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重点

时间:2019-05-15 04:0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重点》。

第一篇: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重点

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

摘 要:择校作为教育供需双方选择的制度安排,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但中美择校制度在选择学校的原因、范围、倾向、手段、获益群体及择校本身的合法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特色学校,转变政校关系,逐步实行择校制度。

关键词:择校制度;家长选择;特色学校;公立学校改革

择校制度(School-selecting System或School Choice System)是和就近入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近入学是指中小学生在其居住地附近的公立学校入学就读,是世界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后的通行做法,该政策的确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教育公平,节约儿童和家庭的时间与精力,确保地方教育资源合理、均匀分配,便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学校之间毕竟会在课程安排、授课方式、教育质量、社会影响等方面产生差异,同时儿童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又是多样的,供求双方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导致了择校制度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立学校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僵化和低效的弊端,随着各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家长教育选择权的加强,择校现象逐步盛行。所谓择校,也叫学校选择,在国外指学生可以到政府指定学校之外的学校就读;在我国指在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学生及其家庭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高素质学校,以能更多占有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发展潜能与机会的自觉行动。当然,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家长择校的目的和动机、方式和手段、结果和社会评价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政府对待择校行为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也存在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择校制度的比较,提出在我国教改中实行择校制度的可能性和规范性措施。

一、两国择校制度

1.美国择校制度

在美国,择校是指任何用于打破学生居住地与就读学校所在地之间的关联、旨在降低传统公立学校地理位置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具体来说,1980年至今美国的择校方式主要有:

(1)开放入学(Open Enrollment)。从家长所选择的学校区域范围来看,学生可以在学区内(Intradistrict)或州内跨学区(Inter-district)择校。明尼苏达州于20世纪80年初率先通过立法,规定只要对方学区和学校有容纳的空间而且有相关的反歧视法律,就应允许家长跨学区择校。目前,越来越多的州制定了开放入学的政策和法规。

(2)建立特色学校。为了给择校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学校,近年来各种具有特色的学校应运而生。主要的学校类型有:①磁石学校。强调以数学、科学、艺术等为教学特色,以吸引学生入学。②高品质学校。对于优异学生,一些大城市建立了特殊学校对其加以培养,如波士顿的拉丁文法学校、纽约的布偌尼克斯科技高中、旧金山的拉威尔高中等。③微型学校(Minischools)。特色是提供个性化的课程与教学,如设计一些独立的课程来吸引残疾学生、怀孕学生、劣迹学生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④多数对少数计划(Majority to Minority)。为那些从自己种族占多数的地区择校到本种族占少数的地区的学生提供服务,包括免费提供校车接送等。⑤“二次机会”学校(Second-chance School)。为一些曾被学校开除的问题学生提供特殊服务,这些学校的授课时间和课程设置等均与其他学校不同。⑥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由公共教育经费支持,由教育团体或个人开办并负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学区。这类学校虽仍属公立学校,但具有一些不同于美国传统公立学校的特征,学校在人员聘用、课程设计、经费使用方面都有更大自主性,通常有较高的教育质量。⑦家庭学校(Home-schooling)。针对制度化学校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呆板、机械化、模式化等弊端,伊里奇(Illich)等学者倡导了“去学校化”运动。在美国,教育权的归属存在着学校与家庭间的对抗,两者甚至为争夺教育权走上法庭。一些州为此进行改革,如加利福尼亚州立法批准家庭学校,政府为鼓励学校与家庭间建立联系,每年为每个在家上学的孩子提供价值1000美元的学习用品,学校为保持与家庭的联系可从政府那里获得每个孩子3000美元的补助,家庭学校也可得到1000美元的补助以获得学校专业教师的指导。作为法律义务,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需要达到所在州设置课程的基本要求,并需通过相应的考核。

(3)教育券计划(Educational Voucher)。为增强择校家长的“教育购买力”,政府发行给学生家长一种证券,它代表一定数额的现金,用以资助家长为其子女选择学校。家长不能直接将券兑换成现金,学校收取教育凭证后再向政府兑现现金。券面金额视学级和所在州的不同通常为数百到数千美元不等。

