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根据矿业集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单位的事故管理制度。
1、目的
加强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严格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单位领导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总结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职责
2.1一旦发生事故,必须防止事故继续发展,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如实向主管部门报告,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事故报告。2.2 生产事故、设备事故、伤亡事故爆炸事故均有生产部负责;产品质量事故由生产部技术员负责;火灾事故、治安事故由生产部负责;交通事故由综合办公室负责。
3、安全事故分类
3.1 生产事故: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原料、半成品损失的为生产事故。
3.2 设备事故: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仪表、安全装置、输送设备、建筑等发生故障损坏、造成损失或减产的为设备事故。3.3 伤亡事故: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事故。3.3.1 轻伤事故: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3.3.2 重伤事故: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医师诊断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的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2/3以上的;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眼部伤害较剧,有失明可能的;手部伤害:大拇指指轧断一节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指轧断两节或任何两指轧断一节的;局部肌健受伤甚剧,引起肌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屈的残废可能的;脚部伤害:脚趾轧断3只以上的,局部肌健受伤甚剧,引起肌能障碍有行走不能自如的残废可能的;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3.3.3 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事故。
3.4 火灾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在生产区域内发生着火、造成生产财产产损失的为火灾事故。3.5 治安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在公司范围内引起的财产失盗、受损等为治安事故。
3.6 爆炸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为爆炸事故。
3.7 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为交通事故。
3.8 质量事故:产品、半成品不符合国家或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机电设备检修不符合要求等都属于质量事故。
4、事故性质的划分 4.1 重大事故
4.1.1 一次死亡一人,一次重伤二人或一次轻伤三人以上的事故。
4.1.2 生产装置造成直接损失5000元以上的事故。4.1.3 造成一个配电室供电区域全部停电的事故。4.1.4 发生火灾或失盗造成经济损失2000元以上的事故。4.2 一般事故
4.2.1 轻伤一人,休工伤满一个工作日的事故。4.2.2 生产装置造成的损失4000元之内的事故。4.2.3 发生火灾或失盗造成损失2000元以内的事故。4.3 责任事故:因违反劳动纪律,操作规程或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禁火区域违反动火作业审批程序私自动火或已执行审批程序而未落实防范措施而发生的事故;因落实整改措施不认真、不及时,以致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清除而导致的事故。4.4 自然事故:因生产环境因素或设备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事故。
5、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5.1 凡发生安全事故,在采取措施开展救援的同时要认真做好事故报告工作,事故的当事者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所在单位领导报告,事故单位按规定要求逐级上报。
5.2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单位应按规定填写《单位职工工伤(亡)事故报告表》和《工伤认定申请表》,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详细经过、人员受伤程度及部位事故原因分析,事后处理和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形成书面材料报安全办公室并提供现场两证人的证言材料;受伤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受伤人年龄、职业、参加工作时间、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劳动合同复印件;当月考勤表、诊断结论、住院病历等。办公室将材料整理后报矿区总医院做工伤认定。5.3 报告时间
5.3.1 发生事故后,责任单位在一小时之内电话报告主管领导,24小时内将所上报材料报生产部,重大事故不超过2天。
6、工伤待遇 6.1 职工因工(公)负伤,必须经公司安全委员会鉴定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书》,上级劳动部门下达工伤认定结论后,自受伤之日起享受工伤假。工伤假期间必须具县以上医院证明结论,工伤假30日以内由分管安全委员会的公司领导签批,超过30日的报请总经理核准。特殊情况需延长假期的需个人提出申请,持县以上医院证明,由所在单位领导签字,安全办、职工医院审核报主管领导审批,由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6.1.1 原则上职工发生工伤,轻伤自受伤之日起休假10天至1个月;重伤休假1至3个月。
6.1.2 工伤假期间发放技能工资。不发奖金。
7、安全事故的处罚 7.1 工伤事故的处罚。
7.1.1 发生轻伤事故,一人一次对所在单位扣2分,每人次对单位负责人扣200元。
7.1.2 发生重伤事故,一人一次对所在在单位扣3分,每人次对单位负责人扣500元。
7.1.3 重大事故按上级有关规定处理。
7.1.4 发生事故在规定日期内没有写出事故报告,每次责任班组单位2分,对责任人扣100元;隐瞒不报扣责任班组2分,对责任人扣100元,因此造成的损失及发生的费用由责任单位全部承担。
8、其它事故的处理
生产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治安事故、交通事故、质量事故由各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综合办公室存档。
9、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第二篇: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上海市纺织原料公司长寿路仓库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一、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工作(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和工作(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均需统计上报、分析和处理。
二、工伤事故分类,按GB6441-86国标执行。
三、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最先发现的人,必须立即报告其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必须立即转报至仓库安全员和安全领导小组。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仓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必须在24小时内,分别报告上级公司和当地劳动、工会、检察部门。
四、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伤亡事故现场,必须经劳动部门和人民检察院或事故调查组同意,才能清理。
五、轻伤事故发生后三天内,由所在部门负责填报《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给仓库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发生重伤事故后十天内,重大伤亡事故十五天内,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三十天内,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明确性质(责任事故、自然事故、政治事故),分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拟定防范措施,撰写事故调查报告书,分别上报。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级负责:
1、轻伤事故和一般未遂事故,由所在部门负责组织。
