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作文读与练(一)

时间:2019-05-15 04:4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每周作文读与练(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每周作文读与练(一)》。

第一篇:每周作文读与练(一)

作文读与练

(一)◎ 阅读考场优秀作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经有人说,阮籍、郑板桥、布鲁诺是另类;也有人说,韩寒、李宇春、丁俊晖是另类;还有人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广州亚运会的“水上开幕式”很另类„„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另类”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另类”的看法,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1、尊崇主流 包容另类

皓月当空,如同璀璨的华章;明星荧荧,如同玲珑的小令。林海汪洋,如同澎湃的交响;花草点点,如同温婉的独奏。主流正如皓月与林海,博大厚重,坚实的肩膀撑起文明的苍穹;另类正如明星与花草,珍贵玲珑,灿烂的笑脸点缀知识的蓝天。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时代,我们无须迷惘,更不必愤慨。尊崇主流,守护立身的根本;包容另类,追寻时代的步伐——这正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号角,不断高飞的翅膀。

尊崇主流,是我们立身的根本。屈原行吟泽畔,自沉汨罗,拳拳爱国之心凝入历史;苏武持节北海,饮毡望月,刚毅不屈的坚守可昭日月;于谦舍身护国,城前叱咤,巍巍如山的忠贞万古流芳„„其实无论是精深的中华美德,还是博大的中华文化,它们都已在千年风尘中沉淀入我们的血液,成为了我们的主流文化和主流思想。尊崇主流文化,是尊崇我们的根本。尊崇主流,我们方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之中找到坚实的坐标,方能成长为蔚然的大树。试问一棵主干枯基的树,如何能够果实累累呢?

我们需要主流的坚实,也需要另类的灵动。另类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别样的思考,是人类发展的源泉。爱因斯坦是个另类,他的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是个另类,却摆脱了人类神学的枷锁。另类似乎不仅止于点缀,它是我们前行中不断发现的新景,是我们的探索与思索。人类唯有在这样另类的思考中不断地超越自我的局限,从而观览到更加开阔的风景。试问,墨守陈规的达尔文如何能写出生命进化的奇思?

尊崇主流,守护根本;包容另类,追逐时代。在面对如此多元文化的时代,这无疑是一种客观而审慎的态度。我们国家不正是要求发扬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选择性吸收另类的外来文化吗?主流与另类都是时代的篇章,我们更需要的不是排斥,不是对立,而是这样一种包容与积极,豁达与进取。

尊崇皓月,是它皎皎月光照亮了黑夜;包容星辰,是它们构成了璀璨的星空。尊崇林海,是它蓊郁的林木创造了生机盎然的大地;尊崇花草,是他们带来活力与欢笑。

让我们尊崇主流,包容另类吧!

2、勿让“另类”成“败类”

如今的社会,可以让人追求与众不同的另类,彰显特色,张扬个性。李宇春的中性打扮、韩寒放弃高考专注写作,这都是另类。他们因与众不同而取得的成功让他们成了一些追求另类的年轻人的偶像,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认为我们的社会还要注意不要让“另类”成为“败类”。还记得吗?马诺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凤姐说,只有住洋房、开名车的海归博士才有资格娶我;药家鑫所谓的师妹李颖说,如果我是他,我也捅死她;“董钱钱”董藩教授说,如果你在40岁前没有4000万就别来找我„„这些可真够另类的。但是,我不禁要问:难道他们就把金钱看得这么重?难道他们就能这样轻易伤害他人?难道他们已把自己的人格尊严、人格道德全都抛诸脑后吗?他们这是利益至上,体现了骨子里的自私自利,从追求另类而沦为败类,悲哉!

所幸的是,我们身边依旧还有很多人在各种名利面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操,即便在我们一 般人眼里显得那样的另类,他们却无怨无悔。

当有些人在感叹“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时候,有心人却发现了身边就有活雷锋。郭明义,不像其他人那样追求豪宅名车,宁愿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房子里也要坚持助人;刘丽,不像同龄的女孩子那样打扮得花里花俏,宁愿拿自己辛苦赚回来的钱去资助困难学生,李灵,不像一些私立学校的校长那样想尽办法赚钱,宁愿自己掏钱甚至风里来雨里去地收书也要把学校办下去。他们也很另类,但他们从没像一般人那样把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他们总是在尽力帮助他人,在为别人谋幸福。想一想,与马诺之流相比,他们的另类是多么的令人钦佩啊,他们的另类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啊!

如此典型榜样在身边,为什么却总有那么一些人在追求另类的过程中却成为败类呢?

我认为,这与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是有很大的关系。不是吗?在各种各样的另类的“门”事件出现后,主人公因为媒体的热炒出名了,因为名气大了,他们连广告商都吸引来了,名利双收了!于是乎,那些不愿意踏踏实实努力却终日梦想成功的人,就在想方设法地盲目地去“另类”。然而,一旦另类过度,就成了众人唾弃的败类。

有鉴于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想办法正社会风气。只要社会风气正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杆尺,即便是另类地走自己的路,也绝不会成为败类!◎ 阅读写作素材

1、不识字的三嫂获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称号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从没想过,在自己漫长的生命中,也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2009年9月22日,当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个82岁的老太太,“看起来神气极了”。

她被安排压轴出场。这一天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与这些政商名流相比,这位老人的履历显得异常单薄:学历,没读过小学,除了自己的姓名,她当时还不会写其他字;工作经历,从29岁到73岁,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

