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的学习方法心理讲座
科学的学习方法心理讲座
同学们:你们好!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咄咄逼人,即使你曾经受过高等教育,也还是不够的,所以未来需要会学人才。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会学之人。假如我们仅仅是一个学会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会被新知识抛弃,如果是一个会学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就会凭借一定的工具,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而是不会学习的,不会用现代化工具学习的新文盲——“科盲”。要想会学,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方法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总结了几点科学学习方法。供大家借鉴。
一、要积极对待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一般在职学习都没有整块的学习时间,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的特点订好计划。合理和利用时间,要持之以恒,若学学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临阵磨枪”将无法学成,这样的学习态度只能装“半瓶水”,从某种意义上讲,态度决定人们生活的质量,态度决定学习成绩的优劣,态度决定事业的成败,态度决定人生。特别是学英语,首先要不怕学不好的态度,必须对它产生兴趣,兴趣是你学好英语的最好老师,多听英文歌,多看英文电影,多读英语书刊,多练英文写作,还要大胆多说英文,能听能看能说能写,英语就写活了,这样英语水平才能飞速提高。
二、要善于思考和想像。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密的思维活动,然而,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并不是那么容易。思考方式因人而易,比如我们可以在人声嘈杂的公共场所进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方式不受环境的干扰,达到了一定的思考境界;还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间休、吃饭等寸暇时间来进行思考,这种方式一般比较适宜难以获得很多完整时间的人,还有边散步边思考,散步时要沿着思考的枝蔓,不断地向外伸展,以提高思考效率,这种思考方式一般在室内思考疲劳时比较适用;最普遍的思考是从梦中或半睡中产生闪念,同样是思考的一种方式,也能获得某些灵感的火花。但要及时将其记录下来,以防忘却,其时就是我们平时的卧床思考方式。特别是学习语文中的写作,重点就是思考。当然写作也需要平时读得多、想得多、看得多、经历的多,你才能产生写作的灵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也需要创造力量,高创造力者具有高智力,但高智力者不一定具有高创造力。意志、情感、情绪、信念、毅力以及适应能力,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我们创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许多事实表明,科学技术发明都是在感兴趣和积极乐观的良好精神情况下做出的。我们很难想像一个长期压抑、苦闷、消沉或易怒的人,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大的作为,大多数科学家都善于思考,且善于实践,科学家居里夫人不但善于观察思考而且善于艰苦的科学实践。当今不但要善于思考和实践而且要有想像力,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有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及灵感。养成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活跃思维,提高想像力。当然想像不能离谱,有了想像力才会有创造能力。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的时代,不但企业要求生存,人也要创造生存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对企业是如此,对艺术、科技事业更是如此。
三、要善于积极积累知识经验及实践。读书是“由厚到薄”的过程。看书必须理解、归纳、消化,才能积累书中的知识经验,看一个人善不善于学习,看他善不善于归纳。善于归纳的人,一本书看一遍,便可以归纳出书中的知识网络,知道那是点、线、面,那是重点、那儿是论述。可以把书本看作是一棵树,分清哪个地方是树根、树干、枝杈、花叶,心里必须清楚。防止看书出现芝麻西瓜一起抓,浪费精力。学习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书,除了要精读外,还要多实践,比如学foxbase+、VB等等编程技术书及多媒体制作,不实践等于走马观看花。看后还要多提出问题,科学技术方面,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具备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想像力,新问题出现了,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才是科学技术的真正进步。
会学了,学精了,还不够,还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国家、社会、企业、人民创造财富,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精神和物质财富,贡献了聪明才智,做出了贡献才是真正的会学人才,才达到了科学学习方法的目的
第二篇:英语学习方法讲座
英语学习方法讲座
I.我们的目的中国人从小学习普通话,所以中国有统一的口语。学习英语也怀有相似的目的:掌握一种能用来与英语国家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工具。
