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模版)

时间:2019-05-15 04:5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模版)》。

第一篇:《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模版)

《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

当前,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着制造业和服务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产业和城市“四个融合”的新常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集成创新,上海已进入“最不典型发展、最典型转型”的历史阶段,产业经济要“求质求新求实求进”。“四新”经济就是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要素引领,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创新发展。

编制《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将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更好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2015年,将继续坚持“五全”,即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所有制、全价值链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与管理方式,推进部市合作,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探索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四新”经济调研,持续帮助“四新”企业梳理解决面临的问题,逐步形成“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产业生态系统。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

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

(2015年版)

序言

对“四新”经济的新思考、新探索与新举措

当前,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着制造业和服务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产业和城市“四个融合”的新常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集成创新,上海已进入“最不典型发展、最典型转型”的历史阶段,产业经济要“求质求新求实求进”。“四新”经济就是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要素引领,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创新发展。

韩正书记指出,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攻方向是解决创新转型的动力与活力,主战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主体是企业,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杨雄市长强调要以“2554”为重点,即聚焦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创新工程、着力把握体制机制创新的五个重点,以及服务支撑体系的五个方面,体现与落实到加快发展“四新”经济上来。推进“四新”经济发展,企业更多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政府侧重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要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要回归到“四个看”:眼睛向外,看国际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地方自身的责任、能力和机会;眼睛向下,看企业、看基层、看企业家;眼睛向内,看政府职能转变,借助自贸区平台开展创新试点,改进工作推进方式。

编制《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将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更好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2015年,将继续坚持“五全”,即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所有制、全价值链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与管理方式,推进部市合作,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探索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四新”经济调研,持续帮助“四新”企业梳理解决面临的问题,逐步形成“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产业生态系统。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

第一篇 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综述

一、以“四新”经济助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走上“快车道”

2014年5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施自贸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推动上海率先在全国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走转型升级的道路,这些构成了新时期上海的系统性发展战略。

“四新”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正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上海实践“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动力源泉。“四新”经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对接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承接上海创新转型发展,率先提出的概念。“四新”经济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构成,“四新”具有跨界融合、需求主导、动态变化、高速成长、轻资产等特性,既体现国际产业发展最新趋势,又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四新”经济是助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是上海传统产业发展升级的核心动力。

(一)“四新”经济助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向“科创中心”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功定位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到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再到21世纪初“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历史过程。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三个阶段的建设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第二阶段到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初步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最具活力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第三阶段,最终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创新城市。

2.推进“四新”经济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把握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机遇。

对于上海来说,“四新”经济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表现,发展“四新”经济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内容,就要牢牢抓住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不通不畅不活这个关键难题,紧紧依靠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开放集聚辐射生产要素的方式方法,努力以“四新”的思路和理念,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索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和信息化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上海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关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当前,两个“IT”即InformationTechnology和IndustryTransformation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新潮流,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集成创新。“四新”经济本质是跨界、协同、自主创新,具有渗透性、融合性、轻资产、高成长、动态变化、基础环境依赖等特性,更加注重无形资产、核心团队、智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四新”经济蕴藏颠覆性创新力,内含生态文明和包容性发展,推进中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锁定发展内容,不规定统计口径,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只提出发展方向,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

上海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既要组织实施大飞机、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一批重大创新工程,提高对接国家战略的能力;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实施一批重点应用项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要加快培育自下而上的“四新”经济,突破资源能源刚性约束,使“四新”经济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快车道”。

(二)“四新”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为顺应世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变革,国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对中国制造业整体规划,不仅提出培育新型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包括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四新”与《中国制造2025》在本质上是相融统一的,“四新”经济经过发展积累了阶段性经验,为上海对接国家战略、把握产业转型的重要契机提供了先发优势。因此,上海应当乘着此国家战略的春风,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推动上海制造业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发展“四新”经济是上海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当前已到了不转型升级就要被淘汰的阶段,不可能继续走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时期的发展道路。推进“四新”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倒逼落后产能调整淘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及电子商务等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新经济、新产能。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及创意服务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新”经济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四新”经济融合到传统产业之中才能创造出新产业,解决好两大“难点”:新技术不缺乏,但新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是个难题;形成一种新的业态容易,但最后要形成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个难题。需要通过“四新”,把最关键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推动上海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发展。

(三)“四新”经济推动新兴领域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互联网+”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关于“新业态”、“新模式”的规划,推动了新兴产业地位升级。互联网在我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创新集聚平台。“互联网+”战略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基础上,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大力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对传统产业生态环境的一次重构,重构的不仅仅是产业模式、资金流向和企业估值方法,更是人的思维方式。

从本质上讲,“互联网+”与“四新”是内在统一的,两者都强调了对于现有产业的重构,都突出了创新的重要性。从范围上讲,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具体形式,“四新”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正在不断地拓展新兴领域的边界,改变着创新方式,持续促进人们以“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去创造,推动者产业走向融合发展之路。

面对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新挑战,上海正全力迈向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上海在“四新”经济建设过程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落地的良好氛围,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实践。发展“四新”经济要海纳百川、广聚人才,重视人才集聚和培养,以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从制造到智造,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二、2014年上海“四新”经济发展成效和举措

(一)2014年“四新”经济发展成效

1、认识深化,“四新”经济影响扩大

推进“四新”经济发展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的战略部署,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市领导要求,全市各方面系统研究谋划,聚焦四个方面,共同破题:按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进一步聚焦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产业项目;围绕激发创新主体、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和能力,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培育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围绕宽容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把集聚人才这篇大文章做大,使人才更好地迸发创新活力。

根据市政府部署,市有关部门、区县加快推进“四新”经济,梳理“四新”企业面临的困难,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各区县大力培育引进“四新”企业和项目,逐步形成了一批值得关注的重点发展领域。企业不断加深“四新”经济认识,以“四新”促发展。有关金融机构积极响应 “四新”经济发展新要求,以客户为中心,为“四新”企业定制金融服务。

2、改革推进,制度环境优化升级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全面开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为全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条例。“四新”经济在自贸区得到发展,推进外商投资管理、境外投资管理和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新一轮31项对外开放措施,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2014年,自贸区基本搭建出了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制度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其中,2014版负面清单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2013版的190条减少至139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推出60多项创新举措。自贸区的引领带动效应逐渐显现:2014年,自贸区内新增注册企业11440户,比上年增长1.6倍。其中,内资企业9383户,注册资本3329亿元,增长2.9倍;外商投资企业新增2057户,合同外资118亿美元,增长5.2倍。实施“先入区、后报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一批监管新措施,启动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推出自由贸易账户、人民币境外借款等金融创新举措,设立一批面向国际的要素市场,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建立六项基础性制度,加强开放环境下的专业监管,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实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融资租赁兼营商业保理、再制造产业发展等“四新”经济重点领域创新试点。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把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业纳入试点范围。制定实施一系列国资国企改革配套政策,建成国资流动平台,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出台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实行企业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建成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3、活力增强,科创中心潜质突显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注入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四新”沃土,科技创新热情高涨。

科研投入稳步增长,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上海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31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53%。

科技创新主体日渐壮大。2014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5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9家,市级创新型企业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225家,高新技术企业5433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52家。年内全市认定和复审高新技术企业2552家,认定企业涉及电子科技、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

科创应用成果颇丰,有利于加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1664件,比上年下降5.5%,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133件,下降0.1%。全年专利授权量为50488件,增长3.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614件,增长9.1%。2014年全年专利授权量为50488件,增长3.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614件,增长9.1%。全市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43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6.5%。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9897项。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5238件,比上年下降4%;合同金额667.99亿元,增长7.6%。

4、范围扩大,热点领域效益明显

经过一年的发展,上海“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企业双向合力,发展如火如荼。根据2014年6月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对“四新”经济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市经济信息化委积极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线的“四新经济”发展,提出了抓手型领域,2015年又新增创意经济、工业物联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的热点领域,表明加快促进“四新”经济发展的决心及行动力,更体现“四新”经济动态变化、包容性特征。

“四新”经济热点领域中,以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平台经济等为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贸易总额1753.9亿美元,增长9.7%。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已汇集1000余家互联网金融企业,2014年经营收入近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三方支付收入近220亿元。电子商务规模保持全国中心城市领先。2014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3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在全国的占比提升到10%以上,其中,B2B交易快中趋稳,实现交易额10645亿元,增长24.0%,占交易总额的78.6%;网络购物(B2C/C2C)保持高位增长,实现交易额2904亿元,增长50.6%,占交易总额的21.4%,占比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网络消费领域不断拓展、能级提升。全年实现商品零售交易额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截止2014年,上海电商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本市在新能源汽车、移动医疗、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云计算、节能环保服务、卫星导航、创意设计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新技术异军突起。3D打印、机器人等12个可替代传统应用、形成市场力量的新技术迅速发展。

3D打印领域,推动成立了国内首家正式注册的行业组织——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成立了国内首家医学3D打印云平台,推进了国内首个三维版权交易。从2012年开始,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并培育出了联泰三维、悦瑞科技等年销售额数千万元的行业优势企业。在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园形成了3D打印产业集聚。目前,上海围绕3D打印的材料、装备、软件、应用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了布局。围绕应用,积极推进行业对接,促进本市3D打印企业同上汽集团、中航商发、上海航天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对接。推动有关企业同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合作在临床中探索3D打印手术模型、手术导板和植入体的应用。机器人领域,上海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本地企业与国内其它地区企业在上海竞相发展,集聚了一批“本体”和“功能部件”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大学和科研院所,形成了从机器人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均在上海设有机构,国内众多知名企业也在上海发展壮大,“工业机器人”企业加速成长,“服务机器人”企业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

(2)新业态加速集聚。网络视听、互联网教育等14个应用信息等技术、从现有领域衍生叠加的新业态已初具规模。

网络视听领域,2014年产业规模超过130亿元,占据全国市场四分之一份额。

互联网教育领域,上海拥有互联网教育企业近150家,2014年新增企业近60家,企业创新速度加快,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产品覆盖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各环节,包括教育平台、教育工具、内容提供、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技术支撑等五类,并初步形成了竞争力。如教育平台类,沪江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学习的平台,拥有注册会员8000万,其中付费会员300万,2014年经营收入超亿元。教育工具类有谷歌产品经理回国创办的“英语流利说”成长迅速,用户发展到1500多万,在苹果商店(app store)分类排名第一位,该企业目前已经完成B轮融资。慕课类有卓越睿新公司的“智慧树”平台,与高校课程紧密结合,并采用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已有近200所高校加入,覆盖在校生300万,学生通过平台自主选课,并实现学分互认;公司近三年经营收入增长20%,净利润25%以上。

(3)新模式蓬勃涌现。“四新”模式创新,包括:再定义创意设计型、平台模式型、并购整合创新型、需求拉动型、痛点突破+跨界应用型、异业联盟型、集成创新型、迭代平移型、碎片整合型、价值链提升型、“互联网+”典型示范型、软硬融合型、跨界融合型、产业链贯通型、业态与模式创新型、协同创新型、空间创新型、时间创新型、营运创新型、主体创新型等十几种典型模式。

发展O2O(线上线下)模式,促进传统商业与电商互联网互通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发展顶级旗舰店、买手制百货、特色主题商店、概念店、DIY商店、会员制商店等新型商业类型和网订店取、前店后库、个性定制等新型销售模式。百货、超市等零售企业逐步加大自主经营比重,扩大买断经营范围,开发自有品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市商品销售额45129.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2.91亿元,增长8.2%,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499.68亿元,增长40.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3%。

(4)新产业初具规模。智慧照明、车联网、北斗导航等10个以科技发展为基础、引发产业体系变革的新产业已逐步从试点转向应用。

北斗导航领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上海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比较齐备、产业环境日趋优越、产业链结构相对完整、应用需求广泛格局。2014年整体上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增长超过30%。目前上海拥有卫星导航企业超过百家,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产品覆盖核心芯片、应用终端、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个领域,支撑了车联网、物联网、智慧交通、物流配送等相关行业发展。今后将推动在高精度定位导航、车联网、城市管理、航运海事、移动互联、精准农业、通用航空应用和北斗卫星授时守时等方面重点发展。

车联网领域,上海车联网产业布局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4年,车联网产值规模达150亿元,占国内市场的30%以上。车联网用户规模已突破百万,其中自主品牌荣威汽车的车联网产品前装车突破20万辆;形成嘉定“产业基地”、浦东“综合示范”、徐汇“前沿技术”三个差异化发展的集聚区。加快车联网应用推广,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舒适感。推进市内646个站点,1135块公交站亭显示屏的车辆预计到达信息的发布,完成约1700根具有实时动态信息发布的太阳能电子站牌,年内实现内环基本全覆盖。加快推广“上海公交”手机APP的开发和应用,实现955条公交线路到站信息预报,完全覆盖中心城区,大幅提升市民换乘公交的满意度。

智慧照明领域,成立了上海智慧照明产业联合会。上半年根据智慧照明产业的内容定义,进一步扩大了联盟企业的合作范围,涉及了智慧交通联盟、车联网联盟的相关企业以及信息传媒、信息软件、通讯运营商等企业,围绕着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了智慧照明产业企业合作平台,并以联盟牵头开始了智慧照明的对接与推进工作,项目的主打产品PRONA产品曾获得工业设计德国红点奖,该项目已经启动外滩、金山智慧新城、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虹桥商务区等项目对接工作。同时,以普陀区为智慧照明产业创新基地选址,进行了产业规划,重点推进智慧照明领域发展。

5、四位一体,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载体建设是培育“四新”经济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为“四新”企业创造更好的创新创业,信息交互、跨界融合、资源整合的环境。提出了“创新基地+产业基地+创新联盟+实训基地”“四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模式,经过一年发展,上海 “四新”载体建设卓有成效。

推动投融资平台建设,开展创业投资机构与“四新”企业项目对接交流会,一批企业获得风投机构投资;进一步创新本市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模式,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开展“上海四新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研究工作。2014年12月17日,上海市出台《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内首个专注于天使投资发展的政府引导基金正式成立,天使引导基金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共同设立天使投资机构,重点激发青年人创新创业活力,鼓励扶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四新”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加强新载体建设,市经济信息化信委、市科委、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联手推动重点领域与科技孵化器对接,依托“大张江”建设一批“四新”产业集聚基地;布局搭建一批“众创空间”的孵化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成果的产业化。

积极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已建立网络视听、智慧照明、集成电路、物联网等8个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张江管委会聚焦“四新”重点领域,建设了一批以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训实训基地。

加快推动创新联盟建设,重点推动信用服务、智慧照明、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互联网教育等领域筹建了新的产业创新联盟。

(二)2014年“四新”经济发展举措

2014年上海市为促进“四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四新”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措施。

1、加强协作沟通,改进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促进“四新”经济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服务“四新”企业的绿色通道,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需求着手,适应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建立服务于各阶段需求的问题反映和解决机制。

在推进“四新”经济发展中,建立了“2+X+17”的工作机制,“2”就是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X”就是相关职能部门,“17”就是上海17个区县。依托“2+X+17”工作机制,建立“四新”企业瓶颈问题的发现、搜集、反馈和解决机制,聚焦“四新”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有效对接,以点带面,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面上共性问题,注重通过个案问题的解决,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对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方式,放宽准入条件,特别关注初创企业,尽量减少对企业的干预,通过对现有政策的修订完善、机制和制度创新来支持企业迅速成长。如今年3月1日上海市发布实施的《上海市企业住所管理办法》,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释放住所资源,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破解制约投资的创业场地资源瓶颈。

围绕企业瓶颈问题的发现、搜集、反馈机制,市经济信息化委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建立了多层次问题导向机制。一是加强市区联动,在各区县产业部门设立“四新”经济联络员,实行每季度一次的区县联络员会议制度,通过各区县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定期收集一批新问题,并跟踪了解前期的正在解决的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每季度市级平台的专题协调会,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二是开通“区县四新经济联络员微信群”和“四新直通车微信群”(人数已超200人),建立市级主管部门、区县相关部门、“四新”企业、行业协会、学术专家等即时性的互动交流平台,共同研究解决相关瓶颈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时效性。三是依托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定期召开“四新”重点领域的专题座谈会,邀请协会、代表性企业共同探讨当前制约“四新”企业发展瓶颈问题。

2、深入调查研究,解决企业问题

市领导先后实地调研了一批上海市典型的“四新”企业,考察“四新”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掌握了“四新”经济具体进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提出要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瓶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并进一步指出“四新”企业前景广阔,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四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市领导带队实地调研了大众点评、智臻网络等企业,召开了互联网领域“四新”企业、创投机构座谈会。市有关部门深入走访了浦东、徐汇、杨浦、长宁、闸北、闵行等地区的一批典型企业,召开部分区县主管部门座谈会,了解各种类型企业的不同诉求,专题讨论了“四新”工作重点、推进机制等问题。结合区县特点、企业情况,梳理共性问题,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拆分、聚焦、扩展“四新”经济范围,深化细化、补充完善热点领域。