(4)私人签约者(Private Contractors)。这种方式允许公立学校系统与私人公司签订合同,把某些教育服务(如提供外语教学)甚至整个学校承包出去。在协议中通常要注明服务要求达到的水平及学生的学业表现成绩预计取得的水平。

(5)学费税收抵扣制度(Tuition Tax Deductions)。那些孩子在私立学校就读的家长,每年还要交纳用于支付公立学校系统的税收,似乎有欠公平。为此,学费抵扣制度的设计是,凡是自己孩子在私立学校读书的家长,在交纳州所得税时,从其毛收入中可扣除交纳的子女学费。这虽然会带来州税收收入减少和公共资金流向私立学校等问题,但随着择校呼声的加大,美国社会在这些问题上也逐步显得宽容。如美国最高法院发出裁决,支持明尼苏达州1983年关于Mueller V.Allen案的税收抵扣裁定。

虽然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待择校在政策上有所区别,如前者强调家长在公立学校系统内择校,而后者则鼓励家长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但美国历届政府对择校的支持态度并未改变,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学校选择——促进竞争——质量提高”。

2.我国的择校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从1985年起,各地相继开始改革,到1993年已基本实行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入学除少数学生经保送、推荐入学外,多数学生划片升入初中。政府明令禁止择校。1995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准招收择校生”。1997年,国家教委再次下文“取消择校生”。政府对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即使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三限”(即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事实上,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名校和家长都十分热衷于择校,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

我国家长择校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家长的教育需求多样化和对教育期望值的不断提高;二是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要发展只能靠自身力量,接收交纳高额费用的择校生不失为一条途径;三是长期的倾斜政策导致校际办学水平的巨大差异,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薄弱学校优越,因此许多家长不惜斥巨资择校。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择校,目前的政策是“择校找民校”。但事实上,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发展现实决定了民办学校在物质条件、师资水平等各方面都不能和优质公办学校相提并论,望子成龙的家长不会轻易将孩子送进教育质量低劣的民办学校。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采取了“名校办民校”的政策,即推行重点校改制。公办重点校的初中部改制为民办,这样就可以根据“择校找民办”的政策,利用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向小学升初中的学生的家长“合法”地收取择校费了,这种多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择校费在我国大中城市已非常普遍。这类转制学校中的高额择校费已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严厉质疑。

二、中美择校制度的比较

1.家长择校的原因。虽然家长择校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为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又会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原因。在美国,由于历史文化原因,造成社会结构和宗教、宗族构成情况复杂,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和自己的宗教背景相似或本种族占多数的学校。在中国,学业因素是家长首先要考虑的,家长择校几乎都是为了让孩子在将来的高考中不至于落后,决定孩子命运的高考是中国家长择校的根本推动力。

2.择校的范围和家长的选择倾向。从法理上讲,只要家长送孩子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就符合各国宪法的基本义务和要求,但由于各国具体政策和法律以及家长自身经济、社会地位的限制,所选择的学校范围也有一定差别。在美国,家长可以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政府也为此提供教育券进行资助。为了重建公立学校系统,美国政府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在公立学校系统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层和分化,特色学校、磁石学校等为家长们选择公立学校提供了方便。同时,家长的选择倾向也是多元的。家长们选择学校声誉好的学校,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则选择公学等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对于普通家庭,政府也在变革公立学校系统的同时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机会。在中国,政府规定的择校范围仅限于民办学校,在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才允许存在少量的择校生。而实际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们就在为子女择校。对于家长而言,最理想的学校往往是省、市、区县的重点公立学校,为的是孩子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3.择校的依据和手段。在美国,对于择校家长,政府提供教育券形式的补助,当然,部分磁石学校和高品质高中也需要一定形式的入学考试。在中国,则同时存在着“以分择校、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三种择校手段:少数优异的学生通过优异的考试成绩进入重点校;有权势的家长通过各种关系影响学校使自己的孩子进入;对于一般家庭成绩普通的孩子,要跨区进入重点校就只有交纳为数不菲的择校费了。学校为了规避政府的查处和惩治,往往需要家长交款时签订所谓的“自愿捐助”协议。

