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试热点之——体面劳动专题
体面劳动专题
胡锦涛: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体面劳动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致辞并强调,应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
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胡锦涛就会议主题提出4点建议:
一是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二是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形成有利于劳动者学习成才的引导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四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社部: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要做到“十有”
中新网9月1日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今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题为《积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和发展问题》的文章。文章提出,现阶段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融入城市有尊严地生活,维护其基本权益,要做到“十有”: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生产有安全、参保有办法、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
进城有工作,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返乡创业。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促进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发挥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作用;发挥大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的带头作用;发挥农民工“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加法向“创业一人、带动一拨”的乘法转变的推动作用;发挥返乡农民工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开拓作用;发挥组织劳务输出、培育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基地对农民工就业的支持作用,形成劳务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上岗有培训,制定新一轮农民工培训规划,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到2015年使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能够得到1次以上的掌握实用技能的政府提供补贴的培训;建立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基本补贴制度和购买培训成果机制,逐步提高培训资金的统筹层次;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和技能升级的培训需求动态扶持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劳动有合同,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劳动管理办法。规范劳动合同文本,建筑业、餐饮业、家庭服务业等流动性大的行业可使用简易合同,引导从事家庭服务业、不具备签订规范劳动合同的农民工订立劳务协议,研究制定实施劳动合同法和规范劳动派遣等完善劳动合同管理的规章政策,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设。
报酬有保障,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逐步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易发生拖欠的行业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吸纳农民工较多的市县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建立相关部门联动防控机制,切实提高对欠薪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研究制定恶意欠薪罪出台的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总结部分地区已做到基本无拖欠的新鲜经验,探索“十二五”时期工资拖欠基本解决的有效途径。
生产有安全,重点加强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安全保障检查,维护职业安全卫生权益。探索建立农民工职业安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监督执法力度,继续推行高危行业农民工持证上岗制度,“不培训不上岗”,做到工伤保险全覆盖,推进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深入开展粉尘等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和职业培训规划。
参保有办法,积极研究和实施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稳步提高参保率。完善社会保险政策、险种、费率、保障水平、管理手段和城乡、地区间转移接续办法,为解决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作出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保障农民工“不管到哪儿干,养老保险接着算”,重点加强私营个体企业中的农民工和被劳务派遣的农民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将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纳入当地城镇社会救助范围。
住宿有改善,进一步改善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疾病防控等公共服务。鼓励将有稳定就业和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部分农民工居住由工棚向工房转变,有条件的向公寓发展。以输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将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保障机制。研究探索农民工子女异地参加中、高考的途径,做好城乡一体的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计划生育管理。
维权有渠道,建设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农民工劳动争议快速调解简易仲裁“绿色通道”,鼓励和解,加强调解,提高农民工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效能;建立政府主导、人社部门会同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及主管单位参加的突发性集体劳动争议应急调解协调机制。全国普遍推进劳动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加强劳动监察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主动服务,加大对农民工司法救济力度。
生活有文化,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精神生活。开展维护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的行动,保障“两看一上”(能够看报纸、看电视,有条件的能上网),探索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农民工党团组织建设和党团员管理工作,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引导。