针对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市发展改革委每季度牵头召开一次市级平台专题协调会,对近期收集和梳理的共性问题以及前期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专题协调会形式,市相关部门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共同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明确由各区县主管部门负责跟踪后期问题的解决情况。另一方面,对涉及本市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明确由市级各主管部门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对接,争取相关政策突破或先行先试。

2014年共梳理提出43个典型问题,2015年以来又梳理了一批问题,与去年未能解决的问题按照共性问题合并处理的原则,重新梳理出36项新的“四新”企业瓶颈问题。其中需要国家政策突破的共11项,主要涉及行业管理和业务准入、政策配套和发展环境、制度环境和要素支撑、公共服务和示范应用等4个方面,已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争取试点突破。以及通过本市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突破的瓶颈问题25项。

3、开展宣传研究,推广示范工程

积极开展“四新”经济“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发布了《上海“四新”经济发展报告及典型案例》,并在蜘蛛网、盛大文学发布了电子图书。报告通过对四新企业的典型案例的透彻分析,从企业的角度阐述了上海“四新”发展的现状,以及取得的进步和面临的困难。

推动创投机构与“四新”企业对接措施的落实。会同市创投行业协会,组织创投机构与“四新”企业项目对接交流,集中调研了千骥创投、天翼创投等近20家创投机构,完成《“四新”经济和创业投资发展联动》课题研究报告。对本市已报会、辅导备案及培育中的455家拟上市中小企业,进行分类梳理,作为推进“四新”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加强跟踪和服务力度。

开展集中宣传。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体对“四新”经济进行了主题宣传。设置“四新专栏”,加强“四新”案例等相关信息的共享。加强典型案例宣传,积极开展应用示范,总结一批“四新”典型领域、企业和载体,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通过有线电视传统媒体及微信等新媒体,对有一定知名度的“四新”企业进行宣传,增强“四新”经济在全社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发挥科技情报机构作用加强对国内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跟踪分析。组织本市企业、机构参加国际高水平展会,保持与国际产业发展走势同步。依托科技情报所等专业机构开展“四新”经济发展环境、趋势、动态跟踪研究,编撰了《国内外“四新”经济动态》。

4、创新“四新”经济政策,落实载体建设

市政府专题研究支持“四新”企业发展工作。强调上海各级政府应改进职能和工作方式,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束缚,切实解决企业碰到的难题瓶颈,探索管理新模式,使各项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真正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需要,真正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各部门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完善“四新”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目标责任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服务于企业各阶段发展需求的问题发现和解决机制;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和制定适应“四新”经济特点的支持政策;改进工作模式,探索建立商务领域“1+X+N”的“四新”工作推进模式。进一步强化新型企业、新型项目的前期研究、挖掘和储备工作,强化资源集聚和行业创新转型,加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上海“四新”企业的转型升级。

增加对“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保证专项资金中支持“四新”企业的资金达到一半左右,在产业升级转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支持“四新”企业和产业联盟发展的内容。

出台各项政策的同时,加强载体建设。市经济信息化委联手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开展第一批50家上海“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涉及工业机器人、3D打印、高端医疗器械、互联网金融等30余个细分领域;完成上海“四新”新载体信息对接服务平台搭建工作;推动36个重点领域与科技孵化器对接。

开展人才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推动网络视听、智慧照明、集成电路、物联网等8个人才实训基地挂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的“四新”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为“四新”提供人才资源。

加快推动创新联盟建设。研究制定《上海市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产业创新联盟建设,重点推动信用服务、智慧照明、分布式光伏、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互联网教育等领域筹建了新的产业创新联盟。牵头推动成立智慧照明产业创导联盟,制定并发布健康物联网推进方案。起草制定促进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动全国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顺利落户,组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iEDU教育联盟形成智慧医疗行动计划初稿,筹建3D打印产业联盟。

5、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四新人才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科技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和人才强市。科技、人才、信息化是现代城市的先导要素,决定上海未来。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科技创新、信息化发展和人才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举措,构筑有利于重点突破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主导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提升创新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具有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工程化平台。落实张江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股权激励试点,推广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模式,更大范围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集群,为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承接和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实施微技术、高温超导等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健全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稳定支持经费的比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长效机制,为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重点领域,继续实施国家和本市各类人才计划,壮大领军人才队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引进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更好地靠事业成就人、靠机制吸引人、靠环境留住人,让各类人才愿意来上海追梦、能够在上海圆梦。上海自贸区举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人才需求”圆桌会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市教委学生事务中心三方签约,在自贸区内设立经贸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需求白皮书》,面向上海各高校学生举办上海自贸试验区专场招聘会。

三、2015年上海“四新”经济发展展望

(一)国际产业创新发展新动态

美国确立“再工业化”战略导向以来,奥巴马政府从战略布局、发展路径到具体措施,环环相扣,逐步落实,完成了美国制造业创新战略部署。美国有关部门又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复兴美国制造业创新法案》等旨在加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政策法案。这些法案的核心是集中产学研力量推动数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从而使美国在全球制造业新一轮变革中抢占先机,继续保持领导者地位。

德国政府在打造工业4.0,一方面积极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与欧洲研究区计划,强调基础研究和“贴近市场”的应用型创新。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数据,2014年约有3300家德国科研机构在项目框架下提交了资助申请,超过900个申请获批,德国2014年就获得了15亿欧元的欧盟经费资助。德国一直坚持以科学务实的战略规划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中小企业的持续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低息的金融服务保障新兴产业发展,以双轨并行的职业教育助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英国政府决定建立一批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在2011-2015年期间,投资2亿英镑建立一批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即“弹射中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打造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弹射中心的作用是促进英国先进科研实力转化为商业价值。重点集中在新兴技术领域。目前,英国已在高价值制造、细胞疗法、数字化、未来城市、海上再生能源、卫星应用、运输系统、能源系统和分层医学诊断等领域建立了9个弹射中心。未来还将在绿色经济、气候变化适应、机器人和自治系统、机器学习、基因组学、下一代计算、物联网、复合半导体、光子学、智能弹性基础设施、食品安全、低碳交通、非动物实验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建设弹射中心。日本正在从经济复兴迈向持续增长,而“科学、技术与创新”是日本迈向未来的“生命线”。日本内阁通过了新版科技创新综合战略《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4——为了创造未来的创新之桥》(以下简称《综合战略2014》),提出在全球已进入真正的知识大竞争时代的背景下,日本正在转向科技创新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工业经济模式迅速向科技经济模式转变)。《综合战略2014》还提出以“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CouncilforScience,TechnologyandInnovation)”为平台,重点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和环境技术三大跨领域技术发展,用以解决五大政策难题,并使其成为日本产业竞争力增长的源泉。

(二)下一步推进“四新”经济工作设想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促进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增强消费预期和信心,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产品服务供给,拉动绿色投资,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上海在“四新”经济发展的探索推进,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中办、国办和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调研指导,兄弟省市也交流经验,全市上下广泛发动,“四新”经济加快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全市经济保增长、促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上半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856.9亿元,同比增长17.9%左右,继续快于全市经济增长;新能源汽车上牌销售14547辆,创历史新高;北斗卫星导航、集成电路等领域重大项目落户。通过104区块提升、195和198区块转型,依托工业园区、大学园区、文化创意基地、科技孵化基地、商圈楼宇发展众创空间,突破了缺少土地的瓶颈;根据“四新”需求,更加注重培养跨界、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人才。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加快推进“四新”经济发展。

1.推进部市合作,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

国家工信部大力支持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上海市政府将加强与工信部对接力度,加快推进部市合作工作。一是在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上海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快速融合,力争将上海打造成为国家“四新”创新发展集聚地。二是到2020年,两化深度融合绩效显著,形成更加完善的“四新”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在“四新”经济领域中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成为在若干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三是围绕服务服从国家战略,着力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2.探索“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政策,推动相关领域发展

着力打通装备设备研发、制造、应用产业链,探索创新“装备首台套”政策,努力实现四个突破:一是要求研制企业和用户联合申报,确保研制装备能够实现销售,打通研发、制造、应用产业链。二是针对高端医疗装备、机器人、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单价低、批次多的特点,将支持范围从首台、首套拓展到首批,加大支持力度。三是提高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和比例,对首台突破项目的最高支持比例和支持限额均大幅度提高。四是将外地用户纳入首台套风险补贴政策范围,支持装备研发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加快研究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扶持政策,建立相关产业示范应用风险补偿机制,促进本市在新材料、国产软件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示范和应用,帮助“四新”企业迅速成长和发展;与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制定推进“四新”创新产品产业化政策,鼓励人才和团队运用创新成果创业,优先推荐创新成果的团队和企业向众创空间和“四新”产业基地积聚。

3.深入开展调研,加大“四新”经济的研究和宣传力度

加强对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的跟踪,深入开展调研。组织“四新”企业、机构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展会,保持与国际产业发展走势同步。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区县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四新”企业的新鲜经验和现实需求;主动学习兄弟省市在新兴产业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先进经验做法;开展“四新”宣传、研究,形成共识。组织相关部门和区县领导、协会、资本投资、理论学术、公共平台等专家,共同开展头脑风暴活动。组织一批“四新”主题活动,加强“四新”持续宣传。结合工博会等全市重大活动,以及区县、园区协会举办的主题活动,聚集“四新经济”主题,借助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以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热点,持续开展“四新”主题宣传。

4.创新工作方法,探索“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的推进方式

推广扩大“科技创新板”辐射效应。探索启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主要用途包括“四新”领域市场化运作、国家战略项目配套、部分项目股权直接投资、对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新载体建设。会同有关部门,与区县、园区联手,围绕“四新”重点领域,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四新”产业基地和孵化器,培育一批“四新”发展示范园区;加快推进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发挥已建立的网络视听、智慧照明、集成电路、物联网等8个人才实训基地作用,继续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四新”经济,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形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培养一支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各相关领域组建创新联盟,在移动医疗、3D打印等领域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发挥产、学、研、用、资等各方作用。

5.推行“四新”服务券,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先行推动“四新”服务券1.0,市经信委会同市教委利用存量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对与本市高校围绕“四新”经济开展的合作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推动“四新”服务券2.0,通过发放“四新”券的形式,购买创新服务,支持本市小微企业和人才团队创业创新;在“四新”服务券1.0和2.0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有关专项资金,将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变为专业化、市场化主导,由返“税”变为返“服务”。在供给侧,利用财政资金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提供包括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的各类服务。在需求侧,由各部门在“四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社教文卫等方面,发放服务券,由企业自主选择。通过“信用经济+市场化招商模式+政府采购”相组合的模式,形成上海科创中心和自贸区建设中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6.设立“科技创新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上海将依托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立服务于“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板”,为尚未成熟但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定向增资、自募债、股权质押贷款等多种融资服务,探索试点优先股、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目前设立“科技创新板”的相关方案已经确定,储备了一批科技型、创新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高成长性、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运作规范、股权归属清晰的企业,预计首批企业将于年底挂牌。在“科技创新板”实现平稳运营后,在协议交易框架范围内试点推出创新的交易方式,探索并逐步引入做市服务功能的交易方式;待条件成熟时,将“科技创新板”服务挂牌企业范围从上海市扩大至长三角区域,并逐步面向其他区域开放;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研究探索并尝试境外企业挂牌“科技创新板”,逐步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科技创新板”投资的便利程度。

7.营造“四新”发展环境,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扩大政府数据服务试点范围。建设“四新”信息对接平台,实现园区、孵化器、风投、人才、联盟等信息资源共享。推动行业管理和服务创新。结合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推广“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为创新创业企业发展营造更大市场空间。推动再制造、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加大开放力度。

8.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解决企业瓶颈问题的工作机制

完善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发现机制。充分发挥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和市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市企业服务直通车、相关行业协会、风投机构等作用,建立多渠道、广覆盖的“四新”企业诉求收集机制;依托“2+X+17”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例会,沟通协调解决“四新”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日常沟通、跟踪、协调机制,召开区县“四新”联络员会议,并梳理收集新的瓶颈问题,及时跟踪、了解问题解决进度。

第二篇 上海“四新”经济热点领域(2015版)

编制说明

为了推进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引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转型,加快培育发展“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既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上海产业经济创新转型的必由之路。通过编制《上海“四新”经济热点领域(2015版)》(以下简称《四新热点领域》),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

一、《四新热点领域》的“四新”内涵。“四新”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其中,“新技术”指有效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改善产品工艺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生产与服务融合,推进信息集成交互的技术;“新产业”指以新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产业;“新业态”指为顺应新技术创新和应用潮流,从现有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提供多元、多样、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业态载体;“新模式”指在新技术的催化过程中,为满足多元多样需求,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实现产业要素重新高效组合。

二、《四新热点领域》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十几种模式:“互联网+”典型示范型、迭代平移型、再定义创意设计型、痛点突破+跨界应用型、软硬结合型、平台模式型、异业联盟型、碎片整合型、跨界融合型、并购整合创新型、价值链提升型、产业链贯通型、需求拉动型、集成创新型、业态与模式创新型等。在热点领域的排列顺序方面,按照从制造到制造+服务——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开拓新领域,从服务到服务——高端应用催生服务新业态,从制造到智造——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升级等,进行行业分类。

三、《四新热点领域》的主要特点。指导性,体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及时性,内容来源于国际最新行业发展动态跟踪,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及并购等最新案例,市场热点行业的数据挖掘,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及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报告等渠道;融合性,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之间相互渗透,内容和形态根据最新技术和模式进行交融;轻资产性,以知识智力资产开发和转化应用为核心,依赖核心人才团队建设;需求主导性,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构建环状价值链,需求侧成为“四新”的萌发土壤。

四、《四新热点领域》的主要作用。做优做强“四新”企业,作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评判企业“四新”特征要素时使用;通过“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四新”产业生态系统;完善“四新”企业商事登记制度,优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创新“四新”项目和载体建设,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强“四新”企业投融资机制创新,促进政府、企业、金融、社会资金对接。通过“四新”模式对全生产要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所有制等进行统筹谋划,提升本市在知识、资源、能源、土地、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结构能级。

五、《四新热点领域》的修订周期。《四新热点领域》将根据本市“四新”经济潜力型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培育情况,每年更新一版。

上海“四新”经济热点领域

一、网络视听

(一)视听平台

1、网络视频

视频分享,P2P流媒体电视,网络视频点播,网络电视台,浮层广告、用户生成广告等网络视频等

2、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

电子节目菜单(EPG),视频点播服务,信息服务,互动广告等数字电视广告等

3、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CMMB)

天气预报、旅游信息、生活资讯、电子优惠券等数据广播推送业务,节目评论、有奖竞猜、互动欧系、互动购物等多媒体广播互动业务,道路拥堵情况、流量信息、路点资料等智能交通诱导业务等

(二)视听设施

三维电视,智能电视,超高清电视,高清晰三维投影,便携式微型投影,激光投影等

二、移动互联网

(一)娱乐类应用

手机视频/音频,手机游戏,社交应用,移动阅读等

(二)商务类应用

移动支付,垂直搜索,社交类电商,比价服务等

(三)工具类应用

无线搜索,手机浏览器,云储存等

三、智慧照明

(一)照明设备

1、原材料制造

氮化镓材料、蓝宝石、硅、碳化硅等LED衬底材料,高纯MO源等

2、组件制造

智能开关,高整合有线/无线微控制器(MCU),移动终端软件,LED智能控制器及模块,LED智能传感设备,LED封装技术,LED驱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基于AC-LED技术的LED驱动电源等

3、设备制造

LED交通信号灯,LED光色照明,LED安全照明,LED特种照明等

(二)产业配套

1、产业研发

亮度学、色度学、测量学等半导体照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

2、产业服务体系

产品检测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创意平台,节能诊断服务,咨询评价服务,产品推广服务,宣传培训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需求侧管理服务等

四、健康互联网

(一)感知层

1、智能管理监控

通过射频识别(FRID)标签、读写器等实现药品、器械、被服、医疗废弃物的智能管理,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功能的FRID实现特种药品冷链物流监控等

2、生命体征采集

智能可穿戴设备,移动监护设备等

3、远程诊疗

远程门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等

(二)通信层

1、短距离通信技术

具有数据加密、高可靠、高电磁兼容性的短距离通信技术,相关通信标准等

2、中间件和终端

支持异构接口接驳、异构协议转换、异构数据整合的接入网关和中间件,智能通信终端等

(三)应用层

1、信息整合平台

电子病例健康档案系统,健康信息数据中心,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医疗决策辅助系统,数据隐私安全保护系统,养老和医疗保险数据平台,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

2、健康大数据

健康数据挖掘和处理,云健康服务平台等

(四)个性化诊断

1、个性化诊断产品和服务

用于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血凝检测、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精神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仪器与试剂,无创产前检测服务,单基因疾病筛查,疾病风险评估,肿瘤分型,标志物检测等

2、个性化诊断技术平台

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重测序、目标基因组区域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等生物芯片技术等

(五)个性化治疗

1、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免疫检验点单抗等

2、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存储,干细胞药物研发,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再生技术,自体干细胞免疫疗法等

