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沂市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策略
临沂市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策略
摘要: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地区,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自然风光秀丽。临沂市发展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其中尤以孔子最为出名。近代的沂蒙山区更是凭借红色革命根据地闻名全国。临沂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大力开发深厚的旅游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对临沂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一些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有益处的建议。关键词:临沂 旅游 发展 措施
引言: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7亿元,增长13.5%。接待国内游客5175.4万人次,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463.7亿元,增长13.8%。逐渐发达的旅游业,促进了临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临沂的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发展尚不成熟,建成发达旅游业城市任重道远。
一、主要资源
1、自然风光
临沂市是山东省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活跃的内外力作用。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蒙山山体高大,奇峰罗列。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居全国之首,为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蒙山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另外,沂山、孟良崮、抱犊崮、天宝山等,峰秀林密,石怪松奇,观赏与旅游价值颇高。全市有大中型水库36座,小型水库与塘坝数千座,镶嵌于崇山峻岭之间,云蒙湖许家崖水库、跋山水库、陡山水库等水面宽展,湖光山色,风光旖旎。
2、自然旅游资源
由于特殊的环境演变过程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临沂市特色性旅游资源较为突出。费县沂蒙石林是我国罕有的造型石分布地,类型之多、分布之广为国内外所罕见。另外,沂蒙风情、临沭红石湖公园、世界最大铁质陨石、沂水地下大峡谷等,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位于临沂城北30 km处的汤头温泉,水温可达65度,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舒筋活血、杀菌消炎之功效,被列为全国甲等温泉,是全国疗效最佳的温泉之一。
3、观光农业资源
临沂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特色鲜明。山楂、柿子、板栗、金银花的产量居全国之首;苍山为山东省两大蔬菜生产基地,号称“大蒜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郯城为“银杏之乡”,临沭为“白柳之乡”,费县是山东重要的洋香瓜生产基地;李官的2 000公顷桃园,天宝山、许家崖漫山遍野的梨树,莒南的700公顷樱桃园、葡萄园、茶园等,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发展观光农业的潜力很大。
4、历史文化资源
临沂市名人资源有王羲之、颜真卿、刘洪、诸葛亮与匡衡等,但大部分还存留于书本上,流布于传说中,许多遗迹遗址历经破坏,修复、再造较为困难。在临沂市区金雀山、银雀山的西汉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和残简,还有漆木器、陶器、铜器、钱币等随葬品。
5、革命纪念地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留下不少遗迹,有孟良崮战役遗址、大青山战斗遗址、青驼镇战工会旧址、岸堤镇抗大一分校旧址等。为了纪念战争年代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建设有华东烈士陵园、孟良崮烈士陵园、文峰山烈士陵园等十几个烈士陵园。另外,沂蒙人民的沂蒙精神,由两战英烈、支前模范、几代红嫂以及历家寨、九间棚、沈泉庄、刘疃庄人用不同形式加以诠释,构成了临沂市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地区,为山东省的南大门。临沂市交通网络陆海空三位一体,京沪高速公路南北纵贯,联结了宁沪杭和京津唐两大地区;新亚欧大陆桥新荷兖日铁路、胶新铁路等多条铁路在临沂交汇,在建的鲁南客运专线将并入京沪高铁,临沂机场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民航机场,东临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四大港口,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临沂旅游业的发展的发展提供了可优越的条件。
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临沂市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沿线、成片的分布特征,以市区为中心,以兖石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为主轴,构成米字型的空间格局,这一方面决定了临沂市区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另一方面也便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建立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开发地域系统。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内差异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继承性,许多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接近、在内容上相类似,构成了既具有相同文化内涵又具有独特外在形象的旅游系列产品。
3、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维护和提高旅游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临沂市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当地客源,临沂市人口已逾1 000万,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5元,农民人均收入11629元,具备了良好的旅游外出经济条件,这是临沂市旅游最稳定、最主要的客源;周边客源,由济南、济宁、徐州、连云港、日照、青岛围成的区域人口多、经济较发达,距临沂市近,是一股重要的客源;线路客源,便利的交通使京津、沪宁杭及陆桥沿线的重要城市具备了来临沂市二日游的条件,这是一股重要的线路客源;会客源,周边地区的旅游热点如泰山、曲阜对国内外游客引力大,且有众多的国际性旅游节日,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这些均是临沂市的会客源市场;商业客源,临沂市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品批发中心,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客源;本区是革命老区,数以万计的老革命家在此战斗、工作过,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健在,他们的亲朋好友渴望故地重游,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客源。
