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在调查与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指出目前发展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淮安市的实际,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淮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淮安市,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前言..........................................................4 2 目前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4 2.1 发展势头良好,旅游品牌凸显..................................4 2.2 与其他省辖市相比差距明显....................................5 3 淮安市旅游资源总特征及优势....................................6 3.1 人文资源价值高,文化底蕴深厚................................6 3.2 自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7 3.3 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紧密......................................8 3.4 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8 4 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8 4.1 产品结构单
一、分散,缺乏整合..............................8 4.2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比较落后................................9 4.3 旅游配套设施较差..........................................9 5 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建议.................................10 5.1 创新旅游景点..............................................10 5.2 打响优势品牌..............................................10 5.3 利用区位与交通优势,积极发展过境旅游....................11 5.4 搞好旅游宣传工作.........................................11 结 论..........................................................12 参 考 文 献.....................................................13 致 谢..........................................................14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继推出了“名人故里游”、“淮安美食游”、“洪泽湖风光游”、“淮河风光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等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努力打响“食在淮安、游在淮安”的旅游品牌。这些活动的开展还促进了淮安市餐饮业的快速发展,码头羊肉、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朱桥甲鱼、高沟捆提、盱眙十三香龙虾等名菜广为人知[2]。
2.2 与江苏省其他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从表
1、表2中可以看出,淮安市近十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都呈现出增长的势头;但是从表1和表2中不难看出,就在全省而言,淮安市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只比盐城和宿迁要好,与其他几个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市相比,差距是相当明显的;特别的,与和淮安市性质非常相似的扬州市相比,在2001年时,淮安市的国内旅游人数与扬州市的差距很小,但是2002年以后,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10年淮安市国内旅游人数为1156万人次,扬州市的为2647万人次,扬州市国内旅游人数是淮安市的两倍还多,而旅游收入方面也是同样的局面。这些都说明,淮安市近几年来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对游客不构成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导致淮安市旅游发展水平与其他的同质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东西要我们去研究、学习[3]。
表1 江苏省十三市近十年国内旅游人数 单位(万人次)
Table1 Total Number of Domestic Tourisms of the Thirteen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Ten Years
unit(million)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州 南通 连云 盐城 扬州 镇江 泰州 宿迁 淮安 2001 1630 1167 412 504 1671 359 342 331 484 485 292 113 281 2002 2076 1501 509 680 2010 450 381 378 633 610 331 129 345
2003 2223 1765 583 817 2350 514 501 415 685 670 349 140 406
2004 2806 2201 801 1040 3157 628 609 465 903 970 420 165 490
2005 3189 2637 993 1282 3656 743 700 529 1113 1166 488 182 549
2006 3700 3032 1148 1502 4135 882 802 610 1316 1380 567 221 635
2007 4488 3350 1344 1746 4792 1072 910 702 1522 1589 660 283 733
2008 4970 3682 1538 2037 5286 1275 1065 805 1844 1904 786 370 854
2009 5519 4310 1790 2342 5869 1483 1210 961 2265 2242 933 427 1010
2010 6365 5067 2049 2802 7004 1756 1392 1105 2647 2607 1072 490 1156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010)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概况见表3。
表3 淮安市主要人文景观 Table 3 Huai’an Cultural Landscape 景点 周恩来纪念馆
概况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楚州区东北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
明祖陵位于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主要景点有神道石刻、地下宫殿、享殿遗址、基运亭、浏览码头等。
汉韩侯祠位于镇淮楼东侧,坐北朝南,由前、中、后三殿,东西厢房,以及上房楼和花园等建筑组成。祠内韩信立姿塑像,浓眉锐眼,气宇轩昂,戎装配剑,威风凛然,一派胸藏百万兵的大将风度。
吴承恩故居位于楚州河下镇打铜巷。正房前厅上悬挂着舒同手书的“吴承恩故居”匾额,其著书室“射阳簃”三字为赵朴初手书。故居里陈列着按吴承恩脑颅复原的半身塑像,大量的文史资料,中外各种版本的《西游记》
镇淮楼
镇淮楼位于楚州城中心,是古城淮安的象征性建筑,距今800多年,镇淮楼为砖木结构城楼式单体建筑物,下层为台基,中有城门洞,上层为二层山楼,全楼通高18.5米,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造型优美,敦厚坚实。明祖陵
韩侯祠
吴承恩故居
3.2 自然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淮安市具有品味好的自然景观很多处,种类多样。自然景观主要分布在市南的盱眙、洪泽一带,以老子山、铁山寺、洪泽湖等为代表。
