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单选题(12题)
填空题(10题)
名词解释(2题)
简答题(7题)
论述(2题)
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形成、特点、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型学科。
二、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1)旅游资源的形成(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历史背景)
(2)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旅游资源的保护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组织,有计划的把旅游资源改造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吸引物,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
四、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各类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旅游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
②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主导因素
③地球的内外引力是塑造自然旅游资源的根本动力
④地球水体的水文特征
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历史演变传承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主体因素
②文化背景差异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六、旅游资源的特点
1、观赏性特点
2、区域性特点
3、综合性特点
4、文化性特点
5、独断性特点(独立性和垄断性特点)
6、时限性特点
7、保护性特点
七、旅游资源的分类: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3个层次(2003年)
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自然)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人文)
八、旅游资源评价“三三六”评价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三三六”评价法(卢云亭)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大条件(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地理位置条件、景观地域组合条件、环境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
“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六字评价:美、古、名、特、奇、用
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标准是: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自身评价
2、开发现状评价
3、开发环境条件的评价
九、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2、旅游资源调查的任务
3、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自然环境的调查、人文环境的调查)
(2)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
(3)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
十、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常规技术调查法
(1)资料统计分析法
(2)访谈询问法调查法
(3)野外实地考察法
2、“3S”技术调查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十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
1、新建
2、利用
3、修复
4、改造
5、挖掘提高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自然类旅游资源:尽量突出资源的本色特点,观光旅游,休闲体验,度假享乐,康体健身。
(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着重反映和展示资源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意义,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物类旅游资源。
(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要尽可能地使旅游者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活动和民俗仪式中去,让他们对当地的民俗风情,民俗习惯有一个切身的体验。
(4)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5)现代人工吸引物开发模式: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可用于开发,突出特色,个性鲜明。
2、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东部地区------精品开发模式
(2)中部地区------特品开发模式
(3)西部地区------极品开发模式
3、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价值高,区位优
十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
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是一种破坏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某种生态破坏。
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
以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产生极大的破坏。
十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2、强调持续性
3、强调公平性
4、强调共同性
基本含义: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 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
旅游资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数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进行环境效益评估
2、旅游开发以环境容量为基础
3、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依法保护旅游环境,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4、强化生态意识
5、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工作
6、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管理
7、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十四、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信息资源与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
十五、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水体类)简答题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张莹1