4.择校背后的利益群体。在美国,择校制度首先使家长因拥有选择权而获益,特别是一些旨在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私立学校的教育券,确实让不少处于社会底层的学生和家长获益。虽然择校也多受质疑,如人们指责一些教育公司和私立学校为了寻求利润而违背了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但即使这样,收益实体也还是各种按照市场法则运营并承担风险的教育经营公司,而不是公立学校系统内的少数人或少数群体。而我国的择校制度却使各种公立学校及其校长和教师、社会权势阶层,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官员得益,其中涉及的利益链显然比国外要复杂。择校后首先获益的不是获得选择权的家长,而是上述各种利益团体、组织和个人。

5.择校对于私立(民办)学校的影响。国外择校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私立学校在独立性方面因接受教育券而受到影响,但总的来说私立学校是得益的,即使这种收益仍被许多学者所批评(美国在克林顿民主党政府执政后提倡特许学校而反对用教育券对私立学校的资助)。而在我国,择校制度,特别是一些重点中学的所谓“校中校”的假民办学校,给民办(私立)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打击,许多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民办中小学甚至因缺少生源而濒临倒闭。即使是2002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至今也没有给这些民办学校带来实质性的转机。我国近年来民办教育发展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不规范的择校制度。

6.择校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从学生个体来看,择校无疑因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师资而促进了学生学业的进步。但大规模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择校对学生学业进步的促进作用很小。当然,目前各种研究结果仍存在差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学生成绩并不像择校倡导者设想的那样有整体性的提高”。在中国,择校生在重点校会享受优质的师资和教学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但由于重点校借助于自身在当地教育领域的垄断地位,将优质学生吸引到学校来加以培养,在择校中实际上不是“生择校”,而是“校择生”,所以如果仅从高升学率来看,也不能说学生学业的进步是重点学校优质教育教学的结果。

7.择校的合法性。20世纪80年代后择校成了各国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式。择校制度在国外大多是政府通过法律、政策等正式方式推行,如美国的《1989年教育优秀奖励法》、《美国2000年教改法案》、《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择校的合法性。美国国内对择校合法性的质疑一般仅表现在教育券能否用于资助私立教会学校这点上,而不是对择校合法性的根本怀疑。在中国,择校却是《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所禁止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系统内部的择校。由于一方面政府禁止,另一方面家长有强烈的择校愿望,导致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在择校问题上似乎存在着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则和民间流行的潜规则之分。各种名校随行就市,明码标价,市井皆知,地方政府则置若罔闻,中央政府高层控制屡不得力。可见,在我国择校是由学校和家长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动的,其合法性仍未得到政府的认可。

三、择校制度比较带来的启示

择校是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潮流,这和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以及新公共管理理念的盛行紧密相连。择校制度在维护家长权利、促进学校竞争、改善政府服务、重建公共教育系统方面的确发挥了巨大作用。择校改变了政府和学校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的比较为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1.应利用择校积极的一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择校是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近几年择校问题似乎总是屡禁不止,成了“老大难”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对于择校是否需要一味地采取“堵”的方式,能否利用其积极的一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当前,我国对择校所采取的政策的逻辑悖论在于:如果择校是一种好的制度,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加以禁止;如果择校不是一种好的制度,那么为什么(在高中阶段)还允许择校。在我国当前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考虑先尝试在东部大中城市中小学首先推行择校制度。

2.如果实行择校制度,必须对目前的择校现状加以整治。现在中小学校择校中的不合理、不合法的现象亟待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许多重点中小学校为了自身的局部利益漫天要价,收取择校费后又帐外处理、规避查处,择校中的权钱交易等教育腐败现象极大影响了公立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形象,损害了义务教育公正的原则。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同时,政府应该在关于择校的问题上直接向社会公布政策和信息,加强择校信息的宣传,接受社会监督。