道教名山老子山,位于洪泽湖南岸的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镇,它是淮河入湖口岸,三面环水,一山分南北中连接贯通,以秀丽的湖光山色而闻名遐迩。老子山境内有大小滩头数十处,连同水面30余万亩,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铁山寺位于苏皖交界处,距盱眙县城 38公里,是江苏省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野生动植物王国。61.5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无比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极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这里繁衍生息着40多种动物,170多种鸟类,280多种高等植物,800多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区域内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著名的铁山寺十景是雾锁铁山、天泉夕照、索桥悠悠、九曲放排、竹海晨曦、百鸟朝凤、科普园朝霞、水杉林秋韵、天文台鸟瞰、雪霁铁山寺。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的纪念物,缺乏对其更深的挖掘。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很分散,铁山寺、第一山等分布在市区以外,还有很多的著名景点都在县区,个线路之间缺乏整合,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4.2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
表4 淮安市与其他部分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对比表 单位(%)
Table 4 Huai'an City and other parts of the region's GDP constitute a comparative table unit(%)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5 06 07 08 09 10 05 06 07 08 09 10 05 06 07 08 09 10 淮安 21 19 17 16 15 14 45 46 46 47 48 46 33 34 35 36 36 39 扬州 9 苏州 2 9 2 8 2 8 1 1 1
56 56 56 55 35 35 35 35 36 37 64 64 62 60 58 56 33 33 35 38 39 41 苏北 20 18 16 15 14 13 45 47 48 48 49 47 34 34 35 35 36 38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05-2010)
淮安市近年来经济虽快速发展,但与省内多数城市相比,经济总体水平不是很高。从表4中可以看出,目前淮安市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还是占据比较大的比重,不仅大大高于同质城市苏州、扬州,而且高于苏北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使得淮安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旅游竞争力提升所依靠的经济基础和硬件建设较为薄弱,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无从下手。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淮安的旅游竞争力处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的第11位,竞争力水平明显落后[5]。
4.3 旅游配套设施较差
淮安市旅游资源的配套设施较差,这其中包括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人才量不足、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等。淮安市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市内交通工具较为单一,铁路里程短,没有大规模的休闲、度假、娱乐等配套设施,大型旅行社、高级饭店少。淮安市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部门割据、多头管理、相互交叉、合力不强的状况,政府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有限;完善系统的旅游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淮安市旅游人才紧缺,全市旅游院校在校生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供需之间不平衡,其中主要紧缺的旅游人才有:导游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外语人才等。旅游系统是由旅游供给、旅游需求和旅游媒介三者构成的,若没有旅游宣传或宣传力度不够,会造成旅游信息的闭塞,引起旅游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目前淮安市对旅游宣传的力度还大大不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还不够,例如,人们都知道周恩来,但不知道周恩来出生于淮安或者不知道淮安有个周恩来纪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5.3 利用区位与交通优势,积极发展过境旅游
近年来,苏北的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特别是交通设施,以淮安市为中心的“米”字型交通网已经形成。随着宁连、宁徐、淮江等高等级公路和同
三、宁宿徐、京沪等高速公路以及新长铁路建成通车,以及京杭运河的疏浚、新长铁路延伸线的筹建,淮安市已成为苏北乃至苏鲁皖交通枢纽,为苏南、苏中进入苏北沿海和鲁南的必经之地。淮安市应发挥区位与交通优势,充分利用周边地区景点知名度高之特点,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整合旅游资源,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发展过境旅游,以开拓更大的市场。
5.4 搞好旅游宣传工作
针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挑选重点旅游项目,进行包装、推介。投入资金,制作宣传画册、小册子、关盘等宣传资料,通过全市各地举办的艺术节(如淮扬美食节、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涟水白鹭节等)、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淮安旅游;联合周围比较著名的旅行社,设计好精品的线路,共同宣传、推介,吸引市内外游客,扩大淮安旅游的知名度;可以与旅游发展比较好而相类似的城市(如扬州、苏州、杭州等)举办文化交流节(如淮安文化·扬州行之类的),吸取人家发展旅游经验的同时,更好的展示淮安、宣传淮安;强化互联网宣传,可以在新浪、优酷等比较受欢迎的视频注入广告,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最近几年像新浪之类的网站视频的开头广告几乎都是洋河蓝色经典,如果淮安市能够在这些网站视频的开头注入旅游广告,能让网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参 考 文 献
[1] 淮安市统计局.淮安市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 周晓芬,翟明女.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楚州旅游形象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4,(7).[3]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4] 马跃.淮安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8):55-56.[5]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6] 郭胜晖,王彬.淮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8):111-113.[7] 曹敏娜,王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研究[J].人文地理,2003,(2):37-41.[8] 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3
第二篇: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张莹1
摘要: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开发,这样就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熟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佛教文化旅游包括普通旅游者观光、游览佛教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参加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和专业佛教信仰者的朝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回游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在我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在人们中影响根深蒂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人们心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无论是普通的旅游者,还是佛教的信仰者都可能成为佛教潜在的购买者,佛教旅游地中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和佛教圣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佛教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已经具有了开发的价值。