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银行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3:5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社区银行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社区银行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

第一篇:我国社区银行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社区银行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

金水奇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产值与利税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60%和40%左右。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对区域内客户的情况更为熟悉,也易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的稳定的业务关系,这都为社区银行迅速做出信贷决策奠定了基础。它能够较好适应中小客户对资金需求数额较小、频率较大等特点,特别是社区银行在按市场化原则经营的过程中注意差异化服务思路,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因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中就有比较优势;加之社区银行本身就是中小企业,其规模较小,机制相对灵活,长期与中小企业接触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能够更好理解中小企业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成立社区银行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本文将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通过分析国外社区银行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探讨如何建设我国社区银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社区银行;融资;软信息;体制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解决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孕育企业家精神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技术落后、融资困难、信息闭塞、营销能力弱、人才缺乏、市场准入门槛高等不容忽视的障碍,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筹集资金问题,它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既有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源于经济转型期我国金融体制和市场环境的特殊原因。

(一)信息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原因之一。众所周知,金额交易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暂时分离或有条件的让渡,交易能否成功,即出资者的资金及其收益能否如约收回,关键取决于出资者对筹资者的信用、能力和投资项目的收益性等信息的了解程度,因此,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及其对称性就成为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和交易成本的主要来源。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更加不透明,向外部出资者披露其经营信息也更加困难。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两个关联的结果:第一,如果银行为了弥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而提高贷款价格,将会导致贷款市场的逆向选择,低风险借款人将退出市场,只有高风险借款人愿意付出较高的贷款价格,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总体风险将加大。第二,银行如果预见到对贷款自由定价将导致逆向选择并加大贷款风险,银行会选择在保持相对较低贷款利率的前提下对所有的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实行信贷配给,即中小企业整体上的融资需求只能得到部分满足。

(二)融资成本分析

因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固定的费用,这些固定的费用随着融资规模的增大而下降,即存在融资的规模经济。例如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证券所必须支付的会计师、律师费用,券商的承销佣金,证券交易所和监管部门的管理费用等;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银行进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监督等的费用。由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有着“少、急、频”的特点,自然就形成了融资过程中的规模不经济问题。既表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大企业,又表现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单位贷款额所支付的管理成本高。据我国有关部门的估计,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是对大企业贷款成本的5倍。

(三)金融体制的结构存在缺陷和社会信用体系发育不健全

我国的金融体制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设计的。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由单一的国有经济向多元混合经济转型的重大结构变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混合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多年来形成的以国有大银行为主的垄断性结构至今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制的支持。经济转型期信用文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价值下降和金融交易成本上升。

(四)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各种弱点

中小企业资产少、底子薄、抗外部冲击能力弱,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有着较高的倒闭率或歇业率。(企业倒闭率素材)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市场失灵的产物。市场机制之所以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失效,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金融的特殊

性,关键是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问题远比大企业严重得多。所以金融机构会在经营中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对待。一个典型的结果就是,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社区银行为何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资产规模较小、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银行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1、社区银行是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建立和发展所需的资本金不多,便于民间资本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从而打破银行业的垄断局面;同时,规模较小的社区银行如果经营不佳,退出市场的成本也相对不高,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小。

2、由于社区银行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管理和规范的,所以,社区银行不会存在区域性垄断。这样,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能激励社区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为所在社区的居民、中小企业和小农场提供服务。

3、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社区银行成长的土壤和空气,社区银行对这些环境要素的内在需求,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面向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体系、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二)、社区银行可以有效消除中小企业融资的所有制障碍

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为非国有经济,社区银行也主要以民间资本参股为主,和中小企业同根同源,这样就避免了所有制的障碍,有利于双方的发展。而国有商业银行显然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一个体制不兼容的问题。因此,和对国有企业放贷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在对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放贷时,更容易被怀疑有寻租倾向,尤其是一旦信贷资产出现不良状况,相关人员的动机就更会被质疑。这种明显的所有制歧视,极大地挫伤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对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并因此对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惜贷”。同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信贷人员为了规避风险,也会尽量限制对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额或以繁杂的贷款手续、苛刻的抵押条件。

(三)、社区银行自身的定位

社区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和社区居民。扎根于基层,对社区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减少贷款的担保和抵押品要求,缓和利率波动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等。同时,社区银行的机构设置简单,运营成本低,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这对于寻求低贷款率、少担保及抵押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社区银行的国际实践和经验借鉴

美国是社区银行的发源地,在经过20多年的并购重组后,美国仍有社区银行8000多家,其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22%,依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这自然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社区银行生存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美国社区银行的典型特色是经营方式灵活并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其贷款主要面向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

据2004年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网站公布:美国社区银行的网点分布,从城乡分布看,有54%分布在农村,26%分布在城市的郊区,17%分布在城市;从地域分布看,44%分布在中部,25%分布东南部,18%分布在西南部,9%分布在东北部,4%分布在西北部。这些社区银行以特定区域为自己的竞争地,服务地方经济,而地方中小企业及农户的发展正是社区银行生存的基础。

完善的法律保障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也是美国社区银行得以造福于当地社区的重要原因。1977年通过的《社区再投资法》是美国一系列旨在帮助某些弱势群体有效获得融资服务的法律之一,它鼓励金融机构以安全与稳健的方式满足其所在社区,特别是中低收入社区的信贷需求。该法案出台的直接原因是解决一些地区的资金外流问题,该部法律也是唯一的针对区域而非针对个人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社区再投资法》的实施,构建了金融机构和所在社区的共同发展的机制,通过社区再投资法,金融机构把本地区吸收的存款资金继续投入到本地经济建设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外流。

