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的学习负担加重,许多学生学起来十分困难,那么应该怎样学呢?第一:上课专心听讲,因为这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每一位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从姐姐这几十年所做的调查来看,凡是学习得诠成绩的好的学生,部十分重视上课这一环。反之,凡是未学好,成绩差的同学,最主要就差在没有专心听讲。其余的所有措拖都是围绕这一环节中制定的。学而不思则罔,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下来还得认真得利习,所以我得出了导致学习差的七大环节;(1)自学方法差;(2)做作业不思考,只会抄答案;(3)听课和笔计抓不住要领,效率不高;(4)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不消化理解;(5)不看课本,不复习便做作业;(6)不提前预习,不课后复习,没有把握好上课的45分钟,事后不做总结,缺乏信心;(7)没有错题本与日记本,这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但却从不受欢迎在云南省,几乎没有人拥有错题本,但四川、北京等则相反,许多的人不仅拥有错题本,还有日记本,这样做,为提高成绩做了良的奠基石。
第二: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从合法方式竞争地,弟弟你在学习上够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一般,那是因为你把书读死了,只会硬背,不会灵活运用,不会玩中取学,该完时就完,该学时就学,二着至关重要,切不可疏乎哦!伟大的教育家
爱因斯坦说:“A=X+Y+Z,A代表成功,X表示心理素质、Y代表学习方法,Z代表智能素质,每天早上刚起床便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情,因为古人云:“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第三:不能讨厌老师或科目,这是万为重要的一定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往往是在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与用途,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况题时,那种成功感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为什么目前的状态,我制定了这个方案,你可以参考一下:
(1)预习,理洽哪些已经理解,明白,或不明白的。
(2)听课,保持 心情良好,头脑清醒,不要人在慒营,心在汗,下课要走出去向远处跳望一下,回想一下上课的内容,与同学多交流,完善学习体系,不要怕闲言闲语。集中注意力,可用意志来排除干扰,认真思考观察,充分理解,同时要抓住老师讲讲题的重点,特别是开头,结尾,以及老师反复重复的内容,要记下。
(3)做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因为:“好记忆不妨烂笔头,同时做笔记要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帮助学习。”
(4)注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从而提高学习,参加课
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5)作业不要照抄,因为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撑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充分利用顺推法,逆推法、双向法、辅助法、排除法„„来学习,这占考试分数的30分(30%),另外背书在早上背,因为早上兴脑十分清醒,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多学多问。
(6)制定计划片,想好接下来要干什么。
切不日COPY。
(7)复习的方法,古人云:“必须时常回得利到所学的东西上而加以复习„„”
(8)课后回忆,精读教材、整理笔记、归纳错题、看参考书、补缺补漏、循环复习。
下星期六叫你爸、你妈、我爸、我妈来曲靖一中看我比赛,另外你要好好学习哦!
宋顺云
2014年5月1日
第二篇: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
2009年07月12日 23:58:47来源:枫林转载
科学的学习方法(一)
1.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古代有一位能点石成金的仙人。有一次,这位仙人碰到一个穷汉,就将路旁的一块石头点成金子送给他,不料这个穷汉竟拒绝了这种恩施。穷汉对仙人说:你给的金子,我总是要用完的,还是把你点石成金的方法教给我吧!”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金子固然宝贵,但更可贵的是获得金子的方法。引申到学习中来,可以这么讲: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会学”了,就是离开了老师,照样可以独立地去获取新知识和不断增长能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A=x+y+z。A 代表成功,x 代表艰苦劳动,y 代表正确的方法,z 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用在学习上,就是说,要想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一要靠勤奋;二要靠学习方法;三要靠效率。
什么叫学习方法呢?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正如一个想过河的人,他采取什么办法过河呢,是坐船、过桥,还是游过去?一个人只要学习就必然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区别在于采用什么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我们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迅速去掌握一套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抛弃不科学、低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在同样几个老师的指导下,用的是统一课本,大家都很用功,基础也差不多,可是不久就会在学习上出现明显差距,其中有一条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同。例如,上课前,有的学生搞预习;有的学生就不搞预习。就是搞预习的学生也不一样,有的每门课程全预习;有的只对自己的弱科搞预习。预习的方法也很不一样,有的像看小说,过目一遍,就算预习完了;有的预习时又看书又动手又动脑,预习时一定要把不懂的地方弄明白,甚至,有的还要做预习笔记。上课时,表面上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但听讲方法也大不一样:有的学生只重视记笔记,不重视听讲思考;有的边听边记,以听为主;有的边听边划书;还有的听讲只重点听老师讲课的思路。下课后做作业,有的下课后拿起作业本就做,不会时再查书;有的先回忆复习一下上课的内容,然后再看书整理笔记,最后才做作业。
总之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早重视学习方法,早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早受益、早主动。在实际中由于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见得都能立竿见影,有时是“慢效应”,所以在检查学习中的问题时,学习方法经常被忽略。而找到的问题又往往是“皮毛”,什么马虎啦、粗心啦、没记住啦,而更多的学生把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还不够“用功”。只要分数一下降,就在延长学习时间上找出路,采用“拼”的办法。拼一下,可能暂时起点作用,但终究是属于低效率的“蛮干”。而聪明的学生,则在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并摸索适合本人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在勤奋的前提下,进一步从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去挤时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应当懂得“并非勤奋者都能获得科学的明珠,这里还有一个方法问题。实践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给学习带来的是高效率;而拙劣的学习方法,将阻塞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给学习带来的是低效率。因此,迅速学会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2.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目前在广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比如:“只有学习欲望就行”;“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也好”;“学习时间越长越好”;“只要努力就行”等。如前所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掌握有限的具体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科学的呢?