(六)移动医疗硬件设备

1、终端设备

电离子透入贴片,磁疗腰带,透皮给药系统,可穿戴除颤器,脂肪秤,尿液检查仪,心脏起搏器,移动监护仪,远程胎儿监护设备等

2、部件和系统集成

柔性屏,无线充电电池,语音交互技术等

(七)移动医疗应用平台

1、医生工具患者病历管理,药品信息,临床指南,前沿医学资讯

2、自诊问诊平台患者自诊或预诊,医患沟通平台,患者互助平台,签约私人医生等

3、医联平台

网络挂号,网上预约,查看医院内信息,查看化验单等

4、医药电商平台

药品信息,药品使用说明,病症查询,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药品购买推荐服务等

5、医疗新媒体

医疗微信平台,医疗微博平台,医疗交流社区等

五、车联网与智能汽车

(一)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终端

1、硬件设备

车载电脑,车载视频服务器,液晶显示器(LCD)触摸屏,监控摄像头,通话手柄,汽车防盗器,通信芯片/模块,输入输出(I/O)端口设备,自动控制器,车用智能传感器等

2、软件系统

车载操作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检测终端,嵌入式软件,自动控制软件,轨道交通信号采集平台,轨道交通智能信号管理系统等

(二)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服务功能

1、车路互动

交通指挥,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应急管理,电子地图,定位导航,车路协同等

2、人车互动

车辆维护精准服务,加油提醒、就近导航等深度LBS服务,车辆使用情况管理,精准保险定价,出保信息全面跟踪,物流跟踪与管理信息化,辅助驾驶,语音识别,安全驾驶提醒等

3、车车互动

路径学习与出行自动规划,路况信息自动生成等

六、智能绿色家居

(一)家庭安防系统

1、对讲系统

对讲设备,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配件,远程监测与控制,小型电话交换机(PABX)等

2、防盗报警

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和红外/微波双鉴器,报警控制器,个人保全产品等

3、电锁门禁

门禁磁力锁,门禁电插锁,门禁阴极锁,门禁阳极锁,门禁电控锁等

(二)家电智能控制

1、智能照明系统

系统时钟、网络通信线等系统单元,输入开关、场景开关、液晶显示触摸屏等输入单元,智能继电器、智能调光模块等输出单元等

2、电器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开关,智能控制插座,定时器,信号中转放大设备等

3、智能遮阳智能遮阳窗帘

4、智能家电

具有自动监测自身故障、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与远方控制中心通信功能的智能家电等

(三)家庭能源系统

1、暖通空调系统

总体家用中央空调,新风系统,采暖系统等

2、太阳能与节能设备

自动照明,高效照明器具,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软件,遥控窗户窗帘,水和喷灌管理,房屋节能改造等

七、工业物联网

(一)虚拟制造融合

1、软件技术

可视化技术,环境构造技术,信息描述技术,集成结构技术,仿真技术等

2、硬件设备

头盔式立体显示器(HMD),可视化眼镜,数据手套,三维鼠标,数据衣,信息存储设备,能支持各种设备、数据存储和高速运算的计算机系统等

(二)智能服务

1、交互层

视频采集,语音采集,环境感知,位置感知,时间同步,多媒体呈现,自动化控制等

2、传送层

弹性网络技术,可信网络技术,深度业务感知技术等

3、智能层

存储与检索,特征识别,行为分析,数据挖掘,商业智能,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技术等

(三)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1、硬件

新一代工业防火墙,隔离网关,通信网关,嵌入式设备安全模块,安全审计产品,工控系统漏洞扫描器,入侵检测设备等

2、软件

工控系统防病毒,入侵检测软件,行为审计软件,可信工业安全管理平台,工控安全监控系统,入侵或异常监测系统等

八、互联网金融

(一)金融业务在线化

1、网上银行

网络缴费支付,在线账户管理,在线转账汇款,在线投资理财等

2、移动银行手机银行,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手机刷卡器支付等

3、网络证券

网络发行,网络交易,网络咨询服务等

4、基金网销

基金公司网上直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网上代销等

5、保险网销

保险公司网上直销,网上保险经纪、保险代理等

(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业态

1、第三方支付非金融机构网上支付、清算等

2、网络融资

网上小额贷款,网上保理,网络借贷平台,网络众筹平台等

3、第三方网上销售 金融产品第三方网上代销等

(三)互联网金融相关配套服务

1、征信类服务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网上征集、加工、提供等

2、信息类服务金融资讯门户,金融搜索引擎,金融信息平台等

3、IT类服务金融软件开发,金融信息安全服务,金融数据中心等

九、互联网教育

(一)互联网教育资源提供

1、互联网教育工具

线上视频语音产品,语言翻译工具,题库工具,文档工具,笔记工具,即时通讯工具等

2、互联网教育技术设备

教学应用设备,电子书包,翻转课堂设备,同步教学服务,云存储服务,考试服务等

(二)互联网教育整合平台

1、商对客(B2C)平台

实体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网络学校,在线平台联结线下教师资源、培训机构提供网络课程等

2、消费者间(C2C)平台

以课程产品为主体的电子商务平台,师生互动交流社区等

十、互联网地产

(一)房地产电商

1、线上到线下媒体电商模式,加盟模式,分销平台模式等

2、线下到线上大数据营销模式,全民经纪人模式等

(二)社区服务O2O

1、生活类服务O2O 社区安全,家政保洁,家电维修,社区金融,社区药店,社区生鲜超市,社区外卖服务,租车服务,车辆维修服务,洗衣服务,社区购衣等O2O服务

2、娱乐类服务O2O 社区育儿活动,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社区交友服务等O2O服务

(三)家居装修O2O

1、线上服务

设计方案选择,家居建材商城,家居建材特卖、团购,装修方案报价,评价支付等O2O服务

2、线下服务

体验商店,装修监理服务等O2O服务

十一、大数据

(一)大数据平台

1、软硬件设备

大数据采集和存储设备,业务软件,智能监测软件,数据库软件,存储软件,信息智能提取识别,商业智能软件,协同管理软件等

2、大数据分析平台 基于异构海量数据的管理与挖掘,集群计算的数据管理,数据流实时处理和分析,大规模并行数据分析,数据导入,数据可视化,数据搜索等

(二)行业应用

1、工业大数据

产品研发和创新,产品故障诊断与预测,工业生产线物联网分析,工业企业供应链优化,产品精准营销,企业决策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服务、虚拟试验、故障诊断、预测型维护以及视觉化管理等

2、智慧城市大数据

城市地理信息、气象信息、经济信息、人口信息和交通信息的数据挖掘,应用语义智能分析技术进行舆情监控和公共安全服务,应用政务云专用数据中心政府决策和服务优化等

十二、云计算

(一)云计算服务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虚拟机,网页寄存,虚拟存储等

2、平台即服务(PaaS)

数据库平台,开发与测试,应用部署等

3、软件及服务(SaaS)

工业企业云服务,云计算办公应用等

(二)云计算支持产业

1、云计算相关的咨询 解决方案咨询,开发咨询等

2、设计和评估认证机构

云平台开发,云应用开发,云计算认证等

十三、卫星导航

(一)卫星导航设备

1、基础产品

卫星导航用芯片,OEM板卡,模拟器,高端天线,定位、差分、测向算法,多系统组合导航算法,系统引擎及处理软件,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GIS)引擎软件,导航电子地图等

2、终端产品

GIS数据采集产品,测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产品,内嵌式车载导航终端,车载监控终端,手持终端,便携式导航终端,航空GNSS设备,航海GNSS设备等

(二)卫星导航应用

1、行业应用

交通运输导航,地理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使用规划,气象预报,污染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生态与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监护,疾病控制,考古挖掘等

2、个人应用

个人车辆监控和导航,个人位置服务(LBS)应用,旅游休闲运动应用,游戏娱乐应用等

十四、智能传感器

(一)智能传感器原材料及组件

1、智能传感器用原材料

砷化镓、锑化铟、碲化铅、硫化镉等半导体材料,氧化铁、氧化锡等陶瓷材料,高分子电解质、吸湿树脂、高分子膜、有机半导体聚咪唑、酶膜等有机材料等

2、智能传感器元器件

力敏组件,光敏组件,电压敏组件,热敏组件,气敏组件,磁敏组件,湿敏组件等

(二)智能传感器产品

1、运动传感器

加速传感器,磁力传感器,陀螺仪,计步器等

2、生物传感器

血糖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传感器,心电传感器,肌电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脑电波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

3、环境传感器

环境监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PH传感器,辐射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流量压力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等

十五、人工智能

(一)人工智能技术和支持

1、人工智能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增强现实技术(AR),室内精准定位技术等

2、人工智能基础资源支持

进行数据存储和运算的超级运算平台,实现分类和关联的数据工厂,人脑芯片,量子计算机,仿生计算机等

(二)人工智能应用

1、工业智能化

多模式的人机交互,基于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复杂工作流程辅助管理,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故障诊断辅助,基于位置的维护和规划辅助,移动式个性化自适应的辅助导航系统,基于肢体动作的物理辅助等

2、农业智能化

智能苗间除草,智能果蔬采摘,温室智能运输车,果蔬智能化分选机,农用无人机低空农田数据监控等

3、物流智能化

智能化无人仓储,智能化物流装卸,无人机智能配送等

十六、智能穿戴设备

(一)可穿戴设备

1、消费类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臂环,智能耳机,智能跑鞋,智能腰带,智能帽具,智能手套,智能戒指、项链,头戴式显示屏等

2、医疗类可穿戴设备

无创连续监测设备,可穿戴式脑电图耳机,可穿戴式心电图贴片,生育监测贴片,可穿戴除颤器,声波加速体内胰岛素分泌器,自助式电离子透入贴片,智能颈椎环等

3、工业类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工业显示器,车间危险提醒可穿戴设备等

4、其他类可穿戴设备

具有睡眠监控、需求提示、危险报警等功能的婴儿用可穿戴设备,具有健康监控、防丢失等功能的老人用可穿戴设备,宠物用可穿戴设备等

(二)可穿戴软硬件组件

1、硬件组件

柔性显示屏,手表盖板玻璃、蓝宝石,微摄像机等

2、软件组件

可穿戴操作系统,可穿戴云服务平台,可穿戴分发平台等智能传感器等

十七、工业软件

(一)嵌入式软件

应用于数控装置、全自动柔性生产线、智能测量仪表、可编程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仪表及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等

(二)管理软件

1、研发设计软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等

2、生产管理软件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远程监控系统等

3、协同管理软件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A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办公自动化系统(OA),软件即服务(SaaS)等

十八、智能电网

(一)智能设备制造

1、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 智能型大型变压器,智能型直流换流变压器,智能型电抗器等

2、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智能型配电系统,高压和超高压开关,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500千伏以上直流输电设备,800千伏以上交流长距离输电设备,环保绝缘材料输变电设备等

(二)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

1、基础电力电子元器件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IGBT)及模块,快恢复二极管(FRD)、功率肖特级二极管,中小功率智能模块,5英寸以上大功率晶闸管(GTO),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等

2、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

高精度、高性能不间断电源,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大功率高压变频装置,全数字控制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气化铁路专用电力变流装置,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成型件等

十九、商贸流通与电子商务

(一)智慧商贸

1、公共平台建设

商圈商街通信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应急安防系统,商圈公共APP/网站,地理位置服务(LBS)技术,新媒体公共营销平台,商圈统一收银系统,统计监测分析系统等建设等

2、零售和生活服务

全渠道营销平台,智能卡管理系统,积分管理系统,零售O2O/O2M平台建设,虚拟导购技术,互动橱窗,新型零售防损系统,云计算平台应用,RFID技术应用,商业企业CRM/ERP系统,电子货架终端,自助收银系统,智能无人售菜与提货一体机,商业领域节能环保技术,餐饮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等

3、商贸技术创新应用

快递业信息化和快件末端投递智能化系统,基于安卓系统跨硬件平台的快递柜,基于微信的快递柜快速取件系统,二手车商品库信息系统,众包众创,商贸流通企业的自有品牌开发-产品创意设计-质量管理-生产控制-物流配送-销售售后等供应链一体化建设等

(二)电子商务

1、新型电子商务平台

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络零售交易平台,网络批发交易平台,社区电子商务平台,生活服务业电子商务平台,生产服务业电子商务平台,嵌入式电子商务集成创新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公共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线直播平台,工业品交易APP平台等

2、电子商务配套平台

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电子合同,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纠纷处理平台等

二十、网络信息安全服务

(一)安全解决方案

1、数据安全防护

存储数据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终端数据安全等

2、专业服务平台

工控信息安全仿真测试,大数据应用安全,统一网络身份认证,互联网监测预警,移动终端安全防护,安全云平台等

(二)信息安全服务

1、专业技术服务

安全运维,应急响应,容灾备份,数据恢复,数据脱敏,电子取证与司法鉴定,安全众测,电子认证等专业服务等

2、咨询培训服务

管理体系设计,风险评估和方案设计,安全集成监理等安全咨询服务,信息安全执业资质培训服务等

二十一、知识产权保护

(一)特定知识产权服务

1、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服务

技术合同鉴定,商业秘密鉴定,著作权鉴定,专利侵权判定等

2、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专利检索,技术标准中的专利分析,竞争对手专利分析,专利无效分析,规避设计咨询,技术预研专利咨询,专利预警咨询,知识产权定制培训,技术秘密备案咨询等

3、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服务

专利侵权风险评估,著作权侵权风险评估,商业秘密侵权风险评估,商标侵权风险评估,工具软件侵权风险评估等

(二)综合知识产权服务

1、一站式知识产权外包服务

对企业品牌、商标、版权、专利的风险评估、市场调查、预警报告、执法协调、政府关系、产权状况救治、媒体公关等一站式服务等

2、知识产权综合信息平台

包括技术检索、可专利性检索、无效检索、侵权检索、可自由使用技术检索、竞争对手专利检索等功能在内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平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等

二十二、新型节能环保服务

(一)资源综合利用

1、大宗固废利用

工业固废“三渣”的深度利用和领域拓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成套设备等

2、电子废弃物处置

废旧家用电子电器产品拆解和深度回收利用,含重金属废弃电子产品及污泥的回收提纯成套设备等

3、资源循环利用服务

大宗废弃物交易平台,土壤治理修复服务,大宗废弃物信息发布平台等

(二)第三方污染治理

1、大气污染治理设备产品

生活垃圾焚烧及其烟气处理系统成套设备,高效率高容量汽车尾气微粒过滤器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等

2、水污染治理设备产品

地下水高效除氟、砷、硫酸盐,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以及垃圾渗滤液成套处理等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等

3、固体废弃物处置及土壤污染治理设备产品

自平衡污泥焚烧工艺及系统成套设备,城市污水厂污泥半干法处理或炭化成套设备,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设备,受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安全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三)高效节能环保

1、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

燃油(气)水管饱和蒸汽锅炉,真空锅炉,低温位热能回收设备,焦炉煤气提氢设备等

2、高效节能电气机械器材

低压大功率、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稀土永磁电机,非晶合金变压器,单极双吸离心泵,节能型离心通风机、地铁风机,微型燃气发电与供热系统,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等

3、高效节能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和审查,节能项目设计,节能量检测,节能量审核,节能融资服务平台,碳排放计量、认证和核查,能源在线计量体系建设,节能技术推广服务等

二十三、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

(一)交易平台核心功能

1、交易服务

订单交易,即期交易,挂牌交易,竞价招投标交易,竞价拍卖交易,网上商城交易,网上超市交易,专场交易,团购等

2、资金服务

出入金管理,交收管理,报表查询,仓单管理等

3、监控服务

交易委托查询、会员资金风险度查询,冻结、解冻的资金、订货、仓单查询,会员资金调整查询、协议转让查询等监控查询,强制转让、强制撤单、强制冻结或解冻资金、订货、仓单等强制操作,单笔最大委托单量预警、会员成交量预警、会员总资金变动预警等监控预警等

(二)交易平台配套功能

1、信息服务

金属、农产品、能源、化工等行业的行情显示、即时走势、连续走势和技术分析,成交量、交易手续费、交易盈亏等数据的统计和查询等

2、物流服务

仓单入库、仓单抵免、仓单交收、出库授权等仓储服务,代理运输服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

3、金融服务

第三方资金托管,电子合同等 二

十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

(一)健康与环保检测

1、健康安全检测

食品检测,农产品检测,药品检测,保健品及化妆品检测,基因测试,医学检测等

2、环保检测

水质检测,环境监测,职业卫生检测等

(二)贸易符合性检测

电子电器产品的RoHS检测,有害物质检测与控制,WEEE评估及技术服务,REACH法规相关的技术服务,能源相关产品(ErP)测试,可靠性评估,失效分析等

(三)安全保障检测

1、标准检测

分析测试,计量检定校准等

2、使用检测

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等服务等 二

十五、供应链管理与服务

(一)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需求管理、交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

快速反应(QR)技术,有效客户反应(ECR)技术,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RF)技术等

2、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和自动化

全方位连接技术,语音及GPS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码成像技术,便携式打印技术,二维条码技术,RFID技术,实时定位系统(RTLS)技术,远程管理技术,安全技术等