这场历年完全以英语进行的典礼,此刻因她破天荒地使用了中文。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先用英语宣读了写给这位老人的赞辞,接着又以广东话再次致辞。直到此时,从未受过教育的袁苏妹才听懂,颁发院士的荣誉,是为了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她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走路很慢,弓着背,一副典型的老态龙钟的模样。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形象“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

有人开始称她为“我们的院士”,但她显然更喜欢另外一个称呼——“三嫂”。因为丈夫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三嫂这个称谓被港大人称呼了半个多世纪。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当然,就像描述自己母亲时总会出现的那种情况,这些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旧生,能回忆起的无非都是些琐碎的小事。

今年70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当年考试前“半夜刨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已经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则想起,期末考试前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了一碗凉茶给他,“茶到病除”。时常有学生专门跑到饭堂找她聊天。男孩子总会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闷,诸如不知道如何讨女 友欢心之类。女孩子也会找到三嫂,抱怨男孩子“只顾读书,对她不够好”。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珍惜眼前人”,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三嫂也常常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输赢都好。”她乐呵呵地说。迎接球队的总是她最拿手的菜远牛河或马豆糕。

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时永恒的话题。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一颗!”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这些“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两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中放新鲜的椰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让它“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

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来,三嫂再也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了,这位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从此转做清洁工。男生们历来喜欢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凌晨两三点,尽管这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总是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

那个在凌晨的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背影,让许多学生总“不敢忘记”。直到今天,小女儿卫锦璧还记得妈妈“见学生比见家人的时间还多”。尽管竭尽全力工作,三嫂一家当时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因不舍得花钱坐巴士,有时竟会提着40只鸡从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学堂。

虽然父母都在食堂工作,但卫锦璧兄妹自小很少沾光。有时,三嫂会带回家一包切三明治剩下的面包皮,全家人的晚饭就是用热糖水泡面包皮。偶尔,猪油拌白米饭也能当一顿晚餐。

不过,这些记忆却在老人头脑里慢慢开始模糊。经常,她能记起自己29岁那年进入大学堂工作的情景,却怎么也说不清自己哪一年退休。

眼下,她最害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担心不能像现在一样,“记得每一个宿舍旧生的名字”。直到今天,每次受邀参加旧生聚会,就算有人已经移民十几年刚刚回港,她也能一下叫出那人的名字。

“这个是大律师,这个是做生意的,这个是眼科医生。”翻开相簿,她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介绍这些学生。她甚至记得一名只在大学堂住过3个月的北京教授,对方曾邀请她一起“打太极拳”,她“怪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今年已经67岁的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在三嫂的眼里“好文静”,仍然是个“乖仔”。被授太平绅士的梁智鸿,大学时总是“穿着整齐才进食堂吃饭,从来不会穿拖鞋”,只不过“大学时头型就是中分,不知道为什么到今天都没变过”。

有男生甚至称,三嫂至今还记得他们大学时历任女友的名字。总是开名车接送三嫂参加旧生聚会的陈向荣说:“能够做她的司机是我一生的荣幸。” 这些有关三嫂种种琐碎的“好”,事隔若干年仍然潜伏在旧生们的记忆中。三嫂却说不清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在她看来,“拎出个心来对人”,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在宿舍工作时,她自己的大儿子正在美国读天文学专业,她只是用“母亲的心”去照顾这群同样在外读书的孩子。

如今她早已经退休了,但她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大学堂。

每年,她会回来制作“宿舍之血”。这种由生抽、老抽、番茄酱、豉汁、胡椒粉、辣椒酱制成的“饮料”,除了三嫂,“没有人调得出那么正宗的味道”。大学堂的传统节目“拜齐天大圣”,也仍是由她来负责准备香火。

每遇迎新会或开放日,她总要在自家狭小的厨房,制作学生们最喜欢的马豆糕和大西米红豆沙,再由学生们带回去。

这位从没摸过教材的老人,压根儿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堂“迎新教材”的一部分。在 名为“宿舍历史”的课程中,每年新生都要学习宿舍之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更特别的荣誉出现在2009年6月。一天,三嫂突然收到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寄给她的信,邀请其“接纳香港大学之名誉大学院士衔”。她事前毫不知情,此前,旧生会多次向学校提议给她颁发荣誉院士衔。直至2009年1月,周兆平副校长亲自作出提名。而在此之前,只有“社会名流”才有可能进入这份提名名单。

“我相信三嫂是没有争议的。”这位提名者说。事实证明,三嫂的提名“全票通过”。3个月后,“不知道院士是什么”的她前去参加典礼,坐在面对600多人的台上,她一直试图记住前面的人“走哪条路、何时戴帽、怎样行礼”,生怕“忘记了整个程序”。她坦承,直到走上台前,“袍子里面的腿一直在抖”。直到听到周伟立提到她曾经因为逃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她感到一阵“辛酸”,最后“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副校监的颁授。当时,观众中20多名“头发都白了”的旧生,兴奋地跳起来鼓掌喝彩,典礼负责人甚至不得不让工作人员走过去,请这些政商两界的知名校友“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次日,旧生们振臂簇拥中的三嫂被《苹果日报》头版以整版报道。此后,她登上了美食节目介绍自己拿手甜品“马豆糕”的做法,在娱乐节目“东张西望”中被专访,香港各大报章几乎都能找得到三嫂的照片。