3.择校的根本目的是要重建公立学校系统。这种公立学校系统应由富有特色的学校组成,否则择校就没有选择的必要和可能。任何择校只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教育管理方式的变化,而真正触及教育本身的变革必然要发生在学校内,才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发生实质性影响。美国的特许学校、磁石学校等多种学校方式为家长选择提供了可能,这些特色学校都在教育教学上挖掘潜力而非仅仅在市场上做花哨的广告。教学特色才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校类型显得比较单一,缺乏特色。所以,为了让家长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学校类型,应注重各种公立学校建设,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各种公立学校需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4.国外的择校制度往往是伴随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换而发展的。如美国特许学校中的政校关系显然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特许学区的发展中,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已从控制、监督转变为提供信息和教育服务,政府和学校之间已远不是以前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法律上讲也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法律关系,而是夹杂着大量的民事(合同)法律关系。为此,我国在实行择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政校关系,只有在政府体制上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择校变革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在择校制度中体现学校与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关系的变革,最终建立完善的学校系统。

第二篇:中美优先权制度的对比

专利国际优先权制度的差异

我国的专利国际优先权制度:根据《巴黎公约》第4条B款的规定,在A国最先提出的专利一年内再向B国申请时,从专利优先权来说,以A国申请日为标准,在优先权期限内,即使有第三人就相同的明创造提出申请或者已实施了该发明创造,申请人仍因享有优先权而获得专利权。我国是按照《巴黎公约》的约定对本国申请人和外国申请人执行同等的专利优先权制度。根据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01条相关规定,外国申请人要享有中国的专利优先权,提出首次申请的国家应当是同中国签有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或者相互承认优先权原则的国家。

美国的专利国际优先权制度:美国是《巴黎公约》成员国之一,但同时美国保留了一项称为“Hilmer doctrine”的判例原则。根据该原则,如果B国是美国,优先权标准则是以在美国的申请日为准。因此,向A国提出申请后再向美国申请时,假设在此期间别人已向美国申请了同样的专利,那么已经向A国申请的专利人就不能在美国主张专利的优先权。如要主张优先权,根据先发明原则,就必须按照法律程序提供先发明的证据。

临时专利制度的差异

美国国会提出一个修正案允许发明人提交一份临时申请,以相对于正式申请较低的申请费,相对简单的手续,为12个月内将提出的正式申请提前建立一个申请日的优先权,这种临时申请案是一种建立“美国专利申请日”的纪录文件,有效期为12个月。在提出暂时申请案之后,申请一方必须要在12个月内提出正式的发明专利申请案(外观设计无临时申请),才能主张变“暂时申请案的申请日”为“美国专利申请日”。如果没有在期限内及时提出正式专利申请,申请人将不能以临时专利申请日作为正式专利申请日的优先权日。但是美国《专利法》中没有清楚的规定临时专利申请日是否在《巴黎公约》的其他公约成员国提出常规专利申请的时候能够作为优先权日,这个问题还期待于各成员国之间的协商。我国目前尚无临时专利制度,只有在本质上与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相似的国内优先权。我国《专利法》中对“本国优先权”规定是申请人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该优先权应是首次使用而且只能适用一次。

这两种规定的相同之处在于,首先对有效期的规定都是12个月,如果12个月内没有提出第二次申请,无论“临时申请”还是“在先申请”自动失效;其次,优先权的客体都被严格限制为发明和实用新型,不包括外观设计。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首先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在递交申请时只需满足最低的形式要求,审批较简单,而且其申请费用也比正式专利申请低的多,而我国的“在先申请”虽然比后一次申请的手续也相对简单,费用也相对低廉,但比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规定来还是较复杂;其次美国《专利法》规定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不计入专利权期限,保护期限从正规专利申请递交之日起算,因此其专利保护期限实际是21年,而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0条规定:“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因此专利保护期限只有20年。

第三篇:中美警察制度对比

中美警察制度对比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的警察体制独具一格,各有千秋,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任何一个国家的警察体制都不是一模一样的,都受到本国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历史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如同新中国其他的政治、经济体制一样,中国目前的警察管理体制是高度集中。国家设公安部,隶属国务院,是国家的最高公安行政机关。各省、自治区设公安厅,直辖市设公安局。各市设立公安局,市辖各区设立公安分局,各街道设立派出所。是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型的双重领导体制。

中国各级警察机关在公安部领导下,既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又受上级警察机关的领导。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与中国的中央集权的警察管理体制截然不同,美国实行的是非联邦主义,警察管理体制是分散型,权限分散下放。因而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警察制度。各州、市警察的警徽、警服、警车的标志和样式各不相同。联邦和州、地方的警察部门没有隶属关系。警察机构大小也极不一样,有的警察局拥有近3万名警察,而有的只有一名警察。在全美,从事警察业务的独立的政府机构有近2万个。

