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4:3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第一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内容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其服饰、婚礼、饮食具有自己本族的特色。

【关键词】历史 服饰 饮食 婚礼 祭祀

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大国,并被推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蒙古”开始被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呼。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人口581.39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样式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宽大直筒到脚跟的大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套花贴边;锡林郭勒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青海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腐蚀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套发式,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珍宝石珠的链坠。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5套制作和保存有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品。

传统饮品包括奶茶和奶酒。奶茶亦称蒙古茶,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放入开水锅煮沸,然后加入新鲜牛奶,一般为浅咖啡色。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古称马奶酒,常用于待客。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红食、炒米、乳制食品、肉食、粮油。白食包括奶豆腐(也称奶干)、奶皮子。红食主要指全羊席,最出名的是烤全羊。乳制食品有奶茶、乌日莫、黄油、酸奶、奶豆腐、酸奶子、皮子、奶酒。肉食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有手把肉、肉粥、肉汤面、宝日斯等。蒙古族常吃的肉有马肉、驼肉、牛羊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节日,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等。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敬的客人。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踏、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影片、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们喜爱的盛会。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为长短调两种,蒙古族舞蹈既能表现出男性的样刚豪迈,也能表现出女性曲线的优美,著名的舞蹈有顶碗和筷子舞。蒙古族的乐器也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莫林胡兀尔(码头胡琴)。常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广泛流行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云南以及东北等蒙古族聚居区。传统马头琴以硬东木做框板,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琴头雕刻精致的马头,先用长马尾合成。

此外蒙古族的乐器还包括笛子、呼日(四胡)、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好必斯)、蒙古四弦琴、恒格勒格(蒙古鼓)、蒙古族大鼓、蒙古族四胡等。

蒙古族因其长年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主要方式。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宅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谐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通气透光。门小,木质,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方便、非常适合于牧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要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结婚这一天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对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的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隆重的“与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郎要拉着新娘从火堆另一端端过来的鞭梢,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娘手持铜壶,新郎手端放有银杯的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者一定要一次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行高潮,丰富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祭祀:祭“腾格里”,蒙古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天主”;还包含有“命运”的意思。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蒙古族部分部落已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进行了改变,而因地区的不同一些风俗也产生了差异,但总体来说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仍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

第二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浅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共同体结合而成。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互相展,边疆地区和中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和依存关系的加深,进一步导致政治上的接近和结合,从而逐步为组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而奠定基础。

全国统一集中的发展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和斗争始终是有少数民族参加的在历史上不少朝代,如五胡十六国、北魏、辽、金、元、清,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它们或者统一了中国大部,或者统一了全国,这就从政治上说明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

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也就是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中的最高利益,也是个民族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民族政策;成就;建国及改革开放以来;意义与启发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及成就

(一)建国以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 1

了一整套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

(二)民族团结政策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②

为推动各民族尽快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特殊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加大培养与任用少数民族干部,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在经济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一套民族政策以及这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地区五十多年的稳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进入了全面调整和系统创新的时期, 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对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了重大的发展与创新, 其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等基本成果。这些不同阶段理论成果, 也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的充分体现, 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主要矛盾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

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尽管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但都是围绕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民族问题这一中心的, 其基本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创新, 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理论也是社会总理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由此, 我们可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族理论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也就是包括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在内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经验的理论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从邓小平民族理论直到十六大以来的新发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以下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 最集中地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从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看, 该理论体系③主要由四个层次的基本内容构成:

(一)第一层次是关于民族概念及民族过程规律的理论

1.结合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从特征描述角度对民族概念做出新界定, 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 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准确把握了民族过程的长期性。强调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从而以更加具体明确的表述阐明了民族存在的长期性。

3.科学阐述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过程的二重性特征。明确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 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 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 仍将长期存在。

(二)第二层次是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1.准确界定和正确把握了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阐释了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

系。强调在当今世界, 民族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性, 即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2.辩证阐明了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强调我国的民族问题, 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上面这两个层次的基础理论构成的理论基点,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石。

(三)第三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理论

1.强调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指出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2.重申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根本原则。指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 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3.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明确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必须全面贯彻执行。这些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处理国家与各民族之间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支柱, 又是连结基础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的桥梁。

(四)第四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政策的理论

1.强调“三个离不开”的基本观点,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要求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重申“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 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

