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精选]
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一章 桥面处理验收
1、梁面平整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简支梁施工在收面时没有满足设计要求 处理措施:梁厂人员采用水磨机打磨、修补砂浆进行修补。
2、修补区域有空鼓、脱落
原因分析:修补位置凿毛不完全;修补质量达不到要求;忽视了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涂抹量过厚;没有进行足够的养护处理;底层没有预湿处理。
处理措施:在修补位置进行凿毛,形成新砂浆接触面后再进行修补砂浆的施工;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施工—检查梁面上是否存在空鼓—对空鼓进行填平—按照使用说明书重新使用修补砂浆填平表层并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
预防措施:修补材料质量、性能应满足修补要求;修补区域边缘应切割处理,并有一定深度,使用合适的修补砂浆,涂抹时注意保持层后均匀;接触面应清理洁净;不宜用聚合物砂浆进行毫米级的找平,应选用环氧材料。
3、使用的修补砂浆得粒径不符合要求,层厚不均匀
原因分析:修补用砂粒径不符合要求或含有大颗粒。处理措施:局部打磨或返工。
预防措施:使用合适的补修砂浆,涂抹时注意保持层后均匀。
4、梁面没有形成排水坡 原因分析:在简支梁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形成梁面六面坡的排水体系。
处理措施:在梁面汇水槽周边根据设计要求,凿出排水坡度再用修补砂浆进行修补。
预防措施:强化箱梁预制时顶面质量控制,满足简支梁六面坡排水体系的设计要求。
5、粱端高差不满足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架梁工程中存在的高程上的误差以及简支梁顶面高差的控制没有达到设计粱端高差±10mm的要求。
处理措施:高于设计要求的采用水磨机进行打磨、低于设计要求的凿毛处理后修补砂浆进行加高,但应注意挤塑板区域和加高台高度。
预防措施:制、架梁以及垫石施工时严格控制结构物外观尺寸和高程。
6、粱端1.45m的凹槽与加高平台边缘的立面没有达到设计垂直的要求,影响后期防水与挤塑板的施工。
原因分析:施工简支梁时粱端与加高平台的垂直度没有满足设计要求。
处理措施;采用角磨机对需满足垂直要求得位置进行打磨。
7、剪力齿槽有局部破损
原因分析:运梁车通过时没有对剪力齿槽进行保护;箱梁预制过程中没有对剪力齿槽部位进行特殊保护和养护。
处理措施:封盖剪力齿槽处现有螺纹连接套筒;去除已受损的剪力齿槽处的所有松动和受损部分(已修补完毕的、与梁体混凝土连接牢固的剪力齿不用去除);凿毛受损齿槽的部位,直至显露梁体混凝土骨料;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小心凿深梁面齿槽的槽,直至齿槽深度低于相邻的挤塑板加高直至齿槽深度低于相邻的挤塑板加高至少35mm,梁体现有钢筋,特别是锚固区连接套筒不得受损,凿深处理后,去除松动碎料,清理整个区域。
情况一:第一个剪力齿槽受损
破损的混凝土剪力齿采用混凝土或混凝土聚合物材料修补完毕后应对第一个齿槽的槽进行凿深处理,达到低于相邻挤塑板混凝土加高台至少35mm。因已修补完毕的剪力齿的抗剪能力是不够把力传递到梁体的。
情况二:破裂的剪力齿采用混凝土或混凝土聚合物材料修补完毕后,必须对所有齿槽进行凿深处理,达到低于相邻挤塑板混凝土加高台或既有齿槽混凝土至少35mm。因为已经修补完的剪力齿的抗剪承载力不够承载梁面荷载传递。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3号整修方案。
8、挤塑板区域平整度不够
原因分析:挤塑板区域平整度2mm的允许误差不仅包含平面范围,也包括有坡度的平面。
处理措施:根据高程测量记录确定设计高程—通过基面打磨/填补修复砂浆满足平整度要求。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得咨询分析。
9、挤塑板区域打磨后露筋
原因分析:挤塑板区域打磨施工时,由于施工不当致使梁面钢筋暴露。
处理措施:底涂施工前,应对暴露钢筋进行防锈、防腐处理。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0、已修复完的梁面表层呈粗糙状
原因分析:挤塑板区域打磨施工时,由于施工不当致使梁面钢筋赶紧暴露。
处理措施:进行表面打磨或返工。
预防措施:修补砂浆应符合施工要求且应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使用合适的拌合补修砂浆,详细研究施工工艺。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1、冬季施工防护措施不当
原因分析:碘钨灯加热修复梁面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当时的外温是2℃。修复区域周围的面积都没有加热。这也就是说,边缘部分都没有达到允许的施工温度。导致边缘部分砂浆结冻且很容易脱落。而且只是加热了表层混凝土却没有考虑到表面以下混凝土湿度。
处理措施:加强冬季施工措施。
预防措施:应在采取合适的冬季施工防护措施下(防护棚内)进行两面修复;应按照厂家提供的生产说明正确使用材料。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2、使用不同的补修砂浆,边缘没有抹平,无法满足梁面平整度要求
原因分析:施工不规范。
处理措施:需要额外对此区域打磨作业。
预防措施:施工单位提供整改方案(使用材料及如何整改)经由监理单位同意,方能开展—委派专业人员进行梁面修复—使用合适的修补砂浆进行梁面修复。施工时应注意层厚均匀。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修复材料。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3、泄水孔孔径、形状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箱梁预制时未严格控制,修补处理不到位。处理措施:重新修补。
预防措施:箱梁预制时严格控制泄水孔预埋件,并注意保护;成品梁已存在问题的,采用修补、打磨相结合,修补到设计尺寸、位置;修补材料已环氧类为宜。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第二章
防水层施工
1、抛丸停止处出现凹痕 原因分析:操作不当。
处理措施:刮涂修补腻子进行修补,保证桥面平整度。
预防措施:先关闭抛丸机再停止行走;相邻两道抛丸区不得搭接,不得漏抛。
2、抛丸后出现凹坑 原因分析:梁体混凝土表面不密实。
处理措施:刮涂修补腻子进行修补,保证桥面平整度。
预防措施:箱梁预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等质量指标,做好梁面混凝土振捣,保证顶面混凝土密实、无浮浆堆积。
3、抛丸后出现漏抛
原因分析:抛丸机在抛丸时由于丸料在发射的时候会中间多,两边少,所以抛丸机行走时必须根据抛丸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搭接宽度。
处理措施:局部重新抛丸或打磨。
预防措施:先试抛,按基层面表面一层浆皮完全受创为最佳,可在梁面划分很小的一个区域,确定受创面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创面满足规范要求后,只要选用的丸料匹配,梁面的粗糙度就符合SP3-SP4的规范要求了。
4、底涂、防水层或基层(梁面)没有足够的粘结力 原因分析:基层(梁面)污染,表面存在油渍污迹、污物。处理措施:局部清除底涂、防水层,重新清理桥面,合格后重新施工地图。
预防措施:底涂施工前严格检查基层(梁面)各项指标,尤其是洁净程度;施工前基面必须派专人详细清理干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高压清洗;施工中做好成品保护。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5、底涂不彻底,局部露出基面(梁面)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底涂施工厚度不足,不均匀。处理措施:重新施工底涂满足每平方米400克的底涂量。预防措施:加强培训和监控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6、底涂未能施工至加高平台的拐角处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或不了解质量标准。处理措施:对加高平台处补喷底涂。