3、现代化供应链配送服务

全自动分拣支持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拣货系统,集成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药品冷链物流,基于物联网、位置服务、智能物流的供应链服务,生鲜物流配送,储运全程环境监控系统等

(二)专业物流

1、城市公共配送物流中托盘标准化的推广和应用 配送车型标准化、厢式化,托盘标准化等

2、逆向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回收物流中心,第三方逆向物流等

3、电商物流规范化和信用建设

物流标示,智能押运,电子签收,信息化平台等 二

十六、信用服务

(一)信用信息服务

1、信用登记

网络金融征信系统,电子商务交易大数据等

2、信用调查

企业信用调查,个人信用调查等

3、信用评级

企业债券评级,资产证券化评级,信托产品评级,中小企业评级,担保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评级,金融机构评级等

(二)信用管理咨询服务

1、金融类咨询服务

信用保险,信用保理,信用担保,支票电话查询,债券风险转移方案等

2、非金融类咨询服务

商账催收,信用管理培训,信用管理制度设计,最佳应收账款,政府、行业协会、经济园区、商业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开发和维护,信用管理软件开发等

二十七、创意设计和工艺精品

(一)创意设计

1、新型创意设计产品

低碳、健康、环保、时尚的室内软装饰设计,太阳能光热建筑、浅层地能建筑等绿色建筑设计等

2、创意设计配套

创意智库建设,创意培训,创意设计信息交互平台,创意产品法律咨询,创意设计园区建设,创意设计电子商务平台,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

(二)工艺美术精品

雕塑工艺品、漆器工艺品、花画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等 二

十八、时尚品牌、服饰与化妆用品

(一)服装制作新模式

1、快时尚品牌建设

流行元素搜集,流行趋势预测,新款样衣采买,社交媒体追踪,零售业电子商务资讯搜集,快速采购,快速制造,仓储系统快速反应和精准操作等

2、高级定制

个性化设计,高端面料,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等

(二)服装新材料

1、新型天然纤维材料

有机棉,彩色棉花,彩色羊毛,无鳞羊毛,羊驼绒,蚕丝新面料,新型麻纤维材料等

2、新型化学纤维材料

天丝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超细纤维,异形纤维,复合纤维,聚乳酸纤维等

3、功能性材料

微元生化纤维,远红外线保温保健织物,利用药物和植物香料制作的保健材料,防辐射纤维,耐热阻燃材料,防弹材料,完全反光材料,防水防寒材料,液晶变色材料等

(三)服装信息化

1、大数据应用

产品生命周期记录,定价辅助决策,折扣方案选择,产品偏好、消费习惯分析,产品选择推荐,广告精准投放等

2、服装信息平台

服装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订单处理、设计开发、采购、存货管理、服装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流程信息化等

(四)化妆用品新技术

1、化妆类生物工程技术

美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转基因工程等

2、化妆类纳米技术

纳米超细二氧化钛用于防晒霜研制,纳米级光甘草定用于祛斑产品研制,纳米技术包裹维生素E用于延缓衰老产品研制等

二十九、食品追溯防伪保真

(一)食品追溯技术和设备

1、食品追溯技术

产品电子代码(EPC),信息交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物流跟踪技术等

2、食品追溯设备

RFID读写器,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

(二)食品管理系统

1、解决方案系统

食品行业质量追溯解决方案、食品行业防伪防串货解决方案、食品行业仓库管理解决方案、食品行业消费者管理解决方案等

2、供应链系统

食品物流管理系统,食品信息流管理系统,食品单证流管理系统,食品商流管理系统,食品资金流管理系统等

十、集成电路

(一)集成电路制造

1、集成电路制造材料

单晶抛光片,光刻胶,掩膜,表面处理化学品,电镀液,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封装用金属导线、金属凸块材料、封装用抛光液和其他封装材料等

2、集成电路制造设备

沉浸式光刻机,极紫外线光刻机(EUV),金属刻蚀设备,电介质刻蚀设备,三维集成电路刻蚀设备,MEMS刻蚀设备,深硅刻蚀设备,原子层沉积设备(AL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CVD),电化学沉积设备(ECD),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离子注入机,表面处理设备,测长电子显微镜,晶圆表面检测设备,缺陷检测设备等

3、集成电路生产线

12英寸16/14nm先进工艺研发引导线,12英寸40/20nm先进技术生产线,12英寸28/20nm先进工艺生产线等

(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

芯片尺寸封装(CSP),焊球陈列封装(BGA),芯片直接焊(DCA),单级集成模块(SLIM),圆片级封装(WLP),三维封装(3D),微电子机械封装(MEMS),表面活化室温连接(SAB),系统级芯片封装(SoC),系统级封装(SiP),倒焊接(FC),硅通孔(TSV)等

十一、新型显示

(一)新型显示技术

1、基于器件的新型显示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LCD),等离子显示技术(PDP)等

2、基于芯片的新型显示技术

数字光学处理技术(DLP),硅基液晶技术(LCoS)等

3、其他新型显示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包括有源驱动(AM-OLED)、无源驱动(PM-OLED)),场发射显示技术(FED),栅状光阀系统技术(GLV),激光投影显示技术(LDT),3D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技术等

(二)新型显示产品制造

1、新型显示材料

AM-OLED玻璃基板,高世代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LCD)玻璃基板,大尺寸玻璃基板,0.4mm及以下厚度玻璃基板,高耐热性能玻璃基板,AM-OLED高性能发光材料,长寿命有机发光材料,电子传输和空穴注入材料,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高端荧光粉,高纯气体及化学品,高纯度钼(Mo)、铝(Al)、钛(Ti)、铜(Cu)等金属靶材,氧化铟锡(ITO)靶材,氧化铟镓锌(IGZO)靶材等

2、新型显示组件

满足超高分辨率、窄边框、低通道数、新接口技术要求的驱动芯片,6代以上透过式金属掩模板,5.5代以上精细金属掩模板等

3、新型显示制造设备

5.5代及以上AM-OLED成膜用蒸镀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磁控溅射(Sputter)设备,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等

十二、机器人

(一)工业机器人

1、焊接机器人

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等

2、搬运机器人

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冲压锻造机器人等

3、装配机器人

包装机器人,拆卸机器人等

4、处理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研磨抛光机器人等

5、喷涂机器人

有气喷涂机器人,无气喷涂机器人等

(二)服务机器人

1、个人/家用机器人

家庭作业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住宅安全和监视机器人等

2、专业服务机器人 场地机器人,专业清洁机器人,医用机器人,物流用机器人,检查和维护保养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国防、营救和安全应用机器人等

十三、3D打印

(一)3D打印技术

1、挤出成型 熔融沉积(FDM)等

2、粒状物料成型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电子束熔炼(EBM),选择性热烧结(SHS),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基于粉末床、喷头和石膏的三维打印(PP)等

3、光聚合成型

光固化成型(SLA),数字光处理(DLP)等

4、层压型

层压板制造(LOM)等

(二)3D打印材料和设备制造 1、3D打印材料制造

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工具钢,不锈钢,商用纯钛,铝合金,镍基合金,钴铬合金等 2、3D打印设备制造

激光器,振镜,控制系统,设备集成,配套软件等

(三)3D打印服务

3D打印设计,单件/小批量样件快速制作,个性化产品定制,3D打印机维修等

十四、高端医疗器械与设备

(一)诊断设备

1、物理诊断设备

Holter监测心电图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

2、化学诊断设备

药敏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系统等

3、影像诊断设备

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造影系列等

(二)治疗设备

1、手术器械

玻璃体切割器,体外循环设备等

2、光学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腹腔镜,关节镜,角膜接触镜等

3、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电压高位治疗仪,电化学癌症治疗机等

4、植入性耗材

人工关节,人工心肺辅助材料,血管内支架,人工耳蜗,人工晶体,心脏支架等

十五、生物医药材料

(一)人工合成材料

1、金属材料

钴基合金,钛基合金,钛镍记忆合金等

2、陶瓷材料

惰性生物陶瓷,活性生物陶瓷,功能活性生物陶瓷等

3、复合材料

陶瓷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高分子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金属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等

(二)天然生物材料

1、衍生材料

脑膜,胸膜,人工角膜等

2、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组织器官构建等 三

十六、超导材料

(一)超导元素和材料

1、超导元素开采和提取 铋,锶,钇,钡矿资源的采冶、精制、转化等

2、超导材料生产

化学材料超导体,铌钛合金、铌锆合金等合金超导体,氧化物超导体,碳纳米管等

(二)超导设备制造

1、超导电力设备

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超导储能,超导发电机,超导变电站,超导滤波等

2、超导磁选设备

超导磁系统,制冷系统,分选系统等 三

十七、新能源汽车

(一)动力电池

1、电池材料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

2、储能装置

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锌空气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液压、气压储能装置等

(二)关键系统

1、整车控制系统

整车状态实时监控,驾驶员意愿识别和控制模式判断,制动能量回馈储存,整车故障检测和处理,控制器内部中断及管理,外围驱动模块管理,制动、转向、空调等辅助系统控制等

(三)配套设施

1、基础设施

能源供应服务,充电站运营维护,充电桩,充电机,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置等

2、配套服务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租赁和回收服务、汽车保险等 三

十八、光伏分布式发电

(一)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1、核心设备制造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聚光、柔性等新型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等

2、其他设备制造

并网光伏逆变器,光伏方阵支架,光伏防雷汇流箱,直流、交流配电柜,供电系统监控装置,环境监测装置等

(二)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

1、电站设计

电站系统设计,电站方阵设计,电气设计,数据采集与显示,远程监控,环境监测等

2、电站建造与运维

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工程总承包(EPC)、合同能源管理(EMC)等电站建造模式,组件清洗、组件融雪、组件散热等电站运维等

十九、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设备制造

1、发电设备

重型燃气轮机,航改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等

2、供热和制冷设备

余热锅炉,汽水换热器,热水换热器,烟气换热器,蒸汽溴化锂空调机组,余热溴化锂空调机组等

(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

1、工艺流程

通过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利用燃气轮机等设备发电,对做功后的余热回收后用来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包括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方案,燃气轮机-余热、直燃溴化锂吸收式空调机联合循环方案等等

2、项目主要环节

项目选址,区域规划调查,项目融资,项目设计,项目建设和设备安装,项目运维等 四

十、海洋工程关键装备设计制造

(一)海洋工程装备

1、主力海洋工程装备

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修井作业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半潜式生产平台,半潜式支持平台,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半潜运输船,起重铺管船,风车安装船,多用途工作船,平台供应船等

2、新型海洋工程装备

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深吃水立柱式平台(SPAR),张力腿平台(TLP),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FDPSO),自升式生产储卸油平台,深海水下应急作业装备及系统等

3、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

多金属结核,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海水提锂等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成套装备等

(二)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

1、关键配套设备

大型海洋平台电站,大型海洋平台吊机,物探设备,铺管

/铺缆设备,测井/录井/固井系统及设备,水下采油树,水下生产设备,钻修井设备等

2、关键配套系统

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深海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燃气动力模块,自动化控制系统,水下生产系统,水下设备安装及维护系统,钻修井系统,安全防护及监测检测系统,水下井汇系统等

(三)关键共性技术

1、设计及管理技术

设计建造标准体系研究,海工工程管理技术,深海设施运动性能及载荷分析预报技术,深海设施动力响应及强度分析技术,深海锚索/立管等柔性构件的动力特性分析技术等

2、安全及防护技术

深海海洋工程装备风险控制技术,海上构筑物寿命评估及弃置技术、深水浮式结构物恶劣海况下安全性评估技术,深海设施长效防腐、防护材料及技术等

十一、再制造

(一)再制造件流通体系

1、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再制造环节

产品设计阶段的再制造性设计,产品服役阶段信息跟踪,产品报废阶段非破坏性拆解和安全环保无害化处置,零部件失效分析和剩余寿命分析,再制造件组装、认证和销售等

2、旧件回收机制

旧件信息发布平台,旧件回收逆向物流,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等

(二)再制造关键技术

1、清洗技术

无污染、高效率、对零件无损害的自动化超声清洗技术,热膨胀不变形高温除垢技术,无损喷丸清洗技术等

2、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

3、修复技术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半自动化微弧等离子熔覆技术,自动化激光熔覆技术等

(三)再制造产品

汽车再制造件,工程机械再制造件,机床再制造件,大型装备再制造件等

第二篇:《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

《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

2015年11月13日 14:18来源:

编辑:东方财富网

字体:大中小|共1994人参与讨论|用手机讨论

【《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当前,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着制造业和服务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产业和城市“四个融合”的新常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集成创新,上海已进入“最不典型发展、最典型转型”的历史阶段,产业经济要“求质求新求实求进”。“四新”经济就是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要素引领,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创新发展。

当前,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着制造业和服务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产业和城市“四个融合”的新常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集成创新,上海已进入“最不典型发展、最典型转型”的历史阶段,产业经济要“求质求新求实求进”。“四新”经济就是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要素引领,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创新发展。

编制《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将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更好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2015年,将继续坚持“五全”,即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所有制、全价值链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与管理方式,推进部市合作,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探索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四新”经济调研,持续帮助“四新”企业梳理解决面临的问题,逐步形成“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产业生态系统。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

序言

对“四新”经济的新思考、新探索与新举措

当前,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着制造业和服务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产业和城市“四个融合”的新常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集成创新,上海已进入“最不典型发展、最典型转型”的历史阶段,产业经济要“求质求新求实求进”。“四新”经济就是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要素引领,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探索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创新发展。

韩正书记指出,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攻方向是解决创新转型的动力与活力,主战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主体是企业,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杨雄市长强调要以“2554”为重点,即聚焦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创新工程、着力把握体制机制创新的五个重点,以及服务支撑体系的五个方面,体现与落实到加快发展“四新”经济上来。

推进“四新”经济发展,企业更多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政府侧重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要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要回归到“四个看”:眼睛向外,看国际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地方自身的责任、能力和机会;眼睛向下,看企业、看基层、看企业家;眼睛向内,看政府职能转变,借助自贸区平台开展创新试点,改进工作推进方式。

编制《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将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更好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与活力。2015年,将继续坚持“五全”,即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所有制、全价值链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与管理方式,推进部市合作,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探索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四新”经济调研,持续帮助“四新”企业梳理解决面临的问题,逐步形成“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产业生态系统。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

第一篇 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综述

一、以“四新”经济助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走上“快车道”

2014年5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实施自贸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推动上海率先在全国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走转型升级的道路,这些构成了新时期上海的系统性发展战略。

“四新”经济的出现与发展,正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上海实践“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动力源泉。“四新”经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对接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承接上海创新转型发展,率先提出的概念。“四新”经济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构成,“四新”具有跨界融合、需求主导、动态变化、高速成长、轻资产等特性,既体现国际产业发展最新趋势,又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四新”经济是助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是上海传统产业发展升级的核心动力。

(一)“四新”经济助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向“科创中心”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功定位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到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再到21世纪初“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历史过程。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三个阶段的建设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第二阶段到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走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初步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最具活力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第三阶段,最终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创新城市。

2.推进“四新”经济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把握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机遇。

对于上海来说,“四新”经济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表现,发展“四新”经济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内容,就要牢牢抓住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不通不畅不活这个关键难题,紧紧依靠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开放集聚辐射生产要素的方式方法,努力以“四新”的思路和理念,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索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和信息化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上海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关注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信息化变革交融对接的时代大背景。当前,两个“IT”即InformationTechnology和IndustryTransformation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新潮流,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集成创新。“四新”经济本质是跨界、协同、自主创新,具有渗透性、融合性、轻资产、高成长、动态变化、基础环境依赖等特性,更加注重无形资产、核心团队、智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四新”经济蕴藏颠覆性创新力,内含生态文明和包容性发展,推进中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锁定发展内容,不规定统计口径,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只提出发展方向,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

上海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既要组织实施大飞机、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一批重大创新工程,提高对接国家战略的能力;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实施一批重点应用项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要加快培育自下而上的“四新”经济,突破资源能源刚性约束,使“四新”经济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快车道”。

(二)“四新”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为顺应世界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和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变革,国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对中国制造业整体规划,不仅提出培育新型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包括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四新”与《中国制造2025》在本质上是相融统一的,“四新”经济经过发展积累了阶段性经验,为上海对接国家战略、把握产业转型的重要契机提供了先发优势。因此,上海应当乘着此国家战略的春风,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推动上海制造业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发展“四新”经济是上海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当前已到了不转型升级就要被淘汰的阶段,不可能继续走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时期的发展道路。推进“四新”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倒逼落后产能调整淘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及电子商务等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新经济、新产能。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及创意服务不断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新”经济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四新”经济融合到传统产业之中才能创造出新产业,解决好两大“难点”:新技术不缺乏,但新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是个难题;形成一种新的业态容易,但最后要形成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个难题。需要通过“四新”,把最关键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推动上海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发展。

(三)“四新”经济推动新兴领域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互联网+”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关于“新业态”、“新模式”的规划,推动了新兴产业地位升级。互联网在我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和创新集聚平台。“互联网+”战略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基础上,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放大效应,大力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对传统产业生态环境的一次重构,重构的不仅仅是产业模式、资金流向和企业估值方法,更是人的思维方式。