发展有目标,营造全社会尊重、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从普通工人到技术工人、从农民工到新市民的转变。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融入城市生活培训和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对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促进农民工参与民主管理,营造理解、尊重和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
民生银行存款任务逼死员工
6月22日晚间,有网友在天涯爆料称,民生银行宜昌分行员工许刚因未完成拉存款任务而被辞退,于6月10日服安眠药自杀。民生银行相关人士确认了这一消息,但是否认许刚是因考核压力过大而自杀,并透露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但从警方发现的许刚留下的两封遗书和一条手机短信,佐证了他是受到民生银行非正常待遇后被逼死的事实。民生银行导演的这一人间悲剧,应该受到道义谴责。事件分析:
1、许刚之死,当然主要责任在自己。但是民生银行难辞其咎。
2、因揽存任务承受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民生银行的员工。除工农中建四大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因成立时间久、资金实力雄厚,员工揽存压力较小外,其他中小银行员工普遍压力较大。
3、中国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银行业监督委员会,需要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法规,对商业银行向员工下达存款任务做出具体规范,不能在揽存额度上没有边界,也不能把它作为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
逢节加班
超过50%的受访网友表示在“两节”期间被要求加班,其中又有87%的加班网友表示没拿到加班费。这个比例,和网上“晒加班”一族的反映,以及朋友间私下的交流信息,可以互相印证。“晒加班”一族敢怒不敢言,敢言不敢出头,关键在于休假和加班费事小,前途和饭碗事大。在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呈现用人单位占绝对上风的情形下,将维护职工权益的责任推给职工,怕是很难有效。网民被问及“不发加班费怎么办”时,选择“去单位协商,或向有关部门反映”的仅6%。
事件分析:
1、关于超时加班的问题,国家从法律上有具体规定,一旦确需加班,就要支付更高的工资率。
2、在现阶段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大量的打工者想多挣点薪水,企业也有这个需要,在工时安排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以理解。
3、长期加班加点毕竟损害身体健康,这点更需注意,劳动者不应为多挣点钱,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
4、如果逢节加班却又拿不到法定的加班费,这种状况不免令人无法接受。而对这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关方面似乎总是束手无策。
5、劳动部门应调整工作思路,不要再把着力点放在“提醒”上,而是组织力量,在节假日期间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
6、节假日过后,劳动部门也应及时通过媒体舆论公布执法情况,用丰硕的执法结果,用严厉的问责罚单,来警告所有“老板”:心莫黑,心黑必被捉。
第二篇:申论热点之体面劳动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申论热点之体面劳动
背景链接:
2010年04月27日,胡锦涛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意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重要体现。工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幸福指数,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尊严。不断提高一线劳动者报酬,是促进公平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的工资长期在低位徘徊,国企高管等的收入远高于一线劳动者,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势必会挑战人们的公平观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为关键。改变劳动报酬过低的局面,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劳动报酬,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肯定劳动价值,实现分配正义,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这不仅是执政为民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平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对策: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二,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第三,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第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第三篇:体面劳动
五一劳动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致辞时指出,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向全社会发出了“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的号召。这一号召,既表明党和国家对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同时也传达出“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强音,让劳动者最光荣进一步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那么,何为“体面劳动”?如何才能将“体面劳动”落到实处?
李滨生委员解释“体面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他说,体面劳动意味着生产性的劳动,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者特别是广大产业工人等一线劳动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勤劳肯干、聪明才智与创造活力,为中国经济崛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广大劳动者的辛勤汗水与努力奋斗,便没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的成就属于每个国民,他们不仅创造了过去的成就,还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不仅是执政党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无论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还是当下中国的时代进程,劳动都是永恒的时代精神。没有劳动,社会的物质基础无从谈起,没有劳动,人类也无法建设发达的精神文明。我们强调劳动的抽象意义,但实现劳动价值的载体仍然是每一个个体,所以,对劳动的尊重最终要落实到对每个劳动者的尊重。只有让全体人民都参与劳动,才能让劳动成为获得个人幸福和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权利事关社会公平。尊重劳动就是尊重社会公平。