实际上,社区银行并不局限于美国,即使在银行业垄断程度远高于美国的欧洲,也依然活跃着大量类似美国的社区银行,20世纪

90年代,由于银行经营面临困难,欧洲有不少银行纷纷实施网点撤并计划,这使得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出现了“金融真空”状态。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为避免出现不良的后果,掀起了一场“社区银行服务运动”,旨在为社区提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金融服务,消除因为银行网点撤并可能给社区带来的不利后果。其核心不在于建若干所“社区银行”,而在于为所有社区提供金融服务,无论是社区银行的建立,还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社区金融服务都不以盈利为目的。与其经济功能相比较,社区银行更注重社会功能。即使是在银行垄断程度最高的日本,属于社区银行的中小银行也有6000多家,这些银行对当地小企业贷款比例一般占其全部贷款的70%~80%,其平均收益率一般都高于大的商业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我国社区银行建设的现状

作为全国首家试点社区银行建设的黑龙江大庆市商业银行,通过借鉴国外社区银行的优秀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定位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居民,以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创造品牌优势,自2000年正式成立以来,截止2007年末,大庆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14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税后净利润1.39亿元,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实现利润总额4.43亿元,各项存款复合增长率58.3%(全市11.8%),发展速度列大庆市第一位,各项财务指标良好。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特别是社会信用

制度的不完善和自身体制以及经营机制的一些问题,我国所谓的社区银行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社区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我国目前的社区银行是一种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行的社区银行,有学者也称之为“准社区银行”。同时,我国社区银行尚未成为普遍推行的金融制度安排,发展较为成熟的社区银行只是集中于个别经济发达的地区,因而社区银行的发展格局相对欠缺,难以承担其应该承担的社会功能。

五、加快我国社区银行建设的措施

(一)、尽快颁发支持社区银行发展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缺乏对社区银行的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还没有关于社区银行方面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指引,给发展社区银行的实践造成很大困难,初具雏形或积极向社区银行方向发展的实践活动也无法得到相关政策的有效支持,致使社区银行发展缓慢,广大中小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要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社区银行的理论研究,探讨社区银行的设立条件、注册资本、经营地域、市场定位、业务范围和扶持政策,尽快颁发相关的法律规范,将社区银行的培育和发展纳入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之中,促进我国社区银行快速、健康发展。

(二)、积极实践各种方式组建社区银行

世界各国发展社区银行有着不同的模式或路径,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现实状况,发展社区银行可选择以下途径:

1、将现有小型金融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目前,城乡信用社都面临着经营转型,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将其改造成以所在社区的中小企业和居民为服务对象、按股份制原则经营管理的社区银行。在改造过程中,要坚持产权明晰、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并区别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重组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城乡信用社资产质量较好,民营资本进入意愿较强,可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通过适当的资本结构优化和机构整合,将城乡信用社改造成社区银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信用社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沉重,可采取先由农业银行或农业发展银行持大股的方式完成股份化改制,在政府给予相关支持、资产质量得到改善、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之后,再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改善股权结构,将城乡信用社改造成社区银行。由于各地、各个信用社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要在做好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推行。

2、由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

当前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民营银行的愿望很强烈,在组建社区银行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思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但是,民营银行资本由于强烈趋利动机可能导致过度扩张,加大金融风险;股东控制社区银行容易发生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以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允许达到法规规定的各项条件(如资本金额、股东人数、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合规的章程等)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组建社区银行,考虑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资本金应在1000-5000万元为宜。

3、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为社区银行

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的调查推算,目前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在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地下金融的间接融资规模大约相当于国有银行系统的1/3。另外,有证据表明,与现有银行机构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效率更高,并且对当地中小企业创业贡献更大。所以,通过组建社区银行将非正规金融导入正规化、合法化金融运作领域,其意义将十分深远。可考虑以其作为发展社区银行的试点之一,具体操作方式为:由金融监管部门首先选择一家或一位经营业绩良好、资金实力雄厚、社会知名度较高、信誉良好的企业或资本持有人作为社区银行的“发起人”,组织、鼓励和引导市辖内具有一定规模民间非正规金融资本参与,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分散股权,明晰权责,将民间非正规的金融资本导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三)、坚持求异型市场定位战略

我国社区银行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坚持“求异型”发展战略,其市场定位与大银行的“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的战略相反:一要树立服务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理念。从思想到行动都要把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当作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全心全意满足其各项金融需求。二要加大在县域和集镇的布点力度。当前要更加注意拾遗补缺,主动填补大银行退出后留下的空白,多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布局设点、谋求发展。三要面向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相当全面的产品

选择。对中小企业要能提供各种贷款、汇票承兑与贴现、担保、代理等;对个人客户要能提供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电子银行和一些投资产品等服务。并且要不断创新,积极开发各种综合金融服务产品,充分满足不断增加和提升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完善金融监管措施

由于社区银行规模不大,单纯从资本金、业务范围等标准考虑,门槛不高。为了避免20世纪80年代城市信用社的教训,把社区银行真正办成为中小企业和居民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强金融监管。一要严把准入关。在设计社区银行的准入政策和批准组建社区银行时,要在产权结构、组织设置以及管理方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能沿袭商业银行现有的做法,以保证社区银行有内在自我监督和为社区内企业服务的动力。二要强化风险监管。要明确风险救助、市场退出等操作程序,强化社区银行的信息披露和公众监督机制,维护银行市场理性竞争秩序,切实防止各类风险。三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监督和制衡。社区银行主要从事关系型信贷,信贷人员掌握着贷款企业大量的“软”信息,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监督,防止出现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四要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估办法,督促社区银行致力于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这一细分市场,规定社区银行对所在地区贷款的最低规模或比例(存贷款比例或贷款结构比例),确保社区银行在防范风险的同时立足社区做好金融服务。