从组织机构来看,美国现行警察的组织体制极为庞杂,如果按行政区划分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话,美国的警察机构可分为:联邦警察、州警察、城市警察、县级警察。在这4种警察机构中,除联邦警察只接受联邦政府或联邦部级中央部门统一领导外,其他三种警察机构均直接受地方政府领导。

美国警察是服务于民众的。美国警察在履行警察职责、执行警务工作中,特别注重与民众保持良好关系。他们对公民的求援,总是随叫随到,并且服务周到。即使是查处违章交通事故或询问犯罪嫌疑人也是彬彬有礼,而不是粗暴处置。感觉就是美国警察有些惧怕市民,而不是民众怕警察。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是美国警察的费用来源于民众,警察的工资、服装、设备均来源于每一个纳税的美国人。在美国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穷人多的地方警察少,富人多的地方警察反而多。因为这跟纳税有直接的关系,你纳的税越多,警察所提供的服务越周到。倘若公民不满意而投诉可能导致警察被辞退,失去饭碗等严重后果。

中国的警察是来用来管理民众的。中国警察的费用是中央或地方统一调拨的,所以也就不会存在美国那样由纳税的多少来决定警察多少的现象。警察与民众的关系也不是那没融洽,直观感觉就是民众怕警察。这种警察管理体制对国家社会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力,会让国家社会更加的安全稳定。但是像中国这样实行中央集权警察制度的国家,警察权的范围极广泛,人民的权利常常得不到保障,比如户籍、驾照这样本该由政府管理的也是警察管。但是广泛的警察权利的监督却不够完善,容易产生滥用权利、腐败、侵犯人权等问题。在美国,警察的权利很小,比如说在美国,除非是犯罪,警察是没有权利去查别人的身份证的,美国非法移民多就是这个原因。

在警察文化上,中美两国也有很大的差异。近日,美国克利夫兰市的近百名警察因为不听从指令受到停职处分,有的甚至面临刑事处分。追溯事件缘由,很多人都会被吓一跳:这群警察在城市闹市以125英里每小时的高速飙车,向嫌疑人所驾驶的车辆射击137发子弹,致两人身中20多枪死亡——而最后调查发现,所谓的“持枪嫌疑人”根本手无寸铁。就这样,警察还认为自己被处罚得太冤了。

类似的情节在中国或许无法想象,但在美国却属正常——“警察的生命第一位”是西方警察文化的首要原则,在警察的职业判断下,只要警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就可以开枪自卫;即便在刑事案发现场,如警察随身没有携带武器,那么他只需报警而非阻止罪案,这是他们行为规范中的“正确选项”。

因此,警察“不顾自身安危”的情况在西方很少发生,工作“过于积极”、“奋身救人”,不但不会被表扬,反而会挨批评,要写检讨。

而在中国,警察的首要任务是“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生在安徽的“警察反应迟钝”事件就很能说明中外警察文化的差异:一名17岁的超市女收银员被歹徒连捅10多刀后遇害,两位在现场的民警因没有“挺身而出”奋力制止而被民意舆论的口诛笔伐吞没。而类似的情况如果在美国,警察并没有太大过失,因为从监控视频来看,两位民警并无携带武器,而歹徒手中有刀。

当然,我们无法就此简单评论中美警察文化的优劣,基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巨大差异,两者也无法并列而比较。在两种文化中,“生命”都是摆在第一位的,更进一步,无论是谁的生命,都应该被足够珍视,对警察保护过甚以致渎职而不受罚,或对警察责之太甚,苛求其时时“奋不顾身”,都不可取。

中美两国的警察制度和文化差异较大,但是他们的职责都是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第四篇:中美电影审查制度对比(模版)

中美电影审查制度的对比

电影是人类的“第七艺术”,它已经成为影响范围广、受众数量多、信息含量丰富的复合型综合艺术形式。电影不仅重要,而且它也成为唯一一种需要为其专门立法的艺术门类。对于电影的审查制度,由来已久,但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无疑正处风口浪尖之中。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进行比较,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电影是特殊的艺术门类,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去保护各方的利益,是历史所趋。电影不仅文学创作,不是音乐创作,也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所能完成的。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需要团队合作通过一定时间所完成的庞大的艺术作品。目前,电影已经形成产业链,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之后,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协调其中的关系,让其能够顺利的将每一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结合起来。