因此,佛教实体景观、人文景观和节庆活动就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称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佛教旅游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了解佛教文化,但是佛教旅游的发展也使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鱼龙混杂。佛教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以佛教文化内涵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旅游。但是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目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内涵深层地挖掘和开发。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项目开发比较晚,而且开发的水平不高, 基本停留在一些实体景观观光较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只进行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挖掘自己独特文化特点,对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1 作者简介:张莹(1980—),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的文化进行设计和开发, 这就造成了佛教旅游者得不到深层次的文化感染,收获很少,从而降低了对佛教景点的吸引力。导游在对佛教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讲解时,大部分停留在佛教建筑的外观上,对蕴含在实物当中的深层次佛教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从而不能把一些佛教文化和佛教故事向游客详细讲述;佛教寺院中大师和徒弟,基本上都是从事诵经、占卜等活动,不能与旅游者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在佛教景点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旅游者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真正的熏陶。
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为丰富,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但是,要想使佛教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合理开发这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并且保持和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遵循以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就是指开发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时要结合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充分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设计和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旅游产品。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发展佛教旅游事业,将佛教旅游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把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又是我国传到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佛教在东南亚国家传播的中转站,不同宗派的大师的讲法、遗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我国佛教圣地大多数都坐落在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名山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合理,宣传得当,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实现佛教旅游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佛教文化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佛教生态旅游,以佛教周边自然景观为主,佛教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自己感受佛教的生态底蕴,保护资源不受到任何破坏。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可以引导游客从观念上净化思想,自觉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筹划佛教圣地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有建筑格局和
建筑风格,佛教圣地后来的人工建筑也要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合理开发佛教旅游地的旅游内容、接待项目,控制佛教旅游地的规模和接待人数,使佛教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挖掘不同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这些资源组合成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坚持特色性原则就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内涵这一主题,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佛教旅游地的不同特点,开发一些区别于其它佛教旅游活动的独特旅游项目,让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融合,如武术与佛教、茶道与佛教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佛教旅游项目,使佛教信徒和普通游客者得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旅游转变。观光旅游是以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中的实物为主要方式的旅游。这种旅游方式游客几乎没有参与体验旅游项目的机会,游客也很少能够真正亲身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难受到佛教文化感染。所以,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参与体验旅游开发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动态式开发,除了设计观赏实体景观以外,还设计了一些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和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在动态的佛教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出家弟子的生活状况。如出家弟子的饮食、住宿等。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气氛,可以让游客舍弃名、利等杂念,忘掉烦恼,净化心灵,实现佛教文化的深层体验。
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紧紧围绕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遵循科学开发的原则,将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佛教主题公园开发
1955年7月,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公园——美国迪斯尼乐园建成以后,人们很快地接受了主题公园这种新型旅游形式。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主题公园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以后,主题公园的形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如:杭州“千古宋城”,无锡的“三国城”和“水浒寨”。主题公园的形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只要主题定位准确,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主题公园形式就能获得成功。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的形式来规划和开发。由于藏传、南传和北传佛教建筑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佛教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把不同特色的建筑合理地组建在一个主题公园中,全面、系统地展示给游客。那样,游客只要去一个主题公园,就可以领略到不同派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佛教建筑了。杭州的“东方文化园”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建筑、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同时在一个公园中展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游客评价很好,而且游客回游率很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主题公园形式,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形式。