(五)对社区银行采取必要的支持和配套政策

一要优化地方金融生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的宣传普及,健全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社区资信认证和担保体系,建立社区的工商、税务、银行的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二要加强政策引导,为了鼓励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可采取贷款规模与支持措施相挂钩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贷款达到一定规模的社区银行,地方政府可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可降低社区银行存款准备率、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增强贷款投放能力。三要建立社区银行政策性业务补偿基金,向社区银行在社区承担的部分政策性业务提供支持,确保社区银行的正当经营利益。四要探讨建立中小银行的存款保险机制,督促维持社区银行积极参加存款保险,以利于防范流动性风险,增强社会公众对社区银行的信心。

参考资料

1、冯静生,《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经验及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8月

2、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3、温森特·伯贝斯基,《社区银行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版。

4、刘星,《尊“柜”服务:打造优秀社区银行》,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年版。

5、何德旭、王朝阳、张雪兰,《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考察》,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版。

6、杨琴,《我国农信社的社区银行转向》,《银行家》,2011年3月

第二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实际,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政府、企业、金融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现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融资结构 融资体系

截止到2008年10月,据国家发改委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48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59%,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60%,上缴税收占全国的51%,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以上。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40%。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与创新的主体。目前,我国专利的66%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技术创新的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其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其狭隘的融资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出占全部经济产出的比例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股票、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几乎与中小企业无缘。融资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十分迫切。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状况分析

2008年8月5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2008年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全国约十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在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上年同比减少15%;全国2008年上半年有6.5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

(1)财务状况分析。首先,资金结构分析。根据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抽样调查报告,我国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比较迫切。在被调查的企业中,35.4%的企业表示有很大的资金缺口,急需融资;38.1%的企业表示略有资金缺口,需要融资;只有26.5%的企业表示没有资金缺口,无需融资。在需求的资金类型上,中小企业最需要长期投资资金。在别调查的企业中,59.1%的企业表示主要需要长期投资基金,36.3%的企业表示主要需要短期流动资金。

其次,财务结构分析。自2008年以来,贷款利率的连续上调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挤占其利润空间,使其财务状况恶化,融资资金受到影响。据浙江中小企业局统计分析,由于受银行利率上调和民间高息借贷等影响,2008年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财务费用增长40.55%,其中利息净支出增长45.18%。温州市800家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增长51.7%,利息支出增长51.2%。正是出于对此问题的担忧,人民银行2008年下半年数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理论上说,利率的下调将减轻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但鉴于目前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变低,这就导致了其融资困难。

(2)融资结构分析。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造成我国融资渠道狭窄,以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单一。就股权融资而言,在发达国家占据比较重要地位的风险基金和公众资金在我国发展非常缓慢;就债务融资而言,我国中小企业所得到的信贷资金种类也非常单一;就资本负债率而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最明显的特点为企业的资本负债率总体上高于一般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的抽样调查(2007),内源融资占全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2/3以上,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来源。分析以上数据可发现,我国非公中小企业大都高度依赖内源融资,而来自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融资渠道单一。

2、融资问题分析

2008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据银监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广东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变化既是当地外向型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全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测温计。据广东银监局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6月末,广东银监局辖内小企业贷款余额合计1555.85亿元,比年初减少近150亿元,占余额1/10。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2007年抽样调查报告(样本企业包括江苏、北京、河南、广东和江西的640家企业)可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较多,依次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27.2%),贷款额度少、频率高、增加交易成本(18.9%),可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15.7%),少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贷款援助(8.6%),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6.5%),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5.3%),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2.1%)等。

可见,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1)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款难并存。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和担保难,同时还表现为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

首先,企业贷款难。第一,抵押难。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一般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评估等级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昂贵;资产评估中介服务不规范,还属于部门垄断服务,对抵押物的评估往往不按市场行为准确评估,随意性很大。第二,担保难。主要表现为中小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企业既不愿意给别人作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为自己作担保,免得给自己添麻烦。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担保人。第三,基层银行授权有限,贷款程序复杂繁琐。中小企业借一笔数额不大的贷款至少要办十道手续,少则一周,多则数月,即使钱到手,商机可能早已错过。

其次,银行放款难。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成功申请银行贷款的比例低。根据2008年广东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对345家中小企业的调查中可知,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超过70%的企业选择通过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其中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但贷款周期短、门槛高、成功率低。在调查的305家企业中,近三年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只有135家获得银行贷款,占39.1%,而且全部是通过抵押获得贷款。信用贷款严重缺乏,在没有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凭借商业信用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只有25家,仅占调查企业的7.2%。这也证实了中小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2)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从总体上说,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力度在逐渐增大,但与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我国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一直是在10%左右徘徊,年均增幅略有增长,而从国有银行贷款比例则更为低下,还不到10%,中小企业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就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例如,在2008年12月4日招商银行获得银监会的正式批准,在苏州市设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这是全国首家拥有小企业信贷业务专营资格的金融机构。但是仅有招商银行一家银行还不足以支撑起全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需要银行业的共同努力。

(3)中小企业高负债率。中小企业的高负债率表明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存在困难或障碍。从2000—2007年,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资产负债率上的变化都不明显,呈略微下降,但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相比,资产负债率高出近10%,这说明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小,融资更依赖于银行。

(4)融资渠道单一和窄小。我国直接融资渠道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以及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虽然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建立,但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仍是少数。

由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只有一种融资渠道,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5种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资金结构仍以内部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这两种传统融资方式为主。而民间融资作为一种补充形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其他融资方式,特别是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在企业资金结构中显得十分薄弱。这一方面说明内部融资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单一问题比较突出。

(5)融资政策和环境不健全。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2007年调查统计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中,认为融资环境较以前有明显好转的不足7%;认为稍有好转的也仅为13.93%;认为融资环境较前几年没有变化的占59.02%;认为融资环境恶化的超过20%,与认为融资环境好转的企业比例基本相当。对现有融资方式感到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企业分别占19.84%和15.87%,较满意的企业占19.84%,非常满意的企业仅占3.17%。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但收效并不大。特别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国际经济下滑、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国内有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现有的融资环境与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3、融资障碍原因分析