摘要: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开发,这样就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熟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佛教文化旅游包括普通旅游者观光、游览佛教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参加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和专业佛教信仰者的朝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回游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在我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在人们中影响根深蒂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人们心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无论是普通的旅游者,还是佛教的信仰者都可能成为佛教潜在的购买者,佛教旅游地中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和佛教圣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佛教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已经具有了开发的价值。因此,佛教实体景观、人文景观和节庆活动就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称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佛教旅游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了解佛教文化,但是佛教旅游的发展也使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鱼龙混杂。佛教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以佛教文化内涵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旅游。但是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目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内涵深层地挖掘和开发。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项目开发比较晚,而且开发的水平不高, 基本停留在一些实体景观观光较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只进行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挖掘自己独特文化特点,对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1 作者简介:张莹(1980—),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的文化进行设计和开发, 这就造成了佛教旅游者得不到深层次的文化感染,收获很少,从而降低了对佛教景点的吸引力。导游在对佛教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讲解时,大部分停留在佛教建筑的外观上,对蕴含在实物当中的深层次佛教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从而不能把一些佛教文化和佛教故事向游客详细讲述;佛教寺院中大师和徒弟,基本上都是从事诵经、占卜等活动,不能与旅游者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在佛教景点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旅游者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真正的熏陶。
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为丰富,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但是,要想使佛教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合理开发这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并且保持和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遵循以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就是指开发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时要结合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充分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设计和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旅游产品。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发展佛教旅游事业,将佛教旅游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把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又是我国传到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佛教在东南亚国家传播的中转站,不同宗派的大师的讲法、遗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我国佛教圣地大多数都坐落在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名山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合理,宣传得当,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实现佛教旅游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佛教文化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佛教生态旅游,以佛教周边自然景观为主,佛教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自己感受佛教的生态底蕴,保护资源不受到任何破坏。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可以引导游客从观念上净化思想,自觉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筹划佛教圣地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有建筑格局和
建筑风格,佛教圣地后来的人工建筑也要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合理开发佛教旅游地的旅游内容、接待项目,控制佛教旅游地的规模和接待人数,使佛教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挖掘不同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这些资源组合成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坚持特色性原则就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内涵这一主题,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佛教旅游地的不同特点,开发一些区别于其它佛教旅游活动的独特旅游项目,让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融合,如武术与佛教、茶道与佛教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佛教旅游项目,使佛教信徒和普通游客者得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旅游转变。观光旅游是以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中的实物为主要方式的旅游。这种旅游方式游客几乎没有参与体验旅游项目的机会,游客也很少能够真正亲身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难受到佛教文化感染。所以,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参与体验旅游开发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动态式开发,除了设计观赏实体景观以外,还设计了一些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和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在动态的佛教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出家弟子的生活状况。如出家弟子的饮食、住宿等。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气氛,可以让游客舍弃名、利等杂念,忘掉烦恼,净化心灵,实现佛教文化的深层体验。
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紧紧围绕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遵循科学开发的原则,将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佛教主题公园开发
1955年7月,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公园——美国迪斯尼乐园建成以后,人们很快地接受了主题公园这种新型旅游形式。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主题公园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以后,主题公园的形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如:杭州“千古宋城”,无锡的“三国城”和“水浒寨”。主题公园的形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只要主题定位准确,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主题公园形式就能获得成功。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的形式来规划和开发。由于藏传、南传和北传佛教建筑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佛教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把不同特色的建筑合理地组建在一个主题公园中,全面、系统地展示给游客。那样,游客只要去一个主题公园,就可以领略到不同派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佛教建筑了。杭州的“东方文化园”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建筑、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同时在一个公园中展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游客评价很好,而且游客回游率很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主题公园形式,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形式。