2、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开发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文化对我国影向比较深远,在我国宗教的教徒中,佛教徒占有很大的比重,数量最多。普通人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对于佛教节日比较感兴趣,而且参与佛教节庆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开展和举办佛教节庆活动,可以增加佛教旅游地吸引力。佛教节庆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地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重视佛教节日庆典形式的开发。开发节日庆典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佛教节日很多,作为开发者,要重点利用这几个节日来安排旅游地一年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佛教旅游地的声誉,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佛教餐饮开发
目前全国大部分佛教旅游地,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是观光与赏景形式。餐饮食品开发一直是空白,而且游客对佛教餐饮也不了解。因此,开发佛教餐饮食品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重大创新。现代社会中,人们提倡健康的饮食,为佛教餐饮开发提供了市场潜力。因此,可以在佛教旅游地开设如佛教素菜餐馆或素食餐厅,把素食延年益寿的理念向晋通游客推广。佛教餐饮开发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个重要形式。
总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必须做好旅游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深层次地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中的文化内涵,使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搞好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具一定特色的佛教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 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2] 华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第5期
[3] 刘海英.哈尔滨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8月
[4] 袁银枝.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5] 金波,孙鹏祥,蔡溢.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1年3月
第三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单选题(12题)
填空题(10题)
名词解释(2题)
简答题(7题)
论述(2题)
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形成、特点、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型学科。
二、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1)旅游资源的形成(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历史背景)
(2)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旅游资源的保护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组织,有计划的把旅游资源改造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吸引物,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
四、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各类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旅游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
②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主导因素
③地球的内外引力是塑造自然旅游资源的根本动力
④地球水体的水文特征
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历史演变传承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主体因素
②文化背景差异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六、旅游资源的特点
1、观赏性特点
2、区域性特点
3、综合性特点
4、文化性特点
5、独断性特点(独立性和垄断性特点)
6、时限性特点
7、保护性特点
七、旅游资源的分类: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3个层次(2003年)
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自然)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人文)
八、旅游资源评价“三三六”评价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三三六”评价法(卢云亭)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大条件(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地理位置条件、景观地域组合条件、环境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
“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六字评价:美、古、名、特、奇、用
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标准是: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自身评价
2、开发现状评价
3、开发环境条件的评价
九、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2、旅游资源调查的任务
3、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自然环境的调查、人文环境的调查)
(2)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
(3)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
十、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常规技术调查法
(1)资料统计分析法
(2)访谈询问法调查法
(3)野外实地考察法
2、“3S”技术调查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十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
1、新建
2、利用
3、修复
4、改造
5、挖掘提高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自然类旅游资源:尽量突出资源的本色特点,观光旅游,休闲体验,度假享乐,康体健身。
(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着重反映和展示资源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意义,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物类旅游资源。
(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要尽可能地使旅游者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活动和民俗仪式中去,让他们对当地的民俗风情,民俗习惯有一个切身的体验。
