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釉里红的产生和发展
各种金属元素在釉中会呈现不同的色泽,如钴会产生蓝色,铁会产生褐色等,在釉中含有一定的铜元素会出现鲜丽的红色。在工艺上釉里红和青花完全一样,是在胎上绘画后罩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区别在于青花瓷以钴作呈色剂,而釉里红是用铜作呈色剂。
一、举步艰难的元代釉里红
用铜红料作釉下彩绘的工艺元初已经掌握,但因工艺要求高,技术上难以突破,发展缓慢。1979年在江西丰城发现了一件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的楼 阁式谷仓(高29.5厘米,陪葬用),上有元至元戊寅即1338年的纪年铭文。从釉里红呈色看灰暗深紫,并未烧好,而同期的青花瓷已有巨大进步,足见釉里 红工艺的复杂。
造成元代釉里红技术落后的又一原因是缺乏有力的市场需求。元青花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伊斯兰地区对蓝白相间的青花瓷的癖好,诱人的出口瓷的利益成为元青花成熟的催化剂,而釉里红却得不到经济刺激,举步艰难是可以想见的。
用寥若辰星来比喻存世的元釉里红并不为过,迄今报道的元釉里红不过数十件,其中还有不少是残破的。
纵观这些已发现的元代釉里红,有这些工艺上的特点:
1、釉里红呈色多种,鲜红的较少,大多趋灰,有明显晕散,有温度失控而铜红料“烧飞”的变白现象;
2、施青白釉或白釉,和同期青花相比釉面较深;
3、采用白地釉里红绘画或刻划暗纹后釉里红涂地的方法。以色块装饰为主,较少线描纹饰;
4、造型品种简单,仅玉壶春瓶、罐或是杯、匜等几种。
这些特征都说明了元代釉里红的原始状态,但这并未影响其艺术价值,每一件元代釉里红都是价逾黄金的珍宝。
二、官窑袭断的明代釉里红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超经济力量的存在,给各种自然物品赋予非自然的神秘色彩。明代时,釉里红成为惟有官窑才能烧制,惟有官府才能使用的品种。
我们还无法知道为什么明代只有官窑烧制釉里红,但其背后一定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元末时,农民起义队伍称红巾军。朱明王朝建立后,对红色也有 着特殊的情感,士兵均着红袄。红色是明代象征皇权的神秘力量,使明初釉里红的制作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明初釉里红由官窑烧制,在技术的改进上有了财力的保 证,使明初釉里红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
明初洪武釉里红上和元代产品有很大区别,表现为:
1、线描纹饰的成熟。明代釉里红在装饰上采用线描方法,改变了元代釉里红以色块为主的原始装饰工艺。洪武釉里红采用了勾勒点染、双勾填色等多种技法,能自如的表现各种纹饰。
2、釉里红呈色的改进。明初釉里红的呈色有了改进,整件器物的色泽统一,已较少见到含灰或烧飞的现象。洪武时,呈色有艳红、深红和灰红三种,艳红和深红的有晕散,灰红的一般无晕散。
3、器物造型的巨大。洪武釉里红以大盘、大碗、大瓶等巨型器为主,其中直径40厘米的大碗更是典型器物。对这种直径一尺多的大碗的真正用途目前还是个谜,有人猜测这种巨型碗可能是祭祀用具,使之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明代釉里红技术上的改进完成于永乐和宣德两朝。到永、宣时,釉里红呈色已娇艳欲滴,釉面油润晶莹,纹饰绘画趋向简约和灵动,达到了釉里红制作的 巅峰。除了传统的白地上用釉里红绘画外,还出现了红地白花等新品种,最为成功的是一种称为宝石红的三鱼纹和三果纹高足碗。这种碗的外壁有三条小鱼或三枚果 子,以红釉填涂,红宝石般的艳红而闪亮,又微微高出白釉釉面,传说以西洋红宝石填入,成为宣德官窑的一代绝品。
宣德以后,官窑釉里红因制作难、成本高已很少制作,而以低温红釉替代。明中后期官窑釉里红虽有个别存世,但和洪武釉里红的雄伟、永宣釉里红的华贵已不可同日而语。
三、官民窑并举的清代釉里红
釉里红工艺明代后期几乎失传,明末清初时,首先由民窑恢复生产。这时的一些民窑小碗上、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的方法,大多以青花画枝叶,以釉里红画花朵,淡雅中透出几分喜气。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官窑很注重釉里红技术的恢复,这三朝官窑中都有上乘的釉里红作品。和明代相比,清代釉里红呈色有了改进,呈色红中透紫,既无元明釉里红的红艳,也无因烧制不好而出现的灰黑或烧飞。同时,清代的釉里红呈色已能分出浓淡色阶,这是又一个重要进步。这时的官窑釉里红大多采用白描 的方法,和同期青花复杂而多样的绘画方法相比,在表现能力上还有有一定差距。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是最多的装饰手段,如雍正官窑的八仙过海青花釉里 红碗上,以青花画八仙人物、釉里红画海水,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乾隆时的云蝠纹以青花画灵芝云,以釉里红画蝙蝠,也是很成功的创作。这些成熟作品在清中后 期的官民窑中被不断仿制,但无论从青花、釉里红的呈色和绘画技巧来看,都相距甚远,讥以效颦并不为过。
清代中后期民窑的釉里红生产一直没有停止过。
清乾隆到嘉庆时,民窑有一种青花釉里红盘是大宗产品。盘一般直径在30厘米上下,盘中青花釉里红凤穿牡丹、松树仙鹤等吉祥图案,做工一般,青花混浊,釉里红也暗淡。在当时商品环境下能让大众买得起的釉里红,只能做到这种水平,以维持低价。
清末民初中,有一种青花釉里红鲤鱼盘是非常成功的设计,造型抽象但灵动异常,鱼身轮廓和周围水草以偏紫的青花勾勒,鱼身中用釉里红画斜格纹,无 论是构图还是色彩搭配,都恰到好处。这种盘口径有25厘米和30厘米两式、鱼纹又有雌雄之分(雄鱼瘦长而雌鱼肥胖)。据说这种盘在民国初颇受殷实人家欢 迎,取“年年有余(鱼)”之意。在吉庆日专门用来盛肉,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美好向往,釉里红经过数百年发展,至此也许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诞生于民窑的釉里红在明代被官窑袭断,到清代官民窑并举的盛况又被民窑独秀的局面替代。西方一位哲人说任何事物都有回归到自身初始状态的趋向,釉里红的发展历程似乎也证明了这个道理。
更多内容请关注 北京陶瓷网 陶瓷文化频道
第二篇: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和普及,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必将加速信息革命的进程。计算机不仅能代替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代替人脑的部分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更广泛的普及,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起到越来越巨大的推动作用。
计算机是由各种电子元器件组成的,是能够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算术运算、逻辑控制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设备。自从其诞生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等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和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密切相关。人们通常按照构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及其电路的变革,划分若干“代”来标志计算机的发展。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及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各国正加紧研制和开发第五代“非冯·诺依曼”计算机和第六代“神经”计算机。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和普及,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必将加速信息革命的进程。计算机不仅能代替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代替人脑的部分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更广泛的普及,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起到越来越巨大的推动作用。