你可能正在计划出国经商、深造、进行学术研究、参加国际会议或商务会议,或者单纯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许你不想出国,但是需要和外国客人交流。你想谈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找一家好餐馆,看上场足球赛,经营一间公司,甚至关于原子裂变。或许你根本不需要跟外国人打交道,但是希望能运用英语在因特网上进行操作。
不管你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什么,请记住你的目的不是学说语法上无懈可击的英语。你的目的是明白他们的话并能成功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II.目标的实现
光靠看书和观摩就能学会打篮球吗?光靠读音乐理论方面的书和听录音就能掌握一门乐器吗?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你不能耽于想象,你需要“做”起来,它是实在的活动。像音乐一样,语言也使用声音,所以你一定出声地练习。
传统的“丢面子”的想法是语言学习的最大障碍。关于西方社会首要了解的一点是:对于努力尝试的人,不管他们犯了多少错误,西方人都表示尊重并会给予帮助。如果你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那么你永远也别想学会这门语言。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别指望老师像灌老醋瓶一样地把你塞满。老师不能读出你的思想,所以如有不懂的地方,应该提出问题或都请老师作进一步的解释。
记住:1)保持沉默才是真的丢面子。2)用英语组织观点、提出问题,这本身就是很好的练习。3)你要求老师就某问题进行详述时,实际上是在做对自己、对老师、对同学都有利的一件事——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肯定还有其他同学也对此心存疑惑。
III.语言学习的技巧
语言学习基本上包括三个过程:模仿,替换和分析。
A)模仿
还在学龄前的时候你通过模仿成年人学会了汉语。不知不觉中你形成了完整的发音和词序系统。这些已成为习惯。而这些习惯会影响你的英语学习,你需要养成一套全新的习惯,发从未发过的音,使用对你来说十分陌生的句式。要把注意力放在英语的发音和句型上,别去管对应的中文,更不要把意思直接从中文翻 1
译过来。学着用英语思考。
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模仿正常语速的范例。开头可能很困难,甚至令人绝望,但是英语国家里没有人讲“慢速英语”。而且,语速快起来时,英语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你只学过“慢速英语”,你会感觉跟不上。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正常的会中,“Do you know what I mean?”变成了/djanowadaimin/。在本书中此类单词或词组连续的例子不胜枚举。
最初,你可能只听懂磁带或教师授课内容的20%或25%。这没关系,不必担心。很快就你能明白一半内容,到学期结束的时候,你已能听懂正常语速谈话的大部分或至少是核心内容了。所以不要请求老师放慢速度。
仔细地听老师和磁带上的发音,然后进行大声模仿。注意学习词组和句子的口语形式,而非课文中的书写体形式。尽量逼真地重复自己听到的(而非读到的)话,练习会改善你的发音。在每一个单元后面有“试试看”练习,目的是帮助克服一些中国学生常见的重大发音问题。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一一解决,坚持不懈。
模仿发音的同时也要模仿语言的节奏。不要孤立的学单词,要掌握词组。这一点至关重要。在阅读一个句子的时候,如果你在字典中查每一个词的意思,往往会曲解整句话。我们可以拿一个普通的汉语词组的例子,对它进行分析,如果一个名国人一个字一个字单蹦地说“我很高兴”,他还没说到“兴”的时候,你会以为他在说“我很高”。
有些短语的理解不能靠查每个词的意思而获得,因为它们是用作习语的。关于它们,在教材中有英语注释,偶尔也会有中文解释。关键是你要学会辩别词组,并在口语中学会按照词群进行表达。下面是四项基本技能训练的顺序务必作为格言遵循:听到的再说;说过的再读;读过的再写。
B)替换
依照我的经验,替换练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学习课文中做范例的词组或句子,然后在同一个句型下,用其他的单词或词组进行替换练习。例如:
A.Is this introduction too long? short
B.Is this introduction too short? essay
C.Is this essay too short? skirt
D.Is this skirt too short? long
通过大声地反复操练句型,并用新的词和短语进行替换,你学会了英语的词序。事实上你在学习用英语思维,不再从中文转译了。做这种练习不必依赖老师;利用课文中的句型自己就可以进行替换练习。一定要出声地练习。这种练习也非常适合两到三人共同进行。起初你的替换句型会非常简单,随着你的语言能力的增强,句式也可以相应变得复杂起来。而且,替换练习非常有趣,你的速度越快,乐趣越大。
C)分析
诚然,孩子们学习新的发音和句型比成人要快得多,不过成年人更有耐心,做事目的性更强,拥有更多的学习经验,也就是具有语言分析的优势。
语法说明和规则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它能助你更快地掌握一门语言。你能够了解英语句子的构成、使用以及跟汉语的区别。
不过请记住:学习语言知识跟学习使用语言不是一回事。课堂内外跟老师和同学们用英语进行交谈。走在街上可以用英语默想:“I’m standing at the bus stop.If the bus doesn’t come soon, I’ll be late for dinner.Here comes the bus.It’s too crowded.I can’t get on it.I’ll have to wait for the next bus.”在家里可以自言自语:“I’m hungry.I think I’ll start making dinner.What are we going to have for dinner tonight?”
