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医学生有关关爱教育基本方针策略
浅谈医学生有关关爱教育基本方针策略
一、关爱的理论研究
关爱是自然的人类感情,是所有的人彼此联系以及与他们的世界联系的方式 [1]。关爱一词来源于英语Caring,意为照顾、顾及、爱护、帮助、考虑、挂念等,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关怀”或“关心”。从心理层次来分析,关爱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学科对关爱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很难对“关爱”一词下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对于“关爱”的重视和研究的历史不长,但关于关爱的思想较丰富,如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和卢梭的关爱思想、彼得?麦克菲尔的体谅德育教育模式关于“关爱”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思想。目前,护理界普遍认为关爱在护理上有三层含义[2]。笔者认为,医学关爱可理解为:医院中,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病人的工作中,熟悉患者病情照顾患者,采取适当的医疗活动来满足患者的需要,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真心实意的、充满感情地给予病人关爱、照顾。
二、实施医学生关爱教育的意义
1.实施关爱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医学生教育的时代呼唤 医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对医学生实施关爱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医学人才。实施关爱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关爱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2.实施关爱教育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爱”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有核心地位,我国公民公德教育也是以“爱”为核心的,主要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其实质是关爱。关怀是亲社会人格建构的基础。我国传统医德强调“医乃仁术”、“仁者爱人”,这是中国传统医学论文发表球球2043944129伦理思想的核心。“仁”本质就是关爱,“术”是指医疗技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实现仁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学会关爱”应当成为医学生教育和医务人员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3.对医学生进行关爱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关爱的认识不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学生关爱情感的缺失,人际的冷漠、责任心和感恩心的缺失,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关爱教育,这是医学宗旨的体现,也是减少或消除医疗实践中普遍情感淡化、医疗冷漠、缺乏同情心和感恩心、丧失精神关怀等“畸形” 现状及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完善关爱教育网络 关爱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积极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互动关爱教育网络,并通过以下途径落实:坚持全员关爱。加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工作的育人队伍建设。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寝室制度,每个教师都有育人的任务,落实“导师”制度。其次,对教师的关爱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关爱教师;
三、实施医学生关爱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建构关爱教育课程体系
相对于其他职业,医学对人道德素质的要求较高。人文道德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医学院课程设置中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特别是关爱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开展关爱教育,要以培养关爱品质为核心论文发表企鹅号2798419225充分借鉴弗洛姆关于爱的四要素说,即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分阶段制定目标,包括情境体验、价值体验、活动实践三种基本课型的体验式学习为主。关爱教育除了可在专门开设的课程中有计划地进行外,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日积月累地进行,如人体解剖学、护理学等学科教学,在学习相关知识中产生对自然的感恩、敬畏、关怀之情,实现渗透性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关爱实践活动 活动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结构都是在个体的主体活动中建构的。要形成关爱品质,需要借助相应的关爱活动进行。刘秀娜等在研究护理本科生关怀行为认知的相关影响因素时发现,护生每学期参加社会活动的次数与关怀行为的认知呈现显著正相关[8]。培养医学生关爱能力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如观看影视作品、参观展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献爱心等活动。如我校爱心社组织爱心常规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手语班服务特殊学校,“天使血库”无偿献血活动等。
(三)营造校园关爱文化,提升师生关爱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充满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和维系一种连续性和关爱的气氛。国内外研究发现,学校的关爱环境与护生的关爱能力呈正向相关关系[3]。如我校爱心文化建设中蕴含着关爱主题教育理念。我校的爱心文化建设是面向全体师生的,在全国率先提出“三为”的育人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一切为了学生的平安,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向全体师生提出“四爱”理念:“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人如己”;对医学生提出具体的“五心”培养:“忠心、孝心、诚心、耐心、热心”;在对全体学生普遍关爱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对“厄运”学生的关爱、帮扶。在 “仁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爱心文化活动,如入学及毕业典礼诵读医学生誓词、护士节等仪程,设立爱心日,建立爱心基金等,全方位、多角度夯实关爱主题的爱心文化建设。
(四)完善关爱教育网络 关爱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积极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互动关爱教育网络,并通过以下途径落实:
1、坚持全员关爱。加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工作的育人队伍建设。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寝室制度,每个教师都有育人的任务,落实“导师”制度。其次,对教师的关爱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关爱教师;
2、加大扶助大学生弱势群体力度,提升学生幸福感;
3、引导社会和家庭力量共同关爱育人。邀请杰出校友、企业家、专家教授和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作专题报告,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及时、有效的和家长联系,一起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
第二篇:分析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现况及策略
分析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现况及策略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一、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不足