预防措施:加强培训和监控。底涂原则上必须喷涂至拐角,也就是加高平台的垂直面。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7、环氧类底涂材料未能按照厂家要求进行组分配比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或不了解配比指标。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加强培训和监控;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厂家的施工要求,包括组分配合比以及施工用的小型工具设施。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8、底涂层下存在砂粒等;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 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施工前对基层(梁面)清理,保持洁净;施工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鞋套;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厂家的施工要求,包括组分配合比以及施工用的小型工具设施。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9、底涂、腻子孔洞修补冬季施工措施不到位
原因分析:冬季施工措施不到位;对修补孔洞的重要性不足。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严格遵守生产厂家的施工要求,采取相应的冬季措施。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0、已施工底涂、防水层表面污染
原因分析:打磨、抛丸产生的细小灰尘塞满了伸缩缝的橡胶带,未被清理干净,起风时又会吹到新施工底涂或者聚脲防水施工的基面上;桥面垃圾清理不彻底;为做好成品保护措施。
处理措施:清理或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抛丸前施工完成所有打磨、齿槽凿毛等会产生施工垃圾的紧前工序,并彻底清理桥面和防撞墙两侧,保证清洁。抛丸后再次彻底清理;施工中注意保持桥面清洁,每个工作班完成后进行清理。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1、刮涂腻子出现白色污渍
原因分析:抹腻子时,未能注意基面的湿度。处理措施:清理或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严格遵守生产厂商的施工要求;必须在干燥的基面上进行抹腻子施工。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2、防水层喷到剪力齿槽内、伸缩缝内
原因分析:防水层喷涂前没有对剪力齿槽、伸缩缝进行必要的遮盖或者遮盖不严密。
处理措施:对剪力齿槽内的防水层进行清除、切割并进行封边处理。
预防措施:防水层喷涂前对剪力齿槽遮盖。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9日工作日志、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13、基层处理粗糙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抛丸机档位不足、丸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抛丸过程中搭接区粗糙度不够。
处理措施:重新抛丸处理。
预防措施:调整抛丸机档位,更换丸料;纵向搭接区抛丸时加宽搭接区域,满足要求。
14、防水层喷涂的边坡部位粗糙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抛丸机抛射口与梁面形成坡面,丸料抛射角度倾斜且丸料遗失过多。
处理措施:对于丸料无法到达的设计要求区域,采用打磨机打磨至表面无浮浆、无松散混凝土,粗糙面满足设计要求。
预防措施:加强对边坡区域检查,防水层施工前进行处理。
15、喷涂聚脲后存在空鼓现象
原因分析:混凝土基层表面潮湿、基层内潮气没有彻底干燥;涂刷底涂、腻子时没有按工序在施工前按比例进行均匀搅拌导致A、B料没有完全融合、固化。处理措施:基层含水率低于7%;雨季采用防雨棚、冬季施工时采取保温大棚,棚内用热风炮升温,满足露点温度的要求,干燥基层表面防止被水分侵蚀;施工时各种原料存放满足其温度要求;底涂、腻子按照施工说明充分搅拌;基层温度满足高于露点温度3℃的施工环境要求。
16、喷涂聚脲后表面有细小针孔
原因分析:基层材料封堵时没有彻底封住针孔,喷涂时没有彻底封住针孔。
处理措施:少量的孔洞可采取手工逐一封堵;大量孔洞只能采用满刮修补料进行修补。
预防措施:基层材料施工时尽量封堵细小针孔;防水层第一遍喷涂应采用薄喷,喷涂之后马上检查,并使用专用慢反应聚脲修补料逐一堵孔;降低物料温度,可降到60度,减少气体的膨胀程度;薄而快地喷涂,分多道进行,一道成膜后再喷涂下一道,减少放热,从而减少气体的膨胀程度。
17、底涂拉拔试验时强度虽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是偏低
原因分析:底涂涂刷厚度偏厚;固化时间不足;拉拔头粘结面不足;各层间接触面不洁净。
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薄而均匀的涂刷底涂材料;满族拉拔的等待时间;拉拔头胶黏剂涂刷要均匀;各工序施工完成后做好表面保护,各层施工前确保基面洁净,否则必须处理。
18、底涂—喷涂聚脲时间间隔超标 原因分析:机械故障;材料物流组织不力。
处理措施:对于聚氨酯类底涂可重新辊涂底涂后再喷涂聚脲,对于环氧类底涂可在底涂上涂刷一层层间粘结剂后再进行聚脲喷涂。
预防措施:施工前检查机械设备;做好物流组织与材料储备。
19、侧向挡块周围、挤塑板区域、伸缩缝处等边角部位防水层进行事后切割处理。这部分防水涂层和底涂缺少必要的粘合力
原因分析:防水涂层和底涂接触面不洁净。
处理措施:进一步切割防水层,一直切到防水层和底涂层有足够粘合力的地方为止。重新喷涂没有防水层的区域。
预防措施:喷涂之前再次进行彻底的清洁,边角部位由专人负责清扫干净,伸缩缝采用胶布保护。其他同第10条。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20、底座板施工完成后挤塑板区域或底座板下防水层起皮脱落 原因分析:防水层下基面不洁净;成品保护不好。
处理措施:先将底座板拆除,露出聚脲防水层,接着再测试其粘合度。底座板需拆除到聚脲防水层,和梁面完全粘合的地方为止。
预防措施:防水层成品必须严格验收;做好成品保护。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21、防水层在梁端等边缘发生卷边现象 原因分析:未做收边处理。
处理措施:切割聚脲防水层测试粘合度满足要求的位置,防水层按照修补工艺修补。
预防措施:喷涂聚脲防水材料应连续施工,在梁端处应施作收边处理,使用角磨机将聚脲喷涂层边缘修平。
依据文件:4标段外方质量代表对施工缺陷的咨询分析。
第三章 滑动层及挤塑板铺设
第一节 挤塑板
1、挤塑板粘合不严密,有空隙
原因分析:该处梁面平整度不合格或铺设没有及时全断面压重,造成粘结不牢,局部翘起;采用的重压工具不当;重压时间过短。
处理措施:对有空隙的挤塑板重新揭掉铺设,铺设后及时全断面进行压实。
预防措施:严格梁面验收,整体压实,采用有找平功能的粘合剂。博格公司建议使用可塑料粘结剂;挤塑板铺设后,宜采用标准配重压块压重。配重块采用1.5m长16槽钢焊接并浇注混凝土、土工布包裹,两端圆钢焊接把手,保证挤塑板与梁端密贴,且不污染挤塑板;保证压重12h。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术服务报告:四标-周报-2010/03。
2、个别挤塑板外形尺寸不符合长度±7.5mm,厚度±3mm,对角线差7mm以内的验收要求
原因分析:出厂时没有严格验收 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严格进场检测验收,防止不合格品用于工程实体。
3、胶粘剂涂刷不均
原因分析:涂刷工具不符合要求;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采用专用齿刮刀在梁端范围内进行涂刮,形成隼型粘结面,增加粘结面。
4、挤塑板与混凝土增高台之间高差大于0~+2mm 原因分析:梁面处理不合要求;挤塑板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梁端处理存在误差。