授衔赞词中的一段也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很多人知道,大学堂有三宝:铜梯、四不像和三嫂。三个宝贝搬不动,移不走,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2、被遗忘的科学巨人

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两个旷世奇才,一个是莱昂纳多·达·芬奇,另一个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在美国,特斯拉在历史上或通俗文化上的名声可以媲美任何其他的发明家或科学家。1893年他展示了无线通讯并成为了电流之战的赢家之后,就成为了美国最伟大的电子工程师之一而备受尊敬。许多他早期的成果变成现代电子工程的先驱,而且他的许多发现为开创性的重要。在西元1943年,美国最高法院承认他为无线电的发明者。

在使用电的现代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见特斯拉的遗产。撇开他在电磁学和工程上的成就,特斯拉也被认为对机器人、弹道学、资讯科学、核子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上等各种领域有贡献。特斯拉晚年被视为一个疯狂科学家并由于宣称可以创造怪异的科学发明而被注意。许多他的成就已伴随着一些争议被应用,去支持着许多的伪科学,如幽浮理论和新世纪神秘理论。特斯拉当代的钦佩者视他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

他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伟人。交流发电机就是他发明的,而爱迪生钟爱自己发明的直流发电机,极力打压特斯拉。如果特斯拉不是被迫放弃了交流电的专利权供世人免费使用(每马力$2.53),那他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梦想就是给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特斯拉从不在意他的财务状况,于穷困且被遗忘的情况下病逝,享年86岁。虽然他是一个绝世天才,但很遗憾没有多少人记得他。

1856年7月10日,他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良,他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打蛋器的发明者。他一生的发明无数。1882年,他继爱迪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了交流电(AC),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并创立了多相电力传输技术。1895年,他替美国尼亚加拉发电站制造发电机组,致使该发电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1897年,他使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理论成为现实。1898年,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无线电遥控技术取得专利(美国专利号#613.809)。1899年,他发明了X光(X-Ray)摄影技术。其他发明包括:收音机、雷达、传真机、真空管、霓虹灯管、飞弹导航、星球防御系统等。甚至以他名字而命名的磁密度单位(1 Tesla = 10,000 Gause)更表明他在磁学上的贡献。年青时的特斯拉 非常的聪明,可以在脑子中飞快的完成复杂计算,老师总认为他在作弊。特斯拉 能流利的说多种语言。除了克罗地亚语外,他还会说7种语言:捷克语, 英语,法语,德语,匈牙利语, 意大利语,拉丁语。

中年时特斯拉与马克吐温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他们在实验室和其它地方共度了许多时光。特斯拉因为无法处理亲密关系而终身未娶。40岁时他说:“某个法国女演员不停的来找我,让我几乎不能集中精力。太遗憾了,有时候我感到非常的寂寞。” 虽然他一生致力不断研究,并取得约 1000 项专利发明,但他一生的研究不是为著一己之利。特斯拉最多产的创造时期是在美国度过的。其中很一部分直到今天仍无法重复。例如:辐射能量接收器。除了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宇宙线能量的转换器外我们对它的工作原理一无所知。可惜,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利用了这位天才科学家的爱心和才华,骗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因他的发明而腰缠万贯。但特斯拉却是穷困潦倒、长年经济拮据。1943年1月5日晚间到8日早上之间的某个时间,特斯拉在纽约旅馆孤独的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因为拒绝出售他的交流电专利,特斯拉临终时已经债台高筑。

为何这样非凡的科学家会被历史淡忘呢?从未有人传颂?因为他那些另类发明虽然对人类有著重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却促使很多赚钱的企业瞬间倒闭,打压他的人有爱迪生,支持过他又抛弃了他的J.Pierpont Morgan等,在他死后美国政府人为秘密删除了有关他的历史记载和报道,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被收缴并列入高级机密,所以他的名字被抹去了。

时代的异端:交流电的发明

1888年,当时众多报章皆大肆报导: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宣称尼古拉特斯拉是科学界一大“异端”,他所发明的交流电直接影响人类的性命安全,并屡次展示狗和猫如何通过交流电后瞬间死亡(“电椅”死刑亦因此被启发出来)。

但事实上,今天大家都知道,世界是何等需要交流电的存在。交流电的发明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增进了工业的发展并加促科学的进步。但为什么爱迪生三番四次攻击交流电和它的发明家——特斯拉呢?答案就是交流电的出现直接威胁了爱迪生所经营的直流电生意。因为使用直流电实在有太多的缺点和限制。如:直流电不利长途传输,每隔1公里则要增设发电站,但交流电却可变压器变压作为长途输电;使用直流电价钱较为昂贵,并且效能也远远不及交流电。基于利益上的冲突,爱迪生便极力打压特斯拉的发明。

在此之前特斯拉为伟大科学家爱迪生共发明了24项新设计,包括直流电发电机的设计,并由爱迪生取得专利,加以大量生产。可是他努力的报酬却换来一场无情的骗局和嘲讽。结果,特斯拉心感忿怒并从此脱离爱迪生和他的公司。这就是历史上电流之战的序幕。