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一、要想学习,先有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个打算,往往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有可能失败。”
这说明了活动之前,计划的重要性。同样,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按照它执行。
1.没有计划的学习是盲目被动的低级活动
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学习会处于后进状态呢?学习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放学后,如果玩球,就没个完,天不黑不散;如果不玩球,回到家,则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看几页书,又去听广播;看着书,又想着干别的;有的干脆串门、聊天、打扑克;作业总是从下午拖到晚上。晚上,虽然口头说要学习,不看电视,可是电视机一开,总要找几条理由来看电视,等到电视看够,自己已没有什么精神了,不是开夜车赶作业,就是明早再说。这种散漫疏懒、松松垮垮、毫无计划的学习是荒唐的,这样学习下去不可能有进步。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与没有远大志向、缺乏意志固然有关,但没有认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吧!
2.制订学习计划的好处
(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一个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学生,除了知道要勤奋外,必然要想到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要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完成。可以说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结合,就诞生了计划。为了实现学习目的,制订计划,并努力去实现它,就可以使自己离目的越来越近,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学生,头脑中都应当有这张蓝图。
(2)实施计划时,可以磨练意志
有了计划,使自己的行为置于计划之下,就具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总要千方百计地冲击你的学习计划,总要千方百计地诱你离开计划。这就是理想的计划和实际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矛盾出现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就要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越好,计划越容易实现,学习上的收获、进步就会与日俱增。看到这些进步、收获,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还可以不断增加实现计划的信心。
(3)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形成按照科学的学习计划行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那么,就不用再为每一个学习行动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了。到时候起床,到时候睡觉,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锻炼时能自觉去锻炼。所有这些,都成了自觉的行动,不用人催,不用人管。
过惯了集体生活的学生,往往比住家里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习惯。因为集体生活本
身的计划性就比较强,个人计划比较容易实现,又加上能更多地得到老师的帮助,因此,可以加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4)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计划里要办的事,应当说都是有益的。一个有计划的学生知道如果他多玩一个小时,多聊一个小时,将会使计划上的哪项任务完不成,而这项任务没完成又将会给整个学习带来什么影响。有了计划,就不会轻易去浪费时间;有了计划,每一步干什么都很明确,不用临时动脑筋、费时间去想下一步干什么,也不用为决定下一步干什么而游移不定。
二、自我检查——你正在有计划地生活吗?
这里给出一张学习计划检查表。请结合问题,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是否有计划。学习计划检查表
(1)编制以周为单位的功课表进行学习吗?
(2)开始学习时,制订了当天的计划吗?
(3)在假期,为学习而编制特殊的功课表吗?
(4)睡觉、起床大体定时吗?
(5)运动、游玩等大体定时吗?
(6)听广播、看电视的节目和时间大体一定吗?
(7)制订学习计划时,与家里人商量吗?
(8)经常检查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利用的吗?
(9)新学年开始时,制订一年的学习计划吗?
(l0)新学年开始时,确定一年使用的教材、参考书吗?