根据青岛市2008年中小企业调查报告可知,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认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因素,占29.64%;其次是金融机构的原因和政府扶持不够,各占25.93%和25.91%;最后是国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歧视,占18.52%。

由此可见,当前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中中小企业自身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低、技术落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产权模糊、信用能力原因等;其次是金融机构因素,包括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最后是政府政策因素,包括利率政策的缺陷、税收政策的缺陷、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等。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外,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还面临诸多障碍。如经营环境劣化、金融管理体制、利率管制、资本市场缺陷、国有商业银行的制约等。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对策

自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这其中受害最深的是中小企业,对外方面由于出口订单骤减、应收账款回收期加长,对内方面由于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升、资金支付压力空前加大,众多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根据世界商业环境2007年调查数据库中的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为此,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解决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第一,完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体系。如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小企业法》等,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法》等;第二,建立专门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如美国政府的联邦小企业管理局(SBA),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第三,健全直接融资渠道。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包括从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贴息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第四,完善资金扶持政策体系。主要有税收优惠政策、补助金政策等。

西方国家通过以上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应因地、因时制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等来选择融资模式。因此,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微观方面的融资对策

(1)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考察。首先,要加强中小企业素质。中小企业要想彻底摆脱融资困境,单靠外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还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一,改善经营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尽快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应该大胆借鉴、积极汲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制度创新,打破传统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加速进行知识与技术更新。

其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是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不畅的重要保障。第一,努力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第二,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第三,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再次,要规范各种财务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虚假,这已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对其资金的投入。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起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信用制度。第一,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第二,要及时还本付息,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的企业形象;第三,要保持合理的贷款水平,制定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然后,拓展多种融资渠道。当前中小企业不仅仅是缺少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缺少如何找到适当的融资渠道。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建立正确的融资观念,善于利用多种融资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主要有租赁、典当融资、票据贴现、同业拆借等。

最后,加强与发展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加强和发展企业间的战略联盟,以群体的力量弥补中小企业个体力量的不足。这样做,既可避免单个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弧军奋战,降低市场风险,又可使中小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方面做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高外部经济性,还可使中小企业充分享受社会分工协作的恩惠,降低成本水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考察。首先,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一,建立中小企业银行。它是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运行的基本目的不是赢利,而在于对符合政策要求但难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第二,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以购买中小企业股份的方式向中小企业投资,从而可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拓宽资金来源;第三,适度发展民间信用融资市场。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如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中小企业科技风险墓金、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等。

其次,成立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诸如地方性民营银行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克服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防范道德风险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最后,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进行信贷制度改革:第一,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二,银行金融机构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企业制定相应的贷款和审批程序,在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坚持有进有退的信贷政策;第三,银行金融机构应适当提高基层机构的授权,简化办事程序。

(3)从担保机构的角度考察。首先,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我国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第一,借鉴日本政府的做法,设立“特别信用保证制度”;第二,由政府出资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第三,鼓励民间资金投入,设立商业性担保公司。

其次,建立并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建立和完善与担保机制相配套的制度设施:第一,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放开准入门槛;第二,对担保公司实施减免税政策,达到一定条件的担保机构,国家减免所得税;第三,建立担保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建立国家再担保机构、银行对担保公司的坏账分担、通过风险基金提供补偿等等。

(4)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察。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与交易市场、长期信贷市场。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要大力开展柜台交易业务,加速形成股票二板交易市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到香港和海外上市融资,拓宽中小企业的股票融资渠道。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首先,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核准制规定若干证券发行的具体条件,申请证券发行的企业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审查后,方可发现证券。我国对公司发行证券规定了较为严格的条件,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证券发行的条件,导致中小企业不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注册制则对证券发行管理实行公开原则,这种证券发行管理制度较核准制来说,发行条件较为宽松,中小企业很容易做到。我国应该对证券发行实行注册制,并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对有关证券发行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完善,为中小企业开通直接融资渠道。

其次,建立健全的二板市场和柜台市场。建立二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有重要意义。我国设立二板市场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一批高科技企业到港上市。因此我国的风险企业可选择香港的“创业板”市场作为上市场所,有条件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还可争取到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二板市场上市。同时,柜台市场也为中国风险投资搭建了退出平台,有利于促进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而且柜台市场还能起到为二板市场、主板市场输送成长性、成熟性企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融资循环。

最后,发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指通过创建风险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如果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信水平、增强企业融资能力,还可以使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许多需求也会得到很好的满足。我国在发展风险投资时,政府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构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风险投资法律体系、创立风险投资基金等。

2、宏观方面的融资对策

(1)从政府扶持的角度考察。因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载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因此,从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政府必须给予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政策及财政支撑,以政府的力量帮助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

首先,金融支持。政府应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一,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银行”。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低息贷款。第二,制定强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作用。第三,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体系。一方面创造条件开辟二板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其次,资金支持。我国应充分考虑国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小企业的政府资金支持系统的建设。第一,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准备金。第二,给予中小企业特定事项的资金扶持。政府应针对某些特定事项,给予中小企业必要的资金扶持。第三,取缔一切不合理的收费。从源头上制止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最后,政策性扶持。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扶持主要包括贷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培训及信息交流等形式。我国自2008年8月起,一系列旨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金融等利好政策已相继由强烈诉求变成了现实,各种力量迅速集结到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的思考与行动中。如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并要求这部分额度必须用于中小企业、农业或地震灾区;随后又出台政策放宽了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对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

(2)从融资环境的角度考察。首先,法律环境。我国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信用管理法》,以法律规范企业信用行为。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还应尽快普及和全面推行《中小企业促进法》。继续废止和清除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真正使中小企业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

