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风有情,化雨无声——读《协和医事》有感
春风有情,化雨无声——读《协和医事》有感
写读后感,这本来是一个有点矫揉造作的话题,不太适合我这种粗线条的男孩子去写这么深情、有思想的文字,但是辗转思考之后,我还是决定,放浪一把,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是一本我读过的思考深度最让我难以企及的印刷本了!
第一次接触《协和医事》这本书是在2017年的7月份,这是一个北京燥热难耐的季节,迈出空调房,处处漂浮着的都是40度的高烧空气,猛吸一口,能把气道整出来个轻二度烧伤,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本书居然让我静静的坐了下来,让我一页一页的翻转文字间所流淌的思考:关于医学,关于人生,关于未来。
仍记得那是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室轮转实习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当急诊一线,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处理千奇百怪的事情,忙的脚打后脑勺。但是一有空闲时间,我就坐在电脑前面,打开预存在桌面上的文档,细心的咀嚼起来书中的道理。
关于医学,我想自己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时常思考,现代医学是如何在短短百年之内攻陷传统医学的阵营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协和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当初协和办院是如何达到这样一个让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的?种种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碰撞、交汇。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学习中医的,对于协和的发家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就比较留心的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其中一句“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深深触动了我,在那个动荡的民国,能有这种认识和想法的人,绝非等闲之辈,因为他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事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老一辈协和人,在协和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对自己内省、专注、与慈悲的向往。对的,就是这种感觉,让一个又一个的协和人在时代与命运的旋涡中破碎、重整,并最终找到自己心系一生的情怀,实现个人对医学实质的仰望,对生命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个人价值的终极定位。这是这些人相似的精神气质与理念追求,才打造出“协和”这两个字无声的金色招牌。
从老的协和三宝:图书馆、病历、严格的住院医培养制度,到现今的协和三宝:为医的尊严与幸福感、高级医学人才的医学教育新路、大医学的全景思维。当旧的医学模式招架不住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膨胀的侵蚀的时候,老协和终将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成为街头巷尾花甲老人口中那个林巧稚、张孝骞的记忆。医学中人的作用慢慢被各种机器所取代,这是百年协和也无法改变的渐变轨迹,这不禁开始让人怀念起那个“一支手电、一只听诊器、一支笔”的医学时代。
现在的大学几乎都沦为“一条满足社会学位需求的生产线”,协和也无法避免的卷荡其中。而20世纪初协和的办学理念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她的初衷是使自己成为精神生活与科学技术相互对话的场所,成为可以激活思维、解决困惑、创造完整感的地方,她以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相结合的形式,避免了事实面前过分的乐观与悲剧的失望的产生,她将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放置在了一个更深刻、更广袤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这才是当年“协和现象”的实质与真谛。
关于人生,这个思考显得有些蛋疼。因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现在就开始思考人生的话,那么他一定是无可救药了!还记得2010年,自己脑子进水的将高考志愿填报为河北医科大学的那个清晨,花在开,鸟在叫,而计算机室里狂乱的鼠标声却划破了整个宁静的校园。后来“医门一入深似海”的日子,用响当当的耳光,一记又一记的将脑子里积的水,敲打而出,那个疼啊。都说医生是“白衣天使”,可是在医学院校浪迹江湖、快意恩仇的日子,曾是我们自觉无法用生命去支撑的时光。相比较协和医学生的八年制,我暗自庆幸上帝的眷顾。毕业典礼,啊,不!分离出去的河北中医学院,压根就没有毕业典礼。
话题回到协和人生的思考上来,我发现协和人还是比较认同自己“协和人”的身份归属的。他们用一种时代的烙印打在每一个“油王府”准时出入的人的脸上,那是一种警醒的智慧,一种对时代应变的思索。而在新的时代、新的体系下,协和人需要一个新的人生标准来重新定位自己医生这个职业。只是,目前一切都还未定型,一切都还在急骤的变化之中。
一辈又一辈的协和人,在现今这个医学的清苦职业中苦苦坚持着,因为被社会的名誉与期望所“绑架”,他们希望自己能和协和这种形象相匹配。而当一位协和医生,被外界冠以“名医”、“良医”的头衔时,这个人,可以想象,绝不只是拥有了良好的技术和过硬的思维这么简单。也许当年吴英恺在定义“良医”这两个字的时候,并未能预见性的猜测到,现今社会对医生职业生涯的严苛要求、风险和压力。在这个信仰飘零的时代,大师已远去,身边的道德标杆,一个接一个的分崩离析,医学生涯也难以解脱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还是随波随流的飘荡,在这个任性与个性充斥的社会的一角,协和人,也面临着这样的人生拷问!
