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大全

时间:2019-05-15 04:3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大全》。

第一篇: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大全

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2012年08月14日 09:38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第2期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02

摘 要:赣州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开发出多样的休闲旅游产品。本文论述了赣州旅游资源概况及其特点,分析了赣州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进行赣州休闲旅游产品线路设计,以期为赣州休闲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旅游资源,休闲旅游,旅游线路,赣州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人文社科课题(2011年重点项目):“赣州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曾经或正在经历一场休闲的革命[1]。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休息和消遣,积极地、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或自由地安排个人生活状态的总称。2010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伴随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发展,休闲已成为我国人们精神与物质的重要需要。旅游业作为休闲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应以人们的休闲需求为立足点,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今,历史文化名城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热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东接福建省,南临广东省,西靠湖南省,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赣州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斜跨全境,4C级的黄金机场可容大型客机降落。赣州拥有105、206、319、323国道,赣粤、赣韶、鹰瑞、石吉等高速公路,形成了贯通东西南北的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这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棋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面对休闲时代的来临,如何开发好赣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其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赣州旅游资源概况及特点

1.1 自然(山水)旅游资源

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宁都县的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首批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示范基地,1993年5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为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省重点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龙南的小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阳岭和齐云山等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

1.2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宋代文化景点,被专家们誉为“宋代历史博物馆”[2],主要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古浮桥、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七里镇古瓷窑址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宋代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修建于北宋年间,是我国唯一保存到现在的、有可靠纪年铭文的宋代砖城,是我国宋代文化古迹的一件孤品。八境台位于赣州城东北隅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距今已近千载。章江与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

1.3 红色旅游资源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被称为“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开始的。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被誉为将军县。

1.4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赣州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在全国设区市中是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3]。赣南围屋是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岩彻成,非常坚固,易守难攻。赣南围屋以方围为主,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令人惊叹,其中龙南县为全国之最。赣南围屋一般有3~4层,大的有九栋十八厅,内有粮仓、水井、排污道、草坪、戏台等,最具代表的有:燕翼围、关西新围、桃江龙江围等。同时,赣州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客家民俗最完整的地区。漫步赣州,人们不仅能听到亲切的客家乡音,看到典型的客家民居,还能感受到有着浓郁客家传统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风水文化。客家宴席、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九狮拜象”等民俗传统或表演,让人充分领略到赣南客家独特的文化魄力。

总之,赣州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率达77%,并且品位高、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开发潜力[4]。赣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旅游开发品牌多而不强,应突出重点做大特色品牌

赣州旅游资源可谓群星闪烁,宋城文化旅游区、客家文化旅游带、还有红色旅游区等。赣州旅游时而打“红色牌”、“生态牌”,时而打“客家牌”、“古色牌”。但满天的星星,却没有月亮。赣州的山水虽好,但比不过桂林,比不过九寨沟;赣州的宋城虽故,但名气不如开封。所以赣州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找准定位,做大做强。只有树立起鲜明形象和特色品牌,旅游发展才有方向。如今,赣州在红色游与客家游两大特色品牌已做出较好的成绩。赣州是客家的摇篮,这一地位,已经在2004年11月赣州召开的“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所确认,为许多专家和世界客属乡亲所认可。赣州客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除了赣县客家文化城开发较好外,其他有关客家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今后应重点开发客家围屋(关西新围、乌石围和燕翼围等几大特色围屋),进一步完善赣县客家文化城接待能力和接待方式。同时,更应该重视客家风俗习惯的开发,包括饮食习惯、传统婚礼仪式、赣南采茶戏等,此外还有客家酒文化、擂茶文化、节庆文化等具有客家特色的乡土文化。同时继续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牌。2006年10月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在瑞金拉开序幕以及近年来连续举办的“中国红歌会”,这些活动都充分展示了“红色故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赣州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故都”品牌是赣州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她代表了赣州旅游的形象和地位[5]。这一品牌已经定位,但还需要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投入,深挖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增强红色景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策划更加丰富的红色旅游主题产品,着力培育赣州红色旅游品牌。

2.2 旅游资源疏散,需整合联动开发,推广自驾游项目

赣州虽然旅游资源众多,但是分布比较疏散不集中,分散在20个县市区中,有些旅游资源相对孤立,不利于旅游开发,不利于集中人流、物流。但随着赣州区域内交通的不断完善及国内私家车的不断普及,有利于开展自驾游。赣粤高速公路通车后,珠江三角洲到赣州的距离是300公里至500公里左右,赣州的方圆里程也在千里范围内,完全符合自驾游的空间和交通要求。最为重要的是,赣州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来自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港澳等地。在珠江三角洲,私家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目前,赣州的自驾车旅游网络已十分完善,达到了“串联主要景点,衔接周边城市,沿线风景优美,道路畅通完好,旅游标识清晰,应急救援及时,加油维修方便,停车休息便利,食宿条件齐备,信息服务完善”的标准。通过自驾游,将分散的旅游景点串起来,可以体现赣州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近几年来,赣州自驾游逐年升温,已成为国内最具观赏、最适合自驾游的最佳旅游胜地,自驾游将成为赣州旅游新的代名词。

2.3 旅游开发的硬件条件薄弱,需要加强

从大交通来看,目前还没有开往珠三角地区的始发列车,游客进来容易出去难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从住宿接待能力看,赣州的住宿接待能力还不很完善,宾馆酒店总量小,节假日、黄金周等高峰期找房难的问题相当突出;高星级宾馆少,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宾馆酒店的结构不合理,高档次宾馆、主题宾馆、经济型宾馆、度假型宾馆较为缺乏,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旅游者旅游休闲的需要。