电影的历史相对于绘画、舞蹈等要晚得多,但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正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电影在政治中的工具性便十分突出。如反映北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因父之名》、伊朗宗教信仰的《一次别离》。

因为以上两个原因,电影成为并非纯粹的艺术形式,其牵连的面太广,所以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更是迫在眉睫。

中国电影审查的提出,是在电影传入中国后不久的满清末年。1911年6月,满清政府出台《取缔影戏条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类似于电影检查的条例,可以说《取缔影戏条例》是中国电影检查制度的雏形。二十世纪国民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也相应出台了许多相关法规。当前,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这样的,它不像多数法庭审判或价格听证那样对公众开放,而是邀请特殊身份的观众代表参与审查。只要一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么这部影片就很可能永远跟观众说“再见”,而且制片方所投入的所有前期拍摄的人力、财力、知识产权将全部变得一文不值。

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最先是在美国。当时,商业电影借助美国私有制的社会经济体制迅速发展,暴力、性爱的场面频频出现在电影银幕之上。鉴于混乱的电影市场,美国各界不断修正对电影的限制,直到1930年,以海斯为首的“银幕道德守护神”制定了美国第一部电影检查法,即著名的《海斯法典》。它详细地划定了美国的电影禁区。从此,美国电影便进入了一个受制于电影检查的时代。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审查制度越发无力控制局面。1996年4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认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各州、各市拥有制定拒绝儿童接触的书籍、影片的法律的权利。至此,由威尔·海斯自1922年以来创立的传统的电影审查体制崩溃。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实行分级制度,即电影根据不同年龄的观众群的适宜度分级。经过多次修改,现行的分级制度共分为G级、PG级、PG-13级和NC-17级共五个级别。

当前,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正处风口浪尖之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国的审查制度出现了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中国目前的电影审查委员会由36人组成,他们并非都是国家广电总局的官员,而是来自各行各业,有著名导演,有电影专业的教授,有国家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如全国妇联宣传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等等。每一部电影拍完后,最终能否进入大众视野,就看这36人的决定,而每审查一部电影的时候,并不需要每个委员都要到场,只要大部分到了就行。这样的审查制度,不可否认的会存在很强的主观色彩。一来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思想境界也不同,有些人认为是经典的电影,或许对另一些人来说,简直不可理喻。就如同《大话西游》,在90年代的时候,它是无人问津的,但在2000之后,因为人们的重新审视,它成为经典爱情片的代表。二来在审查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提出意见,那这部影片就有可能再也不能与群众见面。而显然这三十多个人是远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对这部影片的看法的。

其次:审查制度的具有泛政治性的特点。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思想也愈发开放。电影作为时代的反映,必然承担起了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责任。但拍摄具有反映现实的电影具有非常大的风险性,这是因为目前还有很多禁区是电影行业所不能碰触的,贸然拍出这类电影,很可能是不能上映的。另外一点,因为个人对现实的理解不同,导演所站在的角度和电影审查者所站的角度可能是不同的,因而会导致一部具有超前性的电影会被审查者所枪毙。

最后:虽然我们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看起来很严格,实则是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近几年的商业大片《英雄》、《霍元甲》、《无极》在美国都被MPAA定位PG-13级,《功夫》、《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等都更被定位R级,但在中国这些电影连低龄儿童都可以随便观看,没有任何控制。从此种意义来说,看似严格的审查制度,实则是一种“欠度控制”。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审查制度追求的是“老少咸宜”,即对成年人与儿童普遍适用的内容,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成人的合法权利常被“保护儿童”的名义侵犯,而儿童也因审查中的“拉平效应”而接触到超过其承受力的内容,其结果是反而同时侵犯和损害了两个群体的个子的权利和利益。

