组织多部门联合执法,以及国家机关、驻渝机构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参与防止烟害工作或者为防止烟害工作提供支持,并对控烟监测及评估、科学研究、宣传教育、行为干预、人员培训、监督管理等防止烟害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开展防止烟害工作,可采用志愿服务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创建无吸烟单位,对无吸烟单位以及在防止烟害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或者奖励。

单位应当将创建无烟环境纳入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并作为对员工考核的内容。第十四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本条例规定禁止吸烟的场所或者区域的二手烟残余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予以公开。媒体可以参与监测工作,并公开报道监测结果。

对二手烟残余监测不合格的单位,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对场所经营者或管理者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出租车、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客轮渡驾驶员在车内吸烟的,乘客有权劝其停止吸烟,对不听劝阻者,出租车乘客有权拒付车费,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客轮渡乘客有权向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乘客在出租车、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客轮渡内吸烟的,驾驶员有权劝其停止吸烟,对不听劝阻的,有权劝其离开;未付车费的,不得拒绝付费。

第十六条在禁止吸烟的经营场所内吸烟,因不听从劝阻而被劝其离开该场所的,不得向经营者索回已经花销的费用;已接受服务但未付费的,不得拒绝付费。第十七条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由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交巡警处以二百元罚款,并责令其停止吸烟或者离开禁止吸烟场所。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在商品批发、零售营业场所吸烟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处罚。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驾驶员驾驶机动车时吸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第十八条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不听劝阻,且扰乱公共秩序,或者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职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部门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十条规定的,由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防止烟害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的,对主要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十二条:条例中涉及的定义

公共场所:涵盖公众可以进入的所有场所,集体使用的场所。

工作场所:公众在其就业或工作期间(包括有偿工作及志愿工作)使用的任何场所。工作场所不仅包括进行工作的场所,还包括工作人员在就业期间使用的附属或关联场所。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1 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职业病危害防止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编制时间: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引起生产作业场所人群的人身健康损害,其危害存在隐性与显性两种形式,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作业场所空气中达到一定数量或浓度后可引起作业场所人群相继或同时多人发病职业病危害事故;其数量或浓度进一步升高可经多种有害因素化学反应或经明火、电火花、放电等引起爆炸事故;其中有毒有害气体随空气播散可能引起空气污染及其他人群发病。

一、粉尘危害及措施

1、来源及危害粉尘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的有害因素,现代矿井掘进工作面大都实施综合机械化掘进,在掘进、装岩、清理、运输及支护等过程中,均能产生大量含矽量较高的粉尘;进行凿岩时,也产生大量粉尘。采煤工作面主要实施综合机械化采煤,在割煤、装煤、运煤及支护过程均可产生粉尘。煤矿工人长期吸入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煤尘或混合性粉尘,可发生矽肺、煤肺或煤矽肺病。

2、粉尘控制喷雾洒水、湿式作业是矿井作业防尘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合理设计防尘洒水管网,管路敷设应达到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运输机转载点、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道,并确保洒水管路的压力和水量能满足整个矿井喷雾洒水防尘需求。

3、采煤工作面防尘合理选择采煤机截割结构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在采煤机上设置合理的喷雾系统,进行高压喷雾降尘;在液压支架上设置喷雾(间架喷雾)控制阀,供移架及放煤时自动喷雾降尘;采用合理通风技术,设置最佳风速。

4、掘进面防尘掘进机配备喷雾洒水、水-空气喷射器除尘装置。

5、锚喷支护作业防尘设置合理的锚喷工艺,采用气力自动输送、机械搅拌、湿喷机喷射等措施;设置通风排尘、喷雾洒水、水幕净化、除尘器除尘设施措施。

6、普掘面防尘采用湿式凿岩打眼、水封爆破及水炮泥、放炮后喷雾洒水、水幕净化、冲洗岩帮及装岩洒水等作业方式作业。井下风动凿岩开钻时应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应先关风后关水。