IV.关于词典
词典对于语言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对它们也要灵活使用。英语是活的语言;其表达方式是正确还是谬误,可接受还是不可接受,流行还是过时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且词典的编纂者有时也会失误,甚至会犯语法错误。查词典之前先对句子有个整体的把握。
学期开始时使用英汉词典,一两个月后试着换成全英字典。在课文中不要用中文做笔记,要用英文。学完一个单元之后,你应该能够用英文对新的习语和单词进行解释。
使用全英词典,养成用英语做笔记的习惯,有助于你用英语思考,提高你的理解能力和口语能力。
V.目标的制定
要切合实际。如果制定无法实现的目标,你只会对自己失望。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这样的:起初,你进步很大,满心欢喜。然后你的语言能力似乎停滞不前了。你觉得什么都没学到,开始对自己恼火。这一阶段可能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不过不要泄气。到某一阶段,你的语言能力又会向前跃进一大步,你会发现自己一直都在提高。
朋友们,享受学习吧!
第三篇:心理讲座
致爱情之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讲座
为进一步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与性意识,2014年5月22日下午3点至5点时分,xx大学xx协会于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致爱情之大学生婚姻与性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邀请了具有“广州市白云心理医院首席心理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硕导”,“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约专家”等荣誉称号的沈家宏教授前来进行演讲。心联会会长xxx,秘书长xxx,副会长xxx,xxx,各部门部长以及干事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指导老师是xxx和xxx。
演讲前,同学们对沈家宏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演讲过程开始时,沈教授就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案例,证明了“婚姻与性”等问题的普遍存在性。接着,沈教授围绕“性爱”这一问题展开,并表明,性爱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物也是如此,所以无需感觉到“肮脏”或者“恶心”。科学而合理的性生活,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要,还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之间,彼此间的真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同性之间的交往。男性与女性由于生理的不同,在“性”方面也会有不同的反应,男性的对性欲的渴望最强的则集中于18至19岁时,而女性则在30岁左右,男性和女性分别所产生的“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表现。接下来,沈教授谈论到了本次讲座的另外的一个主题-“恋爱”。并告知同学们,在大学时期,谈恋爱是正常的,也是人性心理的需要。关键则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与恋人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学会关心恋人,人总是喜欢希望能够被关心,作为恋人更是如此;其次,我们要学会理解对方,尽管有时不明白对方的做法,但我们也要默默地给予对方精神层面的支柱;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要学会尊重对方,彼此之间的真爱,莫过于相敬如宾,尤其是对方的隐私,要给予足够的空间。
时间一秒一秒的到来,而最终,本次演讲也以沈教授与学生间互动而结束,整个会场于欢声笑语中落幕,在整理好会场后,我们与沈教授合影留念,共同刻录下这次演讲的成功举办。
第四篇: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
2009年07月12日 23:58:47来源:枫林转载
科学的学习方法(一)
1.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古代有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这位仙人碰到一个穷汉,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穷汉竟拒绝了这种恩施。穷汉对仙人说:你给的金子,我总是要用完的,还是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教给我吧!”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金子固然宝贵,但更可贵的是获得金子的方法。引申到学习中来,可以这么讲: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会学”了,就是离开了老师,照样可以独立地去获取新知识和不断增长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A=x+y+z。A 代表成功,x 代表艰苦劳动,y 代表正确的方法,z 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用在学习上,就是说,要想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一要靠勤奋;二要靠学习方法;三要靠效率。
什么叫学习方法呢?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正如一个想过河的人,他采取什么办法过河呢,是坐船、过桥,还是游过去?一个人只要学习就必然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区别在于采用什么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我们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迅速去掌握一套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抛弃不科学、低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在同样几个老师的指导下,用的是统一课本,大家都很用功,基础也差不多,可是不久就会在学习上出现明显差距,其中有一条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同。例如,上课前,有的学生搞预习;有的学生就不搞预习。就是搞预习的学生也不一样,有的每门课程全预习;有的只对自己的弱科搞预习。预习的方法也很不一样,有的像看小说,过目一遍,就算预习完了;有的预习时又看书又动手又动脑,预习时一定要把不懂的地方弄明白,甚至,有的还要做预习笔记。上课时,表面上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但听讲方法也大不一样:有的学生只重视记笔记,不重视听讲思考;有的边听边记,以听为主;有的边听边划书;还有的听讲只重点听老师讲课的思路。下课后做作业,有的下课后拿起作业本就做,不会时再查书;有的先回忆复习一下上课的内容,然后再看书整理笔记,最后才做作业。