从本质上讲,“互联网+”与“四新”是内在统一的,两者都强调了对于现有产业的重构,都突出了创新的重要性。从范围上讲,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具体形式,“四新”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正在不断地拓展新兴领域的边界,改变着创新方式,持续促进人们以“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去创造,推动者产业走向融合发展之路。

面对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等新挑战,上海正全力迈向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上海在“四新”经济建设过程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落地的良好氛围,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实践。发展“四新”经济要海纳百川、广聚人才,重视人才集聚和培养,以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从制造到智造,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二、2014年上海“四新”经济发展成效和举措

(一)2014年“四新”经济发展成效

1、认识深化,“四新”经济影响扩大

推进“四新”经济发展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的战略部署,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市领导要求,全市各方面系统研究谋划,聚焦四个方面,共同破题:按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要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进一步聚焦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产业项目;围绕激发创新主体、创业人才的动力、活力和能力,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培育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围绕宽容包容开放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把集聚人才这篇大文章做大,使人才更好地迸发创新活力。

根据市政府部署,市有关部门、区县加快推进“四新”经济,梳理“四新”企业面临的困难,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各区县大力培育引进“四新”企业和项目,逐步形成了一批值得关注的重点发展领域。企业不断加深“四新”经济认识,以“四新”促发展。有关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四新”经济发展新要求,以客户为中心,为“四新”企业定制金融服务。

2、改革推进,制度环境优化升级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全面开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为全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条例。“四新”经济在自贸区得到发展,推进外商投资管理、境外投资管理和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新一轮31项对外开放措施,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2014年,自贸区基本搭建出了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创新制度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其中,2014版负面清单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2013版的190条减少至139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推出60多项创新举措。自贸区的引领带动效应逐渐显现:2014年,自贸区内新增注册企业11440户,比上年增长1.6倍。其中,内资企业9383户,注册资本3329亿元,增长2.9倍;外商投资企业新增2057户,合同外资118亿美元,增长5.2倍。实施“先入区、后报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一批监管新措施,启动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推出自由贸易账户、人民币境外借款等金融创新举措,设立一批面向国际的要素市场,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建立六项基础性制度,加强开放环境下的专业监管,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深化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实施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融资租赁兼营商业保理、再制造产业发展等“四新”经济重点领域创新试点。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把铁路运输、邮政和电信业纳入试点范围。制定实施一系列国资国企改革配套政策,建成国资流动平台,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出台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实行企业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建成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3、活力增强,科创中心潜质突显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向,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注入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四新”沃土,科技创新热情高涨。

科研投入稳步增长,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上海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31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53%。

科技创新主体日渐壮大。2014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5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9家,市级创新型企业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共1225家,高新技术企业5433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52家。年内全市认定和复审高新技术企业2552家,认定企业涉及电子科技、信息技术、生物制药、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

科创应用成果颇丰,有利于加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1664件,比上年下降5.5%,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133件,下降0.1%。全年专利授权量为50488件,增长3.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614件,增长9.1%。2014年全年专利授权量为50488件,增长3.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614件,增长9.1%。全市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43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6.5%。至年末,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9897项。全年经认定登记的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5238件,比上年下降4%;合同金额667.99亿元,增长7.6%。

4、范围扩大,热点领域效益明显

经过一年的发展,上海“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企业双向合力,发展如火如荼。根据2014年6月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对“四新”经济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市经济信息化委积极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线的“四新经济”发展,提出了抓手型领域,2015年又新增创意经济、工业物联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的热点领域,表明加快促进“四新”经济发展的决心及行动力,更体现“四新”经济动态变化、包容性特征。

“四新”经济热点领域中,以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平台经济等为代表性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贸易总额1753.9亿美元,增长9.7%。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已汇集1000余家互联网金融企业,2014年经营收入近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三方支付收入近220亿元。电子商务规模保持全国中心城市领先。2014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3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在全国的占比提升到10%以上,其中,B2B交易快中趋稳,实现交易额10645亿元,增长24.0%,占交易总额的78.6%;网络购物(B2C/C2C)保持高位增长,实现交易额2904亿元,增长50.6%,占交易总额的21.4%,占比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网络消费领域不断拓展、能级提升。全年实现商品零售交易额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截止2014年,上海电商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本市在新能源汽车、移动医疗、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云计算、节能环保服务、卫星导航、创意设计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新技术异军突起。3D打印、机器人等12个可替代传统应用、形成市场力量的新技术迅速发展。

3D打印领域,推动成立了国内首家正式注册的行业组织——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成立了国内首家医学3D打印云平台,推进了国内首个三维版权交易。从2012年开始,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并培育出了联泰三维、悦瑞科技等年销售额数千万元的行业优势企业。在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园形成了3D打印产业集聚。目前,上海围绕3D打印的材料、装备、软件、应用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了布局。围绕应用,积极推进行业对接,促进本市3D打印企业同上汽集团、中航商发、上海航天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对接。推动有关企业同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合作在临床中探索3D打印手术模型、手术导板和植入体的应用。

机器人领域,上海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本地企业与国内其它地区企业在上海竞相发展,集聚了一批“本体”和“功能部件”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大学和科研院所,形成了从机器人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均在上海设有机构,国内众多知名企业也在上海发展壮大,“工业机器人”企业加速成长,“服务机器人”企业处于行业内领先地位。

(2)新业态加速集聚。网络视听、互联网教育等14个应用信息等技术、从现有领域衍生叠加的新业态已初具规模。

网络视听领域,2014年产业规模超过130亿元,占据全国市场四分之一份额。

互联网教育领域,上海拥有互联网教育企业近150家,2014年新增企业近60家,企业创新速度加快,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增长潜力巨大,产品覆盖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各环节,包括教育平台、教育工具、内容提供、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技术支撑等五类,并初步形成了竞争力。如教育平台类,沪江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学习的平台,拥有注册会员8000万,其中付费会员300万,2014年经营收入超亿元。教育工具类有谷歌产品经理回国创办的“英语流利说”成长迅速,用户发展到1500多万,在苹果商店(appstore)分类排名第一位,该企业目前已经完成B轮融资。慕课类有卓越睿新公司的“智慧树”平台,与高校课程紧密结合,并采用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已有近200所高校加入,覆盖在校生300万,学生通过平台自主选课,并实现学分互认;公司近三年经营收入增长20%,净利润25%以上。

(3)新模式蓬勃涌现。“四新”模式创新,包括:再定义创意设计型、平台模式型、并购整合创新型、需求拉动型、痛点突破+跨界应用型、异业联盟型、集成创新型、迭代平移型、碎片整合型、价值链提升型、“互联网+”典型示范型、软硬融合型、跨界融合型、产业链贯通型、业态与模式创新型、协同创新型、空间创新型、时间创新型、营运创新型、主体创新型等十几种典型模式。

发展O2O(线上线下)模式,促进传统商业与电商互联网互通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发展顶级旗舰店、买手制百货、特色主题商店、概念店、DIY商店、会员制商店等新型商业类型和网订店取、前店后库、个性定制等新型销售模式。百货、超市等零售企业逐步加大自主经营比重,扩大买断经营范围,开发自有品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市商品销售额45129.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2.91亿元,增长8.2%,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499.68亿元,增长40.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3%。

(4)新产业初具规模。智慧照明、车联网、北斗导航等10个以科技发展为基础、引发产业体系变革的新产业已逐步从试点转向应用。

北斗导航领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上海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比较齐备、产业环境日趋优越、产业链结构相对完整、应用需求广泛格局。2014年整体上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增长超过30%。目前上海拥有卫星导航企业超过百家,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产品覆盖核心芯片、应用终端、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各个领域,支撑了车联网、物联网、智慧交通、物流配送等相关行业发展。今后将推动在高精度定位导航、车联网、城市管理、航运海事、移动互联、精准农业、通用航空应用和北斗卫星授时守时等方面重点发展。

车联网领域,上海车联网产业布局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14年,车联网产值规模达150亿元,占国内市场的30%以上。车联网用户规模已突破百万,其中自主品牌荣威汽车的车联网产品前装车突破20万辆;形成嘉定“产业基地”、浦东“综合示范”、徐汇“前沿技术”三个差异化发展的集聚区。加快车联网应用推广,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舒适感。推进市内646个站点,1135块公交站亭显示屏的车辆预计到达信息的发布,完成约1700根具有实时动态信息发布的太阳能电子站牌,年内实现内环基本全覆盖。加快推广“上海公交”手机APP的开发和应用,实现955条公交线路到站信息预报,完全覆盖中心城区,大幅提升市民换乘公交的满意度。

智慧照明领域,成立了上海智慧照明产业联合会。上半年根据智慧照明产业的内容定义,进一步扩大了联盟企业的合作范围,涉及了智慧交通联盟、车联网联盟的相关企业以及信息传媒、信息软件、通讯运营商等企业,围绕着产业链、价值链构建了智慧照明产业企业合作平台,并以联盟牵头开始了智慧照明的对接与推进工作,项目的主打产品PRONA产品曾获得工业设计德国红点奖,该项目已经启动外滩、金山智慧新城、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虹桥商务区等项目对接工作。同时,以普陀区为智慧照明产业创新基地选址,进行了产业规划,重点推进智慧照明领域发展。

5、四位一体,载体建设初见成效

载体建设是培育“四新”经济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为“四新”企业创造更好的创新创业,信息交互、跨界融合、资源整合的环境。提出了“创新基地+产业基地+创新联盟+实训基地”“四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模式,经过一年发展,上海“四新”载体建设卓有成效。

推动投融资平台建设,开展创业投资机构与“四新”企业项目对接交流会,一批企业获得风投机构投资;进一步创新本市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模式,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开展“上海四新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研究工作。2014年12月17日,上海市出台《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内首个专注于天使投资发展的政府引导基金正式成立,天使引导基金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共同设立天使投资机构,重点激发青年人创新创业活力,鼓励扶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四新”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加强新载体建设,市经济信息化信委、市科委、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联手推动重点领域与科技孵化器对接,依托“大张江”建设一批“四新”产业集聚基地;布局搭建一批“众创空间”的孵化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进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成果的产业化。

积极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已建立网络视听、智慧照明、集成电路、物联网等8个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张江管委会聚焦“四新”重点领域,建设了一批以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训实训基地。

加快推动创新联盟建设,重点推动信用服务、智慧照明、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互联网教育等领域筹建了新的产业创新联盟。(二)2014年“四新”经济发展举措

2014年上海市为促进“四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四新”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措施。

1、加强协作沟通,改进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促进“四新”经济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服务“四新”企业的绿色通道,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需求着手,适应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规律,建立服务于各阶段需求的问题反映和解决机制。

在推进“四新”经济发展中,建立了“2+X+17”的工作机制,“2”就是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X”就是相关职能部门,“17”就是上海17个区县。依托“2+X+17”工作机制,建立“四新”企业瓶颈问题的发现、搜集、反馈和解决机制,聚焦“四新”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有效对接,以点带面,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面上共性问题,注重通过个案问题的解决,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对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方式,放宽准入条件,特别关注初创企业,尽量减少对企业的干预,通过对现有政策的修订完善、机制和制度创新来支持企业迅速成长。如今年3月1日上海市发布实施的《上海市企业住所管理办法》,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释放住所资源,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破解制约投资的创业场地资源瓶颈。

围绕企业瓶颈问题的发现、搜集、反馈机制,市经济信息化委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建立了多层次问题导向机制。一是加强市区联动,在各区县产业部门设立“四新”经济联络员,实行每季度一次的区县联络员会议制度,通过各区县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定期收集一批新问题,并跟踪了解前期的正在解决的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每季度市级平台的专题协调会,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二是开通“区县四新经济联络员微信群”和“四新直通车微信群”(人数已超200人),建立市级主管部门、区县相关部门、“四新”企业、行业协会、学术专家等即时性的互动交流平台,共同研究解决相关瓶颈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时效性。三是依托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定期召开“四新”重点领域的专题座谈会,邀请协会、代表性企业共同探讨当前制约“四新”企业发展瓶颈问题。

2、深入调查研究,解决企业问题

市领导先后实地调研了一批上海市典型的“四新”企业,考察“四新”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掌握了“四新”经济具体进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提出要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瓶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并进一步指出“四新”企业前景广阔,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四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市领导带队实地调研了大众点评、智臻网络等企业,召开了互联网领域“四新”企业、创投机构座谈会。市有关部门深入走访了浦东、徐汇、杨浦、长宁、闸北、闵行等地区的一批典型企业,召开部分区县主管部门座谈会,了解各种类型企业的不同诉求,专题讨论了“四新”工作重点、推进机制等问题。结合区县特点、企业情况,梳理共性问题,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拆分、聚焦、扩展“四新”经济范围,深化细化、补充完善热点领域。

针对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市发展改革委每季度牵头召开一次市级平台专题协调会,对近期收集和梳理的共性问题以及前期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专题协调会形式,市相关部门和企业面对面交流,共同研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明确由各区县主管部门负责跟踪后期问题的解决情况。另一方面,对涉及本市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明确由市级各主管部门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对接,争取相关政策突破或先行先试。

2014年共梳理提出43个典型问题,2015年以来又梳理了一批问题,与去年未能解决的问题按照共性问题合并处理的原则,重新梳理出36项新的“四新”企业瓶颈问题。其中需要国家政策突破的共11项,主要涉及行业管理和业务准入、政策配套和发展环境、制度环境和要素支撑、公共服务和示范应用等4个方面,已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争取试点突破。以及通过本市完善制度环境和政策突破的瓶颈问题25项。

3、开展宣传研究,推广示范工程

积极开展“四新”经济“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发布了《上海“四新”经济发展报告及典型案例》,并在蜘蛛网、盛大文学发布了电子图书。报告通过对四新企业的典型案例的透彻分析,从企业的角度阐述了上海“四新”发展的现状,以及取得的进步和面临的困难。

推动创投机构与“四新”企业对接措施的落实。会同市创投行业协会,组织创投机构与“四新”企业项目对接交流,集中调研了千骥创投、天翼创投等近20家创投机构,完成《“四新”经济和创业投资发展联动》课题研究报告。对本市已报会、辅导备案及培育中的455家拟上市中小企业,进行分类梳理,作为推进“四新”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加强跟踪和服务力度。

开展集中宣传。通过报刊杂志等媒体对“四新”经济进行了主题宣传。设置“四新专栏”,加强“四新”案例等相关信息的共享。加强典型案例宣传,积极开展应用示范,总结一批“四新”典型领域、企业和载体,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通过有线电视传统媒体及微信等新媒体,对有一定知名度的“四新”企业进行宣传,增强“四新”经济在全社会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发挥科技情报机构作用加强对国内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跟踪分析。组织本市企业、机构参加国际高水平展会,保持与国际产业发展走势同步。依托科技情报所等专业机构开展“四新”经济发展环境、趋势、动态跟踪研究,编撰了《国内外“四新”经济动态》。

4、创新“四新”经济政策,落实载体建设

市政府专题研究支持“四新”企业发展工作。强调上海各级政府应改进职能和工作方式,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束缚,切实解决企业碰到的难题瓶颈,探索管理新模式,使各项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真正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需要,真正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各部门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完善“四新”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目标责任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服务于企业各阶段发展需求的问题发现和解决机制;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和制定适应“四新”经济特点的支持政策;改进工作模式,探索建立商务领域“1+X+N”的“四新”工作推进模式。进一步强化新型企业、新型项目的前期研究、挖掘和储备工作,强化资源集聚和行业创新转型,加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上海“四新”企业的转型升级。

增加对“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保证专项资金中支持“四新”企业的资金达到一半左右,在产业升级转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增加了支持“四新”企业和产业联盟发展的内容。

出台各项政策的同时,加强载体建设。市经济信息化委联手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开展第一批50家上海“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涉及工业机器人、3D打印、高端医疗器械、互联网金融等30余个细分领域;完成上海“四新”新载体信息对接服务平台搭建工作;推动36个重点领域与科技孵化器对接。

开展人才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推动网络视听、智慧照明、集成电路、物联网等8个人才实训基地挂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的“四新”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为“四新”提供人才资源。

加快推动创新联盟建设。研究制定《上海市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产业创新联盟建设,重点推动信用服务、智慧照明、分布式光伏、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互联网教育等领域筹建了新的产业创新联盟。牵头推动成立智慧照明产业创导联盟,制定并发布健康物联网推进方案。起草制定促进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动全国首个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顺利落户,组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iEDU教育联盟形成智慧医疗行动计划初稿,筹建3D打印产业联盟。

5、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四新人才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科技创新,建设智慧城市和人才强市。科技、人才、信息化是现代城市的先导要素,决定上海未来。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科技创新、信息化发展和人才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举措,构筑有利于重点突破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主导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企业提升创新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具有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工程化平台。落实张江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股权激励试点,推广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模式,更大范围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集群,为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服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承接和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实施微技术、高温超导等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健全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稳定支持经费的比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长效机制,为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重点领域,继续实施国家和本市各类人才计划,壮大领军人才队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引进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更好地靠事业成就人、靠机制吸引人、靠环境留住人,让各类人才愿意来上海追梦、能够在上海圆梦。上海自贸区举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人才需求”圆桌会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市教委学生事务中心三方签约,在自贸区内设立经贸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需求白皮书》,面向上海各高校学生举办上海自贸试验区专场招聘会。