社会发展, 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3.提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4.强调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 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这些基本政策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 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自身发展及各民族之间关系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对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对策和措施。⑤

上述四个层次的具体内容逻辑严密, 层次分明, 内容丰富, 联系密切,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 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 领导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④209-210 这条道路指导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同时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创新和发展, 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赞赏和衷心拥护。

三.学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意义与启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

1.具有爱国意志、民族意识,热爱我们的祖国,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人为骄傲。

2.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答祖国。

3.关心国家大事,爱护国家的公共设施。具有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4.同破坏国家统一、威胁国家公共安全的行为做坚决斗争,配合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

5.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一定要自信面对未来。在这迅速变迁的世纪,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

社会稳定是福,民族团结是福。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曲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社会安定团结,各民族和睦相处,国家就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和改善。

参考文献:

①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心民族大学出版1996.②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吴宗金主编

③2005 年中发【2005】10 号文件提出的12 条

④《人民日报》2000年05月10日第2版

⑤史筠著《民族区域自治法概论》出版--《中华民族》1991年03期

第三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镇黄龙村民委员会

姓名:黄俊超

学号:1114301

3院系:药学院

专业:药物制剂

任课老师:王丹

完成时间:2012年8月25日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镇黄龙村民委员会的乡村概况

摘要:黄龙村委会是通海县秀山镇的一个行政村,通海县(Tonghai Xian)云南省蒙古族聚居地,烤烟高产县之一,玉溪地区辖县。位于省境中部偏南,杞麓湖畔的湖积平原上,石灰岩山地围绕四周。面积721平方公里,人口23.4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9人,是省内人口密度最大县。地处滇中,东与华宁县接壤,南与石屏县、建水县交界,西连峨山县,北邻江川县,古为滇南重镇和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文化兴盛,人杰地灵,素有“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礼乐名邦”的美誉。黄龙村委会地处秀山镇北面,属于坝区。距秀山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通海县城1公里。东面邻东村村委会,南面邻县城,西邻万家村委会,北面杞麓湖。辖老鸦营、李家营、黄家营等4个自然村,共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378户,有乡村人口4816人,其中农业人口4636人,劳动力277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70人。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彝族和傣族等。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1.58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5.6℃,适合种植水稻、烤烟、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922亩,林地455亩,人均耕地0.41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06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1.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关键字:黄龙村委会第一产业种植业农作物农民

一、黄龙村民委员会的基本情况

1、人文地理

黄龙村委会是通海县秀山镇的一个行政村,通海县(Tonghai Xian)云南省蒙古族聚居地,烤烟高产县之一,玉溪地区辖县。位于省境中部偏南,杞麓湖畔的湖积平原上,石灰岩山地围绕四周。面积721平方公里,人口23.4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9人,是省内人口密度最大县。地处滇中,东与华宁县接壤,南与石屏县、建水县交界,西连峨山县,北邻江川县,古为滇南重镇和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文化兴盛,人杰地灵,素有“秀甲南滇”、“冠冕南州”、“礼乐名邦”的美誉。

2、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22.00亩(其中:田1922.00亩,地0.00亩),人均耕地0.41亩,主要种植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45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0.00亩。

3、基础设施 黄龙村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1346户通自来水,有32户饮用井水,有1378户通电,有113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37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7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78户。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1922.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2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1亩。该村到2011年底,有38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9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二、黄龙村民委员会的经济建设

1、农村经济的建设

该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067.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15.00万元,畜牧业收入1965.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110头,肉牛120头,肉羊0头); 林业收入0.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7533.00万元,工资性收入60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1.00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76.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00人,在省内务工394人,到省外务工6人。

2、特色产业的建设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外。2011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479.00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蔬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业产业。为了使黄龙的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向前发展,立足黄龙实际,应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三、黄龙村民委员会的人文建设

1、人口卫生的建设

黄龙村现有农户1378户,共乡村人口4816人,其中男性2398人,女性2418人。其中农业人口4636人,劳动力2776人。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099;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52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84户。黄龙村的整体医疗卫生体系比较落后,医疗条件总体较差,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村委会卫生所里的医生大多数都学历不高。一些小病基本可以在黄龙村委会卫生所解决,但是许多大病就必须去大医院解决。

2、文化教育的建设

黄龙村的小学生就读到黄龙小学,中学生就读到通海十六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2.00公里。俗话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目前黄龙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443人,中学生199人,但是黄龙村的高素质人才比较少,大多数孩子仅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就踏入社会,村民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文盲现象比较普遍。