关于未来,我想起现今流行于网络上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确实,眼前的生活之路已然举步维艰,可是当面临着老协和人的慢慢离去,新的年轻力量还来不及成长起来的时候,这不禁让人为协和的未来握一把汗。老一辈对这所卓绝机构的感情,可以使用一生的热情与精力去倾倒,他们退而不休,仍在为心中的梦勾画。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则在用自己理解的现代新方式,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着这里几十年的传统,并赋予她新的内容和意义。向传统寻求力量与本质的回归,向新时代寻求传承中更坚实的载体与更鲜活的道路。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协和卓越的理念与高尚的人格中积攒风雨中前行的力量与智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鉴新生代的创新思维,让心底深埋的协和情结,激发起无限的热忱、自律、专注和慈悲。
读罢掩卷,一个个跳跃的字符,在脑海中不断触动着粗线条的神经。春风有情,化雨无声,在这种更深邃、更开放、更活跃的思维面前,一个人,一群人,论述一段历史,提出些许疑惑,或许,这才是作者对协和最深沉的爱!
2017年08月11日
三让堂主
刘签兴
第二篇:读《协和医事》有感1000字
读《协和医事》有感1000字
连续一周拜读完前辈的《协和医事》感慨颇多,特别是协和的教育模式让我对医学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书 育人
协和的教育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讲,教书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辩证、对立、统一、整体、开放的思维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结合未来的实践培养以提升学生在医学领域的悟性,也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创新思想,能够独当一面,可以完成项目攻关的优秀人才,而非具有医务劳动能力的普通医务劳动者。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反思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力,这是典型的形式教育,是对教育浮躁、急功近利的表现。对人才的培养要用发展的思路去培养,重点是在为学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发展的、能够自我成长的路线。学生有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样的基础学科水平决定了什么样的发展高度和悟性,什么样的悟性又决定了什么样的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创新是分不开的,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再看协和的育人,协和在育人方面,提倡有序的竞争,建立和谐的竞合关系,而这种关系也符合物竞天择的社会规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快了医学发展的进步。在竞争中国共产党同发展进步、实现优胜劣汰,在合作中谋求更好的共存方式。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的“三严”是严格的定义了医德的标准,为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订立的行医规则。严格的师生制度确立了老师如同父亲一样对学生进行负责,而学生则需向孩子一样听从老师的教诲。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进了高校要做“四有新人”,有旷过课、有挂过科、有恋过爱、有上过通宵,可以说这些学生是存在着严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错误。不但建立不起正确的竞合关系,反而是将邪的、错误的、不可做的事情建立起了竞合关系。
再看老师,多数老师是只教书不育人,老师上课来了,下课走了,路上学生碰见了老师不理不问,老师碰见了学生不要说叫不上名字,是自己的学生,十个有八个认不出来。在过去,老师和学生是第十族的关系,明朝大儒方孝孺便被灭了十族,因为学生是老师思想和知识的传承者,我们不是有句俗语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都说明了老师和学生本应该的社会关系。而今这种关系变成了赤裸的金钱交易,考试不过关给老师打打秋风,送点礼物,不过关也让过关。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代腐化一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代更比一代差。
对于医学的教育,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协和所教育出来的医学人才,也需要人力,不论是牛刀杀鸡还是鸡刀杀牛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医务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才是对社会资源的最大利用、才是正确的。
第三篇:读无声告白有感
读无声告白有感
我的无声告白
——读《无声告白》有感
紫萧
看到自己喜欢的微信公众号作者推荐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并且好评如潮,于是满怀期待的看完了这本书。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无声告白'的原版意义,在这里我觉得'无声告白'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为什么告白会是'无声'的呢?