2、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开发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文化对我国影向比较深远,在我国宗教的教徒中,佛教徒占有很大的比重,数量最多。普通人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对于佛教节日比较感兴趣,而且参与佛教节庆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开展和举办佛教节庆活动,可以增加佛教旅游地吸引力。佛教节庆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地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重视佛教节日庆典形式的开发。开发节日庆典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佛教节日很多,作为开发者,要重点利用这几个节日来安排旅游地一年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佛教旅游地的声誉,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佛教餐饮开发
目前全国大部分佛教旅游地,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是观光与赏景形式。餐饮食品开发一直是空白,而且游客对佛教餐饮也不了解。因此,开发佛教餐饮食品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重大创新。现代社会中,人们提倡健康的饮食,为佛教餐饮开发提供了市场潜力。因此,可以在佛教旅游地开设如佛教素菜餐馆或素食餐厅,把素食延年益寿的理念向晋通游客推广。佛教餐饮开发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个重要形式。
总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必须做好旅游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深层次地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中的文化内涵,使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搞好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具一定特色的佛教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 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2] 华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第5期
[3] 刘海英.哈尔滨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8月
[4] 袁银枝.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5] 金波,孙鹏祥,蔡溢.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1年3月
第三篇: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周晶晶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南宁530000)
【摘要】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十富,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分析广西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特点及开发现状,探讨广西地质旅游发展思路对于丰富广西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发利用旅游地貌资源时要加强规划、强调综合利用和逐步开发的原则,保证广西旅游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关键词】地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
一、问题引入
四季常青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南疆,南临北部湾,东南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与云南接壤,西南与越南毗邻。地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能被旅游业利用,具有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1] 地质遗迹和地质体、地质作用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广西的地质旅游资源按景观可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考察型,另一类是观赏型。大致包括有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岩溶地貌和洞穴景观;以西山、猫儿山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以大瑶山、大明山为代表的碎屑岩
[2]地貌以及以北海银滩为代表的滨海沙滩等观赏型景观。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介绍广西壮
族自治区地质资源的特点和开发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达到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走生态旅游之路的目的。
二、我的讨论
(一)广西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1.内容十富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内容极为十富。从桂北的到桂南,从桂东到桂西形成了一条地质旅游沿线,沿线上地质旅游资源与风景名胜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以山水风光自然地质资源为主体,以历史人文地质旅游资源为辅,具有地学考察和旅游观赏双重价值的旅游区的形成。
2类型多样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就自然景观而言,有岩溶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水体资源景观(包括湖泊、瀑布、温泉等)、火山遗迹景观、海滩景观等;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有具有史前文化的古人类遗址、墓群;具有艺术考查价值的旅游资源有摩崖石刻和岩壁画;此外还有反映广西矿业发展,具有工业考查旅游价值的矿床旅游资源,这对于开展广西地质旅游的多样性,适应多层次游客旅游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3品位高,有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广西已初步开发的景区就达700多处,其中已有7个旅游区进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在这些旅游区中,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富有魅力的北部湾海滨,占朴浓郁的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风情和中越边关独特的风貌,名扬中外,这对广西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4资源相对集中,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内容十富,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就桂林旅游区而言,有桂林市及阳朔的岩溶地貌旅游资源,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兴安猫耳山的花岗岩地貌旅游资源,以漓江、资江为主的峡谷段落旅游资源,等旅游资源。
区位方而,广西与广东、湖南、四川、云南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南昆铁路的开通让游客能直接从云南进入广西,有利于形成旅游辐射,起到资源互补的作用。此外,从杭州、上海等发达城市都有直达的车次进入广西,这有利于形成连接全省,辐射全国的交通网络。