如果上表中你有8 个以上都回答“是”,那么说明你的学习生活是有计划的,而且计划比较科学、严密;如果以上问题你只有5
个以下回答“是”,那么你就有必要好好地坐下来想一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了。
三、制订学习计划要注意的问题
l.计划要全面
思想、学习和身体是相互影响的。在订计划时,一定要兼顾这三个方面。计划里应当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要有锻炼身体的时间;要保证睡眠时间;要有娱乐活动的时间。不能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学习。
如果计划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片面的。
2.计划中的“一线”和“二线”
计划中的“一线”,主要指那些常规学习活动。这部分时间主要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
计划中的“二线”,指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后,所剩下的时间。主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做两件事:一件是补课还债,另一件是提高深造。
“一线”时间内的计划比较好订,只要完成老师交待的学习任务就行了;
“二线”时间内所要进行的这两件事,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要由自己安排。“二线”
任务如果完成得好,就可以改变自己学习中的被动局面或者使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二线”计划是制订计划时的重点。这是高水平计划应具有的内容。尝到完成“二线”计划给学习全局带来的甜头后,就会努力地去提高完成“一线”任务的效率,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增加“二线”的时间。当然,对学习差的学生来讲,开始时,“二线”时间较少,但由于学习水平的提高,就可以使“二线”的时间逐渐增多,学习的自由度也就逐渐增大,主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就有可能形成。
3.长计划、短安排
长和短是相对的。月计划和周计划比,前者长后者短;周计划和月计划比,前者为长,后各为短。总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究竟干些什么,应当大致有个计划。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千变万化,往往无法预测,因此,长计划不能太具体,不可能这个月把下个月每天干什么全都划出来。但下个月计划在学习上解决哪几个问题,应当心中有数。而第一个星期要做什么则要具体些,第一星期的每天干什么那就应当更具体些。这就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在短期内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分到了每周、每天去完成,这样在每天学习时,心中就会明白今天的学习在全局学习任务中的地位。
有了具体的短安排
计划,长计划中的任务就可以逐步得到实现;有了长计划,就可以在具体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明确的目的。有了长计划,但没有转化为短安排,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就永远无法达到。
4.要突出重点,切忌平均使用力量
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习的内容是无限的,所以必须讲重点,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一是自己学习中的弱科,学科中知识、能力上的薄弱环节;二是知识体系中的重点。
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来攻下重点。如果你的化学和外语都较差,那么,外语就可以在“一线”时间内抓,而“二线”时间先全部用来补习化学,专门订一个补习化学的计划,坚待一、一二个月,化学的学习状况必将改观。
5.从实际出发,计划不能订得过高
这主要是指订计划时,不要脱离了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少同学在订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是行动起来,却发现寸步难行,意志再坚强,也无法实现。主要原因就是订计划时脱离了实际,没有脚踏实地。
实际是什么呢?知识和能力的实际。就是指每个阶段,在计划中要接受、消化多少知识?要注重培养哪些能力?
时间的实际。指在每个阶段,学习的时间有多少?“一线”时间(常规学习时间)有多少?“二线”时间(自由支配时间)有多少?
“欠债”的实际。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上有多少欠缺?
教学进度的实际。订个人计划不能脱离老帅教学的进度,一天新学的知识要在“一线”时间内消化,“一线”任务完成后,才谈得上“二线”任务。
“一线”的知识量往往决定于老师教学的进度。知道了教学进度的实际就可以妥善分配“一线”时间量,保证“二线”时间。不掌握这个实际,往往发生“二线”时间内安排的学习任务,因“一线”任务未完成而受到冲击。很多个人学习计划的“破产”就是因为不掌握教师教学进度的实际。
6.注重效果,不断调整
每一个计划执行结束或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当检查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的内容是:
(1)计划提出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不是基本按计划去做的?
(3)学习效果好不好?这里的学习效果,不见得一下子可以看出来,要靠自我的感受,要靠自己做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来检验一下,也可以通过自己学习成绩的变化,来对比分析。
(4)没有完成计划的原因。什么地方安排太紧?什么地方安排太松?