4、社会环境
省政府很早就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重点支持发展,培养建设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策略。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和促进临沂市旅游业的迅速起步。临沂市政府也紧跟省委步伐,指出“要把培育发展旅游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搞好规划,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沂蒙山区人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旅游资源开发已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
5、旅游商品资源
临沂市旅游商品资源丰富,兰陵美酒、金银花、银杏、沂蒙茶、全蝎、温带水果干果等土特产品早已闻名遐尔;八宝豆鼓、临沂糁等地方名吃独具特色;琅琊草编、柳编、印花布、套色门签、龙山毯等极富地方特色;玛瑙石、天景石、琅琊石刻以及徐公砚、金星砚等,为临沂市工艺品中的上乘之作。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内容,方便了购物,另一方面,其销售也起到了宣传作用,对扩大客源有重要影响。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也有许多不足和制约因素,有些景点、景区破坏严重,不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部分旅游资源档次偏低,缺乏联动效应;有的资源类别与临近地域重复,如山岳风景资源品位不如泰山,人文历史景观不如曲阜,战争纪念地不如徐州,避暑不如日照海滨,这些均是资源开发的屏障。
三、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强化主体,抓好主导产品建设
在资源开发中,应根据资源情况,确定相应的开发时序,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避免全线出击,投资分散。在项目层次上,应进行深入论证,首先投资建设客源层次多、吸引半径大、对外竞争力强的项目,同时顾及内部市场,满足本地游客休闲、游览的需要,内外兼顾;其次在旅游设施的投资建设上,要注意分析游客的消费特征,面向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客源群体,避免贪大、求高。当前临沂市最有开发潜力和最富竞争力的资源是蒙山,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养生长寿、生态旅游、康体休闲为主体,以省内外客源市场为主攻目标,重点开发建设几条成熟的旅游线路,积累经验,培养和锻炼队伍,引导全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部门与区域合作
旅游开发管理和运作中,涉及旅游、地矿、土地、林业、水利、文物、农业、交通、通讯等多个部门,一个景区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因此,必须注意部门与区域之间的合作,文明确职能,确定分工,明晰责任,在旅游项目论证、投资审计、线路组织等方面全市一盘棋,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内耗。
3、搞好旅游资源保护
对历史文物资源的开发,应根据“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与景点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保护措施,并派专业人员执行检查;水景资源要特别注意水质保护,杜绝一切污染物的排入;泉水周围限制开采地下水,禁止放炮采石或大规模用水,以免造成泉水枯竭;在山林景观区禁止开采山石、砍伐树木和打猎,保护区内景观的自然性与生物多样性;禁止在旅游区附近建设对水、大气、土壤等有污染性的工厂;控制旅游区内机动车的数量,以免对大气造成污染;旅游区内建筑物的规模、风格、色彩、位置应经有关专家严格论证后方可建设,避免造成整体环境的不协调或对景区主要景点的遮挡;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尽快绿化旅游区内荒山、荒地,创造优美旅游环境。
4、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某些名特产品本身就构成一种旅游景观。临沂市旅游商品资源丰富,要有意识地建立与旅游业发展规模相当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5、不断开拓客源市场
客源决定于许多因素,如游客的动机和要求,风景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种类、性质、数量、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经营水平、服务质量等。应注重景观的培育,提高其观瞻性、娱乐性、科学性、艺术性,增强其吸引力。要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扩大影响,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6、积极改善旅游环境,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一个旅游地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感受以及旅游活动进程的顺利实施。一个景区的崭新风貌,朴实淳厚的民风,安全祥和而又亲切的氛围和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客源市场的发育。所以当地政府必须在改善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上下大力气,一方面要加强城镇建设、交通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沂蒙山区人民热情、淳朴、善良、好客的传统,把临沂建成既有美好的生态环境,又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文明旅游区。
参考文献:
[1]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R],2008:218-218.[2]百度百科.临沂市2015.06 [3]左兴俊.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M].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9期
[4]杨效忠,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4,19(5):5-10.[5]谢亚飞,关于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0,(1):32-37.