目前应抓紧完善以赣州为中心的“十字型”旅游公路网络,切实做到“路为景开,景随路建”;尽快修建赣州—龙岩、赣州—韶关或郴州铁路,争取开通赣州或者瑞金至广州、深圳的始发列车,进一步沟通赣州与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联系;要提升赣州站的级别,开通赣州至各大城市特别是深圳、北京的旅游列车。赣南森林蒸汽小火车是世界珍品,风情特别,要维修保护好,并改造成旅游车,使之成为赣州休闲旅游的一个亮点[6]。住宿接待方面,要适度发展星级宾馆的数量,增加2~3家四星级宾馆,下大气力建设1~2家五星级宾馆,同时有选择性的发展一些主题宾馆和度假宾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单体宾馆的建设容量,以适应接待大型会议和大型团队的需要。

2.4 旅游商品开发薄弱,应提升旅游产业链

旅游商品开发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赣州旅游开发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通过走访赣州几处著名景点后发现,各主要景区(点)为数不多的几家商店、摊位销售的几乎是外地产品、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没有真正代表赣州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且旅游商品品种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如通天岩风景名胜区,里面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小摊,就摆了一些佛珠、挂件等,纪念性鲜明的旅游商品极少,令人非常失望。旅游商品的开发能够提升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作设计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内容新颖、外观精美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应与地方农副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开发一系列绿色产品,如著名的赣南脐橙。中国(赣南)脐橙节至今已举办了十年,反响非常好,还有南康月亮花生巴、赣南名优茶、保健竹凉席、笋干、玉兰片、酸枣糕、板鸭、石鱼、烫皮等独具赣州特色的绿色旅游商品,以及山货、水产等旅游商品,特别要扩大赣州本地的名、特、优产品生产规模,注意独特和多样性,改进包装,拉开档次。在重点旅游县市和景区建立旅游购物中心或旅游商品街,逐步在全赣州形成旅游商品销售网络。赣州休闲旅游产品线路设计

目前,省内各主要旅行社推向市场的赣州旅游产品线路普遍存在着线路不科学、过于单调乏味、行程奔波劳顿、一些潜在的旅游景点未被关注等不足。笔者认为,开发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的旅游资源应从它的旅游资源特色方面入手,顺应休闲时代的发展,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需求。根据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三方面,笔者设计了三条线路,如图1所示。这三条线路区别于以往的线路,它突出了品位高、景点丰富、依托现有主干公路、交通便捷,真正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等特色,具有提高赣州旅游知名度、打造其旅游品牌的价值。如下就是所设计的三条线路:

图1 赣州旅游线路设计图

A.红色旅游线路:赣州—兴国将军广场、将军公园—宁都翠微峰—宁都起义旧址—于都长征第一渡—瑞金云石山(长征第一山)—瑞金沙洲坝、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群—会昌汉仙岩—寻乌调查纪念馆。如图1中A线所示。

这条线路以红色景点为主,赣州是革命老区,“红色故都”品牌是赣州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以往的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得都不完全,而且显得枯燥无味。这条线路是在红色景点的基础上添加了自然景观,让游客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外,还能领略优美的自然环境。且这些景点都处于交通道路上,交通方便,相距不远,另外这条线路虽然景点多,但门票都不贵。

B.生态人文旅游线路:赣州—古城墙、八境台、郁孤台、古浮桥—上犹陡水湖、五指峰(漂流)—崇义阳岭—崇义聂都溶洞—大余梅关古驿道—赣州峰山—宝葫芦农庄—通天岩石窟群。如图1中B线所示。

这是一条为体验赣州优美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游客而设计的。线路中这些景点都处于主要交通道路上,交通方便,景点密集,相距不远,适合于黄金周期间推广,建议开发为三、四日游。这条旅游线路使游客有足够的时间放松身心,真正的休闲度假,免于时间短促,路途奔波。线路中前几日主要是以游览、参与性项目为主,欣赏赣州的古城风光,参与惊险刺激的漂流,还能呼吸阳岭的新鲜空气,而后几日主要是娱乐性项目,宝葫芦农庄诸多娱乐项目让人流连忘返。这样的安排不会让游客感觉疲惫。崇义阳岭空气负离子含量特别高,被称为天然氧吧。宝葫芦农庄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园风光、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绿色生态农庄,也是江西省最成功的主题公园,是广大游客回归自然,放飞心情的理想休闲娱乐场所。而最后一站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C.古城、客家风情二日游:第一天:赣州古城墙—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境台—八境公园—古浮桥—寿量寺—文庙—七里镇古瓷窑址。第二天:赣州—龙南关西新围、龙南燕翼围、乌石围—安远东升围—赣县白鹭村(客家文化城)。如图1中C线所示。

这是一条专为对宋文化与客家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设计的旅游线路。这条线路将带人们完全领略古城赣州千年宋城魅力及独特客家风情。赣州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赣州有我国唯一保存到现在的宋代古城墙,是我国宋代文化古迹的一件孤品。第一天的行程让游客沉醉于赣州的古城风情中,第二天的客家文化游,领略风格独特的客家围屋,这条线路将让游客回味无穷。两日的行程,不会让游客感觉匆忙,且交通方便,让游客有充足的时间享受赣州古城、客家风情。

作者简介:李良杰(1978~),男,江西高安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休闲与旅游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信息空间,2004,No.7:89~94.[2]梁晓俊.江城·古城·名城—赣州[J].今日农村,2002,(10):36~36.[3]王协斌,王力峰.赣州旅游文化发展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0):234~235.[4]龚文瑞.对赣州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发展旅游业的若干建议[J].企业经济,2002,(8):113~114.[5]李丽群.赣州市红色旅游区发展发展战略思考[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6):93~97.[6]梁泉生,李心.关于发展赣州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8):46~48.