计算机是由各种电子阿元器件组成的,是能够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算术运算、逻辑控制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设备。自从其诞生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等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和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密切相关。人们通常按照构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及其电路的变革,划分若干“代”来标志计算机的发展。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及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各国正加紧研制和开发第五代“非冯·诺依曼”计算机和第六代“神经”计算机。
第三篇: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系
别:安全工程
姓
名:梁进雄 班
级:安全单10-1班 学
号:310901040118
安全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避免和控制人为技术、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危险、危害、意外事故和灾害的学问。它以技术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与灾害的避免、控制和减轻损害及损失,达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安全。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门学科,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但是,劳动者在自己创造的机器面前致死、致伤、致残的事故与手工业时期相比也显著增多。资本主义初期,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生产中人身安全毫无保障。工人的斗争和大生产的实际需要,迫使西方各国先后颁布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关规定。如美国麻省于1867年通过工厂检查员的法律;法国北部联邦于1869年制定了工作灾害防止法案。1871年德国建立了研究噪声与振动、防火防爆、职业危害防护的科研机构。20世纪初,英、美、法、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安全技术研究机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尤其是高技术、新技术应用中潜在的危险常常突然引发事故,使人类生命和财产遭到巨大损失。因此,保障安全,预防灾害事故从被动、孤立、就事论事的低层次研究,逐步发展到系统的综合的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最终导致了安全科学的问世。安全科学已从多学科分散研究发展为系统的整体研究,从一般工程应用研究提高到技术科学层次和基础科学层次的理论研究。
从学科角度上看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的主要包括:①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如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数学等;②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理论: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法学等;③专业技术:包括安全工程、防火防爆工程、电气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除尘、防毒、个体防护等)、安全管理工程等。安全科学技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十几年来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安全科学学科的全面确立,21世纪,人们更会深刻地认识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们的劳动与生产实践活动,保护劳动者与社会大众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生产,增长经济,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安全科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而且还是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和基本保障条件。
工业事故与灾难对人类的安全健康造成重大损害,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主要将表现在:第一,由于工业生产事故和其他职业危害问题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增多,而且矛盾易于尖锐。尤其是2l世纪中国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后,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对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恶劣劳动条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第二,人们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按生产摸式发展,在重大事故多发行业,将会由于招不到高素质的职工而使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的平衡、持续和发展。第三,工业事故和灾难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也造成人们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负担。中国事故和职业病状况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装备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关系着人民的安危幸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确保安全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时,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科学揭示了安全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安全工程技术保护生产力,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事实证明,安全科学技术已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事故与灾害发生机理,初步建立安全生产科学理论体系。开展生产安全技术攻关,力争在重大生产事故防治、监测预警、应急救援、高危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安全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产业基本满足国内安全生产需要。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条件支撑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一批国家级生产安全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检测检验中心和技术支撑实验室,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在安全技术标准的种类、数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安全生产灾害事故防治重大基础理论。重点围绕典型重大工矿事故的致灾机理、演化过程、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过程,开展灾害成灾机理、多种灾害耦合与转化、控制原理及灾后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事故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安全行为学理论的研究,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提供科学指导。