原因当然又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如意志薄弱;客观原因,如这一阶段学习难度太大,作业量太大,活动太多等等。要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经过检查,再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改变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每天写日记的时候,一定要把一天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考虑、记录,以利改进。
7.要留有余地
计划终归不是现实,只是一种可能性。把计划变成现实,还有一段很长的努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干变万化。计划订得再实际,也会出现估计不到的情况。例如,如果对新学知识的难度估计不足,那么计划所安排的个人学习进度相对来说就快了;某一阶段集体活动较多,占用了不少时间等。所以,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订计划时不要太满、太死、太紧,要留出机动的时间,要安排一些时间性不太强的学习任务,完成不完成这项任务,对当前学习不会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机动性、伸缩性,就可以应付变化的情况,使计划有了一定的弹
性和可变性,完成计划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
8.脑体结合、文理交替
“心之官则思”,思维要靠大脑。学习是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想使大脑的神经细胞正常工作,必须保证脑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脑细胞消耗着人体需氧量的1/4。血糖量为120
毫克时(指100 毫升血内),记忆最佳;血糖量为60—70 毫克时,思维迟钝;血糖量为45
毫克时昏迷、惊厥。可见,在思维活动正常进行时,脑细胞消耗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的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会儿,再回来学习。锻炼时运动中枢兴奋,而其它区域的脑细胞就得到了休息。安排科目时,文科和理科要交替安排,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
9.个人计划要和老师的计划相结合一般不要离开老师的教学进度另搞一套。另搞一套的前提是完成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在“二线”时间内安排的另一套,最好也和老师当时教的学习内容有关。例如,有的学
生物理的力学和电学全没学好,计划到了高三用“二线”时间补一下,而高三老师讲的新课内容是电学,所以在安排“二残'补习计划时,应当首先考虑补习电学。这种安排“一箭双雕”,既补习了过去学的电学知识,又促进了高中电学的学习。如果安排补习力学,而老师讲电学,为了学好电学就会逼着你去补习电学的知识,结果力量分散,战线长,互不相关。最后,有可能力学没补上,高中电学也没学好,甚至又欠了“新债”。
10.最佳和最差学习时间的利用
早和晚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外语等等;完整的长时间,心情比较愉快、踏实的时候,安排比较枯燥、自己又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时间、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安排做习题或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
订计划是为了把一天中有限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安排好。如果在订计划时,能考虑到上述10
点,那么订出的计划就有可能变为现实。此外,计划订好之后,要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桌角、住室的墙上等显眼的地方,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执行情况。一个学习劲头十足、意志顽强、方法科学的同学,将会把一份份计划变成丰硕的学习成果。
人类活动的高级之处,就是活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和步骤。科学的、实际的、真想去执行的学习计划必将促进你的学习,因此是有用的;那些脱离实际的、不科学的,订了之后从来不想去执行的计划只能是一张废纸。
第三篇:小学科学学习方法
小学科学学习方法指导
许昌勇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摸索,我在不断的教学改进中,发现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依次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迁移应用。这七个环节步步为营,形成了科学学习有机的整体。下面以我目前正在教的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一节《电和磁》为例,来具体谈谈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发现问题。学生在这节课学习之前,从生活中,从科学课的学习中,就已经认识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但是,此前的学习都是对电和磁分开来进行探究的,从来没有考虑过电和磁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这样就在我的引导下提出了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电和磁有关系吗?
二、提出假设。问题提出后,学生们马上就炸开了锅。电和磁这种现象,学生们感觉很熟悉。学生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用电器,手边的文具盒里就有磁铁,可是它们之间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呢,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于是,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始了推测,有的觉得电和磁之间没有关系,也有的觉得电和磁之间有关系。
三、设计实验。争论了一会儿后,学生们发现,电和磁之间有没有关系,光凭嘴说是没有用的,必须得有事实来证明。于是学生们开始找寻证明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电和磁的特点。通过回忆此前学过的电学知识,学生们想起能够点亮小灯泡的电路里有电流。至于磁铁嘛,指南针就是一个磁铁,而且磁铁还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于是实验方案很容易就找到了,在通电导线附近放置一个指南针,如果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就说明电和磁之间是有关系的。
四、动手探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果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但是有少数学生的实验中,指南针的指针没有明显的偏转现象。这时,我发动指针偏转的小组同学帮助或指导指针没有偏转的小组重做实验。
五、分析结果。实验完成后,全班首先对第一次的不同现象进行集体分析。同学们发现,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正好垂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不会偏转;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不垂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则会偏转;如果导线与指南针指针方向正好一致的话,导线通电后指针会剧烈偏转。
六、得出结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最终全班同学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
七、迁移应用。为了巩固知识,也为了考验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电磁感应,我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都没有了吗?能用我们的导线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通过最后的一步——迁移应用,让学生们又兴致盎然起来,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开始了新的一轮科学探究。学生们就在这样不断循环的学习中,将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渐掌握熟练,将科学知识逐渐装入脑海,将科学探究的精神逐渐传递下去。
第四篇: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火如荼的课改,让我这个身处农村的校长,深思我们的改革到了“窗口”阶段,还是遭遇到了“瓶颈”的事实。穷则思变,变则能进。能进的前提是改革必须是适合的,适合谁,是学生,而不是我们教师。鞋舒服与否只有脚知道。从素质教育到高效课堂,到杜郎口模式,教育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大部分农村学校表现为“被课改”而非主动课改,道听途说一些东西,观摩学习浮光掠影,作两节课完全是为了课改而课改。
我认为应该变领导作风,深入课改第一线,走进课改现场,“春江水暖鸭先知”改革自上而下,高屋建瓴。下面就我校的课改谈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我们都知道小学重在兴趣,初中重在方法,高中重在勤奋。今天我们来谈谈初中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五部曲”,第一部曲为课前预习,第二部曲是认真听讲,第三部曲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四部曲是做作业,第五部曲是及时复习与小结。