第二篇:浅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浅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青岛旅游现状的思考,对青岛休闲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对青岛的休闲资源和传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青岛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最终为青岛市发展休闲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休闲旅游;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开发

作者简介:刘金龙,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2008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青岛 266071 随着近几年来旅游市场需求和产业运行机制的转变,青岛旅游产业的结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以山、海为代表的观光旅游资源已经开始老化,同时面向新一代80、90后旅游市场的以餐饮、酒吧、购物、演出等娱乐休闲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

美国《时代》杂志曾在1999年预言,到2015年前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率先进入“休闲时代”,到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会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实行5天工作制和黄金周节假日制度以来,与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产业支柱。

一、青岛旅游市场总体概况

“十一五”期间,青岛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规模扩大,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从近几年青岛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来看,旅游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从2002年到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从1794.9万人次增长到4330万人次,国际旅游人数从41.75万人次增长到1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50.51亿元增长到580亿元。

第二,国内旅游收入所占比例较大。从2002年至2010年,青岛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比虽然在2008年成下降趋势(受奥运会等相关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其比值一直大于82%,与国际收入相比优势明显;相比之下,从2002年至2009年,青岛国际旅游收入虽然绝对数量上几乎每年都有所增加(2003年受到非典的影响),2008年受到奥运会的影响,但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比较小,这些数据表明青岛旅游业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根据2009年的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来青岛旅游的目的”中选择“观光游览”的游客占39.51%,23.54%的游客选择了“休闲度假游”。由此可见,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是青岛旅游业的两大主要业务。这些入境游客休闲需求大,消费水平高,能有效带动青岛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客源地已经成为青岛旅游主要客源地之一。

二、青岛旅游资源概况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东、南濒临黄海。受地质作用影响,兼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滨海等丰富的地貌类型,形成了千岩万壑、孤岭残丘、浅滩相间、滩涂海湾等一处处美景,为其发展

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青岛海岸线长730.64公里,多曲折,由形态各异、特质不同的基岩钾角型海湾组成,较大的海湾约有35个,总面积1369.53平方公里。海水清澈,沙质细腻,沿海滩涂面积375.35平方公里,海滨浴场条件优越。海岛自然资源多种多样,植被丰富,观赏性强。

青岛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与毗邻的其他城市相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户外活动的开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青岛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旅游优秀城市,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之一,拥有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

三、青岛休闲旅游资源开发

1、特色街巷,青岛的特色街巷有青岛啤酒街、市北特色商贸旅游区(台东、婚纱街等)、劈柴院、天幕城、青岛新天地等等,是以一定的主题文化为主的休闲购物娱乐场所。同时,特色街巷还是城市夜游系统中的一部分。

2、主题乐园,主题乐园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青岛欢动世界则是在中山公园原来游乐场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打造,建成适合于青少年和现代都市家庭的开放式主题乐园,与中山公园的观光游览活动相结合。

3、俱乐部,高尔夫运动是世界三大运动之一,运动本身亲近自然,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活动方式。青岛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青岛国际高尔夫球场,由于与韩国的距离优势,因此主要客源国为韩国。

4、度假区,温泉度假是世界上发展较为成熟的休闲旅游方式之一,温泉度假具有养生和休闲功效,青岛温泉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位于即墨,在国内温泉资源中独占鳌头。

5、特色餐饮与纪念品,食是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的基本要素,是整个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青岛美食以海鲜为主,汇聚山东及省外各地特色小吃,游客可以参照青岛特色小吃名录一一品尝。

6、节事活动,节事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丰富的、开放性与参与性强的各项活动。青岛节事活动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民俗风情类、物产资源类、会展商务类、文体赛事类四种类型。其中,以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影响力最大。

四、青岛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思路

由于青岛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广泛,青岛旅游产业的发展缺少整合、协调,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不科学、产品雷同现象严重。因此,青岛旅游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有效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提升青岛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1、以观光为基础,观光与休闲旅游共同发展,青岛海滨观光旅游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青岛就已经奠定了东亚地区著名海滨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地位。以“蓝天、碧海、绿树、红砖”为主的传统旅游资源在以往青岛旅游发展的历程中一直是核心旅游

资源。、资源整合,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青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告别单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时期,转变成为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开发阶段。青岛应加大对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相关资源,有针对性的引入一些不受季节、昼夜影响的休闲旅游项目,解决青岛旅游冬季和夜晚冷的问题。

五、青岛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产品需求多元化发展,休闲度假已成为都市居民享受生活的休闲方式之一,居民由单一观光游逐渐过渡为选择复合的休闲度假游。因此,青岛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在传统观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将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创新,旅游产品创新是增强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休闲旅游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参与度。因此,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

2、体验为主、参与性强,体验性是休闲旅游产品不同于传统观光产品的特征之一。体验性可以增强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程度,旅游目的地应该加大对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理解与感知。

3、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地域文化是人们在地域共同体中形成的认同,并对身临其中的人们产生持续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休闲文化只

有在跟地域文化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才能保持独有的生命力。

六、研究总结

城市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扮演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双重角色。作为旅游目的地,单一旅游产品或以观光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对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制作成针对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通过营销活动推向市场。

第三篇:关于赣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与对策分析(最终版)

关于赣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与对策 班级:06酒店管理 学号:06501028 姓名:刘春梅

摘要: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 地区最大的石窟寺。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景 仰的去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 间多少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更有以“红色故都”瑞金为 中心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还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规模宏大的 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 建筑群,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绚丽璀璨。赣州山清水秀。这里有风光旖旎的翠微峰、陡水湖等自然景观,有风景如画 的阳岭天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99座并峰的武当山;有江西母亲河赣江 的源头石城。

关键词:赣州红色古色旅游资源

引言:江西,赣州(地级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山河佳丽,风光旖旎,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汁的源头。它四周依山,三面临水,洋溢着浓郁的南国风情,古有“富丽江城”之称。市内绿树成荫,碧湖 成群。六大公园分布其中,景色各异,有的波光翡翠,流水淙淙;有的奇葩荟萃,繁花似锦;有的曲径通幽,园林点缀。

