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活面临的压力有哪些
大学生活面临的压力有哪些? 1.学习压力;(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课设,毕设)2.人际交往压力;(学生会、社团组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舍友之间)3.毕业就业压力 摘要:
本文根据相关的大学生生活压力调查报告以及贴身经历体验得出大学生生活中面临有学习压力,人迹交往压力以及就业考研压力等压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案例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见解及建议。
大学四年,是我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缓冲带,是我们通往灯红酒绿的大社会的垫脚石。在大学中,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在大学中,我们游走在部门之间;在大学中,我们仰望天空,谈着各自未来的理想……但是,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都无形中带给我们压力。奖学金遥不可及,人际关系一团糟,就业还是考研仍是一头雾水。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前不久的人大两名学生半年内相继跳楼身亡,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已经是刻不容缓。
在我看来,大学生主要压力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学习压力。毋容置疑,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生面临最直观的就是学业。在大学生涯中,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这些必须要考出来的等级资格证书,跟别提那些让人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什么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了。另外,奖学金这一限制许多例如入党评级资格的硬性条件也让很多人头痛不已。学习成绩更是家长口头上永不磨灭的话题……
第二,人际交往压力。大学生是集体生活、学习、活动的群居“动物”,那么同学关系、舍友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都需要我们去维护。然而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落落大方的和别人交流,有的甚至存在障碍。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释放与排解,终究会酿成大祸。那些耸人听闻的杀室友事件并不是孤案。
第三,毕业就业压力。毕业即失业,这是很多大学生在走出象牙塔后面临的困境。也让很多还未离开大学校园的学子们感到压力山大。找工作还是考研?无论是考研还是找工作,对我们来讲都是有很大压力的。有压力才能有动力,但别让压力成为负担。有时候,过大的压力会使我们选择逃避,逃避并不能改善什么,反而会导致惰性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拖延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压力产生的不良影响呢?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相关理论和自己的亲身体会,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先用一天到两天时间给自己做一个行为记录,拿自己通常每天要做的事请记下来,这包括记录自己所有的生活活动。剔除那些譬如吃饭睡觉等必须完成的事情后,将剩余的事情按照兴趣排列,把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接着,当新的一周来临时你就可以行动了。每天早上起来,从你最不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并坚持做完,在做第二件事„直至作完最后一件你最喜欢的事情。这种方式是一种强化作用的方式,先完成一件困困难的事情后,再做稍微困难的事情,这是对与前面的行动作了一个强化。然后继续,强化的效果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你觉得你有力量来完成任何事情。
第二,当感觉生活中的压力过大时,我们就必须要找个方式去排解,去释放。听音乐、做运动等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另外,与他人交流也是
第二篇:我面临的就业压力
我面临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由于受高等院校大幅度扩招、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矛盾激化以及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女大学生,我面临的就业压力如下:
1、机会上的不平等。高学历依然无法跨越传统性别文化筑就的职业门槛,很多女性被挡在就业机会门外。那些“只招男性”的单位给出了一系列看似“合理”的解释:公司女性比例比较高,需要招聘一些男职工调剂一下;工作岗位需要适应长期出差的员工,女孩子不适合等等。这些近乎滴水不漏的解释,似乎让人无法辩驳。正是由于这些不得不考虑的理由,熙熙攘攘的求职大军中,就会有很多女大学生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2、录用上的不平等。虽然有些单位表面宣称男女平等,甚至女性优先,但是在关键领域和关键时刻却总是男女不平等,要么使用双重标准,即提高录用女性的标准,要么进行暗箱操作,通过提高面试分数所占比例或采取旨在录用特定人群的措施(如与工作能力无关的体能测试等)“顺理成章”地刷掉女性。
3、待遇上的不平等。有些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更愿意选用那些能力稍差的男性而不愿意选用优秀的女性,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女大学生只能就低上岗,找到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与能力不一致的低层次工作,或同样岗位却报酬偏低的工作,使得很多女大学生不能得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岗位和工资报酬,有的女博士只能与男硕士同等录用,女硕士只能与男本科生同等录用,因而在待遇上与男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资历上的不平等。或者说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造成的不平等。很多单位为了缩短新录用人员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往往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大学生往往缺乏工作经验。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过这样的“资历限制”。虽然这是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女性遭遇到的这种不平等更为普遍。
5、责任上的不平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有些用人单位在与女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只规定女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解聘条件,而不规定本单位的责任、义务、违约后的赔偿等,损害了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6、相貌上的不平等。很多用人单位从庸俗的审美角度出发,不注重女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而是更多地强调女大学生的自然条件,比如身高、长相等。相貌成了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砝码。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女大学生因为个子矮或者不漂亮而遭到拒绝,还有一些女大学生为使自己“变得更漂亮”,付出了很多精力和金钱。
7、行业上的不均衡。与男性相比,女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和领域相对较窄,用人单位甚至女大学生自身有意或无意地对男女两性进行着职业上的分流、隔离和封锁,认为某些行业比如文化、教育等“适合女性”,因而女大学生还是相对集中在传统的“适合女性”的行业和领域,就业的结构不合理,就业空间的拓展没有和学历的提高、能力的加强成正比例关系。
第三篇:美工日常工作内容和面临的压力
www.xiexiebang.com
美工日常工作内容和面临的压力
随着电商的火爆,美工的机遇也如雨后春笋,短短几年,需求翻了几倍。但是,在实际的找工作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某宝美工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而顶级的电商视觉设计师更是稀少。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学习电商视觉设计,来让自己获得更专业的技能。
在电商美工日常工作中,除了要美化网站的页面,还包括网站的设计、美化宝贝图片、海报的设计和制作、甚至还要兼职摄影、制作广告。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实用、全面的技能,建议大家进行专业的学习,学完之后,就可以立刻上岗,基本上能从事所有的电商设计的工作内容。
美工的工资的确比其他行业高出不少,当然,也会承受着比一般工作更大的工作压力和负荷。尤其是在小的公司,往往只有一两个美工人员,要处理的事情繁重又陈杂,而且只要涉及到修图、设计、拍摄等,要求都是极高的,尤其是当一个活动策划要搞出来时,加班、熬夜也是常事。正如那句话,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
1.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2.情感困惑和危机。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3.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4.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5.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6.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7.就业压力。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为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教育部门应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尤其是高校教育中。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和心理学专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出了一些可贵的实践和探索,这对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不再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五篇:农业面临五个压力加大
农业面临五个压力加大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粮食生产5年跨上两个千亿斤台阶,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142亿斤,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二是农民收入迈上新水平,增幅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高于GDP增速;三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建设取得新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6%和61%;四是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不断聚集,突出表现为“五个压力加大”。一是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压力加大。二是破解“谁来种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压力加大。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压力加大。四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加大。五是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确保国内农业产业安全的压力加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着重在调结构、扩规模、保安全、可持续、强科技五方面下功夫:
一是调结构。要面向市场需求,立足资源禀赋,促进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其中包括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布局、调整优化生产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等。
二是扩规模。一方面,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提高各类主体的规范化水平和发展活力。此外,还要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保安全。要让消费者不仅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安全放心,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加快标准制定,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投入品管控,推进绿色化生产,落实生产者责任,推进规模化生产,建立追溯体系,推进品牌化生产,还要加强执法监管,严打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行为,实施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模式,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等,推进社会共治。
四是可持续。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由高强度利用向节约高效利用转变。重点是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就是控制用水总量,加快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就是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三基本,就是打好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实现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
五是强科技。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根本要靠创新驱动,使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和科技服务云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种业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开展粮棉油糖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水平。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覆盖面,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