其次,服务环境。银监会应该同人民银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民营银行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为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搞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此外还必须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介体系。

二二

【摘要】融资困难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既定目标的实现。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重的和复杂的。文章通过找出并分析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提出要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应当采取的相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

2.获得信贷支持少。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3.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主要由于银行一般只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

4.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

5.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成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二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1.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相对低下,资信普遍不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低,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增大,中小企业原有的优势已逐步丧失,亏损企业增加

2.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

3.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

4.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两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1.政府层面——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1)税收优惠。这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政府可利用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对中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2)财政补贴。政府可采取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对中小进行金融支持。

(3)政府可以考虑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或设立中小企业办互助会等形式,设立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基金。

2.金融系统层面——加快银行等金融系统改革,改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首先,具备条件的银行在进行改造时,要允许民间资本以建设投资基金方式参股。其次,国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并在贷款审批、结算、等方面提供给中小企业以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最后,可适当考虑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

3.中小企业自身层面——中小企业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引进优秀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2)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誉形象。中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在融资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可以建设诚信文化,凝聚诚信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大力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信用意识。

4.社会层面——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分散化解信用风险

在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时,首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要建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与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的担保体系,来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目前,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我国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200多家,但大都是国有企业,仅有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为筹得更多的资金,各地、各部委都竞相推荐大公司上市,这也导致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在加之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二)民间、政府中小企业融资状况。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多数在民间中小企业融资,采取职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或借民间的高利贷。尽管筹资成本较高,但由于手续简便、资金到账及时,多数中小企业还是愿意到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但由于民间资本毕竟规模不大,且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中小企业民间中小企业融资不是长久之计。在政府方面,又存在这样的观念:大型企业都是国有的,贷款给他们是国家对国家的企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中小企业大多数是非国有的企业,效益不稳定,贷款回收不好,信誉差,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贷款十分谨慎,条件较为苛刻。

(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截至2007年末,全国小企业授信户数381万户;小企业贷款余额2.52万亿元,仅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取得银行贷款很难,主要表现为抵押难;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一些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这就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视银行贷款为畏途,而不得已走上民间贷款的途径。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加之为中小企业贷款监控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意放款。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身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提高信用等级

1.建立科学的经营机制。中小企业要尽快建立健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机制,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与科学性,充分实现信息公开,解决银企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中小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挖掘内部潜力,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逐步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2.

第三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与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与建议

摘要: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表明,我国应选择大型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但是现实中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很差,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融资;企业;制度;创新

1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从企业资金的来源看,企业的融资方式可分为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自身的积累(如企业的折旧、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企业的公积金等),也称权益融资;外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为了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向金融结构借贷或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的形式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也称负债融资。这两种融资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资金的所有者是否亲自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在这点上将会引起一种现象,即经济学家常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在选择融资模式上回有所不同,在资金的使用上资金使用者比资金提供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模式,银企关系相对不密切,企业融资日益游离于银行体系,银行对企业的约束主要是依靠退出机制而不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监督;二是以日、德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在这种融资模式中,银企关系密切,企业通常与一家银行有着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从那里获得资金救助和业务指导,银行通过对企业产权的适度集中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

[1]实施有效的直接控制。

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特点的主要分别是:从融资结构看,英美模式需要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要非常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因而就很高,而日德模式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则要求非常低,直接融资的比例因而就很低。

以上两种融资模式究竟孰优孰劣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以日德为代表“银行导向型”融资模式使企业更注重长远发展,有利于形成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复苏与崛起的支柱产业。相比之下,英美模式银企关系较为松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从经济与金融稳定的角度看,日德模式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排斥了市场竞争,容易掩盖财务危机与种矛盾,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很可能出现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银行业发生不良资产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相反,英美模式成功发挥了市场机制和法律监管的作用,虽然银行与企业破产的比率较高,但有利于把损失限制在最小程度,不易引起整个经济的剧烈震荡[1]。

可见,不同的融资方式仅仅是支持经济增长的一种方法,一国融资模式的选择要取决于它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目标、市场发育程度、法律道德约束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因此,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应既注意悉心研究各国企业融资模式的特点,又要考虑我国面临的现实社会环境、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及经济发展目标。

2我国中小企业应选择的融资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因选择的融资模式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我国融资体制的现状,二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2]2.1我国融资体制的现状

2.1.1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资本市场发展和非市场化现象严重。

至今,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例仍然很低,不近如此,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受到严重的行政干预;有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是“消息市”和“政策市”一点也不过分;我国仍然存在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不足的问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仍然不畅通,大众化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仍然很少; 1

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为少部分大型企业服务,大部分企业融资主要还得依靠银行贷款。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股票市场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信用观念和风险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造成我国的直接融资比例很低的现象。

2.1.2金融市场发展结构失衡

银行长期借贷市场和产权市场不发达或有其名而无其实,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相比较发达的多;在资本市场内部也存在着失衡的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在发行市场上债券市场规模较大而股票市场规模较小,在交易市场上则相反,另一方面是债券市场本身的失衡,即国债市场相对发达,而企业债券和金融市场相对滞后。

2.1.3政策性干预严重

长期以来。银行信贷的规模和结构、资金价格及其变动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约束,银行间接融资已沦为政府行政融资工具。这种政策性干预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企业的歧视性待遇上。

由于企业融资结构单

一、规模小、机制不健全和功能缺陷迫使中小企业通过高息集资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

2.2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如下特点:投入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低;竞争力弱,受市场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数量众多,分布面广,中小企业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灵活、形式多样,具有“船小掉头快、转向灵活”的特点;大企业以其庞大的生产规模,其经营方式多为资本密集型,所吸收的劳动力较少,它的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资本和技术上,而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经济增长点主要是建立在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之上,这就使中小企业的单位资本能吸纳的劳动力资源远远高于大企业,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资金不足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开发的一大障碍,这是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