处理措施:偏差较大或高差小于0mm时整改铁三院工作联系单:三设京沪板联【2010】-0013,通过打磨加高台或用砂浆找平。高差大于+2mm,但较小时可以采用在胶粘剂涂刷厚度上调节高程误差,但胶粘剂涂刷厚度应低于0.5mm。具体如下:
情况一:当混凝土加高台与挤塑板之间的高差为△h>+2mm时,通过对混凝土加高台的打磨,或在挤塑板下铺设流性砂浆找平高差。
⑴满足平整度的情况下,打磨混凝土加高台(按高差4mm/1m的打磨长度)。同时必须确保混凝土加高台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在打磨之后仍然符合要求。
⑵在挤塑板下面铺设流性砂浆找平层。
情况二:挤塑板高出加高台顶面时,打磨下面的混凝土面,或用水泥砂浆在混凝土加高台上将挤塑板的突出部分楔形找平。
⑴满足平整度的情况下:对挤塑板下混凝土面打磨,但应保证1.45m处加高台的最小厚度为△h≧15mm,且该部位钢筋保护层在打磨之后仍然符合要求,以防水流进弹簧板的粘接层。同时要考虑梁缝处的相邻梁梁端高差。
⑵在混凝土增高层上涂上楔形流性砂浆找平层,严格控制楔形层长度范围内修补后桥面平整度,坡度不大于4mm/1m控制。预防措施:严格梁面验收,确保梁面打磨后标高和加高台高度满足要求;严格挤塑板进场质量控制,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0日工作日志,博格公司2号整修方案。
5、挤塑板安装完毕后与加高台之间有缝隙
原因分析:加高台与铺设面间的角度没有满足设计要求。处理措施:采用胶粘剂在铺设挤塑板时一次性灌满存在的缝隙。预防措施: 依据文件:
6、挤塑板表面局部有刮痕、缺角的现象
原因分析:挤塑板在运输和装卸的过程中没有注意保护。处理措施:对表面有刮痕和缺角现象的挤塑板进行更换。预防措施:安装前进行检查。
第二节 滑动层
1、胶粘剂涂刷厚度不均匀或厚度超过0.5mm 原因分析:胶粘剂在搅拌混合后等待时间过长年度增加,造成均匀涂刷难度加大。
处理措施:返工处理。预防措施:在胶粘剂搅拌均匀后就可采用齿刮刀在刮涂范围内进行涂刮。
2、上层土工布没有铺设到剪力齿槽边缘
原因分析:土工布下料尺寸不够,或者钢筋网片放置时错动滑动层。
处理措施:采用搭接方式对上层土工布进行接长,保证土工布铺设到剪力齿槽边缘。
预防措施:严格下料尺寸,宁长勿短,过长部分可以在剪力齿槽边缘卷起。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
3、粘结剂流入剪力齿槽内
原因分析:作业人员操作不慎,涂刷过厚。处理措施:及时剔除。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涂刷厚度。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5日工作日志。
4、铺设下层土工布时褶皱
原因分析: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拉直。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在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土工布摊平时,出现褶皱现象时及时调整,且沿边线垂直铺设。
5、部分土工膜褶皱较大
原因分析:低温下滑动膜硬度大,造成局部翘起。处理措施:及时安放垫块,安放钢筋笼。
预防措施:滑动层铺设后及时安放垫块,安放钢筋笼。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
6、土工布铺设到剪力齿槽里
原因分析:土工布下料尺寸过长;钢筋网片放置时错动滑动层。处理措施:过长部分可以在剪力齿槽边缘卷起。
预防措施:严格下料尺寸,宁长勿短,过长部分可以在剪力齿槽边缘卷起。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5日工作日志。
7、摆放底座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时污染两布一膜表面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没有注意对两布一膜表面的保护。
处理措施:在绑扎钢筋前用吹风机清理表面垫块摆放时的混凝土残渣。
预防措施:摆放底座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时施工人员配穿鞋套或干净鞋子。
8、底座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摆放在伸缩缝上方的不锈钢板上
原因分析:钢筋网片压在底座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上将重量转移到不锈钢板上,容易致使不锈钢板的变形,混凝土浇筑后易形成凹槽,影响滑动效果。
处理措施:将底座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调整到不锈钢板的两侧可以承重的部位。预防措施:详细交底,强化培训,加强检查。
第四章 底座板施工 第一节 钢筋
1、剪力齿槽区域设有钢筋接头
原因分析:钢筋下料未充分考虑剪力齿槽位置、数量,钢筋未按照规定位置安装。在剪力齿槽区域的钢筋搭接会导致施工的困难,并导致该区域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施工前对每个浇注段的钢筋搭接进行设计,钢筋下料时接头位置避开剪力齿槽。
依据文件:施工技术服务报告:第四先导段-200-/03。
2、常规区浇注段中部的剪力齿槽处设置了加强钢筋
原因分析:常规区浇注段中部的剪力齿槽在浇筑所属浇注段时一次性浇筑,无需设置加强钢筋。
处理措施:去除加强钢筋。
预防措施:技术人员控制绑扎过程,以及在浇筑时控制浇筑顺序。
3、底座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安放紊乱,有的直接放在梁缝上,侧向垫块数量不足,局部保护层厚度无法保证,个别垫块已折断。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到位,交底不清楚。
处理措施:重新按放垫块,梁缝位置的垫块移开,折断的垫块清除,保证侧向垫块数量。
预防措施:严格技术交底,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设计要求放底座板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8日、16日、25日工作做日志。
第二节 模板
1、曲线段使用固定模板
原因分析:由于在曲线段的离心力,需按设计形成角度变化的底座板。
处理措施:加工针对曲线段高程变化的可调高式底座板模板。预防措施:加工针对曲线段高程变化的可调高式底座板模板。
2、模板在安装时又不顺直的现象 原因分析:模板在安装时,加固不够牢固。处理措施:加工钢管支撑工具,加固模板支撑。
预防措施:模板支撑加固工具应适当,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3、模板表面粗糙有锈迹 原因分析:没有打磨涂刷脱模剂。处理措施:重新打磨并刷脱模剂。
预防措施:模板拆卸后及时打磨并刷脱模剂,妥善存放;模板安装前进行检查。
第三节 混凝土
1、振捣工艺不正确
原因分析:混凝土真到人员技能不熟练。
处理措施: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振捣棒应该在距离模板10mm位置振捣,并且徐徐拔出,否则易造成蜂窝状;体浆整平机不能在一个位置长时间运转,易造成混凝土离析。
预防措施:振捣要领:振捣棒只放到钢筋缝中间一半的位置振捣。如果振捣棒在土工布上振捣,可能因为震动而损坏土工布。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
2、混凝土工作性能不稳定,坍落度超标 原因分析:材料含水量发生变化。处理措施:对性能超标的混凝土返场。
预防措施:及时测定原材含水量,按规定程序调整材料用量,严格计量误差控制;通过模拟试验及经验判断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拌合混凝土时充分考虑。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5日工作日志。
3、底座板浇注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偏低
原因分析:冬季施工措施不符合要求,混凝土原材料加温措施不够。
处理措施:重新按放垫块,梁缝位置的垫块移开,折断的垫块清除,保证侧向垫块数量。
预防措施:制定合理的冬季施工措施并严格执行;提前在浇筑前一天对沙子、石子采取保温覆盖、提高水温,保证入模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4、混凝土在泵送时有离析现象 原因分析:泵管出浆口距离浇筑面过高。