7、装载运输防尘在装载机上配置喷雾洒水装置,对转载点进行喷雾洒水。

8、其他防尘措施对破碎机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并对破碎机实行密闭;在运输巷每隔200 m 左右设置2 ~ 3 道水幕降尘。

9、地面生产防尘措施地面洒水抑尘,地面积尘清扫,输送皮带和转运点密闭及喷雾洒水,振动筛、分级筛密闭并设置除尘器除尘。

10、个体防护督促工人佩戴防尘帽和防尘口罩。

二、通风及其重要性

为了保证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和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工作地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做出了具体规定。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氨、一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其他有害气体不得超过最高容许浓度。

矿井需要的风量应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³。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各地点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风速,温度及每人供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在我国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案例中,与通风能力不足造成瓦斯超积聚有着直接的关系。

造成矿井风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大型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煤层瓦斯含量、在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加大;而另一方面,煤矿防尘要求降低风量,防止造成扬尘,这就要求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

三、噪声与振动来源、危害及措施

1、噪声与振动是煤矿生产中很常见的有害因素矿井内噪声主要产生于采掘机械、凿岩工具、通风局扇及运输设备;地面生产性噪声主要来源于通风机、提升绞车、输送机、振筛机、破碎机等。此外选矸过程也易产生高噪声。矿井内振动主要产生于凿岩、采煤机械,尤以风动工具更严重。长期接触强噪声后主要引起听力下降,重者可造成职业性噪声聋;噪声对心血管系统也造成损害。局部振动危害严重时引起手臂振动病。、控制噪声及振动控制措施包括:在通风机房室内墙壁、屋面敷设吸声体;在压风机房设备进气口安装消声器,室内表面做吸声

处理;对主井绞车房室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局部设置隔声屏;对操作人员长时间接触的其他高噪声厂房采用吸声处理的方法;临时锅炉鼓风机、引风机进出风口设消声器,基础加减震垫,采用隔声屏和墙面安装吸声结构控制噪声。

四、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危害及措施、来源及其危害瓦斯来源于煤层、煤块、岩帮,多蓄积于巷道顶部;一氧化碳在通风不良的矿井可有蓄积;硫化氢主要存在于散堆的煤层内,在落煤时逸出,多积于矿井低洼处。、控制防止瓦斯积聚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包括:对于可能发生瓦斯积聚的区域,应强化通风管理。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作业,必须先通风后作业。在生产中出现盲巷或废弃巷道时,应及时密闭或用栅栏隔断,并设立警示牌。做好采空区的密闭工作,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量,适当加大采煤工作面通风量,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附近设置木板隔墙或帆布幛,引导风流,吹散积聚瓦斯。建立严密的操作规程,加强宣传教育,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同时定期对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使其保持完好,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在进行污水处理站清淤、清理作业时,应严格按程序操作,先通风后作业,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池内,防止硫化氢等废气中毒。

五、不良气象条件、形成原因大多数矿井平均地温梯度为2.55 ℃ /100 m,在通风不良时矿井下易形成高温作业环境。气湿取决于巷道中的水量,流入空气的温、湿度,以及岩层或煤层渗出的水量。当前,为了降尘,掘进、采煤基本采取了湿式作业,井下湿度更大。、控制适当合理加大风量;生产集中化,减少掘进工作面,减少井下散热点;工作面煤壁注水,起降温作用;在井底车场设制冷机硐室,制出的冷水经输冷管道送至各采掘工作面空冷器,冷却工作面风流。另外,在总平面布置上,需要把场前区布置在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污染源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减少污染源对场前区的影响。在生产工艺上,现代矿井多采用较先进的生产工艺(采用综采、综掘工艺),有助于减少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及直接接触有害因素的机会。

六、职业病危害事故前兆的应急处置措施

1、发现防护设施及用品失灵或损坏或存在缺陷,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汇报修复,确保设施完好。