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正大踏步迈向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社会上正在形成一股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多劳并不多得的怪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来源于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腐败以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从官僚腐败的角度来看,灰色收入与权力寻租现象正在侵蚀我国社会主义正
常的分配体系,如果不及时控制,必将使整个社会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受到极大的挑战。
从分配机制的不合理来说,劳动占据收入的比例偏低,资本占据收入的比例过大。少数资本所有者占有大量社会价值,而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越来越少;第二,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与行业差距正在不断扩大;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有不断拉大的趋势;第三,垄断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大大超出行业劳动者的平均水平。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有效扼制,将极大地挫伤普通劳动者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
“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正是基于当前种种腐败现象及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合理而言。其内涵至少包括两层:其一是“让劳动者最光荣成为社会共识”,即个人或集体的体统、身份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与尊重,这是从外部的标准来判断;其二是“让劳动者更自豪更光荣”,即劳动者对自身的所作所为会感到光荣、光彩,充满自豪感,这是从自身的认同度来判断。
对于前一个层面来说,是要在社会上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浩然正气,在华夏大地奏响起热爱劳动、多劳多得、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公平正义之歌。对后者来说,则需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劳动观,让诚实劳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普通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而自豪,让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能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入,让普通劳动者能亲身见证自己的劳动正在创造美好的社会与生活。
中国在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每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广大普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与努力工作。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只有在全社会确立劳动光荣、劳动者自豪的价值观与劳动观,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第四篇:体面劳动是一种劳动文化
(转)艾君:“体面劳动”实际凸现一种劳动文化 2010-05-01
艾君认为,“体面劳动”实际上指劳动者能够自愿自豪荣耀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政治、物质、文化等方面需要而有尊严地从事社会有目地创造财富的活动。体面劳动看似一种劳动实际反映了一种劳动文化。要实现社会的体面劳动,不仅要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体现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劳动这工作环境等打造体面劳动的氛围上下功夫,也要在打造“德才”兼备的劳动者队伍,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做努力„„
○“体面劳动”是双向的,社会不仅要创造出体面劳动的氛围和环境,而且劳动者同样要体会到劳动的愉悦和幸福„„
○没有和谐的社会基础是不可能体现出“体面劳动”的社会价值„„
○一个企业或组织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难以实现“体面劳动”„„
○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不可能体会到劳动的愉悦和幸福,劳动者素质高低决定了“体面劳动”所体现的社会认可度和价值„„
“体面劳动”看似一种劳动实际反映一种劳动文化
-从社会角度看“体面劳动”的文化内涵
艾君/文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胡锦涛主席在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致辞时指出,要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资料表明,胡主席在2008年“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就曾提出过“体面劳动”。他当时指出,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胡主席的“体面劳动”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关注民生、重视人权的具体体现。
尽管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今天,我国公民要真正实现“体面劳动”的宿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实现“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劳动的和谐发展,并非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实现真正意义上合理的、人性化的“按劳分配”,公平分配,值得期待。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和工会组织,一直在社会上倡导的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高尚的劳动价值观,一直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这些都与国际劳工组织所倡导的“体面劳动”含义和思想是一致的。应该讲,“体面劳动”首次被提出来是与国际劳工组织、维权组织所倡导的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密不可分。199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了“体面的劳动”概念。他所指的“体面的劳动”的含义是从关心劳动者的利益,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角度进行阐述的。即,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得到保护、有足够的收入、充分的社会保护和足够的工作岗位。他认为,为了保证“体面劳动”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从整体上平衡而统一地推进“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社会对话”等四个目标。他们倡导,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
实际上,如果我们从社会观点和文化角度看,艾君认为,“体面劳动”的本质含义反映着一种广义的社会劳动关系,而这种劳动关系,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利益关系,它是一种反映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组织与员工之间所体现的劳动地位、劳动者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体现的是包括社会政治、价值、法律、道德、习俗、礼仪等关系等文化范畴。