第二篇:临沂市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开发保护
摘要: 综合分类整理了临沂市的旅游资源,简单分析了临沂市旅游资源的利用所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认为,首先应构建出临沂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体系,把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的开发理念。必须深化对资源的认识,提高开发品位,科学定位产品,突出沂蒙个性,准确把握市场,最终实现扩大资源效益。
关键字:临沂市旅游资源分类整理开发利用资源效益
Key words
Travel orientatio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veling;countermeasure;tourist resource;local characteristics
一、临沂市旅游业优势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素以沂蒙山区而著称的山东省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辖三区九县,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上,东靠日照港、岚山港和连云港,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范畴,处于山东和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交界处,南北交汇,海陆兼济,发展空间广阔。
1、交通条件
临沂飞机场通达全国十几个城市,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沿海铁路大通道在临沂市境内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非常便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主干网,2、地理条件
临沂市地貌类型多样,融北国的粗犷风光与南国的鱼米之乡风韵于一体,钟灵毓秀,仪态万方。北部是绵延起伏的群山,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北部的蒙山,以“天然氧吧”、“养生长寿”而闻名,横亘数百里,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集险、奥、幽、旷、奇、雄、秀于一体,遥对泰山,雄奇壮美。蜿蜒的沂河,如镶嵌的玉带,纵贯全境,充满灵气。南部的临郯苍平原,沃野万顷,稻花飘香。
3、历史条件
临沂古城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在这里,拥有精美的汉画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汉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沂市博物馆存有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300余件。临沂还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乡。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
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二、临沂的旅游资源分类及其特色简介
1、自然资源
1)、山东地下大峡谷
山东地下大峡谷: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规划占地32平方公里。该景区是集休闲、游憩、娱乐、度假、溶洞漂流
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景观特点一是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洞内常年温度在17/18摄氏度,冬暖夏凉,四季宜人,接待游客不受季节和天气影响。旅游区先后被山东省旅游局确定为全省重点探险项目,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东龙岗省级地质公园”。
2)、蒙山旅游区
蒙山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之一。蒙山为泰沂山脉系的一个分支,跨临沂市平邑、蒙阴、费县和沂南四县,西北东南走向,绵亘75公里,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因状如巨龟而名)海拔1,156米,为山东省第二高峰,距泰山120公里,与之遥相呼应,堪称伯仲,素有“岱宗之亚”的美誉;另有较大山峰300余座,深谷陡涧300余条,素有“七十二主峰,三十六洞天”之说蒙山亦是历史文化名山。2,000余年来,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孔子曾多次登临蒙山,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之说。楚国老莱子、战国纵横家鬼谷子、汉朝史学家蔡邕等曾隐居此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游蒙山,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临蒙山;北宋文学家苏轼登蒙山写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名句,清帝康熙的《蒙阴晓雪》和乾隆的《望蒙山雪色》等诗篇,都对蒙山颂扬备至。
蒙山亦是养生长寿胜地,空气极佳,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220万个单位,具全国之最,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世界养生长寿圣地”。蒙山旅游区分为龟蒙、云蒙、天蒙和彩蒙四个景区,主要旅游景点有:万寿宫、承天宫、朝天宫、慈宁宫、观音殿、玉皇庙、南天门、桃花峪、龟蒙顶、大洼、孔子小鲁处、明广寺、海螺寺、鬼谷子讲堂、蒙山叠翠、林海花潮、雨王庙、水帘洞、望海楼、云霞洞、百花峪、观峰台、云蒙峰、云蒙湖等。
3)、莒南天佛旅游区
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莒南县城北,真山、真水、真大佛是其主要特色,天然大佛全长3800米,头枕西南青山,脚抵东北明湖;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钟楼、鼓楼、舍利宝塔等相继建成,气象万千。
莲花湖面积700亩,像一面明镜镶嵌在景区中央。镜台观佛、菱榭晚照、静海慈航、菩提晓月、般若悠然等景观是莲花湖著名景点。九顶莲花山,观音阁,山东麓,山西麓,栗园大观亭、凤凰亭,一线洞天、鳄鱼出水、猿人沉思、金鳌听禅等景点情趣盎然。观佛台位于天佛景区中央,是观佛拜佛的圣坛。
4)、“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旅游风景区
“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旅游风景区,位于沂蒙生态第一乡、“红嫂故里”--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乡留虎峪。景区规划面积6平方千米,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2600万元。景区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百万年绘就的“天然地下画廊”;按三星级标准规划建设的度假村--“怡然居”;有“沂蒙第一生态谷”之称的生态山林。是一处集地下奇观、休闲娱乐、会议、餐饮、居住、商务、科普、健身等为一体的休闲游乐中心。
5)、沂蒙石林
沂蒙石林号称“北国石林”,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费县城南玉环山麓、温凉河畔,是集奇石异岩、梨园风光、佛教文化与一体的绝景。沂蒙石林占地面积1500亩,以文韬武略为主线,安装精品石4000余块,再现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九龙广
场——龙生九子栩栩如生,好汉歌——梁山好汉沙场点兵,火炬林——沂蒙革命圣火经久不息,地下石林、石海——再现了宏达的海底化石奇观,生肖园——人类生命观感天人合一,石林湖——绿波万顷,以及石林山庄、石林采摘园等。以其独特的造型、宏大的规模、雄壮的气势,被誉为世纪之交中国北方发现的最伟大的自然奇迹。
6)、马陵山地质公园
马陵山地质公园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各种构造形迹齐全的地段,规模壮观,内容丰富;马陵山上发育国内少见的第四纪活断层,断裂两侧地层年代相差超过亿年,可使您实现“一步亿年”的跨越。
2、人文资源
1)、诸葛亮故里
沂南县秦、汉、三国以至两晋时期称阳都县,是一代贤相诸葛亮的诞生地,也是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和后裔居住地。诸葛亮文化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沂南县城区西侧。从京沪高速沂南县出口下,沿迎宾大道北行25公里可达。距临沂市60公里。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国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为了弘扬诸葛亮文化,于1993年,在卧龙山东侧建诸葛亮公园,2005年景区进行了扩建、质量提升,正式对外宣传推介并开放。
诸葛亮文化旅游区占据着卧龙山整个东部山体,上半部分山翠水清,风光秀美,整个山体遍布奇石,形态各异。下半部分以一代智圣诸葛亮的生平为主线,仿汉代的建筑风格,建设了诸葛亮铜像、回音壁、汉街思古、武侯双阕、智慧桥、圣贤路、乾隆御碑亭、诸葛宗祠、诸葛茅庐、八卦迷宫等景点。可以让游客充分领略到一代智圣的丰功伟绩、汉代的文化气息以及阳都的人杰地灵。
2)、王羲之故居
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临沂市区洗砚池街中段,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为纪念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而建。2003年,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投资6700万元对故居进行了扩建,整修后的王羲之故居占地面积80亩,除了保持原有风貌,又新辟了一些景点。故居四面青墙环绕,绿树如荫,园内溪水潺潺,垂柳依依,翠竹滴翠,锦鱼游泳,目前,故居内有砚池怀古、鹅池水暖、曲水流觞、圣光普照、晒书台、五贤祠等景区、景点。各类旅游设施齐全完备,服务质量一流,是中国书法寻根之旅的绝佳去处。