2、发现有毒有害物料泄露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抢修,待达到完好要求后再进行作业。

3、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应及时整改,否则不允许作业。

4、监测到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浓度超标,应立即开启通风装置进行强制通风,同时检查分析超标原因,情况严重的应立即紧急停止作业。

七、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1、物料外泄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停止导致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2、人员中毒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一旦发生人员氨中毒,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的情况下,应停止作业,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2、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3、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①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产过程中,初起火灾的发现和扑救,意义重大。生产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一旦发现火情,根据火势大小应果断采取措施;如果是小火,应使用就近配备的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及时扑灭(干粉灭火器:拉掉插销,压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出);如果火势不能扑灭,火势扩展速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发生大火)时,应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报警,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视情况尽量扑救,为专业消防队伍赶到现场扑救赢得时间。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停车处理。

②发生爆炸事故时,当班工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

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消防队报警。

八、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1、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事故发生后,现场当班负责人或到达现场的指挥人员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若指挥不在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

2、撤离方式:事故现场人员向上风或侧向风方向转移,指定专门人员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逐一清点人数。在疏散和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人员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如有没有及时撤离人员,应指派配戴适宜防护装备的抢险队员两人进入现场搜寻,并实施救助。

3、非事故原发点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

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事故可能扩大的范围和当时气象条件,抢险进展情况及预计延展趋势,综合分析判断,对可能涉及的生产装置决定是否紧急停车和疏散人员,并向他们通报这一决定,防止引起恐慌或引发派生事故。

九、事故区、危险区的隔离

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

1、危险区设定依据、初始危险区域设定的一般原则:根据事故原发点泄漏有毒化学危险品(易燃或可燃物质)的危害特性,可能危及或影响的半径进行确定,一般以地面建筑物或道路作为间隔参照物。

2、事故现场隔离方法:在事故发生后,在确定的隔离范围内拉

红绳,并在明显的路段标明警示标志;

3、隔离措施:现场在主要进出点需要有人把守,禁止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和火种,禁止穿易产生静电的衣物进入现场。

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交通

在事故报警发生后,根据需要对厂区和周边区域的相关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在相关路口设治安人员疏导交通。

十、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对人员的防护和监护

1、现场作业人员应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无人员受伤时,采取自救,可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等)或逆风脱离现场;有人员受伤时,采取互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氧气呼吸器、滤毒罐等)协助受伤人员逆风脱离现场,脱离现场后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吸入刺激性气体者,不论当时有无症状,都应安静休息、加强观察;强酸、强碱所致眼灼伤,立即用自来水冲洗,特别是碱性化学物灼伤时,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必要时酌情延长,有机溶剂灼冲洗时间可短些;皮肤被化学物,特别是具刺激性、腐蚀性或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物污染后,应及时脱去污染的衣服、手套、鞋袜等,冲洗液一般采用自来水,忌用热水,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对碱性物质和强刺激物应酌情延长冲洗时间;对吸湿性强,遇水生成刺激性更强可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物,如四氯化碳、氧化钙(生石灰)等,宜先以软纸、软布揩去,再用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切勿疏忽头皮、手、会阴皱褶等特殊部位的冲洗。

2、在有毒场所,抢险救援人员要从上风向或侧风向逼近现场,在有火现场禁止使用能打出火花的工具;在有高温、火焰和烟雾的场所,要近可能保持低体位逼近火源。

3、需切断毒物或可燃物源头(即泄漏点)时,可采取关闭阀门、打卡子堵漏、堵漏剂堵漏,打塞堵漏等有效办法。

4、有毒危险物泄漏点无法封堵时,要及时将发生事故的设备、管道中的危险物质,强制导入同类设备、容器中,以减少有毒化学危险品的泄漏量。

(4)向泄漏点喷水雾或可中和吸收有毒化学危险品的溶液,阻止毒物扩散。

5、当有大量液体有毒化学危险品泄漏时,还应以砂土、砂袋等筑堰围堵,防止流散,使污染扩大。

7、当储备有毒化学危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着火时,在扑灭火焰和冷却的同时,要用水枪和其他喷淋方式冷却相邻的压力容器、设备,防止灾害扩大。