总之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早重视学习方法,早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早受益、早主动。在实际中由于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见得都能立竿见影,有时是“慢效应”,所以在检查学习中的问题时,学习方法经常被忽略。而找到的问题又往往是“皮毛”,什么马虎啦、粗心啦、没记住啦,而更多的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还不够“用功”。只要分数一下降,就在延长学习时间上找出路,采用“拼”的办法。拼一下,可能暂时起点作用,但终究是属于低效率的“蛮干”。而聪明的学生,则在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摸索适合本人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在勤奋的前提下,进一步从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去挤时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应当懂得“并非勤奋者都能获得科学的明珠,这里还有一个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给学习带来的是高效率;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将阻塞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给学习带来的是低效率。因此,迅速学会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2.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目前在广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比如:“只有学习欲望就行”;“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也好”;“学习时间越长越好”;“只要努力就行”等。如前所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有限的具体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科学的呢?
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一、要想学习,先有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
这说明了活动之前,计划的重要性。同样,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按照它执行。
1.没有计划的学习是盲目被动的低级活动
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学习会处于后进状态呢?学习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放学后,如果玩球,就没个完,天不黑不散;如果不玩球,回到家,则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看几页书,又去听广播;看着书,又想着干别的;有的干脆串门、聊天、打扑克;作业总是从下午拖到晚上。晚上,虽然口头说要学习,不看电视,可是电视机一开,总要找几条理由来看电视,等到电视看够,自己已没有什么精神了,不是开夜车赶作业,就是明早再说。这种散漫疏懒、松松垮垮、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这样学习下去不可能有进步。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与没有远大志向、缺乏意志固然有关,但没有认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吧!
2.制订学习计划的好处
(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一个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除了知道要勤奋外,必然要想到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完成。可以说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并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的越来越近,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学生,头脑中都应当有这张蓝图。
(2)实施计划时,可以磨练意志
有了计划,使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下,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诱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收获,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
(3)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那么,就不用再为每一个学习行动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到时候起床,到时候睡觉,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的行动,不用人催,不用人管。
过惯了集体生活的学生,往往比住家里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集体生活本
身的计划性就比较强,个人计划比较容易实现,又加上能更多地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可以加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4)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学生知道如果他多玩一个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上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计划,就不会轻易去浪费时间;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很明确,不用临时动脑筋、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游移不定。
二、自我检查——你正在有计划地生活吗?
这里给出一张学习计划检查表。请结合问题,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是否有计划。学习计划检查表
(1)编制以周为单位的功课表进行学习吗?
(2)开始学习时,制订了当天的计划吗?
(3)在假期,为学习而编制特殊的功课表吗?
(4)睡觉、起床大体定时吗?
(5)运动、游玩等大体定时吗?
(6)听广播、看电视的节目和时间大体一定吗?