3)、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临沂城内,是我国第一座遗址性汉墓竹简博物馆。该馆以1972年在银雀山汉墓同时发掘《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而驰名中外,先后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新中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该馆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1981年2月动工兴建,1989年09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4)、罗庄宝泉寺公园
国家2A级旅游区。宝泉寺地理位置优越,南涑河横贯东西,沿河群泉密布,蔚为壮观。寺址周围怪石嶙峋,形成天然石林。寺前分布着成片古生物化石群,经省考古鉴定,为几亿年前奥陶纪海洋古生物化石。据元代(公元1318年)《重修宝泉寺院记》碑文记载,古寺创建
于唐代佛教盛兴之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后经各代历次增修,使之庙宇恢宏,规模壮阔,香火鼎盛,闻名遐迩。1999年10月山东美华集团并购了宝泉寺旧址,进行了扩大重修,并更名为宝泉寺旅游区。
宝泉寺旅游区重建以来,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对寺内的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并开发了新的旅游景点。宝泉寺的十大景点有名泉花去荟萃、奇石惊天、皇莹宾馆、古寺晨钟、秘藏林区、在水一方、圣贤云集、老年乐园、树林区、园艺区。
三、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篇: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
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大批革命战争遗址、遗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对比较密集,为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市场空间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临沂市也是全国八大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正在建设的红色旅游景现和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了临沂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临沂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深入开发利用深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文旅结合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弘扬了红色文化,对青年一代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就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如何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强红色旅游开发等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科学发展观
1临沂市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各地的红色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1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1.2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3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沂蒙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沂蒙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沂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1.4 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沂蒙山区积淀着深厚的革命文化,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国红色旅游的发,推动了临沂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提升。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以及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及格局 2.1 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
沂蒙山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有20万人参军,百万儿女拥军支前,10万将士埋下忠骨,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 2
嫂”,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东人民政府等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成为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枢纽和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华东延安”。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在1955年至1988年授衔的共和国lO位元帅和l500多位将军中,有3位元帅、400多位将军曾在沂蒙老区工作、战斗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给这块英雄的土地留下了许多有重大纪念教育意义的革命遗址.遗迹与历史文物,并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培育了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 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内涵的沂蒙精神。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密集度高,分布广泛,领导机关多,发生的著名事件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震撼人心.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临沂被纳入了“济南一济宁一枣庄一临沂一连云港”红色旅游精品线,孟良崮战役遗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被选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东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提出,以沂蒙精神为主题、以临沂为核心开发山东红色旅游,打造不同于领袖文化的百姓英雄主义文化品牌,形成山东红色旅游的“卖点”。
2.2 一心三线七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格局
临沂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格局为一心三线七区:
红色名城临沂:以临沂市区为核心,以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主体依托。建设临沂红色文化中心、红色旅游信息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红色名城和红色旅游强市。
三大主线:(1)战争线:转战沂蒙。以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主题,以一一五师在沂蒙山区的活动路线为纽带,串联区内相关的红色景点,成为一条完整的红色战争文化线和旅游产品带,同时外延一一五师及两大野战军转战全国的英雄轨 迹,实现与全国红色旅游格局的空间联动;(2)支前线:车轮滚滚。以把胜利推向全国为主题,以沂蒙人民支前活动轨迹为纽带,整合区内支前文化遗存和支前英雄人物成为一条完整的人民支前文化线和产品带,并以淮海支前为文化结点,实现与苏北、中原等经典红色旅游区的大空间联动;(3)政权线:胜利果实。以 3
走向人民政府为主题,以山东的红色政权发展轨迹为串联,从第一个党支部,到山东纵队,从战工会到山东省政府,是人民不断分享胜利果实的过程,也是一条完整的红色政权文化线和独具特的旅游产品线。更可以通过地方与中央政权的紧密关系实现与南湖、瑞金、井冈山、延安及北京的空间联动,全面融入到全国红色旅游体系中去。