以课程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不能适应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特点。现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以课程传授作为主要模式。然而,临床医学研究生三年学习中只有第一年是集中授课,因此,能够接受课程传输人文素质知识的时间较短,而且学校能够开设的课程类别也十分有限,如在我国医学院校中,公共人文课程一般有大学外语、大学语文、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几门课,因此,把人文素质教育重点放在课堂,无法满足临床医学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素质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践针对性。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新的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深、更新的人文知识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关系处理、职业发展素养等问题。从调查来看,进入实践阶段的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觉得有很大帮助的仅有18%。这不是说明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笔者认为主要是医学院校没有在空间(不同环境,如教室、临床)和时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同阶段)两个维度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人文素质教育忽略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多样性背景。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来源不一,有从本科直接读研的,有工作后继续读研的,本科教育、工作经验等人文背景不尽相同,已有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同阶段和不同背景的医学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显着差异。这表明不同背景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在价值观、社会技能等方面也存在区别,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必须因人而异。现在很多学校的集体授课、导师统一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导师忽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多数医学院对研究生导师考核主要停留在两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里面的导师职责,二是科研成果,由于规章制度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向。另一方面,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和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3]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身处实验室而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甚至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素质能力较本科阶段有所退化。以上现状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重科研轻临床,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文关怀精神以及主人翁精神等人文素质水平较低。有调查表明,当前医学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4],见表1。不少学校和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方面,如廖虎等(2009)提出在课程、师资、教材、考试改革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5]然而,目前专门针对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少,且主要也是将焦点集中在课程设计、氛围营造、导师作用等几个层面,[6-7]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特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结合起来研究的更少,笔者认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是集学生、师长以及医生为
一体的高等级专业人才,他们的角色特点与人文素质教育是有联系的,正是因为医学院对其角色认识存在缺失,造成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盲点,本文从角色认知视角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全方位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
二、临床医学研究生角色认知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
笔者认为从角色认知视角进行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研究是有可行性的。医学生的角色占有与人文素质内涵的联系历来存在,如我国古代医家认为“医者意也,医者艺也”,明确指出医学是一门哲理思辨、观念理性的学问,表明医生不仅是具有技术技艺,还是一名思想者;“夫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下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的观念,更是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联系、高度概括,认为医生应该是一名博学者、有责任感之人;西方医学的奠基者希波克拉底是医学人文科学的先哲,他对医学的人本思想有深厚的见解,强调医术是“一切艺术中最美好、最高尚的艺术”,医生“应当具有最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爱丁堡公报指出“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代言人、出色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卡琳?卢特菲(Karen Lutfey,2005)认为医生必须扮演多种角色,教师、谈判专家、侦探、商贩、程赞者和警察等。基于对以上关系的认识,笔者建立了临床医学研究生角色认知与人文素质教育关系模型,见图1。
临床医学研究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一是来源于课堂教学,二是导师指导,三是临床实践,在不同的角色环境中表现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上,一方面他们是接受知识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来说,他们承担了部分专业课带教的任务,是小老师的角色;在临床实践中,他们既是向临床带教老师学习的学生,也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临床指导的师长,另外,他们还是病人眼中的医生;在导师眼中,他们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研究者,是未来医学事业的执行者。因此,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角色占有归纳为学生、师长以及医生。医学院校要抓住学生、师长、医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要点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培养,具体表现为角色实践,在图1中反映为6个要点。临床医学研究生角色认知与人文素质教育关系模型反映了医学院校可以在不同的角色环境进行角色实践,最终达到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每个角色占有应该具有的人文素质要求。
三、角色认知下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笔者认为可以从角色认知角度出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建立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角色认知体系,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完善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首先,课程设置能彰显临床医学研究生多样化特点。目前,不少大学在寻找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做法,如首都医科大学实施的“多平台、不同模块设计方案”,从公共必修课程平台、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基础实验课程平台、基础理论知识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六个方面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素质培养,中山大学医学院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采用了理论教学—调查研究—撰写总结相结合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把学生自学、专题讲座、师生讨论、社会调研等教学方法融入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正如笔者在之前提到的,他们的背景具有多样性,笼统的课程不能最大范围满足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因此,课程设置在模块化和程序化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课