思考一:“体面劳动”看似是一种劳动,实际反映着一种劳动关系的文化─
我们知道,文化是精神、物质及生活方式的总汇,是一个群体成员的所感、所思、所言、所行和所有。”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对物质的追求,对政治、信仰、法律、道德、习俗、礼仪等等的看法和态度,无不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从文化的结构层面来看,文化包括三个层面:最外层的是物质层面,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规范化了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种制度和体制;中间层是在外层制度规范下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规则和习俗、文化角色、艺术表达、技术和物质文化等;内核是精神层面的,即人类在改造自然、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绪、道德风范、宗教信仰、民族习性等。
从“体面劳动”的涵义以及所要体现的社会价值看,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或者说“体面劳动”的内涵和特点就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而劳动关系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文化范畴。
文化是一种宽泛的概念,而劳动关系是一种比其他任何一种经济关系都更多地渗透着社会、文化及政治关系的经济关系。其中文化因素对劳动关系的形成和构建具有特殊的影响。文化能够对劳动者形成一种激励,这种激励是基于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以诚相待,就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误会的发生,统一全体员工劳动的方向。在构建和处理劳动关系时,必须考虑文化的因素;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劳动关系,能够使劳动关系的双方从纷繁复杂的劳动法规和制度中解脱出来,从而少一分生硬,多一分人文关怀,这也是构建“体面劳动”的目的所在。
思考二:劳动与体面以及追求“体面劳动”的概念界定与社会意义─
为何要劳动?劳动为何还要体面?“体面劳动”到底如何界定?
如果从社会意义上去分析理解,劳动是指人类在自身智能分配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活动。
马克思早就指出,劳动创造了人。这并非一个简单意义上的命题,并非是一个简单概念上的推理判断。艾君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学说是说劳动这种行为,促进了人的大脑的进化,促进了人类能够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此意义讲,劳动创造了人其本质的社会意义是成立的。这种学说是在强调劳动对于人类进化、人类文明、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有句俗语讲过,“水不流要臭,人不劳动就会变锈”。一个社会一旦缺少了劳动,人人都变成寄生虫的生活,从社会意义上讲,那就不会存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就会退化,也就会变得不成为人类,所以,劳动不仅是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人类的进步、发展和文明。不会劳动的人类,是不可能有一个人类的社会,也不可能形成由人类主宰天下的现实社会,因而,劳动的本身就反映着一种文化现象。
再看“体面”二字。“体面”的本质就具有文化的内涵,它是由比较而产生的一种社会价值的文化审美标准。在人类社会,尤其是阶级社会,人自从走入社会的那天,实际上人的言行就一直在受到社会各种道德观念、法规制度、民族礼仪习俗、价值文明思维等各种文化理念的约束,谁要超越各种约束就会成为异类,会受到各种社会群体的鞭挞和辨责,就会失去了在社会上行为的愉悦感和幸福和尊严。因此一种进步的文化观念和标准会促使人类的和谐发展和文明,相反一种低级庸俗的文化理念和标准的盛行也可能将某个群体或者民族带入退化的深渊。
所以,从社会意义上去理解,“体面”,实际上就是人类在社会或者组织中能在展示自己的行为和容颜上获得愉悦的一种自我满足心态或者受到社会赞誉的文化审美比较的结果社会反映。
当我们认识了“劳动”和“体面”的社会意义后,再来看看“体面劳动”的概念,就不难发现,通俗地讲,“体面劳动”也就是有美丽的“体”有荣耀的“面”的劳动。从社会意义看,艾君认为,“体面劳动”,实际上指劳动者能够自愿自豪荣耀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政治、物质、文化等方面需要而有尊严地从事社会有目地创造财富的活动。
可见,“体面劳动”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光彩活动,它的表现体现着人的价值观、劳动观和社会需求,它的内涵包含着自我劳动价值观和社会认识观的双重性。
尽管社会上更多地把“体面劳动”上升在劳动环境、劳动管理、劳动者维权以及劳动本身的社会政策方面去加以理解,或者说更多地限制在政府、劳工组织、维权组织、管理者对待劳动者,如何让劳动者在体面的劳动中得到尊严,如何体现自身价值层面上,但实际上按照艾君对“体面劳动”的理解,“体面劳动”更多地反映着一种劳动文化,一种社会文化在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反映着劳动者对劳动意义、劳动价值、劳动趋向、劳动品质等观念的人生理解和解释。所以艾君认为,“体面劳动”是双向的,社会不仅要创造出体面劳动的氛围和环境,而且劳动者同样要体会到劳动的愉悦和幸福,也就是劳动的体面。
创造能让劳动者“体面劳动”的环境是政策、制度和管理对劳动者的关爱、保护和尊重;而“体面劳动”的本质意义是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劳动者只有树立起劳动光荣、劳动伟大才能体会到劳动的体面。
思考三:没有和谐的社会基础是不可能体现出“体面劳动”的社会价值─
一个社会,要让公民能够充分“体面劳动”,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劳动的社会氛围,在肯定劳动价值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合理的政策、法律法规来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来开展好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充分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劳动光荣、劳动自豪、劳动高尚的和谐氛围。
这些年来,我国政府以及工会组织在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作了许多工作。《中国工会法》、《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制定,以及围绕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而推出的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三级服务体系、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集体合同、劳动就业、三方会议、民主监督等政策措施的推广,都为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打下了基础,也为发挥我国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了有效地探索。
思考四:一个企业或组织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难以实现“体面劳动”─