三、2015年上海“四新”经济发展展望

(一)国际产业创新发展新动态

美国确立“再工业化”战略导向以来,奥巴马政府从战略布局、发展路径到具体措施,环环相扣,逐步落实,完成了美国制造业创新战略部署。美国有关部门又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复兴美国制造业创新法案》等旨在加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政策法案。这些法案的核心是集中产学研力量推动数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从而使美国在全球制造业新一轮变革中抢占先机,继续保持领导者地位。

德国政府在打造工业4.0,一方面积极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与欧洲研究区计划,强调基础研究和“贴近市场”的应用型创新。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数据,2014年约有3300家德国科研机构在项目框架下提交了资助申请,超过900个申请获批,德国2014年就获得了15亿欧元的欧盟经费资助。德国一直坚持以科学务实的战略规划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中小企业的持续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效低息的金融服务保障新兴产业发展,以双轨并行的职业教育助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英国政府决定建立一批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在2011-2015年期间,投资2亿英镑建立一批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即“弹射中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打造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弹射中心的作用是促进英国先进科研实力转化为商业价值。重点集中在新兴技术领域。目前,英国已在高价值制造、细胞疗法、数字化、未来城市、海上再生能源、卫星应用、运输系统、能源系统和分层医学诊断等领域建立了9个弹射中心。未来还将在绿色经济、气候变化适应、机器人和自治系统、机器学习、基因组学、下一代计算、物联网、复合半导体、光子学、智能弹性基础设施、食品安全、低碳交通、非动物实验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建设弹射中心。

日本正在从经济复兴迈向持续增长,而“科学、技术与创新”是日本迈向未来的“生命线”。日本内阁通过了新版科技创新综合战略《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4——为了创造未来的创新之桥》(以下简称《综合战略2014》),提出在全球已进入真正的知识大竞争时代的背景下,日本正在转向科技创新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工业经济模式迅速向科技经济模式转变)。《综合战略2014》还提出以“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CouncilforScience,TechnologyandInnovation)”为平台,重点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纳米技术和环境技术三大跨领域技术发展,用以解决五大政策难题,并使其成为日本产业竞争力增长的源泉。

(二)下一步推进“四新”经济工作设想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促进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增强消费预期和信心,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产品服务供给,拉动绿色投资,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上海在“四新”经济发展的探索推进,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中办、国办和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调研指导,兄弟省市也交流经验,全市上下广泛发动,“四新”经济加快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全市经济保增长、促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上半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856.9亿元,同比增长17.9%左右,继续快于全市经济增长;新能源汽车上牌销售14547辆,创历史新高;北斗卫星导航、集成电路等领域重大项目落户。通过104区块提升、195和198区块转型,依托工业园区、大学园区、文化创意基地、科技孵化基地、商圈楼宇发展众创空间,突破了缺少土地的瓶颈;根据“四新”需求,更加注重培养跨界、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人才。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加快推进“四新”经济发展。

1.推进部市合作,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

国家工信部大力支持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上海市政府将加强与工信部对接力度,加快推进部市合作工作。一是在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上海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快速融合,力争将上海打造成为国家“四新”创新发展集聚地。二是到2020年,两化深度融合绩效显著,形成更加完善的“四新”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在“四新”经济领域中形成若干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成为在若干领域跻身世界前列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三是围绕服务服从国家战略,着力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2.探索“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政策,推动相关领域发展

着力打通装备设备研发、制造、应用产业链,探索创新“装备首台套”政策,努力实现四个突破:一是要求研制企业和用户联合申报,确保研制装备能够实现销售,打通研发、制造、应用产业链。二是针对高端医疗装备、机器人、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单价低、批次多的特点,将支持范围从首台、首套拓展到首批,加大支持力度。三是提高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和比例,对首台突破项目的最高支持比例和支持限额均大幅度提高。四是将外地用户纳入首台套风险补贴政策范围,支持装备研发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加快研究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扶持政策,建立相关产业示范应用风险补偿机制,促进本市在新材料、国产软件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示范和应用,帮助“四新”企业迅速成长和发展;与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制定推进“四新”创新产品产业化政策,鼓励人才和团队运用创新成果创业,优先推荐创新成果的团队和企业向众创空间和“四新”产业基地积聚。

3.深入开展调研,加大“四新”经济的研究和宣传力度

加强对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的跟踪,深入开展调研。组织“四新”企业、机构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展会,保持与国际产业发展走势同步。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区县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四新”企业的新鲜经验和现实需求;主动学习兄弟省市在新兴产业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先进经验做法;开展“四新”宣传、研究,形成共识。组织相关部门和区县领导、协会、资本投资、理论学术、公共平台等专家,共同开展头脑风暴活动。组织一批“四新”主题活动,加强“四新”持续宣传。结合工博会等全市重大活动,以及区县、园区协会举办的主题活动,聚集“四新经济”主题,借助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以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热点,持续开展“四新”主题宣传。

4.创新工作方法,探索“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的推进方式

推广扩大“科技创新板”辐射效应。探索启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主要用途包括“四新”领域市场化运作、国家战略项目配套、部分项目股权直接投资、对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新载体建设。会同有关部门,与区县、园区联手,围绕“四新”重点领域,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四新”产业基地和孵化器,培育一批“四新”发展示范园区;加快推进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发挥已建立的网络视听、智慧照明、集成电路、物联网等8个人才实训基地作用,继续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四新”经济,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形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培养一支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各相关领域组建创新联盟,在移动医疗、3D打印等领域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发挥产、学、研、用、资等各方作用。

5.推行“四新”服务券,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先行推动“四新”服务券1.0,市经信委会同市教委利用存量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对与本市高校围绕“四新”经济开展的合作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推动“四新”服务券2.0,通过发放“四新”券的形式,购买创新服务,支持本市小微企业和人才团队创业创新;在“四新”服务券1.0和2.0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有关专项资金,将招商引资由政府主导变为专业化、市场化主导,由返“税”变为返“服务”。在供给侧,利用财政资金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提供包括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的各类服务。在需求侧,由各部门在“四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社教文卫等方面,发放服务券,由企业自主选择。通过“信用经济+市场化招商模式+政府采购”相组合的模式,形成上海科创中心和自贸区建设中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6.设立“科技创新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上海将依托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立服务于“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板”,为尚未成熟但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定向增资、自募债、股权质押贷款等多种融资服务,探索试点优先股、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目前设立“科技创新板”的相关方案已经确定,储备了一批科技型、创新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高成长性、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运作规范、股权归属清晰的企业,预计首批企业将于年底挂牌。在“科技创新板”实现平稳运营后,在协议交易框架范围内试点推出创新的交易方式,探索并逐步引入做市服务功能的交易方式;待条件成熟时,将“科技创新板”服务挂牌企业范围从上海市扩大至长三角区域,并逐步面向其他区域开放;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研究探索并尝试境外企业挂牌“科技创新板”,逐步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科技创新板”投资的便利程度。

7.营造“四新”发展环境,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扩大政府数据服务试点范围。建设“四新”信息对接平台,实现园区、孵化器、风投、人才、联盟等信息资源共享。推动行业管理和服务创新。结合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推广“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为创新创业企业发展营造更大市场空间。推动再制造、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加大开放力度。

8.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解决企业瓶颈问题的工作机制

完善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发现机制。充分发挥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和市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市企业服务直通车、相关行业协会、风投机构等作用,建立多渠道、广覆盖的“四新”企业诉求收集机制;依托“2+X+17”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例会,沟通协调解决“四新”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日常沟通、跟踪、协调机制,召开区县“四新”联络员会议,并梳理收集新的瓶颈问题,及时跟踪、了解问题解决进度。

文章链接:中国安防展览网

http:// 文章链接:中国安防展览网

http:// 文章链接:中国安防展览网

http://

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

(2015年版)

第二篇上海“四新”经济热点领域(2015版)

编制说明

为了推进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引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转型,加快培育发展“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既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上海产业经济创新转型的必由之路。通过编制《上海“四新”经济热点领域(2015版)》(以下简称《四新热点领域》),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发挥市场主体功能。

一、《四新热点领域》的“四新”内涵。“四新”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其中,“新技术”指有效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改善产品工艺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生产与服务融合,推进信息集成交互的技术;“新产业”指以新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产业;“新业态”指为顺应新技术创新和应用潮流,从现有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提供多元、多样、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业态载体;“新模式”指在新技术的催化过程中,为满足多元多样需求,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实现产业要素重新高效组合。

二、《四新热点领域》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十几种模式:“互联网+”典型示范型、迭代平移型、再定义创意设计型、痛点突破+跨界应用型、软硬结合型、平台模式型、异业联盟型、碎片整合型、跨界融合型、并购整合创新型、价值链提升型、产业链贯通型、需求拉动型、集成创新型、业态与模式创新型等。在热点领域的排列顺序方面,按照从制造到制造+服务——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开拓新领域,从服务到服务——高端应用催生服务新业态,从制造到智造——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升级等,进行行业分类。

三、《四新热点领域》的主要特点。指导性,体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及时性,内容来源于国际最新行业发展动态跟踪,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及并购等最新案例,市场热点行业的数据挖掘,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及第三方机构的研究报告等渠道;融合性,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之间相互渗透,内容和形态根据最新技术和模式进行交融;轻资产性,以知识智力资产开发和转化应用为核心,依赖核心人才团队建设;需求主导性,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构建环状价值链,需求侧成为“四新”的萌发土壤。

四、《四新热点领域》的主要作用。做优做强“四新”企业,作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评判企业“四新”特征要素时使用;通过“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四新”产业生态系统;完善“四新”企业商事登记制度,优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创新“四新”项目和载体建设,集聚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强“四新”企业投融资机制创新,促进政府、企业、金融、社会资金对接。通过“四新”模式对全生产要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所有制等进行统筹谋划,提升本市在知识、资源、能源、土地、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结构能级。

五、《四新热点领域》的修订周期。《四新热点领域》将根据本市“四新”经济潜力型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培育情况,每年更新一版。

上海“四新”经济热点领域

一、网络视听

(一)视听平台

1、网络视频

视频分享,P2P流媒体电视,网络视频点播,网络电视台,浮层广告、用户生成广告等网络视频等

2、交互式网络电视(I.TV)

电子节目菜单(EPG),视频点播服务,信息服务,互动广告等数字电视广告等

3、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CMMB)

天气预报、旅游信息、生活资讯、电子优惠券等数据广播推送业务,节目评论、有奖竞猜、互动欧系、互动购物等多媒体广播互动业务,道路拥堵情况、流量信息、路点资料等智能交通诱导业务等

(二)视听设施

三维电视,智能电视,超高清电视,高清晰三维投影,便携式微型投影,激光投影等

二、移动互联网

(一)娱乐类应用

手机视频/音频,手机游戏,社交应用,移动阅读等

(二)商务类应用

移动支付,垂直搜索,社交类电商,比价服务等

(三)工具类应用

无线搜索,手机浏览器,云储存等

三、智慧照明

(一)照明设备

1、原材料制造

氮化镓材料、蓝宝石、硅、碳化硅等LED衬底材料,高纯MO源等

2、组件制造

智能开关,高整合有线/无线微控制器(MCU),移动终端软件,LED智能控制器及模块,LED智能传感设备,LED封装技术,LED驱动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基于AC-LED技术的LED驱动电源等

3、设备制造

LED交通信号灯,LED光色照明,LED安全照明,LED特种照明等

(二)产业配套

1、产业研发

亮度学、色度学、测量学等半导体照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

2、产业服务体系

产品检测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创意平台,节能诊断服务,咨询评价服务,产品推广服务,宣传培训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需求侧管理服务等

四、健康互联网

(一)感知层

1、智能管理监控

通过射频识别(FRID)标签、读写器等实现药品、器械、被服、医疗废弃物的智能管理,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功能的FRID实现特种药品冷链物流监控等

2、生命体征采集

智能可穿戴设备,移动监护设备等

3、远程诊疗

远程门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病例讨论等

(二)通信层

1、短距离通信技术

具有数据加密、高可靠、高电磁兼容性的短距离通信技术,相关通信标准等

2、中间件和终端

支持异构接口接驳、异构协议转换、异构数据整合的接入网关和中间件,智能通信终端等

(三)应用层

1、信息整合平台

电子病例健康档案系统,健康信息数据中心,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医疗决策辅助系统,数据隐私安全保护系统,养老和医疗保险数据平台,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

2、健康大数据

健康数据挖掘和处理,云健康服务平台等

(四)个性化诊断

1、个性化诊断产品和服务

用于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血凝检测、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精神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仪器与试剂,无创产前检测服务,单基因疾病筛查,疾病风险评估,肿瘤分型,标志物检测等

2、个性化诊断技术平台

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重测序、目标基因组区域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复杂疾病遗传学研究、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等生物芯片技术等

(五)个性化治疗

1、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免疫检验点单抗等

2、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存储,干细胞药物研发,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再生技术,自体干细胞免疫疗法等

(六)移动医疗硬件设备

1、终端设备

电离子透入贴片,磁疗腰带,透皮给药系统,可穿戴除颤器,脂肪秤,尿液检查仪,心脏起搏器,移动监护仪,远程胎儿监护设备等

2、部件和系统集成

柔性屏,无线充电电池,语音交互技术等

(七)移动医疗应用平台

1、医生工具患者病历管理,药品信息,临床指南,前沿医学资讯

2、自诊问诊平台患者自诊或预诊,医患沟通平台,患者互助平台,签约私人医生等

3、医联平台

网络挂号,网上预约,查看医院内信息,查看化验单等

4、医药电商平台

药品信息,药品使用说明,病症查询,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药品购买推荐服务等

5、医疗新媒体

医疗微信平台,医疗微博平台,医疗交流社区等

五、车联网与智能汽车

(一)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终端

1、硬件设备

车载电脑,车载视频服务器,液晶显示器(LCD)触摸屏,监控摄像头,通话手柄,汽车防盗器,通信芯片/模块,输入输出(I/O)端口设备,自动控制器,车用智能传感器等

2、软件系统

车载操作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检测终端,嵌入式软件,自动控制软件,轨道交通信号采集平台,轨道交通智能信号管理系统等

(二)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服务功能

1、车路互动

交通指挥,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应急管理,电子地图,定位导航,车路协同等

2、人车互动

车辆维护精准服务,加油提醒、就近导航等深度LBS服务,车辆使用情况管理,精准保险定价,出保信息全面跟踪,物流跟踪与管理信息化,辅助驾驶,语音识别,安全驾驶提醒等

3、车车互动

路径学习与出行自动规划,路况信息自动生成等

六、智能绿色家居

(一)家庭安防系统

1、对讲系统

对讲设备,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配件,远程监测与控制,小型电话交换机(PABX)等

2、防盗报警

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和红外/微波双鉴器,报警控制器,个人保全产品等

3、电锁门禁

门禁磁力锁,门禁电插锁,门禁阴极锁,门禁阳极锁,门禁电控锁等

(二)家电智能控制

1、智能照明系统

系统时钟、网络通信线等系统单元,输入开关、场景开关、液晶显示触摸屏等输入单元,智能继电器、智能调光模块等输出单元等

2、电器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开关,智能控制插座,定时器,信号中转放大设备等

3、智能遮阳智能遮阳窗帘

4、智能家电

具有自动监测自身故障、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与远方控制中心通信功能的智能家电等

(三)家庭能源系统

1、暖通空调系统

总体家用中央空调,新风系统,采暖系统等

2、太阳能与节能设备

自动照明,高效照明器具,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软件,遥控窗户窗帘,水和喷灌管理,房屋节能改造等

七、工业物联网

(一)虚拟制造融合1、软件技术

可视化技术,环境构造技术,信息描述技术,集成结构技术,仿真技术等

2、硬件设备

头盔式立体显示器(HMD),可视化眼镜,数据手套,三维鼠标,数据衣,信息存储设备,能支持各种设备、数据存储和高速运算的计算机系统等

(二)智能服务

1、交互层

视频采集,语音采集,环境感知,位置感知,时间同步,多媒体呈现,自动化控制等

2、传送层

弹性网络技术,可信网络技术,深度业务感知技术等

3、智能层

存储与检索,特征识别,行为分析,数据挖掘,商业智能,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技术等