(4)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5)现代人工吸引物开发模式: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可用于开发,突出特色,个性鲜明。
2、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东部地区------精品开发模式
(2)中部地区------特品开发模式
(3)西部地区------极品开发模式
3、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价值高,区位优
十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
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是一种破坏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某种生态破坏。
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
以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产生极大的破坏。
十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2、强调持续性
3、强调公平性
4、强调共同性
基本含义: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 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
旅游资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数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进行环境效益评估
2、旅游开发以环境容量为基础
3、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依法保护旅游环境,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4、强化生态意识
5、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工作
6、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管理
7、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十四、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信息资源与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
十五、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水体类)简答题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赤峰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目 录
摘要„„„„„„„„„„„„„„„„„„„„„„„„„„„„„„„„1 1赤峰市基本概况„„„„„„„„„„„„„„„„„„„„„„„„„„2 1.1自然状况„„„„„„„„„„„„„„„„„„„„„„„„„„„„2 1.2人文状况„„„„„„„„„„„„„„„„„„„„„„„„„„„„3 2赤峰市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4 3赤峰市旅游业面对的主要问题„„„„„„„„„„„„„„„„„„„„5 3.1发展现状„„„„„„„„„„„„„„„„„„„„„„„„„„„„5 3.1.1旅游产业初具规模的表现„„„„„„„„„„„„„„„„„„„„5 3.1.2市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平衡„„„„„„„„„„„„„„„„„„„„6 3.1.3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6 3.2现状分析„„„„„„„„„„„„„„„„„„„„„„„„„„„„6 3.2.1优势„„„„„„„„„„„„„„„„„„„„„„„„„„„„„6 3.2.2劣势„„„„„„„„„„„„„„„„„„„„„„„„„„„„„7 4赤峰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7 4.1生态治理区划„„„„„„„„„„„„„„„„„„„„„„„„„„7 4.1.1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区„„„„„„„„„„„„„„„„„„„„7 4.1.2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区„„„„„„„„„„„„„„„„„„„„„7 4.1.3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区„„„„„„„„„„„„„„„„„„„„8 4.1.4南部低山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8 4.1.5大兴安岭七老图山地水源涵养区„„„„„„„„„„„„„„„„„8 4.1.6城镇环境保护区„„„„„„„„„„„„„„„„„„„„„„„„8 4.2旅游可持续开发、景区环境保护及措施„„„„„„„„„„„„„„„8 4.2.1对旅游管理者提出的要求„„„„„„„„„„„„„„„„„„„„8 4.2.2对于相关环境规划行动的要求„„„„„„„„„„„„„„„„„„9 4.2.3对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等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要求„„„„„„„„„9 4.2.4环境保护措施„„„„„„„„„„„„„„„„„„„„„„„„„10
摘 要
赤峰市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资源类型与禀赋在全区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从优良级资源数量分析,赤峰市及赤峰市各旗县优良级资源数量远高出全区其它盟市及旗县
【关键字】赤峰市、旅游资源、红山文化
赤峰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1赤峰市基本概况
赤峰,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旧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与辽宁省朝阳市、河北省承德市毗邻。三市曾组成热河省。
1.1自然状况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东与通辽市毗邻,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交界,西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4 1°1 7’---45°24’东经11 6°2 1’~1 20°58’之间。
赤峰市地处燕山北麓、大兴安岭南段与内蒙古高平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市总面积90275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辖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宁城县,3区7旗2县,有蒙古、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赤峰地区战国时期属东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赤峰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为直隶州。1946年热北专署改为昭乌达盟。1956年将原热省辖部分旗县 并入昭乌达盟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设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赤峰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俱全。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河谷平川:既有浩瀚的沙地,又有广袤无垠的天然森林、草原和肥沃的良田。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2%;丘陵约占24%;高平原约占9%;平原约占25%。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全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郊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全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
1.2人文状况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是草原青铜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早在8000年至4000年前,赤峰地区就创造了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富河、小河沿、夏家店下层等古文化。进入夏朝以来,先后为东胡、匈奴、鲜卑诸民族的繁衍生息场所。西周战国时期,东胡族在赤峰创造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燕国在此设置右北平郡治所,魏晋鲜卑建牙帐于老哈河中游的紫蒙州,唐时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辽代创造了空前的辉煌,建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历时200多年。元时,归属辽阳行省和中书省。清代归属昭乌达、卓索图两盟,设乌兰哈达通判厅和通领衙门。