今天,在一些企业或组织中,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屡见不鲜。许多员工辛苦劳动连基本的应有的劳动报酬都难以得到,面临着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的局面,“体面劳动”只能成为难以奢望的梦。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他们虽然承担着辛勤劳动,但连体面的生活都难以实现如何去实现体面地劳动呢?可见,以尊重劳动,维护劳动者权益,不仅是国家决策层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要让广大职工实现“体面劳动”,就必须加大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打击各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让劳动者的权益从条文走进现实,而这离不开法律的严格执行。一个企业或组织如果不按法律政策办事,不充分体现其员工的劳动价值,不体现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价值,不关心、爱护自己的员工,不充分体现员工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能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员工有体面地劳动。
这就是说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巩固和发展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加强民主管理的力度,“体面劳动”才能在发展中的得以体现。
思考五: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不可能体会到劳动的愉悦和幸福,劳动者素质高低决定了“体面劳动”的社会价值─
在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社会,人的追求是无止境,人的索取也是无止境。品质低俗的人的贪婪欲望也会是无止境,吃着碗里会去想到锅里。所以,如何让劳动者自身体会到“体面劳动”的存在,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变得尤为重要。进行一系列的职工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
胡锦涛指出,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素质是指人们在思想、知识、才能等方面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一定的思想观念、知识技术、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身体状况等在人们行动上的综合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把社会生产中其他因素联结起来的纽带。
劳动者的素质如何,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同样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一个社会或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其素质的强弱,在众多要素中,人的素质是重中之重,决定着一个组织的素质。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要充分体现出“体面劳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就必须建立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塑造出有时代特点的新型劳动者。高素质的劳动者就要具备劳模精神,以劳动为荣,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就要具备新观念,适应新发展;具有自我自觉创造力,好学上进,技术精湛,自觉从严,一丝不苟。高素质的员工,实际上就是“德才”兼备之人。
今日的社会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组织体系。人永远是任何一种社会系统和企业系统的一个基本的、主要的组成部分。事在人为,物在人管,财在人用,没有人也就没有社会的文化。只有充满活力的组织,才具有长期成长力,而活力来源于培养充满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人才。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是不可能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和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不可能体现出“体面劳动”,不可能建立起“体面劳动”的环境氛围。
因此,要实现社会的体面劳动,不仅要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体现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劳动这工作环境等打造体面劳动的氛围上下功夫,也要在打造“德才”兼备的劳动者队伍,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做努力。
只有让劳动者在劳动中得到尊严和体现自身价值,进而形成进取向上的职业精神,不断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要实现“体面劳动”,就要尊重劳动的社会价值,创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知识崇高、人才宝贵的社会劳动氛围,积极为劳动者维护各种合法权益,依靠全体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劳动,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创造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崇尚劳动的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让全体劳动者都体验到有尊严地劳动的愉悦。
要实现“体面劳动”,劳动者就要自觉地提高自我劳动素质,发扬和光大劳模精神,人人“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树立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风气,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踏实工作,建功立业。让社会公民都能自觉地凸显出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的公民意识,创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劳动文化。
要实现“体面劳动”,就要让劳动价值得到应有的回报,让劳动者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让劳动者能够有尊严地劳动,让劳动光荣、劳动伟大成为社会的文明风尚和人文理念。(艾君/文2010年4月30日于北京天为堂)
第五篇:面试热点之——公安专题
公安专题
公安部: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和执法公信力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总结推进会11月10日至1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延安市召开。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杨焕宁在会上强调,全国公安机关要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和执法公信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焕宁指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公安执法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2008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和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理念,坚持目标引领、项目带动,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手抓,坚持领导带头、全警参与,执法主体建设、执法制度建设、执法场所建设、执法管理建设、执法信息化建设协调动作,带动了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正规化、专业化,积极回应了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群众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杨焕宁强调,各级公安机关既要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照公安部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阶段目标和先进地区已取得的成效,深化认识,分类指导,强化措施,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措施,加强专项治理,强化执法质量考评,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大力营造法治文化氛围,不断加强执法规范化的基础性建设,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顺应人民群众公正廉洁执法的要求,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普遍上台阶、真正上水平。