(2)煤矿重大事故预测、预警、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究煤矿瓦斯、冲击地压、水害、矿井火灾、高温等区域性预测技术和动态连续监测技术及装备,煤矿重大事故预警及智能控制技术,建立煤矿重大事故预警技术体系;研究瓦斯突出预测与参数测定、瓦斯抽采技术、矿井火灾早期预测与探测、突水快速探查与快速排水、冲击地压解危等重大煤矿事故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
(3)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尾矿库风险预测、监测与防治技术,矿山排土场滑坡及诱发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采空区风险预测、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硫化矿石吸附氧燃烧特性鉴定及矿井火灾预测预报技术,非煤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信息共享技术,企业灾后恢复风险评价及重大次生灾害防治技术。
(4)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究大型油气储罐区、油气长输管线、化工企业在役高危生产装置等事故监测预警技术,化学工业园区全容量分析指标体系、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和安全布局优化规划方法,石化装置风险及运行安全周期评估和安全保障技术及装备,基于功能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关键技术及装备,危化品生产储运监控系统安全等级分析评估及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等。
(5)高危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以防尘、防毒为重点,研究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开发集成高效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场监测系统、便携灵敏可靠的职业危害监测仪器设备。
(6)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研究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铁工程、大型复杂建筑、燃气管网和电网等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安全规划设计、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城市生命线系统抗灾关键技术,城市大型复杂建筑及重点交通枢纽安全运营关键技术,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装备。
(7)安全避险、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及装备研发。针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事故灾难,开展侦检探测技术、救援模拟仿真与推演技术、矿山井下人员快速撤离避险等研究。研发矿山大型机动救援技术装备、救灾通讯设备、灾区侦测装备、矿井救生装备、单兵轻型集成救援装备、灾区探测救援机器人、危险化学品快速堵漏设备、移动应急指挥救援集成系统等一批先进适用的重大救援技术装备。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的春天。
第四篇:我国消费者协会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消费者协会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1984年12月26日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它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也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的全国性消费者组织。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从此开始了消费者保护运动的新纪元。1987年9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国际消费者联盟第十二界世界大会上,被接纳为正式会员。加入国际消费者联盟,标志着中国消费者协会所从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国际化。1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由有关行政部门联合组建,报政府审批,并由政府拨款支持。还有在消费者协会指导下开展维权活动的基层组织,这些组织数量巨大,没有政府资助。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县以上消费者协会已达3254个(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31个);在农村乡镇、城市街道设立消协分会26129个;基层投诉站、监督站、联络站等各类基层网络组织89425个(设在城市商业集中区12966个,乡镇集贸市场13738个,村委会43994个、居委会9606个,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等其他场所9121个);义务监督员、维权志愿者9万余名。孙 颖《论消费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法学评论(双月刊)2010年第1期(总第159期)
《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二十件大事》, http: / /business.sohu.com /20041224 /n2236296691.shtml.2008年5月23日访问;