四、黄龙村民委员会的村党组织建设

1、村务公开的建设

黄龙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9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922.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347.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215.00万元,有固定资产1669.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05.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2、基层党团组织的建设

黄龙村设党小组5个,党员总数163人,党员中男党员125人,女党员38人。团员62人。

五、黄龙村民委员会和谐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黄龙的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向前发展,立足黄龙实际,应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地实现工业与农业的联姻,走上了“以农业促进工业发展,用工业的发展来反哺农业”的良性循环道路,促进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不断加大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的力度,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和畜牧业,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大家的文化素质水平。

2、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黄龙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取得新进展。黄龙村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结合黄龙村的实际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实现粮食的增值,提高附加值;选准主导产业,走公司加农户、基地连群众,培育了一批有特色的生态农业基地,有效地拉长农业产业链,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民的效益。农村经济已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经营方面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新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各种农业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兴农步伐加快,形成“种植、畜禽、旅游”等支柱产业。

3、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信仰的缺失带来的是文化的失衡,甚至是文化体系的混乱和盲目,云南省作为多民族地区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各民族文化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在全中国 56 个民族的基础之上,而同时文化又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是以人的存在为基础,人是文化的主体。对于多民族地区来说,文化形态整体上呈现出多样性,从当前多民族地区发展状况来看,各民族之间虽然在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下,文化上呈现明显的互融、共存现象,但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的民族传统习俗文化仍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因此,和谐文化的构建还应该以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为重要内容,注重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应该不断地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让大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综合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是 “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区域和谐、城乡和谐、生态和谐、民族关系和谐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黄龙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中仍然有许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我相信我们黄龙村居民委员会的未来之路会越来越美好,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让我们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和谐社区。,药学院

药物制剂2班

黄俊超(11143013)4

第四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每题5分,共20分。)l、民族

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要点

一、解释题

1、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问答 什么是民族政策?

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是什么?

1、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

2、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

3、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4、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

5、大力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6、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7、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8、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l)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意义重要性

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认五十六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我国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党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虑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全面考虑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只有在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就不断巩固;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不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遭遇波折,民族团结就受到破坏。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氏族与民族的根本区别是 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

2、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A、民族矛盾 B、民族的社会原因 C、民族差异(√)D、民族交往

3、族的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之一。A、土家 B、水

C、苗(√)D、布依

4、广西壮族自治区域自治区成立于年 A、1958年(√)B、1952年 C、1984年 D、1956年

5、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 A、问题越来越多 B、矛盾越来越尖锐

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

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

(√)

3、民族平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由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对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要求,民族平等在实践中具有()A、民族性 B、时代性(√)C、文化性(√)D、阶级性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

5、西部大开发地理范围包括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即,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民族

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总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了一个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休戚与共、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

3、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总原则.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民族平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

4、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5、民族观

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

1、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么? 答:(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3)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指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3、为什么说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答: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1)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2)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贡献

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15分。)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答:(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各民族彼此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

(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2、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答:我国56个民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1)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

伴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的交往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前提基础。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严重威胁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权。不仅汉族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人口锐减的生存困境之中,其他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十分惊人,一些弱小民族更已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把沿江居住的赫哲族强行迁至人兽罕迹的沼泽地区,无法捕鱼狩猎,冻饿交加、疾病肆虐,大量死亡。19世纪70年代,赫哲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只剩300多人。抗日战争的八年之间,我国各民族同胞有3500多万人伤亡。今天,13亿人民的共和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半个世纪以来,各族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例高于汉族。13亿血肉同胞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共享“天伦之乐”。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这个大家庭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生活基地,有在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安全生存的条件,不断发展的条件。对外有能力抗侵略抗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对内有办法抗灾害、保稳定,保护各民族人民的安宁。如果没有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也将没有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幸福安定的条件。(1分)