(三)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1、硬件

新一代工业防火墙,隔离网关,通信网关,嵌入式设备安全模块,安全审计产品,工控系统漏洞扫描器,入侵检测设备等

2、软件

工控系统防病毒,入侵检测软件,行为审计软件,可信工业安全管理平台,工控安全监控系统,入侵或异常监测系统等

八、互联网金融

(一)金融业务在线化

1、网上银行

网络缴费支付,在线账户管理,在线转账汇款,在线投资理财等

2、移动银行手机银行,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手机刷卡器支付等

3、网络证券

网络发行,网络交易,网络咨询服务等

4、基金网销

基金公司网上直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网上代销等

5、保险网销

保险公司网上直销,网上保险经纪、保险代理等

(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业态

1、第三方支付非金融机构网上支付、清算等

2、网络融资

网上小额贷款,网上保理,网络借贷平台,网络众筹平台等

3、第三方网上销售

金融产品第三方网上代销等

(三)互联网金融相关配套服务

1、征信类服务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网上征集、加工、提供等

2、信息类服务金融资讯门户,金融搜索引擎,金融信息平台等

3、IT类服务金融软件开发,金融信息安全服务,金融数据中心等

九、互联网教育

(一)互联网教育资源提供

1、互联网教育工具

第三篇: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发布

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发布 2013-06-20 15:01 来源:光明网有1人参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景源教授强调:生态城市是一种文明而不仅仅是种树。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呼吁:城市化并不是所有人进城而是让人们生活方式城市化。

光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李瑞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共同研究编撰,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孙伟平、刘举科主编)问世,并于2013年6月20日在中国社科院举行发布会。专家指出:创建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生态城市建设带动、辐射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有效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城市绿皮书顾问陆大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顾问李景源教授,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贵、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王兴隆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社长胡鹏光,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主编、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刘举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生态城市绿皮书》副主编曾刚教授,联合国工业组织太阳能中心主任喜文华等与来自学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数十人出席发布会。会议由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孙伟平研究员主持。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指出:生态城市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保障民生健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专家说,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点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建设宜居、宜业、宜发展的绿色城市。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更加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成为最根本的民生工程,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一致意愿。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实,进行了深刻思考与研究。《报告》遵循生态城市发展规律,规划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三阶段走”战略,按照生态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与建设标准,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用“核心指标+扩展指标”建立了动态评价模型,并评选出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00强、特色发展50强等。《报告》依据动态评价模型评出2011年生态城市前10位的城市是: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北京市、南京市、珠海市、厦门市、杭州市、东莞市、沈阳市;环境友好型城市前10位的是: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珠海、厦门、天津、宁波;资源节约型城市前10位的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珠海、厦门、西安、呼伦贝尔;循环经济型城市前10位的是: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北京市、重庆市、苏州市、天津市、烟台市、武汉市。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景源教授强调,不是绿化了就生态了,而是节约才是生态;生态城市是一种文明而不仅仅是种树。城市越是现代化,越需要历史和文化的支撑。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魅力的重要方面。生态城市的文化建设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城市领导人要有高尚的精神文化追求,市民有比较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城市政府要有促进文化繁荣的政策措施、较好的机制体制保障;二是城市有比较完善的科普教育文化设施;三是有比较发达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四是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这既包括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呼吁:城市化并不是所有人进城,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应当加强小城镇建设,保持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所占的比例。

专家们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法律建设的缺陷不容忽视。为此,专家特别列出如下一些现象与问题,以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缺乏高度。目前,中国对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很多城市提出的发展战略基本雷同,没有特色。比如,不少城市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其结果只能是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一些城市的发展战略没有充分体现生态和环境优先的原则。有的城市则过分强调了某一个方面,如植树种草、环境保护或旅游开发,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因素。

(2)系统的生态城市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与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明显缺乏。实践中,大中城市各类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园、软件园、旅游度假村等独立规划的现象,给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当前中国建设低碳生态城市陷入了循环困境:一方面,地方政府没有经验,寄希望于中央的政策文件指导,以向中央取经;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同样没有经验,寄希望于通过地方实施,以观地方试点经验。“中国政府尚没有提出关于‘低碳生态城市’的专门政策,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是归于‘节能减排’政策和统计核算单位之中的,因此,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政策体系即可视同于节能减排政策框架。”受困于经验的缺乏导致城市低碳发展政策结构的零散性和尝试性。从低碳发展政策来说,处于探索阶段的城市低碳发展政策实施出现了政策价值认定片面化、政策结构不合理、政策执行功利化及政策评估结果不透明等一系列误区。

(3)生态城市政策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尽管中国现已初步形成包括宪法、法律以及相应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所构成的保障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但与国外较完善、成熟的规范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法制相比,中国的相关立法还处于较低层次,某些法律、法规有待制定和颁布。国外立法将可持续发展、尊重生态规律、预防污染、污染者负担、污染物综合控制,尤其是公众参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综合决策等原则纳入立法中,而中国并没有完全纳入。如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环境损害赔偿、污染责任保险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清洁生产方面的法规、有关重点区域生态整治的法律法规、有关资源保护再生的法律、有关环境保护基金的法律等专项立法都有待建立与完善。尽管中国绝大多数地级以上城市都把“生态城市”作为建设目标,但缺乏类似于《生态城市促进法》的生态城市建设综合立法。生态城市的建设只能按照现有法规进行,而现有的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是针对一般城市建设所设,因此相对生态城市建设而言,这些原则性的法律条款难以操作。例如,《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但谁来执行?谁来监督?负不了责怎么办?负不起责怎么办?需要制定相应的细则。《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全额保障性收购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些法律条款与生

态城市建设的宗旨相背离,如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但从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农作物秸秆应当尽可能还田,而不是利用。

(4)生态城市建设的配套法规制度缺失,当前,开展生态城市实践的大部分城市没有就生态城市建设制定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缺乏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保障。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对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极为重视。比如:通过立法,为生态城市建立了一套绿色(或生态)法律保障体系,包括绿色秩序制度、生态激励制度、绿色社会制度等。因此,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法制建设亟待加强,从生态规划、生态投融资、生态城市建设和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行政执法不力。一是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涉及多个管理机构,应由各部门协同参与。因此,建立综合的生态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将有利于有效地保证国家、省、市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二是行政执法制度不完善。中国对行政执法制度的规定散见于各单项的法律、法规之中,既不统一,又不明确,给执法造成了混乱。三是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受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政治传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执法实践中,监督机构并不能完全起到作用。可见,要确保生态城市建设顺利进行,光有目前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还必须针对各地的特殊实际需要,完善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准确找出症结,把握好发展对策,这是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尽管近年来,中国城市绿色能源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重视和解决:

一、太阳热水器的生产规模不小,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雷同的问题,真正质量过硬,特别是与建筑能很好结合的产品很少。而且从事基础研究的队伍十分薄弱,投资少,潜心研究的氛围不浓。

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均存在许多问题,如设计软件的开发,各种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的构件化、功能化、标准化、模块化及产业化等。从事太阳能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仅仅是少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数众多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师还没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他们对太阳能利用的原理、设计方法不够了解,对其节能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有意识地按照利用太阳能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设计,没有把太阳能利用装置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考虑,造成建筑在土建时期没有设置适当的预埋件,给日后太阳能装置的安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且太阳能后置装置的安装很可能损害建筑结构,增加不必要的荷载。

三、在光电转换利用太阳能方面,中国只是从科研角度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光伏应用研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差距。

四、在风能技术研究开发上,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尚不具备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和能力,一直依赖引进国外的设备和技术。此外,在风电机组系统设计和系统控制方面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

五、在地热利用方面,才刚刚开始起步,仅在部分地区和范围初步应用,应用的水平有待提高,规模有待逐步扩大。

有学者认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治理的速度似乎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这固然跟人口过多、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太小、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落后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从更深层次上看,公众参与程度太低。专家们呼吁:要使不同历史阶段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导性、咨询性更强,更具操作性,就要“四轮驱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职能、责任与义务。

第四篇: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正式发布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正式发布

周二上午举行的在上海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即“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以下为本社在会议现场获得的文件全文。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领导,营造鼓励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国资国企成为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力量,现就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一)重要意义。上海国资国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对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对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也具有积极影响。近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国资监管体系基本确立,国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国有经济实力得到增强。

但是,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动力和发展活力仍需进一步增强。当前,上海面临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和新型发展的新挑战,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上海国资国企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抓住国家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机遇,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动上海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提升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开放促改革、改革促发展,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着力点,以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为途径,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促进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基本原则。要坚持科学发展。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国资国企在改革中调整提升,在开放中创新发展,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切实把握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和本质规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深度变革,增强国资监管的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要深化改革创新。勇于先行先试,分类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激发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和创新转型的活力。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国有企业成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表率。

(四)主要目标。经过3-5年的扎实推进,国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国资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形成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努力成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建成统筹协调分类监管的国资监管体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部门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管理等公共管理职能。国资监管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分类推进改革调整和管理。形成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分层、规范透明的市属经营性国资监管全覆盖体系。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国资委系统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企业集团控制管理层级,加强对三级次以下企业管控。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制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畅通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渠道,形成企业融资发展、机制创新、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回报社会的良性发展机制。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形成2-3家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一批技术领先、品牌知名、引领产业升级的专精特新企业。

三、加快国资与产业联动调整,优化国资布局和结构

(五)推进企业上市发展规范运营。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企业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公众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借鉴上市公司管理模式和运作规则,建立企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制度体系。

(六)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完善国资流动平台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服务民生等提供有力支撑。

(七)调整优化国资布局结构。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深化开放性市场化双向重组联合,加快调整不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的产业和行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0.09%]、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企业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完善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领域企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围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推进企业向重点区域或功能性区域集聚。

(八)健全完善国有资本收益保障机制。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安排和国资战略布局,完善覆盖全部经营性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2020年不低于百分之三

十。国资收益原则上按照产业调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社会保障各三分之一安排支出,建立国资收益资金使用评价制度。

四、分类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

(九)明确功能定位并实施分类管理。突出企业市场属性,兼顾股权结构、产业特征、发展阶段,逐步实现差异化管理。竞争类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努力成为国际国内行业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功能类企业,以完成战略任务或政府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公共服务类企业,以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和稳定,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引入社会评价。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按照市场规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对涉及跨上述分类业务的企业,因企制宜、分类分层管理。按照国资布局结构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分类可动态调整。

(十)规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竞争类企业,积极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强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功能,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原则上兼任党委书记,与总经理分设。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国有多元投资企业原则上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经法定程序,兼任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分设;非多元投资企业可设1名执行董事任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分设。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或推荐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与企业内部监事组成监事会。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外派财务总监。

(十一)推进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和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保持合理的稳定性和必要的流动性。竞争类企业,按有关规定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考核奖惩、薪酬分配权。合理提高市场化选聘比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加强对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工作的指导,明确选人用人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政策。完善企业领导人员发现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勤于思考、严于律己的企业家队伍。

(十二)完善注重长效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职工收入、企业效益、发展目标联动,行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关系。建立健全企业核心骨干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分配机制。符合法定条件、发展目标明确、具备再融资能力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人力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可实施科技成果入股、专利奖励等激励方案。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公司,探索市场化项目收益提成奖励。国有创投企业鼓励采用项目团队参股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的方式,探索建立跟投机制。完善市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体系,符合条件的竞争类企业实施股权、现金两种类型的中长期激励,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完成重大任务后,经考核配套实施专项奖励。健全与长效激励相配套的业绩挂钩,财务审计和信息披露、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

五、鼓励企业立足本土融入全球,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十三)支持企业跨国经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以市场拓展、资源引入、技术提升、品牌输出为重点,支持企业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因时、因地、因企制宜开展跨国并购,建立境外科技研发、资源开发和加工贸易基地,构建符合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增强企业在国际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努力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主导者。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企业结合实际,探索实施符合国际惯例的外派跨国经营管理人才薪酬制度。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组织架构,完善境外投资决策、项目评估、过程监控、风险分担机制,严格投资经营效益考评,提升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十四)构建支持企业跨国经营的服务机制。完善境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和产业导向。简化投资合作核准手续。为企业人员赴境外开展投资合作项目提供便利。加强外汇金融支持,鼓励国有企业积极争取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打造服务企业、联动发展平台、完善信息交流、资源配置、专业服务功能。培育跨国经营的服务主体,形成集约集群优势。境外投资合作项目,经认定可在一定期限内单列考核。

(十五)增强创新动力、实现转型发展。聚焦核心主业、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坚持专业化基础上的相关多元经营。发挥信息化在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产业升级。加大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投入力度,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对主动承接国家和本市重大专项、科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化项目,收购创新资源和境外研发中心,服务业企业加快模式创新和业态转型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经认定可视同考核利润。

六、优化国资监管体系,提高国资监管效率

(十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完善市属经营性国资集中统一监管的国资管理体制,以产权为纽带,积极推进产业与金融结合,加快产业与金融等各类资本优化配置,切实履行资产收益、选择管理者和参与重大决策等出资人职责。加强对区县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

(十七)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方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法制定或参与制定公司章程,使之成为各类治理主体履职的主要依据之一。加强战略管理、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公司治理、考核分配和风险控制等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国资监管体系。减少审批事项,切实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七、凝聚共识、营造氛围,形成推进改革发展的合力

(十八)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的要求,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领导班子建设与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相结合,形成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坚持职工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打造一支职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岗位业绩优的职工队伍;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培育体现企业特点、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职工创造力的企业文化;坚持反腐倡廉建设与加强企业管控相结合,运用“制度加科技”方法,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

(十九)完善各类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落实国有企业自主分配权。鼓励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示范区外的国有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参照实施。创新优化国有创投企业评估管理方式。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企业予以职工培训税收优惠。探索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特许经营、定价机制与政府财政投入相配套的公共产品管理体系,完善土地资产管理的配套政策,研究以国有划拨土地采用国家作价入股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探索企业参与土地二次开发利益分配的机制。逐步落实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政策。

(二十)建立鼓励改革创新的容错机制。对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未规定事项,鼓励开展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创新试点,部市合作共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试验区。将改革创新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作为个人职务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改革创新工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有关单位和个人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决策、实施,且勤勉尽责、未牟取私利,不作负面评价,依法免除相关责任。

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抓紧制定、认真落实完善分类监管、法人治理结构、长效激励约束、培育跨国公司、优化国资布局结构等配套文件。各企业集团、委托监管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实践,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本意见的工作方案。各区县国资国企改革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第五篇:中国住房发展报告《住房绿皮书》-中国社科院(2009-2010)

中国社科院 《住房绿皮书》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

2010年住房调控增加保障房比例

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住房绿皮书》发布会暨2009~2010年住房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住房绿皮书》对2010年住房调控给出了详细的政策建议。指出2010年住房市场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宏观经济和住房经济的平稳、健康和较快发展。政策目标为即“价稳量增”,具体概括为:“增加销售,扩大投资,调整结构,稳定价格”。即实现价格基本稳定、投资开发与销售量稳步增长,小户型、保障房比例大幅提升。

《住房绿皮书》提出2010年细化调控办法。供给管理:对高档物业提供者,实施重税;对普通商品房开发适当优惠,对保障房开发实施奖励和补贴政策;需求管理:实施“抑制投机、引导投资、鼓励消费和扩大保障”差别化的需求管理政策;空间管理:重点监控一线城市的国际游资的冲击和炒作,重点监控一线、二线城市的国内投机客的炒作。根据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及其变化,采取区别对待措施,指导不同区域和城市的供求政策;时间管理:针对2010年四个季度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市场表现,金融、土地、财政等尤其是金融部门提前做出预案,把握节奏,采取适度的松紧政策。具体在一季度加大土地和保障性住房,适度降低一贯的贷款高增长率;第二季度,加大措施,刺激供给,同时加大保障房供给力度,适度从紧消费支持,第三、第四季度,加大消费刺激的政策;预期管理:针对根据宏观经济和住房市场形势产生预期,政府采取适当的、并且不断变化的应对措施,通过预期管理,打击市场投机行为,引导供需双双回归理性。

《住房绿皮书》提出调控的政策原则。坚持“定量宽松,精确投放;抑扬有别,重拳出击;多策组合,时空匹配;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政策原则。“定量宽松,精确投放”。主要指住房信贷(也包括土地等)要坚持数量明确的宽松政策,并进一步将投放对象加以细化,准确投放到供需对象中;“抑扬有别,重拳出击”。就是对待保障、消费、投资和投机采取不同的政策,并且进一步强化。即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更有效地抑制投机、引导投资,更进一步地鼓励消费和扩大保障;“多策搭配,时空组合”就是要综合利用土地、金融、财税和监管手段,协同作战并根据空间和时间不同,不断调整;“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就是在将完成2010年的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将解决眼前的目标问题和长远的根本性问题结合起来,结合具体措施的推出,不失时机地改革制度、体制和机制。

《住房绿皮书》提出调控的政策措施。宏观经济:微调宏观政策,刺激内生性增长,防控通货膨胀;城市发展:挖掘城市化的潜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开发企业:公布住房参考价格,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需求主体:鼓励住房消费,引导住房投资,抑制住房投机;住房市场:完善住房市场体系,鼓励住房消费;土地市场:扩大住房用地供应规模,提高用地效率;金融机构:严控投机性房贷,刺激真实住房需求;市场监管:规范市场准入条件,从严市场行为监管;住房保障:落实保障房建设计划,切实扩大保障房供给。