第五篇: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发生,使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规模随着市场的开拓迅速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会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会计不仅要发挥反映职能,更要发挥监督职能,从而促使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企业对内部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视,强调计划与控制。这就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不仅要进行事后记账、算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事中控制,这一时期产生了标准成本法,强调预算的控制作用,通过差异分析寻找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并对管理人员的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价。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可以说是管理会计的雏形,但当时管理会计还从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管理会计真正的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军用产品生产企业向民用产品生产企业转换,市场竞争接近炽热化,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由此对会计提出了不仅要事后算账,事中控制,更要做到事前预测和决策。于是,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会计的一个独立分支,形成了由预测决策会计、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组成的较完整的体系。
一、传统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他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涵。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①差别计价工资制,即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种不同的工资率计付工薪,对用时少、质量高的工人按高工资率支付工资,而对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按低工资率支付工资,以此激励工人努力工作。②工时研究与标准化,即将一项工作分解为多种基本组成部分,做出测试,然后根据其合理性重新进行安排,以确定最佳的标准工作方法。同时,对工具、机器、原科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并使与任务有关的所有要素都最终实行标准化。③职能工长制,即将责任分为执行职责和计划职责,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的责任人,以解决综合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④例外管理,即提供给企业经理人员的应是简洁明了、具有对比性的报告,其内容应该只包括以往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各种情况,节约经理人员的宝贵时间,使其有更多时间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分析。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使得当时注重于事后记账、算账的传统会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于是,与泰罗同时代的埃墨森在成本管理上实行了标准人工成本法,享·甘特又将标准人工成本法推广到材料和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中。预算控制也是科学管理原理引入会计的产物。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小城镇率先实施了公共预算制度,以后逐渐推广到美国各州,并从单项预算发展为企业的全面预算。1912年6月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对民间企业推行预算控制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下,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出版的专著《管理的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首次提出了“管理会计”术语,但书中只是把管理会计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范畴。1924年麦金西出版了专著《管理的会计》,同时,布利斯也出版了专著《通过会计进行管理》,这些著作被西方誉为早期管理会计学的代表作。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控制制度在美国的推广,标志着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已粗具雏形。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的新时期,日益高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高度自动化和社会化,产品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的国际化加剧,企业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集团公司、跨国公司,企业产销规模庞大,管理层次繁多,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依靠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已经无法应对外部市场的急剧变化。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欲使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且提高自身的价值,必须对市场变化进行正确预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决策。由此,管理会计的工作重心从规划控制、差异分析向事前预测、决策转移。同时,为了适应企业的庞大规模,绝大多数集团公司实行了分权管理模式,业绩考核就变得非常重要。在业绩考核过程中,如何恰当、合理地评价被考核者的业绩,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及其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如何评价人的行为活动,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行为科学被应用于管理会计,使管理会计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成为管理会计的理论支柱之一。三、战略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领域中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管理理论和实践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国外学者率先提出了战略管理的理念。企业的管理不仅要协调内部的各种关系,还应该协调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战略管理会计自然成为各国学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战略管理会计是在现代管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战略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其总体的框架结构还不很完善。但一般观点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量与非数量信息并重,为企业战略的制订、执行和考评服务,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融为一体的新型的管理会计体系和方法。目前西方战略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领域:战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以及平衡记分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先进管理思想的诞生及应用,管理会计的对象也正发生着变革,由传统管理会计下的现金流向战略管理会计下的价值流发展。传统的管理会计对象是现金流,它强调现金流人流出预算是否完成并向上一级负责;战略管理会计对象是价值流,它强调顾客是否满意,同时关注其价值贡献和价值流的横向联系。企业的价值流是一个战略实施的基本责任单位,强调顾客服务第一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原则。每一个价值流都有自身的起点和终点,输入和输出,可以用效用值(如顾客的满意度、货币或非货币等计量方法)来描述价值流的输入和输出。在工业企业中,顾客管理、营销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采购、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都是企业的基本价值流,价值流强调的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或产品,但就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来看,最终价值流的效用值控制还要考虑用货币计量的成本和贡献来评价,因而,企业战略规划目标可分解为价值流的子目标来实施。