七大经典红色旅游区:(1)华东小延安旅游区:主要包括沂水境内的中共山东分局和华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孟良崮战役指挥所等景点;(2)红色首府旅游区:以莒南大店一一五师暨山东省政府旧址纪念地为核心,整合新华书店旧址以及山东第一个团支部旧址共同组成红色首府旅游区;(3)滨海传奇旅游区:主要包括滨海根据地旧址、渊子崖保卫战旧址、刘少奇沂蒙旧居、滨海革命烈士陵园、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东北军一师“九二二”锄奸运动旧址、青口 战役旧址等景点;(4)英雄孟良崮旅游区:涵盖大孟良崮旅游区的主体范围,主要包括孟良崮战役旧址、山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南北岱崮革命遗址等红色景点;(5)战地歌声旅游区:主要包括《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大青山战斗遗址及烈士陵园、省战工会旧址等红色景点;(6)英雄新四军旅游区:以新四军军部旧址为核心,整合崔家大院等景点共同构建英雄新四军旅游区;(7)红嫂故里旅游区:主要包括红嫂祖秀莲墓、沂蒙六姐妹故里、红嫂明德英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等景点。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从1938--1949年接近十二年的时间中,在临沂发生过无数次战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临沂人民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45年,罗荣桓将军就是从临沂带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以及山东的抗日部队6万多人奔赴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解放战争后期,陈毅将军也是从临沂指挥战争,渡江南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涌现出像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这样一些可歌可泣的先模典型。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如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孟良崮战役旧址等,现在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对青年一代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今年“五一”期间举行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突出了沂蒙红色文化这一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城市特色,把沂蒙红嫂等经典形象充分展示出来。做军鞋、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故事走上了《蒙山沂水》的舞台,4
委婉动听、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将贯穿始终,《沂蒙颂》、《跟着共产党走》等人们传唱的红歌也会被融入到演出中。
临沂有曾子、蒙恬、刘洪、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左宝贵等历史名入资源;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兵学文化,如银雀山汉墓及其出土的汉代竹简、沂南北寨汉墓、吴白庄汉画像石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这些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沂蒙民俗文化资源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地位不断提高。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其现状 3.1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1)红色文化地位高——以临沂市为中心的沂蒙山革命老区是山东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的核心。
(2)资源遍在性分布,内涵密集——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条河都有传奇,每个县都有遗迹;涵盖两战历史,走出两大野战军,产生430位将军。(3)地方特色鲜明,平民个性突出——沂蒙革命老区,地域形象鲜明;全民支援革命,百姓英雄主义特色明显。
(4)红色文化综合性高,内涵广泛——不仅是党政军领导核心,既是战场,又是后方,文化主题和资源类型多样化。
(5)精神内涵系统性强.支前文化具有独特性——精神内涵深厚,物质载体丰富;沂蒙特色独有,支前文化独具。
(6)组合性好,产品兼容性强——红绿资源相间分布,红绿结合,古俗结合,协调发展,便于形成高度兼容性的产品组合。
3.2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
(1)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红色观光产品占绝对比重,红色文化主题体闲和红色圣地度假产品严重匮乏。
(2)产品品位较低,以静态展示为主,空间容量小,展示内容有限,难以增加游人游览时间,造成单体景区的浏览规模过小,难以做大做强。
(3)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过于注重文化展示,忽视了红色景区的旅游功能和产业功能,景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高,难以持续发展。
(4)沂蒙红色旅游产品没有与当地的绿色生态和特色民俗进行有机的结合,导致红色旅游产品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况。
(5)产品的空间协作不力,内部各个景区之间缺乏有机整合,特别是品牌和产品的替代竞争激烈。与外部的红色区域特别是华东地区的红色景区的联合促销和产品组线力度仍需加强,造成了沂蒙红色旅游产品的外部竞争能力不强。(6)红色购品的开发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仅限于小型的手工艺品,没有真正将沂蒙红色文化贯彻到购品开发和购物氛围营造中去,难以建设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沂蒙红色商品体系。
4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临沂市红色旅游的开发
4.1系统整理与研究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是山东红色文化的主文脉,是沂蒙老区军民所创造的深刻完整而且凝聚力巨大的革命思想体系。开发临沂红色旅游,要系统整理和研究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做好沂蒙红色文化的整理与发展,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留存,纪念建筑的系统性修复,红色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和红色文物的抢救性整理,红色史料的抢救性挖掘以及红色场景的系统性保留工作,进而实现沂蒙精神的 继承与创新。
在开发中应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内涵,除有形的革命遗迹以外,与之相关的无形的红色非物质遗存开发也是增加有形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文化魅力的有效途径。与沂蒙革命老区有关的历史事件、战场遗址、纪念建筑以及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学等主题项目都是应当重点推出的,应依托其文化特色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开发,形成个性化、精品化的红色旅游品牌,从而提高临沂市红色旅游产品的整体文化品位,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4.2强化红色革命氛嗣,结合地域民俗和生态优势
加强沂蒙红色文化名城以及红色景区的文化环境建设,增加革命文化氛围,是提高临沂红色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强化红色名城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在红色历史地段,要进行革命特色景观的文化环境建设,以强化其红色旅 6
游形象,同时应该注意以革命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为内容的人文环境的建设,保持和延续城市的革命传统特色和文化氛围。强化居民的旅游意识、革命传统意识和旅游环境意识,营造外在的文化氛围,发扬沂蒙人所独有的无私革命情怀,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富于亲情特色的民风习俗,整体提升区域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外在氛围,建设健康向上而又热情好客的沂蒙红色旅游环境。4.3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革命传统与现代需求相结合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迎合游人的需求心理,尽量避免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抓住游人的需求心理,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亲和力,将革命文化景观活化,采取环境改善.氛围营造,活化内涵以及引燃亮点等多种方式激活红色文化景观。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红色景点进行再包装,使其展示出一种鲜活的革命意境和令人心潮澎湃的红色文化氛围,从而赋予面孔相似的红色旅游景点以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此强化游人的革命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提高他们的游览兴致,增加客人的滞留时间和回游率。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符合现代人追溯革命斗争历史、瞻仰先烈英勇事迹、接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洗礼的旅游需求,因此要将革命文化精神与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价值观念相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仅局限于资源本身及其物质环境的开发,还要强调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既要注重红色文化和功能景观的再现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又要满足当代人追求休闲、放松与舒适的要求,所以在具体的景观功能设计中,既要体现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和价值观的鉴赏,又要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与生态、体闲以及康体健身等产品的组合开发,以满足现代人对旅游产品的复合式需求。4.4强化地方特色,完善产品体系