(二)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旅游业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
一。而地质旅游开发项目也得到了很人的发展。尽管广西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成果喜人,但是其地质旅游资源的发展及保护还存是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地质旅游资源缺乏系统的调查和长远的规划。
日前本区的很多地质旅游资源尚未正式开展系统的调查,缺乏基础性工作,许多地方的地质旅游资源呈现出先开发,后规划;先粗放经营,后整顿治理的局而。粗糙的建设造成了资源在很人程度上的破坏和浪费,使一些前景乐观的景点过旱衰败。
2地质旅游资源保护不利
山上人们对地质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地质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很多有价值的山体旅游资源植被破坏严重。
3基础设施与旅游发展不相配
虽然广西的区域优势明显,但就广西境内来说,交通不是很发达,1998年,广西公路密度为22公里/每平方公里,仅有广东的35% ,福建的48%,与西南人通道的位置极不相称;铁路密度为1.3公里/平方公里,但至今全区铁路建设方而也未全而形成。[3]另外其它基础设施如酒店、宾棺、饭店、导游等方而的服务工作相对于旅游名城而言比较落后。
(三)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走生态旅游之路
1、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地质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并加人宣传,提高人民特别是旅游区所在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在思想上把长远利益和日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经济效益、社
[4]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在开发过程中要求我们做好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在全
面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地质、旅游、环保等方而的专家编制全区地质遗迹资源开发保护规划。
2、制定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理论和方法。
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并不成熟,生态旅游地开发建设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见,所以应该在对广西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找准发展生态旅游内在的客观条件;同时结合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找准发展生态旅
。[5]游的外部机遇,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机制、开展生态旅游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开展生态旅游要全面促进旅游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它所具有的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可以创造出大量的经济效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盘。同时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开展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向旅游产业转化,并实现由潜在的资源优势向现实的经济优势转化。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意
[6]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促进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合理化利用。因此,我们应大力支持鼓
励走生态旅游的道路。促进广西省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结论
广西省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合理。但是,这些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过程中,不注重保护,对地质旅游资源缺乏系统的调查和长远的规划。所以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生态旅游,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三、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会会编.广西通志·地质矿产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张大祥,孟巧姑.广西地质旅游资源概述.(广西煤田地质局).广西煤炭.1997年12月.第15卷第4期.第186页
[3]袁咖玲.入世对广西旅游业的影响和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1 999
[4]伍丽霞.广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第24卷第1期
[5].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
[6].丁晓蕾.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5
第四篇:民族地区开发旅游资源与保护传统文化研究
民族地区开发旅游资源与保护传统文化研究
——以贵州省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为例
摘要: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是整合多种资源的平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合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发展各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本文以贵州省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为研究主体,综合地对当地的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居民和外来游客进行深入调查。围绕珠市彝族乡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三大主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就珠市彝族乡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方面,认真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本文还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辩证地提出了一些关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珠市彝族乡 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 民族传统文化 发展 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普遍落后,但基本上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中,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更是吸引着广大的外来游客。因此,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其民族特色,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没有做好开发过程中的保护,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民族传统文化日渐变质和消亡。贵州省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也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一样,在自身不合理开发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共同作用下,部分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因此,抢救、保护其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
一、珠市彝族乡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珠市彝族乡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境内有一个省级风景区——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韭菜坪景区主要分为小韭菜坪风景区和石林风景区,小韭菜坪的山高丛入云,雄伟壮丽,石林的石星罗棋布,千姿百态。除了有奇异的自然景观之外,珠市彝族乡还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中,以彝族的民风民俗最为原始、纯朴、多彩和绚丽。每逢民间盛大节日,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便来珠市彝族乡举行各种活动,欢度节日。