8000年前,古老的兴隆洼人在这里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古村落,被专家称为“华夏第一村”,播撒下了人类文明的第一颗火种; 5000年前,红山文化在这里发祥,主要标志物就是出土的大型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1000年前,契丹族在这里创立了雄峙万里的大辽王朝,建起了“中国草原第一都”; 300年前,这里建起了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亲王府——喀喇沁亲王府。这里有中国体量最大的古塔——大明塔;有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有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乌兰布统草原(420公里);有全国唯一的军马场——红山军马场;有世界上唯一的原始沙地云杉林——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有世界上最窄的河流——耗来河。草原、沙漠、冰臼、石林、温泉等自然资源和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人文资源富集,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2赤峰市旅游资源的结构与分布
赤峰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种类齐全,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现有各类历史文化遗址68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根据景区资源类型及主导产品性质,划分七种类型景区。(1)湖泊类景区:克旗达里诺尔湖、敖汉小河沿水乡风光旅游区、翁旗红山湖、阿旗巴彦花水库、松山二道河子水库、平地松林八百里
(2)温泉类景区:克旗热水、宁城热水、敖汉林家地
(3)历史文化类景区: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左旗辽文化旅游区、宁城辽中京旅游区、喀旗喀喇沁王府、敖汉兴隆洼景区
(4)宗教建筑类景区:喀旗龙泉寺、右旗荟福寺(东大庙)、翁旗梵宗寺(北大庙)
(5)地质地貌类景区:克旗阿斯哈图石林、克旗青山冰臼公园、喀旗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喀旗月牙山珍珠溶洞
(6)森林生态类景区:克旗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喀旗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宁城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敖汉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旗罕山森林公园、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综合性旅游景区:克旗乌兰布统草原旅游区、克旗贡格尔草原旅游区、右旗巴林草原民俗旅游区、翁旗沙湖旅游度假区
赤峰市将旅游资源整体规划,创建“一心、四区”内部旅游空间格局。“一心”指赤峰市域范围内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区,包括红山区、松山区和元宝山区。“四区”指西部草原生态奇观旅游区;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区;中部沙湖、湿地、古文化旅游区和南部综合旅游片区。
3赤峰市旅游业面对的主要问题
赤峰市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资源类型与禀赋在全区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从优良级资源数量分析,赤峰市及赤峰市各旗县优良级资源数量远高出全区其它盟市及旗县 对赤峰市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过渡性、典型性、丰富性,品位高。
历史文化遗迹数量多,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但是空间离散度大,可视性差。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较好,蒙古族风情较为突出。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别是地质科考资源极具潜力。
3.1发展现状
3.1.1 旅游产业初具规模的表现
(1)全市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止2002年底,全市共接待旅游者2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7%,旅游收入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7.8%。
(2)初步形成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地质奇观为主题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截止到2002年,全市共开发旅游景区(点)40多处。
5(3)旅游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赤峰-克旗的旅游快速通道已具雏形,河北坝上至乌兰布统、达里诺尔湖的黄金通道,赤峰至承德、赤峰至辽宁朝阳的干道正在建设、筹划之中。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共有旅游企事业单位80多家,星级饭店16家,旅行社17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5000人以上,赤峰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4)旅游市场促销及相关服务工作已得到重视,旅游相关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3.1.2市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差异、旅游起步早晚等原因,区域内旅游业发展差异较大。目前西北部克旗和中部翁牛特旗旅游业发展相对超前,正在渡过起步阶段,左旗、右旗、喀旗、敖汉、宁城旅游处于第二梯队,其它旗县则处于起步阶段初期。
3.1.3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
尽管赤峰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承德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旅游人数上,不足承德市的1/3,旅游收入不足承德市的1/4。从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来看,尽管赤峰市旅游资源评价综合指标处于第1位,但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却在第5或6位波动,旅游人均消费水平大致为全区的1/3强,赤峰市旅游发展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
3.2现状分析
明确赤峰市旅游发展自身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规划期内面临的来自世界环境的机遇和威胁,是制定赤峰市旅游发展的基础。
对赤峰市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过渡性、典型性、丰富性,品位高。
历史文化遗迹数量多,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但是空间离散度大,可视性差。 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较好,蒙古族风情较为突出。 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别是地质科考资源极具潜力。
3.2.1优势
6(1)区位优势:过渡性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结合部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交通地理位置优势
(2)资源优势: 自然景观的多样性;自然和人文资源组合好,具有典型性;独特性;原生性;丰富性(3)生态优势(4)市场优势(5)后发优势
3.2.2劣势
(1)可进入性差:与我国大的交通通道的通达性差;赤峰市域内部交通的可达性较差(2)旅游的整体形象不鲜明,缺乏王牌产品(3)现有旅游产品结构单一(4)旅游接待设施发展滞后(5)旅游季节短(6)人力资本短缺
(7)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度低(8)旅游业的价值链短
4赤峰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4.1生态治理区划
4.1.1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区
该区位于赤峰市北部、浑善达克沙地的东缘,是京津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的主要沙源地。其生态环境建设主要以治理沙化、退化草场为重点。
4.1.2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区
该区包括阿旗、右旗南部、翁旗东部、敖汉旗北部,是赤峰市沙漠化最严重地区。