高凡修主编.管理会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9.股份制的发展
股份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或三个阶段:(1)原始股份制——从罗马帝国时期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这是股份制的起源和产生时期。(2)近代股份制——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是股份制的正式形成和广泛发展的时期。(3)现代股份制——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现今。这是股份制的完全成熟时期,它在发达国家和其他许多国家已占据了统治地位。一、原始股份制股份制的起源和发展,是与贸易的兴旺、分散风险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股份制度的渊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独家经营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协商把各自的工具、作坊、原材料等聚集起来,进行合伙经营,按投入多少,分配盈利。这可算是股份制的最初萌芽。中世纪海上贸易兴旺,由于从事海洋贸易既需要巨额资本,又要冒很大风险,于是船舶共运公司便应运而生。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线,使世界贸易大为改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崛起,它们极力进行海外掠夺性贸易。这种海外掠夺性贸易,不仅要与海上风暴、海盗作斗争,而且各国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战,殖民地人民又强烈反抗。因此,这种海外掠夺性贸易风险很大,人少力薄无法经营,这便产生了合股公司。
1553年,英国创立莫斯科尔公司,有股份240股,共集资6000英镑。1581年又建立了第一个真正的海外贸易股份公司“土耳其公司”。这个公司投资者242人。公司以股票方式招股集资,公司从每年利润中按入殴资本分配一次红利。二、近代股份制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三件大事:(1)16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2)18世纪完成了产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彻底战胜了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3)19世纪在电的发明和应用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这三件大事,使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股份制在这一时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是当时英国实力最雄厚的海外贸易公司。1602年,荷兰也组织了“东印度联合公司,继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之后,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海外贸易公司,如荷兰、法国、瑞典、丹麦也积极紧跟。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资本,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修建铁路所需要的大量资声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完成了。三、现代股份制;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股份公司起到了一种杠杆的作用。同时股份公司本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以电的发明和应用而产生的动力革命为起端,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电力、石油、汽车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出现,这使重工业迅速发展,并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的大规模发展,使得单个资本远远不能适应,单个资本间的相互吸引力和集中均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为了加紧资本的集中、占据垄断地位,资本家便大量的通过发行股票、合资经营等形式来集资。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造成了对庞大资本的需求,而股份制在使资本的集中中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制终于成了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本身也达到了历史上最成熟、最完备的程度,以现代股份制的姿态活跃于世。
英国的产业革命与会计
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到19世纪,英国的会计与其经济一样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大批大量生产的大规模企业日益增加,固定资产规模扩大,折旧会计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间接费用和存货成本的分配方法。同时,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也从独资和合伙转向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会计必须适应这些新的需求;伴随企业税赋和个人税赋的增加,产生了新的税务会计制度和程序。英国还是现代审计和职业会计师的发源地。在苏格兰产生了最早的职业会计师,1854年爱了堡会计师协会被授予了皇家特许证。会计职业团体及其成员从事的审计工作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促进的作用。进入20世纪,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美国的会计也相应地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取得了主导的地位。美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对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是生产从零打碎敲变为规模生产;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机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成为工业化的标志;而今,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