1888年,特斯拉得到西屋公司的企业家乔治威斯汀豪斯支持研发已构思了6年的交流电体系。半年后,他研制的交流电发电机取得专利,并应美国电机工程师学会邀请讲解和示范交流电体系的研究成果。因为交流电的效能远比直流电优胜,因此交流电开始广泛采用,并慢慢取替传统直流电的位置。在利益的驱动下,爱迪生大力抨击特斯拉,并将其冠以“科学异端”之名,一场科学迫害应运而起。虽然今天交流电成为工业和社会供电的主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却一直被人遗忘,甚至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平反。这就是“正统”科学的杰作。

百年标记的尼亚加拉水电站

如果大家曾到过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相信大家都会为这幅壮丽的奇观而发出由衷的赞叹。数以万吨的河水从四方八面汇流,以山崩地裂之势倾泻下来,河水猛然冲击的隆隆声响,令人生畏。在这条川流不息的河流里,蕴藏着意想不到的丰富资源。

1897年,举世知名的尼亚加拉水电站中,第一座10万匹马力的发电站建成,成为35公里外的纽约州水牛城的主要供电来源。其后十多座大大小小的发电站相继建成,每日所生产的电力 足以供应美国纽约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总需求的四分之一。至今,这项建成足足超过100年的电力建设仍然运作如常,从未间断地产出天然能源,可谓是人类近百年科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项科学上的百年奇迹,就是天才科学家特斯拉在三十多岁时的一项设计,当特斯拉运用了他9项专利发明,包括特斯拉所发明的交流电发电机和交流电输电技术。

其实在当时的工商业、公共设置和家用电器,都使用着费用高昂的直流电。因为在电路上的损耗,使用直流电时必须每隔一公里便建设一套发电机组。所以在建造尼亚加拉水电站时,如将电力以直流电方式传送,输电至35公里以外的纽约州水牛城,是不可能的。所以建设尼亚加拉水电站时,美国人采用了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供、输电技术,用高压电来实现了远距离供电。这项划时代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尼亚加拉水电站作远距离供电的难题,并且带给人们一个既方便又便宜的用电环境。

后来,人们在尼亚加拉瀑布的公园中树立了特斯拉的铜像,以纪念他在尼亚加拉水电站上的贡献。

无私的奉献:免征收交流电的专利版税

特斯拉一生的发明见证着他对社会无私的贡献。虽然他一生致力不断研究,并取得约 1000 个专利发明。但他晚年却是穷困潦倒,长年经济拮据。虽然,有不少企业家利用了这位天才科学家的爱心和才华,骗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可是晚年的他依然为着人类的幸福而努力研究和发明。

在特斯拉众多的发明里,最惠及大众的莫过于交流电 及交流电发电机了。在世界每一角落,经贸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生活的享受都离不开交流电的帮助。2003 年年末的美国大停电和欧洲大停电,就曾陷社会和经济于大瘫痪。早于1882 年,特斯拉已经发明了世界第一台交流电发电机,更于1885 年发明多相电流和多相传电技术,就是现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的50-60Hz(赫兹)传送电力的方法。

1990 年7 月10 日一次美国国会会议中,10 多名美国参议员记念特斯拉134 周年生辰,表扬他在电力学上的贡献,宣传他如何改变了人类对发电概念的认识,把特斯拉称誉为比爱迪生更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发明直流电后,电器得到广泛应用,而电费同时却十分高昂,所以经营输出直流电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到1884 年,特斯拉脱离爱迪生公司后,遇上西屋公司负责人乔治·威斯汀豪斯,并在其支持下于1888 年正式将交流电带给当时代的社会。在 1893 年 1 月位于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览会开幕礼中特斯拉展示了交流电同时点亮了 90,000 盏灯泡的供电能力,震慑全场,因为直流电根本达不到这种效果。事后,特斯拉因此次展示取得了尼亚加拉水电站电力设计的承办权。

从此交流电咸鱼翻身,取代了直流电成为供电的主流。而特斯拉拥有着交流电的专利权,在当时每生产一匹交流电就必须向特斯拉缴纳1美元的版税。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当时一股财团势力要胁特斯拉放弃此项专利权,并意图独占牟利。经过多番交涉后,特斯拉决定放弃交流电的专利权,条件是交流电的专利将永久公开。从此他便撕掉了交流电的专利,损失了收取版税的权利。从此交流电再没有专利,成为一样免费的发明。

虽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运弄人,特斯拉的际遇比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较乖僻,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明显地低于了他的历史成就。特斯拉于1943年孤独地死在酒店。

他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伟人。交流电动机就是他发明的,而爱迪生钟爱自己发明的直流电动机,极力打压Tesla。如果Tesla不是被迫放弃了交流电的专利权供世人免费使用(每马力$2.53),那他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梦想就是给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他的一生很悲惨,非常的同情他,但他是一个绝世天才,很遗憾没有多少人记得他。◎ 训练素材运用

请从上面的作文素材中提炼一个观点,再根据观点,写一个完整的主体段。要求:主体段要用到上面的素材,也可再用其它的素材作论据,150-250字。

◎ 阅读新闻时评

“三嫂院士”诠释荣誉和尊严的意义

只会写五个字的八旬老太袁苏妹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这则关于“荣誉”的新闻,至少有两个亮点:一方面,“三嫂”在普通岗位上充满爱心的默默奉献让人敬重;另一方面,港大校方与港大学子对“三嫂”的承认和尊重让人感动。