1.“贵州屋脊”小韭菜坪景区:小韭菜坪是横亘于滇黔两省之间的乌蒙山的主峰,海拔2900.6米,是贵州省山岭的最高峰,人称“贵州屋脊”。小韭菜坪海拔较高、污染少、破坏小、植被覆盖率高,故夏季温度适中,天高气爽,极少有30°以上高温天气。加上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在2008年、2009年的香港城市研究院组织专家评比中,连续入围“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景区以“全球变暖,我自清凉”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阿西里西”文化旅游品牌。
2.“喀斯特迷宫”石林景区:石林景区由盆景石林和迷宫石林两部分组成,景区各式各样的石头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是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主要的喀斯特地貌区。盆景石林处于较潮湿地区,石林上灌木、藤蔓丛生,形成了一片石上长树,树丛冒石,藤缠于石,树石相依的盆景式石林。盆景石林附近,由于白云岩溶解性较弱,石林的发育程度较差,形成了一片连座石林。石间灌木丛生,藤萝缠绕,人在石缝中穿行,容易迷路,故人们把这片石林又称为“迷宫石林”。
3.彝族语言、文字、服饰、建筑文化:珠市彝族乡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支东部方言恒可土语。一字一音,语轻文雅,全乡的彝族人基本都会说彝语。文字多为象形和会意,一般由布耄(类似于巫师)传授。彝文献均为五言体,以三段式和铺叙式较多,手法常以物为喻,用歇后语衬托文采。彝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欢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花边、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含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彝族建造房屋是一种龙图腾文化的象征,嗜究风水,常以山脉称为“龙”,山脉的支系称为“龙筋”。山脊顺沿而下的山脚,是建宅的最佳地,表示刚好接着“龙筋”。
4.彝族歌曲舞蹈:珠市彝族乡彝族歌曲,按其表演场合的曲调进行分类,有出嫁歌曲、悼念歌曲、酒礼歌曲、道喜歌曲、爱情歌曲、四句山歌调子等类别。其中以四句山歌曲调最为丰富,一曲一调,约有170多个调子。舞蹈有酒礼舞、铃铛舞、敬酒舞、燕麦舞、琴弦舞撒麻舞等,其中,以铃铛舞最为出名。铃铛舞,又称“跳脚”、“抄子舞”,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此舞在珠市彝族乡保留得最完整,铃铛舞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其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
5.彝族节日文化: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节日期间,家家饮酒、吃坨坨肉、杀牲祭祖。人们穿上民族装,参加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三天晚上,人们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除火把节外,彝年也是彝族的重要节日。彝年也就是彝族年,现在多以农历十月初一,以前由布髦占卜而定。节日期间,中年男子们三五成群,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妇女不出门留在家中招持客人。人们除唱歌跳舞外,还举行磨秋、赛马、射箭等竞技活动。
6.民风民俗:珠市彝族乡因为坐落在偏远的西部山区,自古交通闭塞,对外交流极少,内迁和外迁人口都不多,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并不断被继承下来。如崇拜山神、灵魂、图腾,喜食包谷饭(玉米饭)、荞麦饭、坨坨肉、羊肉、烧洋芋(土豆),好酒好客等。另外,还有一些相亲、婚嫁、待客等习俗极具趣味性和神秘性。
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珠市彝族乡“把享受韭菜坪清凉夏季”和“体验阿西里西民族文化”相结合,加大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珠市彝族乡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不合理开发,不重视保护,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民族传统文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可再生性影响,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1.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彝族人民世代居住在山区,从事艰苦的农耕生活,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利用自然,就必须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珠市彝族乡广泛流传的谚语,而世代与高山峻岭为伴,更增加了他们对山的敬畏,故当地彝族人民皆崇拜山神。他们觉得要想永远有山“吃”,就得合理利用,加以保护。然而,在旅游业可观的回报的诱惑下,政府盲目地开发旅游资源,导致基础设施、游客承载量、环境自净能力等相矛盾。如大量的游客涌入,使主要景点区的草坪、景观等受破坏;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不足等加大了景区的环境污染;建设过程中破坏了植被、景观等。
2.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逐渐消亡: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与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表现了多样的民族风情,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强,汉语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这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受到冲击。此外,少数民族在恋爱、通婚、交友等方面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无专业人员教授民族语言文字而缺少学习环境等,更让语言文字传承难度加大,并不断呈现在走下坡路的趋势。
3.民间艺术、工艺传承面临断层:经济全球化导致消费文化的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建筑、歌曲、舞蹈、刺绣等賴于生存的环境改变了,具体表现在民间歌曲、舞蹈、刺绣等艺人逐渐老化;中年人忙于劳作、赚钱,没有时间;年轻人多数出外打工,无心向老一辈学习。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如服饰、漆器、首饰等与现代工业制造品相比,既费力又耗时,成本太高而没有竞争力,因此,年轻一代没人愿意去学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艺技术。长此以往,工艺传承就不可能持续,工艺技术也就走向了消亡。
4.外来文化和商业化影响民俗民风变化: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珠市彝族乡不断对外交往,促进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伴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商业化,外来文化不断渗入到当地,游客以自身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介入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并对当地文化产生“示范效应”,这使当地的人们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独特生活习惯,如饮食、祭祀、穿戴、婚恋、娱乐等。彝族是个好酒好客的民族,他们有着纯朴善良、重义轻利、朴实勤俭的好民风。但受商业化过程中重钱重利、腐败奢侈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骗客”、“宰客”等现象,民族文化旅游开始走向庸俗化。
5.工业化和全球化影响价值取向:在经济大潮的驱使下,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不断改变。首先,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无论富裕或贫穷,无论悠闲或劳苦,都开心快乐地生活。而是“一切向钱看”,没有钱就没有开心快乐。其次,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改变和捏造一些民风民俗,导致“伪民俗”、“假民俗”的出现。这些改变,使民风民俗或夸大隆重,或假借别地,或无中生有。还有一些民族商人和外出年轻人,受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耻于学习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他们觉得那都是些落后的东西,并把新的思想观念带回到本土,潜化和冲击着本民族特有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