杨焕宁要求,中西部地区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坚定不移,加快步伐,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建设水平。
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出席并主持会议。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在会上致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洪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阿莹,延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曾岚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工作阶段性检查情况,表扬了在组织推动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中成绩突出的106个集体、246个个人,并为吉林省乾安县公安局法制室等4个记集体一等功的单位颁发了奖状。
公安机关履职面临三大挑战
公安机关依法履职面临3大挑战,分别为:
社会服务管理任务越来越重。无论是实有人口管理、社会矛盾化解,还是虚拟社会管理、社会治安防控,都要求公安机关进一步提高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打击违法犯罪对公安执法工作提出新要求。当前,各种违法犯罪手法翻新,动态化、智能化、国际化特点突出,公安机关在案件定性、立案管辖、国际执法合作等方面遇到很多法律难题,对办案民警掌握运用经济、电信、外语等知识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
维稳处突越来越复杂。维稳处突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多样、多发和关联性明显增强,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等等,都增加了维稳处突的复杂性、艰巨性。石家庄:未获执法资格警察不得办案
今后在石家庄市入警的人民警察,要在上岗之日起一年内申报并参加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未取得基本级执法资格的人民警察,不得办理案件。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由公安部2011年1月起施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办法》提出,主要测试公安民警应当具备的法律知识和从事公安执法工作的资格等级。考试分为基本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采用逐级升级的方式,申报上一级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应先取得下一级执法资格等级。
据介绍,石家庄市万余名民警日前参加了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为保证考试的严格、公正,石家庄市公安局组成28个巡考组分赴各考点进行巡考,并对各考场实行全程录音录像。执法资格等级考试情况将记入人民警察档案,并作为晋升职务、级别的重要依据。担任县级、市(地)级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类机构、公安派出所主要负责人的人民警察,必须取得中级以上执法资格。
【热点聚焦】
公安微博
已在我国很多地方实行的“公安微博”不仅在推行警务公开、联系警民关系方面起到作用,更在侦破刑事犯罪案件上体现出了威力。一周前,“厦门警方在线”微博发出的一条案件协查的消息被万人转发后,警方随后利用热心网友们提供的100余条有价值的线索顺利侦破案件,于11月29日23时15分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事件分析:
1、微博大大降低了一般民众的表达门槛。随着微博的流行,话语权分流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原本单纯的资讯受众摇身一变就成了传播者。
2、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意识到了微博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这一新型传播工具听民声、聚民智。
3、网络监管也必须改进。目前网络犯罪、网络不正当竞争、网络个人数据与隐私权保护、网络信息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都普遍存在可操作的立法缺位。
4、个人微博作为资讯平台本身缺乏权威性,如果利用不当很容易变成谣言的温床。
“证托”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辆的增多,交管大厅办理通行证、处理电子警察以及交通违法等各种事务办理的居民越来越多,于是“证托”出现在了交管大厅的现场。当专门替人办理如“消分”等业务的“证托”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引起了越来越多群众的意见。而且“证托”的出现,也扰乱了交管大厅的正常工作秩序,尤其替居民消分的现象违反了相关法规,更容易滋长司机违规驾驶的行为。事件分析:
1、由于办理事务居民较多且集中,一般排队需数小时,时间成本较高,于是部分需求便利的群众为“证托”的出现提供了买房市场。
2、由于办理业务居民较多,工作人员无暇回答其较多问题,得到解答相对简短,疑问不能及时得到解答也使得群众在明白具体的办事流程与繁杂手续的情况下向“证托”伸出了求助之手,不明白的问题一律可以请他人“代办”。
3、机器设备维护欠缺,使得居民进行自助查询受阻。同时,证托只要交钱就给办事,所以催生了这种新角色的诞生和“证托”队伍的不断扩大。
4、由于交管大厅办事的群众越来越多,排队的人数较多,可在服务大厅内设置排号机或者网上预约的形式,这样可以便于市民在座位上等候,避免出现加塞的情况或者造成大厅内秩序混乱的局面。
5、在大厅内可设一处咨询台,对于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上岗,回答群众在具体程序等问题方面的不解。新手司机也可就不太了解的业务办理流程及时咨询,以此解答群众的疑问同时节省群众时间,同时避免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让“证托”无可乘之机。
6、加强对于咨询服务机的维修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对于一些问题群众能够通过自助的方式解决,也能够达到提高效率和避免浪费的效果。
7、对于证托进行监督和处罚,并且出台相应的配套规定予以规范,一旦发现不法行为及时处理并且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抑制“证托”现象,保证交管大厅的秩序井然,避免更多的“证托”出现。
8、现在不仅存在“证托儿”还有“考托儿”等不同“托儿”的存在,如果不加以制止,不仅会使部分群众上当受骗,是群众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更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甚至造成交通安全的隐患。这都需要相关部门引起注意并坚持内外兼治,在群众的拥护下对各种“托儿”进行大规模清理,真正维护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遏止滥用警力