2、重伤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由仓库级负责组织。
3、重大伤亡事故,由上级公司组织,会同当地劳动、检察、工会共同调查。
六、全面开展事故的经济损失统计工作。在调查事故时,应对事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按实际情况如实计算,不得遗漏,并填入事故“登记表”、“调查报告书”和“月报表”中及时上报。
七、在查清伤亡事故情况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责任分析。通过事故调查所确定的事实,根据事故发生的物质原因、人为原因和管理原因,按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追究其所负的责任,并按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大小,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
八、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1、因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设计者负责。
2、因施工、制造、安装和检修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施工、制造、安装、检修、检验者负责。
3、因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确定上的错误或缺陷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者,由工艺条件或技术操作的确定者负责。
4、因官僚主义、瞎指挥所造成的事故,由指挥者负责。
5、已发生事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致使类似的事故重负发生的,由有关领导负责。
6、因缺少安全规章制度而发生的事故,由生产组织者负责;因违反规定或操作错误的而造成事故的,由操作者负责;但未经学习,不懂安全操作知识而发生的事故,由指派者负责。
7、因缺少安全防护装置而发生的事故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生产组织者负责;因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而造成的事故由拆除者或决定拆除者负责。
8、对于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但未及时解决而造成事故的,由主管领导或贻误部门领导负责。
九、凡发生下述伤亡事故的,首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1、由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的。
2、发布的指令、命令、决定、规章制度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或违背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违章指挥、强令职工或亲自冒险作业造成伤亡事故的。
3、对职工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未经考核合格就分配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
4、安全设施不齐全、人机匹配不良、设备失修或超负荷运行造成事故的。
5、劳动组织不合理,擅自加班加点作业,职工因过度疲劳而造成伤亡事故的。
6、发生事故后,不积极抢救或事后不认真采取防范措施,致使事故扩大、伤亡程度加剧或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7、新建、改建、扩建以及技术改造项目不执行“三同时”规定,不按规定提取或擅自挪用安全生产费用;对重大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而造成事故的。
8、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中,没有安全内容和安全卫生措施而造成伤亡事故或职业中毒的。
十、事故发生后,当有关部门已将事故调查清楚,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了处理,拟定并落实了改进措施,该起事故应予结案,事故结案的审批权限如下:
1、轻伤事故由仓库职能部门审批。
2、重伤事故由仓库级行政领导审批,报上级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3、重大伤亡事故报上级公司和控股公司及地区劳动部门审批。事故结案后的一切原始材料、登记表、报告书及处理意见的批复等一并纳入事故档案,妥善保管。
十一、事故统计及数据处理。
1、及时准确报送伤亡事故统计月、季、年报表,按报表所列内容如实逐项填写。
2、对本单位事故资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律及预防方法指导安全生产。
第三篇: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2.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事故报告 3.1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总经理)报告;单位负责人(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3.2报告内容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事故的救援(1)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总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5.事故调查处理
在事故调查中要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查明有关事故原因,并总结事故教育,提出防范整改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篇:25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WP-S-C-25生效日期:2014年1月1日 版本号:Ver1.0第 1 页,共 5 页 编写人:殷国海批准人: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尽可能快速地进行事故调查、确认事实和情况、鉴定原因和决定改善行动,防止事故扩大及减少事故损失,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再发生的机率。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三、权责
安全办:参与调查及处理公司安全事故,并负责整改措施的实施追踪;
事故发生部门:及时上报安全事故、保护现场、协助调查、现场抢救;
总经理/分管总助:指导事故调查处理。
四、内容:
1、名词定义
1.1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1.2轻伤事故:指职工受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构不成重伤的;
1.3重伤事故: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105日,或使操作者脑、眼、四肢、躯干等部位受到严重伤害而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事故;
1.4死亡事故:当场死亡或负伤一个月内治疗无效;
1.5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1.6急性中毒事故:指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有毒物质,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立即使职工工作中断并需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
1.7 财产损失事故:指由于生产过程中损坏的设施、设备、物品等不能修复的事故。
2、流程图
3、事故报告
3.1职工发生事故,使本人工作中断,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安
全员和部门领导,并根据伤情逐级报告上级。责任部门于事故发生24小时内,完成《事故
报告表》;安全办会同事故相关责任单位以《事故报告表》与现场调查及访谈为依据,应于
3日内完成《事故调查与防止再发生对策报告》,由主管生产的总经理部成员签核,下发到
事故部门进行限期整改。
3.2如事故发生在公司外,须在24小时之内,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报告。
3.3安全办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和急性中毒事故报告后,应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伤亡情况、初步原因分析等事故概要用电话、电报、电传或派人等办法,立即向主管生产的总经理部成员报告。
3.4因火灾、爆炸造成的重伤、死亡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3.5作业场所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同时报告所在地卫生部门。
3.6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抢救受伤人员,将伤员送到保险公司指定的救护医院,保
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
移动某些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和记录。
3.7安全办接到责任部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勘察,在保证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经安全办同意后方可清理现场。如事故发生在公司外,可由安全主任指派当地负责