三、旅游、生态和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旅游、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民族文化之间也一样,民族文化的发展会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会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作用。
1.发展旅游对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有利有弊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搞活经济,为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护提供物质保障,也可以激活文化,为游客提供一种到文化原生地参观的机会,加强人们对文化的了解。但是同时又对文化造成一种冲击,对自然生态造成一种破坏。在“发展旅游”的大旗下,部分传统的风俗被改造成商业性表演,民族节日经常化,这些虽满足了游客需要,但是使民族旅庸俗化。过度开发、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不善、忽略景区游客承载力等破坏了生态环境。
2.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制约着旅游业发展 秀丽的自然景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没有任何特色,或者原有的特色被破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难吸引人们去观赏、品味,旅游业也就很难兴起和发展。珠市彝族乡旅游业要想走出去,走下去、就必须加大对原始草原、石林、民族传统文化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都具有脆弱性,如果忽略了对它们的保护,旅游业发展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
3.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
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的,文化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环境对文化有影响的同时,又通过文化作用于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任何文化都适应着特定的生态环境,人类就是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创造文化、发展文化的。就像珠市彝族乡,为了适应高山气候,服装偏厚;居于高山峻岭,崇拜山神;地广草肥,流行放牧等。而民族文化中的一些风俗、信仰对保护自然环境有着一定的作用,例如崇拜山神利于保护山林,旱作文化利于合理利用土地等。
四、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能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向好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文化的同化。随着现代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或多或少地存在逐渐被同化、庸俗化以至消失的现象,如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不容忽视,为此,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
1.要积极调动民族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少数民族人民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保护的核心,要想民族文化真正得到保护和发展,关键还是在本民族自身,民族自身才是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可以通过开办学校双语教育、相关民族文化学习班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增加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乐于接受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
2.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节、指导、保护作用
政府要发挥好调节、指导、保护的作用,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是关键。法律法规没有制度、完善和实施好,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借鉴其他民族地区及国外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护民族文化的经验和做法,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过程加以指导,也是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此外,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大力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鼓励、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尊重和脑户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都是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
3.培养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专业人员 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需要专业人才,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关键。在坚持培养本地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传承人才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出包括管理、表演、导游等大批专业人才,也要大胆引进一些熟悉文化产业策划、设计、销售,具有创新思维和现代科技素质的文化经营人才,把强劲的外力与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以满足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多种要求,为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智力保证。
4.选准突破点,开发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生存于少数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制陶、漆艺、雕刻等手工艺品以及少数民族的装饰品等,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如果将这些手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有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但生产此类手工艺品时,一定要避免机械化批量生产,粗制滥造。少数民族种植的传统作物,如彝族人的苦荞,经加工后可作为健康饮品、点心,苦荞皮更可做枕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彝族人种植苦荞,既可保留他们的生产方式,又可转化为旅游商品。民族文化中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重大节日、服饰、饮食、手工艺品、建筑、文物古迹等,我们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将它们选好并集中开发出来,既能保留传统的精神又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5.把文化开发与文学及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形式相结合
发掘更多的少数民族风俗、生活方式、原生态音乐、舞蹈等,制成电影、电视等产品,出版更多有关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书籍、刊物、杂志。利用文学艺术的吸引力、歌舞的流行性、音像制品的生动性,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至使更多的人支持甚至投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特别是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激发他们对自己文化的热爱,积极参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保护,让民族文化更好地得到发展。