(一)旅游资源概况

1旅游资源简介: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扼守赣、湘、闽、粤四省要冲,秦汉以来一直是 兵家必争之地。古时曾名虔州,又称虎人城。历史上赣州曾是沟通赣、湘、粤、闽的南方重镇,素称“闽粤咽喉”,历来与广东及东南亚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当 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 方丝绸之路”的美名。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驮着景瓷、香 茗、竹木等土特名产,过赣州、越梅岭、源源不断运往广州以至南洋。赣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东门到西门的宋代古城墙,沿江而筑,蜿蜒 三千六百多米,历尽宋、元、明、清、民国多代,垛墙、炮城、马面、城门保存、依旧,宋城的雄姿依旧,古韵犹存,被专家们誉为宋城博物馆。

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 区最大的石窟寺。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景 仰的去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 间多少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更有以“红色故都”瑞金为1

中心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还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规模宏大的 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 建筑群,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绚丽璀璨。

赣州山清水秀。这里有风光旖旎的翠微峰、陡水湖等自然景观,有风景如画 的阳岭天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99座并峰的武当山;有江西母亲河赣江 的源头石城。

2:旅游资源特点:以红色旅游为主轴,与各色旅游相融合,带动旅游产业全面 发展,形成了“红色、绿色、古色”三色交映、品质超群的特点,全面提升 了赣州旅游产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1)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它是“红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红色”是 内容,“旅游”是形式,“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内容,是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 经济的结晶,正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新亮点。

赣州,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红、绿、古“三色”中,红色,已当 之无愧成为赣州最为炫目的本色。近年来,赣州正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做好 红色旅游这篇文章,红色旅游在赣南大地上日渐红火,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 红色旅游区”,包括瑞金、于都、兴国、宁都、会昌、石城等县,汇聚了叶坪、长征第一山、宁都起义总指挥部、会昌赣粤军区旧址、会昌山等诸多景区,再现 了革命先烈在赣南的生活、工作和战斗足迹。2004年10月,我省评出的“十大 红色旅游景点”中,我市有三个:瑞金革命旧址群、兴国将军园、于都长征第一 渡旧址。在红色旅游线路上,我市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整合包装推出了“三 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赣州-于都-瑞金-兴国-井冈山,福建长汀-瑞金-会 昌-广东梅州,浙江-鹰潭-瑞金-宁都-兴国-南昌。在旅游品牌上,我市打 出了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红色古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东江探源”的四大旅 游品牌。“到赣州去,追溯共和国之源”已成为我市红色旅游的主打口号。近年来,“红色旅游”在我市不断升温,热浪不断,许多境外游客纷至沓来,重温波澜壮阔 的革命历史,重走胜利之路,重新缅怀先辈。

(2)绿色旅游资源: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绿树成荫,碧湖星罗。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郁孤台下清江水,风景这边独好。宋代古城,垛墙城门,沿江而筑,蜿蜒数里,雄姿依旧,古韵犹存。郁孤古台,山势高阜,郁然孤峙,俯瞰三江。西河浮桥,形若游龙。八境高台,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登临台上,八景尽览。城八境者,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也。通天仙岩,奇特丹霞,景致宜人,遗迹丰厚,石窟宝库。三百诸山,东江之源,秀峰翠岭,流泉飞瀑。香港水源,悉心涵养,山之温泉,池阔水腻13。梅关古驿道,岭南第一关,古朴雄峙,峭壁对垒。客家文化城,山水城相映,外方内圆,人文观园。宁都翠微峰,三十五福地,怪石奇峰,湖光山色。客家围屋,古朴方正,宏伟坚固,布局合理。崇义阳岭,峰峦叠嶂,山奇石怪,古木参天。小武当山,群岩俊秀,峰峦叠嶂,形如剑戟。陡水

湖,循上犹江天水相连,波光粼粼,山清水秀。汉仙岩,因汉钟离成仙而名,奇山异石,秀中蕴奇

(3)古色旅游资源:“古色”旅游资源是相对于“绿色”旅游资源——山林、草原、“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历史遗存遗迹而言的,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能激发旅游 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古迹、遗址、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等资源。

赣州“古色”旅游资源包括两大部分,即宋城文化旅游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旅 游资源。

宋城文化旅游资源

宋城文化旅游资源由位于赣州市章贡区的宋城和相关建筑景点如八境台、郁 孤台等,及许多宋代建筑,如宋代古塔、古桥、古庙宇、衙署、学宫(书院、试院、儒学)等构成。

赣州作为目前保存宋代城墙建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堪称独一无二。其宋城 墙,位于赣州市区北部章、贡两江岸边,全长3664米,宽约5米,平均高7米,是江南 保存最长的古城墙,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地面和地下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有极高 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城墙,章贡合流、百 舸竞发的美景尽收眼底。

赣州宋代古浮桥也为重要的宋城文化遗存。位于章水上的西津桥、南河浮桥(1985年西河人行桥建成后拆除)和位于贡水上的东津桥(即现在的建春门浮桥)三 座浮桥,从宋代开始建造,除战乱时偶有废止外,一直沿用到现代,对于城乡之间的 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仍保存了最长的一座建春门浮桥,此桥全长400米, 共用了100只木舟,每3只木舟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节,每天都定时开启,以通 行船只。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特有的人文景 观。

此外,赣州市古宋城文物保存完好。不仅城墙、城门、城楼、敌楼、马同、弩台、大街、小巷、桥梁、地下排水系统、护城河遗址、古迹方方面面都比较完 备,而且宋城的江城防洪功能至今仍然有效,是了解我国防洪史的活教材。赣州宋 城还是古代城市从单纯军事防御和防洪结合型向经济贸易型转变的一个佐证。

.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在赣州市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包含 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古代交通遗址等资源。

客家民间艺术有宁都道情、赣州灯艺、赣州采茶歌、采茶戏、兴国山歌、花 篮灯等艺术形式;饮食资源有三杯鸡、小炒鱼、四星望月、蜜饯、丁香李、赣州 市擂茶、春节腊货、薯食风味等;民俗礼节资源有筷礼、送果子包、穿木屐、婚 娶仪式歌谣等。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浓郁、类型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客家 侨属回乡寻根,形成了极大的市场和旅游流,为客家文化的市场开发铺垫了道路。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与对策:

1:红色旅游

纵向比较,客观地说,赣州的“红色旅游”虽然取得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是,放眼全国、全省,赣州“红色旅游”也面临着自身的不足及来自外部的挑战,据旅 游业内人士分析,旅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开发建设阶段、旅游资源整合修饰阶 段和受益阶段。目前,我市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准备工作阶段,还存在诸多的不足 之处。

宣传、促销投入不足。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一种新产品,非常需要进行 市场促销,而我市每年用于旅游促销的经费只有区区25万元,而周边的韶关、龙岩、吉安等市均高于我市。有限的宣传促销经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对红 色旅游资源的促销和宣传。

缺少龙头带动。虽然我市红色旅游景点很多,但是,再整合资源,树立龙头 上还做得不够。像瑞金来说,城市建设与“红色故都”结合得不理想,还不能让游 客一到瑞金,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红色故都”的气息,深切体会到“红色故都”的 韵味。

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虽然,我市境内有瑞金作为红色古都的品牌,在 全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独特性,但是,还没有形成像九寨沟、张家界、庐山等 特色十分明显,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市的红色旅游景区大都是一些静态性的遗址摆设,游客来此只是参观、瞻仰,可以置身参与的、动态性的旅游设施还相当匮乏。红 色旅游还没有跟绿色、生态休闲、探险等结合起来。同时,旅游的交通不便,景 区内的示意图、道路指示牌等配套设施也还不够完善。景区内缺乏星级宾馆,旅 游纪念品等旅游附属产品还比较少。

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有的景区存在多头管理,不利于行业规范。各旅行社也 存在无序竞争,旅游市场较为混乱。

同时,我市的红色旅游还面临来自外部的挑战:一是各地红色旅游市场的竞 争,如贵州的遵义,延安的西柏坡,上海的南湖等地,都在依托独特的资源,响 亮的知名度,加速发展“红色旅游”,竞相瓜分红色旅游这块蛋糕。二是来自各地 名胜古迹的竞争,各地名胜古迹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对红色旅游市场形成巨大 的冲击。

我市红色旅游虽然面对自身的不足和来自外部的挑战,但是,更多的是信心和接受挑战的勇气。在谈到我市红色旅游的发展前景时,从主管部门到业界普遍认为,2005年乃至今后,是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他们认为,我市发展红色旅游现在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期,2005年,国家旅游局定为“红色旅游发展年”,同时,国家旅游局在纪念长征出发70周年之际,正式启动了“红色旅游121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重点规划建设十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全国建成“红色旅游”骨干体系,我省以井冈山、瑞金、兴国等红色景点为主体的“共和国摇篮

——„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基地”被列为“十大基地”之首。目前,“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这条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线路。从省里讲,我省为了发展红色旅游想了不少点子,今后每年秋季都要举办中国红色旅游文化节,在南昌、瑞金等地举行大型文艺晚会、旅游推介会等。在瑞金,每年11月7日要举办红色古都华诞纪念活动,开展中华苏维埃旧址考察、中央苏区机关寻根活动。此外,除了红色文化研习旅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等以外,我省今年还将大力开发各地红色旅游文艺节目,如井冈山“星火燎原——岁月井冈山”,瑞金“赤色红都——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等主题节目,力求在全国打响红色旅游牌。从我市来讲,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红色旅游极为重视,对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宣传的投入将不断加大。将在于都举行的红色旅游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对我市红色旅游进行“把脉”,探讨发展途径和良策。我市的旅游部门也正在深入研究红色旅游市场,力求探索出一种新的运行模式,来做大做强我市的红色旅游业。

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一大进步。红色之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老区发展的新引擎。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在保护红色资源中开发红色资源,在开发红色资源中发展红色经济,抢抓机遇,勇对挑战,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推动热潮上下功夫,我市的红色旅游必将步入新的辉煌。

2:绿色旅游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 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 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 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 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 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 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 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 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 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 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 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 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 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 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

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上独特的九 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 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 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 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3:古色旅游

赣州“古色”旅游资源以宋城及客家文化为特色。宋城系列旅游资源因其较大 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同时由于 本地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并且毗邻于客家集聚中心,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有鉴 于此,本文进行“古色”旅游资源的产品设计。

(1).宋城与宋文化观光游

这是最早被开发利用的旅游项目,自1994年举办“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以来,至 今已举办多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提 高其品位,可作如下安排:古城寻踪游、古城风貌游、古赣州(章贡区)古迹游、通 天岩石窟艺术游、宋文化名人探踪游、一江(赣江)二水(章、贡)游、古赣州辐射 区的宋文化传播寻踪游。

(2).赣州客家文化游

赣州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孕育之地,这里95%以上的人口属客家人,所以赣州地区对 于客家不仅在语言、民俗习惯、建筑、饮食乃至民系心理的形成等方面,都是至 关重要的。作为吸引境外游客、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客家文化游是本地区最具潜 在优势的旅游开发项目,且本地区资源丰富,特点突出,应充分重视。可开发的项目 有:客家溯源寻根游、客家民居游、客家民俗游、客家生态文化游、客家文化绿 色家园游、客家文化之源修学科研游等。

参考文献:《赣州红色旅游》,《赣州旅游概况》,网络资料等。

第四篇:旅游资源开发复习题

书本复习题

1.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A.工厂 B.民俗 C.文学作品 D.图书馆 E.博物馆 F.劳务 2.旅游资源具有()特点

A.区域性 B.世界性 C.文化性 D.自然性 3.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有()原则