人进行现场调查、取证。
4、事故调查
4.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具备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专长,同时与所发生的事故没有
直接利害关系。在调查中如发现调查组成员与事故存在利害关系,应予更换。
4.2事故调查组应当查明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其工作程序一般为:
4.2.1现场处理
4.2.1.1察看事故现场的设备、作业环境;
4.2.1.2拍摄、录像或绘制示意图;
4.2.1.3搜集与事故有关的物证。
4.2.2搜取有关资料
4.2.2.1向有关人员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并笔录证人证言;
4.2.2.2搜集规章制度、工艺技术等有关资料;
4.2.2.3索取伤害程度的医疗诊断证明;
4.2.2.4根据情况组织技术鉴定。
4.2.3事故分析
4.2.3.1依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l一86),确定事故类别和主要原因;
4.2.3.2 确定事故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直接责任者系指行为与事故发
生有直接关系的人,主要责任者系指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领导责任系指对事故发生
负有领导责任的人);
4.2.3.3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4.2.4拟定改进措施
4.2.4.1研究改进措施必须把改进工艺、设备、改善作业环境摆在第一位,并针对事故
原因,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部门应为事故调查提供方便。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
碍和干涉事故调查工作;
4.2.4.2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
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公司、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提出申请。公司承担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
5、事故处理
5.1事故处理审批结案程序:由事故部门提交《事故报告表》,安全办以《事故报告表》
为依据,展开调查,核实后填写《事故调查与防止再发生对策报告》,经总经理部核准后,方可
结案。
5.2处理事故时,必须依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
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
过。
5.3向全体职工宣布审批结案意见和处理结果;对有关责任者的处分决定,装入本人档
案;按照《事故调查与防止再发生对策报告》中的改进措施,相关部门尽速组织落实。
5.4事故应有完整的档案材料,其内容应包括:事故报告书;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
片;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物证、人证材料;直接经济损失材料;伤亡人员和医疗诊断证明;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处分决定和有关责任者的检查材料等。
5.5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安委
会向事故部门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处理完毕。
5.6发生特大死亡、火灾、爆炸、急性中毒事故、重大事故,依据国家及成都市有关调
查程序等法律、法规执行。
6、事故处罚
6.1公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一年内无升职、加薪、培训等资格;直接责任者所在班组当年无评比优秀班组的资格。
6.2一般工伤事故处罚细则:的处理。
6.4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办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部另行处理。
6.5有下列情节之一者,对责任者依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处分直至辞退处理:事故发生
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破坏事故现场的;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
虚作假的;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调查处理事故中,玩
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
6.6其他处罚依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第五篇:化工厂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化工厂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进一步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二、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轻伤事故:构不成重伤、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三、事故报告、报告程序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部门主管报告,而后迅速逐级报告到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事务局和分管安全的管理部经理,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应报告到总经理、董事长。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四、事故的救援、接到事故报告的单位领导,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继发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将受伤或中毒人员用适当的方法和器具搬运出危险地带,并根据具体情况施行急救措施。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前,现场人员不得停止对伤害人员的抢救和护理。、情况较轻者,现场人员可采用妥善办法将伤害人员迅速护送到公司医务室进行救护。情况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五、事故调查处理、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由相应级别政府组织调查,公司有关领导、部门以及事故发生单位要做好积极配合工作,对事故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发生轻伤事故,由分管安全的管理部经理负责组织调查。调查组由公司有关领导、安全管理部门、事故部门以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3.事故调查的成员要求:应当具备有事故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4.调查组职责有:查明
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害情况、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等。
六、事故损失的计算
1、事故直接损失包括原材料损失、成品(半成品)损失和设备损失,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损失按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或按其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2、产量损失是从事故发生时起至恢复正常生产时止,按日计划产量计算的总损失量。设备修复后因生产能力降低而减产部分可不计算在内。产量损失费按单位成本不变价格计算。
3、事故损失总金额为直接损失费与产量损失费之和。
4、计算方法:停车设备台数乘停车时间(小时)乘设备小时计划产量(吨),为产量损失。
5、产量损失金额:损失产量乘产品单位成本(不变价格)为产量损失金额。
6、伤亡事故损失统计因负伤累计休工天数折合金额,按企业职工平均日工资乘以休工天数。
七、其它要求
1、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无论何时,事故部门必须于10分钟内将事故报告给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事务局和公司有关领导。轻伤事故要先口头报告,并且在15小时内将书面报告报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事务局。、事故报告要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公司应建立事故档案,该项工作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仪表记录、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对不积极组织参加事故抢救、瞒报、迟报事故、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事故调查中弄虚作假的责任人将按照《奖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