(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

以史为证,唐朝是最典型的例子。唐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最强盛、最有生气的朝代,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壮观景象,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便有力量,有了力量便会有地位。所以北方各族把唐太宗称为“天可汗”或“天至尊”;南方百越诸族称赞贞观年间民族团结的盛况为“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有人统计,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约占十分之一。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各民族间空前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得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纵观中华文明史,千年传统连绵不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民族社会的发展得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汉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民族,尤其是许多原来处在奴隶制、农奴制,甚至原始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都实现了直接过渡,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其基本前提,就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从东部沿海带动的改革开放,到以民族地区为主的西部大开发;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六号安全返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重要成就的获得,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如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与创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等等,都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需要国家进一步在统筹中提供。归根结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障,在于国家统一。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尊严是56个民族的共同尊严。尊严,对于人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民族更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是我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共同需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祖国强大的前提首先是国家统一。

当西方许多国家还在中世纪农奴制的时候,我们巳进入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被称为“天朝”的统一祖国声名远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这种尊严又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割据,一片黑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成了“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受到了无以复加的伤害,今日想来,仍会令人悲愤。因为失去了尊严,就意味着受欺压凌辱,就意味着失去了作为一个民族应有的地位和形象。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们的祖国不仅已经站起来,而且正在富起来,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平发展走向未来。我们成功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还要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民族意志的关系。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生存条件,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这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

总而言之,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B

2、C

3、B

4、A

5、D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BCD

2、CD

3、BD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1分)。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2分)。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2分)。

2、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总称,(1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了一个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休戚与共、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2分)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1分)

3、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根本原则,(2分)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总原则.(2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民族平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真实,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1分)

4、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3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1分)

5、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2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1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2分)。

四、简答题

1、(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分)(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2分)。(3)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2分)。(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2分)。(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2分)。2、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1分)胡锦涛(1分)指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指平等、(2分)团结、(2分)互助、(2分)和谐(2分)的民族关系。

3、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1)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精神(2)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贡献

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15分。)

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8分)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各民族彼此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6分)

(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6分)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2、我国56个民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2分)

(1)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2分)

伴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各民族经过不断的交往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前提基础。(1分)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人侵,严重威胁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权。不仅汉族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人口锐减的生存困境之中,其他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十分惊人,一些弱小民族更已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把沿江居住的赫哲族强行迁至人兽罕迹的沼泽地区,无法捕鱼狩猎,冻饿交加、疾病肆虐,大量死亡。19世纪70年代,赫哲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只剩300多人。抗日战争的八年之间,我国各民族同胞有3500多万人伤亡。(1分)

今天,13亿人民的共和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半个世纪以来,各族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比例高于汉族。13亿血肉同胞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共享“天伦之乐”。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这个大家庭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生活基地,有在五千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安全生存的条件,不断发展的条件。对外有能力抗侵略抗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对内有办法抗灾害、保稳定,保护各民族人民的安宁。如果没有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也将没有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幸福安定的条件。(1分)(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2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

以史为证,唐朝是最典型的例子。唐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最强盛、最有生气的朝代,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壮观景象,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统一便有力量,有了力量便会有地位。所以北方各族把唐太宗称为“天可汗”或“天至尊”;南方百越诸族称赞贞观年间民族团结的盛况为“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有人统计,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约占十分之一。唐朝的繁荣,得益于各民族间空前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得力于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纵观中华文明史,千年传统连绵不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民族社会的发展得到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保障。(1分)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汉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民族,尤其是许多原来处在奴隶制、农奴制,甚至原始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都实现了直接过渡,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其基本前提,就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安百业旺,家和万事兴。从东部沿海带动的改革开放,到以民族地区为主的西部大开发;从东方红卫星上天,到神舟六号安全返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重要成就的获得,都离不开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如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交流、发展与创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等等,都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需要国家进一步在统筹中提供。归根结底,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障,在于国家统一。(2分)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尊严的前提(2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尊严是56个民族的共同尊严。尊严,对于人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民族更是至关重要的。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是我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共同需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祖国强大的前提首先是国家统一。(1分)

当西方许多国家还在中世纪农奴制的时候,我们巳进入封建社会繁荣阶段,被称为“天朝”的统一祖国声名远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这种尊严又成为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积贫积弱,备受西方列强欺凌,军阀混战、割据,一片黑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成了“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受到了无以复加的伤害,今日想来,仍会令人悲愤。因为失去了尊严,就意味着受欺压凌辱,就意味着失去了作为一个民族应有的地位和形象。(1分)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我们的祖国不仅已经站起来,而且正在富起来,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平发展走向未来。我们成功地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还要妥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国家统一与民族感情、民族意志的关系。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生存条件,维护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这一切的一切,必须有国家的统一才有可能。(2分)

总而言之,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定地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2分)