处理措施:调整泵管出浆口距离浇筑面的高度低于1m。预防措施:浇筑时泵车操作手控制泵管距离浇筑面1m以内。
5、模板拆除后底座板侧面有小部分蜂窝麻面
原因分析:混凝土振捣时没有振捣彻底,气泡没有完全排除。处理措施:对麻面超过验标要求的区域进行检查,能保证混凝土力学指标时,装修侧面有蜂窝麻面的底座板。否则应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振捣时距离底座板边缘10cm,振捣至表面泛浆气泡排尽。
6、底座板养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芯部温度偏低 原因分析:冬季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不到位。
处理措施:严格执行冬季施工措施,对受冻混凝土进行检查,不能满足力学要求时应返工。
预防措施:制定合理的冬季施工措施并严格执行;宜采用暖棚内热风炮结合火炉的保温措施。
7、底座板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临时端刺区可以分多次浇筑,在剪力齿槽后浇带处断开即可;常规区最好一次性浇筑一个施工段,如特殊情况,可以先浇筑到一个剪力齿槽后浇带处,第二次再浇筑与其对称的另一端的浇筑长度,最后再浇筑中间的区域,确保最后浇筑的剪力齿槽后浇带两边长度差不得大于15m。与底座板一同浇筑的剪力齿槽后浇带两边的长度差不得大于15m。
第四节 后浇带
1、钢板连接器处的螺母未及时松开 原因分析:认识不到位;施工时遗忘。处理措施:及时松开。
预防措施:加强技术交底和培训;列出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项目表,在混凝土浇筑前派专人检验浇注段两侧的钢板连接器,保证其锚固螺母都在松开状态。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20日工作日志。
2、钢板连接器上表面高于底座板顶面 原因分析:混凝土浇筑前没有严格控制。处理措施:对钢板进行调整符合要求后浇带。预防措施:钢板放置到位。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术服务报告:四标-周报-2010/03。
3、后浇带的连接钢板变形 原因分析:焊接时单侧受热。处理措施:校正至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允许变形控制在10cm,预热,预拱,通过局部加热然后冷却或者在螺母和钢板间缝隙里嵌入相应的楔形垫圈。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8日工作日志。
4、剪力齿槽宽度超标
原因分析:认识不到位,对无砟轨道理论理解不够。处理措施:调整剪力齿槽处端头模板保证不大于72mm。预防措施:安装后浇带模板时精确量测,加强模板固定措施;加强靠近后浇带模板处混凝土质量控制,减少凿除量。确保最大宽度不大于设计宽4cm。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术服务报告:四标-周报-2010/032010年1月20日工作日志。
5、剪力齿槽模板变形,采用竹胶板 原因分析:认识不高,怕投入。处理措施:重新加工钢模板。
预防措施:固定剪力齿槽模板办法:在钢筋上加一个木板,这样可以将它和垂直的木板用铁钉固定,在两侧各加一个垂直的木板,这样可以使侧向的垂直木板不再移动。
依据文件:博格公司2010年1月16日工作日志。
6、剪力钉没有拧紧 原因分析:没有采用扭矩扳手
处理措施:采用扭矩扳手对剪力钉重新检查、拧紧至设计要求300N·M。
预防措施:采用加力扳手拧紧,扭矩扳手逐个检查。依据文件:博格公司施工技术服务:四标-周报-2010/03。
7、剪力钉在安装时标高存在偏差
原因分析:预制剪力齿槽套筒预埋深度不准确,套筒内套丝清理不彻底。
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测量人员放出剪力钉标高,施工时清理彻底预埋套筒内杂物,旋入深度不低于4.2cm,采用扭矩扳手检查,扭矩300N·M。
8、钢筋绑扎时搭接区出现在剪力齿槽区域
原因分析:预制剪力齿槽套筒预埋深度不准确,套筒内套丝清理不彻底。
处理措施:返工处理。
预防措施:测量人员放出剪力钉标高,施工时清理彻底预埋套筒内杂物,旋入深度不低于4.2cm,采用扭矩扳手检查,扭矩300N·M。
第二篇: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1、工程概况
无砟轨道施工起点里程为K1714+512.703,终点里K1737+392.383;全长22879.68m。该段含有隧道3座,长度19855.98m;桥梁7座,长度为1896.35m;路基6段,长度1127.35m。
三分部管辖范围内共有曲线三段,其中K1716+217.904~K1717+398.448段曲线半径为11000m,超高值为75mm,曲线长度1180.544m;K1724+378.5~K1727+094.455段曲线半径为8000m,超高值为100mm,曲线长度2715.954m;K1729+043.979~K1735+664.672段曲线半径为7000m,超高值为100mm,曲线长度6620.954m。无砟轨道线间距5m,道床板设计宽度2800mm。
直线地段桥梁无砟轨道结构厚787mm,其中道床板厚515mm,支承层厚210mm;路基无砟轨道结构厚815mm,其中道床板厚515mm,支承层厚300mm;隧道无砟轨道结构厚515mm。曲线地段的桥梁、隧道超高设置在道床板上实现,曲线地段的路基超高在道床板和基床上实现。
2、开竣工日期
开工日期:2013年9月10日 竣工日期:2014年12月20日
3、物流组织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3.1物流组织的分类
物流组织是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的重难点之一,施工过程中物流任务繁重且相互干扰。物流组织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部分,内循环为物流组织的重点。
内循环指排架工装设备、轨枕、钢筋等材料的前后倒运和混凝土罐车及其他车辆的通行,主要有双线双铺和单线单铺两种物流组织方式。双线双铺具有需敷设龙门吊所需电缆且物流集中、工序间相互干扰。单线单铺II线施工时利用已完成的I线作为施工通道需大量回填线间平台且容易造成I线扣件的损坏。3.2单线单铺物流组织
本项目采用单线单铺物流组织形式。3.2.1运输设备配置
单线单铺时采用10t随车吊作为主要的运输设备,同时与自制炮车作为辅助运输设备。每个作业面配置1台10t轮胎式随车吊,其主要负责排架和模板的倒运。自制炮车主要负责排架支撑杆件和其他小构件的倒运。I线施工时随车吊和炮车主要通行于未施工的II线,II线施工时随车吊通行于的I线的水沟侧,炮车主要通行于中心水沟盖板上或线间平台处,炮车制作时其轮间距一般不宜大于80cm。3.2.2轨枕和钢筋的运输及存放
轨枕存放位置和高度需考虑轨道精调时需前后各搭接3对CPⅢ点的要求,即精调区域的前后各150m范围内的CPⅢ点能通视。
隧道内轨枕平行于线路方向通长摆放在水沟电缆槽上,轨枕垛共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1层,每层4根。轨枕横、纵向间距2cm,横向宽1.36m。桥梁上轨枕平行于线路方向紧贴防撞墙摆放,每垛2层共4根,高65.1cm,宽69cm,垛间距0.15m。路基上轨枕平行于线路方向存放于道床板外侧与接触网接触间空闲处,每日进度范围内摆放两垛,第一垛轨枕位于中间,第二垛位于尾端。每垛存枕数量93根,轨枕间横向间隔2cm,纵向间隔2cm。每垛高98cm,宽69cm,纵向长40m。轨枕层间采用5×5cm方木支垫,采用汽车吊或随车吊卸车,散枕时运采用叉车或人工搬运。
隧道内道床板钢筋分别存放于I线和II线的侧沟与道床板间的踏步位置,每垛钢筋量应保证每日进度所需的钢材用量。桥梁上道床板用钢筋存放于线间平台处,钢筋存放时I线和II线所需紧靠各自已施工完成的底座板。路基上道床板钢筋存放于轨枕垛间空隙地段,钢筋存放时需预留出混凝土罐车调头的调头位置。
钢筋存放应均匀分布在其对应的道床板范围内,以减少二次搬运距离和减少占用空间。
3.2.3排架/工具轨及模板的倒运
排架和模板的倒运均由随车吊完成,均从养护区吊运至粗调区,排架和模板的吊装顺序应根据模板与排架的组合关系确定。I线施工时随车吊和炮车主要通行于未施工的II线,II线施工时通行于已施工的I线。
隧道内II线施工时可采用回填踏步位置的方法提供混凝土罐车和随车吊走形通道。踏步位置可采用回填砂+上垫5cm厚木板的方式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全隧通铺。隧道电缆槽在垫梁敷设后续回填砂,每延米需0.18m3的砂。因此回填踏步处的砂可用于回填电缆槽且回填踏步每延米需0.16m3的砂,用量基本平衡。