在这五部曲中,排在首位的是课前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习的重要性,有关预习的重要性比如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就会顺利理解新知识。
有利于听课时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学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好。
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水平。
以语文为例谈谈有关预习的具体实施,我们学校分年级备课,每年级导学案有预习部分,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第一课时的导学案上设计有类文阅读,有助于文本的学习。此为第一项预习作业。
第二项字词部分。设计题型根据汉字写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字义侧重在运用,用课文中3-5个词语写一段话,语义连贯、简洁、明了。此项设计的目的为了积累字词,和准确运用词语,乃双基训练。
第三项有关作者及作品介绍。我们学校学生全部住宿,资料的查阅就不便,所以我们就给学生找一些有关作者作品资料印上去,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文本。读其文知其人,最大可能的走近作者,触摸作者的心灵。
第四项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针对文本设计一个问题。例如《枣核》一文就设计: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或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再例如《鼎湖山听泉》设计:读全文,找出写山泉的句子,并概括全文的思路。《成功》一课就设计:围绕“成功”这个话题,作者在文中 2 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苏州园林》一课设计: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语文不应该把文章读得支离破碎,紧扣文体设计问题。
第五项读过文章之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写来,待合作交流时解决
预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养成预习的习惯,先预习后上课,等到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再提高的预习水平。
(2)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3)学习差的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课后还需花大量的时间去补缺和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挤不出一点时间去预习。其实,这种学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预习上。狠抓差生的预习情况。(4)优等生除完成预习案上的作业之外,可以大胆质疑更深入的问题。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第五篇:初中科学学习方法
初中科学学习方法
初中科学学的内容,有一些跟小学《自然》里的部分内容很相近,但它不同于《自然》,它是比较系统和深入地介绍和研究有关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质科学等科学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怎样才能学好这门科学呢?在教学中归结出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学习科学,力求做到“七能”: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科学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而这些概念、规律、能力和科学素养,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是探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素养,因此要真正理解、掌握和培养能力,应力求做到“七能”:
能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能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能变形:能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能归纳:能将知识板块式地归纳整理和记忆。
能设计:能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和科学调查。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科学离不开图形,比如物质科学中的机械设计,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地质科学中的地形图、气象图,生命科学中的人体系统图、各种植物或动物的结构图等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或记图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科学课里,同学们会学到许多有用的图表。《科学》要求的画图和识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根据理解和记忆将不完整的生物图、地质地理图等填涂完整。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科学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科学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还可以设计探究有关生物、地理和化学等相关实验和调查。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
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科学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科学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 “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中间有时还需要较多的记忆,这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科学的道路上,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篇二:初中生科学学习方法 初中生科学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目的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有远期的,也有近期的。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首先要有良好的记忆习惯。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以形成习惯。再就是根据遗忘规律去记忆,及时的重现,勤复习、多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本周的功课当周复习,一月还有小复习,考前再做总复习,这样学习才记忆牢固,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科学的学习方法三 :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日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日。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科学的学习方法四: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记性好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科学的学习方法五:交叉学习效果好。脑卫生学者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皮层细胞是有分工的,学习不同学科的内容会引起不同部分的兴奋。大脑长久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使某一部位长久兴奋,就容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若及时转换学习内容,合理调节“兴奋灶”,就可以避免大脑某一兴奋区长时间过于紧张,使别的部位出现新的兴奋区。
在读书求知时,可交叉阅读内容差别较大的不同书籍。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各门学科交替进行,特别是文理交替。学完语文做物理,读完政治写数学??学习之余,若做一些文体活动,或干点家务活,也可以使大脑原有的兴奋区得到调节。这样,既能缓解疲劳,又能开阔知识视野,从而延长连续阅读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方法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
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方法三 :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
方法四: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
方法五:交叉学习效果好。
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日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日。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本人认为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主要是;方法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