《住房绿皮书》还提出解决住房长期问题的对策建议。提出住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确保稳健发展,力争持续繁荣,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住有所居”的住房发展总体目标。着力解决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重新确立住房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定位;建立促进住房稳健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三维一体的住房发展体系。重构住房市场化和保障性相结合的住房生产体系,市场化和保障性相结合的产品体系,住房发展的制度、战略、政策、监管、调控的制度体系。

具体有以下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改善城市发展的制度环境,挖掘城市化的潜力;创新房地产制度,建立完善可靠的法制体系;建立顺畅得力的监管体系,反对住房市

场领域的垄断;改进政府参与市场的方式,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费体系,实现住房分配的转移支付制度;设立住房政策委员会,建立统一灵活的调控体系;建立商品性与政策性差异化结合的分层次的住房体系;建立住房再生产各环节、商品性和保障性结合的住房体系。今年房价有可能缓降

中国社科院今天上午发布《住房绿皮书》绿皮书指出今年房价可能出现缓降——

明年商品住房价格不会降

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召开《住房绿皮书》发布会暨2009-2010年住房形势与政策研讨会。绿皮书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住房投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住房资产与物业市场为先扬后抑、价稳量增。

根据社科院的预测,明年一季度房价会保持平稳,第二季度开始上涨,到了第三、第四季度将出现下降,不过明年全年的总体形势相对平稳。

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称,北京房价高得离谱,把三代人一生的积蓄都用来买房了。

房价·预测

明年住房量升价格稳定

绿皮书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全球住房市场表现不一。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住房投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化规模呈现高峰,住房资产与物业市场先扬后抑、价稳量增;住宅用地市场交易量增加,交易价格上升;住房金融市场温和上行,波动增长。

绿皮书对今年第4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各季度住房市场情况分别作了预测。

绿皮书指出,2009年第4季度住房市场在有效需求下降、观望气氛增强、开发企业促销积极性低、年底季节性信贷紧缩、二套房贷政策从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可能有一个销售量回落和价格小幅调整的过程,投资开发则将继续保持上升。

而到2010年可能呈现春暖秋凉、价稳量增的整体态势。明年楼市将价稳量增

11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住房绿皮书》发布会暨2009~2010年住房形势与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2008年至2009年中国住房市场运行状况,预测了2010年中国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促进中国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并正式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完成的首份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

《住房绿皮书》指出,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住房增量市场与住房存量市场将呈现春暖秋凉、价稳量增的发展态势。在没有出现新的重大外部冲击的条件下,受前三季度销售量与价格增长过快及开发企业资金压力较小的综合作用,2009年第四季度住房市场可能有一个销售量回落和价格小幅调整的

过程,投资开发则将继续保持上升。2010年从整体看可能呈现先扬后抑、价稳量增的态势。具体而言,2010年第一季度销售量可能出现缓降,而价格基本保持平稳;第二季度受通货膨胀预期或政府可能出台新政策的影响,销售量回升、价格上涨及开发投资上升的概率较大;第三、四季度价格与销售量可能稳定或出现下降,开发投资上升或保持稳定。

《住房绿皮书》分析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预测的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依据:

第一,从供给方面看,开发企业资金面决定短期供给变动。由于信贷政策宽松及2009年商品住房销售业绩良好,开发企业普遍资金较充裕,短期内大幅度扩大供给或降价促销的概率较小。

第二,从消费需求方面看,近期经济下滑可能对真实住房需求有一些影响,但政府采取的一些鼓励住房消费、降低城市化门槛的措施如买房送户口等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作用,总体上真实住房需求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第三,从投机需求方面看,住房投机行为是造成现阶段住房市场波动的需求方面的主要原因,它受通货膨胀率、融资成本与融资杠杆比率、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通胀预期是否会转化为现实通胀压力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融资成本、融资杠杆比率及交易成本大小则主要取决于政府住房信贷与税收政策。

第四,从投资方面看,由于经济复苏尚不稳固、经济增长对住房市场的依赖仍较大,因而政府短期内并没有大力抑制住房投机的政策空间,甚至在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时,政府还可能进一步加大住房需求刺激力度。

此外,《住房绿皮书》还选取了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城市来研究住房价值潜力,根据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的权重,测算出住房价值潜力的综合排名结果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南京、杭州、武汉、厦门、成都、大连、青岛、重庆、沈阳、宁波、济南、西安、郑州、长沙、哈尔滨、福州、太原、南昌、合肥、石家庄、昆明、长春、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贵阳、海口和南宁。2010年将成城市化发展重要转折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认为,2009-201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仍然向好,中国城市化进程会继续推进,2010年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转折年。

绿皮书指出,2008-2009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对城市住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住房的真实需求得到释放,同时,全国总体用地规模大幅增加,也为住房供给创造了条件。从区域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建设力度仍然在不断加大,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住房需求和供给整体上呈现“双加速”态势。

2009-201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将对住房产生进一步影响,将创造更多真实需求,进一步改善住房供给的条件,进一步刺激大城市住房需求,同时,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中西部地区的住房需求仍然将保持较为旺盛的态势,而东部地区住房需求将得以恢复。

绿皮书还提出了未来城市化的发展对住房的影响,即:中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速必然不断创造住房需求,未来城市发展趋向高级化将需要更高质量的住房条件。城市化地域结构的集约化发展使得现有城市基础上的住房开发变的更加重要。城市大型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网络化的城市化体系演化将进一步刺激

大都市房地产的需求,同时促使交通沿线房产的价值不断提升。未来城市的发展将不断梯度推进和动态演化,一、二、三线城市,东部,中部,西部城市的住房需求和价格也将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未来城市发展将呈个性化和多样化,那些基础条件好的宜居城市的住房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城市发展将更加开放和全球化,这将使得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尤其是顶级城市核心区的住房价格将与其世界城市相一致,由全球市场定价,无论是中国房地产的需求、供给还是价格都要和全球接轨。同时,中国城市住房的供给、需求、价格、周期波动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也会越来越大。未来城市多层次化和非均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住房分布和住房价格的差异性,一般来看,现在发展的城市在未来可能会更好,这些地方高端房地产的投资潜力可能会更大。同时,由于城市发展具有层次性,满足中低收入者住房需要的中低端房地产的潜力也很巨大。城乡一体化发展将不断深化城乡二元体制制度创新,进一步推动城乡住房市场的统一,农地和城市土地同地同价将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对住房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也会有助于舒缓大部分城市土地供给瓶颈,影响住房价格水平。

《住房绿皮书》还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即

1、城市化水平偏低;

2、城市化质量不高;

3、城市容积率整体较低;

4、城市体系不够合理。进而研究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城乡制度分割、规划不健全、行政体制不合理、道路选择偏差等政策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

1、实施均衡发展的经济社会战略;

2、全面协调推进城市化;

3、制定面向2030年的城市体系发展规划;

4、改善城市发展的制度环境;

5、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明年住房投资作用增强

11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住房绿皮书》发布会暨2009~2010年住房形势与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正式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完成的首份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

《住房绿皮书》综合运用微观、宏观、公共经济学等理论,建立了以住房市场为核心,住房市场主体为支撑,住房市场潜力为延展,住房宏观背景为基础,公共政策作保障的住房分析框架。分析了2008年至2009年中国住房市场运行状况,预测了2010年中国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促进中国住房市场

《住房绿皮书》提出了一个有多项指标组成的测量中国住房市场质量、风险和效率等的指数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住房上市公司指数、住房支付能力指数、住房真实供求缺口指数、城市土地市场价值指数、住房市场价值潜力指数、住房贷款风险指数、住房市场监管指数、住房社会保障指数等,对涉及住房市场的关键方面的健康程度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住房绿皮书》认为,由于全球金融和经济走势于2008年急转直下,中国住房市场在这一年初开始的调整被迫中断,住房产业虽然未被列入国家振兴产业名单但实际上依然被视为GDP止跌回升的主力军。于是,诸种关于住房产业优惠政策的出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慷慨注入大量的流动性、难以遏制的投机需求和一定的刚性需求集体向住房产业发力,结果是,在2008年底濒临绝境的住房产业绝处逢生,转过难熬的2008年头后,迅速爆发,短短几个月间就吞噬了住房价格在2008年近一年里的下降空间,冲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峰值。

《住房绿皮书》所展现的2008年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及其相关的经济、金融和政策图景是:全球经济从深度衰退到逐步回稳;中国宏观经济从急速下滑到触底回升;城市化质量提升明显,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加快;住房金融市场从紧缩到宽松;住房开发企业由急剧恶化到迅速好转;住房消费、投资和投机意愿几经

反复;信贷监管由紧变松,又由松变紧;住房资产与物业市场从回落调整到快速上涨;住房土地市场从热度下降到逐步回暖;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迅速加大,保障覆盖范围有所提高。

《住房绿皮书》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全球住房市场表现不一;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住房投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化规模呈现高峰,城市化区域增长相对均衡;住房市场春暖秋凉、震荡增长;住宅用地市场交易量增加,交易价格上行;住房金融市场温和上行,波动增长。

《住房绿皮书》指出当前住房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宏观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城市发展:公共支出压力大;开发企业:风险增加,素质下降;资金充裕助长地价、房价上涨压力;需求主体:投资者蠢蠢欲动,消费者缺乏理性,市场面临需求者冲击;金融机构:宽松支持了投机,紧缩抑制了消费,风险防控手段有限;住房市场:价稳量增难以实现,市场波动频繁剧烈;土地市场:土地供给严重不足,土地价格过快上涨;金融市场: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市场单一导致风险过于集中;市场监管:监管任务更加繁重,监管意愿有所放松;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难实现。

《住房绿皮书》还梳理了住房市场面临的长期问题。宏观经济:面临波动风险,潜藏泡沫风险,遭遇停滞风险;城市发展:城市化加速度减缓,城市化潜力无法完全释放;开发体系:市场垄断产生高利润,行政管制导致高成本;需求主体:消费心理不成熟,消费观念有障碍,消费者保护和投机者监管体系不健全;土地市场:土地市场垄断,政府经营与监管合一;金融体系:一元化住房的金融体系,过度集中的金融风险;住房体系:商品房和保障房体系都不健全,两者结合不好;住房监管:监督管理制度较粗糙,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住房调控:调控手段不经济,调控步调不协调。

《住房绿皮书》对2010年住房调控给出了详细的政策建议。指出2010年住房市场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宏观经济和住房经济的平稳、健康和较快发展。政策目标为即“价稳量增”,具体概括为:“增加销售,扩大投资,调整结构,稳定价格”。即实现价格基本稳定、投资开发与销售量稳步增长,小户型、保障房比例大幅提升。

提出2010年细化调控办法。供给管理:对高档物业提供者,实施重税;对普通商品房开发适当优惠,对保障房开发实施奖励和补贴政策;需求管理:实施“抑制投机、引导投资、鼓励消费和扩大保障”差别化的需求管理政策;空间管理:重点监控一线城市的国际游资的冲击和炒作,重点监控一线、二线城市的国内投机客的炒作。根据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及其变化,采取区别对待措施,指导不同区域和城市的供求政策;时间管理:针对2010年四个季度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市场表现,金融、土地、财政等尤其是金融部门提前做出预案,把握节奏,采取适度的松紧政策。具体在一季度加大土地和保障性住房,适度降低一贯的贷款高增长率;第二季度,加大措施,刺激供给,同时加大保障房供给力度,适度从紧消费支持,第三、第四季度,加大消费刺激的政策;预期管理:针对根据宏观经济和住房市场形势产生预期,政府采取适当的、并且不断变化的应对措施,通过预期管理,打击市场投机行为,引导供需双双回归理性。

提出调控的政策原则。坚持“定量宽松,精确投放;抑扬有别,重拳出击;多策组合,时空匹配;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政策原则。“定量宽松,精确投放”。主要指住房信贷(也包括土地等)要坚持数量明确的宽松政策,并进一步将投放对象加以细化,准确投放到供需对象中;“抑扬有别,重拳出击”。就是对待保障、消费、投资和投机采取不同的政策,并且进一步强化。即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措施,更有效地抑制投机、引导投资,更进一步地鼓励消费和扩大保障;“多策搭配,时空组合”就是要综合利用土地、金融、财税和监管手段,协同作战并根据空间和时间不同,不断调整;“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就是在将完成2010年的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将解决眼前的目标问题和长远的根本性问题结合起来,结合具体措施的推出,不失时机地改革制度、体制和机制。

提出调控的政策措施。宏观经济:微调宏观政策,刺激内生性增长,防控通货膨胀;城市发展:挖掘城市化的潜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开发企业:公布住房参考价格,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需求主体:鼓励住房消费,引导住房投资,抑制住房投机;住房市场:完善住房市场体系,鼓励住房消费;土地市场:扩大住房用地供应规模,提高用地效率;金融机构:严控投机性房贷,刺激真实住房需求;市场监管:规范市场准入条件,从严市场行为监管;住房保障:落实保障房建设计划,切实扩大保障房供给。

针对2008年以来出台的住房优惠政策的问题,报告提出“方向不变,适度微调,从严监管,强化抑扬”的建议。

《住房绿皮书》还提出解决住房长期问题的对策建议。提出住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确保稳健发展,力争持续繁荣,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住有所居”的住房发展总体目标。着力解决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重新确立住房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定位;建立促进住房稳健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三维一体的住房发展体系。重构住房市场化和保障性相结合的住房生产体系,市场化和保障性相结合的产品体系,住房发展的制度、战略、政策、监管、调控的制度体系。

具体有以下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改善城市发展的制度环境,挖掘城市化的潜力;创新房地产制度,建立完善可靠的法制体系;建立顺畅得力的监管体系,反对住房市场领域的垄断;改进政府参与市场的方式,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费体系,实现住房分配的转移支付制度;设立住房政策委员会,建立统一灵活的调控体系;建立商品性与政策性差异化结合的分层次的住房体系;建立住房再生产各环节、商品性和保障性结合的住房体系。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地价仍要涨 沪京杭地价潜力居前三

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发布了首份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报告指出,我国土地价格仍将提升,沪京杭土地价值潜力居前三。

《住房绿皮书》指出,监测显示,到2009年9月,全国土地市场交易活跃,住房用地成交量连续8个月呈增长态势,2009年前三个季度的累计成交量首次超过了上年同期水平,且成交总价普遍较高,土地的交易已经有了回暖的新迹象。这一态势在北京、天津、重庆三个直辖市比较明显。从第一到第二季度,北京购置的土地面积从19万平方米上升到了67万平方米,增幅达253%;天津的购置土地面积从28万平方米上升到了146万平方米,增幅达421%;重庆也从138万平方米上升到了186万平方米,增加了35%。四个直辖市中,只有上海的购置土地面积有所下降,降幅为50%。在土地交易较为热络的情况下,土地交易价格也有所上升。国家统计局2009年10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3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涨了4.7%。

《住房绿皮书》预测,在宏观经济趋好、房地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放宽、发展规划大量推出、地方政府出台大量优惠条件积极推地、房地产市场总体回暖的背景下,伴随着房地产开发商的乐观市场预期及其资金压力的缓解、购地能力和购地意愿的提升,下一阶段土地市场需求回升的态势应会得到延续。供给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追求土地收入,寄希望于通过房地产业拉动本地经济增长,以及完成土地供给计划的压力,下一阶段各地土地供给的力度应会进一步加大。在上述土地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都趋升的力量作用下,土地市场的交易面积会有所增加,土地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此外,《住房绿皮书》还选取了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城市来研究土地价值潜力,根据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的权重,测算出5年后土地价值潜力。总体来看,东南、环渤海、东北处于第一阵营,它们的土地价值潜力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西南、西北则处于第二阵营,其土地价值潜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广州、天津、宁波、青岛、大连、厦门。土地价值潜力以银川最小,后10名大都是西南和西北的城市,分别是:郑州、海口、昆明、乌鲁木齐、重庆、南宁、贵阳、西宁、兰州、银川。

中国住房信贷利率总体保持低位 四季度或有微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指出,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间的住房金融市场将不会延续上半年疯狂的上行走势,展现一种温和上行的走势。但住房间接金融市场即信贷市场相对于直接住房金融市场强势地位将会依然延续,但结构占比可能会有所下降。并预计09年四季度或进行结构性微调。

绿皮书还指出,2008年以来的住房金融市场,依然是信贷市场维持着难以撼动的垄断地位,经调整的国内贷款在住房开发企业中的资金来源中平均占比达49.54%,绝大多数月份更是延续着50%以上的水平,2009年4月、5月、6月、7月、8月和9月的比重分别为59.1%、55.7%、54.9%、56.8%、50.49%和48.33%。

绿皮书预测,由于流向住房领域的流动性可能大量进入了投机渠道,引发了房地产价格的迅速攀升甚至泡沫,为此针对住房领域的信贷利率很可能进行结构性微调。一是对住房开发贷款利率,在金融机构一般性商业贷款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上调,特别是对于豪华住房开发将会提升上调比例;二是对住房消费贷款利率则是强调严格执行银行业监管机构所确立的二套房贷利率、多套房贷利率上调比例的要求,同时对首套房贷继续实行7折优惠利率。

下载《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四新经济”发展绿皮书(2015年版)》正式发布(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