垫平线间平台可采用普速铁路用木枕全隧满铺和用普速铁路用木枕下垫部分区段+钢平台的两种方式。枕木均采用铁路单线梁用枕,尺寸为(高×宽×长)24cm×20cm×300cm,枕木间用扒钉连接,枕木可与铁路工务段租赁。采用普速铁路用木枕下垫部分区段+钢平台方式施工时,排架法施工需下垫3倍日进度+50m。钢平台放置于距粗调区50m处,钢平台靠人工推动前移,设计为可拆分式,即可分节段前移以便于人工推动。
I线施工时混凝土罐车和随车吊在未施工地段调头,II线施工时需在已施工完成道床板地段设置调头平台。调头平台采用厚砂子垫平道床板,砂子上铺1cm钢板垫平,中心水沟处采用枕木铺垫。
桥梁和路基II线施工时,采用回填线间平台作为混凝土罐车和随车吊的走行通道,回填材料和回填宽度与隧道相同。桥梁处不设置车辆调头平台,车辆调头均在相连隧道或路基上。路隧相邻时,路基不设置辆调头平台,车辆调头均在相连隧道内。桥路相邻时,采用枕木、碎石回填线间平台和道床板外平台的方式设置调头平台。
3.2.4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生产,采用8方混凝土罐车运送至作业面,隧道内道床板I线施工时,混凝土罐车直接运送至浇筑区,溜槽散料,混凝土罐车在距散枕区240m处调头;隧道内道床板II线施工时,混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凝土罐车直接运送至浇筑区,溜槽散料,2台混凝土罐车同时从隧道进口开至出口,两拌合站之间来回装料完成施工。如无条件来回装料条件,隧道内采用枕木垫平中心水沟的方式在隧道分界处设置一混凝土罐车调头平台,以便混凝土罐车在隧道内调头。
桥梁道床板混凝土施工采用汽车泵泵送上桥。路基道床板混凝土I线施工时,混凝土罐车直接运送至浇筑区,溜槽散料;II线施工时,由地泵泵送至浇筑区。车辆调头位置设于路基上或隧道内。
4、沉降观测评估及CPⅢ建网
4.1沉降观测评估的要求
根据规范验标要求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隧道Ⅲ级围岩每400m、Ⅳ级围岩每300m、Ⅴ级围岩每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隧道要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3个月开始进行沉降评估。
对明挖基础或柱桩基础的墩台可在主体施工完成2个月方可进行沉降评估;摩擦桩基础的墩台和路基要在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6个月方可开始进行沉降评估。当沉降趋于稳定且设计预计与实测沉降总量不大于5mm时,可判断沉降满足要求。
4.2沉降评估段落的划分
沉降评估区段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各单位工程沉降周期的要求,应尽早完成沉降评估工作。架梁通道范围内摩擦桩桥及部分路基按3个月的沉降周期考虑。应尽快的展开CPⅡ加密及二等水准测量工作,为CPⅢ建网早日提供条件。沉降评估区段长度不小于4km。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4.3CPⅢ建网及评估
CPII的加密应保证CPIII网每600m左右联测一个CPII(CPI)点。隧道内CPII和CPIII网测设时,应充分通风、无施工干扰、避免尘雾,减少光源干扰。
采用复测合格的CPI、CPII成果进行CPIII网测设(含高程),CPIII标志一般埋设于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桥梁固定支座端的防撞墙、隧道水沟电缆槽旁边的二衬墙上,距水沟电缆槽顶高出30-50cm。CPIII网分段测量的区段长度不宜小于4Km,区段间重复观测不应少于6对CPIII点。
CPⅢ测量控制网为无砟轨道施工的控制网,道床板、底座板或支承层施工必须采用CPⅢ测量网控制。CPⅢ区段划分长度须不小于4km,且区段分界不可位于路基、桥梁、隧道等线下工程结构结构的分界处及连续梁的中间位置。
5、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5.1排架法施工工艺 5.1.1施工程序
轨排法施工,具体工艺流程图如下: 轨排法施工,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工后沉降和梁体收缩徐变情况进行评估,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第二步: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并布设测量加密桩控制点,布设测量CPⅢ控制网,并进行控制网分段测量、评估;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第三步:路基支承层、桥梁底座施工、隧道底;
第四步:散布轨枕;组装轨排;调整轨排;绑扎钢筋及安装模板; 第五步: 道床板混凝土施工;第六步:数据采集。
施工准备 轨道中线标点测设 CPⅢ点位检查 钢筋加工、运输 底层钢筋铺设 工厂精确加工组装 轨排框架 散枕装置准备 散布轨枕 清钢轨底面、承轨台杂物 组装轨排 轨排框架验收及组装 轨排粗调 准备轨排支撑架 上层钢筋安装,综合接地和绝缘施做、检测 传力杆、聚乙烯泡沫板安装 模板安装 假缝、伸缩缝模板、纵向模板安装 固定轨排 模板内面处理 钢轨表面清洁 钢轨表面、侧面清理干净 轨道测量 轨排精调 钢轨及轨枕的防护防风作业棚、螺杆不得悬空防风作业棚、螺杆不得悬空 综合全面检查 砼浇筑过程检测 混凝土浇筑 施工棚、振捣棒、浇注装置 抹面工具、土工膜准备 抹面、初期养护 涂刷养护液 保证养护期间内养护到位 轨道数据采集 需封堵螺杆孔的排架排架的拆卸、运输、清理 在拆除后及时封堵,与 混凝土同期养护 道床板检查、成品防护 嵌缝胶灌注 图5-1 轨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5.1.2施工前准备 现场准备
①支承层、底座板、底板进行测量验交,验交合格后方可进行施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工;
②支承层、底座板、底板清理,用铁锹、扫把将要施工的部位进行清理,对有油污的位置采用洗衣粉进行清洗,然后采用风力灭火机或高压水枪清除表面尘土,确保支承层、找平层表面清洁;
③现场电力线路架通,对起始施工区段布设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满足正常施工作业。
⑵物流准备
各类物资设备进场,按施工需要进行现场摆放,尽量减少二次转运距离。
5.1.3清理基底
在无砟轨道施工前,仰拱填充面、支撑层和底座板须用高压水清理干净。
在进行道床板施工前,全面进行检查验收仰拱填充面、底座板顶面及路基支承层顶面,确保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桥梁地段在清理完成后进行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详见下图3。隔离层平铺置于砼底座上,底座边缘用胶带将土工布固定;隔离层铺设要平整,无褶皱,接缝采用对接,不得重叠。弹性垫板粘贴于凹槽的侧面,不得有鼓泡、脱离现象,缝隙采用薄膜封闭。
5.1.4底层钢筋安装 ⑴测量放线
采用全站仪放样边线和中线点,边线点和中线点采用水泥钢钉,边框线可以石笔或粉笔画出,用钢卷尺量出底层钢筋间距,纵向×横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向,用粉笔标记,并放样出轨枕两侧边线位置及横向限位线。
⑵布置底层钢筋
按照底层钢筋设计图纸钢筋数量和型号,将每板底层钢筋用量均匀分布在板内,详见布置底层钢筋图4。钢筋摆放时要预留出供散枕用叉车的走行宽度。凹台钢筋采用Φ12mm绝缘钢筋,施工时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其与道床板钢筋接头位置,也必须采用结缘卡进行固定。
5.1.5轨排组装
在底层钢筋摆放时,根据轨枕限位线通长摆放方木,方木高度应根据线路超过情况设置一般以满足排架就位后可直接组装轨排为原则。散枕采用叉车或人工搬运,轨枕摆放于方木上。
排架根据选择的物流方式从养护区倒运至散枕区,排架就位时应根据测量所提供的位点初步就位。待排架就位后应及时将轨枕和排架组装成轨排。
5.1.6轨排的粗调
粗调利用轨道排架的丝杠支腿(调整高程和水平)和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心)完成,其中轨距1435mm和1:40的轨底坡度为定值不调。高低、水平由左右支腿螺栓调整,轨向由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调整时按先中线后标高再复核中线及标高的顺序进行。