人们都渴望被尊重。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得到这样的人生满足,因为在这背后,其实有一套价值观的标准。通过“三嫂院士”这项荣誉,港大与港大人也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与其说他们表彰了一个普通人,不如说他们表达了对“劳动”、“奉献”和“爱心”的推崇。

说实话,这个世界上生产出来的“荣誉”很多,可是,像“三嫂院士”一样动人的荣誉太少。为什么?一部分原因在于某些荣誉的“含金量”太高,出钱者优胜;一部分原因在于“透明度”太低,有权者优胜;还有一部分是糊里糊涂“被荣誉”的,不说也罢。

在一个共同体内部,向钱看和向权看的荣誉多了,稀里糊涂的荣誉多了,会反过来扭曲价值观的形成,慢慢地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人们尊重什么鄙视什么也成了问题。劳动神圣?“享乐”会瓦解劳动的神圣;奉献伟大?“攫取”会取消奉献的伟大;爱心美好?“冷漠”也会模糊掉“爱心”的美好。因此,这些言不及义的荣誉,与其说塑造了当代英雄,不如说制造出了一个社会价值观的黑洞。的确,所谓荣誉与尊重,看起来只是广阔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可是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变迁细想之下却又惊心动魄,令人忧心的是,如此江河日下,一个共同体的价值维度会被祛除。如今有个描述现实的词语叫做“赢家通吃时代”,怎么理解这个逻辑?就是你有了权,也就有了钱,或者有了钱也就有了名誉,权钱结合、名利双收之后,社会各种资源也就如影随形地来了,于是你就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了,于是你就为所欲为、人上做人了。有不少人的确是这么想也这么做的,他们大概很渴望成为赢家吧。

其实,“赢家通吃”不是个好词儿,基本上是“和谐社会”的反义词。赢家通吃的时代,基本谈不到平等与和谐,只有层出不穷的分化和矛盾。最后会搞得社会中只有两种人:“赢家”,同义词是老板、大腕、官员、富人、受尊重的人„„;“输家”,同义词是下岗者、待业者、跑龙套的、穷人„„其中,也包括渴望被承认的人。

说到“承认”,和“尊重”、“荣誉”有点相似,却又比后者更多些无奈的色彩。理论界有一个说法叫做“承认的政治”,用在这里有点大了,但是也有借鉴意义。这个理论谈人群的分化问题,从政治的高度讲到人除了为利益而斗争以外,还会为承认去斗争。因为你不尊重他、漠视他,在决策或者作为的时候根本不考虑他的存在,他就会提出自己的异见,甚至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今日之中国,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在发展中,也带出了一些问题,要真正科学地发展,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做到以人为本,学会承认、学会尊重,难道不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吗? 在这个意义上,“三嫂院士”给我们上了一课。这堂课的意思,不是让我们也忙着四处发奖,而是让我们知道,每个平凡的劳动者和每个身边的普通人都值得尊重,他们也许生活得不是那么风生水起,但往往是他们最好地诠释了荣誉和尊严的意义。

第二篇:每周一诗

北陂杏花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二、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短诗。诗人王安石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尽管他的“变法”由于种种原因而以失败告终,但他执著地坚持理想,矢志不移,至死不渝,故有“拗相公”之称。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拗”,诗中作者以“北陂杏花”自况,既写出了它的“妖娆”多姿,更表现了它即使被风摧凋零也保持洁白的风骨气节,决不沦落尘土而自污。

三、翻译

池塘的春水环绕着杏花,花朵争奇斗艳春色满园。即使像雪样被春风吹落,也胜过南阳杏花碾为尘。

四、赏析

诗中第一、二句“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北陂杏花的美好身姿与形态。以“春水”围绕来衬托春天杏花之美,同时为“花影”预作铺垫。“妖娆”一词正面写出了杏花的曼妙、美丽与柔弱,而“花”与“影”相映,虚景与实景相交,构成一幅令人神往而韵致绵绵的图画,其间透出的春光使人陶醉。第三句“纵被东风吹作雪”,写杏花被风吹落的情景,虽离别树枝而飘零于水,但仍然保持着“雪”一样的高洁纯白。第四句“绝胜南陌碾成尘”是点晴之笔,与落在田间小路被碾为尘土的杏花相比,飘零入水的北陂杏花结局实在要好得多。由此可见,落入水中的北陂杏花正是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坚持高洁品格的诗人的自我写照。这首诗的用词也非常精准。如三、四句中的“纵”与“绝”两个虚词充分展现了杏花的坚定决心与执著精神,由此我们不难看到诗人高大的形象与独立的精神世界。

五、中心

全诗融情于景,寄意于物,辞浅而味永。表面上显得冲旷萧散,实则健朗豪逸,可谓“丰肌健骨”。诗中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借杏花写自己的纯洁心态。

六、赏析补充

诗中“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两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它表现了诗人坚持高洁,特立独行而绝不流俗的思想感情。诗的后两句中“纵被”体现了杏花迎接风雨的勇气,“绝胜”突出了杏花的决心与乐观。

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一、二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置。“陂”,此处是指池塘。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王安石爱用“绕”字摹写山形水势,如他《江上》一诗中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在《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写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又在《钟山即事》中说“涧水无声绕竹流”,无一不给人以清婉、柔媚、幽静之感。