另外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企业为达到上市条件—较高的信息透明度,必须向外披露自己企业的信息,大企业上市融资的规模远远大于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但是两者在筹资费用上来说基本上相当,因此单位外部资金所需要支付的信息披露费用较小,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大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具有比较优势。中小企业要想进行直接融资,为了弥补投资者对信息方面披露不足的额外补偿,必须支付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资金成本。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只有在美国才有成功的范例,就是美国的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而这些企业是高风险高收益的高科技企业,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主要还是劳动密集企业,即使以后我们有了创业板市场,直接融资的可能性也不大。

鉴于我国融制体制的现状和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我们应选择“大型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既体现了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的优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两者的弊端,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双重目标。不仅如此,选择这一模式还很好地吻合了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从而具有现实可能性。

[3]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照两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中小企业嗷嗷待哺,另一方面银行里面“钱满为患”,有钱没地方使,好像买国债才是它们的唯一出路,于是就有了“惜贷”现象的产生;大型企业倾向上主权融资,造成脱媒现象的产生,而银行更乐于对大型企业贷款。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

3.1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题比大企业要严重的多。中小企业大多都有信息不透明的问题,相比中小企业来说金融机构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信息。对于上市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它的财务报表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意见,了解它的经营情况,对于非上市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了解企业的信息,如供货商、消费者和企业职工等,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则不同,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是内部化的,银行很难获得有用的信息。由于我国缺乏相关的信用评价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刚刚出现,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谈不上成熟,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更为落后,中小企业很难向外部提供证明

其信用水平的证明。

商业银行的利润目标和经营自主权的加强,在尽快降低不良贷款的压力下,贷款谨慎与自主操作,是市场经济深化的必然,是无可非议的。另外,一方面存、贷款利率实行基本管制,另一方面货币市场利率自由化,必然驱使商业银行对信息不对称及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这也是自然的市场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的目标,本不是企业化银行追逐的最终目标。于是,银行选择不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不利选择。

3.2中小企业的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

国内外的数据均表明,中小企业的倒闭和违约均高于大型企业。

3.3抵押和担保中的问题

抵押和担保中是金融结构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通过抵押和担保能够减少金融中介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小,很难向银行提供贷款用的担保品。

3.4利率和收费的规定压抑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银行向它们收取一定的信息费用是正常的。另外,由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风险大,收取较高的利率用来补偿风险也是应该的,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但是我国的政策却不是这样,对利率的限制很严,贷款利率只能在很小范围内浮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较小,对金融结构来说为其提供资金缺乏规模效益。

4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几点建议

4.1发挥政府的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在吸引外源性资金方面面临市场失效的问题,另外中小企业在缓解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政府应该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符合我国行业政策发展的项目、环保型项目和出口型项目的商业银行贷款,应予以一定的贴息支持。鉴于中小企业普遍资本规模较小、资信度较低、可供担保品较少,加上目前全国贷款担保公司只有约850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担保公司的发展数量和担保公司的资本规模。在地方财力许可的条件下,对看得准的项目,即能偿还贷款本金,有投资回报的中小企业项目,可通过地方所属相关投资公司对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对符合发行企业债条件的中型企业提供发债担保。充分发挥保险的特殊功能。地方政府与其直接投资支持某一个项目,不如通过开设保险公司或与保险公司合作,对辖区内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发展担保信用保险,以在更宽的范围内、更大的倍数间接支持中小企业。要特别重视发挥融资租赁公司的作用,大力鼓励租赁公司的发展,增加租赁公司的数量,通过设备租赁和设备贷款的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进一步扩大直至先放开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针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先扩大对其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做到收益和风险相匹配,可鼓励更多的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4.2开放和发展民营银行,建立适当的金融体系[4] [5]

在近期贷款利率不能完全自由化以及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投资咨询、财务培训等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之前,不能指望从根本上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就是不能对用货币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持有过高的、不恰当的期望。

在这一基本判断下,发展对我国就业及社会稳定极具重要意义的中小企业,已不能完全躺在商业银行身上,必须进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创新。

许多研究中国金融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堵塞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金融体制的缺陷,应当开放民营银行,以民营银行为主,打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中国的金融改革中,我们应该首先从体制进行改革,造成我国金融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金融的高度垄断,我们应该打破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建立起一个有序的竞争的金融市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迅速地有秩序地对内开放金融领域,创建成百上千各种规模各具特

色的民营银行,让民营银行承担起为中小企业打通融资渠道的重任。由于民营银行和中小企业天生就联系在一起,互相依赖,在为中小企业提高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它们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问题可以得到控制。根据Banerjee等人在1994年提出了“共同监督”假说,认为即使中小金融结构不能很好的了解中小企业的信息,但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在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有效的自我监督。入市以后,我们要对外开放我们的金融市场,我们为何不可以先对我们的民营银行首先开放市场呢?

这就要求建立适当的金融体系,即发展中小型、民间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场外交易(OTC)市场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关键。

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极难得到银行的支持,但这几年来,中小企业却发展迅猛,这表明目前中小企业从非正规渠道的融资量非常大,银行方面的统计数据对此也间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场外交易为何封杀不尽?就是因为有需求”。场外交易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是巨大,今后在巩固主板市场的同时,要加强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改造现有市场,支持各地大力发展。

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安排应当包括非国有县域中小商业银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信托)基金、政策性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政策性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或基金)、真正的互助式的信用合作社。

有效的产权保护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条件,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亟待建立健全;要建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制度。