在沂蒙红色旅游开发中要做到:突出红绿古俗结合,形成综合性产品;无形资源有形开发,形成参与性产品;红色文化生态包装,形成休闲性产品;注重红色内涵营造,形成体验性产品。开发临沂红色旅游产品必须突出沂蒙地方特色,树立与其他经典红色旅游区差别化明显的红色旅游形象,以红嫂精神主题产品形象,打造百姓英雄主义文化品牌,体验百姓参与革命、献身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不同于伟人和领袖文化的红色产品,是沂蒙红色旅游的卖点。积极构建沂蒙特色的红色产品体系,通过以红代绿,古今结合的方式形成综合型产品,依托优 7
越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休闲性产品。走集约化的产品发展之路,积极构建结构优化的产品系列,红色观光、红色美食、红色商品、红色娱乐以及红色主题休闲 等,为旅游者开辟广阔的消费空间,突出革命特色、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拉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4.5 以红色沂蒙吸引人、以绿色沂蒙留住人
以沂蒙精神感动人、以沂蒙亲情服务人
以沂蒙精神发展沂蒙红色旅游,把沂蒙红色旅游做成国家级红色旅游品牌。以沂蒙精神开展沂蒙红色旅游促销,塑造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级旅游品牌。确定合理的市场细分体系,以红色教育带动以先进性教育、干部与军人教育、青少年教育为主体的三大教育市场。建设人性化、个性化的营销体系,通过设立红色导游员、编制红色导游词和红色导游图,完善红色线路组合和红色信息网络,建设完备的红色导游服务信息系统。积极推动市场的理性过渡,实现从主导性市场向自主性市场的发育,从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的转变,从思想教育向综合体验功能和国民教育的方式渐进,延长产品的市场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4.6打破行政区界线,构建大沂蒙山红色旅游区
红色旅游开发不能以一个行政区域为依托来进行,必须打破行政区的界线,强化区域合作。不仅是地域上的,更重要的是在资源整合方面,都要依据红色文脉相连的原则,通过不同线路组合,将各地的红色景点串连起来,从而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优势的整合,并最终转化为产品优势。
临沂的红色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层次上根据三大主体文化线,可以有不同区域类型之间的合作,开发不同的产品及其组合。首先,市内整合旅游空间,多点互动。网络布局,整合现有景区,以主要景点为支点,构建功能合理的网络体系;第二,省内组织红色联盟,重要组合,形成优势。根据革命历史的渊源,可以考虑以临沂为中心,由临沂、莱芜、潍坊、淄博及枣庄共同组成大沂蒙山红色旅游 区,共同培育国家级的红色旅游基地;第三,省际实现旅游互动,同质互动,实现多赢。加强并做好与临近省份的合作,这是沂蒙红色旅游基地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沂蒙山是淮海大战的主要补给地,沂蒙人在淮海战役中的支前运动至今仍感动着一代代的人。而江苏徐州则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因此与江苏省进行合作,8
开展淮海大战支前游,可以充分体现沂蒙革命支前的奉献精神。鲁西南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誓师地,充分利用沂蒙山和大别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展革命老区生态游和休闲度假游,不仅可以使两地将自己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环境有机地结合,还可以推动双方红色旅游产品的结构升级。
4.7大力提高临沂旅游资源的魅力和内涵,增加宣传和推广力度
临沂成功举办了六届书圣文化节、两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会格局,被命名为“中国书圣文化之乡”、“中国诸葛亮文化之乡”。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十三项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览,打造了全国闻名的政治品牌。大型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和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 等精品在全国、全省获奖,电视连续剧《沂蒙》和电影《沂蒙六姐妹》被列为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大片,大型水上实景《蒙山沂水》的演出,将“百万人拥军支前、十万人血洒疆场”的许多经典故事搬上了舞台,对于提升临沂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亮丽名片,打造水上娱乐之城,建设城市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一体化以及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后应该继续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临沂市旅游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5结论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陈毅元帅曾在1959年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沂蒙山区的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能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进行革命精神教育,不仅对沂蒙山区的人民是不公平的,对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也是一大损失。
在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上,临沂市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吸取其他各地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打造“沂蒙” 品牌,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从而推动临沂市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晓颖,朱栋,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 34-37,76
[2]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88,33 [3]赵兴云.沂蒙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7(2):207 – 211 [4]黄细嘉,龚志强,宋丽娟.红色旅游与老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10 [5]左兴俊,张永胜.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 [6]孙仲明.旅游开发研究论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第四篇: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张莹1
摘要: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开发,这样就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熟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佛教文化旅游包括普通旅游者观光、游览佛教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参加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和专业佛教信仰者的朝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回游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在我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在人们中影响根深蒂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人们心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无论是普通的旅游者,还是佛教的信仰者都可能成为佛教潜在的购买者,佛教旅游地中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和佛教圣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佛教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已经具有了开发的价值。因此,佛教实体景观、人文景观和节庆活动就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称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佛教旅游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了解佛教文化,但是佛教旅游的发展也使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鱼龙混杂。佛教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以佛教文化内涵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旅游。但是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目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内涵深层地挖掘和开发。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项目开发比较晚,而且开发的水平不高, 基本停留在一些实体景观观光较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只进行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挖掘自己独特文化特点,对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1 作者简介:张莹(1980—),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的文化进行设计和开发, 这就造成了佛教旅游者得不到深层次的文化感染,收获很少,从而降低了对佛教景点的吸引力。导游在对佛教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讲解时,大部分停留在佛教建筑的外观上,对蕴含在实物当中的深层次佛教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从而不能把一些佛教文化和佛教故事向游客详细讲述;佛教寺院中大师和徒弟,基本上都是从事诵经、占卜等活动,不能与旅游者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在佛教景点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旅游者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真正的熏陶。