正是因为电影审查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导演请求重新制度符合中国当下国情的电影审核制度。而最为人所赞同的便是希望引进西方的电影分级制。但电影分级制是需要特定的环境的,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要以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为保障。中国正处改革开放的激流之中,奢望以行业自律的形式来维持电影业的正常发展,绝非可行之路。以健全强大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这样电影业才有正常发展的可能。

其次,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有自己国情,借鉴欧美的电影审查制度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照搬的话,肯定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在分级制度中,寻找一个符合国情的切合点。

最后,电影的分级制度的建立应该兼听并用,特别是电影专业人士以及观众的意见。如果只是遵循领导或者少数人的意见,电影的分级制度决不能很好的开展下去。而且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评审机构还应该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适时调整。

参考文献:

《从美国电影审查反思中国电影审查》

唐峰

《学术论坛》2013年第12期P8-9 《从中美比较看中国电影审查法律制度》

童立雪

《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6月 《中国电影分级制可行性研究》

王璐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11月 《中国电影产业化与审查制度》

毛琳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3月 《论中国电影分级制度难产的深层原因》

潘先伟

《电影文学》2008年第三期 《论中国电影分级制度》

赵瑞熙

《西部广播电视》2013年12月

第五篇:中美招聘广告对比

中美招聘广告对比

笔者最近在浏览招聘广告,发现中美间很多差异,现选择三个职位为例:

A、秘书(总裁助理)

美国

中国

1)中英文流利,能够为总裁做即时翻译 1)年龄28岁以下;身高1.62以上,五官端正,气质好 2)公文写作能力强;熟悉各类办公办公

软件 2)本科及以上,具有良好的电脑操作水平3)擅长沟通,应对公众媒体;具有团队合

作精神 3)英文六级以上,语言表达能力强,擅长沟通等 4)能够经常出差(一年1/5的时间)5)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同等职位工作经验

3年以上

B、大学教师(心理学)——非教授级别:

美国 中国

1)博士学历(已完成)1)硕士,年龄28以下,博士可适当放宽条件

2)具有心理学方面成功的教学经验 2)语言表达能力强,英语六级;本科,研究生专业一致 3)愿致力于本科教学和心理科学的研究 3)发表论文2篇 4)请表明你的教学理念,研究兴趣等 4)党员优先

C、银行职员——重庆去年一家商业银行的招聘广告

美国 中国

1)高中毕业;有现金收付经验优先

1)本科学历;英语四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 2)性格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 2)身高1.60 以上,五官端正 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

介绍银行产品 3)口头,写作能力良好,长于沟通 4)能拿动沉重的银行钱箱 4)附5寸的生活照片

从以上广告,我们能够一眼看出以下差别:

第一,年龄几乎在中国的每个招聘广告中都会出现,普通职位,25以下,稍微涉及到高学历或者技术的,30岁以下;如果没有博士学历,又不是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才,过了35是很难找到工作的。而美国很多职业还倾向于已经有很多阅历的中年以上的人,如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教师队伍,心理学从业人员,单位中层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大多数人还是在30岁以后才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为人处事更加成熟,工作上也有了很多经历和经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是过了30、35又没有超级强人类型的能干,在国内想要换个工作,会发现自己很尴尬,似乎早已经被挤出了就业的大门。

身高,容貌也在国内很多招聘广告中出现,因此笔者初来美国看报纸或网络上的招聘广告时,是非常惊异的,因为这里没有一条广告提到年龄,身高(空姐和特殊警察要求,但是其身高与工作密切相关),相貌,当然后来知道美国法律规定招聘不得有年龄、国籍、容貌、出生地、种族、婚否等的歧视,而且这些信息在简历中都不允许出现。至于身高他们根本都没有提到歧视,似乎没有人觉得普通工作与身高还有关系!