第五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发展现状

和困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教育科技调查报告

xxx

号 0901118

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任课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10

年 8 月

29日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群众生活条件艰苦,教育科技问题严峻。自治区成立后,党委、政府从民族地区实际、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发展教育与振兴当地经济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更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三江侗族自治县 教育 科技 现状 短板

一、广西教育50年现状——沐浴在公平教育的阳光下

1、实现“两基”,大山深处响起读书声

从1986年到2007年的20年间,广西分四个阶段开展“两基”攻坚,投入60多亿元资金,重点对41个重点贫困县的教育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很多山村首次有了学校和教室。

2001年起实施的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政策,给成千上万农村贫困学子带来了福音。广西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小学生按每生每年90元、初中生按每生每年180元核定。同时,对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进行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

目前,广西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8%,初中毛入学率达104.33%。2007年7月31日,教育部正式下文认定广西全面实现“两基”,广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2、职教攻坚,服务壮乡发展需要

2005年底,广西启动实施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工程。2007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又作出了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计划从2008年至2010年,投入60亿元建设100所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院校。目前,广西共设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163个,高职教育专业298个,涵盖了三大产业的19个行业大类,基本覆盖了广西的产业,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

为保证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立了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元;高职学校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同时,广西实施“职教攻坚”学生资助政策,对一些特殊专业的第三年级顶岗实习学生继续给予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2008年区本级财政已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学费资助及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经费6789万元,让3.6万特定人员和1.3万特定专业学生受益。3年内,各类助学、资助、奖学的投入将超过20亿元。

2007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已发展到457所,招生27.9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39所,在校生24.35万人。很多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后,已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顺利实现就业。

3、跨越发展,高等教育培育高级人才

1958年,时任自治区主席的韦国清强烈要求国家给广西办一所大学。他说:广西不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在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的广西大学因之恢复重建,广西有了自己的第一所大学。

如今,广西的高等院校已发展到74所,全区14个市已有13个市设有高等学校,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24倍。在校学生规模有60多万人,是自治区成立之初的316倍,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15%,已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段。

针对相当数量的贫困生无法上大学的情况,2007年,自治区政府将“帮助家庭贫困子女上大学”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帮助经济困难的学子入学。截至2008年10月底,广西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审批通过6.04万人,发放金额6.25亿元。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说,广西推行的以“奖、助、贷、补、减、缓”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让寒门学子也同样享受到了公平的教育。

二、广西科技50年历程——八桂科技抒写辉煌

1、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创新加快了农业发展。五十年来,引进、培育了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平均超过90%,森林覆盖率达52.71%,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0%以上。水稻平均亩产从1958年的120.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385公斤,增长了1.9倍,抛秧技术、免耕技术、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单交种系列、南校系列、墨白玉米系列和玉美头系列等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使广西玉米大幅增产,玉米平均亩产从1958年的65.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277.5公斤,增长了3.23倍,并实现了由高产向优质高蛋白方向突破。培育成功的广西三号无籽西瓜,在国内近20个省区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广,是国内无籽西瓜推广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品种。畜牧禽、水产良种繁殖和推广也取得大量科技成果。广西黄牛、水牛繁殖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奥尼罗非鱼、彩色珍珠等繁育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养殖。全区肉类产量从1979年的37.4万吨提高到2007年329万吨,增长了7.8倍。

科技创新提升了工业水平。五十年来,广西逐步建立了一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平台,依靠科技进步,形成了电力、化学、医药、轻工、冶金、机械、制糖、汽车、建材等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广西特色的工业体系。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广西木薯研究中心,对木薯深加工开展了系列研究。金属产业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已由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广西成为我国重要的铝、锡生产基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铟生产基地。金属锰的开发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玉柴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率先在国内推出达到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九五”期末的11.2%上升到“十五”期末的15.75%。节能减排成果显著,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从1985年的5.25吨标准煤下降到2007年的0.69吨标准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从9.6%提高到92.8%。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高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先后建立了桂林、南宁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和柳州、北海两个自治区级高新区,其中1991年桂林高新区成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在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下,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高新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四个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5%,高新区对所在市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五十年来,广西围绕社会科技发展和关系民生的医疗卫生、中药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开发、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仅2000-2008年,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就达898项,投入经费9690万元。组织实施的“广西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及桂中旱片治理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8个不同类型的示范区,有效地缓解了示范区农业用水紧张、人畜饮水难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受益人数达2.8万人,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项目实施前提高50%以上。另外,在石漠化、四江流域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整治方面也取了可喜成绩。