(7)制订学习计划时,与家里人商量吗?
(8)经常检查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利用的吗?
(9)新学年开始时,制订一年的学习计划吗?
(l0)新学年开始时,确定一年使用的教材、参考书吗?
如果上表中你有8 个以上都回答“是”,那么说明你的学习生活是有计划的,而且计划比较科学、严密;如果以上问题你只有5
个以下回答“是”,那么你就有必要好好地坐下来想一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了。
三、制订学习计划要注意的问题
l.计划要全面
思想、学习和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订计划时,一定要兼顾这三个方面。计划里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要有锻炼身体的时间;要保证睡眠时间;要有娱乐活动的时间。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
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
2.计划中的“一线”和“二线”
计划中的“一线”,主要指那些常规学习活动。这部分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计划中的“二线”,指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后,所剩下的时间。主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做两件事:一件是补课还债,另一件是提高深造。
“一线”时间内的计划比较好订,只要完成老师交待的学习任务就行了;
“二线”时间内所要进行的这两件事,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要由自己安排。“二线”
任务如果完成得好,就可以改变自己学习中的被动局面或者使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二线”计划是制订计划时的重点。这是高水平计划应具有的内容。尝到完成“二线”计划给学习全局带来的甜头后,就会努力地去提高完成“一线”任务的效率,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增加“二线”的时间。当然,对学习差的学生来讲,开始时,“二线”时间较少,但由于学习水平的提高,就可以使“二线”的时间逐渐增多,学习的自由度也就逐渐增大,主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就有可能形成。
3.长计划、短安排
长和短是相对的。月计划和周计划比,前者长后者短;周计划和月计划比,前者为长,后各为短。总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大致有个计划。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千变万化,往往无法预测,因此,长计划不能太具体,不可能这个月把下个月每天干什么全都划出来。但下个月计划在学习上解决哪几个问题,应当心中有数。而第一个星期要做什么则要具体些,第一星期的每天干什么那就应当更具体些。这就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了每周、每天去完成,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全局学习任务中的地位。
有了具体的短安排
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就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具体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明确的目的。有了长计划,但没有转化为短安排,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就永远无法达到。
4.要突出重点,切忌平均使用力量
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讲重点,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自己学习中的弱科,学科中知识、能力上的薄弱环节;二是知识体系中的重点。
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下重点。如果你的化学和外语都较差,那么,外语就可以在“一线”时间内抓,而“二线”时间先全部用来补习化学,专门订一个补习化学的计划,坚待一、一二个月,化学的学习状况必将改观。
5.从实际出发,计划不能订得过高
这主要是指订计划时,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同学在订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是行动起来,却发现寸步难行,意志再坚强,也无法实现。主要原因就是订计划时脱离了实际,没有脚踏实地。
实际是什么呢?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就是指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注重培养哪些能力?
时间的实际。指在每个阶段,学习的时间有多少?“一线”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有多少?“二线”时间(自由支配时间)有多少?
“欠债”的实际。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上有多少欠缺?
教学进度的实际。订个人计划不能脱离老帅教学的进度,一天新学的知识要在“一线”时间内消化,“一线”任务完成后,才谈得上“二线”任务。
“一线”的知识量往往决定于老师教学的进度。知道了教学进度的实际就可以妥善分配“一线”时间量,保证“二线”时间。不掌握这个实际,往往发生“二线”时间内安排的学习任务,因“一线”任务未完成而受到冲击。很多个人学习计划的“破产”就是因为不掌握教师教学进度的实际。
6.注重效果,不断调整
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的内容是:
(1)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的?
(3)学习效果好不好?这里的学习效果,不见得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要靠自我的感受,要靠自己做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来检验一下,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成绩的变化,来对比分析。
(4)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什么地方安排太紧?什么地方安排太松?