2010年10月15日,吴忠市利通区辖区居民马晶晶控告王鹏涉嫌诽谤罪,利通区公安分局于11月23日以涉嫌诽谤罪将王鹏刑事拘留至12月1日,共拘留8日。12月2日,宁夏吴忠市市委、市政府决定纠正利通区公安分局跨省刑事拘留王鹏错案,并处理了有关责任人。被以涉嫌诽谤罪刑事拘留9天的当事人王鹏,在舆论和公众的关注下终于恢复了自由。
事件分析:
1、在个别地方,本应是公平、法治象征的警察,却有意或无意地被极少数的人用做打击报复、谋取私利的工具;本应履行打击犯罪、护卫平安职责的公安机关,却被极一些人动不动就推上第一线,成为其工作不作为、不到位的挡箭牌。这种警力滥用,不仅导致干群关系、警民关系的紧张,而且正严重损伤着政府和司法的公信力。
2、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或者滥用警械、强制措施等行为,但是,滥用警力的行为并未能有效遏制。这其中,既有法制不健全的因素,也有执法不严格的因素,更体现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有权利监督它的使用。对于王鹏举报是否属实,拘留王鹏过程中是否存在公权私用情况,相关部门需要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对于如何遏制警力被滥用,人们更期待政府部门和立法、执法机关付出更多的努力。
石家庄出台规范城管执法
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于6月1日印发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这部总共7章48条的《行为规范》,从语言规范、举止规范、仪容规范、着装规范、执法规范、实施与监督等多个方面,为城管执法立下了“规矩”。
在“语言规范”方面规定,“城管执法人员应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杜绝服务忌语,严禁使用脏话、粗话、训斥话、讽刺话等不礼貌用语”;“要善用语言技巧,注意对语气、语态的把握,争取管理相对人的理解和配合”;“在执法过程中遭到侮辱谩骂时,执法人员要保持克制,耐心劝导,严禁与管理相对人发生口角或肢体冲突”。
在“举止规范”方面提出,“城管执法人员必须举止端庄,精神振作,姿态良好”;“城管执法人员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城管执法人员的声誉”;“不得在执法时或者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穿制式服装时,不得嬉笑打闹、勾肩搭臂”;“徒步巡查时,应当保持正确的站姿、走姿,威严有序,驾驶执法车辆巡查时,应当穿制式服装”。
对于“仪容规范”则要求,“执法人员应当保持头发整洁,不得染彩发。男性不得留长发、蓄胡”;“执法人员不得文身、化浓妆、戴花式墨镜,不得留长指甲、染指甲”;“执法人员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不得佩戴与工作无关的饰品”。
而在“着装规范”方面,规定严格但也颇具人性化。如“工作时间必须按规定着城管制服,非工作时间一律着便服”;“协管人员着装时必须具有明显的、能够区分其身份特征的标识”;“戴大檐帽时,男城管执法人员帽檐前缘与眉同高,女城管执法人员帽稍向后倾。大檐帽松紧带不使用时,不得露于帽外”;“制服应当保持整洁,配套穿着,不得混穿,扣好衣扣。着衬衣时,下摆扎于裤内”;“女城管执法人员怀孕期间,可酌情着便装”。
“执法规范”一章是整部规范的核心。记者细数,在总共7章48条的《行为规范》中,它占了17条,规定十分严谨。如“上街执法时,应配备移动影像监控设备,对执法全过程进行录像,作为证据材料以备核查”;“城管执法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后要立即制止,并向当事人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表明身份,说明违法的事实和理由,耐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执法中遇有个别人员粗暴抗法时,要头脑冷静,不急不躁,及时将情况向所在大队(中队)负责人反映。情况严重的,应当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汇报”。
“制定这部《行为规范》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按照化解执法矛盾、构建和谐城管的总体要求,建设素质高、纪律严、形象好、业务强的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城管队员执法行为,改善执法环境,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管理秩序。”石家庄市城管委副主任高乃善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亮剑行动
截至5月底,甘肃省共有70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立案,破案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2人,抓获网上逃犯32人,案值5020万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亮剑”行动取得阶段性战果。
甘肃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薛玉堂介绍,“亮剑”行动是全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按照“精确打击、全程打击”的方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一系列以打击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为重点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专项行动。
薛玉堂介绍,“亮剑”行动开展以来,兰州、白银、张掖、天水等地公安机关侦破了六起有影响的大要案件。其中,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破获的张提高非法经营案(案值137.62万元)和兰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破获的王银行等人假冒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名义制售假药案(案值40余万元)被公安部列为“亮剑”行动督办案件。
薛玉堂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积极组织开展打击制售假农资、假药、假酒假食品、假名牌“四大战役”,严厉打击涉农违法犯罪活动和事关民生的重大犯罪活动,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新高潮,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幼儿园安全
自即日起至年底,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将在全市集中开展整治学校、幼儿园治安秩序专项行动。
长沙警方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学校、幼儿园的安全检查,确保学校、幼儿园师生不发生群死群伤的治安、交通、火灾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案件,确保校园周边涉校案件发案率呈下降趋势;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指导和监督,督促学校、幼儿园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加强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的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校园周边秩序整治,确保学校周边无经营性娱乐场所和非法行医的诊所。
同时,长沙市公安机关还将进一步落实校园周边巡逻防控措施,确保派出所民警、巡特警、交警、巡防队员等巡防力量巡逻、守护到位。
民警违法违纪专项治理活动
记者3月31日从江西省公安厅获悉,自2011年4月开始,江西全省公安机关将集中开展“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等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形象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整体形象。
江西省公安厅纪委书记李煌介绍说,此次专项治理活动包括5个方面,即“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涉案财物管理问题”、“公安民警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及参与赌博”、“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违法违规问题”、“在编不在岗、长期脱离公安机关管理人员”等。