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方法三 :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
方法四:及时做好笔记与作业。方法五:交叉学习效果好。下面就“方法三 :抓好学习环节的关键”谈谈: 学习可分为四个主要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每个环节都有其特点,也有其关键。
预习:预习要养成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在学习日挤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还可以在节假日。预习要找难点,找难点的目的是就是要攻破它,这是预习的关键。
听课:听课是学习时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复习:复习要摸规律,复习的目的是把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以便摸清其内在规律,在运用中举一反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内容要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形成技能技巧。
通过调整,学习目的明确了,态度端正了,计划合理了,方法科学了,时间的分配和精力的使用恰当了,学习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篇三:初中化学知识学习方法——趣味记忆法
初中化学知识学习
——趣味记忆法
大通县桦林乡中心学校 贺庭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现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基本规律等都需要记忆,如果记不住这些知识,就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讲究兴趣,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讲求语言的趣味性,那么这种“磁场效益”肯定会产生。在初三化学教学实践中,巧妙运用化学韵语、口诀、诗歌、顺口溜,可增加化学课堂语言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一、比喻记忆法。
比喻记忆法就是运用比喻,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从而增进大脑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
1、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记忆上述“三个不变”时,将此与同学们调座位加以类比,可增强记忆的趣味性:在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类型——男生、女生不变(与原子的种类不变对应);人数不变(与原子数目不变对应);每人的体重不变(与原子质量不变对应)。
2、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划分的依据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分标准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相对多少。由于两者的认识角度不同,所以彼此间存在着“不一定”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这一关系可通过下列类比去加以记忆:吃饱了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
二、谐音记忆法
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记忆。通过谐音,可以使材料具有双重意义。这样一来,识记材料便成双结对输入大脑,并分别与大脑中已有知识结构的不同层次相结合,等到回忆提取时,自然就多了一条渠道。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对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毫无意义的材料地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输入和方便提取了。例如:
1、地壳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四位元素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可以谐音记忆为“养闺女贴(是应)该的”。
2、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氧的沸点为-183℃,谐音记忆为“一把伞,依旧漏”(183-196)。
3、如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且质量之比是1:8,谐音记忆为“父亲正想置一琵琶”。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若用会意记忆法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又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记为“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语音和谐,节奏鲜明,顿挫有致,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便于存储,又利于检索。是一种科学的记忆方法,它是利用谐音汉字,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歌诀形式来加以记忆的方法。歌诀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使用酒精灯,莫忘加酒精,点燃用火柴,切莫灯点灯,加热用外焰,切莫放灯心,熄灭盖灯帽,不可口吹灯。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2、碱盐类溶解性表的规律可编成如下口诀记忆: 溶碱钾钠钡钙铵,其余属碱都沉淀。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碳酸盐很简单,能溶只有钾钠铵。
3、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4、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5、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口诀: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五、概括记忆法
概括记忆法,是在对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的内容加以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使它变成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信息符号”。经过概括的内容记住了,在使用时,就会有助于联想它的具体细节。它的特点是简化系统,处理信息,大大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记忆方法。现举例如下:
1、顺序概括。把识记材料按原顺序概括,记忆时突出顺序性。这样概括起来顺口,记起来便当,需要回忆时,再添上内容就行了。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步骤概括为:一检二装三固定,四满五热六收集,七移导管八熄灯。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概括为:一排顺序二标价,第三约简再交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为:一写二配三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为:设、方、关、比、算、答。鉴别物质的过程归纳为:一取样,二配液,三操作,四现象,五结论。
2、数字概括。就是用数字来概括识记材料。例:催化剂概念要点是“一变两不变”。过滤应注意事项为“一帖二低三靠”。化学药
品取用要遵守“三不”原则。酒精灯的使用应做到“两个绝对”等。
3、字头概括。例如溶解度的概念记作温、饱、百、克。
六、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的字眼,把较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运用浓缩记忆法,只要牢记要点,结合联想,并加以必要的扩充就能较全面地再现完整的内容。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利(离)、息(熄)”。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稀有气体的用途:用作电光源时,发出不同色彩的光可浓缩为;氩:紫蓝,氦:粉红,氖:红光,穿雾强,小太阳,是氙灯。
总之,趣味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不改变教学设备和经济投入的前提下,不改变教师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只要在自己的教篇四: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技巧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技巧