程设置应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达到每个层次和层面的学生都有人文素质的提升,通过师生有效互动,最终赋予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最广泛的意义。
其次,利用角色扮演加强人文教学效果。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鲜明的角色特点,因此,运用角色扮演不失为强化他们自我认知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根据已有文献,对于医学生角色扮演的研究大多关注护理专业,其他医学专业涉及较少,针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角色扮演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同时,不少角色扮演的研究停留在对某一课程的效果评估上,而将角色扮演理论用于系统课程设计的研究较少。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角色扮演方法的原理和规律,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多角色的平衡发展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
第三,将职业素质拓展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威廉?古德(William Goods,1957,1960)认为,医学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初学者相比要经历更加严格的社会化过程,大多数临床医学研究生在此阶段将初步接触社会并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诱惑和需要学会解决的问题很多,围绕树立医德观念并掌握相应的社会知识技能进行职业素质拓展是这一阶段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尤其要注意利用临床实践中发生的医学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对待医患关系、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现象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展医德案例教学与讨论,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道德判断能力及道德责任感,同时教给学生需要的关系沟通、法律、社会经济等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展其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人文素质。
第四,充分利用“隐性课程”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载体。隐性课程是指能够让学生无意识地获得各种经验的途径或方法,它包括教育的空间环境、教风学风营造和素质教育活动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学生认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隐形课程很重要。尤其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在传统课程模式不适应的情况下,“隐性课程”是重要补充。医学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隐性课程”,一方面,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要加强塑造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建设,通过人文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新载体。尤其要指导学生开展自愿参与性质的兴趣小组、论坛、讲座、竞赛以及各类活动,建立能够符合不同需求的个性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渠道。另一方面,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根据调查,有92%的研究生希望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临床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医德教育,教师言传身教是研究生最喜欢的教育形式,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各种角色形成时期最直接的模仿者就是导师,导师正是对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人选。隋允康(2010)就提出过导师应该拥有亦师亦父、亦仁亦德、亦示亦言、亦道亦术、亦德亦才、亦慈亦严的师贤标准,[13]可见导师榜样作用的重要性,为此,要重视导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提升,健全导师考核和责任机制,增强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与投入,通过导师的亲身示范、人文关怀和思想行为指导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其人文素养水平。
第五,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医生”角色与临床部门的融入,将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医院员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相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教学医院的临床实践中完成,从事与医院同级别医务人员类似工作,科室与导师共同对研究生进行日常管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教学医院一般都是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一般具有较为完善的员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卫生部对此也有强制性的要求。虽然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参与医
院员工教育体系有强制性规定,但多集中在病案讨论、学术活动等专业技能领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参与缺乏相关要求。因此,医学院校应当注重与教学医院间的衔接与沟通,将医学院以人文理论为主的课程学习体系与教学医院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员工教育体系贯穿衔接起来,对临床研究生参与医院员工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作出具体要求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建立人文素质教育“院—院”共同管理机制,借助医院员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模式既有益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学医院的优良文化和服务水平也是一种促进,能够获得“双赢”效果。
第六,建立后效评价机制。首先应建立临床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目前医学院校对临床研究生学习成效的考核依然集中在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方面,虽然医学院校对医德医风方面也有要求但没有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对关系沟通、法律、医学伦理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缺乏系统性的考核评价。对此,应当通过患者与科室评价、非标准答案的考试、反思以及在临床技能考核中模拟特定场景等新形式,建立起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对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表现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次要建立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后效长期追踪评价机制。与自然科学的教学不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估需要更长期甚至在毕业后的长期追踪调查中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因此,医学院校应当持续关注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采取跟踪问卷调查、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发展状况评价等形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后效作出评判。