A.专业标准 B.旅游开发标准 C.市场标准 D.科学标准 4.按旅游资源调查的对象划分,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有()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概况调查 5.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骑马旅游资源:已开辟有步行道、车行道和驰道的海拔200米以上高地地带。B.散步及远足旅游资源:海拔450米以上的高地,已建有驰道、步行道、车行道的地方。C.狩猎旅游资源:有狩猎价值的地方。D.攀岩旅游资源:高差在30米以上的断崖。

E.滑雪旅游资源:有效高差在200米以上,具有3个月以上的持续雪期。

F.内陆、钓鱼水域:宽度在10米以上,未遭污染的河流、溪谷及运河以及面积在5h平方米以上的水域。

1.地文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A.地质类 B.标准地层剖面 C.地貌类 D.雅丹地貌 2.地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

A.丰富性 B.形成过程的漫长性 C.脆弱性 D.奇缺性 3.下列景点中()属于雅丹地貌 A.庐山 B.雁荡山 C.乌尔禾风城 D.罗布泊 4.下列景点中()属于丹霞地貌

A.广西乐业天坑 B.江西龙虎山 C.湖南崀山 D.广东丹霞山 5.关于我国岛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面积最大的三座岛屿分别是:海南岛、台湾岛和崇明岛 B.我国最大的珊瑚岛位于中国南海。

C.我国于2010年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 D.国内的岛屿旅游开发经验已经足够,不需要借鉴国外旅游岛的建设经验 6.在地文类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注意()A.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

B.充分发挥地文旅游资源的多种价值,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C.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开发利用跨区域的地文类旅游资源,避免重复建。

D.由于旅游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所以每个地区都要尽可能搞旅游开发,把旅游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7.国外对地文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我们的启示有()

A.被划为国家公园或地质公园等自然区域其保护任务具有法律地位,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破坏景区环境和景观,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B.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对游客和民众的地学知识的普及,并将科普和科研视为自己重要使命。

C.在保护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项目,丰富其旅游体验。D.合理开发旅游路线,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1.从旅游开发利用角度,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A.古河道 B.人工水库 C.湿地 D.湖泊 E.河段 2.按照温度的不同,温泉可分为()几类

A.高于75℃的高温温泉 B.介于40℃至75℃的中温温泉,C.低于40℃的低温温泉。D.达到沸点的沸腾温泉 3.我国著名的冷泉中不包括()

A.趵突泉 B.北京玉泉 C.无锡惠山泉 D.华清池汤泉 4.世界著名的瀑布中()位于非洲

A.尼亚加拉大瀑布 B.伊瓜苏大瀑布 C.维多利亚大瀑布 D.德天大瀑布 5.我国湿地中()已经建为国家湿地公园

A.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 B.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D.滕州红荷湿地国家公园 1.下列属于气象景观旅游资源的有()

A.雾凇 B.云雾景 C.雨雪景 D.宝光 2.下列气候地不适宜老年人休闲度假的有()

A.干旱沙漠 B.南极 C.热带雨林 D.海滨 3.天文景观资源包括()

A.日全食 B.月食 C.流星雨 D.天体相撞 4.对极端气候地的旅游开发描述正确有()A.所有的极端气候地都不适宜进行旅游开发 B.因地制宜,开发合适的气候类旅游产品 C.气候旅游产品应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 D.极端气候地不适合开发健身类旅游活动

5.对气候与旅游两者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影响自然景观的形态 B.气候对人文旅游景观影响不大

C.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D.旅游业的发展会对一地的气候带来渐进的影响 6.景区中的气象景观开发时应注意()

A.深入科学观测、研究、系统总结景区内定期出现的气象景观类型的有关资料 B.重视开发利用并精心策划有关活动 C.搞好配套的服务设施

D.景区气象部门不断完善景区内气象景观的气象信息预报和公告服务 1.从旅游开发利用角度,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不包括()

A.鸟类栖息地 B.森林 C.草原 D.人工花卉种植地 E.微生物 2.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不具有()特点

A.季节性 B.生命性 C.脆弱性 D.奇缺性 3.对动物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宜遵循()原则

A.对野生动物加强保护 B.经济效益最大化 C.尽量引入更多非本地物种,以增强观赏性 D.开发形式多样化

4.水族馆旅游开发的特点有()

A.投资高、风险大 B.对位置的选择要求不高 C.需要专业的饲养和医疗人员 D.海洋动物表演是其重要的旅游产品

5.在开发利用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方面,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具有()相似之处

A.两者是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且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区域 B.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C.制定旅游开发规划时需要都需要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D.开发的旅游产品具有相似性

6.国外在动物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比较注重()A.善于利用传统的资源、技术和习俗优势

B.开发多样化的动物旅游产品,满足细分旅游客源市场的多种需求,C.采用包括媒体、名人、节庆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动物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D.倡导动物资源的保护,以更加环保和生态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 7.荷兰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有()A.任何人工生物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都会成功

B.人工花卉旅游的成功开发须有花卉研究、种植、加工、交易等一系列发展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做保障。

C.我国许多地方的花卉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人工花卉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历史遗址只有具备以下哪三个条件才可以视为旅游资源()A.历史的知名性和代表性

B.遗存的集中性和规模化 C.开发的可能性与安全性 D.资源的美观性和稀有性 E.年代的久远性

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具有()特点 A.资源属性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B.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C.资源特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D.资源形成的人文性和不可再生性 E.资源视觉观赏的低美感度和开发的有限性 3.遗址遗迹类资源的展示方式有()

A.恢复原貌 B.形像展示 C.修旧如旧 D.表演和演艺 4.遗产廊道发端于()

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我国遗址公园与哪个国家较为类似()

A.意大利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按照国家标准,以下哪些内容包含在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之内()A综合人文旅游地 B单体活动场馆 C居住地与社区 D归葬地 2.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A实用与艺术的两重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建筑文化的动态时变性 3.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主要包括()