初中同学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实,就初中物理而言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另外还有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薄和惧怕的心理因素;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减轻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一、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 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如:对于“凸透镜”一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烧焦”这个角度去考虑。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有人以为,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一个人的一生见过、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而且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 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三、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四、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
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的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的几条建议
迅速地开始学习;一旦开始学习就要认真地干。要将机械记忆含量大的学习材料分成容易掌握的几个部分,对这些短篇材料以间时的方式进行经常的学习,以求牢固掌握;带着学习和记忆的意图进行学习;建立学习的分目标,把这些目标牢记在心。使学习越有意义越好:想象新学习的概念、术语的意义;把新知识同已学过的知识以及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具体做法是:在做新作业之前,迅速地复习前一课并把下一课的主题浏览一遍;在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学习之前,对新作业做一次迅速的初步概观;尽力探索新作业的一般模式、全面结构和重要的规律;尽力编写所学内容的提纲,并使用提纲;自行举出关于一般规律和原理的具体丰富的实例;强调学习的理由和学习的用途(为何目的而学习这些知识)。
当需要复习时,把复习分开几次进行:一次复习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便充分利用“准备动作期”,但也不要太长,避免发生疲劳和厌烦;紧张学习以后,在转向学习新材料之前给予一段休息的时间;第一天预习,第二天精习,第三天复习,这种方法大大优于在一天中三者连续并举。
注意获取关于学习进步情况的信息:养成内心复习的习惯,学完每一段或一节后立即复习它;自己写提纲。方法是:在预习时成为自己的考察人,并自行确定已经学到了什么,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哪些东西;听课时注意自己是否理解掌握,是否与教师、教材的思路一致,提高“元认知能力(类似反馈能力)”,及时发现自己思想方法的不足之处,并调适之。只要可能,就要按一种活动(技能技巧)学会后的使用方式来学习这种活动(技能技巧)。对特别重要内容的学习要超过当时就能回忆起来的学习量(过度学习)。不要单独依靠复习来进行学习,复习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温故须知新”。特别是理解性的概念、方法、规律的学习,要力求在第一次的学习中就掌握其意义并充分应用。篇五:中学生科学学习方法
中学生科学学习方法
一、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
二、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三、科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四、科学学习方法的规律
五、科学学习方法的实践
一、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
“立志成才,发奋学习”,已成为亿万青少年的共同心愿。可是,现在大多数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成天为学习忙碌,经常开“夜车”,靠“时间加汗水”硬拼,学习效果仍不理想。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学习不得法。学习方法对于学好功课太重要了,但许多学生甚至还不知道学习需要方法。他们认为,学习不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吗
2即使在成绩好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很盲目,不知道学习取得了效果正是因为用了好方法。有不少青少年,就是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造成知识缺陷不断增多,学习成绩愈来愈差,长时间地努力也学不好功课,因而,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终日陷入苦闷之中。中学生要想迅速提高学习成绩,必须改变学习不得法的严重状况,努力探索、学习、袋握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青少年的学习经验证明,一个中学生如果能够运用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可以振奋学刘精神,增强学好功课的信心和力量,使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促进自己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学习方法问题,是当前我国广大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以及千百万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迫切盼望解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二、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哪里?显然它只存在于学习效率高的中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我们从1979年1d月起至1980年12月止,对武汉地区的36所中学(包括21所省、市重点中学)中的200名学习优秀的中学生(各科学习成绩总平均在90分以上,智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高),以及u79年考入华中工学院的40名少年大学生,和1980年以高分(435—462)考入武汉大学的60名大学生,共300名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桥综合和抽象概括,找出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带有共性的成功的学习因素,并根据其内在逻辑联系,最后归纳
出了一个学习方法体系,即前后紧密联系的八个学习环节: 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刁。
所调查的300名优秀中学生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基本或部分地运用这八个学习环节进行学习,并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
从300名优秀中学生中归纳出来的学习方法,对于其他中学生的学习,是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呢2为了对这个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我们继续作了两项调查:
第一、从非重点中学中找了50名原来学习成绩总平均不及格,经过一年的努力,将总平均学习成绩提高到8d分以上的学生,对他们在短时间里迅速提高学习成绩的原因进行分折研究。情况表明:这50名中学生也是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运用了上述八个学习环节的。第二、在非重点中学中的一万名中学生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普查。情况显示:这一万名中学生中,基本上运用上述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学生只占百分之八,而这百分之八的中学生恰恰都是他们所在班成绩最好的。其他百分之九十二成绩比较差或很差的学生,学习中拾恰没在这些环节上下功夫。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
1、以八个环节为内容的学习方法体系,体现了中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对指导全体中学生的学习具有普遍的有效性。
2、八个环节的学习方法体系,是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学习方法。运用它就能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否则,学习效率就得不到提高。
因此,我们把上述八个环节组成的学习方法体系取名为“中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这个方法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说它科学,仅仅是就目前的调查、比较而言,不是说它就十全十美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逐步深化,它将在总结我国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实验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科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 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刁”,这个学习方法体系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就是发挥学生最大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高效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全面开拓学生的智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根据调查的材料,分别对这个方法八个环节的要点,作通俗说明。(一)制订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办事有计划就成功,无计划就办不好。学习同样是这样。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得当分配精力。长此下去,可以使你生活、学习规律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