6.应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采用不同保护方式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地旅游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针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但少数民族文化浩繁庞杂,丰富多彩,前人所抢救和整理的材料与整个民间文化蕴藏量相比,仍显不足,许多民间文化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面临消亡。因此,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急需采用合理保护方式。对这些文化资源先挖掘、整理,然后开发与保护并重,形成开发式保护模式。
7.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开发前要有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精华,因地制宜。首先,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品为中心,提高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水平,积极倡导生态旅游,贯彻“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和“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并举”的指导思想,坚决制止破坏性开发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要协调旅游开发中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及旅游开发规模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旅游发展模式或旅游开发策略,引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面对少数民族地区丰富民族文化的损毁、流失、消失的现状,我们不能再等闲视之,必须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加以行之有效的保护。否则,消失的不仅只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灵魂、精神与民族自身。总之科学地、合理地把握好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也蕴涵了社会的时代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得以体现的根本,对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开发与保护并重,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在人类文化百花园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①李宏,李伟.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01 ②赵世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思想战线,1995,(6).③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D].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7 ④吴仕民.中华民族理论新编[M].中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08
第五篇:瑶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瑶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1-8-
1信息来源:
作者:唐 莉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永州 425006)
摘 要 瑶族文化是凝聚瑶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如何摒弃瑶族传统文化的糟粕,弘扬其精华,对瑶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与保护,实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仍然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瑶族 资源状况 开发与保护 策略
瑶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人口在中国56个民族中居第13位,有300万人左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长鼓舞、盘王节、吊脚楼、瓜箪酒„„,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因此,瑶族文化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的需求,开发满足人们需要的旅游产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瑶族旅游资源的现状
1.1 独特的自然资源
(1)独特的自然风景。“南岭无山不有瑶”,横跨湘、桂、粤、赣四省区的南岭山地是中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区。由于瑶族聚居地大多在山区,山区的自然风光都是原生态的,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琢痕迹,天长日久,与众不同的自然风景便成为了瑶族的特色。如广西来宾市金秀大瑶山境内的风景名胜面积达500多km2,丹峰插云、怪石嶙峋。以圣堂山为代表的丹霞式刚棱削面塔柱地貌、石峰林立,再加上生态环境的自然协调,使它形成了风光绮丽、景色如画的自然景观;又如湖南江永千家峒是瑶族故都,千家峒内,四面高山,从穿岩进入,一派奇山碧水。峒内良田万亩,石峰奇特秀丽,泉流清澈见底,溶洞幽深神奇,飞瀑雄伟壮观。穿岩、古城墙、白鹅洞、鸟山„„令人目不暇接,自成一幅幅天然图画。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洗药浴是瑶族同胞的传统习俗,黔桂瑶族聚居区山清水秀、森林茂密,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当地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地道中药材资源蕴藏十分丰富。采集数十味中草药配成沐浴药方,既可以健身,又可防病、治病。位于湖南道县与江永交界处的都庞岭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福建柏群落和长苞铁杉群落;已发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14科861属1 949种,其中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香果树等10余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内分布有丰富的野生种种资源;已发现的陆栖脊椎动物有70科146属20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鳄蜥、云豹、蟒、短尾猴、水鹿等25种。本区还是湖南省西南部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在森林生态、动植物遗传和保护以及民族学的研究等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价值。
(3)独特的气候条件。我国的瑶族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气候大多四季如春,冬暖夏凉,年均气温在10~20℃左右,许多瑶族县城及景区的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含量都明显高于邻近的市区。如在湖南双牌阳明山瑶族聚居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很高,被人们称为“天然氧吧”区。
1.2 丰富的瑶族文化
瑶族有盘瑶、茶山瑶、花篮瑶、坳瑶等40多个支系。他们虽然生活的地理位置相同,但他们的语言、服饰、婚姻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保留着各自典型的民族文化。比如在服饰上,瑶族服饰极具特色,颜色多为黑色或深蓝色,女着长裙,男着对襟服,皆有头饰,且较复杂。但瑶族服饰因支系不同、地区不同,又有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颜色、样式、头饰三个方面;又如在婚俗方面,历史上,茶山瑶是传统的男婚女嫁,提倡计划生育;而盘瑶则是“男嫁女招”,提倡多生,注重男女平等;花蓝瑶婚俗更为独特,婚后,男女双方各自在自家过,知道女方怀孕才固定住在一起。有“香哩”、“离惯”、“刮架”、“贵金钟”等数十种不同称谓的瑶族传统民歌。还有多样的民间器乐,如床头琴、唢呐、黄泥鼓等,别具一格;风情独特瑶族民间舞蹈,主要有黄泥鼓舞、八仙舞、三师舞、白马舞等。瑶族有着自己盛大的传统节日。《度戒节》是瑶山人民专为男子举行的成年礼。每当举行度戒活动,方圆几十里的瑶民便会聚焦到这个村寨,祝愿受戒者受戒成功。在锣、炮竹和鸟枪的喧闹声中,受戒者要接受过火海、上刀山、咬碗、足踩烧红的犁头等考验,从而形成千古流传的绝技。
中国瑶族的民间文献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形式独特、内容广泛。主要有过山榜(评皇券牒)、祖图族谱、碑刻铭文、宗教经书、歌书信歌、医方炙语、契约账据。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很早以前就习用汉语文,至今保存着的很多历史文献都用汉字记载。但不知在何年,湖南江永瑶族聚居区上江圩流传着一种专门的女性文字,它是世界上目前唯一发现的性别文字,堪称世界文化之瑰宝,世界文字之奇观。女书字体娟秀,直行排列,呈斜菱形;女书作品多为五言、七言诗体,内容多为闺中密语,用江永方言土语吟唱,韵味无穷。至于江永女书的起源和由来,由于“人死书焚”的习俗,虽然众说纷纭。但至今依然找不着真实的答案,只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千古之谜。在2003年4月,国家档案局已将江永女书收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向联合国科教组织作了专题申报。2003年6月,女书作为世界唯一女性专用文字收录“吉尼斯大全”。