原因当然又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如意志薄弱;客观原因,如这一阶段学习难度太大,作业量太大,活动太多等等。要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经过检查,再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每天写日记的时候,一定要把一天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考虑、记录,以利改进。
7.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只是一种可能性。把计划变成现实,还有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干变万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会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例如,如果对新学知识的难度估计不足,那么计划所安排的个人学习进度相对来说就快了;某一阶段集体活动较多,占用了不少时间等。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的时间,要安排一些时间性不太强的学习任务,完成不完成这项任务,对当前学习不会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机动性、伸缩性,就可以应付变化的情况,使计划有了一定的弹
性和可变性,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8.脑体结合、文理交替
“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的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脑细胞消耗着人体需氧量的1/4。血糖量为120
毫克时(指100 毫升血内),记忆最佳;血糖量为60—70 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45
毫克时昏迷、惊厥。可见,在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的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它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9.个人计划要和老师的计划相结合一般不要离开老师的教学进度另搞一套。另搞一套的前提是完成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在“二线”时间内安排的另一套,最好也和老师当时教的学习内容有关。例如,有的学
生物理的力学和电学全没学好,计划到了高三用“二线”时间补一下,而高三老师讲的新课内容是电学,所以在安排“二残'补习计划时,应当首先考虑补习电学。这种安排“一箭双雕”,既补习了过去学的电学知识,又促进了高中电学的学习。如果安排补习力学,而老师讲电学,为了学好电学就会逼着你去补习电学的知识,结果力量分散,战线长,互不相关。最后,有可能力学没补上,高中电学也没学好,甚至又欠了“新债”。
10.最佳和最差学习时间的利用
早和晚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等;完整的长时间,心情比较愉快、踏实的时候,安排比较枯燥、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时间、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
订计划是为了把一天中有限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安排好。如果在订计划时,能考虑到上述10
点,那么订出的计划就有可能变为现实。此外,计划订好之后,要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桌角、住室的墙上等显眼的地方,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执行情况。一个学习劲头十足、意志顽强、方法科学的同学,将会把一份份计划变成丰硕的学习成果。
人类活动的高级之处,就是活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和步骤。科学的、实际的、真想去执行的学习计划必将促进你的学习,因此是有用的;那些脱离实际的、不科学的,订了之后从来不想去执行的计划只能是一张废纸。
第五篇:小学科学学习方法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指导
许昌勇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摸索,我在不断的教学改进中,发现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依次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迁移应用。这七个环节步步为营,形成了科学学习有机的整体。下面以我目前正在教的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一节《电和磁》为例,来具体谈谈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发现问题。学生在这节课学习之前,从生活中,从科学课的学习中,就已经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但是,此前的学习都是对电和磁分开来进行探究的,从来没有考虑过电和磁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这样就在我的引导下提出了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电和磁有关系吗?
二、提出假设。问题提出后,学生们马上就炸开了锅。电和磁这种现象,学生们感觉很熟悉。学生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用电器,手边的文具盒里就有磁铁,可是它们之间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呢,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于是,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始了推测,有的觉得电和磁之间没有关系,也有的觉得电和磁之间有关系。
三、设计实验。争论了一会儿后,学生们发现,电和磁之间有没有关系,光凭嘴说是没有用的,必须得有事实来证明。于是学生们开始找寻证明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电和磁的特点。通过回忆此前学过的电学知识,学生们想起能够点亮小灯泡的电路里有电流。至于磁铁嘛,指南针就是一个磁铁,而且磁铁还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于是实验方案很容易就找到了,在通电导线附近放置一个指南针,如果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就说明电和磁之间是有关系的。
四、动手探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果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但是有少数学生的实验中,指南针的指针没有明显的偏转现象。这时,我发动指针偏转的小组同学帮助或指导指针没有偏转的小组重做实验。
五、分析结果。实验完成后,全班首先对第一次的不同现象进行集体分析。同学们发现,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正好垂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不会偏转;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不垂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则会偏转;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正好一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会剧烈偏转。
六、得出结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最终全班同学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
七、迁移应用。为了巩固知识,也为了考验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电磁感应,我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都没有了吗?能用我们的导线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通过最后的一步——迁移应用,让学生们又兴致盎然起来,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开始了新的一轮科学探究。学生们就在这样不断循环的学习中,将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渐掌握熟练,将科学知识逐渐装入脑海,将科学探究的精神逐渐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