4.3建立信息评估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

建立社区信用制度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

中国文化中历来都很重视诚信,孔子言“民无信不立”,曾子在三省吾身之时就反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信”是中国人公认的美德之一。失信在于目前的社会规范不成熟,制度安排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肃;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显。对失信者不重罚,使失信者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的收益,即失信有利可图,企业或者个人当然会有一种失信倾向,这是制度对人们行为有不良诱导作用。对被认定为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应当进行惩罚,这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为鼓励人们诚实守信,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应该获得较高的银行信用额度和更为优惠的利率安排。利用这些制度设计,加强人们守信的自觉性。

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机制,信用好的企业与信用差的企业要区分开来,就会避免出现经济学当中所讲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优良主体退出市场或自动放弃优良原则。政府还要利用其宏观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信息系统,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网络化信用数据,使不守信者在全国范围内寸步难行。

参考文献

[1]杨胜刚,彭建刚主编.WTO与中国金融业发展.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上海: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扬,王国刚,何得旭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II.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徐滇庆.危机意识与金融改革.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参考文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摘要:提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但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却始终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种原因,最后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从数量上讲已经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46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万户。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交的税收已经超过总额的一半,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仅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的16%,与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资源是不平衡的。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少,筹资能力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贷款风险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信用程度低、担保抵押难等,使之在间接融资市场,或是直接融资市场,都很难筹得所需资金。尤其在遇到通货紧缩时,银行的“惜贷”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更大。因此,融资困难是当前中小企业最突出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少,在面临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倒闭率很高、银行不敢向它们放款。

2、中小企业制度不健全,银行难以控制信贷风险。目前,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缺乏足够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业绩。故银行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

3、中小企业社会信用偏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存续期短,不少地方逃避债务现象也很严重,制约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热情。

4、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银行在商业化经营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其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更为严格,要求在贷款时必须提供抵押资产。

5、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少。中小企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相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本身就比较低,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少,利润空间更是狭小。

6、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素质显得更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中大多数私营企业的领导者为初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分别占56.3%、35.1%和8.2%,除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较高外,其余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1、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认清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根据中小企业信贷需求规模小、频率高、时间急、风险高的特点,制定特定的信贷机制。银监会在2006年7月颁布了银行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提到了银行要建设六项机制。对于此,银行要积极响应银监会的政策,完善各项机制,为中小企业信贷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完善机制,尽可能地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期限。除了各大商业银行自行设立贷款的信贷部门,还应该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融资机构,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并尽量消除地区差异,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支持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促进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间也可建立互助金融组织,加强共同发展和风险共担的能力,并为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政府直接对商业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贴。可依据特定条件向社会公开招收协作商业银行,授予每家协作银行一定的额度,协作银行根据政府的条件选择中小企业贷款,贷款成功,利息全部归银行,贷款失败,银行则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在现有担保体系中建立和规范协作银行制度。明确协作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关系和风险分摊比例,强化商业银行考察,评估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责任以及对不良贷款追索的义务。参照国外特殊法人制度对政策性担保机构进行规范,明确政策性担保机构设立的目标、职责、经营方针、监督办法等,同时对这类特殊法人执行特定的财务和税收政策。建立担保资金的补充制度。政府应将扶持中小企业作为长期政策,将担保资金列入政府预算,为担保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商业银行、企业和富裕者为担保基金提供帮助。

4、大胆尝试股权和债券融资。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家应该尽快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可能。创业板的推出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一个大胆尝试,各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准备,争取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来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技术创新。

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具有风险小的优点,这对于实力较弱的小企业来说是其融资的有利方式。可转换债券更是一种集股票和债券优点于一身的融资工具,国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析

摘要: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供给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稳固和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国经济保增长、保稳固和促就业的完成。然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与其占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的极度不匹配将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克制,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

1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法单一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员Macmillan在向国会供给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就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金融缺口”,Macmillan创造,当企业需要的外源性资本规模低于25万英镑时,它们就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曹邦英、罗爽(2006)指出,在直接融资方面,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法门槛过高,中小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道路有证券市场、包含中小板和创业板,还有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债券市场等等。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也仅仅发行了三种中小企业集合债,而且入围企业请求很高。如今,尽管资本市场上的创业板块在千呼万唤中终于破冰,然而由于上市手续繁琐、其请求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仍然过高,短时间内其作用将不会很明显。刘洪弟(2007)指出,我国财政资金的赞助对象重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只有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机会从处所财政获得少量的资金支撑。在间接融资方面,国外的经验表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最大和最重要的外源性债务融资渠道。一般情况下,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大部分是成熟且有实力的中小企业,而一些处于初创阶段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却往往被苛刻的担保和抵押条件拒之门外;效益差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符合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1.2严重依附银行间接融资,而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

在我们现有的金融系统中,商业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盘踞着主导地位,以银行动媒介的间接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方法。曹永华(2006)指出,商业银行承担了向中小企业供给绝大部分信贷资金的职能,但从银行融资数量上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占领的贷款不超过贷款总额的20%,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极不相称。冯立(2006)指出,中小企业不仅权益资金的起源极为有限,而且很难获得长期债务的支撑。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这重要是因为银行即使为中小企业供给贷款,也只是供给短期流动资金,而很少供给长期信贷。这无疑给中小企业在短期内还款增长了压力。马玉峰(2009)认为,信用状态低下加之第二还款起源缺失导致银行等金融惜贷。在以诚信为基础的第一还款起源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作为第二还款起源的担保资源又很难供给,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各家商业银行动了戒备风险均提出了抵押或保证的请求,而中小企业尚处于成长初期,自身规模和实力较小,缺乏满足银行请求的价值充分的抵押物,作为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动了规避风险就涌现了“嫌贫爱富”的现象。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1信息不对称

(1)企业自身原因。李扬(2001)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发达国家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难以向银行供给经过审计的合格的财务报表,以供银行做出断定,更有甚者,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中小企业拥有会计师事务所供给的审计意见,银行还会猜忌会计师事务所的可靠性,大多数银行还会对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查;另外,银行和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得银行难以长期分析企业存款账户的资金往来情况。杨丰来、黄永航(2006)还指出中小企业较之于大企业道德风险更为严重的原因是中小企业所有权与把持权联合较为紧密,缺乏职业经理人对股东的制约。