高程和水平采用水准仪测量调整,轨向调整采用自制分中规吊垂球的方法测量。待一组轨排调整完成后紧固支撑螺杆和轨向锁定器。一般情况下,调整后的高度应低于设计标高0~-5 mm,轨道至设计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中线位置5mm。重复2次测量确认轨排准确定位以后,安装鱼尾夹板,纵向连接工具轨。
5.1.7钢筋绑扎、接地焊接
在每一组轨排粗调到位后,进行道床板纵横向、及接地钢筋安装。结构钢筋之间采用绝缘卡子绝缘,并绑扎绝缘扎丝,详见图8、9。接地钢筋采用“L”型钢筋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每一接地单元用三根纵向上层钢筋φ20钢筋与一根横向φ16钢筋进行焊接。接地端子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道床靠水沟侧、防撞墙或接触网基础侧的接地钢筋上。隧道和路基道床板接地均每100米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接地单元中间部焊接一个绝缘端子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可靠连接,接地单元间的接地端子不连接。桥梁每6.5m范围内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接地单元间的接地端子相互连接且每100m范围内与防撞墙处接地端子采用T型可靠连接。
端子预留口处需配置专用塑料盖保护,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进入混凝土。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焊接时保证其牢固不移位,端口密贴道床板纵向模板。
道床板钢筋绑扎并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检测采用高
电阻测试仪。钢筋之间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2MΩ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1.8模板安装 ⑴纵向侧模板安装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模板采用厂家提供的配套模板,侧模板按长短分为接头模板和中间模板两种,接头模板和中间模板间用插销联结成组合体,侧模采用扣件固定。模板表面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涂刷脱模剂。
⑵安放横隔板
路基及隧道每个施工循环长度为120m,每循环混凝土浇筑前在端头安装端头模板,模板垂直于线路中线及道床顶面。端头模板位于两块轨枕间中心位置。桥梁上按设计分段进行安装横隔板。
5.1.9轨道排架精调
排架精确调整由人工利用轨架支腿和轨向锁定器完成,测量点位位于轨道排架竖向支撑处。精调按照“先中线后高程再复核中线及高程”的程序逐点进行调整,现场每个作业段至少调整三遍,最后一遍作为检测采集数据。具体方法如下:
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前后各4个连续CPⅢ基标上的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改变测站位置,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经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毫米时,须重新设站,每次设站点应保证在作业面的统一端和线路的同一侧。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精调小车显示屏上显示轨道水平、高低所需调整量。轨道精调完成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轨排,尽早浇筑混凝土。
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数据,使用轨道检测小车进行测量时,距离测站7~70m的长度范围内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搭接测量段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和顺接段长度宜在9~20m之间(一般取10m),具体长度根据测量距离和两次测量数据比较确定;测量时,测站位置、数据记录和数据的分析判断很重要,必须综合考虑。
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后,才能浇筑混凝土。精调时需与上次或前一测站重叠至少8根轨枕,先调整偏差较大处,相邻几对螺杆调整器要同时进行调整。
5.1.10混凝土浇筑 ⑴浇筑方法
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运输的物流方式本节不再重复。
⑵施工技术要点
①为了达到较好的整体结合,轨枕及道床板底面在浇筑之前6小时洒水三到四次进行湿润。
②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必须在整个浇筑过程中保证始终恒定,每车运送的混凝土坍落度应该处于设计范围之内。
③在混凝土浇筑前,使用防护罩保护钢轨及轨枕不被混凝土污染,砼浇筑时,应采用简易浇筑设备,尽量降低料斗位置,减小混凝土冲击力,合理调整料斗位置,避免混凝土及振捣器冲击排架而引起轨道中线变化。
④混凝土可从浇筑区两头同步往中间浇筑,混凝土时要1个轨枕间距接1个轨枕间距单向连续浇筑,让混凝土从轨枕块下漫流至前一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格,不至于在轨枕下形成空洞。当混凝土量略高于设计标高后,前移到下一格进行浇筑。
⑤在灌注过程中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时应避免捣固棒接触轨排及支撑架,插点布置要均匀,不得漏振,详见图13。同时注意轨排几何状态的变化,保证轨排、模板、支撑架的稳定牢固,并根据测量放样点随时监测。
⑥道床板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需要抹面平整,抹面应形成设计的横向排水坡,在抹面的同时清理钢轨、轨枕、扣件和支撑架等表面的灰浆,收光抹面分三次进行,详见图14。
砼浇筑完成后及时收面,砼入模振捣后及时用木抹粗平,随后用钢抹抹平,初凝前进行第三次抹面、压光。砼初凝后,松开扣件,螺杆调节器,以钢轨免温度应力传递到轨枕上。
5.1.11拆除轨排及模板
混凝土初凝后可拆除轨道排架,先拆掉扣件螺栓,然后排架拆除采用吊装设备倒运至散枕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证混凝土完整时可拆除模板,具体拆除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排架和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清理。
道床混凝土未达设计强度75%前,严禁各种车辆在道床上通行、碰撞或放置重物。
5.1.12养护及成品保护 ⑴混凝土养护
在砼浇筑完成12小时内洒水养护,后期养护(拆除轨道排架后)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采用土工布覆盖喷水保湿方式,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具体实际时间可以根据温度情况确定。混凝土表面初凝前,覆盖物不能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⑵成品保护
道床板砼浇筑完毕后,模板、排架拆除后,全面清理道床表面,铲除灰渣,各部位清扫干净,使轨枕表面没有残留物,同时注意保护混凝土成品不被破坏,以及轨枕块不被破坏,WJ-8B型扣件不被破坏和被盗。
5.1.13轨道数据采集
当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后重新安装工具轨,利用精调小车采集轨道最终参数。通过对轨道最终参数的分析,总结出施工过程中轨道精度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后续无砟轨道施工精度控制水平。
6、施工环保方面
⑴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各业务部室和架子队为成员的文明施工和环保管理组织机构。
⑵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布置各种施工设施。
⑷减少施工中的噪声和振动,不扰民。对现场的便道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