A艺术审美功能 B文化传播功能 C造景功能 D衬景功能 4.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主要有()A积极利用和科学保护紧密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B整体保护和单体保护有机结合,单体开发要以整体为背景,二者不可偏废 C尊重自然规律,任其自由发展

D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泰国大王宫在旅游开发中的特色主要包括()

A没有门票 B注重细节 C没有导游 D展示方式多样 6.下列符合莎士比亚故居的说法是()A是一幢典型的都铎式的两层木房,古雅庄重

B有一扇很特別的玻璃窗,上面写满了来访名人的签名,有狄更斯、马克·吐温等 C博物馆部门还负责保管保留收藏品,这些保留收藏品可通过预约参观 D在故居里,可以看到当时屋子的内部装潢,还有其父工作及贩卖的书本 1.以下属于旅游商品的有()

A.旅游工艺品B.旅游纪念品C.土特产品D.旅游食品E.日用消费品 2.我国著名的绿茶有()

A.西湖龙井B.黄山毛峰C.云南普洱茶D.福建铁观音E.太湖碧螺春 3.旅游商品的特点包括()

A.纪念性

B.稀缺性

C.文化性

D.标志性

E.便携性

F.实用性 4.旅游商品的功能主要有()

A.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与购物需要

B.促进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C.满足旅游者投资的需要

D.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 E.提高旅游者生活水平5.旅游商品开发的要点主要有()A.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B.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C.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包装 D.增强旅游商品的参与和体验 E.重视旅游商品相关人才的培养

6.目前我国旅游商品开发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旅游商品雷同现象严重

B.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 C.旅游商品档次不高,功能单一

D.旅游商品质价不符 7.国外旅游商品开发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B.增加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C.开发多样的旅游商品销售渠道

D.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1.按照国家标准分类,人文活动一般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人事记录 B艺术 C民间习俗 D现代节庆 2.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A地域性和民族性 B形式多样性 C自发传承性和动态性 D参与体验性 3.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主要有()

A审美与文化休闲 B知识与文化传播 C修养与文化调适 D责任与文化效益 4.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主要包括()A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B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确定不同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

C点、线、面开发相结合,实行分层次、分步骤、分重点的有序开发 D充分发挥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功能,以民为本,使文化更民化 5.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四大菜系的内容()A川菜 B粤菜 C湘菜 D 鲁菜 6.以下关于著名人物旅游资源开发正确的说法有()A充分挖掘名人资源的文化内涵,精工细作,避免粗浅化倾向 B把名人放在博物馆中展示即可,名人都是高高在上的

C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确定不同的开发主题,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 D 将著名人物和其著名的原因结合起来进行开发,避免程式化 7.按照事件的性质,可以将重大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A政治类 B会议类 C战争类 D 科学类 E经济类 8.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

A动态的传承性 B鲜明的地域性 C独特的民族性 D质朴的本真性 E文化的情趣性 1.旅游资源开发的效应主要包括()

A.经济效应

B. 市场效应

C. 社会文化效应

D.环境效应

E.生态效应

2.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B.在保护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

C.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维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保证资源与收入在当代人之间和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包括()

A.可持续发展不是否定经济增长,而是鼓励经济增长

B.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为基础,强调与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相协调,强调持续性

C.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提高生存质量为目标,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D.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持续发展的统一体 4.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

A.增强全社会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负面效应的理解 B.提倡公平发展

C.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 D.提高旅游容量和旅游产品质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与体验 E.树立全新的理论观念,保护好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5.以下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利益最大化原则

B.可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第五篇:中国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学》

课程论文

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学号:

姓名:

专业:

中 国  重 庆

2014 年 6 月

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以西藏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崛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色旅游资源越来越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本文以极具旅游特色的西藏为例,在查阅大量的书籍和网站的基础上,对西藏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这一例子阐述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如何做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开发保护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 4000m 以上 , 境内海拔 7000m 以上高峰有 50 多座 , 其中在 8000m 以上的有 11 座 ,有 “世界屋脊” 之称。西藏高原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一、极具特色的西藏旅游资源

(一)自然资源

西藏美丽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不管是以自驾游还是跟团游,我们的身边总是不缺去西藏的人。西藏给平常人最大的印象莫过于灿烂的格桑花、蓝蓝的天空、开阔的草原,一望无垠。真正去过西藏的人才能领略它独特的自然景观。

1.地文景观

(1)山脉

西藏高大山脉之间,还有许多分支山脉,山峦重叠,名称繁多,使整个高原成为一个“大山的海洋”。这些高大的山脉成为了西藏的骨架,与蓝天相称,撑起了风情空旷的西藏。这些高原上的山脉,绝对高度很大,但相对高差不过千余米,形成“远看似山、近看似川(平地)”的特点。[5]

(2)峡谷

西藏是世界上峡谷最多的地区之一,最著名的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和藏东三江峡谷。对于“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这一称号,幽深险峻、景观奇伟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名副其实。峡谷呈马蹄形,在喜马拉雅山东段地区,以南伽巴瓦峰为南侧,加拉贝垒峰为北岸。两江悬崖壁立,束紧大江,如两扇雄伟的大门,守卫着大峡谷。大峡谷谷底最窄处仅 74m,最宽处约200m,全长为370 km。悬崖直落江面,湍急的江水在迂回曲折的峡谷中奔流。[2]

2.水域风光

(1)河流

在西藏自治区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km2的河流有2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2000 km2 的河流有100条以上。这里有独特的“三江并流”,澜沧江、金沙江和怒江平行自北向南流走,在瓶颈处波涛汹涌,景象壮观。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24万多km2,流域平均海拔4500m左右。

(2)瀑布

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西兴拉山下的藏布巴东瀑布群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首。藏布巴东瀑布群实际是两个瀑布。在相距600m的河床上,这里出现两处瀑布,分别高35m(瀑布群二)和33m(瀑布群一),前者宽仅35m,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最大的河床瀑布。在这么短的范围内,在大江干流上形成多级大瀑布,这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3.天象与气候景观