次句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满树繁花竞相开放,满池花影摇曳迷离。“妖娆”二字本用于写人,这里移用于杏花,展现了杏花争奇斗妍的照人光彩。一个“各”字,表明在诗人眼中,花与影一样地美艳、多情,一样令人流连忘返、沉迷自失。宋人许顗《彦周诗话》说:“荆公爱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又《桃花诗》云:‘晴沟涨春渌周遭,俯视红影移鱼舠’,皆观其影。”王安石写花善于从本体和投影两方面着手,如此刻画,虚实相生:一方面使景物更具立体的美,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的审美趣味,即对虚静恬淡之美的情有独钟。

三四句议论抒情,褒扬北陂杏花品性之美。这两句对偶精工,如陈衍《宋诗精华录》说:“荆公绝句,多对语甚工者,似是作律诗未就化成截句(绝句)。”这两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东风吹作雪”,这一笔淋漓地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比喻生动,浮想联翩。即便是春风轻拂,娇媚的花儿也不堪吹折,它凋谢了,零落了,这本是让人黯然神伤的。但诗人却偏说它胜过南陌杏花,矜持与自足之意溢于言表。这一对比启人深思:“南陌”在此诗中与“北陂”相对立,这两个背景意象包含着一种空间的隐喻。若说清幽静谧的“北陂”是远离浮世喧嚣的隐逸之所,则“南陌”正是熙来攘往、物欲横陈的名利之场。“南陌”繁华,“北陂”僻静;“南陌”热闹,“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践踏,碾成尘土,满身污秽。若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王安石从1070年(熙宁三年)到1076年(熙宁九年),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寄情于半山。罢相之后,他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积极倡言“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一“纵”,一“绝”,呼应紧密,激浊扬清,掷地有声地表明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操守。

王安石是宰相中的读书人,到晚年,他的绝句尤好。曾有人言,唐代以后无诗,此论太极端了点。王安石晚年的绝句有不少是直追唐人的,在议论入诗上,他的议论与描叙结合得很紧,而且议论不浅白直切,而是含蕴有味。

和《淮上遇便风》

一、字词解释

①浩荡:形容河宽水盛。②清淮:点出淮河水色澄澈。③天共流:水天一色。

④喧卑地:喧嚣低湿之地。卑地:低湿之地。卑:低。⑤沧溟:指水弥漫貌,常用以指大海。

二、翻译

清澈的淮河浩浩荡荡与天际共流,长风万里吹送着远离故乡的归舟。最怕夜晚停泊在喧闹的低湿之地,只愿驶入沧海去自由自在地遨游。

三、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病故。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四、赏析

一二两句描写现实。淮水浩荡,与天共流,水天一色,交相辉映。长风万里,吹送归舟,顺风顺水,轻快如飞。意境何等壮阔,气象何等雄浑,感情何等欢悦。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佞人所冤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里、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

五、中心

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六、赏析补充

1.从全诗看,首句中“天共流“的作用是描绘水天相连的浩荡景象,营造壮阔氛围,并与诗尾照应。

2.“和”表示是对《淮上遇便风》这首诗的唱和。3.“应愁”句和“吹入”句具有比较的关系。4.“应愁”表示想到“晚泊喧卑地”会发愁。

七、赏析

此诗为作者和友人舟行淮河之作,抒发行舟淮河之上得遇便风之快感,表现了诗人放情万里的豪壮心怀。“浩荡清淮天共流”,“浩荡”点出河宽水盛,“清淮”点出水色浪激,“天共流”是说水天一色。只此一句,既写出了沧波浩瀚之势,又写出了登舟如行青冥的快意,加之“长风万里送归舟”,让诗人凭虚御风,不久即可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应愁晚泊喧卑地”句写诗人感到忧愁,惟恐晚间停泊之地既喧闹又低下潮湿;并由此推出下句“吹入沧溟始自由。”从这富于启发和象征意义的诗句中,使人想象到诗人冲决羁绊、背负青天作逍遥游的胸怀。联系诗人在朝之日,就曾疾愤构陷之徒,“愤懑之气不能自平”,“嵘竑于胸,一夕三起”,这“吹入沧溟”之想,实是诗人清白、高远精神世界的写照。

这首诗从“浩荡清淮天共流”到“长风万里送归舟”,再到“吹入沧溟始自由”“ ,都是写乘“便风”的快意,其感情是层层递进的。其中,前两句是现实,末一句是遐想。无现实而写遐想便没有生活基础,无遐想而只写现实则淡而无味,二者相辅相成。其次,“应愁晚泊喧卑地”一句十分巧妙。这一“垫句”,也是诗中“波折”。从“垫句”而言,是为了给下句蓄势,通过一收一放,让语势更加酣畅。从“波折”而言,正是由于对船泊喧嚣卑湿之地的忧虑,才更显得对“吹入沧溟始自申”的向往,令人读后产生痛快淋漓之感。

此诗立意高远,耐人寻味。诗的前两句既写出了沧波浩瀚之势,又写出了归途顺风行舟的快意。“送归舟”则是诗人阔别故乡、归心似箭的真情流露。诗尤贵在曲曲中陡生新意,“遇便风”而生云帆沧海之思:“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从这极富启发和象征意义的诗句中,可见诗人欲冲决羁(jī)绊、无拘无束地遨游沧溟的强烈愿望和广阔胸怀。诗人在朝之日,就曾疾愤构陷之徒,这“吹入沧溟”之想,是诗人清白、高远的思想写照。