科技合作和交流得到加强。五十年来,广西大力开展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组织“一招三引”(招商、引技、引智、引资)活动,利用广西科技活动周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各种会展及一些大型外事活动等平台,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进行展示、交流、洽谈与合作。先后与65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个机构,开展政府间或民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2000多项,引进人才3.6万人次,涉及农业、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机电、生态环保等领域。仅1999至2007年,广西先后组织参展科技项目2.8万项,与国内外客商签约合作合同、协议2100多项,合同金额达380亿元。

2、创新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自治区成立前,广西科研机构数量较少,规模不大,科研基础相当薄弱(1957年,广西仅有29个科研机构)。1958年自治区成立以后,科研机构得到较快发展,“九五”以来,广西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到2007年,广西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拥有了县及县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数210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9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8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企业技术中心101家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家。同时,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103家,常设技术市场14个,各类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组织1900多家。

五十年来,广西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了科技投入体系,科技经费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自治区成立的1958年,广西财政划拨科学事业经费为140万元。到1978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为2146万元。1986年,广西实施科研事业费拨款制度改革,改进科技经费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建立健全了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科技投入快速增长。“九五”期间,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8.25%,到了“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65%,比“九五”期间翻了一番。到2007年,广西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0.2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7.62倍。

3、自主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五十年来,科技管理体系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服务、知识产权、科技激励等方面,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一批重要决定和政策法规.。1984年以来,广西先后建立了专利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定了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法规,建立了鼓励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制度,使广西的专利知识产权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自“七五”以来,广西专利申请量由1986年的282件发展到2007年的3480件,年均增长12.7%,专利授权量由1986年的57件发展到2007年的1907件,年均增长18.2%;有26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全区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

当前,广西科学技术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区上下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深入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的”战略思想,加速广西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广西创新特色少数民族教育体制——民族教育获大发展

1、构建民族教育保障体系

从2003年起,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实施科教兴桂和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加快广西民族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学有序发展。一是拨出专款,建设独立建制的民族小学157所,民族初中36所;二是在24个民族县、边境县、革命老区县50多所中小学举办寄宿制民族高小班、初中班;三是每年投入1400万元,其中自治区本级投入950万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民族班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受益学生达3.8万人;四是采取措施重点提高民族学生在其他学校的入学率,民族学生还能享受高考加分或降分录取政策。

大力开展支教工作,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我区从1996年开始启动支教工作,开展了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帮扶教育工作,全区共组织了830个支教队,近4万名支教队员,投入支教款4.63亿元,支教物资、设备价值1.3亿元,受益县69个,受援学校2.4万所,援建校舍65万平方米。此外,广东省等派到我区82个支教队,队员394人,支教款物、设备、图书总计为2亿多元,受援学校341所。除了物质援助以外,广大支教队员还通过培训、上课、教研、出谋划策、言传身教等多种形式,帮助受援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创新特色少数民族教育体制

为改变民族贫困地区重男轻女旧观念,女童入学率低等问题,从1995年起,我区分别在龙胜、融水、西林、三江等地举办少数民族女童班,确保偏远村寨的贫困女童优先入学。经过10多年的实践,我区现已经形成女童班、女子初中班和女子高中班的女童教育“一条龙”模式。截至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8%,其中男生入学率为99.08%,女生入学率为99.07%;初中在校生221.98万人,其中女生104.16万人,占全部初中在校生数的46.92%。这说明,广西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男女差异已基本消除。

20世纪80年代,我区开始创办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在12个民族自治县和部分贫困山区县、边境县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举办,招收本市、县品学兼优的农业人口少数民族学生,自治区财政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补贴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学生的学习补助。到目前为止,全区寄宿制民族班在校生总数达3.8万人。寄宿制民族班的创办,有效地配合了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

自1981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了汉壮双语教学的教育,壮文是广西唯一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校教育的文字,自治区财政每年单列专项经费413元用于开展壮汉双语教育。目前,全区共有24个县(市、区)的68所壮文试验小学、66个教学点,分布在46个乡镇小学生近3万人;有民族中学(壮文初中)24所,学生近2万人。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广西的壮汉双语教育学工作正积极稳妥地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受到各组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与此同时,我区在高等学校招生中,执行降分照顾、定向招生、定向推荐就业等照顾少数民族考生的一系列政策,保证各少数民族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高校学习。20多年来,民族预科教育共为高校输送了1.3万名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3、民族教育人才促进民族团结