⑸对临时道路适当提高便道修设等级,并派专人养护、维修,保持道路完好,同时在各出入口两侧路边设置醒目警示牌,限制车速,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确保安全。
⑹所有临时占地,在工程结束后,迅速拆除临时建筑,清理现场杂物后,恢复原状。
⑺水泥、石灰等采用袋装运输或散装运输时,采用遮盖防护措施,防止粉尘对空气的污染。各类型机动车辆完善消排烟系统,减小大气污染。
⑻按指定的位置处置淤泥,不得随意排放造成污染,做好地表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7、安全质量、创优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质量生产工作。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任副组长,总工程师为安全质量生产的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项目安质部设专职安全监察工程师,负责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书面登记、汇报,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且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各级专职安全监察人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
在施工前施工队和项目部签定《安全质量生产责任书》,并严格执行。
在施工中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格材料、构件、设备采购,按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照《采购产品控制程序》、《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原材料、机械和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杜绝不合格品进入现场,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投入使用。
控制工序工艺流程。对照标准,严格按设计施工,不合格的工序不转序,从根本上为工程创优打下基础,避免不合格品发生。
严格配合比管理,严格砼的施工管理特比是冬期、夏期砼施工的控制。
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和规范要求,控制好主要施工过程,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参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工法以及操作工艺标准和验收标准,随时监督、抽查、检验,对施工安全过程进行严密的安全质量监控。
严格执行隐蔽工程签证制度,只有当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
对关键和特殊的工序,编制详细的工艺细则,做好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情况、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处理和纠正。
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和记录,加强对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做到数据有据可查,质量心中有数。
8、文明施工方面
现场做到文明施工管理、场地布局合理、整洁实用有序、材料堆码整齐、标识清楚规范,工程标识牌、保证措施牌、创优体系牌及各类标语等分类安放,清晰划一。以良好的工地风貌、昂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Ⅶ标
无砟轨道施工小结
扬的精神状态、安全有效的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创优。
上岗职工着装整齐,挂牌上岗;防止野蛮作业杜绝偷盗、斗殴等违法现象发生。做到“齐、全、实、好、严、明”及“标准规程齐,安全体系全,教育培训实,班组建设好,机物管理严,劳务制度明确”。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定位管理,布置整齐并在施工区域设醒目标牌。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一律配带标识身份或工种的证牌。
第三篇:无砟轨道道床质量保证措施
无砟轨道道床质量保证措施
⑴ 在组装轨排前应用木锤或橡皮锤逐个对支承块和橡胶靴套的组装状态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架设轨排,并粗调到位,轨排的组装及架设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⑵ 架设上层纵横向钢筋并对上层纵横向(含架立钢筋)搭接点设置绝缘夹,并用绝缘线绑扎牢靠。进行钢筋绝缘性能测试,确保钢筋绝缘措施复合要求。
⑶ 在道床板施工前,基底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将隧道基底的碎渣、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确保工作表面清洁,无流动水和积水;基底应采用钻芯取样、雷达探测等方法进行检查,确保无虚砟、孔洞,底板或回填层的强度、厚度及完整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⑷ 在道床混凝土灌注捣固后抹面前,应拆除支承块上绑扎的铁丝。并注意充分捣实弹性支承块下的混凝土,防止支承块空吊,应严禁对模板及轨枕的撞击。道床板养护完成后,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将套靴与道床混凝土四周的间隙采用高性能聚氨酯密封胶封闭。
⑸ 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比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⑹ 温度控制是无砟轨道施工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0℃,且不宜高于当地60 年内统计的最低平均气温加40℃;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⑺ 浇筑混凝土前应注意检查弹性支承块组装是否密贴,否则应重新组装;浇注道床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扣件、轨枕及套靴。
⑻ 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道床板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早期强度。⑼ 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对模板及钢筋绝缘卡的撞击。混凝土灌注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抹面,设计强度的75%前,禁止在混凝土表面行车及碰撞轨枕。
⑽ 浇筑道床板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扣件。
⑾ 不能在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时拆模,拆模后不能立即浇凉水,且注意保温。
⑿ 混凝土浇筑后应尽早全面覆盖及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的水泥品种及相对湿度来确定,但最低不应少于7天
第四篇:无砟轨道保证措施1
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汇报材料
一、截至目前施工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我分部已按百日大干计划在7月份完成黄河公铁两用桥底座板施工计划,跨连霍高速特大桥已完成60底座板施工剩余131`孔底座板,路基段底座板暂未开始施工。
二、各节点工期保证措施: 1、8月份节点工期:
按照局指百日大干计划安排,我分部在9月7日前完成跨连霍高速特大桥全部底座板施工。前期受转场及对作业队进行整顿影响,施工进度较缓慢,目前施工已走入正规,底座板日均完成8孔。截至2010年8月18日,跨连霍高速特大桥底座板完成60孔,剩余131孔。后续施工中,我分部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底座板施工进度保持在8孔/日,在剩余的18天内完成该桥全部座板施工。为确保8月份施工计划顺利完成,我分部采取以下施工保证措施:
(1)加大模板、机械投入:截至目前,跨连霍高速特大桥底座板施工已投入20孔32.6米标准梁模板,按照模板2日一周转的速度可保证10孔/日;排除施工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可保证底座板完成8孔/日。底座板投入3台37米泵车(1台备用),确保现场施工准备完毕即进行混凝土浇注,保证混凝土及时浇注,缩短模板周转时间。
(2)加大人员投入:目前跨连霍高速特大桥底座板施工共投入2个大的作业队,各持模板10套,全桥共有钢筋加工安装班组4个,木工班组7个,杂工班组2个,混凝土浇注班组2个;每个班组20——30人不等,目前全桥底座板施工人员合计约320人,根据目前施工情况,目前人员能够满足8孔/日的施工进度计划。
(3)加强现场管理:目前,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安排2班管理人员24小时现场盯控,做到底座板完成1孔验收1孔,确保现场水准测量、钢筋模板验收及混凝土浇注。2、10月份节点工期:
10月份底座板施工节点工期为月底完成路基底座板。截至目前,路基段预压土仍未卸载。为确保10月份完成路基底座板施工,我分部将加快施工准备工作,使路基段底座板施工能够尽早开始。主要准备工作计划如下:
(1)路基卸载:项目部将沉降观测向路基倾斜,加大路基沉降观测频率,加快沉降观测资料整理,确保本月底达到沉降观测评估条件,争取9月初完成路基沉降评估工作;在路基沉降评估通过后15日内完成路基卸载工作。路基卸载计划在9月15日完成。
(2)路基基床表层施工:我分部计划8月份联系好级配碎石生产厂家及摊铺机械,确保路基基床表层具备施工条件时立即投入施工。
(3)路基附属构件:路基过轨预埋管、横向排水管、接触网基础及路基支承层所用的各项材料在9月15前全部准备就位,确保基床表层施工完毕后即可施工路基附属构件,为CP3测量及支承层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石武客专河南段项目部一分部
2010年8月18日
第五篇:无砟轨道施工前准备工作
无砟轨道施工前准备工作
前言
无砟轨道是利用成型的组合材料代替道碴,其结构中的钢轨、扣件、轨枕均是定型产品,在施工完成后基本不具备调整的可能性,施工精度比有碴轨道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之前务必作好充分的准备。
一、施工文件准备和审核
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内容准备相关施工、设计文件。
2、准备并熟悉无砟轨道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技术条件、指南等。
3、接收其它施工技术文件,包括:线下构筑物竣工测量资料,桩橛和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结构物沉降变形评估报告,CPⅢ测设成果等。
4、所有施工设计文件须经过审查核对后方可使用。
二、施工调查和物流组织方案编制
在常规工程施工调查的基础上,着重调查以下内容:
1、施工道路的分布情况,包括可利用道路长度、宽度、坡度、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便桥(涵)的承载能力、通道出入口的具体位置、新增便道条件等。
2、混凝土拌合站的具体位置及供应能力。
3、预制轨道板(枕)厂的位置,预制轨道板(枕)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装卸储存及现场存放条件。
4、线下工程结构物分布情况,相关接口工程施工安排。
5、长钢轨、道岔铺设施工计划。
6、根据施工调查,结合无砟轨道施工特点,编制物流组织方案。
三、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编制
1、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细化各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及进度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经审查后方可实施。
2、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应与箱梁运架、长钢轨铺设等工程实施情况相协调,明确工期控制节点。
3、综合分析现场道路运输条件、材料供应、工装设备配置、工序衔接等因素,制定无砟轨道施工物流组织方案。
4、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编制完整施工工艺流程,针对关键工序提出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措施。
5、工具轨法施工双块式无砟轨道,在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配备机械设备时,应保证其他各工序的效率高于混凝土浇筑的效率。
四、CPⅢ控制网复测
1、配置测量设备与测量软件,输入相关数据;
2、接收控制网桩和成果资料;
3、按有关要求复测CPⅢ控制网。CPⅢ控制网复测时应延伸入相邻 标段不少于两个CPⅡ;
4、通过重复测量和平差,按有关程序和要求对数据进行更新,监理单位对复测成果确认。
五、结构物沉降变形评估
1、无砟道床施工前,需对隧道基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变形观测,然后由建设、设计、咨询、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对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认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2、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400m、Ⅳ级围岩300m、Ⅴ级围岩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
六、施工人员培训及机械设备准备
1、所有无砟轨道施工及管理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
2、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配置无砟道床成套施工设备,对关键设备进行操作和精度确认。
七、工艺性试验段施工
1、无砟轨道正式施工前应组织工艺性试验段施工,优化施工工艺,验证施工设备性能及最佳组合;
2、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工程化放大试验;
3、验证钢筋绝缘措施、预制轨枕(轨道板)与扣件匹配等接口技术问题;
4、工艺性试验段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总结,根据总结报告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
八、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存放
1、无砟轨道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时应提供质量证明文件,按有关要求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所有原材料及轨道部件进场后须分类、标识存放,存放场地及措施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要求。
九、施工交接
1、无砟轨道施工前,线下主体工程应全部完工,检验合格。
2、无砟轨道工程与线下工程交接应在轨道工程施工一个月前进行,并成立交接小组实施。
3、重点对有无砟轨道的隧道的中线、高程、平整度及几何尺寸进行复核。仰拱填充面高于设计标高的必需凿至设计标高,以保证无砟轨道道床板的厚度。
4、对隧道仰拱渗漏水的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记录渗漏水的里程、部位,然后进行防水、堵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