(2)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张青庚、费洁春(2006)指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分析经验不足、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不高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同时,陈文汉(2006)指出,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对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很严,而勉励机制不足,使后者缺乏用于冒险的精力,“信贷责任毕生制”的实行,使得国有银行的信贷员涌现了“信贷恐慌综合症”,丧失了开展业务的能力,一些本不应当流失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就这样失去了。但笔者认为信贷责任制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银行信贷人员为寻求事迹而过于激进、疏忽风险从而给银行带来风险的可能。但不可否定的是,这会导致商业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贷款时,重视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产品数量和价格的信息等“硬”信息的考核,而大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而银行信贷人员偏好于向大企业房贷,中小企业融资遇到束缚。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作用不可疏忽。大多数文献(林毅夫、李永军,2001;张杰,2000;于清治,2008)都提到,金融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状态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2.2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金丽红、辛珣(2006)认为,目前,我国间接融资供给主体重要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而由于银行与客户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机构就自然成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桥梁,但是,我国的信用和担保系统并不完善,导致担保机构施展作用非常有限。郭涛(2003)指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系统涌现的问题重要分为担保中介机构的问题、企业的问题、银行的问题和政府的问题四方面。信用担保机构方面,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小、起源单一,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高素质的担保人才;企业方面,企业信用意识单薄,参与担保兴趣不浓;银行方面,银行不愿承担风险,对小额担保贷款不感兴趣;政府方面,担保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干涉。曹永华(2006)指出,我国不少地区的担保机构在向中小企业供给担保时,还要向中小企业收取较高的担保费用和保证金,并且请求企业供给反担保,这种盈利性的商业运作使得不少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杨丰来、黄永航(2006)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更为严重的原因:缺乏强有力的个人破产制度;税收管理体制透明度和效率相对较低;金融系统不完善,金融创新不足。

3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张根水、郑玉刚(2008)认为,中小企业首先要规范财务制度,进步财务管理程度,增长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经营管理者要熟练控制金融知识、金融政策,学会运用现代金融知识联合自身条件,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其次,要强化信用观念,建立良好银企关系十分重要。马玉峰(2009)认为,中小企业想要扭转管理劣势造成的与银行信息不对称局面,要努力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做大做强的长期发展目标,摒弃家族管理的迂腐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健全并完善法人治理架构,进步财务管理程度,造就一批专业素质高,职业素养好的财务人员,规范操作,守信经营。陈文汉(2006)则认为,进步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重要道路。而中小企业要进步内源融资能力,必须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加强管理,转变经营理念,重视技巧进步,进步产品德量,努力降低成本,强化营销力度,从而最终达到进步经济效益的目标。

3.2银行、信用担保机构等金融系统方面

马玉峰(2009)认为,为了保证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担保资金的内部补偿机制,按照实际情况提取各种风险筹备金。即担保机构从担保收入中提取必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代偿和坏账处理。另外,为使企业融资多样化,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展多种融资模式,其中陈晓红(2007)提出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理论具有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增长银行收益等优点,其中包含互助担保融资模式、“群体贷款”模式、企业间融资机构模式、区域银行模式和印度园区融资模式等,其中的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和区域银行模式都与林毅夫提出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关系型融资模式(叶明霞)和金融租赁(陈春霞,2003)等,学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实践中供给了理论根据。

3.3政策、法律法规方面

马玉峰(2009)指出,我国应从法律上确立征信系统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目前我国法律尚无一部关于规范“征信”的法律,导致无论是国民银行还是银监会等建立的征信系统缺乏法律保障,而征信系统的建设还要依附于公安、税务、司法、金融以及其它相干机构的通力合作,实现网络联动。刘洪弟(2007)认为,应加强中小企业立法,有必要就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发展的基础方针、政策和管理、服务等内容加以规范。黄艳华(2007)指出,政府需要放宽对民间借贷、民间融资的限制,制定相干法律明确对民间借贷中债权人的掩护和债务人的法律束缚和处分机制,容许、掩护合法的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存在和发展。

4总结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实践,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很多方面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如:如何使民间金融合法化,如何使民间金融在降低投机、洗钱等风险的同时加强其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泛滥,且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并不能取信于银行,要如何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根据国外经验,大多数信用担保机构是由政府领导的,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由国家出资领导担保机构似乎不太可行,如何平衡政府和民间资本的比例也是一个难题;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雄厚,但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成本过高,而中小型银行虽然在信息方面具有必定优势,但由于其规模较小,不能给众多中小企业供给大额贷款,毕竟是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笔者认为,理论界应当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供给赞助。

参考文献

[1]曹邦英,罗爽.成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系统的建设[J].财经科学,2006,(10).[2]曹永华.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3]陈春霞.金融租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道路[J].金融与经济,2003,(9).[4]陈文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5]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金丽红,辛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特别性分析语制度创新[J].上海金融,2006,(4).[7]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9]杨丰来,黄永航.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6,(5).[10]张青庚,费洁春.对担保项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J].金融论坛,2006,(2).

下载我国社区银行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社区银行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来源:遮天吧 http://www.xiexiebang.com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 作者:张锦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作者:彭十一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1.中小企业信用资源的不足。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体现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方面。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先天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

    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产品创新(汇编)

    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产品创新邓渊剑天津财经大学2006级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出发,列举目前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创新种类以及未......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与对策(★)

    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搞活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种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并壮大起来,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力军,......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最终版)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融资困难。本文从中小企业自身......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大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10-09-19 14:17 来源:潘旭 赵阳 我要纠错 |打印 | 大 | 中 | 小 论文摘要:融资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该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