第三篇: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浅谈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医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风气。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和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告诉我们,面对守望生命的神圣事业,完善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是医学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德 教育
1、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紧迫性及重要性
当代医学生医德医风现状应当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社会卫生医疗事业的更新和进步,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由于体制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和不良风气正在滋生蔓延。大学就像一个浓缩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也同样冲击着大学校园。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不少医学生是非观、价值观、利弊观、尊卑观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①医学生对医德认知情况欠缺。据调查统计许多在校医学生对“医德医风”并不了解;甚至报考医学院校的原因超过半数是因为“好就业”,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是因为“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病痛”。这说明部分医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知欠缺,对即将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缺乏认同感,这与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是极不相符的。
②医学生放松对自身医德的要求。当代医学生多为80后、90后,越来越多的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医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普遍存在。他们往往从个人出发,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人际关系冷漠,不替患者着想。
③追求享受、拜金主义严重。面对现实环境,不少医学生受功利至上、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崇高的理想、信念、追求发生动摇,在道德价值观方面产生了困惑和焦虑,错误地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在医疗这个行业上,把金钱、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漠视患者的权益,一旦机会成熟,理想的天平发生倾斜,拜金主义趁机而入,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道德行为选择。
2、新时期的医德教育就是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
司马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指明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对于医学生而言,医德是一个人的根基和形象所在,良好的医德是作为一名医生的根本。
所谓医德,通常指的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职业行为规范,是衡量医务人员的行为品德的最高道德标准,是在医务工作实践中形成,用以调节医务人员同病人、社会、医务人员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所谓素质,通常指的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和素养。从以上两者的内涵上看,都是关于做医生的水准的。高尚的医德以高素质为基础,而高素质以高尚的医德为前提,医德是与素质分不开的,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升华的。当前社会广泛推进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专门人才,医德教育就是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如果我们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理解医德,将医德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得结合起来,那么,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推进的素质教育工作将会更进一步。过去,我们强调世界观的培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天,我们强调医德教育,更应该注意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已达到新时期的一代有良好素质的医务工作者。
3、医德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和行医
俗话说:“做人难,难做人。”可见,如何做人事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医德教育按一般规律在实现途径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医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其实是医德良心的形成;最后是“慎独”这一最高境界的实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意思是想要写好文章,必须先好好做人。照此理解,我们可以说“医如其人”,要想做一名好医生,就要先学会做人。
首先,要加强医学生责任感教育。
一个人,最起码要担负起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和政治责任。家庭责任要求具有抚养子女、孝顺父母、夫妻恩爱、团结家人的家庭美德;社会责任要求具有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助弱济困、的文明社会公德;工作责任要求具有忠于职守、敬业乐道、廉洁奉公的良好职业道德;政治责任则要求具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政治信念坚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的政治道德。
其次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而有良心的人 所谓“大丈夫行得正、站得直,才能立于天地之间”,就是这个道理。若一个人的心术不正,行为不直,那么,这个人的重心就会失衡,不能成材,及时一时得逞,迟早也会栽跟头。
第三,要教育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进取
医生服务的对象是病人,服务的手段是医疗,因此医生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社会主义医德要求医生光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不行,还要有真才实学,要有本专业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真正实现救死扶伤的目的。这就要求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专研,不断提高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肩负着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社会和人民对他们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极大的期望。医德是医学之魂,医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第四篇:医学生入学教育
医学生入学专业教育
临床医学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祝贺各位新同学凭着自己的努力,通过高考的激烈竞争,脱颖而出,被我校录取。在此,我代表临床医学系的全体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作为教师代表和从医多年的医生跟同学们讲几句话,和大家共勉。希望我今天讲话的内容能使你们深刻的领会医学生的使命,明确学习目的,铭记住这个性命相托的事业,承载一生的誓言,同时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使大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激发大家的对医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积极向上,圆满完成三年的学业。
一,学校和专业介绍