从小说刚开头就设置了整个>故事的悬念,'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这句话就足够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继续往文章里探索。带着各种疑问我像被吸引进去了一样看完了这本书。心情有点沉重,也思考了许久。
玛丽琳,也可以算小说最核心的人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美国女人,甚至到了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地步,而这一切似乎就是和自己原本很普通的生活相矛盾,而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政课教师,对她的期望就是嫁给一个成功的哈佛男人。她作为一个女儿,又作为一个母亲,在母亲的期待下又期待着自己的女儿来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
小说的男主人公詹姆斯。李,是一个追随打工父母偷渡到美国的中国人,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凭借努力与天赋,一路学霸到哈佛。他与玛丽琳相反,他努力的想融入这个白人的环境中,希望与周遭美好的共处,可他似乎没有那种社交能力,这也与自己本身的现实形成了矛盾。
所以两个矛盾的个体无意中又组合在了一起。玛丽琳所处在社会是一个都觉得女性就应该学学烹饪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的社会,但是相反她热爱化学,很渴望当一名医生,她讨厌社会对女性的框定,所以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包括主动告白这个同学都不喜欢的华裔男教师詹姆斯。李,诚然,李对这份感情欣然接受,一部分因为爱,另一部分因为跟一个白人姑娘结婚从某个角度上证明他融入了这个社会。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组合最后一定会产生问题,就这样,玛丽琳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时,她不负责任的离家出走了,九个月后她主动联系了李并回家,可她没想到这次离家出走会给她的女儿莉迪亚造成一生的伤害。
小小莉迪亚害怕极了,她害怕母亲哪天又会突然离去,母亲回来时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做个乖孩子,让妈妈快乐,一个很小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承受了她原本不应该在这个年纪承受的东西。她知道妈妈喜欢化学,她便也表现的对化学很感兴趣,每天都让妈妈告诉她很多化学知识。妈妈希望她以后当医生,她的志向便是当一名医生。她每天每天努力的学习那些本来不喜欢的东西还得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她如此乖巧的模样让父母觉得这个女儿一定能成大器,这时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就这样被父母忽略了。
莉迪亚身上同时承载着两个大人实现不了的梦想,满足妈妈的期望当医生,满足爸爸的期望积极融入群体多交朋友,李对于白人社会心底里是带着低人一等的想法的,所以他的主动融入更显卑微,可怕的是他做不到的事让自己的女儿做。他们不知道莉迪亚每天超前学着高年级的课程有多辛苦,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眼前每天貌似很热情的给同学打电话的女儿其实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她很想要洋娃娃的时候她的礼物是父亲送的一本如何更好融入群体的成功学,当她很想要一串漂亮的项链的时候母亲开心的送给她一个听诊器,她想要这么少,可是一样也得不到。作为一个孩子,她最想要的是爸爸妈妈开心,妈妈不会走。
莉迪亚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温暖应该只有哥哥内斯了,只有内斯懂她的痛苦,可惜内斯帮不了他什么。这一切年幼的汉娜最清楚,她总是躲在桌子底下偷听偷看这个家庭发生的一切,只是她不会说出来。在小说中,大人和小孩其实对这一切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说,没有任何声音出现,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也都是旁观者。
从小说一开始就开始探索莉迪亚为什么死了,其实从整个环境来看,她的死我们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孩的死,而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记得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大人都曾是孩子,然而很多大人后来忘了'.玛丽琳还是少女时期受不了妈妈老跟她说女人只要会烹饪会做家务找个好男人就行了,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所以她离开了自己的妈妈,然而当她成为母亲后却开始在莉迪亚的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告诉女儿没有什么比当一名医生更酷,然而莉迪亚没有离开她而选择默默承受了这么多年,只是因为爱她,不想失去她。玛丽琳真的不知道莉迪亚并不喜欢物理吗?真的不清楚自己的女儿没那么想当医生吗?我想不是,她只是选择忽视而已吧,这么些年她送给莉迪亚的医学书她都会马上借过去看,真正想当医生的是她,看到女医生也会极度羡慕的是她。玛丽琳一次又一次地被命运拉回属于她的人生轨迹。而在玛丽琳看来,自己是被命运一次又一次推出了自己原本设计好的人生。而对此一切,玛丽琳的丈夫似乎一无所知,他只是安于家庭生活,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做着他那一份教书匠的工作。因为是华裔,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成为最普通的一个美国公民。而恰恰相反的是,玛丽琳并不甘于平庸,她想与众不同。两个人从内心深处对生活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期待,命运却让这两个人相爱并生活在了一起。
重新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内心并没有真正妥协。她开始拒绝做饭,又把自己全部的野心和梦想寄托在了女儿莉迪亚身上。她把莉迪亚当作了另一个自己,要求她热爱理科,并热切期盼她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也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全然失去自我地配合着母亲,直至有一天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而投河自尽。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仿佛身处一个皆然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每个人都无处宣泄。
书的封面是这样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人都知道往事不可追,所以当我们想要后悔又无可作为的时候,老是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并不是自己不知道这治标不治本,而是为了好让自己好受一些,要想想至少我做了一些什么。