由于西藏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境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除呈现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向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以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平原地区从南到北相隔数千公里才能呈现出热、温、寒三带的自然景象,而这里从低到高则出现在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内,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二)人文自然资源

生活在藏族等少数民族为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藏民族文化。

1.建筑与设施

居住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创造出众多的辉煌建筑群。无论是在城镇、宗山、宫殿还是寺院均具特色。著名的布达拉宫,适应了当时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奴隶制度,同时烘托了神权、政权至高无上的形象和气氛。在民居方面,由于放牧方式和季节的不同,当地民居分为了冬帐房和夏帐方之分,冬帐房以木棍为框架,上附有防寒牛毛做的毡子。夏帐房是用自用布、帆布等制作的,结构简单,拆装、携带都很方便。[7]

2.旅游商品

西藏的特产最著名的是冬虫夏草,产于那曲、昌都等地,为补养药。西藏地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加之浓厚的民族色彩的图

案花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3]

3.3.人文活动

西藏民族文化蕴涵了西藏人民和本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观念。自松赞干布建立了吐鲁番王朝开始,佛教开始大面积传入西藏,对佛教的尊崇一直持续到现在。佛教教徒也会在每年七月、冬季农闲的时候举行朝圣。每年自西藏传统的体育活动赛牦牛、斗牛就是藏族独有的。“古朵”也是藏、门、珞民族特有的运动项目。[6]

二、开发和保护建议

(一)开发现状

西藏的旅游业刚刚起步,短短二十几年,实现了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旅游规模不断扩大。

游形式大致有三类:一是观光旅游,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观光等;二是体育旅游,包括登山探险、漂流滑雪、骑马划船等;三是专业性旅游,包括组织科学考察和举行各种学术会议等。[3]

西藏旅游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放射性格局。形成了以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串联着拉萨、昌都、日客则等地区,外通成都、大理等地。同时由于位置较偏僻,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全面,住宿条件差,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现状分析及开发建议

虽然西藏的许多旅游资源单从旅游资源本身而言,确实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垄断性,但由于受区位条件、旅游环境以及开发条件的影响,西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是由于西藏的地势很高,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经常会出现高原反应。而且由于大气中的含尘量少导致紫外线照射十分强烈。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并做好必要的预防,保证在西藏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4]

其次区位条件差,西藏位于偏远的西南地区,远离我国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使旅游的路途时间过长,更不要说国外游客进入西藏所耗费的时间了。

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一方面,对于外部交通来说,西藏自然环境恶劣,地势险峻,地质脆弱,冻土等因素对于交通产生了极大的阻力。虽然目前青藏铁路已经正式运行了,但是由于其路线的局限性,为出行的游客带来了不能直达等不便。另一方面,除旅游者进入西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外,在西藏内部,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也具有较大的旅游阻力。对此,一方面应该完善西藏内部的交通系统,修建铁路、公路,使个地区产生联系,形成整体。同时也要和发达的东部地区产生直接联系,以便人们的出行。

对了旅游的投入不足。一方面西藏是典型的西部地区,部分地区仍处于极端贫困的状况和与世隔绝的状态,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经济观念很深。另一方面,对国家经济政策的依赖性强,对经济的分配属于传统型,严重得影响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应积极得宣传倡导新的思想,让人们摒弃旧的思想观念,肯投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良。西藏地域辽阔,虽然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富,品味很高,但旅游资源的丰度仍然较小,即使在游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拉萨,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有布达拉宫、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大多为宗教场所,旅游景观较为单一。建设丰富的旅游单体,增强旅游资源的丰度。

景区的布局分散,致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聚集”效应,降低了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对此,除加大力度,开发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外,还要大力开发民族风情、节日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改善西藏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不良状况。

(二)保护策略

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了对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损伤、破坏,特色不被削弱,而且还涉及了周边坏境的保护问题。[1]

1.减缓旅游资源的自然性破坏

主要是防止由于寒暑变化、流水侵蚀、风吹雨淋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

对于西藏来说,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等众多佛寺是保护重点。中国对西藏文物的保护投资超过了二亿,如对著名的古格遗址、托林寺的壁画进行全面的维修和保护。

2.恰当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把保护工作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对于西藏来说,在草原日益退化的今天,应着重注意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合理得利用草原资源,保护和改善草原环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3.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在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中,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由于人们的保护意识不足,对旅游资源价值的无知造成的。对此应大力的宣传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也应贯穿这一思想。

4.建立健全旅游资源保护法制体系,强化旅游资源保护管理

首先国家应该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硬性得保护旅游资源,为杜绝破坏行为作出铺垫。在宏观上执行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的制定当地特有的保护管理措施。如针对旅游旺季一些景点人满为患的实际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游客进行疏导、分流或限制。

5.大力开展旅游资源保护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郑星耀.旅游资源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朱桂凤.中国人文旅游资源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走遍中国》编辑部.走遍中国—西藏.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何星亮.关于进一步发展西藏旅游业的若干问题.西藏大学学报.2005

[5]多吉旦增.西藏自然旅游资源特色分析..2003

[6]佚名.论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2013

[7]佚名.浅析中国旅游特色..2009

下载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资源与开发心得

    《旅游资源与开发》心得 对于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对旅游资源不能说精通,但也是略知一二的。旅游资源与开发这门课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自身研究能力缺乏,但是这......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张莹1 摘要: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以XX岛为例 XX岛简介 XX岛旅游发展遇到的问题 XX岛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文化资源开发 酒店养生等服务业的发展:历史底蕴与民族风情相结合 美丽的传......

    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摘要:临漳位于河北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有效地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促进临漳经济的快速发......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考试要点 1、 红色旅游的含义: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 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

    县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对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根据国家、省有关法规及《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强县的若干意见》......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名词: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与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其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的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与依据。资......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1、旅游资源的概念: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能够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成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特点:1旅游资源的综合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