基本要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母学习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内在动力。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经过一殴时间的努力就会逐渐对学习发生浓厚的兴按,并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成绩。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保证学习计划的完成。
第二、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
3、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中学生的成功学习经验表明,在制订分科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特别重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它能给学生最一般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学科是学生从事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基本工具)三门学科的学习。学好这三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备门学科的基础。
二要有重点,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学习要有重点,指的是三个方面;一是主要学科(如,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
二是在某一学习阶段,主要学科中学得比较差的学科(如,物理);三是在某一学习阶段,非主要学科(如,历史、地理)中学得比较差的学科(如,历史)。在强调学习要有重点的同时,必须防止偏科顿向。中学阶段应学习的各门学科包含着令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知识的总体来说,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只有不偏科,才能学好各门学科,才能打下扎实的学习和工作基础。员文轻理或重理轻文,这两种偏向都不好。中学生的学习实践证明,文科很差的学生是学不好理科的,理科好的学生,文科一般地也是好的。重理轻文的学生,语文能力就要受到限制,这不仅影响学好数理化,而见影响将来的工作。而重文轻理的学生,不仅失去了通过认真学习理科知识锤炼自己思维能力的很好条件,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对理科知识的认识,也要妨碍写作能力的提高。这就是说,偏废哪一科都必然影响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不偏科,绝对不是说要平均使用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在总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应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主要学科上,特别是用在主要学科中的薄弱学科上;另一方面也应抽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学科上。一句话,要从各学科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使各学科都能得到它应得到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对于中学生来说,需要系统自学的,大体有三方面;一是以往学过的课程中缺漏的部分,不把这些补上,就跟不上新教材的学习;二是新教材本身,可以不受老师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自学;三是配合新教材学习的有关读物《这三方面的自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4、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如:学科小组的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
5、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一样,因而在订计划时,各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是不同的。也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订学习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五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学习基础差,要读懂课外读物也是很困难的),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弄懂课本内容上。总之,要制订一个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如果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自己认真地进行知识摸底,发现自己的数学知识只有初中二年级的水平,那么这个高中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计划,首先要将初中三年级的数学知识逐渐地补起来,否则,这个学生就一定学不好高中的数学,因为新知识是建筑在对旧知识的理解基础上的。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第四、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订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计划的完成。有的中学生每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在制订“月计划、周计划和每天的小计划(每天学习活动的具体安排)时,既要对照总计划,又不能受总计划的束缚,要以学习的实际进展情况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依据,使计划订得切实可行,收效大。特别是每天的小计划,既要照顾全局,更要机动灵活,从实际出发。
学习计划的制定可在任课教师或家长、同学的帮助指导下进行。计划制定以后,最好放臵在显眼的地方,以便督促检查自己按计划实施。(=)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优良的学习成果的基础。
课前自学有点象作战时的战前帧察。战前如果不搞侦察,对敌方哪是明碉、哪是暗堡、哪是工事坚固的地方、哪是阵地薄弱的环节不清楚,打仗时就难以正确部署兵力,出现本必要的牺牲。
学习也是如此,只不过牺牲的不是人,而是精力和时间。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仓促上阵,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平均用力,难以消化,以至对接受新课丧失信心。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问题,配合老师讲授,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基本要点
第一、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自学能力较低的学生,一般是自学第二天老师要讲的新课。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星期自学下星期要学的新课:也可以先初学一遍新教材,然后在上新课之前(一天或一星期)再自学一下即将(次日或下星期)要学习的内容。自学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完成当天功课之后的自习时间内。第二、课的自学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力争在老帅讲课以前把教材基本或大部分弄懂。这一点很重要,是搞好课前自学的指导思想。没有这种指导思想(不是口头上的,而是实际上要这样去做)就搞不好课前自学,就不能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要求每个刚开始进行课前自学的中学生就完全做到这点是困难的,但是他们必须要求自己在上课之前的有限时间内,紧张地开动脑筋,力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解决一些问题,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是可以使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的。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实践证明,他们就是以这种指导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而逐步地获得了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的。反之,如果带着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思想进行自学,就会失去自学信心,自学能力就不容易培养起来。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发掘新旧教材的联系,尽力弄懂教材中的每一个新的概念,找出重点和难点,掌握新课的基本内容,明确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求一个刚开始进行澡前自学的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正确地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应该努力这么做。