乌兰察布医专有着光辉的历史,1959年建校,过去是自治区有名的老牌的重点卫生学校,建校五十多年来,为我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2009年升专,目前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所医学高等专课学校,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尤其是我们临床医学系,是学校重点主要专业学科,拥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实训室,供大家进行临床实验,如(物理诊断实训室、模拟手术室、外科技能演练室、模拟重症监护室、模拟急救室、模拟产房待产室、儿科实训室、眼视光实训室等)。我们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和区内许多大医院作为实习基地,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临床实践学习机会,相信大家一定会在这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收获多多,为你们今后的医学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受益终身。
下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医学系两个专业的特点,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是医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
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
基础医学课 :解剖学、组胚学、生理、生化、微生物、免疫学、病理、药理学等。
临床分科主要有: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现在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不断的进步。进过多年的发展,逐渐的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如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传染病科,神经内科等,外科又分为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烧伤科,矫形外科等。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急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学科等。目前至少包括50余个学科,专业。
(二)眼视光技术专业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一门以保护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集眼科,视光学及视觉服务为一体的眼保健,预防,治疗和 康复全程全面的服务专业,旨在培养集眼保健技术,专业验光配镜技术,服务理念为一体“医工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人才。
我国眼睛市场潜力巨大,全国近视人群约4亿,老花人群超过了1.3亿,这些人中90%都需要眼镜。根据目前我国眼镜店数量计算大约需24万名视光师,但是视光师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却不足千人,就业前景非常看好。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眼视光行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屈光度检测,眼镜定配,眼镜检测,眼科的基本病理咨询等方面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视光学基础,验光学,眼科临床,眼镜光学,隐形眼镜基础,眼视光器械学,医学基础,眼镜定配基础,斜弱视,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眼视光相关企业单位:各类眼镜店、医院眼视光门诊、眼镜生产企业、眼镜贸易企业等。
所以,医学是一门渊博而深奥的科学,博大精深,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职业,我们将要在学校学到的是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是叫你如何当一名的医生,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医生,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反复的学习,磨练,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实践,在理论,在实践,这样,你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升华,才能成为一方名医和专家。当医生是一个很辛苦,很累高风险的职业,就像刚才的医学生誓词里说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呀---------我大学入学时系老师玩笑:你们医学是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了自己,为了人民,为了父母,为了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二,学习方法:、学医其实是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如何学好医学各门课程,是我们医学院校每个同学所共同关心的。经总结,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强调学习目的明确
明确学习目的是持久学习动力的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的一个大学老师,一个知名的教授曾经说过:“其实一个人要想学好医学重要的并不在于学习方法。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学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亦即把自己定位在何种位置,和对自己的要求”。假如这些你都十分明确,那么学习方法就显得次要了。二, 是注重课堂效率。
这一点及其重要。课堂上老师会指出重点,难点内容,讲解相关知识,帮助大家理解。故抓好课堂效率,这是学习学习制胜的关键。一本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笔记在备考时会让你事半功倍,所以,课堂上不仅要“眼勤”、“耳勤”,还要做到“手勤”,做好相关笔记。多动笔,“好脑袋不如烂 笔头”。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思结合,首脑并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当然,若能匹以有效的课前预习和及时的课后复习,效果会更好。三,是“功夫在平时”。
医学院校课程多,而每门课程需背记的知识点很繁杂,故平时见缝插针学习必不可少。压到最后,想靠几天时间突击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有些同学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即每周周六,周日都用来整理当周所学内容。着重理解书本知识,这样的考前就会轻松很多。
四,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但凡学习优秀的同学都会有自己的良好学习品格,习惯的养成。都会根据学期课程制定相应的学习,复习计划,从而轻松学习,游刃有余。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和“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习惯等,这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细心培养。
五,记忆力差的问题,、求理解,俗话说,欲要记,先要懂。力求“知其义而明其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勤复习、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人们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3、强化记忆。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 内容达到了初步掌 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进一步巩固强化,使学习、记忆的程序达到150%,将会使记忆的痕迹得到强化,所记内容经久不忘,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过度学习”效应。
六,就是被许多优秀同学所强调的是医学思维模式的培养。比如学习某一疾病,应从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各个方面综合把握。有同学认为,平时看书过程中应多做横向纵向的联系和比较,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本质上把握知识,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该是最理想的境界
七、学会自学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是我们中学时代理想的实现,但它决不是我们人生的最高目标,它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驿站,是我们未来事业的起点,大学时光未必是最幸福的,因为你要经历成长的苦痛;大学时光肯定不是最灿烂的,因为在将来你要走出校园创造事业的辉煌;但是,大学时光必定是你最怀念的,因为它承载者你最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岁月。如今,大家怀着梦想,怀着对医学知识的渴望来到乌兰察布医专,当毕业步出这个校门的时候,希望你们带走的是渊博的知识和号无怨无悔的笑容,怀着坚定的步伐,信心百倍的步入社会搏击,去挑战,迎接社会对你们的考验!