苏舜钦的《和〈淮上遇便风〉》抒写万里行舟,快风顺水的大自由大自在。“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卑喧地,吹入沧溟始自由。”一二两句描写现实。淮水浩荡,与天共流,水天一色,交相辉映。长风万里,吹送归舟,顺风顺水,轻快如飞。意境何等壮阔,气象何等雄浑,感情何等欢悦。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佞人所冤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里、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综上所析,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第三篇:作文教学多读多练

作文教学多读多练

时间:2011年11月9日

地点:苏溪三小报告厅

主讲人:滕苏仙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并非易事,而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个“读写”结合的强化训练方针,促使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鲁迅先生在《给赖少奇》的信中说:“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看”即“阅读”,“练”即“写”,可见多读多写是培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一门学问,当代人董味甘著有《阅读学》一书,曾祥芹、韩雪屏两位教授主编的《阅读学丛书》有五册,共200万字,因目的不同,每个人读什么书,怎样读,各有差异。所以学生阅读也要讲究方法。欲从阅读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广泛阅读。学期初,语文老师带头(自费)多订几本有关作文方面的报纸杂志,诸如《中学生阅读》、《作文》、《教育信息》等等。供学生阅读,让学生看看别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在充实自己,增长知识的同时,久而久之在自己的头脑仓库里自会增多词汇及语言方式。

写文章,就是用书面语言记叙、议论和抒发自己的感情,应尽可能地写得生动活泼,让人喜欢读,有好效果。文章写作时作者的语言、观察、思维、想象以及知识、思想等多种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运用,而以运用语言为基本要素,所以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掌握足够词语的重要。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报刊、读小说或其他什么读物时,就要求他们不放过每一字、词、句。把好的字、词、句用摘抄、剪报、记卡片的形式把它积累下来。这样,阅读后随批、随记、随收集,不但可以积累语言,也可以积累材料,积累“思想”,为今后的写作增添了源泉。

在学生积累的同时,老师也把积累的材料,收集来的美文、佳作,不断读给同学们听,课前五分钟读,早自习读,作文提示时读„„,读来读去,同学们不但不烦,反而眉飞色舞,跃跃欲试起来。同学们也分班编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展示亲手收藏的“珍宝”,每天读、听两、三篇,一学期下来就有三位数字了。

二、有重点地选取文章细心地阅读

学生写作文大都从“模仿”开始。在每写一篇或一类作文之前,让学生从作文杂志上选取类似题材的文章认真细读一遍后,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选取的中心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材料?

2、它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大体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3、有何语言特色?

4、文章有什么优缺点?(自己应学习哪些长处?)

细读范文以后,再考虑自己所要写的文章须从哪个角度下手,如何写作。这正如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有这么一句话:“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

不应该那么写,恐怕最好是从同一作品的未定稿件中去学习了”,这样取长补短,不是做每件事都需要的吗?

“多读”还是个准备阶段,关键还在于“多练”上。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得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只读不写尤如纸上谈兵”,只有“多写”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反复摸索,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谋篇,尽管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不厌其烦,可照样有同学写读后感,除了复述之外,“议论”“联系”寥寥无几。写记叙文如记流水账,干巴巴,老生常谈,让人不堪入目„„纸上谈兵不行,必须带他们下水,老师多做示范,定目标,定形式,让他们多练。

首先进行小练笔,鼓励学生们记日记,建立日记检查制度,把观察到的情况天天都记上一笔两笔,注意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焦点问题,让学生学会关注现实、立足现实思考问题。这样老师可以经常出一些关于生活琐事方面的题目,逼同学去写,如《课间十分钟》、《热闹的菜场》、《去学校的路上》、《早饭后》、《家庭趣事》、《乡里人》等等,即使学生写得不成功,也入了“观察”的道。在练笔的同时,学会了观察,不怕得不到应得的东西。

其次进行针对性练笔。

词汇掌握不足,我们就多练习解词、造句、收集比喻句、歇后语、收集成语典故。

“引用”有增添文章色彩的作用,我们就让学生比赛收集名言警句,组织格言摘登活动,每天由两位同学在黑板两端书写格言、名人名言,装饰花边,既展示了同学们的能力,又学习了知识,还美化了学习环境。

学生不善于选材,把握不了详略,就进行专题片段练习,如:《上学路上》、《校园内的一角》、《月夜》、《花圃》、《小议„„》等等,二三百字就行,这样费时不多,收效甚大。书面练习与口头练习结合,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进行5分钟口头即兴作,针对事件发表议论或描写景物,叙述事情都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放过每个节假日,在鼓励学生参加节日活动的同时,要求学生写下随想,这样既丰富了课外生活,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最后每周一作训练。

每周一篇在作文本上写,老师认真批改,点拨。同学们讨论互改,想同学推荐佳作,细细讲解各类作文的优缺点,适当进行表扬、批评,鼓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通过读练结合的强化训练,学生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一学年下来,同学们经过反复探索,练习,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整体不入门的现象克服了,许多同学作文有了闪光之处

第四篇:每周一歌方案、

中山市民众新徽学校“每周一歌”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 每周一歌”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我校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现制定“每 周一歌”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班为单位,以“每周一歌”为载体,激发学生歌唱审美情感,形成班班课前有歌声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的作用,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的: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创建健康、快乐的校园风貌,让歌声走进我们的校园生活,走近每个学生的心灵。

三、活动主题

唱好歌,提精神,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

四、活动要求和措施:

1、坚持“每周一歌”,按照学校制定的每周演唱的曲目进行,打造“班班课前有歌声”的氛围环境。

2、各班级要坚持广泛参与、广泛发动的原则,做到统一要求和班级特色相结合。

3、德育处组织,音乐老师具体落实、各班班主任为主要负责人,利用音乐课时间和活动课时间学唱“每周一歌”,并利用每一节课课前的预备后时间进行“每周一歌”演唱。

4、学校德育处将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验,作为班级考核的一项内容。

5、“每周一歌”第一阶段从第四周开始到第十九周结束。

6、举行进行民众新徽学校“每周一歌”阶段性合唱比赛。

五、活动方法:

1、每天每节课前唱歌,每班选出一个领唱,每周唱一首歌曲。

2、学校广播站每天课间操、中午定时播放歌曲。

六、歌曲题材:歌颂祖国、感恩父母、珍爱生命、文明礼貌、立志成才等相关歌曲。

七、曲目:

①中山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八周)

②新徽校歌(第九周)

③歌声与徽笑(第十周)

④学习雷锋好榜样(第十一周)

⑤读书郎(第十二周)

⑥红星歌(第十三周)

⑦东方红(第十四周)

⑧团结就是力量(第十五周)

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十六周)

⑩歌唱祖国(第十七周)

1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十八周)○

12党啊!亲爱的妈妈!○(第十九周)

八、学校举行“每周一歌”合唱比赛:

(一)比赛时间、地点及内容安排:

⑪.评比时间:6月14日—6月18日(学校将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⑫.地点:临时决定

⑬.内容:以各个班为单位,进行“每周一歌”抽唱比赛。

(二)参赛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参赛,每队选一名学生担任指挥。

(三)参赛要求:

1、出勤要求:班级不得弃权,学生个人不得无故缺席,否则扣分。

2、曲目要求:各班准备参赛曲目1--2首为“每周一歌”的内容。

3、伴奏要求:各班自备参赛曲目的磁带或者CD伴奏带。

4、着装要求:参赛队伍必须服装整齐。

5、比赛站队要求:造型自排,以不影响演出效果为前提。

(四)评分标准:比赛将根据队伍的精神面貌(含出勤)(10%),演唱的音准(15%)、节奏(15%)、情感(20%)、方法(10%)、形式(10%),歌曲的完整性(10%),指挥(10%),共八方面评分。

(四)排练要求

1、排练组织与指导:班主任负责组织,音乐老师负责演唱指导。

2、排练时间: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歌、活动课或课前以及音乐课时间做好准备。

(五)比赛设奖:设优秀演唱班级奖一、二、三等、优秀奖。分别奖励50元、30元、20元、10元;在集团抽查中将按集团的排名,分别按集团一、二、三等、优秀奖计奖。

中山市民众新徽学校德育处

2012年2月28日

第五篇:每周一诗方案

伟民小学2012年“中华古诗词

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为契机,继续通过“每周一诗”活动,充分开发学习资源,诗化学生生活,探索校园诗教“以诗育趣、以诗育情、以诗育人”之路,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侠

副组长:马继发

成员:邓冬亮、李祖洪、张爱凤、马海波、班主任及各年级语

文教师

三、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吟咏古诗古词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设定教室黑板报(后黑板)的一角,抄写好“每周一诗”,每天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利用时间,精心组织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词。

2.各班把评比栏做为“每周一诗”“我会背啦”专栏。上面要写上班级在籍学生名单,学生每会背一首古诗词在学生名字后面贴上大红花一朵,以示奖励,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在期末总结大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3.学习背诵“每周一诗”。

(1)各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7:45—7:50这5分钟学习“每周一诗”。

(2)利用每节课课前的2分钟,背诵“每周一诗”。

(3)每周课间操结束后背诵“每周一诗”。周一背诵上一周的“每周一诗”。

4.德育处将采用巡查和抽查方式对各班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伟民小学 德育处

2012年4月23日

龙华伟民小学“每周一诗”诵读篇目

下载每周作文读与练(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每周作文读与练(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每周一例会制度

    每周一例会制度 为及时、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贯彻落实街道的各项工作部署,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临时、阶段性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落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

    每周一歌方案、

    中山市民众新徽学校“每周一歌”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 每周一歌”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我校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现制定“每 周一歌”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每周一歌歌词

    初一六班每周一歌 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喜欢一回家 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 我喜欢一起床 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 我喜欢一出门 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欢一家人 心朝着......

    艺考播音与主持每周训练材料(周练)

    艺考播音与主持每周训练材料(周练) 一、诗歌训练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0523每周必练8(民诉)答案

    新起点备战2009年司法考试第一阶段每周必练8答案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新起点备战2009年司法考试每周必练(民诉)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A 考点:合议制度 解析:合议制是与独任制相......

    广东省梅县重点中学2012届高三每周统一测练题(一)(政治)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xx.jb1000.com 2012届高三政治每周统一测练题(一) 《生活与哲学》模块过关检测 班级姓名座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每周一思:虚心学习认真落实

    虚心学习认真落实 ——每周一思武晓辉 第一周(2.24——2.28) 2月19日在学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认真学习了《杨华局长在全市教育行政工作会议上讲话》、《梁市长-在2014年教育行......

    六年级三班每周一格言

    六年级三班每周一格言 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