瑶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相关性
2.1 开发与保护的模式
瑶族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其基本位于大瑶山深处,区位条件不佳。那么要搞活大旅游业,必须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注重模式的选择。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在开发中重保护的原则。要强调保护旅游环境的历史原貌与自然风貌,防止在开发中降低或损失历史和生态的价值。运用法律武器,把保护旅游资源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以《环境保护法》和《森林法》为武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可开发旅游景点的地方,附近的山林水土要一律封禁;对于原始次生林、水源林、风景林和旅游景区内的人工林,不可人为毁坏。要宣传在先,保护法规在先,以便有章可循。
2.2 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挖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有的特色更加鲜明、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原有的特色资源被破坏。
(2)共生性原则。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等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以大项目带动小项目,主要项目与配套项目形成完整性。
(3)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发展旅游业,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开展活动不能超过社会和环境的限度,否则会带来资源被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社会治安混乱等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4)参与性原则。游客参与原则,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便于游客自由活动。使游客与景区实现互动,让游客真正体验到人与环境协调统一、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受。
1.3 开发与保护的意义
(1)保护自然旅游资源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瑶族旅游资源属于青山绿水的原始优良自然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这种顺境自然生态景观成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对象,若开发不当或开发后管理不当,违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很容易造成自然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数亿年演化留下的珍贵自然遗产将毁于一旦。
(2)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瑶族的人文旅游资源是瑶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为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会成为弱势文化。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开始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如穿节日盛装;发展手工艺品等,但却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因此,保护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造成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一个重点问题。
(3)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要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弯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虽被誉为“无烟工业”,但由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决不能再重蹈环境问题的覆辙。旅游资源一经破坏,吸引游客的魅力也随之消失,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威胁;潜在的旅游资源未开发就先遭破坏,旅游业就失去了发展的潜力,成了无源之水。可见,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瑶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3.1 开发与保护开发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1)注意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共处。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2)注意对生态旅游对象的良好保护。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3)注意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广西龙胜在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群众的参与,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当然也要防止没有约束条件的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
(4)注意兼顾好政府、投资主体、景区居民等多方利益分配的关系。平衡各相关利益方的关系,是实现瑶族旅游资源平衡、健康、快速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3.2 开发过程中的保护策略
(1)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用先进的生活方式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
(2)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趋势与保留。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属精神文化因素。我们发展旅游业,出售这些文化,但又必须要做到保存原文化的内在精神时,就应采取“分离”的措施,将出售给游客的文化内容与真正存在本地居民间的文化形式相区别,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把出售的传统舞蹈和仪式作恰当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3)旅游景点景区的保护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后形成的可接待游客的旅游景区,由于管理不当也会造成破坏。因此,一要加强管理,保护景点和景区环境;二要要加强景区管理队伍建设,采取组织短训班,对在职人员加强保护意义和保护知识的培训。将分散的各行业中具有景区保护知识的人员组织和调动到专职保护岗位上来,积极培养专业景区保护人才。三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游客的教育,使游客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些习惯好、素质高、能自觉保护景区的游客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个别破坏景点及景区环境的游客,要给予应有的惩罚,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应按相关的法规条例给予相应的处分;四要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慎重控制旅游活动项目,对于那些导致景区水体、空气及环境污染的旅游活动项目应加以控制,以保护景区优良的自然的生态环境;最后就是要控制游客人数,以保证景区内应有的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生态环境。以及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措施,防止垃圾污染,以保证景区随时有一个洁净的环境。
参考文献 郭大烈,黄贵权,李青毅.瑶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赵廷光.论瑶族传统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陈斌.瑶族文化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