通过集中专项整治,江西省公安机关将查找公安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和廉洁从警行为。为使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效果,江西省公安厅成立集中整治办公室,从厅直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负责组织、协调5个专项行动的开展。各设区市公安局相应成立专门机构。同时,江西省公安厅、各设区市公安局设立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视情况予以奖励。
“打拐”行动成效显著
记者今天了解到,2009年4月公安部部署开展的全国公安机关“打拐”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年来,全国共破获各类拐卖案件34212起,打掉拐卖团伙4535个,抓获拐卖犯罪在逃人员5051名,打击处理拐卖犯罪人员36097名。公安部在全国公开通缉的30名重大拐卖犯罪在逃人员已抓获29名。
各地在强化打击的同时,采取破案追查、拐入地摸排采血、DNA远程比对、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在媒体上发布信息等办法,查找解救被拐卖儿童妇女。专项行动中,全国共解救被拐卖妇女23085名、被拐卖儿童13284名;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已为1040名被解救儿童找到亲生父母。通过这些工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拐卖犯罪危害的认识明显提升,防拐反拐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明显增强。
大走访
“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公安机关通过主题宣传、问卷调查、入户访问、评警微博、警民恳谈会等形式听名声访民意,让开门评警成为一个增进警民交流、提升群众工作水平的“聚宝盆”。但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笔者认为,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公安机关要把开门评警活动形成的经验固化为长效机制,这样才会更富有生命力。
实践表明,“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既是构建新时期警民和谐关系的重要方式,更是对群众工作优良传统的大力继承。目前各地纷纷创新举措,如北京实行立案公开促进警务公开、重庆推出阳光警务监督查询系统实现街头时时警务查询,这些好的举措经验,需要制度建设将其固化下来,以防止刮“一阵风”、搞“一窝蜂”。在以往的工作中,个别地区就出现过好的政策昙花一现、好的经验瞬息万变的现象,这不利于群众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因此,建立“大走访”开门评警长效机制十分迫切。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首先,从公安机关内部来讲,一要对群众反馈的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去粗取细、去伪存真、去虚留实,要挑选出群众集中反映、普遍关心的问题,形成汇总经验材料,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长效机制。要严防信息收集筛选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解决办法和建立机制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落实难的问题。二要纠偏灭虚,坚决杜绝“被满意”、“被走访”等样子工程,实事求是地提炼出群众反映好、社会评价高的走访形式,形成可广泛推广的模式。三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纳群众意见。长效机制的经验性材料形成后,要适时同群众沟通,倾听群众意见,避免经验总结与群众要求出现误差。
其次,从公安机关外部来讲,要做好各地开门评警经验交流工作。各地公安机关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交流会、考察等形式开展区域性、全国性的开门评警专项交流活动,向其他地区推广本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吸收借鉴外地的科学经验,并因地制宜适时调整,保证长期有效跟进,形成以点促点、以点带面、以面领点的良性互动。
最后,从机制落实上来讲,建立长效机制需要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把开门评警工作纳入常态的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中去。拿重庆为例,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常态的结穷亲、建雷锋式警队等日常群众工作内容,利用走访穷亲、为群众做好事的机会,听取群众意见,增进警民交流,靠常态群众工作带动开门评警,用开门评警丰富常态群众工作。同时应完善开门评警活动规范和考核机制,形成内在约束、促进活动长效推进的保障模式,让开门评警常态化、走访定期化、交流全面化。
总之,只有真心实意倾听群众意见,用群众的意见来改进公安工作,长效推进“大走访”开门评警工作,才能提高做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警察“假摔”无人同情是警钟
11月5日,微博上出现一段称警察被商户推搡后“假摔”的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和警察与发生争执,警察仰身倒在地上并喊头疼。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当事双方,当事警察称自己没装,“袭警”男子表示只是“用手指着他”。成都体育学院教授观看视频后认为警察并未假摔。
从视频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警察确实是在被商户推搡后真的摔倒,而不是像网上所说的是假摔。执法的警察被推搡摔倒,应当说是带有袭警性质的违法行为,放在美国真的可能像很多人所言,会被警察当场击毙。但是,就这么一起商户袭警事件,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相反得到的现场群众的起哄和广大网民的讥讽与指责。作为普通公民,笔者以为,警察“假摔”无人同情比商户推搡警察而摔倒事件本身更知道我们忧思,这比警察摔倒摔的更严重,给公安部门建设敲响了警钟。
从表面上看,警察“假摔”无人同情,直接原因主要两点,一方面警察虽然是真摔倒,但是摔倒之后长时间不站起来,而是躺着给别人看,让人感觉有一种作秀的嫌疑,引起了公众的不屑。另一方面警察以保护人民利益为职责,是人民群众的保护神,但是保护神结果被轻轻推搡就摔倒,让很多人怀疑警察保护群众的能力,对没有战斗力的警察缺少安全感和信心。但是,一方面即使战斗力很强的警察,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被人突然间推搡一下而摔倒,其实是很正常的事,这就是突袭的力量。另一方面警察分为多个警种,不同警种的警察的擒拿格斗方面的战斗力要求不同,维护交通的交警的擒拿格斗方面的战斗力不如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刑警正常情况。然而,公众没有看到这一点,选择了失明性评价,以刑警的标准要求交警,而讥讽“假摔”警察无能。
可以说,警察“假摔”无人同情,根源在于警察在公众心中的评价和地位很低,在于长期以来公众对警察没好感,有不满。当警察被人推搡摔倒之后,不但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同情,相反得到的是无情的嘲讽和起哄。从某种角度说,警察被推搡摔倒实际上代表了很多不满警察的人的想法和心声,很多不满警察的人心中早就有警察遭到袭击的不正常心愿,所以警察被推搡摔倒,他们就拍手称快。
警察被公众妖魔化,在群众心中没地位,说到底,有公众对警察的误解,最主要还在于有些警察同志长期的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让公众没有安全感,有强烈的不满。从这个角度说,警察“假摔”无人同情实际上给公安队伍敲响了警钟,倒逼公安部门自我革新,积极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新树立公信力,赢得人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