4.1.3北部低山丘陵水土保持区
该区为大兴安岭南段低山丘陵区,包括阿旗、右旗中部、左旗、林西县中南部、克旗东北部。其生态建设以水土保持、增加林草植被为重点。
4.1.4南部低山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
该区处在赤峰市中南部,由努鲁儿虎山地及其以北的黄土丘陵组成。包括翁旗中部、松山区、喀喇沁旗、宁城县中南部、红山区、元宝山区全部。其生态建设以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
4.1.5大兴安岭七老图山地水源涵养区
该区分南北两大部分,北部包括阿旗、左旗、右旗、林西县的北部和克旗中部、东部、北部山区;南部包括翁旗、松山区、喀喇沁旗、宁城县的西部山区,是赤峰市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和水源涵养区。其生态建设以增加和保护森林草原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重点。
4.1.6城镇环境保护区
该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各旗县区所在地及较大的建制镇。是环境污染的重点防范区,其生态建设以大气、水源、废弃物防治为主。
4.2旅游可持续开发、景区环境保护及措施
4.2.1对旅游管理者提出的要求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本着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原则,对旅游管理者提出如下要求:
(1)对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可采取的措施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树木、绿地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等具有地方性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
度假村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并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景区开发要充分考虑到景区旅游承载力,不能过度开发。(2)旅游规划在维护环境管理系统方面的要求 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无规划时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和旅游路线;
各下级旅游规划要在上级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所有旅游开发项目必须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有序发展。同时,所有旅游开发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旅游规划在减少能源消耗、废物、污染物、控制新建开发项目污染方面的要求。列举如下:
在景区、饭店、浴场内安装供水及污水处理系统; 修建适当的排水系统,以防汛期造成水体污染; 修建适当的排水系统以防汛期造成水体污染;
修建适当的交通网络以防止交通拥挤、充分考虑各种效能;
采用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最大程度地回收废物;修建垃圾集中处置场; 为休闲人员提供一定的空旷地、公园或公共场所; 引进分流机制、避免在时间、空间上过度拥挤。
4.2.2对于相关环境规划行动的要求
(1)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高标准、高起点”等原则,既要尊重经济规划,又要尊重自然规划。
(2)对景区环保规划、景区设计、景观修复规划由有景区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和有景区规划从业资格的人员承担。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并通过有关部门审批;旅游建设项目建成后需经过环保部门验收,并坚持“服务在外、旅游在内”的指导方针。(3)制定排水、土壤、水资源保护管理规划
4.2.3对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等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要求
(1)规划实施单位或景区管理部门有义务向游客传达关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理念;
(2)教育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9 从而承担各自责任,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4.2.4环境保护措施
(1)定期监测景区的环境容量;
(2)根据旅游者数量的季节变化制定旺季、平季、淡季的不同门票价格,有效控制旅游者数量;
(3)完善景区垃圾回收系统及公共卫生系统;
(4)向旅游者宣传文明旅游的观念;加强讲解、教育和信息说明工作,以改善旅游者对景区环境和文物保护的态度。
(5)在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景区应加强森林防火、防虫工作,做好相应的森林防火标识牌建设,加强病虫害的监测。
(6)对于市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珍禽异兽严加保护,落实管护责任和必要的封禁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参考文献:
[1]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2]赵广华.内蒙古精品旅游线路[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5年5月. [3]统计资料手册2004年.赤峰市统计局,2005年4月.[4]统计资料手册2005年.赤峰市统计局,2006年4月.[5] 赤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年10月
第五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姓名:石卉
专业:自动化
学号:B13050203 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内容提要: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暴涨,城市扩大,环境污染,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在长期处于闹市的广大居民脑海中悄然兴起。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迫切需要远离拥挤、压抑的 高楼,远离噪音、充满废气的城市,到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去放松,去享受;锻炼 身体,陶冶情操。农村、森林、山区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最佳去处,从而使旅游业出现了一 场新的变革,与人们生活相协调的特色旅游,诸如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农业旅 游等旅游形式也应运而生。
关键词: 农业旅游,开发与利用。
一、农业旅游资源的内涵
农业在人们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的基地,但在实际中,农业不仅是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的基地,也是供人们游览、观光的场所,具有景观作用。从古至今,诗人、画家经常深入农村,创作出很多具有田园风景的诗画。这些作品作为艺术,被读者 欣赏后,就产生了去作品原地进行体验的心情,即产生了旅游动机,在条件成熟时,他们就到那里去旅游,这种旅游就是农业旅游。
我国广大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农业旅游可资利用的最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提供了可能。很多旅游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旅游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加、内涵不断丰富,也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农业资源是人们从事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 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两大类。农业旅游资源是以农业为媒介, 由生物、土地、水、大气以及农事活动与民俗资源等构成的农业景观资源, 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 为旅游业所利用, 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二、农业旅游资源的组成