8、所有事故现场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当有害物质超标时,应当适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如有害物质环境浓度达到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的浓度(IDLH)或环境浓度无法明确,或者同时存在缺氧(氧浓度<18%)时,应当使用供气式呼吸防护器;同时根据危害种类穿着相应的其他个体防护装备(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靴、防护帽等)。

十一、现场监护及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1、现场设专人对抢险、救援人员进行监护,一旦有异常情况(如抢险救援人员晕倒、建筑物或构件有垮塌、掉落危险、风向变化、灾情扩大等)可能危及抢险救援人员安全时,要通过声、光或其他有效信息传输方式,指挥和帮助抢险救援人员沿安全路线撤离。

2、撤离过程中,由总指挥派专人对抢险救援人员随时清点,确保全部安全撤离。

十二、注意事项

1、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进入事故地点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

2、发现人员中毒或窒息时,要立即将其运送到新鲜风流或有压风自救处,进行现场抢救。

3、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5、发现重伤、人员被困或死亡事故时,必须向调度室汇报,请求支援。

第五篇:职业危害防止措施

目 录

一、目的.............................................二、适用范围.........................................三、防治方针.........................................四、职业病危害种类与防控措施.........................(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45556667789

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科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在各在建工程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人员给予奖励。

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加强职工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设置安全管理科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职工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在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一旦发现职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2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

3、检查措施:工人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工人工资发放情况。

(七)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2、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

3、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工人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发生时,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八)安全用电技术措施防触电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各配电箱张贴安全用电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绝源手套,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不按规定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防护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

(九)起重吊装、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3、检查措施:对下方有行人通过的门口,通道搭设安全通道防护棚,楼板拉缝部位用砖或木板封严密,防止落物伤人。

(十二)防机械伤害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施工机械张贴禁止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卷扬机卷筒要有防钢丝绳滑脱装置,女工操作机械不准留长发,钢丝绳不得拖地,过路时要有保护。当施工现场有多台吊装设备同时作业时应制定防碰撞措施。

3、检查措施:施工现场机械做到转动,传动部位要有符合规定要求的防护罩。电刨子,防护罩不得小于刨刀宽度。

下载《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 CORP 天津三星视界移动新建厂房工程 职业危害防止措施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三星视界移动新建厂房......

    小学化危害防止措施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幼儿园本应该是孩子的乐园,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家长的期望,幼儿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等因素的影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幼儿“......

    职业病危害防止责任制度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

    最新材料:从全球二手烟草烟雾大众媒体宣传中汲取的经验五篇范文

    最新材料:从全球二手烟草烟雾大众媒体宣传中汲取的经验有效禁烟运动全球对话(Global Dialogue for Effective Stop Smoking Campaigns)最近发表了一份题为《从全球汲取的经验:二......

    烟草的危害讲座活动总结

    烟草的危害讲座活动总结 徐州正在创建卫生城,控烟戒烟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检查重点,为了加强和普及烟草危害知识教育,提高居民对国家控烟工作的认识,远离烟草带来的危害,主动参......

    拒绝烟草危害享受健康(范文)

    拒绝烟草危害 享受健康生活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众多无可辩驳的科学证据表明,吸烟和二手烟暴露(被动吸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

    关爱你我健康,远离烟草危害

    关爱你我健康,远离烟草危害 ——2012年中国控烟论坛倡议书 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指出:中国每年因吸烟罹患慢性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因二手烟暴......

    让儿童远离烟草的危害

    让儿童远离烟草的危害 卫生部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包括:餐厅、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网络上展开了热议,有人认为大快人心,有人认为将收效甚微。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