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为丰富,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但是,要想使佛教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合理开发这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并且保持和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遵循以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就是指开发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时要结合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充分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设计和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旅游产品。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发展佛教旅游事业,将佛教旅游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把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又是我国传到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佛教在东南亚国家传播的中转站,不同宗派的大师的讲法、遗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我国佛教圣地大多数都坐落在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名山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合理,宣传得当,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实现佛教旅游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佛教文化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佛教生态旅游,以佛教周边自然景观为主,佛教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自己感受佛教的生态底蕴,保护资源不受到任何破坏。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可以引导游客从观念上净化思想,自觉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筹划佛教圣地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有建筑格局和
建筑风格,佛教圣地后来的人工建筑也要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合理开发佛教旅游地的旅游内容、接待项目,控制佛教旅游地的规模和接待人数,使佛教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挖掘不同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这些资源组合成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坚持特色性原则就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内涵这一主题,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佛教旅游地的不同特点,开发一些区别于其它佛教旅游活动的独特旅游项目,让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融合,如武术与佛教、茶道与佛教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佛教旅游项目,使佛教信徒和普通游客者得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旅游转变。观光旅游是以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中的实物为主要方式的旅游。这种旅游方式游客几乎没有参与体验旅游项目的机会,游客也很少能够真正亲身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难受到佛教文化感染。所以,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参与体验旅游开发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动态式开发,除了设计观赏实体景观以外,还设计了一些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和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在动态的佛教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出家弟子的生活状况。如出家弟子的饮食、住宿等。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气氛,可以让游客舍弃名、利等杂念,忘掉烦恼,净化心灵,实现佛教文化的深层体验。
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紧紧围绕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遵循科学开发的原则,将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佛教主题公园开发
1955年7月,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公园——美国迪斯尼乐园建成以后,人们很快地接受了主题公园这种新型旅游形式。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主题公园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以后,主题公园的形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如:杭州“千古宋城”,无锡的“三国城”和“水浒寨”。主题公园的形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只要主题定位准确,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主题公园形式就能获得成功。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的形式来规划和开发。由于藏传、南传和北传佛教建筑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佛教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把不同特色的建筑合理地组建在一个主题公园中,全面、系统地展示给游客。那样,游客只要去一个主题公园,就可以领略到不同派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佛教建筑了。杭州的“东方文化园”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建筑、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同时在一个公园中展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游客评价很好,而且游客回游率很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主题公园形式,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形式。
2、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开发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文化对我国影向比较深远,在我国宗教的教徒中,佛教徒占有很大的比重,数量最多。普通人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对于佛教节日比较感兴趣,而且参与佛教节庆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开展和举办佛教节庆活动,可以增加佛教旅游地吸引力。佛教节庆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地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重视佛教节日庆典形式的开发。开发节日庆典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佛教节日很多,作为开发者,要重点利用这几个节日来安排旅游地一年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佛教旅游地的声誉,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佛教餐饮开发