农业旅游资源的组成既有自然环境, 又有物质成分、非物质成分;既有农、林、牧、渔等不同的农业景观, 村落、集镇等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 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既有多种技术层农业并存, 还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类型。总之, 农业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 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农业旅游资源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景观类型。即使同一种景观类型,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也有不同的特征, 形成相应的农业带。而社会环境如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的差异性又往往形成不同的民俗风情, 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庆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形成了农业有资源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农业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既表现人们一年内有规律的生产、生活上, 也表现在随季节变化而形成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因此, 在不同的季节, 就有不同的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农业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形式由农业自然资源的再生性、农业社会资源的可继承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决定的。旅游者所购买的只是一种经历和感受, 而不是资源本身。因此, 如果开发合理, 农业旅游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可以长期甚至永远重复使用下去。同时, 我国将从传统农业文明过渡到现代农业文明, 农业社会资源还会不断丰富。
三、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农业旅游发展规律的研究较少,各地普遍缺少对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化指导,经营者对农业旅游的内涵、性质、产品开发的方向不能正确把握,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开发理念,造成很多农业旅游项目由于缺乏对产品的深入的挖掘和包装而逐渐被市场所遗弃。农业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把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去, 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在同一区域内开发类型多样的农业旅游资源, 发展多种农业旅游项目, 促进农业旅游的多样化发展, 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功能和服务。
此外,区域内各种农业旅游项目应合理布局, 力求相互促进和补充, 避免单调雷同。这样, 整个农业旅游区能发挥整体优势, 使游客能观赏到多种农业景观, 享受到多种旅游服务。我国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在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 要立足当地资源, 因地制宜, 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产品和项目, 挖掘农业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发掘当地农业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以增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例如草原地区应突出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美化草场, 建设蒙古包等接待设施, 按当地习俗接待游客, 开展赛马、狩猎等旅游活动。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很多地方开展的农业旅游项目服务设施不健全、卫生不合格、安全有隐患、服务无标准,管理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规范管理既包括了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也包括了行业协会组织的间接服务和管理,只有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走上有序发展之路。从直接管理的角度看,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必须取得旅游、工商、卫生、安全等相关部门的许可,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接待游客;间接管理则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并通过业务指导、会员培训、活动安排等工作,达到整合现有资源,提升产品品质,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目标。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指导,各旅游项目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配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旅游项目大多采取农户独立经营的模式,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内容也比较单一,尚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更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四、开发的对策
旅游业既是具有较强文化性的经济产业,也是具有较强经济性的文化事业。在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大农村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在对其充分保护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将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体现到旅游活动中、编排到旅游线路中。在追求旅游服务内容的特色化、个性化的同时,也要坚持旅游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在接待设施的完善、旅游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要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在旅游活动的安排、旅游项目的创新等方面要突出个性化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不同于旅游产品,高等级的旅游资源不一定能够开发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包括了环境、服务等所含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一系列项目安排,每一个接待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旅游产品质量的降低。发展农业旅游也要注意对当地环境及民风、民俗、乡土文化的保护,切忌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当地的资源、环境,影响地方的长远、持续发展。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农业旅游的发展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广大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中央1号文件下发的契机,切实研究和制定支持农业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争取在信贷、税收、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我国大部分农业旅游项目内容单
一、配套要素发展不均衡,亟需产业要素之间的整合。一方面要考虑农业旅游项目与其他产业要素之间的整合,如通过与当地交通、住宿单位的衔接和与周围旅游景点的联姻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共同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各农业旅游项目之间也要考虑如何互为补充、形成规模、共塑品牌、协同发展。我国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 关键在于改善现有的经营管理方式, 科学规划, 合理开发,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增加农业旅游资源的文化和科技含量, 最终提高农业旅游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王海燕 中国农业大学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冯佳珺 2012
《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 田敏 西南名族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