第二,从以上的对比我们还能看出,美国的很多公司在招聘初级或一般职员等学历要求不高,如以上的银行职员、秘书、翻译、政府部门的普通工作(公务员), 甚至中层经理都只要求高中学历;美国公司不愿意招(over qualified——资历超过岗位要求)的人员,首先招聘这些人,你付出的薪水要多于普通人员,而且他们非常容易跳槽。而中国公司几乎清一色的喜欢高学历,我们研究生有个同学考上了海关,全院都很羡慕,即使她的工作只是在过境处扫描旅客是否携带有非法物品,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了7年的英语,但是也没有人觉得学非所用可惜,当然大家都知道,现在找工作太难,而且海关的待遇出名的好!这里涉及到很多中美之间的深层次差异,就业机会、大学的教育质量等——笔者不在这里做探讨。

虽然一般职位,公司都不会要求大学学历,但是公司鼓励继续教育,比如你刚进入银行做一般职员时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单位鼓励继续学习,绝大多数银行都赞助(很多银行报销100%的学费)员工的学习计划。当然,我们国内也有所谓的继续教育。比如电大、党校、网络的等等,但大都比较“水”,多为拿文凭而已。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校硕士、博士,含金量比较低。但是美国的继续教育都很正规(也有少数收钱发文凭的学校),非常严格,他们的毕业文凭和高中毕业后直接升入大学的毕业文凭几乎没有任何差异,这里更没有专为领导干部设立的轻松拿文凭的学校。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很小就树立要读什么大学的志向,很多人是在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工作之需又回到校园读书(晚上和周末上课);有些则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选择先就业再读书的道路。

另一方面,虽然一般公司不倾向于招聘高学历的人,但是并不意味着学历就不重要,在需要良好教育背景的工作中,比如电脑或者高科技公司、教育、咨询等行业,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学位都是必须具备的。比如教师,美国很多中小学教师都是硕士,校长很多是博士毕业;大学教师一般都要求博士,政府重要岗位,如联邦储备委员会,证券市场监督机构等基本的岗位都要求硕士学位。心理咨询很多也是要求硕士和博士学历,而且还要通过资格证书考试。

第三,经验和技能在美国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影响你找工作的成功率,而且还与你的工资息息相关。如果是一个不太需要复杂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一个工作了5年积累了很多经验的高中生是绝对能打败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美国的高中都为学生配备了就业顾问和学业顾问,就业顾问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帮助他们分析自己适合于哪种职业,应该具备哪种技能,所以虽然美国公司只要求高中学历,但是美国的高中教育远比国内的高中实用,很多高中开设了商业课程等。

在很多美国公司,即使是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学历,薪水也是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经验、技能,如果你有别人没有的技能而且对工作有用的,你的薪水也会比其它人高。笔者前些天看见一个电视网络公司招聘销售代表(室内销售),该公司就注明双语员工(其列举了所需要的第二语言)享受差别薪水的待遇。

第四,中国公司喜欢科班出身,专业对口,但是在美国很多行业---非物理、化学等专业性很强的外,他们更倾向于招收不同学习和就业背景的人员。金融业经常招收政治学、新闻、甚至农业专业的人员;人力资源招收历史学,心理学的,而且很多行业都强调较宽的知识面。笔者最近在看关于美国金融业从业人员指导的书,几乎每本书都建议从业人员尽量有广阔的知识面,他们对从事零售业务人员(处理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的要求是要有以下知识: 经济,政治,行政管理学,心理学,英文(相当于他们的中文),法律,人类行为学,管理和监督,零售银行,演讲,语言和沟通。笔者本来自认为书读得很杂,但是看到这些要求还是觉得自己欠缺太多。

下载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对比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美师生关系对比

    中美基础教育师生关系比较 基础教育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一直备受教育研究者的 高度关注。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中美风险投资对比研究

    中美风险投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中美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风险投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美电子商务趋势对比

    中美电子商务趋势对比 1、宏观经济形势 美国经济整体感觉是从之前的金融危机中慢慢复苏,但是2011年受到原油价格高涨、欧洲债务问题等外部原因,以及不动产需求低迷的内因影响,......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 盛婕的转帖┊盛婕的首页 每次面对新一届学生,我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将如下两条一说再说,并号称,这是在跟他们十几年养成的某些恶劣习惯做斗争。此时,下面往......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 摘要:中美两国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是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

    对比中美大学毕业演讲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的差异毕业典礼演讲时大学毕业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大学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寄托了学校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的教育理想。这个演讲很重要,中美大学......

    中美俄文化对比

    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文化对比 2014级 工管3班 马继静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目前是当今世界最受瞩目的三个国家,同时也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尽管三个国家有着不......

    中美交通对比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