最后,祝同学们生活愉快!学业超群!前程远大!医学生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第五篇:临床医学生教育教学论文
临床医学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本文简介:医学所具有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使其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改变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程度的背景下,对医疗工作者人文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为医学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医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影响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医学生人文素质在医学生各项素质中起着正本清源
临床医学生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本文内容:
医学所具有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使其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改变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程度的背景下,对医疗工作者人文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医学教育担负着为医学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医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影响今后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医学生人文素质在医学生各项素质中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高等医学教育在对单纯科技理性教育反思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医学生人文素质这一根本素质的培养。随着国家医改政策变化、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实施以及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的公布,医学人文教育又有许多新的要求和变化。在当今时代,怎样构建一个适应形势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用哪些方法、途径和举措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带给你写作灵感。
题目: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论文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研究法对现阶段临床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应用优势。结果:循证医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对医学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论: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推广使用。
临床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应用效果循证医学(EBM)是指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意义为根据目前所获得的研究证据并集合医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考虑到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下,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的同时,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将其加入临床医学教育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
一、现阶段临床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目前仍有许多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以传授体育知识及技术为主,仍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并且教师没有在课后进行指导,导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临床医学业教育的原则相违背,也是造成高校医学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存在,导致临床医学教学效率下降,这导致临床医学教学失去了其严谨、科学的特征,致使学生对临床医学教学的积极性下降,使得临床医学教学效率受到影响,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临床医学教学方法滞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临床医学教学都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结合社会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没有结合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进行,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考核,都是由学校统一制定教学任务和方案,没有联合实际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导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动进行社会实践,导致学生对临床医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无法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任务,同时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内容不合适
就现阶段高校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分析,存在“广、浅、旧”的问题。第一,高校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广,学生必须学习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第二,由于教学内容广且多,导致无法深入学习,致使学生对于这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无法深入探究的观念,并且滞后于临床医学研究,导致与实际临床医学不相符。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缺乏教师的指导;并且在课程安排方面相对比较独立,课程之间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实验室教学过于简单,学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
二、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应用优势
循证医学思维方法主张结合科学研究、工作经验以及患者医院等因素的统一,提倡科研与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要多于学习医学知识,通过实践来认知社会,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双向交流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在分析循证医学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首先要提出循证问题:根据护临床诊疗经验、搜寻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的各方面差异,提出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例如,如何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如何控制并发症的出现?如何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然后寻找循证支持。在搜寻相关文献及资料后,找到上述提出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干预措施,为自身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最后进行循证观察与应用。根据患者的特征制定不同的观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观察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保持患者的满意度。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有助于教师的实践教学开展以及学生的临床实践。
三、提升临床医学教育效果的相关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
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主观看法和认知。在现阶段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导致教学活动仍以简单的知识传输和技能教学为主,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尤其对提升学生的理性与感性、认知与情感、智力与心理等方面缺乏针对性计划、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内容滞后,缺乏连贯性和衔接性。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的信息化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临床医学教学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临床医学教学的信息化,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观看人体的内部结构,进而加深学生对生理结构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临床医学教学的效率。工学结合能够实现理论联合实际,这就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医学相结合,通过应用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升教育团队的专业素质
指导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授课经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实践经验、较好的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心、较高的道德修养。学校可以通过聘请医院主治医师、医学专家对学校教育队伍进行授课,鼓励教师参与临床医学实践,进而增加自身的医学实践经验;鼓励教师进入医院进行锻炼或与医院合作,致力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4.建立完善的教学监督体系
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实现对教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实施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教育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例如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团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循证医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现阶段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或者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医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