广西一直重视在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学校管理人。目前,我区培养、培训了一支合格的“双语型”教师队伍,民族地区教室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49个民族贫困县和58个民族乡,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4.2%和87.83%。由于少数民族教师掌握本民族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促进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小学生为16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5%,初中生为84万人,占学生总数36%;少数民族在校生所占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学龄人口所占的比例,小学高7.4个百分点,初中高8.66个百分点。全区少数民族学生毛入学率小学达到132%,初中达到137%,分别高于全区小学、初中毛入学率28和33个百分点,分别比实施“两基”攻坚前提高17和31个百分点。

四、民族地区教育的“短板”在哪里

虽然自治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我们通过对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调查,对其只有一所高中学校,3所中专职校感到忧虑,以此了解到了以下教育还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义务教育也出现了复杂的新情况。例如:“一费制”的实施,尽管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幅度增加了教育专项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但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抽掉了维持农村义务教育运转的主要来源,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出现较大缺口。由于办学经费不足,有的学校因无钱买试剂,停止了化学试验;由于无法支付水电费,只得让学生在晚上点蜡烛或油灯上自习。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资助贫困学生等工作缺乏资金来源。

2、一些地方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年报上的初中辍学率是4.04%,加上休学的学生数,辍学率将高达7%-8%。其次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蔓延。另外,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课程偏多、教学内容偏难等多种原因也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3、在民族地区广大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步履维艰,民办教育陷入困境。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一年不如一年,班级、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部分职业技术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办普通高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跳龙门”,而农村职校教育改革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为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同时城市职校敞开招生,与农村职校争夺生源。

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改革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广西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73%左右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依然十分薄弱,人才短缺现象非常严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教育的不均衡性和滞后性,正是因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偏低,造成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低和效益低。

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严峻问题,不止需要国家与政府的支持与投入,农村地区的文明开化也是解决其问题的基本着手点。对此,经过资料查询与深入探讨,我认为目前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可以着眼与以下几点:

第一,要继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经过调查了解到,要发展教育就必须在资金投入上保持连续性,迫切需要在各项转移支付补助中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给予倾斜照顾,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中给予民族自治县特殊照顾。地方财政在预算中要专项安排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制定并实施激励政策,鼓励市县级财政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对民族自治县教育方面的财力性补助。

其次,要放宽视野,拓展教育形式。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应当积极探索建立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与技术培训、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模式。在这方面,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十分重要,大力发展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的教育形式,使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同时,应通过设立科技文化集市、提倡赶科技文化集等形式,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开辟新途径。

第三,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此外,还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强化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强化校企结合,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城市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努力扩大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作技能和再就业的能力。

第四,继续下大力气改善民族地区教师待遇,提高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我们在一自治县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较低,一些代课老师每月的工资在200元以下,学校住房困难,一些津补贴至今未得到解决,城乡教师实际收入差距大。为此,各级政府应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此外,由于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薄。

总之,通过这次调查实践,我真正深入到基层群体去了解农村的现实状况,更深一步的了解家乡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困难,并为家乡以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更坚定了我回归本土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调查的这段时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际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以后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广西发展教育事业纪事:沐浴在公平教育的阳光下> 作者 庞革平.2008 [2] <广西辉煌50年 八桂科技抒写辉煌>作者 张江元 刘发丁 陈俊.2008 [3] <广西创新特色少数民族教育体制 民族教育获大发展> 作者 陈帆 记者 周仕兴.2008 [4] <从广西看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出路> 作者 张周来.2010

下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填空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一、填充题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 研究 )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02任务答案 1.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有何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临颍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效果和经验 张明铭 摘要:民族聚居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各族群众安居乐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传承和发展完成日期2013年11月03日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传承和发展摘要:土家族摆手舞是一项广泛流行于土家族集居区的传统体育和艺术......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填空题

    . 一、填充题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 研究 )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2.民族理论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多选题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 )。 A.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 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琼州学院社会工作系 课程论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 业: 社会工作 班 级: 2012级 姓 名: 孟令娇 学 号: 12203022 指导教师: 黄星溦 2015年6月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研究 ——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