你也曾经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小波说过,'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你一直做着黄金时代的梦,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当你意识到这事儿的时候,锤子已经落下来了。
这本小说讲的是家庭教育,看完我多多少少有一点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会有遗憾,父母的遗憾往往变成对儿女的期待。他们固执的认为如果小孩子有了自己缺失的那部分会更加幸福,却没有想过自己的向往是否真的是孩子的向往,自己强加的幸福是否已经变成了孩子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辈子来发现自己的喜好,我们总有一天会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第四篇:读《真爱无声》有感
读《真爱无声》有感
师范附小乔靖涵
七本主题阅读,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让我体会到了“爱”的含义,特别是《真爱无声》这一本深藏着一份绵延不断亲情的书,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来做比较,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
父爱如山。父爱就是滋生、输出坚强和勇敢的源泉。其中有一篇《父亲的本能》中,父亲在女儿最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凶猛的狮子,留给孩子以安全。是的,那时的父亲根本不必去细想,出于本能自然就做出了这一举动。《挥手》这篇课文描写了父亲在看似严肃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火热的爱子之心,在儿子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母爱似海。母爱就像辛勤的蜜蜂、纯净的泉水。《有爱不觉天涯远》这篇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爱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母亲走之前对女儿说了一句话:“有爱不觉天涯远”。是啊!这是多么感人至深的一句话呀!只要心中有爱,天涯海角都没有距离,哪怕是隔着两重世界,也能感到亲人就在身边。
感恩的心,父母的爱就像那百花酿成的蜜,馨香而甜蜜。《孝女绳》这篇文章让我深受感动,文中的女孩虽然年仅十岁,但她却用爱与责任撑起一片天。这个女孩的父亲李太允身患严重的肺病导致一侧肺坏死、两耳失聪,语言能力基本丧失,长期卧床不起,她的母亲因不堪重负而悄然离家出走。从此,李根稚嫩的肩膀成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的脊梁,她边上学边独自一人照顾爸爸的生活起居,负担所有的家务还要兼当爸爸的护士,生活的艰难让人难以想象,一根细细的尼龙绳传递着父女之间的信息,也维系着深深的父女亲情。
《真爱无声》这本书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诠释着人世间的种种
爱,每每读起这本书我都会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书中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深深地领悟到爱的真谛,潜移默化地促我成长、使我懂事,我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富有爱心的女孩儿。
第五篇:读《目送》有感: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
--读《目送》有感
田 莉
有个微信平台要奖给我一本书,我选择了龙应台的《目送》。当我真正拜读时,却是一年后的今天了。这像一个人的无声告白。
很厚重的一本,沉甸甸的像一个人的心情。油毡草绿色封底上,有这么一段介绍: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着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
《目送》里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写了幽微,也写了深沉。读者能觉得,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和美丽。一切回味、体验、感想,都丰富了此生的精神行旅。
喜欢她的作品,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前年读过作家的《孩子,你慢慢来》,仿佛时间戛然而止,有一下子清朗,一下子被罩住的感觉。温情、气度与义侠,都在一句话里得到了诠释:沙中有印,光中有影,风中有音。
能体会出作家幸福生活的小溪正缓缓流淌,日子舒展。每天高高兴兴的,充满爱,不急不徐,喝喝咖啡和茶,如此惬意。《目送》里,一篇篇小散文,也可看作是心情随笔。细腻、真诚、纯粹,出自一个教授,一个体贴的母亲之手。书中,她的身份是多重的,首先是女儿,其次是妻子,再次是母亲,最后是导师和友人。什么都做得周全,让读者跟随她的路线,进行了一场行旅,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告白。
以短文《目送》为开篇,有统领全书的意味,这很好。读者马上有了带入感,一篇篇读下去,温馨和感动的轻风扑面而来。省悟、设想、真挚……一些深切的词语,及时触及心扉。她所经过的,传达给人去认知,因此产生共鸣。读者知道,那些细碎的岁月片断,那些个日常琐记,甚至杂七杂八的事儿,都从容地付诸笔端。让我们有了似曾相识的感受,她充实丰盈的生命历程,不枉活出个人价值和精彩。我欣赏她甜蜜的家庭,高雅的工作,还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华飞和华安,会好几种语言,真是个有福气的母亲呢。刚去台大任教时,写到了她父亲开小货车送她的情景,更多的是愉悦。父亲幽默地对她说: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呢。
龙应台是我的Idol.她的悲悯情怀,也让我认识到,我的落寞,也似乎和一个背影有关。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和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句经典台词也昭示了天下所有有爱的人,必要经历的离别,说明每一个人都得接受现实。它是残忍的,活生生的,不舍又无奈的现状。这本书,让人更深刻地感悟了生命的宝贵与人生的无常,很具有教育意义。
其实,纵览全书,无不与爱与责任相关,人生的话题深长。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道尽了现实的无奈与心酸,也道尽了短短的人世,悲欢离合才是永远的主题。日常点滴组成了生活的串珠,有时悲凉的意境就是:天空没有影子,可我已飞过。谁的一生不是如此呢?所以,整本书都是对时间概念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真的,当一个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年龄,演绎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期。这是对人生的认知过程,正如作家写到的: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那么,就让我们彼此珍惜吧。活着的好好活着。毕竟,我们都理解了生命,以及生命中的无声告白。
作者简介
田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省书画学会会员。临邑政协委员。德州民进会员。出过散文集,诗集和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