目前全国大部分佛教旅游地,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是观光与赏景形式。餐饮食品开发一直是空白,而且游客对佛教餐饮也不了解。因此,开发佛教餐饮食品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重大创新。现代社会中,人们提倡健康的饮食,为佛教餐饮开发提供了市场潜力。因此,可以在佛教旅游地开设如佛教素菜餐馆或素食餐厅,把素食延年益寿的理念向晋通游客推广。佛教餐饮开发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个重要形式。
总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必须做好旅游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深层次地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中的文化内涵,使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搞好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具一定特色的佛教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 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2] 华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第5期
[3] 刘海英.哈尔滨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8月
[4] 袁银枝.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5] 金波,孙鹏祥,蔡溢.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1年3月
第五篇: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单选题(12题)
填空题(10题)
名词解释(2题)
简答题(7题)
论述(2题)
一、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资源学是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形成、特点、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型学科。
二、旅游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1)旅游资源的形成(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历史背景)
(2)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
(3)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旅游资源的保护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组织,有计划的把旅游资源改造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吸引物,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
四、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各类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地球的圈层结构是自然旅游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
②地理环境差异性是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的主导因素
③地球的内外引力是塑造自然旅游资源的根本动力
④地球水体的水文特征
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历史演变传承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主体因素
②文化背景差异性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③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六、旅游资源的特点
1、观赏性特点
2、区域性特点
3、综合性特点
4、文化性特点
5、独断性特点(独立性和垄断性特点)
6、时限性特点
7、保护性特点
七、旅游资源的分类: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3个层次(2003年)
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自然)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人文)
八、旅游资源评价“三三六”评价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三三六”评价法(卢云亭)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大条件(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地理位置条件、景观地域组合条件、环境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
“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六字评价:美、古、名、特、奇、用
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标准是: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自身评价
2、开发现状评价
3、开发环境条件的评价
九、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2、旅游资源调查的任务
3、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自然环境的调查、人文环境的调查)
(2)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
(3)旅游资源开发的调查
十、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常规技术调查法
(1)资料统计分析法
(2)访谈询问法调查法
(3)野外实地考察法
2、“3S”技术调查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十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
1、新建
2、利用
3、修复
4、改造
5、挖掘提高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自然类旅游资源:尽量突出资源的本色特点,观光旅游,休闲体验,度假享乐,康体健身。
(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着重反映和展示资源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水平及其历史意义,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物类旅游资源。
(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要尽可能地使旅游者参与到旅游地的社会活动和民俗仪式中去,让他们对当地的民俗风情,民俗习惯有一个切身的体验。
(4)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5)现代人工吸引物开发模式: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得可用于开发,突出特色,个性鲜明。
2、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东部地区------精品开发模式
(2)中部地区------特品开发模式
(3)西部地区------极品开发模式
3、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价值高,区位优
十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
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是一种破坏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某种生态破坏。
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
以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产生极大的破坏。
十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2、强调持续性
3、强调公平性
4、强调共同性
基本含义:旅游业的发展要以不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 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
旅游资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旅游者数量,动态。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进行环境效益评估
2、旅游开发以环境容量为基础
3、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依法保护旅游环境,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
4、强化生态意识
5、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工作
6、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管理
7、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十四、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信息资源与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
十五、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水体类)简答题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